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善易者而不佔?

回覆列表
  • 1 # 馬上皇

    謝謝邀請!《易經》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個字“變”。易有三種解法:一,變易;二,不易;三,簡易。一,變易:世上的萬事萬物隨時都在變化。如佛家語: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滅。二,不易:世上萬事萬物變化的規律,是不變的。如:《易經》繫辭: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山,川,樹,木都按一定的規律執行,各司其職。三,簡易:大道至簡。《易經》繫辭:一陰一陽謂之道,繼之者善也,成之也性也。《道德經》: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所以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解《易經》分三個部分:一,曰:象,二,曰:數,三,曰:理。一,象:《易經》繫辭:在天為象,在地成形,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古人用燒龜殼的方法來觀象,謂之卜。二,數:根據《洛書》中的數來佔噬,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三,理:義理,研究《易經》中的卦辭和爻辭所包含的道理,即哲學思想。所謂善易者不佔,就是如果弄懂了《易經》所包含的道理,就不用再去占卜了。

  • 2 # 楚國小王子

    哲學專業,本科時候,中國哲學論文的結題論文,就是寫的周易,我是從周易的易字入手,進行分析的。首先談一下簡易。

    簡易 在《周易》一書中,陰陽兩爻,一橫一斷即能指表無限世界的多樣形態。男女,剛柔,強弱,明暗......自然界的草木消長,人世間的詭譎多變,各個朝代的盛衰興旺都能用簡單明瞭的爻卦變化來表達。這種特質表明中國古人習慣於化繁為簡,使事物儘可能的迴歸到它的本初狀態,便於先民在紛繁複雜的世事人情和多樣的自然宇宙面前從容面對。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 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情,易從則有功。 ——《周易繫辭上》 理解這一點這就能幫助我們認識為什麼中國哲學的本體論不同於西方的構成論而為生成論。構成論側重分析事物的部分,由部分相互作用構成整體。與構成論不同,生成論是先有整體,後有部分,不是部分通過相互作用構成整體,而是整體通過複製與轉換生長出部分。 生成論的本原論在邏輯程序上比構成論更加簡潔方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正是道家生成論的本體論宇宙觀。 中國哲學的格致論不似西方哲學的認識論。西方認識論注重具體的分析與演繹推導,而中國哲學的格致論善於用感性直覺的方式去認識世界。儒學經典《論語》與道家名作《老子》中不乏名言警句, 這一特點使中國哲學的論證沒有像西方哲學那樣明晰透徹,卻賦予暗示與誘導。因此中國哲學的格致論不會像西方認識論那樣運用概念,命題,論證而是側重通過感性直觀與體悟。 中國哲學的美識論也深受周易“簡易”基因的遺傳。中國藝術無論文學,書法,繪畫,雕刻,音樂無不以空靈之美為無上境界。絲竹管絃之盛,其妙處在於戛然而止,此時無聲勝有聲;繪畫描摹之趣,其妙處在於點線寥寥,卻能使鳥獸蟲魚,山水人物的神態畢露,惟妙惟肖極具神韻;文辭章句之美,在於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所以華夏藝術道具極簡,而表現力卻遠遠超過西方藝術。 《周易》之“簡易”思想不僅對中國哲學的本原論,格致論與美識論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對中國學人的修身養性與價值選擇有著直接的導向功能。中國學者一生有兩件要事,一曰為學;二曰為道。哲學的功用不在於增加具體知識而在於提高精神層次與靈魂生活的質量。為學日增,為道日減。有些類似於現在市面上流行的“人生做減法”的說法。為道日減的過程就是使自己的內心免去世事俗塵的干擾,擁有一顆清心寡淡的道心。

  • 3 # 行者三瘋

    易經的核心思想我覺得是三。因為老子留下道德經裡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見萬物及為天下。同理三也及為天下。而我們也知道易經是老祖宗流傳下來告訴我們怎麼去認識並瞭解天下的一本書,所以我認為悟透一個三字基本上明白大半的原理。

  • 4 # 非想

    易經是遠古時期流傳下來的華夏文化精髓,起先只有陰陽兩種符號,後來疊加到二位演變成四象,再疊加到三位演變成八卦,八卦就開始用來占卜,周文王將八卦兩兩相重疊加到六位,總共六十四種,也就是現在的六十四卦。

