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粽子沒啥好吃的,你覺得我們端午節該不該吃粽子?我們還可以換成其它東西代替粽子可以嗎?就像每年都要吃年糕,吃膩啦!換成餅乾,行嗎?
-
1 # 美食分享家520
-
2 # 老蘇的田園生活
又到一年端午時,又是一陣粽飄香,大街小巷瀰漫著粽子的味道,商店門前巨幅廣告上也少不了粽子,似乎大腦中“端午節”這個詞與“粽子”建立了條件反射,一說到端午節,眼前浮現的就是粽子。
這種現象固然與商家 “眼球經濟”有關,也不乏“吃貨”們的推波助瀾。中國作為有著悠久“吃”文化的大國,端粽子該不該吃?該!但如此推崇吃粽子,就有些本末倒置了。端午節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其文化內涵豈僅僅是吃粽子能囊括的,從這方面來看,過度推銷吃粽子,而弱化了端午節的其他含義,這端午粽子就不該吃了。
當然,研究完該不該吃,就該討論該怎麼吃。端午粽子的包裝幾乎都是藤條籃子、藤條筐,帶著濃濃的傳統手工氣息,似乎這才是端午粽子的正確開啟方式。這種看似傳播了傳統文化,實則是過度包裝,只為滿足中國人送禮講究包裝的需求。傳統文化的傳承,不需要“藤條包裝”,而需要實實在在的宣傳。
至於如何宣傳端午文化,既然粽子那麼深入人心,可以藉助粽子在廣大吃貨中的地方,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比如,講與粽子有關的故事,吃粽子誦詩賽詩,吃粽子前的儀式祭奠等等。
因此,端午粽子不僅應該吃,更該好好吃,吃出風格,吃出傳承,發揚傳統文化,共築精神家園!
-
3 # 海星ya
個人覺得過節的意義在於緬懷先人、給我們自己適當的休息、家人團聚。所以,如果您不喜歡吃粽子就不要勉強自己,這只是一種形式。以下視訊表達一下個人觀點
-
4 # 不喝可樂的涵小呆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注重每個節日的儀式感。如果實在不喜歡吃粽子,也可以用別的東西來替代,但是還是做成不一樣的味道比較好,鹹的甜的都能吃
-
5 # 慈君日記
大家好,我是慈君!我個人覺得,過節嘛,還是應該吃一些與節日相關的美食,這樣才會更有意義和儀式感。
還記得小時候,家裡條件不是很好,但是我們小孩子是最喜過節的。因為每逢佳節,家裡的長輩都會準備一桌子美食,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吃不到的。當然我最喜歡過的節日之一就是端午節了。
因為,我可以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滿足我自己動手的強烈願望。更可以吃上自己最愛的粽子,因為一年只有這一天我可以吃個夠。我也不知道自己當時為什麼那麼愛吃粽子。
媽媽知道我喜歡吃粽子,每年都會包上各種不同米的粽子,裡面還放了大棗、蜜棗,甜甜的,好香呀!這樣的節日還依然是我每年最期待的!
-
6 # 加了冰的小金
首先,端午節是傳統節日,粽子是傳統食品,所以端午節的時候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換成其他食品肯定是不可以的!
其次,有喜歡吃粽子的人有不喜歡吃的人,所以根據個人情況呀,喜歡吃就多準備,不喜歡就少準備。
而且粽子已經不是端午節專屬美食啦,平時也作為早餐等,出現在人們的選單裡。所以端午節肯定要有粽子,但是吃或者不吃取決於自己啦~
-
7 # 小個子姑娘
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粽子,尤其是奶奶包的,特別香。每年春節和端午節都會包粽子,端午節包的會更多些,花樣也多。有三角粽、拱形的粽子還有涼粽。
三角粽和拱形的粽子,一般都是放有餡料的,比如:雞肉、豬肉、鴨蛋、板栗等等,煮得久,入味,會更加好吃。不過,包起來比較難,也有點麻煩。
涼粽比較簡單,煮熟,可以沾白糖或者蜂蜜吃,味道也不錯。
前段時間家裡煮了幾個粽子,味道不錯,包裝也很精美。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有特殊意義的,所以每年人們除了吃粽子,還會賽龍舟等其他活動,熱熱鬧鬧的。可能現在的美食太多了,人們不喜歡吃粽子,但也不能忘了我們的傳統節日喔。
-
8 # 張晚樂
有人覺得粽子沒啥好的,你覺得我們端午節該不該吃粽子?
