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一塵不染酷
-
22 # 使用者7765661776699
老了沒有老伴,自己必須要一日三餐,天天吃到做到。(人是鐵,飯是鋼。)自己力所能及地做好身邊事。如果自己還能掙點生活費最好。儘量不要累及兒女。因為有多少夫妻能相跟著去世。
-
23 # 陳段泉
老了沒有老伴怎麼過?農曆2004年正月16日老伴沒了!當時我還在企業上班。一個逝去不能復返。自己留在人間,但是還有一家老小,你能消沉下去嗎!不能!只有默默地工作,不能表現出痛苦的形態。努力工作,爭取早日脫貧,把我們家庭生活逐漸改善。到了2015年苦日子終於熬過來了。在五華縣城買了一套120多平方米、四房二廳、二衛生間的新房,雖然至今還要還房貸,兒子、媳婦在縣城上班,孫女廣州商學院讀書,孫子在縣城高階中學讀書。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還是要感謝黨的富民政策!感謝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改革開放不得了!習近平總書記說:“改革開放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
24 # ma田園牧歌
我個人認為應該有個男女問題。
如果男人老了,應該找個老伴,畢竟有句俗話再孝的兒女不如半路的夫妻,男人一般跟兒女的交流不夠充分,很難表達出自己的苦痛困難,得不到足夠的關愛,生活質量大大下降。
如果是女性老了,可選擇單過或者再婚、或者跟兒女一起,也同樣面臨與兒女有代溝的問題,但是比男性選擇餘地更大。
無論男女沒了老伴都是很難的,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要自己堅強隱忍,有句話說寧欺負老不欺負小,可見一定程度上,欺負老是共識,沒風險,老人沒多大翻身的可能。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都不能逃脫,不要怨天尤人。坦然面對生活的各種困難,因為你只能面對,不能轉嫁和迴避。
不要總是叨叨子女不孝,毫無益處,只會增加隔閡,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兒孫自有兒孫福,現在兒女都一樣,都很自主強勢,不愛聽老人的教導。失去老伴處於劣勢了,就更要少說為妙。
力所能及地幫子女做事情,減輕他們的負擔,世上少有狠心的爹孃,多有狠心的兒女。表示往往父母能原諒兒女的各種過錯,兒女卻很難主動原諒父母。
想明白,活明白,不糾結,隨遇而安!
-
25 # 玉犀情緣
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還是應該努力尋找一個志同道合、
情投意合之人共度餘生。
畢竟這麼大的歲數尋找一個合適的人不容易,
要面對來自子女和各方面的壓力,
但是再難也值得你去嘗試,
因為這關係到你下半生的幸福。
希望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白頭到老,
相伴一生。
-
26 # 遠方167427784
想起一位網友精準的話:所謂孤獨,其實就是缺愛。
這種愛,既是指外在的身邊的有形的,又是指內心的靈魂的情感上的。
人只有在小時候,年輕的時候,才容易產生和獲得純真的愛情,但恰恰在這時候,不會去珍惜這種愛情,也不知道這種感情的彌足珍貴。而到了老年,知道珍貴的時候,往往又得不到了……
人只有在身心孤獨的時候,才能體會到愛才是人世間最純淨無暇,至高無上的東西,其它什麼親情,友情,財富,金錢等等,都是浮雲,都是虛偽,都是無奈……
可世上往往是越珍貴的東西越少……
-
27 # 生活情感日記
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的媽媽摔倒了,骨折。朋友請了護工,但是很多時候還是自己去看顧。她去照顧的時候呢,旁邊病床還有個90歲的老太太,家裡人不在,是護工照看。
老太太喊著要喝水,護工壓根不搭理。喊著餓,護工自己慢條斯理的吃飯。
用朋友的話說,他們就在旁邊看著,還不是沒人知道。就這樣,老太太喊破了喉嚨護工都不搭理,就在旁邊玩手機,喊多了就吼一句,然後繼續玩手機。
朋友的媽媽因為有兒女看顧,就好多了。可是老人家也82歲了,住院那個遭罪啊。
因為怕起褥瘡,護士定時給她翻身,以至於她一看見護士來了就嚇得發抖。跟兒女哭啊,遭這個罪還不如讓我死了!
