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鳳凰記者1
-
22 # Sunny0221
結婚早晚與文化程度高低確有一定聯絡,但不是絕對的。現在職場的青年男女,文化程度大都在大專以上,有著一定的文化知識。他們大都認為結婚不是為了傳宗接代,應該有一定的感情和物質基礎,結婚時間也明顯被推後。男孩結婚時間從26~35歲之間,女孩大都在25~30歲之間;農村男女青年則不然,大都在20~26歲之間。據某省計生委統計,某地區農村男女青年的離婚率高達65%以上,我們以為文化程度高的男女青年的擇偶觀比較客觀理智。文化和感情物質基礎良好的結婚青年,遠勝於條件差的青年.組織的家庭.更和諧更穩定。
-
23 # 舜子孫萬順
結婚早晚和文化高低並無直接關係,而文化低有結婚早的現象,文化高大多因學業會結婚晚而已。
1.在中國大多數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不上學的青年人,大多結婚比較早,這不是因為文化低的問題,而是傳統風俗“成家立業”的思想問題。
2.既然不上學了,就過早地步入了社會,開始了人生最基本的生活規律,結婚生子、傳種接代,這只是這部分人的一種現象。
3.文化高者也有結婚比較早的。如:大學畢業同往國外上學的一對,常會先結了婚再一起出國深造,也有學業完成回國後再結婚者。
4.文化低者也有結婚比較晚的。如:為了做生意或是創業,先不結婚者有之。也有因各種原因而條件不允許者,無緣步入婚姻殿堂。
5.文化高低不是衡量婚姻與否的標準。在解放前,大多有錢人才能上得起學,而這些有錢人的子女大多在童年時就結婚了,甚至有的是“童養媳”。
6.婚姻因時代不同而異,也因地域環境不同有別,更與男女雙方諸多因素有關。是不是需要結婚,取決於多方因素的是否成熟。
7.對於人類而言,是不是有文化,都有結婚的需求,不是因為沒文化就可以早結婚或不許結婚,也不是因為有文化就允許結婚或非得晚結婚。
8.結婚早晚取決於當事人的基本條件,文化高低對婚姻有影響,但不是先提條件和絕對決定因素。
-
24 # 倪福
結婚早晚有文化高低有一定的關係,這就跟不同人群相關,給職業也有一定的關係,在農村低學歷的人群中,在農家務農或在外打工一般結婚早,不然男性就會變成老男人,到了30一4O歲就成了光棍的單身漢子。因為女孩如果初中高中沒考上,那就開始外出打工,一直打到25歲以後都不進家,等回家時就帶著男友見父母,現在在我們家鄉山區男性30出頭下還未找到對像大有人在,這就是農村人結婚早原因。
在城市顯然得文化性結婚晚的先象尤為突出。比如,在學業未完成的、畢業後就業沒有得到的,這都給文化因素有關。其次是高低階層不等的知識分子,不管是男性和女性對愛情婚姻都比較慎重。他們有很高的文化素養,他們對愛情、婚姻要求都比一般人要求得比較高,所以文化的高低還是起到很大的因素。
-
25 # 萬朵祥雲佑華夏
這個問題沒有必要的聯絡,結婚遲早是個體生活所需,有人結完婚讀大學讀研究生。還有人沒文化年過半百還單身。這些只是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但讀書多結婚晚的現象比較普遍,這是因為一心求取功名耽擱了生活之事。大多是文化越高,眼光越高,擇偶標準越高,結婚率越低。
-
26 # 晨星1928
人類社會的發展不管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
婚姻講究緣分,文品不對稱就不結婚了嗎?哪是不可能,只要志同道合就可以,婚姻是家庭的開始,不存在社會地位的高低,也不需要文品支撐,只要男女雙方有事業心,理想一直,能過日子就可以,所以我不贊同婚姻與文品捆綁在一起。
-
27 # 鄉村蠟燭
有的人初中沒有讀完,就已經結婚了,那是衝動的不成熟的表現;這也是文化低的表現吧。
有的人畢業大學參加工作後,也許是工作忙沒有時間,也許是選擇的條件高找不到合適的人,就變成人們所說的剩男剩女。
有的人在讀書期間就已經有心怡的人,畢業之後就結婚了。現在農村出現剩男較多,原因是文化低的人,經濟收入不夠好的人。
總之,結婚的早晚與文化似乎沒有太多的聯絡。
-
28 # 旭日東昇ing
謝邀請。結婚早晚與文化高低有一定的關係。就農村而言,絕大多數人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讀過高中念過技校的算村裡的文化人。因為念書時間短,進入社會早,二十不到處物件,法定年齡一到就結婚已成為農村結婚成家的常態,過了二十五尚未結婚的就成了大男剩女。而那些讀大學、研究生、博士生的待學業有成大多到了甚至過了而立之年,結婚就相對晚些。
-
29 # 每天關注生活
我個人認為結婚早晚與文化高低無關,與金錢有關(有車、有房、有存款),現在金錢社會,沒車、沒房高材生也有光棍。
純屬個人觀點,請勿噴。
-
30 # 彩虹茉莉
結婚早晚與文化高低沒關係,但,有一點要明白,讀書需要花時間,你想想正常的大學本科要22歲才畢業,畢業以後忙著工作。但凡正常人都是有工作穩定,有點積蓄再戀愛結婚。這不都得需要時間。只有那些沒有責任心的人才想結婚,生孩子都依靠父母經濟。反倒那些書讀不好的都是老光棍,那家願意女兒嫁到這樣的家庭。
