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劉讀書匯
-
2 # 知行記
我本人對您的看法,是比較認同的。以我們常見的四大名著為例:
《西遊記》講的是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紅樓夢》講的是賈府由興盛轉向衰敗的故事;《三國演義》講的又是各路梟雄混戰的三國亂世;《水滸傳》更不用說了,反映的也是在宋代,各路英雄好漢因受到各種不公正的待遇,而佔山為王,落草為寇的故事。
著名的國外問下作品有,法國作家雨果的《悲催世界》,莎士比亞著名的文學作品《羅密歐與茱麗葉》,故事的結局幾乎都是是悲劇性的。
一是人性
作為人,更喜歡看到別人的悲傷。有兩個原因,一是讀者喜歡通過別人的悲慘故事,找到自己生活的優越感;二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更具心理衝擊力,容易使讀者產生同理心。
二是普適性
三是描寫苦難的文學作品具有現實意義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細細品味每一部描寫苦難的文學作品。就很容易從中發現,很多作品都是為了抨擊當時社會背景下的一些社會問題。例如《西遊記》表面上是神話故事,實際講的是封建社會,人們對自由和真理的渴求。把社會問題融入到西天取經的故事當中。
-
3 # 林千風
我不贊同“渴望”苦難這樣的說話,那太冷血了。
我認為優秀的文學家和文學作品去描寫苦難,在於菩薩心腸、羅漢之怒,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心理。
幸福和苦難比例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說:“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世界上的不幸遠遠多於幸福的生活,有的人身處戰亂、有的人遭受疫情,有的人愛恨不得,有的人妻離子散,有的人被騙從富翁到乞丐;正是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非常不一樣,造成了苦難各不相同。以上這些我可以舉出的作品很多,像《追風箏的人》、《鼠疫》、《基督山伯爵》、《包法利夫人》等等,按照二八法則來說,以地球70億人口計算,只有14億人幸福,而有56億人是悲苦的。苦難遠大於幸福的比例。
文學作品為什麼描寫那麼多苦難?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賦予文學家的責任,這個責任要文學家們為普羅大眾發言。很多窮苦的人民他們無法認識到自身不能改變的原因不是自己懶,而是時代枷鎖和階級造成的,他們也不會精心編排語言來吸引眾人,用美好的故事說出自己的情感。這時候就需要文學家來幫助他們。也是因此,現實主義作為一面大旗,將永遠不倒!
作家描寫苦難是因為苦難是真實的,而“真的勇士,要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去抒寫去表達是為了把血淋淋的現實展示給眾人看,讓他們不要裝傻,不要“暫時把你的眼睛閉起來”,用逃避、奢靡沉淪人生假裝苦難不存在。我記得《奇葩說》上李誕有一句話講的特別好:“近處的哭聲你都聽不到,你管什麼遠處的哭聲?”
作家就是那群看見了近處哭聲的人,管哭聲的最好方式,就是去表達它。
人類渴望苦難嗎?不,渴望的是幸福我們都有過一個經歷,是老師在批改考卷的時候,會說:“這幾道對的題我就不說了,有不懂的私底下問問其他同學,現在我們來講錯的最多的幾道題。”老師渴望我們做錯題嗎?不是,而是希望我們把做錯的題講清楚了,以後不要再錯。
同理,寫苦難不是為了追求苦難,而是希望這個苦難以後不要再犯,減輕減少到解決它。今天人與人的交往越加頻繁,也越加複雜。今日面對的問題也比以往多,就會產生新的苦難。而人,就是去解決它。
-
4 # 遠方167427784
不是人類渴望苦難,是人類確實存在太多的苦難。
過去提的“人定勝天”的口號,其實就是鼓勵人們去戰勝苦難。
-
5 # 智馬線上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人類並不渴望苦難!反而都在千方百計地逃離苦難。
那麼為什麼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在描寫苦難呢?個人分析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是人類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苦難史。這個觀點並不是悲觀的世界觀。自從人類出現以來,大自然給予了人類生存所需的一切,但是,並非大自然所有的東西都是人類想要的,比如自然災害、恐怖野獸、疾病瘟疫等等。所以,人類一直是在適應大自然、改造大自然、鬥爭大自然中發展。
