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雪姬先生

    話說,伏龍、鳳雛聚齊,可為什麼仍然無法一統天下?“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一點可謂婦孺皆知,耳熟能詳,可殊不知水鏡先生這句話的後面還有半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為,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

    一, 諸葛亮以為可以裡應外合,曹魏出漢奸 會幫助蜀漢一統天下

    諸葛亮一直以為曹魏裡面會有人造反興漢,結果曹丕九品制妥協的太厲害,以為曹家會絕嗣,結果直到諸葛亮死了這些才發生,所以如果諸葛亮不北伐好好保養比司馬懿和劉禪活得更久,或許蜀漢就能一統天下了

    這就是 為什麼有的時候明知道這把肯定輸了,但還是義無反顧的盡己所能地帶著傻逼隊友打團?說白了就是責任感和使命感。有的人責任使命感強,那就不管多大劣勢也堅持戰鬥,有的人這方面感覺弱,那就可能有一點劣勢就咋呼著要投降。當然,從某些方面來說,蜀漢打著漢的正統旗號,那就必須要北伐,必須要討賊興復,為什麼?因為這樣才名正言順。

    二 不然呢,偏安一隅? 你打著漢室正統的旗號,說曹魏是叛逆的人,謀害了獻帝,篡奪了漢室,那麼你來代表漢室的後繼者,然後去討伐他,這就是你存在的價值,如果你說你是漢的正統卻始終偏安一隅,未免太不合道理,畢竟大部分情況下從來得中原者才是真正的正統王朝。所謂“漢賊不兩立”。曹魏覺得自己代漢是順應天時,自己和漢是繼承關係,而不是推翻關係,所以曹魏完全可以無視蜀漢,但你蜀漢既然說著“漢賊不兩立”,那就不能無視人家賊的存在。

  • 2 # 妮可美羅賓

    蜀漢在夷陵之戰大敗後,劉備在悲憤交加的心情下大病一場,自感時日無多,即刻把諸葛亮召到白帝城,把阿斗和蜀國託付給了諸葛亮。

    蜀國經過夷陵一戰後元氣大傷,雖經諸葛亮多年的精心治理,蜀國恢復了大部分國力,但是和魏國相比,實力還是差了很多,正常情況來說,蜀國盼著魏國不來進攻就不錯了,諸葛亮卻反守為攻,主動進行北伐,攻打魏國,這讓很多人覺得難以理解,其實我們分析一下就不難理解諸葛亮為什麼要這麼做了。

    首先諸葛亮是一個戰略大師,隆中對裡就為劉備制定了跨有荊益,三分天下,而後北伐的巨集大計劃,後面蜀漢也是按照這個計劃實施的。

    雖然已經丟失了荊州,蜀國的實力也是三國中最弱的,但是深諳戰略大勢的諸葛亮明白,越是目前這種情況,就更不能坐以待斃,益州一州之地,經濟、人口、軍事都遠不如魏國,長此以往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魏國就會隨時進攻,不把蜀國當回事。所以必須以攻代守,對魏國形成威懾,不敢輕易進攻蜀國,這樣蜀國反而非常安全。

    其次,蜀漢政權在益州算外來政權,益州本土勢力對蜀漢政權並不是衷心擁護。劉備在時本土勢力還不敢怎麼樣,劉禪即位後,有諸葛亮在也還可以壓制,可一旦諸葛亮不在就不好說了。諸葛亮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必須趁現在蜀國還比較團結,綜合實力最強的情況下,發動北伐,打擊魏國的同時凝聚蜀國的人心。

  • 3 # 2968186160

    孔明別無選擇,縱明知凶多吉少,只有孤注一擲北伐,以報劉大耳知遇之恩託孤之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也是諸葛亮宿命!

    聯吳抗曹乃孔明既定方針,先滅魏再滅吳完成復漢大業乃明如意算盤!但被劉皇叔率意破壞了,彝陵一戰,蜀吳聯盟之夢徹底破滅,蜀漢元氣大傷一蹶不振。此時也,孔明有幾個選擇:

    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內修綱紀,振興經濟,全民皆兵,枕戈待旦,時刻準備抗擊入侵之敵!但只恨司馬氏磨刀霍霍虎視耽耽,蜀漢危如累卵,孔明豈能坐以待斃,故只能"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二,為民眾免受燹火之苦,順應時勢,謀求和平統一中原,率眾歸魏,劉禪可在成都掛個什麼長之虛名,孔明可到臨時中央當個顧問之類出謀劃策勸吳投降或動武!待三國歸一,孔明當個卿相之職應是可能的。但孔明會改復漢初心嗎?因此"賣國求榮″勾當孔明絕不會為也不敢為!

    三,無所作為,聽天由命,得過且過,及時行樂。孔明出山的第一天起,忠心耿耿竭精彈慮為劉備賣命猜未享受一夜安穩覺,現在劉備駕崩了,後主也任由擺佈,人生幾何?何不及時行樂呢?孔明一生正大光明磊落坦蕩不好聲色,奉"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之處世哲學,若非劉皇叔再三乞請也不會下山。故此條孔明絕不妄為。

    那麼,就只有一條北伐中原之路可走,死在北伐途中葬在五丈原。正如杜甫詩云:"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而留芳萬世。

  • 4 # 大羊說歷史

    《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首先,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出師北伐,完成劉備匡扶漢室的理想。劉備三顧茅廬把他請出山,對他非常重視而尊敬,幾乎是言聽計從,臨終還把整個國家託付給他,這份恩情他是非常感激的。所以,完成劉備未竟的事業,堅持北伐,也是為了報恩。

    第二,益州之地地處現今偏闢的四川,加之奪取益州前耗費了大量財力,人力缺乏,物力缺無,民生凋敝,關羽又失了荊州,單靠益州是無法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的。自古以來四川的政權都沒有能夠一統天下的。然益州疲弊,如魏國來犯,危及到蜀國存亡,另外益州原有勢力跟荊州派系矛盾不斷,為了轉移內部矛盾,也為了擴充蜀國勢力範圍,出祁山,北伐曹魏,如果能夠成功,即使拿下幾個城池,也可緩解益州的處境。

    第三,劉備死後,益州元老勢力較大,以李嚴為首,對諸葛亮這個外來戶不服,北伐也是有意建立軍功,拉攏民心,平衡朝堂上荊州系和益州系的平衡。

  • 5 # 沙場冬點軍

    諸葛亮,三國蜀漢丞相,一生為蜀漢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對蜀漢的忠心為後世人稱道不已。劉備於白帝城駕崩後,諸葛亮為了不負先帝之重託,拖著疲憊的身軀,將自己的後半生全部投入到北伐大業中。公元234年,諸葛亮終於在北伐途中,病逝五丈原,結束了自己操勞的一生。