端午佳節年年有,美味粽子不離口。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個人覺得,老祖宗留下來的,崇敬和懷念。
你不愛吃,可以應付一下就可以了,沒必要改變,你可以改變你對端午節的看法與你自己的想法,別人也是改變不了的。
我從小就喜歡吃粽子,那時候的粽子也就是裡面多個大棗,不像現在什麼餡的粽子都有,肉粽,鹹蛋黃的,我還是比較喜歡原味的,因為蘸白糖超好吃,綿軟香甜,那是小時候的味道。
-
9 # 野炊小黑鍋
什麼東西吃多了都會覺得不好吃或者是沒啥好吃的。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每一箇中中國人因該都要銘記於心,它不是平空出現的,都是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我建議你去查一下,我們中國的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的,你去看一下,就清楚為什麼要吃粽子了。再說一下端午節吃粽子這個習俗是不可能被其它的食物代替的,也代替不了,這個習俗是老祖宗們一代一代傳下的,現在改變不了,將來也不會改變的,端午節吃粽子是情懷也是傳承。
-
10 # 愛學愛吃啊輝
每年一日的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為了紀念端午節,全國各地都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歷史的尊重,不同地方選擇的方式不一樣,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打午時水,戴香包,祭龍王,飲雄黃酒,踏石,貼五毒等等。當然吃粽子是最普遍的了,但由於粽子是以糯米為主料做成的,糯米不易消化,腸胃不好的人不易多吃,還有些人不喜歡吃糯米,所以端午節時也可以不選擇吃粽子,可以選擇有意義的事來祭典這個節日也是很好的。
-
11 # 多妹美食
我認為端午節還是要吃粽子,不管你吃多吃少,即使吃一點也可以的。主要的是端午節吃粽子,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以及保持中國一直以來的傳統節日。
一般人認為,端午節吃粽子只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粽子是民間普通的食品,在每年的端午節吃粽子也只是反映了很多民眾的心理願望和憧憬而已。
也有很多人認為,吃粽子是根據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說法,流行至今的一些傳說,並且一直保持和流傳下來,用每年的端午節吃粽子來紀念。
即使有很多人不喜歡吃粽子,但也會在端午節當天準備一些,多多少少吃一點,同時在端午節的三天節日裡與家人同聚,回家看望父母,一起吃個團圓飯,過個端午節。
所以,我認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還是要吃粽子。如果不喜歡吃的也可以,只是希望我們不要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淡忘端午節要吃粽子的習俗。
吃粽子是讓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歷史,記住歷史,把中國的傳統習俗一直傳播下去。
-
12 # 浩哥美食
節日到底該不該吃節日食物,這個怎麼講呢個人感覺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節日的由來和意義。在新社會新時代各種美食層出不窮,隨時隨地都可以品嚐得到,所以以至於現在的人們嘴特別的刁。但不管怎樣時代如何變遷都不能忘卻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優良的傳統。
有些人都不知道傳統節日什麼時間什麼意義都不懂,但是卻對一些國外的洋節日推崇備至。所以說沒什麼該不該吃的,只要你能記得老祖宗留下的優良傳統,並加以傳承延續。那就是對傳統節日的一種敬畏!
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做為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民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都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端午節習俗。而現在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我們的文化遺產更是一種民族精神。
中國歷史悠久,所產生的節日活動多采多姿,這些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是代代相傳的文化資產,個別的節日形式雖然風格迥異,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經驗成果。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託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途中歡樂的盛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
13 # 匆匆丿過客22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人們有很多的紀念方式,從吃穿用行上,吃就是第一種紀念方式,既然首要是吃,就不得不說說我們南北方的飲食差異,對於端午節,北方多是以米糕為主,而南方則是以包粽子為主,同樣是糯米為主,但是卻有這兩種風格。現在來分析一下這兩種風格的食品。
1、米糕
以糯米為主要原料,加入紅棗,葡萄乾等,現在中中國人民條件好了,逐漸也加入了一些別的食材,比如桂花之類的,也十分好吃。做法簡單,新手簡易上手,很好學的。
2、粽子
這個是南方的端午節習俗,同樣是為了紀念屈原,說是屈原跳江後,百姓為了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往江中投入粽子,供魚蝦吃,吃飽就不會啃食屈原的身體。粽子也是以糯米為主,將粽子葉洗淨,捲成一個筒狀,然後裡面放入糯米,然後再加入其他東西,可以是紅棗,葡萄乾,紅豆等,同樣也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花樣百出的粽子就出現了,有種萬物皆可加的感覺,現在還有了水果粽子,肉粽子,蛋黃粽子,有空大家可以嘗一嘗。就是做法沒有米糕那麼方便,需要孰能生巧,第一次做或者手法不行的,都容易漏,這樣就不好了。
至於所說的粽子沒什麼好吃的,我不覺得,米糕也好,粽子也行,都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以前一年只能吃一次的食物,隨著人們物質的豐富,漸漸不被人們所重視。但是節日就該有節日的氣氛,所以無論是米糕還是粽子,都應該在端午節擺上餐桌,各位覺得呢?