    文字出來之後又總結事物規律編製成書,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現在流傳下來的是周代的周易。周易有卦象,有卦辭爻辭,而卦辭爻辭涵蓋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從天文,星象,氣象,24節氣,到地理,山川河流風水,醫學,教育,兵法,數學,國家管理,等等等等各類學術,包羅萬有。甚至於有人說,你一生的每一個際遇,都能在易經找到相對應的卦象爻辭。

    易經384爻代表老黃曆一年384天,而人的骨骼也恰好是384塊,易經闡明的是陰陽變化之道,宇宙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面,都在不停互動變化,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太極陰陽的基礎上衍生出來三才,四象,五行,六爻,八卦,被廣泛運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帝王說易經是帝王之學,為官的講不知易無以為將相,孫思邈說不知易無以為醫。

    易經幾千年來一直被歷朝歷代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秦始皇焚書坑儒燒掉了其他書籍,卻留下了易經得以流傳至今,易經是四書五經之首,是古代科考理論基礎裡第一本書。

    當今中華文化傳統主流釋道儒三家,也都深度融入了易經精髓,儒家孔子五十歲以前認為易經是算卦騙人的占卜之書一直不屑一顧,他五十歲以後偶然又讀了一次立刻被博大精深的易經吸引,以至於後來帶領眾弟子一直在不停研究解讀易經,韋編三絕,圍繞易經編出來十本註釋譯文。道家也尊奉易經為道藏,而深入研究你會發現,道德經與易經諸多內容不謀而合,中原佛教歷朝歷代高僧的經文、學說很多也取自易經學術。

    由於易經晦澀難懂,現在很多人懶得花時間深入研究,但民間一直不乏解易高手,目前看來還是不斷有愛好者代代流傳。

    這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根源,希望大家有時間看一看,不喜歡看就支援一下我們的國學,不要被不懂易經卻歪曲事實的人誤導。

  • 5 # 熱門教育

    很多人認為《易經》的核心是占卜,通過占卜來決定自己的運勢以及命運,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易經》作為中國最古老的一部典籍之一,包含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智慧,裡面很多內容是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以及深入研究。

    葉勁君先生是南懷瑾先生的再傳弟子,研究《易經》易經40餘年,對《易經》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開創了圖解這樣新的學習、研究方法,能夠讓廣大《易經》愛好者用影象的方式去了解、學習《易經》。葉勁君先生經常會表達一個觀點:

    如果一個人只靠《易經》中卦象的占卜來決定自己的命運,那麼無論占卜結果多麼好,那麼你也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因為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不是命,而是你的信念和行為模式。為什麼劉邦能當上皇帝,而項羽不能?算命的又該說,這是命。葉勁君先生會告訴你們,這是他們的信念和行為模式不同。

    劉邦能做到“順勢而為”,當亭長的時候,釋放勞工,沒地方逃,乾脆就造反,一路走來,劉邦是“屢敗屢戰”,有好幾回,是死裡逃生。其實劉邦和秦始皇,年齡相差不了幾歲,算是同齡人,卻劃分兩個不同的朝代。《史記》記載,一把年紀的劉邦,一身傷病,都是常年征戰留下的後遺症。

    而項羽天生有優勢,年輕力大,幾乎是常勝將軍,可是他的意志力,卻是脆弱的,他無法忍受失敗;而且非常“自我”,不相信身邊的人,權力捨不得下放;身邊有良才、謀士,貢獻良策也得不到採納。最終導致自己失敗,只得烏江自刎。

    可見,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不是命,而是你的信念和行為模式。或者說,你秉持的信念和你的行為模式,共同譜寫出你自己的命運。想要改變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信念。葉勁君先生很喜歡強調《易經》的真正用途,就是通過《易經》中的一些現象來改變自己的外部環境,讓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掃清一些障礙,但是《易經》本身不能夠讓你成功或者失敗。

  • 6 # 纏易悟禪

    《易經》,有四大功能:象、數、理、占卜。《易經》的象數理之間是一種水乳交融的關係,尤其是象數,原本就是一體。在易經八卦中,乾卦象徵天,其數為一;坤卦象徵地,其數為八;震卦象徵雷,其數為三;巽卦象徵風,其數為五;坎卦象徵水,其數為六;良卦象徵山,其數為七;兌卦象徵澤,其數為二。八卦就是這種象中有數,數中有象,象數合一,不可分割的整體象數符號。而象數背後蘊含著天地自然之道,富有很深刻的人生哲理,故象數理是密不可分的。