    應該說,諸葛亮幾乎把後半生的所有精力和時間,都交給了北伐大業。但實際上,諸葛亮的北伐,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為,以當時蜀漢的國力,貿然發動大規模戰爭,不僅會使蜀漢百姓遭殃,也會極大地消耗蜀漢的國力。諸葛亮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為,為何一定要堅持北伐呢?歸納起來,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為了蜀漢名聲考慮。蜀漢集團在建立之初,一直把自己當成是漢室王朝的正統。在蜀漢發展的前期,這個名聲的確帶來不少便利,使世人覺得只有蜀漢才能真正讓天下統一;但到了蜀漢後期,這個名聲自然就成了一個拖累。因為蜀漢長期偏安一方,不少人就會認為,蜀漢是不是有自立的念頭呢?諸葛亮之所以堅持北伐,就是為了讓世人看到蜀漢的決心,他們與篡漢的曹魏,永遠勢同水火,並且竭力消滅曹魏,興復漢室。

    第二,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曹魏佔據著中原的大部分地域,在魏蜀吳三大勢力中實力最為強勁;東吳有長江天塹作為屏障,加之東吳地域經濟發展良好,實力次之;而失去荊州的蜀漢,無疑是魏蜀吳三大勢力中最弱的一方。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諸葛亮堅持北伐有兩個好處:其一是為了能夠把握住戰爭的主動性,再好的防守策略,也是被動的,只有主動出擊,才能在戰爭中佔據優勢。再說,蜀漢若不北伐,曹魏就會找機會前來討伐,與其等著捱打,還不如主動出擊;其二是為了暗示東吳參與其中,吳蜀之間雖有恩怨,但向來有聯盟的基礎在,他們只有形成聯盟,才能抵抗實力強大的曹魏,不然就會被曹魏一個個吞併。諸葛亮北伐,彷彿是在提醒東吳:你們也是時候該對曹魏用兵了,咱們兩面夾擊,消滅曹魏,指日可待。

    第三,為了緩和蜀漢內部之間的矛盾。蜀漢集團內部有兩個派系,一個是益州派系,一個是跟隨劉備而來的荊州派系,這兩個派系一直以來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矛盾。隨著夷陵之戰的大敗,很多荊州派系的人才戰死沙場,使荊州派系一度人才凋零。所以諸葛亮擔心自己死後,益州派系會一家獨大,甚至有可能危及到後主劉禪的地位。而諸葛亮一旦北伐,那麼益州派系和荊州派系當然就會站在統一戰線上,一致對外,從而壓下兩派之間的矛盾。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可以利用北伐的機會發掘和提拔更多優秀的人才,從而培養出新生力量,以便在未來繼續與益州派系抗衡。姜維不就是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發掘的人才嗎?而且後來還成為了他的接班人。

    誠然,諸葛亮北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攘除奸凶,興復漢室。但諸葛亮深知,以當時蜀漢的實力,想要進取中原,消滅曹魏,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他又不可能讓蜀漢坐以待斃,為了蜀漢以後的發展,北伐勢在必行。這就是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為,但卻定要為之的原因。

  • 6 # 點不點點

    諸葛亮北伐時期,面對的是已經成型的三分天下格局,對於蜀漢政權來說,丟失荊州戰略要地,兵敗東吳,大量統軍將校及百戰老兵戰死,這是蜀漢從巔峰走向滅亡的分水嶺,內部益州集團與荊州集團互相牽制,後主孱弱,正式諸葛亮出師表中所言,此誠危急存亡

    之秋。

    在當時的情況下,蜀漢政權只據有益州一州,人口資源的差距隨著曹魏統治的中原地區的復甦,已經逐漸拉開差距,哪怕是比起新得荊州的東吳,在人口土地財政面前,長期以往,蜀漢政權都將處於劣勢,時間越長,劣勢越明顯,直至最後不戰而降,且荊州的失陷,導致益州利益集團與荊州利益集團的矛盾衝突日趨加劇,故結合諸葛亮三分天下的戰略,在失去荊州地區以後,只有拿下老秦地-關中地區及產馬的隴西地區,擴充地盤,增加人口,組建大規模騎兵改變步兵為主的軍隊構成,以關中利益平衡兩大政治集團,據長安以示恢復漢室江山之目標,凝聚人心,居函谷關天險,休養生息,並打破中原地區的恢復程序,以待時變,揮大軍出函谷,再現高祖劉邦定鼎中原繼而問鼎天下。

  • 7 # 老樹時光倒流

    這是蜀漢國力與曹魏國力懸殊使然,自從關羽失掉了荊州和劉備伐吳失敗之後,以蜀國一地之力,根本就不能與魏國相抗衡,讓魏國得以穩定下來,得以休養生息,蜀漢就只有亡得更快;而諸葛亮北伐實際就是以攻為守,拒敵於國門外,讓曹魏顧此失彼,難以安定下來,才可以讓蜀漢立於不敗。

    國力懸殊,同樣是休養生息,只有令強者更強。蜀漢政權要讓國民上下一心,就必須以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為號召,這樣也可以進一步緩和、化解國內的矛盾,凝聚心民,激勵士氣;況且,歷次北伐對國力損耗並不太大,卻能收到意想中的效果,也只有這樣才得以保住蜀漢政權。

    正所謂“緩則生怠”,而官意、民心也很多時候就是如此的,一但怠慢,就很難重拾鬥志的了。況且,讓魏國大軍進入了國門,實力懸殊,就只有顧此失彼,就很難保得住蜀漢安穩。其實蜀漢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正是因為姜維避禍,不能再興師北伐,以攻代守,反讓司馬氏三路大軍進入蜀地,只有姜維以一己之力和有限之師展開抵抗,終是首尾難顧,終於滅亡的。這就是諸葛亮明知北伐不可能成功,還要堅持北伐的主要原因了。

  • 8 # 大愛無恨劉成軍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可以看到諸葛亮之北伐,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其目的,應該是以戰養戰,以戰練兵,以攻為守。事實證明,諸葛亮北伐雖不成功,但的確是守住了國家。在諸葛亮的頻繁進攻下,曹魏一直處在防守狀態,使蜀國得以生存。

    在諸葛亮的數次北伐戰爭中,魏國大都督司馬懿敗多勝少,甚至上方谷一戰,司馬懿差點被諸葛亮燒死。這樣魏國雖然強大,但處於守勢,再加上東吳的騷擾,魏國就無暇出臺滅掉吳蜀的戰略,從而延續了吳蜀兩國的政治生命。後來,姜維一停止北伐,司馬昭立即開始籌劃取蜀滅吳,證明了諸葛亮決策的正確。

    再者,劉備生前的理想就是要消滅曹魏,興復漢室。諸葛亮北伐也是對劉備政策的繼承和延續。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儒家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思想,諸葛亮做為一代大儒,這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所做之事,是應做之事,而功成不必在我。這就是他北伐的出發點。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繼承遺志,繼續北伐。但由於後主的昏庸和姦臣的破壞,北伐功敗垂成。姜維漢中屯田避禍,後主開始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成了亡國之君,留下了“此間樂,不思蜀”的千古笑談。

    因此,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實乃至理。

  • 9 # 超超小能量

    諸葛亮明知北伐不會成功,但卻要屢次進行北伐,這主要出於劉備託孤的遺願和證明自身價值的兩座大山壓著他,不得不進行北伐。

    一、劉備白帝城託孤遺願和興復漢室的巨集大目標

    稱帝之後的劉備,逐漸開始剛愎自用起來,不再啥事都聽諸葛亮的,開始自己拿主意,展現帝王的威望。

    劉備起70萬大軍明著是為關羽報仇,實際上是想擺脫諸葛亮的控制,急切想在三軍面前證明自己的能力。

    比如,在面對一場戰爭的時候,如果劉備突然想出一個好的注意,向諸葛亮說明,這時候諸葛亮礙於軍事的地位,是不會同意的,肯定會列舉出很多不好的一方面來勸服劉備放棄他的想法,然後諸葛亮再提出自己的謀略,分析利弊,兩者相比讓劉備選擇哪個好,最後說不定還會來句“主公,我的注意跟你的比如何啊?”