-
14 # 廚娘林妹妹
很開心回答這道題目。個人覺得不是粽子好不好吃或者端午節該不該吃粽子的問題,這個是傳統中國文化,應該是去延續這種文化。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投江自殺。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與菖蒲、佩香囊等等。端午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於吃不吃粽子是其次,該不該吃,我們更多的是去享受端午節的樂趣,組織家庭或者社群讓更多的人去體驗包粽子,香囊等手工製作的樂趣。也可以讓我們的小朋友知道端午節的習俗。
粽子有很多種的味道,最早是蜜棗粽子,後面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經濟增長,現在出來很多肉粽子,蛋黃粽子,鮑魚粽子等各種口味。
想念外婆的蜜棗粽子,特別糯,特別好吃。粽葉和糯米會提前一晚泡好,把粽葉掛起來,大家圍在一起包粽子。那種兒時美好的回憶,真的很懷念。
-
15 # 廚娘巧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這天如果不吃粽子,反倒覺得少了點什麼。從傳統意義上來講,端午節吃粽子有著重要的歷史寓意。大多數人認為端午節吃粽子是源於屈原,但其實粽子的起源要比這更早。那麼,到底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我們一起來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原因及寓意。
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這天如果不吃粽子,反倒覺得少了點什麼。從傳統意義上來講,端午節吃粽子有著重要的歷史寓意。大多數人認為端午節吃粽子是源於屈原,但其實粽子的起源要比這更早。那麼,到底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我們一起來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原因及寓意。
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傳說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
不過,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粽屬於“籺”的一種,籺是人們在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逢年過節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傳統習俗。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節拜祭神靈祖先的貢品。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為廣東鹼水粽。
“粽”字本作“粽”,歷史上跟粽子沾邊兒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為“蘆葉裹米也”。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則明確提到了“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
粽子的傳說: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演變成了粽子。
粽子的寓意: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西漢把粽子做為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梟羹”。《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粽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了。
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因為蛟龍怕楝葉、綠絲。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粽子的各種型別:
“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淨,夾棗、慄、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優質甜茶取汁用來製作粽子,其粽子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
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豐富”
“臘肉香腸粽”:“臘肉香腸包的小粽,入口就有過年團圓的氣息。”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蓮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塊包粽,火腿要金華者,精肥適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黃粽”:“中間一個蛋黃,蛋黃必須採用上好雞蛋,入口甜鹹而不反感。
-
16 # 我繞尚滋味
其實,端午節該不該吃粽子?他首先不是一個能寫到憲法裡的法律問題,也不是一個能夠上升到道德倫理的問題,更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辯證問題,其實每個人都有答案。
所以這個問題的前半句倒是值得討論一下。有人覺得粽子沒啥好吃的?這也許是口味問題,也許是見識太少。曾經有人全網蒐羅了3個大類,18個系列,91種粽子,這麼多種類沒有你愛吃的口味,我只能說你是極少數人,除了水和鹽我也想不到什麼東西是你的唯一,不愛吃不吃也罷,何況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和唯一不是!