    本人經過數十年的不斷學習研究和感悟,有如下四點再此分享給大家:

    第一點:易經是研究變化 的學問 ——易經用像. 數. 理(哲學)來講述自然界的演化規律。多層次的陰陽二進位制是自然界的本質原理。

    第二點:多層次的完全分類系統( 用陰和陽兩種元素 把自然界的多層次演化規律進行完全分類)一陰一陽謂之道。

    第三點:能量多層次的演化規律 — 陰消陽長,陽消陰長,陰陽平衡!趨勢演化規律生.長.壯.衰.滅五大階段!易經八卦的演化是陰陽能量最根本的演化法則,被喻為群經之首。

    第四點:《易經》絕不是玄學,是世界上最牛最簡易化的數字化分類系統。完美的系統,肯定是自然數了,為什麼?因為自然數具有諸多的唯一分解方式,例如素數的分解, 但還有一種牛的分解,就是對於冪級數的唯一分解,因為有這種分解,所以自然數有記數法。例如,2 的冪級數對應的唯一分解就是 2 進位,而 10 的就是 10 進位。

    以上是本人在社會大學摸爬滾打10多年的經驗總結和學《易》研《易》的感悟,在此與有緣人一起分享和交流,正所謂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傳承中華經典國粹,弘揚祖國傳統文化!偉大的祖國,中中國人的驕傲,世界文化的精神財富!

  • 7 # 擺渡天堂

    回答這個問題、先了解《孔子》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十五歲就致於學,為什麼?生活環境所迫嘛, 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學嘛!19歲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麼樣?孟子說:會計當、牛羊茁壯長。意思是盡到了自己的本職,做委吏料量平,出入賬都對得上。做乘田,牛羊都長得好。從這一點就看得出孔子是個務實的人。

    三十歲創辦私學,教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既然敢創辦學校,教書育人,首先肯定六藝是精通的,要不然半吊子能教出來什麼!也不會有人來求學。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務實、精通六藝的人,為什麼要選擇教學?而不是去社會上作為一番?

    難道是社會環境沒有他的立錐之地嗎?可以說這樣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紀那也是寶貴的人才啊,哪個公司不想要這樣的人呢?況且那個落後、人才稀缺的朝代。而真正的答案就是孔子自己說的:三十而立。我們一般人理解的"立"的主語是財富、社會地位,是成家立業。假若孔子的"立"也是這樣,那麼他應該在季氏家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合乎邏輯。史書上也沒有孔子被趕出季府的記載,這說明孔子是主動辭職不幹的,選擇辦學、教學是主觀行為,而不是被環境逼迫的。學費是一束脩,就是一捆乾肉,收乾肉能發家致富嗎?顯然不能,孔子辦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發財。

    通過邏輯推理,再來看什麼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業,而是"志於學"。通過教學提問、思考、解答從而教學相長, 增長學問。是這樣嗎?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是樂乎。"這是學習的快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向老子問學周禮、向師襄子學琴、向檀子請教、向漁夫請教……,都是"志於學"的表現。

    孔子有教無類,為什麼?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不同的問題和觀點嘛,有教無類可以讓他了解到更多知識嘛。可以說孔子都是從事實出發,在平常中探索、學習,瞭解世界、瞭解人類。以至後來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用一個字概括了一種人生,可以說這是龐大的閱歷後,高度的總結啊。

    孔子為什麼十五致於學、三十志於學?跟他的童年經歷不無關係啊,三歲沒了父親,被迫離開家庭,由他母親一人拉扯大,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一個婦人養活孩子得多不容易啊!到了十七歲,母親又離世了,這對孔子的人生來說是多大的磨難啊!一個在困境中成長的人,感受最多的當然是磨難和痛苦,正因為他看到了、經歷了大量下層人的痛苦才有志於學以去除人間苦難為己任,這和佛家離苦得樂是一個道理。