    劉備肯定尷尬的笑笑,還不忘誇一句“還是軍師想的周到啊”

    劉備本來想借助伐吳實現自己的小九九,但是他碰到了陸遜,一場大火把70萬大軍燒的所剩無幾,劉備羞愧加悲憤,竟然自己把自己給憋屈死了。

    以諸葛亮的聰明和對歷朝歷代史記的熟知,他不可能想不到劉備的用意,他想保命的惟一辦法就是在大臣的見證下發誓永遠輔助劉家子孫恢復漢室江山,這也就成了他日後得以人心和保住地位的最大保護傘。

    俗話說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劉備在的時候,大家看著劉備的面子上,多少對諸葛亮還是比較敬重的,但是劉禪登基繼承皇位,諸葛亮可能就難以安穩度日了。

    怎麼辦?

    惟一的出路就是把先帝劉備復興漢室的巨集偉藍圖提出來,綁架劉禪及其他大臣和蜀漢軍民,想復興漢室,就得出兵攻打曹魏政權,不能攻打東吳,攻打曹魏是名正言順,攻打東吳就師出無名。

    所以,諸葛亮明知北伐不會成功,但是他為保住自己地位和榮華富貴,必須無休止的進行北伐,好讓蜀漢軍民看看,你們看,我諸葛亮是秉承先帝復興漢室的遺願竭力北伐的,雖然屢戰屢敗,但我沒有放棄,我會一直北伐,直到自己剩下最後一口氣為止。

    這樣就會得到蜀漢絕大多數人的支援,同時也保全了他想要的。

    二、諸葛亮在軍事上是天才,在治理國家上卻並不稱職,他自身價值的實現還是希望在軍事上有所建樹。

    諸葛亮在隆中時,為劉備謀劃的一系列佈局都是關於軍事爭奪的,但關於如何治理百姓卻沒有提,他一生所學就是如何攻城略地。

    諸葛亮最大的優勢還是在軍事上,所以他竭力說服劉禪不要忘了先帝的遺願,光復漢室,不論誰勸諸葛亮停止北伐,諸葛亮都會說“不能忘了先帝的遺願啊”,一句話把勸說的人懟的啞口無言,勸說的人是不敢批評先帝的不是的,最後只能依從諸葛亮無休止的北伐。

    諸葛亮只有在戰爭中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才能,才能讓蜀漢的軍民記住他諸葛亮的功勞和偉業。

    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已經感覺到自己是在逆天而行,但他已經走上了這條路,回頭是不可能的,惟一的出路就是馬革裹屍疆場,雖然不成功,但好歹是為先帝復興漢室而死,死得也其所!

    ——END——

    為你解讀四大名著背後隱藏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一起成長吧!

  • 10 # 敢問何時心如止水

    諸葛亮組織過很多次北伐,前期的北伐和後期肯定是不太一樣的。前期除了以攻代守、削弱魏國之外,也有想要在內建立個人威信,壓制反對派和主和派的考慮。但是在前期北伐明顯沒有太大成果的情況下,後期還是不停組織北伐,原因就有很大不同了。後期的北伐更多的是出於諸葛亮的長遠考慮。

    諸葛亮的睿智是毋庸置疑的,但正是因為他太睿智了,所以才會在晚年一直推動北伐。

    為什麼?諸葛亮深知當時的蜀漢相對於魏國來說只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小國家,不管是人口數量還是耕地面積等都遠遠小於魏國,這就會導致在長期的競爭中越往後蜀國相對於魏國就越弱。再加上建立蜀漢的那批人才不是死就是老了,而後繼卻沒有足夠的人才補充。

    反倒是魏國佔據著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最多的人口,還有源源不斷的人才補充。

    所以,不管是從人才上還是物資、人口上蜀國的劣勢會越來越明顯,未來和魏國的對抗也就越來越沒有成功的希望。

    正是因為諸葛亮睿智的“看到”了這樣的未來,所以才會急於在雙方實力差距還沒那麼大、還有自己這最後一批人才活著的情況下想要逆天改命、想要在自己死前打敗魏國。

    而這也是諸葛亮後期一直北伐的原因所在,他想要博那一絲不太可能的可能。

    但顯然,最後的結果是諸葛亮失敗了,而蜀國也在不遠的未來滅亡了。

  • 11 # 海天一色孤帆遠去

    試著回答一下吧,見笑。

    首先,諸葛亮感先帝知遇之恩,以匡扶天下,再造大漢為己任,唯有北伐而不是偏安。

    再者,偏安一隅,發展經濟,休生養息,同樣曹魏也會安定下來也會發展。可曹魏的土地人囗是蜀漢的五倍有餘,綜合國力強太多,以它的基礎發展起來可以預見會和蜀漢的距離越拉越大,越往後蜀漢更沒機會。

    又者,蜀漢內部不是鐵板一塊。派系林立,北伐也可以轉移國內矛盾。

    再後,諸葛亮事必親躬,說明他不太信任手下的能力,在這一點上是有些自負,但他也確實有自負的本錢,他作為出將入相不世出的一代奇才而手下沒幾個太像樣的人才,也唯有他才有能力領導蜀漢北伐。

    最後,戰爭拼的是人才,經濟。天時。地利,人和。蜀漢都不佔優勢(如果地利算有點的話,其實自保有利,北進卻也難度)。諸葛亮深知這些,卻沒有退路。作為三方最弱者。等別人強大到一定程度,人家是不會讓你偏安的,遲早會來征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以說是諸葛亮也是蜀漢的悲哀。

  • 12 # 易家復興

    最大的原因是當時蜀漢政權存在的政治基礎決定的。諸葛亮就曾經對劉備說過:“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魏政權當時存在的正當性,也是曹操的過人之處,諸葛亮是看到了這一點的,打出恢復漢室的旗幟,也是當時蜀漢政權存在的正當性。你打著這個旗幟,必須有具體的行動,所以需要北伐。

    其次是人事上的。劉備是漢室的後裔,跟著他打天下的人,許多人都是希望恢復漢室的,如果不討伐逆賊,就會人心渙散,所以也需要北伐。

    三是以攻為守求自保。諸葛亮深知,“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實不可為之。因此,諸葛亮採取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策略,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所以諸葛亮選擇北伐。

    從戰略上和戰術上講,當時蜀漢政權都需要北伐曹魏。

  • 13 # 陸棄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諸葛亮《出師表》

    從表面意思看,諸葛亮是要北伐中原、興復漢室,報答劉氏父子知遇之恩,儘自己的忠義職分。

    可是,六出祁山,收益甚微,領土並未擴大多少。相反的,蜀漢耗盡國庫,實力銳減,連諸葛亮本人也病死在五丈原。智力超群的諸葛亮難道就想不到這一點嗎?