另外,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統治階級的出現,導致人與人之間出現了壓迫與被壓迫、欺騙與被欺騙,人性的貪婪與無私並存,人際的競爭與互助並存,利益的爭奪與共享並存。
無論是鬥爭大自然,還是階級的壓迫與欺騙、人性的貪婪、人際的競爭、利益的爭奪,最終人類所經歷的就是苦難,這是每個人所必有的經歷。
而文學作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都是在人類真實生活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因此,優秀文學作品大都描寫苦難並不奇怪。
二是苦難與美好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何為苦難?何為美好?雖然從字面意義上都有明確的解釋,但每個人對苦難與美好的定義標準是不一樣的。比如:讓一個非常富有的人,去露宿街頭,去啃冷麵包,對於富人來說就是苦難。而對於無家可歸的乞丐來講,能啃上一口冷麵包已經是很美好的事了。
而文學作品裡的苦難也是一樣,不同的讀者會產生不一樣的體會。如果一個人經歷過作品裡的苦難,就覺得並沒什麼,只是人生的經歷而已。如果從未經歷過作品裡的苦難,就感覺很可怕,害怕作品裡的苦難發生在自己身上。
三是文學作品描寫苦難是對人類的提醒與警示。苦難人人都會有,但不是一出生就會經歷所有苦難。文學作品裡描寫的苦難,是為了提醒那些未曾經歷過類似苦難的人類,如何儘量避開這些苦難。比如:因殺人而償命算不算苦難?因觸犯法律而監禁失去自由算不算苦難?因懶惰而窮困潦倒算不算苦難?文學作品通過對這些苦難的描寫,就是要告誡人類:殺人是要償命的、犯法是要坐牢的、懶惰是會變窮的。
四是文學作品描寫苦難更容易讓作品更優秀。我們在小學學習寫作文時,老師就經常講:敘事類作文最容易出彩的就是“衝突”,有“衝突”的故事才會有看點,描寫才能更生動。就如我們現在看的影視作品一樣,要有矛盾,要有欺騙,要有陰謀、要有爭鬥,這樣的劇情才有吸引力。如果一部影視作品從頭到尾平平和和、一帆風順,估計連編劇與導演自己都看不下去。
綜上所述,大部分優秀文學作品都是描寫苦難並不奇怪,是相對正常的現象。但為什麼說人類並不渴望苦難呢?
這個我們可以對大部分優秀文學作品最後的結局來分析:大部分優秀文學作品結局還是相對美好的,人類戰勝了大自然、好人打敗了壞人、正義戰勝了邪惡等等。比如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還是打敗了所有妖怪,取得真經,成功歸佛。所以,人們始終是想逃離苦難、嚮往美好的。
-
6 # 萬物皆明
如果有選擇,誰也不想經歷苦難,可是又有誰能夠逃離苦難呢?
第一,為什麼大部分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在描寫苦難?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被人們認可的優秀作品,比如說國內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國外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這些獲獎作品中很多描寫的內容都和苦難有關,並且絕大部分都是小說,詩歌類的很少,因為詩歌類的作品寫作難度和鑑賞難度比小說大多了。
我們看小說,之所以這個小說吸引人,是因為裡面的故事足夠曲折離奇,而苦難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一部分,偏偏苦難又那麼讓人記憶深刻,所以苦難的情節最容易引起人的精神共鳴。就好比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個老人哭泣,就算我們不知道背後的原因也極容易產生同情心理。
沒有人嚮往苦難,只是身為人,苦難總是會找到我們,我們逃離不了。比如說火災,比如說車禍,這些意外的苦難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不會遇到。又比如生老病死,這種自然的規矩誰也躲避不開,親人的離去是不是一種苦難?而這種苦難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直到有一天我們的親人也會因我們的離去而痛苦難過,世界加給我們苦難而我們總有一天又奉還給這個世界,這就是一種迴圈。
如果有選擇,誰也不想經歷苦難,但是誰又能逃離呢?