    再反觀我們現代人為什麼而學?有幾個是為中華之崛起而學?絕大多數都是為己學,而不是為人學!這是從古至今都存在的"人為財死"的人性弱點。

    瞭解孔子的為人"志於學"、才是讀《易經》的正確思維,他是一部哲學大書,而不是"得失"價值觀所追求的如《三十六計》、《孫子兵法》類的權謀之學。

    來看個事例。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魯國頒佈了一道法令,魯中國人在其它諸侯國淪為奴隸的,若有人幫奴隸贖了身,這個費用可以在魯國國庫報銷。子貢贖了人,不去國庫報銷。孔子批評子貢:子貢你這樣做不對啊,你贖了人不去報銷,以後就不會有人去贖人了。你領了贖金,天經地義,不領贖金會導致更多的魯中國人得不到救贖。子路救了溺水者,別人牽了頭牛來感謝他,子路收下了,孔子誇子路:你做得好啊,這樣以後勇於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們普通人的眼光,子貢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結果孔子批評子貢、表揚子路。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以"得失"選擇、指導思想行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國外遇到了魯國的奴隸,他就會想:假如我今天贖了人不去報銷,經濟上就會受損失。去報銷的話,和子貢就形成了對比,別人就會說子貢高尚,我跟子貢比就差遠了。贖了人不報銷經濟上受損失,報銷了名譽上受損失,因為"失"乾脆不做了,這就導致奴隸得不到救贖,所以孔子批評子貢。子路救了人,收了好處,以後其他人遇難,路過的人會因為"得"而勇於救人,所以孔子表揚子路。

    《易經》認為事物都有其"陰"、"陽"兩面,"陰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隨時、位的變化而變化。如樹木的外幹、枝葉和根系的關係,人的行為與心靈的關係……,都被稱之為"陰陽"的關係。

    我們通常說存在叫"有"、"眼見為實",不存在叫"無"、"看不到為虛"。其本質是以"見與不見"來區別"有無"。從這個角度來說,"虛無"是真實存在的,他是看得見的"有"的另一面,只是眼睛看不到而已。就像我們能看到人的行為、卻看不到人的思想,但不能因"看不到"而否定思想的存在。

    個人覺得用《易經》的觀點去看待事物,往往能看透事物的本末,從而看到完整的大象,對我們瞭解事物、認識事物是非常有益的。

    "道"的本質是萬事萬物在執行中共通的"理",所以道家說:"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隨處可見,這個"理"是什麼呢?概括來說是事物"變與不變"的變化。如地球執行一樣,地球圍繞太陽轉,太陽不變、地球在變。地球的軌跡在變,相應的溫度、氣候跟著變化,而執行的規律不變。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他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隨時、位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昨天看似和今天一樣,卻又有不一樣的地方,"去年的今天"和"今年的今天"理論上應該一樣,卻多多少少有差別。事物亦是如此……。

    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等於明白了事物執行的規律、軌跡,人就能以客觀的心態去了解、認識、出入事物,而不被事物所左右、束縛。有了《易經》作基礎,君子才能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因為人此時有了多角度看事物的本領,不同時位、不同的選擇、造成不同的結果,根據"至善、良知"擇其善者而後從之,便是《易經》的作用與意義。

    再來看個例子。

    很多人說儒家"有道則現、無道則隱",認為儒家只重理論、消積避世,是這樣嗎?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一般人就解釋成了君子危邦不去,亂邦也不去,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沒有道就隱居起來。乍一看真是那麼回事,於是就被斷章取義了。

    一個把人類社會研究到不惑的人,還知天命的人,提出"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天地人"之道的人,他會因為邦危、邦亂而不去嗎?這不是和君子"治國、平天下"自相矛盾嗎?難道真是他自己打自己耳光!一個55歲開始周遊列國十四年的人,是避世的人嗎?有人說是為了跑官、要官,說這話的人麻煩自己去查一下,孔子在魯國執政的效果怎麼樣?孔子為什麼出走魯國,周遊列國?本末都沒搞清楚就自以為是地發現了大問題!真是可嘆、可恨。

