回覆列表
  • 21 # 十二月夜子

    50年前的年夜飯是非常隆重的一個事情。非常的有儀式感。那時候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雖然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心都非常的齊。也比較的講究儀式感。

    十年前的年番是比較的熱鬧的。那時候的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之後各種物質呢,就可以滿足了。您飯非常的豐盛。大家聚集在一起,非常的熱鬧。但是儀式感缺失。

    現在的年飯已經大不同,從前了。沒有,以前的那麼熱鬧。也沒有以前的那麼有儀式感。現在很多人吃年飯,只是為了完成一個任務。

  • 22 # 以時為實

    飯沒有變味,從小時候到現在幾十年過去了,我相信凡是每個父母做的飯菜還是那個味道,只是人變了,父母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年夜飯,其他人夾菜時頭都不抬,只顧著手裡的手機

  • 23 # 職業打野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衣食住行已不是十分費心的事情了,而是物質生活質量的講究不斷再提檔。常記得小時候,每當吃飯時,如果哥弟們說出這不好吃那不好吃的時候,總會聽到父母說一句:餓了吃糠也是甜的,飽了吃蜜也是鹹的。那時候,還似懂非懂地接受了父母的教育,現在想來樸實無華的道理包含在話裡。

    話題有些扯遠了,咱們還是說年夜飯,我小時候經歷了70年代的年夜飯,那時的生活還比較困難,到過年才能吃餃子,穿新衣服,吃年夜飯更是搬著手指頭數著盼望的日子。雖是一頓很普通的年夜飯,一家老小圍坐在一條土坑上,有說有笑,沉浸在無比幸福之中,那種團圓,那種和睦,真正享受人間天倫之樂。10前吃年夜飯,由於工作原因,回老家與父母、弟兄吃年夜飯的次數少了,只能在自己小家庭裡吃豐盛的年夜飯,心裡卻總感覺得缺些什麼似的,好像心事也不在吃飯上,有一種百無聊賴的感覺,只好看看春晚打發時間。現在吃年夜飯,不怎麼準備,與平時吃的基本上差不多,也更不拘什麼形式了。覺得更缺少了年夜飯的氛圍,什麼激動呀、興奮呀、高興呀都沒有一點點感覺了。

    讓我想到的:現在,我們物質生活豐富了,隨之精神生活也豐富了,那就更不能忽視了春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不但要積極傳承,而且要大力弘揚,更是應與時俱進賦予新時代氣息。

  • 24 # 從容自得123456

    50年前的年夜飯不知道,聽長輩們說也就吃頓白麵餃子吧,10年前的年夜飯也就是2010年吧,那就是想吃啥就有啥了,現在的年夜飯與10年前差不太多,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啦,準備一餐豐盛的年夜飯不成問題。年夜飯沒有變味,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25 # 蒐羅美食的吃貨

    當然有變化了!

    50年前的年夜飯以吃為主!

    10年前的年夜飯以聚為主!

    現在的年夜飯是以玩手機為主!

  • 26 # 壹生難忘

    有變化我是八零後那時候年夜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好吃香現在的年夜飯沒有原先的好了

    不知道是人變了還是飯菜變了

    再吃不出原先的味道了

  • 27 # 洗白白玩問道手遊

    50年前的年夜飯我沒有吃過,也想不到那是個什麼味,10年前的年夜飯我吃過,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只是那時我比較耿直,只注意不停的吃了,因為平常父母就沒有給我做過那麼多的好東西,結果把自己吃的比較難受了,第二天在廁所呆了好長一段時間,現在的年夜飯我吃起來和平常的飯吃起來沒有太大區別,我覺得不是年夜飯沒有年味了,而是心裡對年夜飯沒有當初那麼大的期望了,更多感慨是我的心理需求居然趕不上物質的快速發展,但我更喜歡現在社會,它讓我們得需求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對自己的要求高!!!

  • 28 # 豆腐西詩兒

    當然有變化

    現在吃年夜飯,越來越多年輕人會選擇去酒店吃

    可是已經沒有了往日節日的氛圍,在家裡做飯,圍著灶臺說話,那感覺,真的懷念

  • 29 # 英子701111

    最大區別就是:

    50年前年:簡單菜品,人口眾多 [耶]

    10年前:菜品逐漸豐富,人口逐漸減少[偷笑]

    現在:菜品非常豐富,人口沒剩幾個

  • 30 # 福自福地來wjf

    這個問題我可理清一些。

    年夜飯,在這三個時間段裡,人們是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我想這樣說:不說解放前,單說解放後的五,六,七十年代裡,國家太窮了,人們的日子是熬著過的。且不說國家發展太難,也不說人們的生產生活和打算如何,單說過年一事,都是夠人們辛酸一陣子的。