    從地理位置上看,蜀國位於四川地區,南方和西邊甚是荒涼,多山地,沒有肥沃的平原作為農業經濟的堅實後盾。

    其次,蜀國原本就是最弱的,只得採取聯吳抗魏之策略。不斷侵襲魏國,攪的魏軍忙於應付、疲於奔命,這樣能達到持續消耗魏國國力,防止魏國強盛之後一口氣吞併蜀漢的攻勢防禦的戰略目的。

  • 14 #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以前曾回答過此類問題,現在重新作答:諸葛亮北伐曹魏,心裡門兒清,他知道雙方實力上的差距。知己知彼的道理諸葛亮當然明白,他六出祁山是有現實的無奈和更深遠的戰略意義。

    第一,進攻是最有效的防禦

    蜀國的人口基數,經濟發展,武裝力量,人才儲備,是不足以支援蜀國吞掉魏國的,蜀國自保有餘,進攻其實是不足的。 這樣,就有一個問題,自保的國家為什麼要主動進攻,這就是所謂的“以攻代守”。

    第二,把戰場置於敵域,使漢蜀免於兵災之害。

    讓戰爭發生在對方的領土上,消耗掠奪對方的人力物力財力,以戰養戰,對敵人零敲碎打,讓他不斷失血,敵方疲於應付進攻,就會忘了反攻,反而坐等己方來攻,從而給自己創造一個相對寬鬆的後方環境,使己方國力可以發展,至少,讓己方不會那麼快滅亡。

    這,才是北伐真正的目的。 蜀軍北伐可謂是真正的"以戰養戰",蜀軍除了在街亭略損兵馬外,其他情況並沒有損傷,而且還將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軍民全部遷往了漢中,諸葛亮有意把戰場轉移到魏國,使蜀國免受戰爭的蹂躪。

    第三,強化危機合力破敵,減免內鬥。

    蜀漢政權作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自己除了要跟曹魏去爭奪天下,暗中還要小心孫吳在背後捅刀子,更要命的是他們自己內部也有很深的矛盾。 而這個矛盾幾乎葬送了蜀漢政權,讓這個政權毀為一旦。而這個矛盾也促使了諸葛亮必須得馬不停蹄的北伐,即使知道自己要輸,自己打不贏,也要咬著牙北伐。這個矛盾就是荊州與益州的矛盾。他需要一個目標來強化危機合力破敵,減免內鬥。

    第四,迷惑曹魏,使之不敢冒然滅蜀。

    連年北伐的這幾年間,曹魏政權也正好是兩代交替,需要積聚國力的時期,由於他的北伐戰爭,曹魏疲於應付,國內的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在諸葛亮死後的幾年裡,魏國也沒有再發動大的戰爭 。

    第五,為蜀漢延年益壽儲備資本

    諸葛亮也想在有生之年將蜀漢政權擴大,延長蜀漢政權的壽命。由於蜀漢的益州遠離中原地區,其人才是相對匱乏的,這從蜀漢後期“廖化作先鋒”可見一斑。 諸葛亮也是知道這一點的,蜀漢後繼無人是最大的危機,他深知在他死後,將沒有人能夠擔起蜀漢政權的重擔。

    所以他要在有生之年儘量擴大蜀漢政權的地盤,擴張實力,為後繼之人積攢足夠的資本,以希望儲存蜀漢的政權,如果可能的話,也還是有進取中原的希望。

    諸葛亮是無可奈何,諸葛亮有難言之隱,諸葛亮他心裡有苦,諸葛亮也只有死馬當作活馬醫。誰讓他在劉備託孤時,賭咒發誓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

    神遊史海,煙波縹緲的古文舊典猶如取之不盡的珍寶異藏; 深耕文苑,浩瀚無際的老著新說卻似品嚐不竭的美味佳餚; 古往今來,數不勝數的正書野史總有歎為觀止的悲歡離合; 前世今生,三朝五代的奇聞雜談盡顯令人唏噓的酸甜苦辣。

    它們或發人深思,或給人啟迪,或令人感嘆,或予人睿智。君若有暇,不妨聽我娓娓道來,我願成為您忠實的良朋益友,陪伴您的閒暇時光。

    以文會友,敬請關注、交流。

  • 15 # 紅塵三笑84577178

    劉備的去世,代表著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之間徹底的絕裂了,因為諸葛亮平衡不了這二個集團的矛盾,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是有抱負的才跟隨劉備的,而以李嚴,譙周,費禕等為首的益州集團是自守其土,不想為所謂的大漢而四處奔忙,以李嚴遲運糧草,費禕限制姜維的兵力,以及譙周勸劉禪投魏就可以看出來。諸葛亮知道,不思安危,養成夜郎自大,蜀國必然的亡,但是出兵北伐如果成功了,這些矛盾就不存在了,如果成功不了,矛盾也是如此,所以諸葛亮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北伐,就是為了轉移矛盾,平衡二者的關係!

  • 16 # 我就是竹韻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諸葛亮和劉備的夢想一樣,稱霸天下、光復漢室正統,而且一生都在為這一目標而奮鬥。諸葛亮知道北伐很難成功,但還是要堅持五次北伐,直至戰死,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隆中出對,為信仰而追隨劉備

    其實早在諸葛亮第一次見劉備的時候這一想法就表現的清清楚楚。隆中對劉備向諸葛亮求教出路,諸葛亮分析天下情勢:曹操不可爭鋒,孫權擁有地利,兩人都已經做大,兵強馬壯,已不可相圖。只有先奪取荊州,因為荊州的北面控制漢、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連線吳郡和會稽郡,西邊直通巴蜀二郡,這是兵家必爭的地方。然後連通巴蜀,因為益州有險要的關塞,有廣闊肥沃的土地,物產豐饒,形勢險固,漢高祖憑著這個地方而成就帝業的。成功後憑藉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撫各族,對外跟孫權結成聯盟,對內改善國家政治,待國富兵強之時,則派人率軍隊向南陽、洛陽、秦川進義軍,此為民心所向,成就霸業、興復漢室可成。

    劉備信服,遂聽取諸葛亮的建議,諸葛亮出山忠心輔佐劉備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攻取益州,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諸葛亮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蜀漢大興,霸業已成。