-
7 # 文史夜話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描寫的人精神是積極向上的,是昇華的。
我很欣賞德國作家馬丁·瓦爾澤的一句話:變美可能是痛苦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因為人生總有痛苦,但是,我覺得文學的最終目的並不是把所有的痛苦變醜,而是變美。這裡面有“美”、“痛苦”這幾個關聯詞,還有一個“境界”。
這就是文學的力量,文學的精神。
不管身處何地,人都是有尊嚴的,有原則的,是不容踐踏的。
文學的源泉就是對人生不氣餒。溫暖的力量是強大的是更不容易的力量,向善的力量、穿越了沉淪以後上升的力量、提升的力量是更難的,需要更大的勇氣,需要更高遠的境界。這個“美”、“痛苦”和“境界”都是不容易的詞彙。苦難的描寫可能會撕開了人心靈的瘡疤給人看,但是最後想獲得的是穿越這些渾沌,還是有一個向好的向善的境界。文學的源泉就是對人生不氣餒。我覺得我們應該對生命懷有喜悅,對未來寄予希望。對人和自己生命力的信心,面對世界的信心,文學如果失掉了這些,我覺得文學沒有存在的意義。
直麵人生的痛苦,在絕望中,也要抱著希望。這個世界是有疼痛,文學要發現這種疼痛,文學不是麻木人心的,是要在疼痛中指出疼痛,但是還要有絕望中的希望。所以偉大的文學應該是直逼人性的,而且應該具有對時代社會的超越性的特徵,也會超越全球化程序中的某些政治經濟文化衝突。好的文學要關注人類共同進步,關注人性的含量、審美創造,好的文學也應該是人類思想最重要最寶貴的活動之一,能夠代表作家所處時代對人性認知的最高水平。
那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都是值得學習,也是值得在自己的作品展現出來的,更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值得遵守的。
之所以閱讀名著,雖然裡面是過去的故事,可能跟不上現代社會的步伐,它的精神是人類的財富,是無價之寶。
-
8 # 非典型九零後
優秀的文學作品描寫苦難不是人類渴望苦難,而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苦難是大多數人一生的修行,我們一生經歷各種苦難只是為了戰勝困難,獲得哪怕只是短暫的幸福!
優秀文學作品之所以優秀並廣為流傳正是大多數內容都賦予了人類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方法,給我們看到光明和未來的希望。所以人類不是渴望困難而是渴望擺脫困難!
-
9 # 心靈胡辣湯
這個問題,事實上應該這樣理解:
正是對苦難的描寫,成就了這些文學作品的優秀。描寫苦難作品的情節發展理路往往是一波三折的,這正好和觀眾們要求“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欣賞喜好契合。
簡單地說,意思就是大家並不渴望苦難降臨到自己頭上,而是喜歡圍觀正在發生的苦難。
我們不要把思維拐到“冷漠的看客”這邊去,因為在自然界中,“圍觀苦難”其實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這樣就可以知道怎樣避免苦難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提高自己的生存機率。人類社會中也是如此,有句俗話叫“看別人摔跟頭,讓自己長記性”,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觀摩苦難並從中吸取經驗,就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是人類生存本性的體現,只不過人類和動物之間是有不同之處的,人性中除了動物本能,更有超越本能的美德。優秀的文學作品之所以優秀,並不是因為對苦難的描寫很好很到位,而是它們通過描寫苦難中主角的言行,讓讀者們感受到美德的力量。