-
31 # 美國混蛋
文化高的和文化低的在結婚年齡上是有區別的,因為低文化的朋友步入社會就早,在這方面他們先行一步也是比較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
-
32 # 使用者清風細雨2020
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絕對的,文化水平低對傳宗接代看的比較重,看到差不多的就結婚了。而文化水平高的追求精神上,感情上較重,在有物質方面,文化水平高的,物質條件一般較好結婚可能更容易一些,但他們追求那種真愛,真感情,又給文化水平高的人帶來結婚的難度。總的來說結婚早晚與文化水平關係不大。、
-
33 # 獨凌羽
從大體局勢上來說,這句話是對的,但卻不是絕對的。
對於學歷來說,首先上學時間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這動輒快二十年的時間,等到畢業了人都基本上二十歲了(更不要說研究生與博士生等等),這一部分人,在獲取學歷的同時,也付出了很多時間,而中國傳統婚姻基本上是“成家立業”,所以等他們結婚時,相對於那些學歷較低的人群而言,自然是晚婚。
凡事總有例外,現在上學期間結婚的人也不在少數,很多人在大學或者研究生期間就已經結婚甚至生孩子,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總的來說,結婚早晚與學歷有一定關係,但卻不是絕對的定論。
-
34 # 炳善弘易國學
結婚早晚與文化高低沒有本質的關係!每個人來到人世間,除了出家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姻緣!而從《易經》的規律來講,便是結婚的運程,大多數適婚青年在適婚年齡都有適合成婚的時間!只不過現代人對物質生活的過度追求,以及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很少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從而導致好好的一段姻緣便擦肩而過!而錯過這個最佳時間,下一段適婚時間,需要過一個小運5年或一個大運10年!甚至更長。所以婚姻的早晚與文化無關,與時間空間和人的格局,包容,以及利他思想有密切的關係!
-
35 # 馬和勝
結婚早晚與文化高低有很大關係,國家〈婚姻法》法定年齡一般男的是22歲,女的為20歲。
全國很多偏遠地區或山區文化比較落後的少數民族,他們自古以來結婚就比較早,大多失學或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會過早地去選擇結婚生子,成家立業。
而大城市裡和一些周邊環境較為發達的地區,他們大多結婚較遲,他們的思想觀念不同,他們最關心自己的是學業有成,讀高中,念大學,考研究生,博士生,留學等,都會毫去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們往往是在事業有成後才選擇結婚,組建家庭,年齡大部分也就到了30歲左右,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他們的選擇目標也非同一般,這就是文化高低的差距所在。
-
36 # 杜樺
結婚早晚與文化高低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要想更明白的區別它們二者關聯,讓我們更加清楚早婚的人群,與文化高的人群種類……
①早婚人群,當今不論居住城市或農村青年。一般學齡都在中專或大專畢業以後,沒有進入更深學府深造的人群,年齡25歲左右結婚。文化水平不高但也不是很低,這類人結婚早一些,但並不能說結婚早他們的文化水平就紙。
②第二類人群,文化水平都很高。他們大多都是人中精英,也就是從高中直接進入本科這類人群,這部分人從本科進入研究生、碩士、博士等。因為他們為了事業拼搏,所以,結婚的都比較晚一些。相應文化水平就比前者高很多很多……
-
37 # 張心鎖
結婚早晚與文化高低有關,你贊同嗎?我認為男女結婚早睌,與文化高低有很大關係,唸的書越多,年齡越大,結婚就越晚。(當然也有個別念研究生博士後是已婚的),所以文化程度越高結婚越晚!文化程度越低結婚越早。
-
38 # 聖地東方百貨
結婚早晚與文化高低有關係,但也不是絕對。可以算一下,從9歲上學,五年小學,四年初中,《九年制》三年高中,四之五年大本,三年研究生,共學業就二十年,再加9歲,就將近三十了,再找到合適工作,才能有時間辦理婚事,結婚齡肯定要晚。如果考不上大學,也就有時間了,找好工作,找好女朋友,只要兩個相愛,就可以按國家婚姻法結婚了,結婚年齡肯定是要比前者早,但也不能說完全絕對,世上本來就沒有那麼絕對,所以結婚早晚與文化高低是有關係的。謝謝。
-
39 # 使用者6872564885
結婚早晚與文化高底有關係嗎?