    功成名就,為信仰五次北伐

    諸葛亮當年承諾協助劉備稱霸天下、光復漢室的信仰一直不曾動搖,即便貴為蜀漢丞相,功成名就,大權在握,在時機成熟後仍向少主劉禪提出北伐之意,出師表說的很清楚:

    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然後向劉禪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舉賢薦能、親賢遠佞等幾條治國理政的建議,情真意切,言辭肯肯;再自述身世,回顧三顧茅廬至臨危受命以來與先帝共同創業的歷程,表明自己淡泊的志趣,以及對先帝的無限感激和北伐的決心和信心: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一直是諸葛亮的奮鬥目標,即便如今身居高位、蜀漢困難,他的信仰也並沒有減弱,反而更加堅定。

    身死道消,信仰不滅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出武功於五丈原,因東吳失信退兵,蜀軍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八月間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情日益嚴重,不久與世長辭。

    諸葛亮病重期間妥善安排舉國政治、軍事等各項重大事宜,遺言命令部下將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財產只有800株桑樹和15頃土地。諸葛亮死後30年,其長子諸葛瞻和長孫諸葛尚一起在綿竹之戰中戰死沙場。至此,諸葛亮滿門為國盡忠,真正實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承諾。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掌握軍權,他按照諸葛亮生前思路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大小十一仗互有勝負。後因失誤被鄧艾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欲憑藉一己之力復興蜀漢,終被魏軍所殺。至此,北伐夢徹底終結。

    公元280年,吳國被晉滅亡,三國鼎立的局面徹底結束,中國又重新實現大一統格局。

    諸葛亮是儒家忠君愛國的典範,一統天下,光復漢室正統是他一生的希望和奮鬥目標,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信仰不滅。

  • 17 # 安德烈一一唐

    這是諸葛亮的以攻代守之策。

    如坐等曹兵來伐,蜀漢是難以抵擋的。

    而且不打仗,諸葛亮就無法長期統帥三軍。一旦敵兵入侵時,軍權落入無能之輩或奸人手中,那蜀漢定然滅亡。

    所以孔明必須這麼做,而且自己這麼優秀,都還必須嘔心瀝血,他人更難勝任,那怕是魏延與姜維。

    至於什麼復興漢室,繼先帝之遺志,只不過是北伐的政治口號。諸葛亮自己都明白,不可能。

    但出兵或統帥大軍,沒一個別人難以或不敢否決的理由是不行的。

    所以一代明相也只能是極盡之能,忠其之事而已。

  • 18 # 歷來現實

    《三國演義》中,以蜀國最弱,諸葛亮為何還要北伐?莫非是以戰止戰麼?

    東漢末年的群雄逐鹿的歷程,催生了諸侯間一次又一次的征伐之旅。無論是官渡之戰還是後來的夷陵之戰,這對當時的對戰雙方來說,雖無正義可言,可最終的結果卻導致要麼實力受損,要麼全軍覆沒。從魏蜀吳三國的態勢來看,曹魏和孫權,他們經過長時間的勵精圖治之後,各自實力都十分的穩固。唯獨蜀漢,無論從哪個方面去看,都是實力最弱小的一方。

    那麼在《三國演義》中,蜀漢實力比魏吳都差,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歷程,難道就是為了以戰止戰嗎?其實這和蜀漢的建國根本,有著很深的關係。

    蜀漢的基本國情

    劉備從建立蜀漢之初,蜀漢政權就已經經歷了兩次浩劫。一次是關羽大意失荊州,失去最前沿陣地的同時,失去的還有關羽這員猛將。荊州人口百萬,青年才俊輩出,想一統天下,用來做進取的陣地最為合適不過。荊州的丟失對於劉備來說,既失去自己的後勤大保障,又失去了與東吳爭奪富庶江南的可能性。不管是從錢糧還是兵員補充上面,都是損失巨大。

    另外一次便是劉備執意要征伐東吳,諸葛亮和趙雲都是極力的勸諫,可惜沒多大效果。以至於後來的夷陵大敗,蜀漢的精銳力量,又一次遭受到了重創。夷陵之戰大敗之後,劉備也因為戰事失利,外加多年征伐造就的身心俱疲,最終病逝在了白帝城。劉備將這個蜀漢的殘破的局面交給了諸葛亮的手中,同時還有一個不成器的劉阿斗。

    在經歷了兩次的實質性的損耗之後,蜀漢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以往跟隨劉備一起征戰的老兵,差不多也已經損失殆盡了。此消彼長,蜀漢自然成為實力最弱的那個。

    為了實現匡扶漢室,報答先主

    世人皆知諸葛亮是個忠臣,劉備對諸葛亮有著知遇之恩。劉備從出道到成就大業的過程中,始終牢牢樹立的一面旗幟便是,匡扶漢室輔佐君上。當年劉備在拜訪諸葛亮的時候,同樣是講的天下大義。這當中,我們暫且不論劉備是真心還是假意,但是在重用諸葛亮這件事情上面,劉備的確是發自真心的。自隆中對兩人會面之後,劉備對諸葛亮是發自肺腑的厚待。

    《三國演義》中有記載: 玄德待孔明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之事。

    諸葛亮在劉備的陣營當中能夠有這麼大的展示平臺,自己主公同時也是十分信任自己。諸葛亮能夠得到明主,自然是非常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如果不是劉備重用自己,怎會有展示才華,施展抱負的機會。北伐是當年諸葛亮提出來的既定戰略規劃,劉備也為此背書,所以即使劉備已去,北伐也是必須要繼續下去的。

    蜀漢為漢室宗親,曹魏是篡漢者,師出有名。

    自董卓被誅殺之後,李淮郭汜發生叛亂。當時的皇帝漢獻帝,被迫逃離京都。這個迎接皇帝的機會,被曹操抓取到,於是有了後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自認為是漢室宗親,那麼皇帝蒙難,這位劉皇叔自然是想著除漢賊,中興漢室,推倒曹氏所建立起來的大魏政權,便成為了蜀漢終生的奮鬥目標。

    《三國演義》中描述道:至期,獻帝請魏王曹丕登壇受禪,壇下集大小官僚四百餘員,御林虎賁禁軍三十餘萬,帝親捧玉璽奉曹丕。丕受之。

    從名義上面來說,蜀漢有著漢朝血統,曹丕篡漢自立。兩家的仇恨不論是是從天下道義,還是實際利益需要,蜀漢和曹魏是必須要決一勝負的。諸葛亮的北伐是符合當時的蜀漢的利益,如果北伐成功,那麼諸葛亮克復中原的夢想也就成為了現實。

    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最關鍵的一點——蜀漢政權的需要

    在蜀漢的政權結構中,派系眾多而且劉備去世之後需要統一思想。眾多派系中有劉備自己所帶領的荊州派,有以劉璋舊部為首的益州本地派,還有便是那些投降過來的派系比如馬超、姜維等人。