比如在《巴黎聖母院》中,雨果通過描寫卡西莫多的“苦難”,表達的是人心中“真善美”的一面。比如在雙城記中,狄更斯通過寫卡頓的多次自我犧牲,來表現他心中的道德制高點:為了他人犧牲自己。關漢卿通過描寫竇娥的冤屈,來表現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作者的正義觀,等等等等,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這些傳世名著中的主角,用日常生活的評判標準來衡量的話,他們的生活只能用“慘”字來形容,但這種“慘”,這種“苦難”又是有意義,有目的的。這裡化用孟子的名言來形容文藝作品中的“苦難”描寫,真的是再合適不過:
作者將降大任於主角,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讓讀者思考,感悟其所不知。
最後,文末簡單總結一下:這些作者實際上是在一個個悲慘的故事裡,描繪了一顆顆美麗的心靈。
-
10 # 董太龍
我來回答下
1,首先,文學作品之所以表達苦難,並非是文人渴望苦難,更非是人類渴望苦難。而是希望通過描寫苦難,傳遞給人類苦難所造成的傷害,以及通過描寫整個苦難發生的前因後果。從而讓人們更加清醒,汲取教訓,避免苦難的再次發生。
2,文學作品和電視電影一樣,特別是反應獨裁以及戰爭的作品。只是通過血淋淋的展示,讓人類看清獨裁和戰爭的殘酷和本質。從而從一定程度上避免戰爭和獨裁的一次次發生。
3,但是再好的苦難文學作品,受眾畢竟有限,再加上各個國家對文學作品的稽核機制的不同。也會影響苦難文學的傳播。還有就是一個國家的政治導向,及大眾的文化水平差異,也會導致苦難文學的境遇不同。
4,總之,文學作品描寫苦難,並非真的喜歡苦難,而是希望通過直白或藝術化加工後的苦難描寫,來讓人們更加清醒的看透,並理解苦難發生的前因後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苦難的再次發生。
5,所以,不要厭煩苦難文學,它是也是人類清醒認識自我及改變或改進自我的一種藝術方式。更加不要去看什麼所謂的苦難神劇,也就是那些垃圾的抗日神劇!這種神劇糟蹋的不僅僅是當年的英烈的靈魂,更糟蹋未來孩子們對戰爭的認識!
-
11 # 柒喜的讀書教室
相比於甜蜜的幸福時光,苦難才是人生的常態。佛家說,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織盛乃人生的八大苦難,幾乎是任何人的一生都無可避免的。只有想要卻不能擁有的東西,才會讓人渴望。人類並不渴望苦難。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這一句看起來非常“大”的話,幾乎放在平凡如你我的身上都是適用的。每個人每天有怎樣的經歷,是欲哭無淚還是面容喜悅,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態重新開始新的一天。借用麥家在《人生海海》中的一句話,“生不如死的生,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生”。那些優秀文學作品,想要表達的並非對苦難的渴望,而是對經受苦難洗禮、卻依然頑強的生命的歌頌。
為什麼有些文學作品能夠脫穎而出,換句話說,為什麼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因為他們成功讓人們感受到了,人這渺小的一生在命運和自然面前的卑微無力,但同時,又能深深地激起埋藏才生命力下的隱隱希望。作者懷著對人的悲憫,同時讚美生命的頑強。
-
12 # 天淞子
感覺幾乎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在描寫苦難,從某種意義來說,人類是不是渴望苦難的呢?
“感覺幾乎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在描寫苦難”這句話正確,差不多,幾乎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在寫苦難,或者說幾乎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悲劇主題的;但說“從某種意義來說,人類是不是渴望苦難的呢?”這句話大體上來說,我認為是錯誤的,現實中沒有人會“渴望苦難”,即便是受虐狂,其受虐也不是“渴望苦難”,而是從受虐過程中獲得快樂,本質上受虐狂還是渴望快樂和幸福。那麼為什麼大多數優秀的文學作品都以描寫苦難為主要題材、甚至提煉為主題?
