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小頭爺爺胡諞
-
22 # 劉三解
這個問題是個老問題,也有很多的解釋,我只說說我個人的看法,有不當的地方,請包涵。
首先,我們談一下三國的國力,尤其是軍力的問題。魏國雄踞北方,兵力最多,這毋庸置疑,但是這個優勢,其實是一個相對優勢,而非絕對優勢。
我們先來說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蜀國的軍隊數量: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這是蜀國滅亡時的數字。在諸葛亮活著時候,是十二萬軍隊分為三班,四萬修整,常有八萬人。
而吳國滅亡時的數字是: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這個數字和《晉書》裡記載孫權赤烏五年(243年)的戶數一樣,應該之後沒有進行過人口普查,所以孫吳兵有二十三萬。
而魏國呢,景元四年(263年)原魏國地盤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我們來比較下,蜀+吳=80.3萬戶,魏=66.3423萬戶,1.21倍;蜀+吳=324萬口,魏=443.2881萬口,73%;蜀+吳=31萬兵。
那麼曹魏有多少兵呢?過往常把司馬昭徵淮南的資料當做曹魏的兵力總數,這個時候已經是曹魏恢復了2代人之後了,並不能說明曹操、曹丕時代的兵力資料。以曹植上書的情況來看,他的封地上計程車家,也就是兵戶徵發非常之狠,只留下小孩和老人能常備宿衛,就這樣的兵,也就是幾十個,成年人已經全部編入了軍隊,這是曹丕、曹睿時代的事兒。
《魏名臣奏》記載楊暨上表:武皇帝始徵張魯,以十萬之眾,身親臨履,指授方略。到曹丕徵孫權,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也就十多萬軍隊出征,而且到曹丕遷都洛陽之後,還移冀州士家十萬到洛陽周邊,而曹魏是世兵制度,中軍的家眷都在都中,這十萬人,應該就是曹操、曹丕監督鄴城之後安置的中軍家口。
另外一個重兵集結地就是許都,鄧艾屯田,移軍屯於淮南淮北,也不過就五萬人,說明曹操、曹丕、曹叡在關東的中軍、外軍(即國家掌握的兵戶軍),總數也就15-20萬人。
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祁山,曹魏倉促調集的才5萬人,兵力遠弱於諸葛亮的十幾萬大軍。如果說這是關隴的屯兵的大部分的話,那麼曹魏東西戰區的兵力,也不過二十萬多人而已。
再說戰略要地,曹操在淮南一線,合肥屯兵不過七千,還是合樂進、張遼兩位名將,各人部曲肯定在內,曹仁屯樊城,兵力也只有數千,可見曹魏前期的兵力也是捉襟見肘的。
所以,諸葛亮的北伐,其實卡在了曹魏國力恢復的節骨眼上,在一部分兵力被孫權牽制的條件下,曹魏的西方軍團並非不可戰勝,蜀國甚至具備一定的優勢。所以,諸葛亮才西出隴右,先向曹魏控制力比較薄弱的涼州進兵,這樣,其實就是一隅對一隅,拉長曹魏軍隊的補給線,兵法上講是反客為主。
而第一次北伐的失敗的核心對涼州的掃蕩,並沒有因為蜀國雄厚的兵力而速戰速決,反而頓兵堅城之下,造成蜀軍主力無法東移,與魏國添油而來的一波波援軍決戰。
其二,曹魏並不是一個完全統一的有力政權,曹魏的敵人,一方面包括北方的鮮卑、烏桓,潛在的敵人也包括幷州的南匈奴部、青徐之間的臧霸部,遼東的公孫氏,乃至於上庸的孟達,這些大大小小的勢力,曹魏是透過強大的中軍力量和西面(長安)、東面(淮南)、南面(荊州)三個重兵集團進行壓制、威懾的。
所以,如果蜀國和吳國能夠持續對魏國保持軍事壓力,則其幾個重兵集團就要被牽制在遠離首都兩千裡外的邊境戰場,則這些遊離的勢力,就有可能對曹魏發難。
這也是諸葛亮所等的“天時”,就是曹魏國內出現大的動盪。
其三,曹魏中央政權的結構,造成他的中央和地方軍區的關係,天然就存在多中心的矛盾,曹魏前期是透過曹氏宗族分鎮要地解決,以宗族控制異姓將領的部曲力量,但是等到曹真死後,曹氏宗族只有掌握中軍的將領,或者小部隊出戰的將領,卻沒有能夠控制地方大軍區的將帥。
而長達7年的無曹氏、夏侯氏領兵,其實也就造成了外軍的兵權旁落,在司馬氏掌權之後,淮南三叛就是典型案例,也就是說,久鎮的大將們形成了自己的力量,能夠和中央叫板。
而如果曹真活得更久一些,他作為曹操的族子,血緣較遠的將領,在長期控制外軍的情況下,會不會變成司馬懿?曹丕、曹叡時代的名臣高堂隆就曾兩次勸諫皇帝要注意兵權旁落的問題,這個時候的物件還真不是司馬懿,而是曹真,後來則是司馬懿。