    蜀漢朝廷的政治結構中,各自派系如果不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思想,蜀漢必然維持不了多久。北伐變成了一個可以改變現狀的利好,無論成功與否,可以迅速團結蜀漢的各種力量,將所有人綁在一條船上,共同為北伐做貢獻。因為北伐同樣也是先主劉備的目標,沒有人會阻撓這件事情,只要將北伐進行到底,就可以掩蓋蜀漢內部紛爭與矛盾,取得思想統一最大的公約數,各個集團都可以幫助蜀漢可以高效地運轉起來。

    五次北伐雖然未成,但足以震懾吳魏,展示蜀漢雄心

    諸葛亮總共進行五次北伐,北伐大業雖然未成。在諸葛亮的屢次征伐當中,蜀漢和曹魏都是各有勝負。尤其是最後一次,差一點將司馬懿燒死。可惜的是,一場大雨徹底斷絕了諸葛亮的念想。

    正如古人所言:"要打就要為子孫打出幾十年的和平",諸葛亮絕對做到了這一點。在病逝於五丈原之後,蜀漢的當家人劉禪繼續維持了幾十年,期間並沒有多大的戰事,罕有敵方入侵。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種北伐行為對吳魏的震懾,切實有效。同樣,戰爭的消耗,導致各方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恢復。

    諸葛亮是否已早有這種考量,我們無從得知,但從諸葛亮去世之後的歷史走向來看,蜀漢多年的穩定生活,離不開諸葛亮的歷次北伐。

    時光荏苒,諸葛亮作為一代名臣,他為蜀漢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如果沒有諸葛亮支撐大局,保持一股咄咄逼人態勢,蜀漢早已不復存在。諸葛亮不僅輔佐先主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在劉備去世之後,又殫精竭慮的為蜀漢謀發展,數次北伐,以及對蜀漢實施一些政治變革。這些方針舉措都為蜀漢繼續維持下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力量,蜀漢的進取心也得以保持了強大的慣性。

    至於諸葛亮北伐,是否是為了以戰止戰,個人認為這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為了蜀漢能夠有一個長期穩定發展的機會,如果北伐成功,漢朝中興的機會也就擺在眼前。這樣就可以擺脫蜀漢不管是人才還是地域的困境。

  • 19 # 付凱91458867

    諸葛亮在他的傳世名篇《前出師表》中寫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而在《諸葛亮集》中,也曾記載他這樣評價蜀漢的國力:“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這些無不表明,作為蜀漢政權的當家人,諸葛亮對自己家底的情況還是十分清楚的。但讓人頗為費解的是,明知國力不濟,諸葛亮卻一生致力於討伐比自己強大得多的曹魏,以致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千百年來,無數的後世之人無不以此批判孔明昧於大勢,幾番北伐徒勞無功、空耗國力,更有甚者還把他說成是蜀漢亡國的罪魁禍首。那麼,作為一代智者,孔明為何會置國力虛弱於不顧而執意北伐?這到底是不是不智呢?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從漢末到三足鼎立這段歷史程序的大框架下來分析。首先,三國並存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是極其特殊的一個現象,並非主流。

    之所以能夠形成這種局面,和當時北方群雄割據、戰亂不已,以致人口損失嚴重、經濟凋敝有很大關係。當時有曹魏大臣上奏說,中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是誇張,但說明經過自漢末黃巾之亂開始到曹魏建國將近四十年軍閥混戰的折騰,中國北方經濟、社會被破壞得十分厲害。相對而言,同時期的益州、荊州、揚州、交州等南方地區,因為地理因素的作用,戰爭相對較少,軍閥派系也不多,加之又很早被劉璋、劉表、孫策等強勢集團所統一,動亂程度較少。但是,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經濟逐步恢復、國力強大起來,南方絕無繼續長期割據的可能。三國之前的漢光武帝滅公孫述,三國之後的西晉、隋朝南北合一,都說明了這個道理。只有到唐以後的兩宋與遼、金南北對峙,才逐漸改變,但這種情況也是十分特殊的。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能夠自立門戶,只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有謀略的政治家,他知道,蜀漢只佔有益州一隅,天府之國就算再富有,但就這麼個小地方,無論如何發展也不可能抵得上整個北方。如果坐等曹魏休養生息、強大起來,自己這一畝三分地還能姓劉嗎?舉個大家都熟悉且易懂的例子,假設你和別人玩魔獸對戰。這邊你只有一個基地,但一開局就有好幾個農民採礦。你的對手呢?他上來就有四五個基地,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兩個農民在採礦。你怎麼打?跟對手慢慢玩拼消耗?那你就慘了,不被玩死才怪!趁著起步時採礦效率高,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先拿下對手的幾個分基地,才是正途。不然等對手開始暴兵了,你就完了。這是當時歷史大框架下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一句話,北方的式微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而北方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孔明北伐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爭取引起北方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曹魏經濟恢復的過程。他自己就曾在隆中對時說,待到“天下有變”,再出去打。但如果天下沒“變”呢?那隻能想辦法創造些“變”出來,而絕不能坐等曹魏強大。故而,孔明北伐,對這個大戰略的重視程度,要高於戰役中的得失。所以,比起攻城略地,孔明更看重消耗曹魏國力,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一旦出現機會的話,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就以儲存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為第一目標。如此,諸葛亮北伐才會呈現出以穩為主、不搞冒進(拒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的特點,能夠賺魏國一支軍、一員大將,就很好了,不一定非要拿下關中或隴西,甚至滅掉曹魏。因為蜀漢本身就不可能滅掉曹魏,一味地以攻城略地為目標,只會把自己有限的兵力過早消耗掉。這點,諸葛亮把握得很好。

    那麼,諸葛亮北伐給曹魏帶來負面影響了嗎?當然!曹魏重臣司馬孚就曾說:“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又以關中連遭賊寇,谷帛不足。”“每大軍徵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晉書.安平獻王孚傳》)。孔明死後,在蜀漢益衰、曹魏益盛的情況下,劉禪還當了三十年皇帝,就足以說明問題。

    其次,從三國博弈的角度來說,北伐也有其相當的必要性。

    我們知道,三國之中,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故而對蜀漢來說,弱者的角色註定其無法單幹,而只能是站在東吳這邊,配合東吳進攻曹魏。若吳得勢,就故意減輕壓力;若魏得勢,就有意施加壓力。這樣,就可以使吳、魏兩國陷入長期的拉鋸戰泥潭而不能自拔,待到雙方兩敗俱傷,才是蜀漢真正的出手時機。

    正因如此,諸葛亮出兵北伐,恰好給東吳提供了進攻曹魏條件和理由。如果東吳和曹魏開啟戰端,就有可能導致雙方兩敗俱傷,這是孔明心中最樂於看到的結果。但如果兩國沒有火拼,怎麼辦?那就反覆北伐,逐漸施加對曹魏的壓力。這樣,曹魏就只能對關中、隴西地區不停地增兵、增糧、增錢,東吳的可乘之機便越來越大,吳、魏交兵的可能性自然越來越大。

    從軍事角度上看,防禦一方不可能對所有地方都照顧得到,再固若金湯的防線也會有盡頭。所以一般而言,進攻方在戰爭中的的主動性要更高。就算東吳不出兵,透過接二連三的北伐,只要魏軍稍有疏忽,蜀漢就可以奪佔曹魏部分領土、消滅魏軍部分有生力量,這符合孔明削弱曹魏國力的想法,對蜀漢也是有利的。我們總覺得諸葛亮北伐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殊不知孔明也是在做樣子,他是在用實際行動慫恿東吳北上,堅定東吳與曹魏死磕到底的信心!