    從孔子的思想高度來看這句話:"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句是君子志於學、止於至善的"天地人"之道的描述,是君子學道、行道的準則,是"天地人"之道的本體。"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裡的主語不是"君子",而是上一句的"天地人"之道。危邦之所以危是不入道,亂邦之所以亂也是不入道。"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這句話思想高度不夠是理解不到的,意思是天下有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我們就去實現"道",而沒有"天地人"之道生根發芽的土壤那就接受天命,把思想寫在書本上吧。孔子周遊列國14年,他不就是一直在尋找可以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地方嗎?最後被困陳蔡命懸一線,與弟子的問答上不就說得明明白白的嗎?結論是有國者之醜也。"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兩句話可謂把上下幾千的歷史說了個透,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貧且賤,歷史上那些被腐儒治理的國家是不是這樣?國家用"得失"之道奴役百姓,國家一定是殘暴血腥的。是不是這樣?秦統一六國,把殘暴二字發揮到了極致,楚霸王屠城、坑殺降卒,為什麼?因為殘暴的背面是恨嘛。

    國家用什麼道治理百姓造就不同的結果,這裡說一下其中的邏輯關係。國家用"天地人"之道奴役百姓,等於用"德、仁"把人變成老好人型別的順民,老好人把精力花在了忠厚老實上,安分守己,導致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缺失,人生就不會有什麼作為。這樣國就會貧,被列強欺負而賤。以"得失"奴役百姓,等於把百姓放入一個競爭系統,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這樣會形成你追我趕的社會風氣,人的創造力、創新思維被"慾望"推動,人做事、生產積極,利於社會發展,這樣國就會富強。國強了就會對外掠奪、導致戰爭,其根源也是"得失"。

    在孔子看來這兩種都是無道的表現,他提倡什麼呢?先富之、再教之,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齊國是"得失"系統的代表,魯國是"不問收穫"的代表,齊國強盛了再實行魯模式的"德、仁",而不是對外掠奪、擴張,那麼就至於道了。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固執、不呆板便是《易經》的精髓。

    《易經》的核心價值是孔子說的:盡人事以聽天命。

    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四十不惑"。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不惑"是極致"盡人事"的基礎、探索事物"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事物的事種結果。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

    看完明白了嗎?

  • 8 # n是名n

    猜猜看:

    八卦每一卦,都是空間正八面體的一個面,每個面有三個頂點,是正三角形,用三個不同的爻把每個面做分別標識,然後拍平放在一個平面上做個投影,就是八卦了。

    我們看八卦肯定神奇,三維的東西放在二維上演示,怎能不神奇。

    八卦是形而上學,靜止的學說,有限變化,因為靜態觀察世界,它就是三維的。但,人是活的,無限應用,就是無限迭代了,所以衍生出六十四卦,不嫌累還可以衍生256卦、1024卦,等等等等,只是有點無聊。

    八卦沒有“中心思想”,中間是個虛位。

    《西遊記》裡,孫猴子被丟進“八卦爐”,就沒煉死,還得了火眼金睛,自帶照妖鏡功能。

    老君把孫猴子丟進八卦爐,壓根兒就沒打算弄死它,不信你看:

    《封神演義》裡,石礬娘娘被太乙天尊用“九龍神火罩”扣住,沒多久就煉死了。這個“九龍神火罩”,把九宮格全佔滿了,虛位也不空,石礬娘娘沒地方跑,可不要被煉死。

    有三眼的聞太師,也是這麼死的,遁龍樁拴住,扣個神火罩,肉身法身一起煉,跑不掉只能死了。

    所以,帶“中心思想”的八卦爐,就是“九龍神火罩”,老君是煉丹的,太二真人是殺人的,功能就變了。

  • 9 # 悟易道人

    《易經》的中心思想是在一定的環境,自然氣場的執行規律對人產生的能決定人生命運的預測科學,是有吉凶之分的,這個吉凶能具體到人事的方方面面。誰掌握了這個自然規律,誰就能知道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調整自然環境,就能趨利避害,改變命運。是非常精準的,實用的,高效的,全面的,自然的,規律的預測高科技!