說的悽悽慘慘慼戚,但是等到好點的時候,又會說:我要是死了,我就看不到你們了啊。
前兩天,我有個同事來穩我有沒有熟悉的治療肺癌的醫生。
我一問,家裡父親小細胞肺癌,他父親要做免疫治療,說別人都做,人家都治好了。
小細胞肺癌,肺癌中比較嚴重的一種,但是他爸爸還深信自己能治好的,沒事的,很快就出院了。哪怕是家裡人都做好了心理準備的情況下。
去醫院看看就知道,能活下去的沒幾個想死的,不論是80歲還是90歲。
普通人對生命的執念是刻在骨子裡的,沒有經歷過生死的人談生死就是一場笑話。
獨自一個人,聽起來很瀟灑。
可是,人到中年,父母已逝。朋友們早就成家生子,操心著孩子的學業。你約她十次,有八次她要陪孩子去輔導班。
無父無夫,無友無子。世界蒼穹,孑然一身。病時無人問津,累時無人過問,偏偏總有人覺得有錢就能解決一切。
大部分人有錢的程度還真的到不了能用它解決一切的地步。
更何況,人是情感動物,感情的需求,傾訴,理解,交歡,這些都是生命中最基本的需求。
知乎的年輕人太多了,多到在還不懂孤獨的可怕,情感的孤寂,死亡的恐懼的年紀就敢大放厥詞,以為自己可以挺過這一切。
其實,大部分人遠沒有自己以為的堅不可摧。
-
28 # 使用者一葉方舟
人老了老兩口有一個先走了,剩下的那個生活很孤單,如果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再找一個好,互相有個陪伴,有個照應,方便多多,如果不願意再找那就要調整好心態,多出去玩玩一日遊和老朋友多接觸,豐富一下自己,也免得孤單。要是和兒女們在一起的話總覺得不太方便,因為老人的生活方式和年輕人完全不一樣,我有親身體驗,我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都是大學生兒子大學畢業後在外地城市工作,女兒大學畢業後回到了家鄉工作,我在老小區居住,女兒結婚之後自己買了大房子讓我和她們一起生活,當初我怎麼也不同意,我和女兒說和你們在一起生活我覺得拘束,生活習慣不同。作息時間不一樣吃飯也吃不到一起,鄰居們都勸我說,自己生的女兒有什麼生活不到一起的,聽鄰居的勸說我同意搬到女兒家,和女兒一起生活了半年我得了抑鬱症了,整個顛覆了正常生活,我晚上睡覺時,人家整忙呢,反正不知在忙些什麼,早上我五點起床了做好了早飯女兒女婿都沒起來呢,八點半上班,八點零五分起床不吃飯穿上衣服就走。一天也是我自己,換了新環境誰都不認識,我又回到自己的家了,這是個很現實的例子,我的意見有合適的找個老伴,互相攙扶渡過餘生。
-
29 # 陪山水共清
老了沒有老伴怎麼辦?還能怎麼辦?就找個老伴唄。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兒孫滿堂,不如半路夫妻”。人老了沒有老伴肯定是特別孤獨的,兒孫自有兒孫事,他們不可能天天圍繞你轉。因為他們有他們的生活,他們有他們的壓力,現在的年輕人能盡一些孝道就很不錯了,不能奢望他們天天都能照顧你,給你聊天,幫你解悶。
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兒孫不能太自私,為了老輩人的財產,不讓其找老伴,或者想讓老輩人只談戀愛不能結婚。怕失去繼承財產的權力,橫加干涉,致使老人無法找到老伴或重拾幸福丟掉孤獨。
-
30 # 老當益壯41148740484
人老了沒有老伴是孤獨寂寞的,這種孤獨寂寞是局外人無法理解和感受的。但生死離別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誰都無法迴避。
既然如此,人老了沒有老伴,就要想得開,耐得住寂寞。因為你面對的是無法改變的現實,生活還要繼續。
首先,要有一個好心態。不要悲觀失望,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到極致,這樣你會體會到生活的樂趣,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
其次,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尤其是一日三餐,不能湊合。要精心調理飲食,以確保身體健康。不願做飯或不會做飯,可去飯店或僱個做家務的保姆。
平日也可以約好朋友聊天或出去玩玩,散散步。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感到力不從心,需要別人侍候之時,可選擇相對靠譜具有醫養結合,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的養老院安度餘生。
-
31 # 我是焱垚
夫妻能夠白頭偕老其實就已經很難了,“比翼雙飛”幾乎是不可能,老夫妻必然有一個人要先走,這是另一個人無法逃避的事情,而活著的人一定是孤零零的。
-
32 # 使用者李慕義
七種死:
1,無價值的人等死。
2,無目標的人累死。
3,無藥救的人病死。
3,無節制的人作死,
4,無王法的人找死,
5,無指望的人想死。
6,無壽數的人必死。
7,無永生的人怕死。
-
33 # 平常心態97306
老了沒有老伴的人多的是,不也照樣活過百的也有,只要擺正心態積極生活,老了沒有老伴照樣可以風生水起活得精彩,可以吃飯,睡覺,打拳,練功,打太極拳,讀書,寫字✍️遊山玩水!。
-
34 # 情感V觀喬存興
我的觀點就是,當一個人老了沒有老伴的時候,就應該把自己的餘熱,自己的特長更加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以便來充實一下自己的精神生活。
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到了老年的時候,沒有老伴而感到垂頭喪氣,萎靡不振。
你要知道,支撐自己生命的不是你有沒有老伴,而是你有一顆不可摧殘的信念,和有一個強烈願望的精氣神。
一個人到了老年的時候,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有限生命,完全都寄託在有沒有老伴的心思上。
好像是自己老了只要是有老伴侶,才能生活的有滋有味,而沒有了老伴,就變得頹唐不振了。我說那是一個老年人錯誤的認知。
那麼就要有人問我了,那你認為怎樣才能使一個老年人,沒有老伴生活的更加有意義呢?