    我們再來看看蜀漢政權的內部因素。眾所周知,三國兩晉南北朝歷史繞不開一個話題:世家大族(以下簡稱世族)。世族是什麼?就是某一地區的名門望族,在當地握有經濟、知識、話語權上的壟斷地位,並可憑此在國家權力中分得一杯羹。

    曹魏也好,蜀漢也好,治國治民必須依靠世族。雄才大略的曹孟德一度欲打壓世族,結果遭遇世族的背叛。孫權也一樣,曹軍一來,大家的第一反應不是備戰,而是投降。蜀漢世族更是如此,劉備入川,他們投降;後來鄧艾入川,他們還是投降,沒有一點政治操守和愛國之心。

    這種情況為何一再上演?原因很簡單,赤壁大戰前,魯肅曾對孫權講:“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三國志.魯肅傳》)

    明白了吧?對世族而言,無論老闆是誰,他們都不愁弄一個公司高管來乾乾。老闆姓劉也好,姓曹也罷,對他們來說無所謂。他們在乎的不是國家的利益,而是本族、本地區的利益,就算你對他們再好,他們也會在需要時毫不猶豫地把你賣掉。

    而終蜀漢之世,始終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外來世族與益州本土世族之間的明爭暗鬥。劉備託孤託給諸葛亮、李嚴二人,體現出調和兩派的考慮。作為益州本地的大佬,李嚴等人自然不滿諸葛亮這樣“外來戶”後來居上,從而使他們失去原有的地位和權勢。而外來世族們對此也是心知肚明,故而對益州世族頗多防備。比如李嚴駐屯江州,又以陳到駐永安,陳到與趙雲並稱,顯然屬於外來世族,雖名義受李嚴節制,但監視的意思還是很明顯的。

    因此,蜀漢內部其實遠沒有我們習慣上認為的那樣穩定。諸葛亮作為丞相,又是外來世族的代表,對這些顯然是一清二楚的。隨著趙雲、黃忠、糜竺等老一輩外來世族的精英們故去,益州世族重新掌握政權似乎無法避免。諸葛亮活著可以打壓他們,一旦諸葛亮也去了,還有誰能制約他們?益州世族掌權雖未必是壞事,但多年後面對鄧艾來犯時的表現,讓我們有理由相信,諸葛亮對他們是不信任的。

    政權內部有危機,如果無法從內部疏導,就只能從外部化解,而北伐無疑是個很好的辦法。透過北伐,即可以藉此既能轉嫁國內矛盾,還能夠使軍政大權不旁落,又能趁機吸收姜維這樣的新興外來人才,培養新的力量以繼續抗衡益州集團,何樂而不為呢?

    還有,從時間上看,蜀漢等不起,只能抓緊北伐。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寫道: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上面提到的這些人,都是蜀漢部隊的中堅力量,是跟隨劉備十幾年南征北戰、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一點兒家當。而這些家當,在之前的蜀吳夷陵之戰中已經摺損頗多,歲月這把殺豬刀又帶走一批,剩下的已經不多了。儘管後來諸葛亮盡全力又重新編練了一支新軍,但他很清楚,這支新軍無論是軍事素養還是戰鬥意志,都遠不如先主時代的老班底。如果不能夠儘快北伐,這一旦老班底們全部故去,蜀漢軍官階層就會出現嚴重的斷檔,且短時間內很難得到補充。所以,時間迫使孔明不得不盡快發起北伐,以求在軍隊還有一批能征善戰的宿將時,透過在戰爭中“以老帶新”培養出新的指揮人才,為日後做好準備。

    說明白這一點,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孔明為什麼要拒絕“子午谷奇謀”。魏延的想法雖然極具誘惑,但卻忽視了蜀漢已經無力冒險本錢。從大局考慮,魏延極其麾下官兵是蜀漢無論如何也不能損失的,孔明絕不會讓他們去實施一個有著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計謀。因而我們能夠看到,孔明每次出兵,都會盡力奪取曹魏的人口和物資,而儘量不與魏軍在一個地方進行長時間的攻堅或拉鋸,避免過多地消耗軍力。孔明知道,北伐只是一面旗幟,能不能成功只有天知道。但他必須努力,不為別的,也得為蜀漢多打造、多留下一批精兵悍將,以便自己身後,蜀漢能夠儘可能久的延續國祚。

    現在,我們可以下結論了,孔明之所以執意北伐,並非是窮兵黷武、空耗國力的不智之舉。相反,這是他作為蜀漢掌舵人,從天下大勢和國家命運的角度考慮,最終採取的一項務實且有效的戰略。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在有生之年一直堅持這一戰略。或許今天的我們,已經習慣了用成敗得失來評價人和事,故而沒有能夠消滅曹魏的諸葛亮北伐也就難以被人們所肯定,對諸葛亮本身的爭議自然也跟著多了起來。文章最後,筆者引用裴松之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一段話,來為一代名臣正名: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擒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 20 # 再言春秋

    引言

    諸葛亮之所以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之一。除了因為他的才能之外,在我看來更值得人們尊敬的,就是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

    誠然,北伐是諸葛亮一生的執念,是復興漢室的唯一手段。對於實力不濟的蜀漢而言,主動攻打魏國確實是力不能及。然而,諸葛亮的北伐真的就想有些人所說,是以卵擊石麼?

    分析北伐絕非“以卵擊石”

    蜀漢能力不及曹魏,人才儲備,後勤補給,戰爭潛力,無論哪一方面都遜色不少,可諸葛亮卻依然發動北伐。是真的以卵擊石麼?

