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農村老俗話

    提高糧價,就能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糧食價格到底該不該提高?

    “如果小麥20元一斤,我就回家種地!”這是我看到的一位朋友的評論。說實話,話說三遍淡如水也就沒意思了。全國一盤棋,糧價上漲其他物資也會上漲這是肯定的,因為糧價是其他物資價格的基礎,而且具有槓桿作用,能撬動其他物資的價格翻倍上漲。

    糧食價格為什麼不敢大幅度漲價?

    所以,誰也不願意看到糧價大幅度地上漲,小幅度漲價問題不大,因為有個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大家一般感受不太明顯。以前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小麥價格每斤上漲0.5元,第二天你上街買包子吃可能不是0.5元一個了,而是1.0元一個。這就是糧食價格不敢大幅度上漲的一個案例,動一發而牽動全身。

    也許,站在咱們農民的位置上來說,我只要自己種的糧食漲價就行了,其他和我沒關係!但是現在社會是大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農民也不能獨善其身地置身事外,現在也不是以物易物的農耕時代了,咱們手中有糧食不假,但也要購買和消費其他物資啊。

    比如關係最為密切的化肥,種地總得上化肥吧?好,現在化肥是110元一袋,農民也都知道也接受。但是糧食漲價了0.5元每斤,那麼再買化肥可能就是120元一袋了,為什麼化肥要漲價?因為糧食漲價了啊,糧食漲價和化肥漲價有什麼關係?沒關係是吧?肯定有關係的,因為生產化肥和賣化肥的人也要吃飯,他們購買農民的糧食也漲價了。

    互為因果,誰也佔不了誰便宜,估計農民還會吃大虧。再比如農民吃肉,總不能只吃糧食吧?也要購買豬肉吃,養豬的和賣豬肉的也吃糧食,也會把自己的日常消費開支加在豬肉價格裡面。

    這還是國內一個很小的商品交易現象的一個縮影,其他還沒說。

    農民種地不賺錢有其他原因,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也不是提高糧價。

    舉個例子,一畝地小麥產量1000斤,按照1.0元每斤賣出,產值就是1000元,農民在這1000斤小麥上投入多少成本?就說是500元吧,那麼不計算農民自己勞動力成本的話,純收入就是500元,對不對?

    那麼成本中的500元,就能決定農民能不能種糧食賺更多錢,在糧價平穩不漲價不下跌的條件下。成本下降100元,農民的純收入就上升100元,變成了總的純收入為600元。

    農民吐槽種地不賺錢,為啥不譴責拿走他們種地利潤空間的人和單位呢?拿走農民純利潤的單位和人都包括哪些?賣化肥、農藥、種子、農膜等的農資商,賣播種機、拖拉機、收割機、噴霧機等的農機商,收割農作物耕地耙地等的農機手,以及講課、培訓等的農技講師和收購糧食和農民壓價的商販等。

    這些才是農民種糧食不掙錢的具體原因。因此農民種地不賺錢、種地積極性受挫的具體原因就是種地成本太高了,參與剝奪農民種地賺錢的人太多了。他們不參與辛苦種地,卻拿走了種糧食純利潤最多的大頭。而且不管是農民是否豐收是否賺錢,照樣把利潤拿走而不擔風險。

    所以農民種地採用家庭聯產承包經營,這種模式已經成為阻礙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絆腳石了,也到了農業生產側改革的時候了。小農農耕經濟,只能讓農民吃飽飯而不能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農民要麼聯合起來搞農業專業合作社抱團取暖,要麼流轉土地發展適度規模化種植大農業,別的無路可走。

    總結一下我的個人觀點:提高糧價並不能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因為水漲船高,農民也不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就要單獨裡給農民“塞錢”補貼,補貼不參與市場漲價行為,會好一點。目前來說補貼力度不高,和農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開支不同步。

    但都不是根本解決辦法,根本解決辦法就是把農民變成種地拿工資的農業工人,或者減少富裕農民數量,把富裕農業勞動力轉化為工業工人。說心裡話,很期待中國大農業很快實現,農民也可以像城鎮工人一樣上下班,拿退休養老金。

  • 22 # 人野獸

    提高糧食價格,對提高農民生活,保持增產增收,刺激經濟最佳良藥。第一:農民會重視土地,會想法平整改良土地增產增收。第二:公平導致弄虛作假的騙國家補貼款的無機可乘,因為有糧食才會有收入。第三:農民是中國大部分群體!他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增加消費。中國大部分群體提高消費水平市場凱不繁榮昌盛!