  • 10 # 天邊流星8

    《易經》是中華民族歷經幾幹年光陰自然而然形成的智慧經典,凝聚先民對自然及人自身認識的經驗總結,透過自然的具象探究永珍背後不變的規律,這是人類認知程度的自然發展過程,陰陽、五行理論是《易經》思想的核心,是華夏文明的基石,在中華民族思想發展史上意義深遠,把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由具象思維引向了更高層級的抽象思維。

    回顧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易經》已深深滲透到了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儒、釋、道三家之言雖然說法不一,但都是在從不同的角度去解釋"道"以及“道"與人關係問題。時光荏然中華民族一路走來,始終遵循著《易經》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觀,“以人為本"的人生觀,尚仁重義的價值觀。《易經》研究的物件是自然,所以不論人類對自然認知程度如何變化絲亳不影響它的存在,它始終在指導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與時俱進,過去如此將來也從將此,這也是它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 11 # 藍先生易學研究

    易經的核心思想價值,是啟發人們,從孕生物,繁生物,茲生物中,聯絡宇宙中各星系釋放場,綜合放射各微子中存在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地質,不同人體,臟腑有著天體運動中的,變化規律。

  • 12 # 命理師路曉燁

    《易經》的中心思想:順應規律的發展

    然而《易經》只是單純在講事物的變化麼?不是,因為《易經》揭示的是事物變化背後的規律,事物變化的方式和變化的方向,然後通過一個個不同的發展和變化,告訴人們要順應變化,順應變化背後的規律。

    現代社會發展到今天的基礎,就是我們能夠發現世界的規律,總結它,掌握它,並利用規律去發明和創造,這才有了現代科學。

    當然這和《易經》並沒有多大關係,但並不可否認的是《易經》其實從一開始就在展示和宣導這樣一種智慧:尊重規律辦事。

    《易經》的吉凶悔吝皆是根據時位而來,其原則大體分為:

    一當不當位,陽爻在陽位,陰爻在陰位,就是當位,大體當位多吉,失位多凶。

    二是否有應,《易經》中一四爻,二五爻,三爻和上爻,一一對應,如果兩爻陰陽不同則被稱為有應,大體有應偏吉,無應偏凶。

    三是否否塞不通,這個是根據後續爻位來定,比如陽行陽位,與上有應,中間應該是陰爻在,通順,此陽爻就吉。

    《易經》依時位(時空)定出吉凶悔吝,根據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判斷和預測,要求人順應其勢而行,正是這種順應規律的體現!

  • 13 # 時光之文

    《易經》的核心思想價值是什麼?

    就其形式之性來說:演繹思維抽象之性,即演繹符號與文字、文字與符號及其相互關係。文化文明源於簡單的符號,再以符號邏輯之性進行命題思維,這不就形成六十四卦64個命題嗎,再次依據命題作文,作文要執行思維辯證法,要執行思維辯證法與辯證思維、辯證思維與思維辯證法及其相互關係,這不就告訴了我們道之思維法則,法則思維反覆辯證其道,辯證其道文化文明引領思維生活高階之性。

    以文會友,至此有待。

  • 14 # 老章138841658

    易經的中心思想?是用它來順和性命的道理,用陰:陽來闡明天道,用剛:柔來闡明地道,用仁與義來闡明人道。問占卦給萬物萬事指明方向,應天地的規律,萬事按時施行,這樣前景必然為享通,那麼行為就不會與天時相違,剛健而不會阻滯,懂得變通,照耀萬物而不會毀壞萬物,能順應天道就會做大做強,萬事按照自然規律的發展進行行事,這樣就會事事通順如意。

  • 15 # 愚三少

    大道至簡,飽含了古人從紛繁複雜的各種物相,以及人類的各種紛爭中總結出的精煉而富有哲理的內涵。從陰與陽的相互糾纏與變化中感悟出的物之理,人之理,事之理,並將之應用於生活之中。由虛的陰陽而演繹出實的的天地風火山水雷澤的各種變化,以物性的變化來說事理。比如乾卦就講述了事物和事件發展的客觀規律,由弱至強,由強至衰,但同時又告誡人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16 # 周易自測牌

    《易經》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被後人給予了怎樣的讚譽,為何這麼多人喜歡學習

    《易經》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易經》被奉為儒家經典,成為經學家們研治的一項專門學問,這就是易學。《周易》經、傳、學始終穩居中國封建時代學術的核心地位,成為人們觀察宇宙人生,鍛鍊思維能力,建構哲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對於形成中國文化的特色,提升中國文化的內涵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中國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長河裡,《周易》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書,但它也是謎案最多的一部書。

    《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易經六十四卦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每一卦都會有六爻和爻辭,以及三百八十四種對應的狀態,透過這些變化可以知道世間萬物的運作以及人生的哲理。

    虞世南:不讀易不可為將相。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周易》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日本的漢學家本田成之稱,《周易》“乃是中中國人一切智慧的基礎,是唯物主義及其規律的基礎。”