小說《百年孤獨》主要寫一個叫布恩迪亞的家族的幾百年苦難歷程,但其創作背景則是1830年至19世紀末的70年間的內戰中哥倫比亞,幾十次內戰使數十萬人喪生。《百年孤獨》以很大篇幅描述了這方面的史實,並且通過書中主人公帶有近似魔幻傳奇色彩的生涯給予集中表現了出來,還有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可謂淋漓盡致。所以《百年孤獨》實質上是在描寫哥倫比亞的民族苦難,但如果你仔細閱讀全文會發現,書中無處不在的還描寫了各種各樣的人之各種各樣的努力追求擺脫苦難的行為,在大大小小的悲劇苦難中,無處不在的是人的追求快樂、擺脫苦難、尋求希望的努力。
小說《紅樓夢》寫了賈府一族的興衰過程,表面上似乎用大量文字在寫賈府的輝煌、奢靡、豪華生活,但實質上苦難描寫無處不在,只是滲透在輝煌、豪華、奢靡的表象之內,比如賈元春貴為皇妃其實卻有各種無奈、一個丫頭僅僅因為和賈寶玉調笑就被王夫人趕了出去自感羞憤而投井自殺了、賈寶玉因為結交一個戲子而遭父親賈政暴打、薛蟠在一次宴席上調戲柳湘蓮被柳毒打但最終柳怕報復逃往他鄉、尤三姐的自刎、柳湘蓮的最終出家、王熙鳳逼迫尤二姐吞金自殺、賈元春的死……直至最後賈府的完全潰敗,《紅樓夢》其實還是一部描寫苦難的悲劇小說,當然其中最大的悲劇內容仍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悲劇,林黛玉的死和賈寶玉的最後跟著僧人離開賈府,都意味著這個豪華的權貴大家族的完全悲劇。
即使現實主義頂峰之作、以描寫戰爭前後方各種情況為主的《戰爭與和平》,其中也是大量的描寫了各種苦難、各種悲劇,包括戰爭的殘酷、後方貴族生活中在表面的奢華生活底下,確實無處不在的各種矛盾、各種苦澀、各種挫折和惶惶不可終日的心態,包括各種不幸的愛情和婚姻、各種人生不幸,尤其是這場法國拿破崙大軍入侵當時沙皇統治下的俄國戰爭,究竟誰是正義的?誰是非正義的?
——無論是一二百年前的一箇中國沒落貴族子弟、還是一二百年前的一個俄羅斯貴族子弟,或者是一個現代的哥倫比亞作家,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寫出了一部以研究、描寫各種苦難和悲劇為主的文學作品,他們真的渴望苦難嗎?他們真的以為古今中外的人們都渴望苦難嗎?當然不是,他們都不是什麼“戀苦難狂”,也沒有愚昧到以為人類精神底蘊就是渴望苦難、渴望受虐。
描寫苦難的底下、背後,其實是在描寫苦難中人如何在追求希望、在努力擺脫苦難,描寫苦難是讓還沒有墮落到苦難中的人,認識到什麼才叫苦難、苦難到底有多麼難熬、多麼背離人類追求幸福快樂的初衷、背離真理。將苦難、悲劇寫出來,寫的淋漓盡致、寫的力透紙背,讓苦難和悲劇底下的關於人類的實質性精神、思想、哲學乃至種種的認識都揭示了出來,大白於天下,無異於是一部關於人類精神思想哲學乃至種種認識的即人類人文大百科全書,供無數後人閱讀到最精湛的知識、資訊和指引。所以諾貝爾當年設立文學獎時的遺囑是授予“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這個意思就是你一部文學作品,無論內容是描寫苦難的還是快樂的、是悲劇的還是喜劇的,是嘲諷還是嚴肅的,作品核心中必須具有“具有理想傾向”,這個“理想傾向”其實就是指人類努力追求希望、精神主體正義善良符合人類主流道德觀。1900年才在經過瑞典國王批准後,將其基本章程中改為“如今來創作的”或“如今才顯示出其意義的”作品,“文學作品”的概念擴充套件為“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但無論如何,無論在諾貝爾文學獎評為眼中、還是在世界文學界公論中,描寫苦難和悲劇的文學作品,絕不能是完全沉湎於描寫苦難和悲劇、不能是為了描寫苦難和悲劇而描寫苦難和悲劇,否則就是一種變態文學了,也是談不上有多少文學價值了。
所以,從“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在描寫苦難”,無論如何是不應該得出“從某種意義來說,人類是不是渴望苦難的呢?”這麼一個結論的,這樣的認識是膚淺、片面的,甚至有點無知的。
-