  • 23 # L長河

    我覺得好多人都不知道農民心裡到底怎麼想的。現在結婚買房上學什麼都要錢,怎麼才能快速有效安全地掙錢?答:打工!一天很輕鬆就掙了幾百,誰不幹?做田利潤薄週期長靠天收,誰願意?

  • 24 # 宗娉

    提高糧價就能提高農民種田積極性嗎?這是個很難以回答的實際問題。

    目前,廣大農村荒廢耕地面積比較嚴重。它與糧食價格,勞動等值,剩餘價值,勞動所得都有關係。再次,現在農村的勞動力都已流向城鎮打工,留在農村的大部分都以老弱病殘,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居多,無能力種田耕作。

    如果用提高糧價來提高農民種田積極性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

  • 25 # 海洋之心。

    還麼說:比喻農民種田一畝田也就是五百元錢的利潤,還要辛勤付出一切才會換回這些成果,一個普通公人與在外面公作的人他們的收據錢財最少二千多元以上,一個農民種二十畝田,利潤也就只有一萬元的收穫,這就是農民不想種田的真實緣因,如果一個國家從來不重視農民的一切經濟來願,就會打擊農民種田的積己姓才是真正的緣因。

  • 26 # 阿強A782

    信不信由你,如果糧價翻十倍,中國的糧食將無處可放,不過,有些問題馬上就會出現,比如化肥,農藥,種子,農用機械,以及管理費用等,馬上就會跟進。到頭來農民的收入水平還是個大大的問號。

  • 27 # 湖南好人田豐玥

    國家對於“三農”問題歷來重視,有人說,既然專家知道農民的重要性,為何不站出來替農民說句話?都不種地了,方知農民的重要。有人說,就算是國家貼錢也應該提高糧價,以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糧價到底該不該提高?如果農民種糧不賺錢,土地被遺棄拋荒,中國未來的農業路在何方?

    我是來自中國魚米之鄉的湖南農村,作為一個農民,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新農人,我的觀察分析是:

     一、造成農民耕地拋荒,種糧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有:

    1、在農村種糧效益普遍偏低,不少農民不願意耕種,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特於當代年輕農民更是缺泛吸引力。儘管自2006年起,中國就取消了農業稅,實行了糧食保護價收購、糧食直補等系列農惠農政策,但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卻普遍上漲,按現行糧食產量和價格計算,農民每畝地種糧純收入不到500元,遠不如在外打工一個月的收入,致使大批農村青壯年常年外出打工,丟下老人在家務農,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加劇了拋荒現象。

    2、農村土地流轉機制不順暢,影響了規模種植效益。如我們湖南省在許多縣開展農村綜合改革試點,但由於土地流轉機制不健全、靈活性不強等原因,導致一些地方農村土地還存在“不願流轉”和“不能流轉”現象。加上少數農民對現有流轉政策瞭解不多,幾千年來土地是命根子的觀念根深蒂固,有些農民對土地流轉持觀望態度,大部分農民情願自己名下的承包地拋荒,也不肯出讓土地承包權。對未及時流轉而形成拋荒的耕地和農田,缺乏有效的政策法律手段加以制止,這些都無意中助長了拋荒,影響了種糧大戶的積極性。 

    3、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近年來,儘管國家大力加強和實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於農田基礎設施薄弱的痼疾已久(如農村中小型水利工程、排灌站、山塘水庫、灌溉溝渠等基礎設施依然滯後),不能完全滿足農業生產的要求,造成部分農田易澇易旱,農民投入多,產出少,甚至無收益,影響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二、要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並不是單靠提高糧食價格就能解決的,它需要採取綜合組合拳,以能保障農民種糧積極性。

    1、要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切實提高種糧農民的積極性。中國是農業大國,土地資源十分珍貴,減少耕地拋荒,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和諧的重要途徑,未來幾年,國家要進一步加大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扶持力度,全面加快農村中小水利工程建設、山塘水庫除險加固,對中小型排灌站更新修復,對灌溉溝渠治理清淤,實現農業命脈全覆蓋。增強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2、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機制,扶持造就一大批種糧大戶或合作社,吸入資本進入農業產業。各地區要進一步增強農村綜合改革力度,切實加強工作指導,認真做好農戶承包耕地的餘缺調劑工作,積極穩妥地推行以出租、入股、轉包、轉讓等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促進農村土地依法、有序、活力流轉。