端午的歷史由來,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沒必要在這多闡述!有人說端午吃別的行不行?行啊,沒問題。但有些東西就是傳統,約定俗成的普世經驗,大家都會在相同的時間幹相同的事情。
你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後果影響不一定盡如人意。現在相聲裡經常用“位置不對”來抖包袱製造笑點,所謂三俗的屎尿屁,在“不對的位置”發生就會是讓人大笑。再如同你把乾淨牙刷放在碗櫃裡,你會覺得那裡不對勁、不舒服,這就是“位置不對”。
所以端午你非吃別的過節也是沒毛病的,只要你自己和你周圍的人沒有覺得位置不對、不舒服就好!否則招來嫌棄和被教育的下場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
17 # 做菜的萌萌媽
北方端午節的前一天或者當天早早的要在門上插沙棗枝條或者柳樹枝條,每個小孩子要胳膊上,腳脖子上幫花繩子,戴香包,香包裡都是有香草味道的,特別好聞,寓意防止蛇咬人。
端午節我們這裡吃的是晶糕,甜胚子,涼粉,花饃饃(油鍋盔)等。
晶糕也是拿糯米做的,現在分享一下怎麼做的
第一,兩斤糯米滔乾淨泡三四個小時。
第二,把棗子挑好,清洗乾淨,紅豆提前泡上
第三,準備一個盆,能放到大鍋裡的盆,盆裡先放一塊大紗布,紗布上鋪一層糯米,上面鋪一層棗子。棗子上鋪一層糯米。糯米上鋪一層紅豆,一直鋪完,把紗布收口綁主。
第四,上大鍋添足水開始蒸,蒸兩個小時左右,蒸熟取出來晾溫,一次把紗布取出來,用力綁結實,找一個大石頭壓上,第二天就可以吃了。
第五,用刀切一塊晶糕放入盤中,澆上蜂蜜,吃到嘴裡揉晶晶的,很有嚼勁,特別好吃。不輸粽子,它是沒有包粽葉的粽子。我們這裡沒有粽葉子。
-
18 # 包子201314101
端午節當然要吃粽子咯!吃的是傳統,吃的是文化,不僅要吃,我們還自己包粽子呢,那種一家人圍在一起包粽子的場面很好,很溫馨,傳統節日真的能心繫一家人
-
19 # 晗媽vlog
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做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民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都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端午節習俗。而現在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我們的文化遺產更是一種民族精神。
中國歷史悠久,所產生的節日活動多采多姿,這些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是代代相傳的文化資產,個別的節日形式雖然風格迥異,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經驗成果。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託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途中歡樂的盛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
20 # 安徽烽帥
大家好,我是烽帥
眾所周知: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粽子,賽龍舟,已是端午節的標配!弘揚的是奮進向前,愛國憂民的偉大情操
在我的老家,端午節,也是準女婿上門拜見未來岳父岳母的日子。親朋滿座其樂融融!
粽子不止是一種食品,更是一種寄託,是長輩對子女成才、安康,的一種期盼!
端午節那天要不要吃粽子這個問題我認為:節日就要有個節日的樣子,吃粽子也是傳統文化的一個傳承。身體狀況允許的,都應該吃一點!身體狀況不好的就不要去吃了,畢竟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不容易消化!
傳統文化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弘揚和傳播的,看看每年的聖誕節,在國內倍受追捧,再看看我們的傳統節日……相信有很多人會和一樣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給後輩做一個表率吧!
最後我也想問一下:“聖誕節必須要帶聖誕帽,種聖誕樹麼”?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人們有很多的紀念方式,從吃穿用行上,吃就是第一種紀念方式,既然首要是吃,就不得不說說我們南北方的飲食差異,對於端午節,北方多是以米糕為主,而南方則是以包粽子為主,同樣是糯米為主,但是卻有這兩種風格。現在來分析一下這兩種風格的食品。
以糯米為主要原料,加入紅棗,葡萄乾等,現在中中國人民條件好了,逐漸也加入了一些別的食材,比如桂花之類的,也十分好吃。做法簡單,新手簡易上手,很好學的。
這個是南方的端午節習俗,同樣是為了紀念屈原,說是屈原跳江後,百姓為了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往江中投入粽子,供魚蝦吃,吃飽就不會啃食屈原的身體。粽子也是以糯米為主,將粽子葉洗淨,捲成一個筒狀,然後裡面放入糯米,然後再加入其他東西,可以是紅棗,葡萄乾,紅豆等,同樣也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花樣百出的粽子就出現了,有種萬物皆可加的感覺,現在還有了水果粽子,肉粽子,蛋黃粽子,有空大家可以嘗一嘗。就是做法沒有米糕那麼方便,需要孰能生巧,第一次做或者手法不行的,都容易漏,這樣就不好了。
至於所說的粽子沒什麼好吃的,我不覺得,米糕也好,粽子也行,都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以前一年只能吃一次的食物,隨著人們物質的豐富,漸漸不被人們所重視。但是節日就該有節日的氣氛,所以無論是米糕還是粽子,都應該在端午節擺上餐桌,各位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