    1、曹丕死後,曹魏集團動亂不斷

    一件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背後,肯定是由多重因素促和而成。

    公元227年,也就是蜀漢建興五年,是諸葛亮開啟北伐戰車的年份。這一年,諸葛亮開始了蜀漢針對曹魏的第一次北伐。

    諸葛亮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是因為前一年的曹魏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魏文帝曹丕因病去世,繼位者曹叡主少國疑,曹魏內部本身就存在危及。

    曹丕死後,諸葛亮並非第一個向曹魏集團發動攻勢的人。公元226年,曹叡剛剛繼位不久,東吳集團就發動了對江夏的攻勢,雖然是以東吳的失敗而告終,但終究還是引起了不下的波動。

    之後,諸葛瑾、張霸率領東吳大軍又對東吳展開攻擊,進犯襄陽。這一次的影響比上一次還大,曹魏重臣司馬懿、曹休都出動了。

    公元227年正月,曹魏集團內部有人反叛,麴英在西平郡叛亂,連殺數名地方官員。雖然叛亂平息,可曹魏內部問題再一次暴露了出來。

    2、曹魏此時的人才儲備也是青黃不接

    好不誇張的說,司馬懿最後之所以能夠成為三國最大贏家。除了因為他本身能力不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活的過久。把所有的對手全部耗死了。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蜀漢的人才的確有著明顯不足,但曹魏集團就人才濟濟了麼?此時的司馬懿尚沒有展現出後來的才智,曹真、曹休也是不足掛齒。

    曹魏人才頂峰期早已過去,就連徐晃、許褚等人也在曹叡繼位後不久也去世了。而曹操時期曹魏集團的謀士群體也都相繼病故。

    從牌面上看,此時的曹魏還真不比蜀漢強太多。單單看這一個方面,蜀漢有實力同曹魏一戰。

    3、北伐一事,早就蓄謀已久

    北伐是諸葛亮一生的追求,早在《隆中對》裡,諸葛亮就給劉備做出了一個完美構思。雖然這個構思隨著荊州的失去而破滅,但諸葛亮還是在極力的去彌補著。

    夷陵之戰後,諸葛亮主動交好東吳,而東吳集團雖然在夷陵之戰取得勝利,但也損耗不少國力。所以,東吳集團也樂於同蜀漢結交。於是,吳蜀聯盟成立,這次的聯盟終三國結束也沒有破裂。

    在吳蜀聯盟成立後,蜀漢集團開始了長久的北伐準備工作。這個工作就是平南蠻,這也是《隆中對》裡的一個構思,南征雖然困難重重,蜀漢也消耗了不少,但最終的結果倒也可喜: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南征結束後,蜀漢集團組建無當飛軍,加強軍隊建設。而在平南過程中的國力損耗,也隨著南征的獲勝得以彌補。南征不僅彌補了消耗,還獲得了大量的資源。可以說,此時的蜀漢在軍隊和國力上,有著同曹魏一戰的實力。

    況且,諸葛亮北伐也並非獨立事件。吳蜀聯盟既然是聯盟那麼東吳集團也不會坐視不理,公元226年東吳對曹魏的進攻,其實就是為了配合後來諸葛亮北伐而進行的。

    諸葛亮的構思是,蜀漢和東吳兩線進攻曹魏,在空間和時間上形成互補,使得曹魏應接不暇。可公元227年吳國內部發生叛亂,沒能配合諸葛亮北伐。但公元228年,東吳對曹魏發動的石亭之戰卻大敗了曹魏集團的曹休,並俘獲一萬魏軍。

    可以說,諸葛亮的北伐,與東吳集團的攻打曹魏是在配合中共同進行的。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達到同進同退的效果。

    在這裡我做一個假設,如果諸葛亮公元227年北伐的時候,東吳集團內部沒有叛亂,兩線進攻曹魏,那曹魏會面臨何等局面很難想象。

    4、蜀漢並非是“以卵擊石”

    上述的幾點,我們已經看出來了,蜀漢集團與曹魏集團的爭鬥絕非是以卵擊石。而是諸葛亮在全盤考慮後作出的決定。

    曹叡剛剛繼位,統治力尚不穩定,曹魏集團的人才儲備也出現斷層是他們內部的問題。蜀漢南征獲得大量物資,組建無當飛軍加強軍力讓蜀漢有實力一戰是蜀漢內部向好的一面。

    而外交上,吳蜀聯盟有著共同的敵人曹魏,可以相互配合讓曹魏應接不暇則是外交優勢。

    這種大背景下,諸葛亮的北伐絕非以卵擊石,而是謀而後動。況且,從北伐初期的戰果上,我們也可以看出,蜀漢也是佔了一些便宜的:

    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這是諸葛亮一次北伐的初期成果。雖然第一次北伐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但種種跡象表面,蜀漢的進攻是“理性、有序”的。

    諸葛亮為何執意北伐

    透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北伐並非是以卵擊石,而是一場佈局已久,有可行性的戰略出擊。

    可即便真的是以卵擊石,諸葛亮也是要去做的。

    1、北伐是未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對於蜀漢而言,北伐確實具有極大的難度。從戰爭潛力上看,蜀漢是不及曹魏的,失敗也屬於正常。

    但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諸葛亮可以透過北伐擴充套件蜀漢的勢力範圍。如果經營得當,站穩腳跟的話,這對有著地盤危及的蜀漢恰恰是一件好事。

    如果諸葛亮不選擇北伐,那麼蜀漢未來的局面如何呢?佔據天府之國的蜀漢,經濟發展潛力遠不及佔據中原的曹魏。被蠶食,最終走向滅亡是遲早的事。

    倒不如趁著魏國內部危及,吳蜀聯盟穩定,南征後物資豐富這些有利於蜀漢的機會,去爭取一下。

    2、北伐是團結內部的趨勢與手段

    蜀漢立國的政治根本就是復興漢室。很多追隨蜀漢、追隨劉備的恰恰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也要復興漢室所以北伐是蜀漢集團的終極趨勢。

    另一方面,劉備死後蜀漢內部的政治環境也有危及。諸葛亮等外來派系,和益州的土著有著政治鬥爭。而外來派系中,諸葛亮和李嚴也並不和睦。

    這此時北伐,可以滿足了一部分人復興漢室的願望,也是在內部鬥爭不斷的情況下轉移內部矛盾的一種手段。

    3、北伐是諸葛武侯的信念與追求

    在讀《出師表》,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諸葛亮內心深處的那種執念,一種令人感動的執念。

    在諸葛亮走出隆中之前,他有很多選擇。如果僅僅是為了成就自己,那他完全可以選擇去投奔曹操。以他的能力,依然會受到重用。

    而他之所以選擇劉備,原因只有一個,他要復興漢室。當時的天下,只有劉備有可能是真心復興漢室之人。

    如果說諸葛亮一生有什麼執念的話,那就是復興漢室,九死不悔。他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

    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而北伐是唯一可以復興漢室的方法。或許北伐只是一個夢,一個很難實現的夢,但諸葛亮就是要把這個夢延續下去。

    結語

    “諸葛一生唯謹慎”,作為謹慎的諸葛亮,以卵擊石的事情他不會去做。劉備之所以託孤於他,也是因為他謹慎: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諸葛亮選擇與227年開啟北伐戰車,是他在通盤考慮後,覺得有獲勝可能性才進行的。雖然這種獲勝的可能性不大,但他還是要這麼做。

    對復興漢室的執念,對劉備信任的感恩,讓諸葛亮揹負著一個沉重的枷鎖。這種枷鎖只有死亡才可以讓他擺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有沒發現最近沒有了遊戲代言廣告?達叔也不出來回收裝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