    3、是進一步加強管理監督服務,著力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引導、鼓勵和支援農民組建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和協會,加快“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建設,鼓勵種田能手、土專家有序參與土地流轉,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發展現代農業,實行規模化經營、科學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對水源等自然條件差的拋荒地,可以由集體收回,統一改造為經濟林基地;對低窪田、水浸田可開發成魚塘基地,由集體統一經營或對外發包。

    其實,任何一個農民都希望在土地上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現實情況卻是糧食不值錢,豐產不豐收,每年到了收穫期,不是滯銷,就是無人問津,農民們只有選擇默默的承受,而又無力改變。因此,採取綜合配套措施,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使糧食與社會物價同等漲幅,或者略高於社會物價,讓農民種地有利可圖,才能激發農民種地的積極性。

  • 28 # 帥大爺600315

    農民收入低的關鍵原因不是糧價低而是土地少,一大家子種上幾十畝甚至十幾畝地,即便一公斤糧食再漲1塊錢(這都是不可能的)農民的收入也趕不上工人更趕不上公務員,趕不上白領階層,因為土地的產出終究是有限的。怎麼辦,土地流轉是一條光明大道,讓少量的人耕種大量的土地,效率高收入也就高。但是,問題來了,剩餘的農民去哪裡呢?基本上是兩條路:一條是進城務工,另一條是在家吃租子(花承包費),但是自己種和別人種畝均效益肯定沒有本質上的差別,每畝地給農民的承包費肯定沒有農民親自種來的更多,所以第二條路肯定是走不通的。那就只有第一條路了,但是農民進城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住房、孩子就學、務工收入、生活成本等一系列問題,解決好了農民就能在城裡勉強維持生活,解決不好農民就得打道回府解甲歸田。怎麼能讓農民留在城裡呢,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須給你民一個市民待遇,在購房、孩子就學、勞保統籌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或者給予適當補助,讓他們有飯吃、有房住、有學上。二是要大力創造針對農民的就業環境。做為農民一般都文化水平低,不掌握各種就業技術,沒有企業管理經驗,所以就要有針對性地發展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如加工業、紡織業、建築業、運輸業、快遞業、旅遊業等等,把那些操作相對簡單勞動強度相對較高的工作交給他們,讓他們能幹活、會幹活、愛幹活。三是要加強針對農民的技術文化培訓,讓他們有能力適應現代城市的就業環境。最後借用小品演員宋曉峰的話總結一下,“我想在此吟詩一首:農民要進城,進城需務工,務工過日子,應有好環境,一盼市場活,二盼各業興,人人有活幹,進城才安心。”

  • 29 # 邯鄲小超

    我是農民。也是個農民打工仔。說句實話。我不同意提高糧食的價格,就能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農民對土地的感情是外人不能理解的。農民放棄自己熱愛的土地。不只是不賺錢。而是看不到希望,說的直白點就是累死了也吃了上頓沒下頓……從70年代生產隊的大集體到80年代包產到戶。農民都是以在交農業稅和公糧的(那時候只有農民繳稅。公務員和工人都不交個人所得稅)真的是除了交公的糧食,剩的都不夠一整年的口糧。更別提錢了。公糧收購價只是市場一半。這還要摳出三統,五籌,一提留的錢。基本忙活一年還得欠大隊的錢……說實話,那年代的農民乾的都是牲口活(沒有機械)吃的是黑麵。野菜。交給國家的都是好的……90年代以前的農民應該得到公糧補差價和各種提留稅的錢.那是國家在困難時期向農民勒肚子借的……

    要讓農民真正的成為主人才是增加農村迴歸農村的真諦。

    要讓農民享受和公務員,工人一樣的醫療保障和社會養老保障機制。真正的做到人人平等

    不建議糧食漲價。但要增加土地的收入

    看似矛盾,其實還是有利可循的。單看中國糧食單價和國際糧價相比並不低。那為什麼農民種地不賺錢?主要原因就是

    1:農業種植的所需一切產品均是商場化,商業化:也就是說農具,化肥。農藥柴油這一切都是以利益為主的商業化不加控制的年年漲價。

    2:土地的固定化:說白了就是土地的產出基本是固定的。就拿黃豆來說畝產好的也就400斤左右。黃豆價格以平均2元算一畝地才800元。去除租地一畝500,毛利潤才300元。這300元毛利連支付農藥。豆子。化肥……的費用都不夠