所以,諸葛亮作為政治家是非常睿智的, 他的北伐,一方面是以攻代守,消耗補給線更長的魏國的國力,另一方面也是透過積極的策略來觸發曹魏內部的這些痼疾,只是天不假年,曹魏最終是死於這些病症,他卻看不到、利用不上了。
-
23 # 慄鄉慄花香萬里
這跟唱空城計如出一轍。
老在自己家裡貓著,魏國認為你國力弱小,兵力不強,也不會有錢,所以它就有打算吃掉你的可能,曹操當年赤壁想決戰不就是這個目標嗎?一統天下。
所以進攻,就彰顯了國力強大,兵強馬壯,國富民強,魏國就不敢進攻,只有防守,從而保護劉備的江山。
這也可以表示諸葛亮對劉備的忠心耿耿。
-
24 # 楊新發律師
諸葛亮在明知不能成功的情況下堅持北伐,說明他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和戰略家。
劉備駕崩以後,諸葛亮以丞相身份主政,但是,同時被託孤的還有東州系代表人物李嚴,形成了一文一武的一山二虎之勢,自古文武不相得,這其實是蜀國政治的一大隱患。
李嚴深通兵略,在朝廷內外廣有人脈,而諸葛亮在此之前並沒有軍功,屬於外來的荊州派,其地位和影響力還遠不如之前的法正。諸葛亮要做的是威壓群雄,首先就必須建立軍功。而他自己率軍出征,功勞如何是自己說了算——在古代資訊不通的情況下,虛報戰功是常事。
在當時的情況下,南方已經平定,東方是盟友東吳,能夠用兵的方向只有北方曹魏。
諸葛亮必須透過北伐建立戰功,才能在朝堂站穩腳跟。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用北伐轉移內部矛盾。一個國家其實最怕太平,因為有“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古訓。如果沒有了共同的外敵,就是兄弟之間都要打架,何況是本來存在不同政治勢力的國家?
當時,蜀國有益州本地派、追隨劉璋父子的東州派、追隨劉備的荊州派,這三股勢力本就就存在利益之爭,劉備透過本人的人格魅力和與吳懿家族的聯姻,才暫時得以遏制相互的爭鬥。諸葛亮秉政,自然引發益州本土派和東州派的不服,如果不能樹立一個“外敵”,將矛盾轉化,就會引發內部殘殺。
因此,諸葛亮以“戰爭高於一切”、“戰爭決定一切”,就可以將內部矛盾暫時遏制或淡化。
3、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培養自己的執政班底。諸葛亮開始只是一個“軍師中郎將”,地位不高,且沒有爵位,也就沒有自己的班底。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現在開府治事了,需要一整套人馬支援自己、服從自己,否則這個丞相職務就是一個擺設。諸葛亮提出北伐,以戰爭統攬一切,掌握了財權和人事任免權,就可以選擇和安排屬於自己的人馬,壯大自己的實力,從而在勢力方面遠超同僚,讓同僚不能與其分庭抗禮,這是諸葛亮自保的必然選擇。
第四、北伐是為了“以戰養戰”和維護地方治安。
蜀國保有大量軍隊,但軍隊需要戰爭來錘鍊以保持戰鬥力。如果不讓軍隊投入戰爭之中,不但無法保持戰鬥力,這些驕兵悍將就會成為地方上的禍害,危害社會穩定。一旦曹魏來犯,兵無戰心,將無鬥志,就是亡國之禍。
第五,以戰爭壓制大陸的投降派。
劉備雖然自稱漢室正宗,以“興復漢室”為己任,但蜀國內部有不同意見,有大量的人奉曹魏為正宗,希望歸順朝廷正統。如果不表明“漢賊不兩立”的鮮明立場,內部的投降派一定會蠢蠢欲動,投降派的言論會導致輿論混亂與分裂,不利於統一思想,不利於維護蜀漢政權的合法性。
第六,北伐是以攻為守,先發制人。
大一統思想已經深入華人骨髓,曹魏的統治者自視華夏正統,一定不會允許國家分裂,伺機伐蜀是遲早的問題,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挑戰且能夠“禦敵於國門之外”,把戰火引向曹魏地區,把大陸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同時,在當時的三國之中,蜀國處於“主弱臣強”的政治態勢,政治上相對最穩定,沒有大的掣肘,有利於戰爭動員和兵力調配。在那個時候,諸葛亮手下還有趙雲、魏延等一批宿將,還有奮力一搏的資本。
回覆列表
北伐是不得已的,有一分成功的希望也要北伐,因為北伐可以把戰爭引離蜀華人民的家園,削弱魏的軍力,可以鞏固蜀的政權,如果不北伐蜀早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