13 # 若愚趣談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因此,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復活》、《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妮娜》無一不是描寫苦難。縱觀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同樣無一不是描寫苦難。那麼,為什麼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在描寫苦難呢?就如托爾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幸福本身只有一種,而苦難卻各不相同,如果文學作品以描寫幸福為主線,勢必千篇一律,不痛不癢,無法構思跌宕起伏的矛盾衝突和曲折感人的故事情節,也無法塑造各不相同的人物性格,而這一切則只有苦難才能完美呈現。
文學作品寫的是故事,是過去的事情。雖然文學作品所展現的並非完完整整的現實生活,但多數文學作品都來源於作家的生活經歷的加工,即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如果你是一個有經歷的人,如果你一個人處在回憶之中時,你回憶的很多往事一般都是不幸。比如青春期的朦朧愛情,雖然十分美好,卻終歸是一場遺憾,那個美麗的女孩成了別人的妻子。當你回憶這一生的奮鬥經歷時,你往往會更多地回想那些曾經的坎坷和無助,然後覺得這一路走來真不容易。而那些不容易,就是心酸和失落。
其實,無論一個人的人生是成功還是失敗,背後都免不了一路的艱辛和坎坷,而那些艱辛和坎坷串聯起來放在成功人士的身上屬於勵志故事,放在失敗者的身上則是心酸和不幸。而描寫心酸和不幸,則容易使人感動,描寫順利和幸福則不能打動人。所以,成功的文學作品往往描寫苦難。目的不是人們嚮往苦難,而是作者想通過苦難的描寫來打動讀者,讓讀者隨著作者的講述陷入跟作者一樣的感情當中。而描寫苦難的作品往往又隱含著一定的思想內涵,這種思想內涵就是根據苦難的講述,反襯出怎樣的生活才算幸福。
-
14 # 燊龍
優秀的文學作品並不只是在描寫苦難。
而是在刻畫一個人在面對苦難絕境的境況下,應該怎樣去面對。
從面對苦難的絕望到心靈蛻變,化繭成蝶,去拼搏去奮鬥,逆境求生的一個過程。
-
15 # 飛鴻吟
問的好,有哲學思維。我們的文學全部都是表現的過去,手法全是先苦後甜,故事情節全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所以,前瞻性沒有,開創性全無。更談不上科技含量。
所以,文學藝術必須改革,向馬克思那樣描繪共產主義,描寫新型人際關係,給人嚮往,給人力量。不要天天以四部為榮。
-
16 # 高老師的文化之旅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首先你自己想一想,在你的一生當中,是苦難給你留下的印象深刻,還是其他事情給你留下的印象深刻。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文學作品主要就是記錄描述人類情感思想的歷史與發展的。也就自然無法避開“苦難”這個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這個話題。
第三,雖然苦難是每一個人必經的事情,但是每一個人又都想方設法去避開它,而文學作品描寫的苦難的另外一層目的就是要一起共同探討該如何正確的認識理解“苦難”這個事情,從而一起找到更好的辦法去避開它。比如《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獨》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苦難是每個人必經的,但解決的辦法確各不相同。前者是依靠不屈的奮鬥,而後者是依靠肉身的死亡……
-
17 # 劉忠東的房地產論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麼相似的,就沒有什麼好寫的?不幸才是作家聚焦的地方,湖北在自媒體沒有火起來之前有一本雜誌叫知音,裡面全部是不幸的故事,發行量相當大,曾經被郭德綱稱為是四大名著,讀者都是因為自己有痛苦,有苦難,所以看到比自己更苦更難的人和事,心裡就好受一些,減輕了自己的痛苦,現在好像這本雜誌受到了自媒體的衝擊,發行量已經有很大的萎縮,人們不是喜歡苦難,而是在想盡一切辦法擺脫苦難過上幸福的生活,閱讀一些文學作品通過苦難了解歷史通過苦難看淡人生通過對比更熱愛現在的生活和人生,我認為這應該是優秀的文學作品起到的作用,目的是傳達真善美,描寫苦難是作家吸引粉絲通用的方法,也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唯一的好方法。
-
18 # 刺蝟文史