有,有很大的關係,百分之百九十五,高等學歷都是晚婚,因為也要時間,
高等學歷,本科大學就要四年,還要岀去工作幾年,甚至在升級的時候要等工作順順利利,確定了就結婚,七七八八就到了二十七八歲,甚至三十歲左右,
要是研究生就更晚,本科四年研究三年,還要工作幾年,隨隨便便就要快三十歲,高學歷肯定就要晚婚。
初中生高中生一般就早一點,初中生高中生畢業了,在社會上渾了一年兩年算了,談婚論嫁結婚,生兒育女完成青春。
回覆列表
婚姻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要求,結婚只有達到一定的年齡,才能具備適合的生理條件和心理條件,也才能履行夫妻義務,承擔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所以,儘管中國法律賦予每個公民結婚的權利能力,但並非所有公民都可以成為婚姻法律關係的主體,只有達到法律規定的結婚年齡的人,才享有結婚的權利。
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週歲,女不得早於二十週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文化程度影響結婚適齡期,所謂的“結婚適齡期”,指的是社會上得到公認的、適宜的結婚年齡。他首先受到生理條件的制約,其次還受到法定年齡、社會風俗、經濟條件、文化素質等因素的制約。從中國當今城市的實際情況來看,24-30歲時城市男生的結婚適齡期,而女性則是23-27歲。一旦在這個最佳擇偶期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物件,很容易面臨“被剩下”的風險。
然而本科畢業一般22-23歲,研究生畢業24-26歲,如果繼續讀博的話,畢業也快30歲了,直博的畢業最早也要27-28歲雖然比較籠統,但是文化高低一般可以理解為學歷高低。學歷高低會從多方面影響一個人的婚戀觀、擇偶期。
“文化程度有差異”真的會導致婚姻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嗎?會。而且很多人都會將其解釋為“雙方共同語言少”、“文化程度差異一定會導致價值觀差異”等等。
可是人們很容易忽略文化程度差異派生出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雙方潛意識中由文化程度的差異而形成的優越感或自卑感。
這一點,能明確覺察到並敢於承認的人並不多,可這一點對一段長久的關係維繫卻很可能最為致命。
在文化程度存在較大差異的伴侶中,一種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學歷高的那一方會本能地將自己的想法、主張、價值觀視為不可撼動的絕對真理,並以此衡量和評判雙方在關係中遇到的一切問題。
他們如此自信的原因很簡單:我學歷比TA高,所以我考慮問題肯定更靠譜,更準確。
遺憾的是,這種想法並不是絕對正確的。在生活中,尤其是面對某些具體問題時,高學歷者的決策質量真不見得比低學歷者更好。
但這種盲目自信卻會無形中強化高學歷那一方的優越感,甚至在潛意識中將自己視為婚戀關係中高人一等的那個人。
而在婚戀中,一旦人格出現了不平等,一切其他問題便遲早隨之而來。
當然,我並非說所有的高學歷者都有這種盲目自信並對對方表現得咄咄逼人。我只是說,文化程度的差異可能會觸發這一問題。
所以,文化程度有差異尤其是有巨大差異的兩個人結婚會幸福嗎?不見得不會。但你起碼要能夠保證,自己不會因為學歷的差異而在未來漫長的生活中將自己和對方視為人格不平等的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