    那些年代,因窮困,人們缺吃少穿,日常生活用品憑證而也買到,因為貨少且又沒錢。吃的是個大問題,黑白粗細糧加一起,省著吃喝也就頂七八個月,其它日子靠吃糠咽菜撐肚皮。穿的是一件衣服穿多年,補丁摞補丁,鞋帽也甭提了。而住的多是麥草坡加土牆,颳風下雨幾乎裡外一樣。

    那時一家人幹到年底,富裕戶落個十塊八塊。中等戶有個兩三元。其他子女多的戶不但沒錢還要借錢來過年。可想這個年過的會如何。

    富戶割個二三斤肉,割個十斤八斤豆腐。其他戶買個斤把肉,割個二三斤豆腐,給小孩添件新衣,買個小玩具或做個小燈籠,給孩子發幾分或一毛兩毛壓歲錢,這個年就算過完了。

    那時的過年,也就是年三十晚吃頓餃子,大年初一一天三餐吃的好些。初二至初六招待親戚客人沌點肉或豆腐菜等,元霄十五吃一天好的。其它日子基本屬於平淡而過。

    雖然如此,但那時的年味比較重,人們的心情極好。快樂而興奮。儘管吃的不好,一頓一碗餃子,再吃幾筷頭肉片,感覺一香一年,其味不盡。人們放個鞭炮,趕個廟會,看個社火,走親串朋等有一定的古老年味氣象。且人們的感情也比較純真。可以說那時的年味是最好的歷史年味。

    到了二十一世紀以後,因為國家富強,人們富裕,所以過年也就有所與以往大不相同。一般進入臘月裡,吃穿上感覺天天如過年,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羅列滿桌,酒香飄蕩不息,幾乎天天如此,而年夜飯更是不可細說。

    而到了近幾年以來,平常不說,單一個年夜飯就標誌出了窮富的味道,有些豪華之極。大多有錢家庭會提前幾個月就與餐廳預訂了飯局酒桌。體現的是過年的攀比,而並不是過年的真正味道。本可以在家團圓過年的,確把過年搬到了酒店,甚至一晚可消費上萬元不等。這種心情,這種神氣,與過去的自然之年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 31 # 木小楊

    50年前的年夜飯、10年前的的年夜飯、現在的年夜飯這三者相比,年夜飯的內容與質量是越來越好。很多食物不再像以前那樣屬於稀罕物,而是平常就能吃到,所以年夜飯上人們對食物的慾望很淡。再加上這麼些年來有些春節的傳統習俗慢慢消失了,這就使得人們感覺年味也越來越淡了。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

  • 32 # 麗姐的陽臺小菜園

    50年前的年夜飯,我是不知道,但是以前經常聽媽媽說過,說以前家裡都很窮,只有過年才能吃到一頓餃子,年三十吃一頓餃子就算過年了很簡單。

    20年前的年夜飯我知道,那時候雖然家裡還是不富裕,但生活條件比起50年前還是強多了,那時候我們都還小,家裡姐妹們又多,都在一起很熱鬧,也是盼著過年能吃幾頓好吃的,那時候雖然也不富裕,但過年還是會買些豬肉,自己做的米花糖,白麵饅頭,大年三十中午放鞭炮煮餃子,晚上用黑白電視看聯歡晚會。大年初一很早就起來了,到左鄰右舍去給長輩們拜你,那時候過年真的很熱鬧

    現在的年夜飯跟20年前比,好的太多了,有天囊之別,但是年味沒有以前濃,就是現在有車,小孩子們都不願意出門,都在低頭玩自己的手機,缺少了年味,缺少了歡樂氣氛。給左鄰右舍拜年也基本沒有了。

  • 33 # 小劉漂泊

    50年前的年夜飯,全家早早起來,全家很開心,因為今天能吃到白麵饃饃,還能吃到肉,平時都吃的玉米麵,和野菜窩窩和紅薯比較多,那個年代有吃的就不錯。

    10年前的年夜飯,爸爸媽媽從早上開始殺雞宰魚,滷肉。晚飯很豐盛。但總覺得缺少的什麼。幸福感降低。有可能生活條件好了,都不缺了,滿滿一桌子菜吃的比較少。

    現在的年夜飯,幾乎都在飯店定了,很少在家裡忙活了,以前一大家子圍在一起說說一年遇到最有趣的事,現在都忙著玩手機,說話的少了,幸福感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18,榮耀電視X1(55寸)和紅米電視(55寸)選哪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