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單純描寫苦難,而是描寫衝突。
衝突,是小說劇情的推動。
而苦難是虛構文學中處理矛盾相對簡單而且邏輯不會得到破裂的方式。
而紀實文學和其他文學形式中描寫苦難,也是利用苦難這一特殊矛盾來推進劇情,以及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們拿餘華先生的《活著》舉例。
《活著》的材料與形式之間存在著內在的不一致,作者以精心佈置的形式克服了題材,達到了材料和形式的和諧統一,從而實現了情感的昇華,使讀者的靈魂在苦難中得到了淨化。推動劇情的發展
苦難是主人公最大的敵人,每當苦難降臨到富貴家,富貴就被命運推著向前走。
而苦難是什麼呢?是一系列的悲劇和死亡的重複發生,既給人物心靈巨大打擊,也給讀者無比的感官衝擊。
餘華把重複發生的死亡事件鑲嵌在日常瑣碎的生活裡,放大了“苦難”的廣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軟弱的人物面對巨大的“苦難”形成的強烈對比。
彰顯人物形象
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閃光點通過苦難進一步放大,使整部作品充滿了藝術張力。作品中死亡的重複發生,除了福貴的父親、母親、妻子家珍的死存在合理的因素,其他人物的死亡無不處於偶然。
最後福貴所有的親人都一個個死去,只剩下他一個老頭和一頭老黃牛相伴,可還是那樣樂觀豁達地活著,完全出乎人的意料。
小說通過這些出乎意料的苦難經歷,彰顯了活著的意義。
解釋了為什麼優秀作品喜歡描寫苦難,但不是所有作品都要描寫苦難。一些散文集,童話,冒險類小說,都不是描寫苦難,也很優秀。
人類的苦難都不是自己的意願。還是拿《活著》舉例,富貴的兒子、女婿、外孫都是死於偶然,如果可以選擇,富貴當然不會選擇死亡。
所有的悲劇,或天災,或瘟疫,或戰爭,或饑荒,或疾病,或車禍,統統都是意外。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沒有一個人會希望這些意外的到來。
沒有人渴望苦難。
經歷過死亡,才會知道活著的珍貴。
作者偏愛描寫苦難,更是因為苦難之中,才能彰顯人性的偉大。你有一百塊給別人五塊,跟你有十塊給別人五塊,哪一個更值得稱讚。
人性的光輝也通常是在苦難下熠熠生輝。
-
19 # 鹿港小鎮的世界
優秀的文學作品當然不是全在描寫苦難。用一個例子就可以反駁這個觀點,我們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紅樓夢》,哪一本是專門描寫苦難的呢?他們,應該是我們定義的優秀文學作品吧?
我們知道的所謂描寫苦難的文學作品,其實只是某一類文學流派幾十年前,我們的改革開放初期。有一批對現實反思,批判的文學作品橫空出世。這些作品當時在社會上反響很大,後來人們稱這種流派叫做“尋根文學”,或者叫“傷痕文學”。
比如阿城的“三王”,(《棋王》、 《樹王》、 《孩子王》),韓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鄭義的《老井》,賈平凹的《商州系列》,王安憶《小鮑莊》,李銳 《厚土系列》。
這些文學作品被大家熟知,是因為很多被改編成影視劇。比如莫言的《紅高粱》,陳忠實的《白鹿原》,餘華的《活著》,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這些小說順便也成就了中國的第五代電影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等。所以大家會發現,在80年代,不光是這種現實主題題材的小說盛行,在電影電視領域,也同樣如此。
後來的文學評論家,把當年的這些作品,看成是對於五四文學的一種呼應。因為在將近百年前,同樣有這樣一批描寫苦難的作品出現。比如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的《呼蘭河傳》,再比如老舍的《駱駝祥子》,矛盾的《子夜》、《林家鋪子》等等。
所以大家看到了吧,如果單獨看待近百年的中國文學歷史,這種對於現實揭露批判的文學作品,確實佔了很大比重,也產生了非常優秀的小說。
人類當然不是隻渴望苦難,所以文學作品也不僅僅是隻有“傷痕”《白鹿原》、《活著》,這類小說,確實通過描寫苦難,讓我們通過閱讀,得到反思,通過閱讀,心靈上有一種深層次的撫慰。
但是,人們閱讀文學作品,也不光是需求這些,難道我們不希望有些文學作品可以給我們帶來愉悅,帶來輕鬆,或者消遣?