    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在《哲學史演講錄》中指出:“《周易》包含著中中國人的智慧。”

  • 17 # 梅里一了

    易經的核心思想,兩句話,易,不易。易者變也。不易者不變也。世上萬事萬物,無時不在變化之中,此所謂易也。而決定事物變化的內在規律,卻是亙古不變的,此即所謂不易也。古人觀象授時,天上曰月星辰,斗轉星移,地上萬物生長壯老死,象,總是在變,而決定象變的數卻周而復始,古今未變。認識到這點,人們就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其中的規律,為決策提供預見性,同時也可通過取象比類的方法,發現事物間的關聯性,即所謂觸類傍通,舉一反三。

  • 18 # 四一翁

    《易經》的核心思想價值是揭示了這個世界是如何運動的。馬克思的唯物辨證法精髓來源於《易經》,我中學時代課本上稱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是“樸素的辨證法”,言下之意它是低階的初級的,有點妄自菲薄了。首先,哲學的發展可能是隨著它所在文明的發展而發展,可誰知陰陽學說產生於何年?成熟於戰國、漢決不表示它的產生在那個時期,漢離現在很久遠,但陰陽的產生髮展離現在更久遠,怎麼就低階了撲素了?其次哲學的發展取決於時代環境,動盪的年代逼人思考,發展了哲學,也就是說就哲學的基礎而言現代人不比古人高明。

    言歸正傳,《易經》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它對世界起源的認識都是基於物的,先有太極,再生二儀,再生四象,再生八卦,八卦相摩而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類世界萬物之情狀,《易經》就這樣闡明瞭物質世界的形成。其次,《易經》認為物質是運動的,太極生二儀,生就是運動,陰陽二儀的對立統一構成物質的運動發展,《易經》更是用陰陽的變化形象地闡明物質發展的層次,即先發展成老陰、老陽、少陰和少陽四種形式和狀態,再發展成乾、兌、離、震、巽、坎、艮和坤八種形式和狀態,再發展為六十四卦,所有這些形式和狀態都是陰陽這對矛盾對立統一運動造就的。第三,從《易經》爻位的設定看,從初爻到上文設定了物質發展,從低到高、從始到終、從近到遠是從初爻至上爻來看。如乾卦,從初爻的“潛龍勿用”到五爻的“飛龍在天”,再到上爻的“亢龍有悔”,即從低到高,從始到終來分析的。第四,從《易經》的動爻看,一卦變成另一卦就是為表示物質運動的一個狀態。第五,從十二闢卦看,從復卦到坤卦就是通過陰陽訊息來表示物質運動的一個過程。還有第六第七……,其實,整個《易經》無一處不講陰陽的變化而產生的運動,它的卦名、卦辭都是在描述物質是如何運動及運動所呈現的狀態。

  • 19 # 生生之道A15808824779

    易經的核心思想個人認為是六合之內萬物生靈執行之規則,易經把天理地運之無字之理轉換成可應用計算的一門科學;易,不常為易,可認為不重複,沒有絕對五維完全相同的東西,易就指明瞭天地之本相,經,道也路也,規律也,計算方法也;易經兩字一動一靜,一陰一陽,兩字又相依相存,你讀懂易經,也就能明核心就是易經陰陽五行。

  • 20 # 何選文

    《易經》的核心思想是平等。《乾》卦用九爻曰:見群龍無首,吉。此乃文王之政治願景,實現平等。同為龍的傳人,無論職位高低,財富多寡,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人格上的高低貴賤之分。文王正是基於這種平等原則,在《易經》中對於上至王侯公卿,下至女子小人(百姓),都是一視同仁,平等看待。特別注重以百姓為本,關爰百姓。《觀》證〝小人無咎〞,維護百姓尊嚴;《解》籲〝有孚於小人〞,以真心換真心;《剝》為小人鳴不平,爭利惠。這種平等思想的歷史價值,就在於提高了百姓的歷史地位,為歷史進步尋到了真正的社會動力。書中《渙》卦已證明〝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是說組織群眾抗洪大吉。依靠群眾的力量和智慧,能在渙渙澤國中築起如山如丘的堅不可摧的堤懼。建立常人所不敢想的偉大功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練胸肌的順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