    所以要提高土地的利潤就要土地商品化。在加以控制農藥,化肥,豆子的出場價格和中間商的利潤。也就是。有國家監管幾個資質的生產廠生產。又廠家訂購直銷的方式直接取消中間商的加價問題……

  • 30 # 喵眼觀察

    通過提高糧價,來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這樣的方式可能行不通。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以下方面:

    第一、糧食,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完全市場化的商品,在中國也是如此。國家有糧食收儲和投放政策,用來保證糧食收購價格和穩定糧價。所以只要糧食在市場上波動太大,國家就可以丟擲儲備糧來調節市場。

    所以,糧價能不能漲,漲多少不是市場說了算,而是國家說了算。

    第二、糧食屬於生活必需品中的核心,即使可以提高價格,也不可能提高多少。畢竟糧價上漲,會帶動食品行業及其他日用品行業的價格大幅上調,引起通貨膨脹,老百姓手裡的錢的購買力下降。相應的農資價格也會上漲,多出來的收益,對於農民來說,購買力有沒有增強也不一定。

    第三、中國平均每人的耕地大概是一畝多。就這點地,即使提高了糧價,那也提高不了多少收益。這和去城裡打工或者做生意比起來,還是不成比例,對廣大農民,特別是青年一代來說,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吸引力。

  • 31 # 奎哥96308546

    從歷史演變的今天,為什麼當今的中國全國各地到處都是荒山荒地?我們也不用把歷史拉得太遠了。就回轉20年前,可以說全中國沒有一寸荒山荒地,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家的巨集觀調控,每一樣產品物價年年的在高升。不是農民不想種地,農民一年一年的種地,在家裡是不能維持生活了,比迫農村農民90%都投奔洪流之中,多數年輕人進了工廠,五六十歲的老人投奔了建築行業。這樣一來,徹底的是農村的荒山荒地就出現了。中國慢慢的在世界佔住了地位。各行各業與世界接軌,糧食也不例外,從外國進口的糧食比我們中國的家裡還要低,所以我們中國的糧食價是漲不上去的。希望普天下的人理解。今年全球蝗災,全中國人民才意識到糧食的厲害性。全球不共應我們中國的糧食,那我們中中國人就是等著餓肚子呢。我們中國號稱世界基建狂魔,中國最大的難度就是西部開發,希望中國的西部開發每一個省份,只要那些山區也能使用上機械化,那中國的農村就不是難題了,中國西部山亡義開發,每一個人種上了十畝地以上,國家補助他一萬元,種出來的糧食自產自銷。我們中國這樣就不會有荒山荒地

  • 32 # 代世保

    一提提高糧價,就有人耽心了!

    不知這些耽心之人,總計固提高糧價就會對國家乃至社會弊大於利的擔憂!

    算算帳吧!生活主糧在食物鏈所佔多大比重。

    就以稻穀為例,毛糧40斤一月夠不夠?(摺合淨糧27斤左右)漲至兩元一斤,一月主糧開支一人不足百元。以每月三千元工資核算,佔生活支出是多少?感興趣的網友拿手機不防算一算。也許上班族的網友滴詁了!一月工資怎不夠花,去哪兒了?

    舉個例說吧!二十年前我買個一輛摩托車,當時油價每1L是1.5O元,去年每1L最高漲至7.15元。摩托車照常騎,有的家庭照常買汽車,我想必徑還得消耗油,不是消耗水是吧!

    為什麼大多土地轉入承包大戶多有虧損的,不與當前糧價低迷不無關糸。

    對於依賴土地生存一輩子,即將漸行失去勞動能力者,我坦言,適當或漸行提高糧價是歷史程序之必然,對於種田人看得見的明漲,比較暗補激勵方式而言,前計優於後策。國民的糧食,切忌寡頭做大形成壟斷漲價而漲價,那才是最大的擔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中哪些黛玉與寶玉心心相印的場景最為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