其實很長時間之內,優秀文學作品的標準好像真的是“苦難”本身。如果有其他型別的小說出現,就會引起很大的爭議。比如在80年代末期,王朔的小說,最開始就是被文藝界一致批判,被定義為“流氓文學”。後來,直到這些小說陸續搬上熒幕,這些聲音才消失。幾年後,王朔的小說幾乎佔據了影視圈的大半江山。這裡有大家熟知的《過把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空中小姐》等等。
當年王朔的小說全集正版銷量幾百萬冊,盜版的不計其數。你不能說這些讀者看王朔的小說,在尋找苦難吧?
再比如後來的海巖小說系列,《永不瞑目》、《玉觀音》、《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等等,同樣風靡一時。小說裡的愛情確實都不圓滿,可人們應該記住的是書中愛情的美好,而不是愛情的磨難。
時間的指標再次撥回到五四文學前後,其實在那個年代,也誕生了不少偏向於浪漫主義的文學作品,比如沈從文的《邊城》,再比如當年著名的“鴛鴦蝴蝶派”,其中大家熟知的,應該是張恨水的《啼笑因緣》,還有一個叫徐沈亞的作家,可能大家不瞭解,可他當年創作的《玉梨魂》,先後再版30多次,行銷海內外,其讀者,相當於後來的瓊瑤阿姨。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既然人生本身就是苦辣酸甜,那麼描寫人的文學作品,自然也是五味齊全。你可以選擇“嘗膽”讓自己勵志,也可以選擇甜蜜蜜,平淡生活。
-
20 # 冷霧20
一般意義可以這麼認為,文學作品振撼人心的法寶是情感,而苦難悲情把人壓抑得快要窒息,在黑暗中期盼光明的時候,猛然間撥雲見日,鳥語花香,這種精神上的過山車,往往會使文學作品升騰出巨大的魅力,讓讀者深陷其中同呼吸共命運。30多年前,我閱讀世界文學大師法果雨果的《悲慘世界》就有如上感覺,現仍記憶猶新。可是從具體作品而言,有的作家用濃重筆墨描寫一些悲情甚至苦難,人性落後的東西,又會容易習慣地被戴上抹黑光明的帽子。這是一種客觀現實,或者說不是很好把握的一條重要界限。
回覆列表
比起快樂,痛苦更能擊中人內心的柔軟,而人性中的“好奇”基因,也是成就苦難著作的因素。
分享讓知識更有價值,你好我是老劉,持續分享讀書感悟的二寶奶爸。
為什麼優秀的文學作品大多都是苦難題材,我的觀點如下幾點:
首先,人是“自私”的,只要自己比別人過得好,那就是開心的。這裡的“自私”是中性的,不存在道德或者其他屬性。只要思維獨立的人,都一定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無私。我們身邊再無私的人,也會有他在意的東西,他想要爭取的東西。
苦難題材的文學著作,正是滿足了人的這個“私慾”。書中主角的悲慘命運,不斷地在提醒著讀者自己生活地幸福。“他好慘”的背後是讀者的“我比他好多了”。
正是這樣的潛意識,使得苦難題材的小說更深入人心。
其次,哭比甜更深入人心,記憶更深刻。雖然說大腦會自動忽略痛苦,只保留甜蜜。就像生二胎的媽媽,生一胎的痛苦雖然很疼,但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忘記了。可這並不影響她對生育的記憶。
這就和我們看苦難題材的小說一樣,看的時候堵心難受,但日後再提起時,依舊印象深刻。這也是為什麼這類題材的小說受歡迎的原因。當有人問哪部小說印象深刻?大多數的回答都是苦難題材小說,當不斷的反覆提起後,這部小說就出名了。
第三、苦難的背後是對幸福的珍惜。吃過了苦,才能更好的珍惜甜。許多苦難小說的核心,還是對幸福對美好的生活、品質的追求。它們通過描寫苦難中主角的言行,讓讀者們感受到幸福和美好的力量。
總結來說,人們不是渴望苦難,只是因為苦難更能讓人印象深刻。而這些深刻的印象推動了這些作品的流傳,最終讓人錯認為,讀者都喜歡苦難作品。
近些年的虐戀文,走得就是這樣的路線。讀者邊罵邊追著看,越虐越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