下面小編就帶你分析一下,老年人在沒有老伴的情況下,怎樣才能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更加豐富多彩。
一,千萬不要整天待在家裡一個老年人真正的老了,不是年齡的老了就成了一個老年人了。真正的使你變老不是你的年齡,而是你的心態。
當你有一顆永遠年輕心態的時候,我告訴你那你這顆常青樹就真的永遠都不會老。
假如說你到了晚年的時候,就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垂暮之年的人了,整天哀聲嘆氣,沒有一點精氣神,那你就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孤獨寂寞老年人了。
只有自己把自己的心態放在Sunny下,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多多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精神文化生活,比什麼都重要。
一個老年人只有你把自己的晚年生活,搞得有聲有色,就是沒有老伴,那你也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
總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晚年生活,給關閉起來就可以了。
如果你把自己的晚年生活搞得紅紅火火的,我想就是你沒有老伴,那你的夕陽紅生活也是其樂無窮的。
一個人活到老,學到老。老年人也應該有自己的追求,比如說多運動,多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各種文體活動。
下下棋,看看夕陽,陪著子女看看書籍,有說有笑的,那也是一個幸福的人生。
三,要制定好自己每天生活習慣老年人生活要有規律,不是說沒有了老伴生活就要一攤糊塗,邋里邋遢,這樣不是一個健康老人去追求的目標。
一個老年人最喜歡的地方就是人多的地方,比如說到集市上,大街上,公園裡,散散步,看看市場,釣釣魚,種種花,養養小動物。總之能分散你孤獨寂寞的注意力就可以了。
並且每天都要有一定的生活規律。
比如說像這個老人,每天都是在堅持打太極拳,無論是春秋冬夏,風雨無阻。這樣的老年生活也是津津有味的。
四,寫一本自己的回憶錄老年人可以說是有了自己的足夠時間,可以靜下心來,把自己的一生好好地回憶一下,然後每天都堅持寫,這樣你可以像演電影似的,每天也都可以自己寫,然後分享給自己的全家人,這樣你的人生也是快樂每一天的。
如果你的心態不老,那你永遠就是一個健康成長的人生,就是沒有老伴,那你照樣可以享受Sunny的人生。
不要因為自己沒有老伴,而自己整天都在悶悶不樂。那是一個不好的狀態。
最最重要的是,那就要讓自己投入到大自然中去,享受一下健康快樂的人生。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變得豐富多彩了。
動動腦,不會老……
-
35 # 股票股市貓九
人老了,又沒了老伴,好孤單,隨時說話的人也沒有了,家裡空蕩蕩的,一下子無法適應,確實很難。
死亡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老人要想開些。兒女們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不可能時刻陪伴在身邊,要學會自我調節好了,坦然面對現實,隨遇而安。才能夠讓自己的餘生好過些。
人老了,容易懷舊。可以故地重遊,與親人、老同學、老同事相聚,共敘年輕時的趣聞樂事,享受真情。
或報名參加老年大學學習,認識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讓生活多元化。友情能滋潤老年生活,使你生活過得多姿多彩。
人老了就越來越像孩子,怕孤獨。孩子不在身邊,老伴成了唯一的精神寄託。如果寂寞就找個老伴吧!可以陪您說說話,嘮嘮嗑,可以一起出去走走,可以相互扶持。
回覆列表
人老了沒有伴,一定會有時候感到孤獨。但無論如何都要讓自己堅強,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健康開心地渡過餘生。
當年我媽媽沒有任何徵兆的突然離世,給我們姊妹留下了難以接受的失去媽媽的痛。雖然媽媽已經離世十年了,可是一想到媽媽,鼻子發酸,淚水還是會不自覺地流下來。雖然媽媽已經七十九歲了,可是,那個子女都希望媽媽長命百歲,希望父母永不老去。
媽媽的突然離世不僅僅讓我們姊妹心痛,更是讓我的老父親一下子難以接受。
媽媽離世不久,父親就突然病了,好端端的一個堅強的父親突然腦子糊塗了,有時莫名其妙地跪在媽媽的遺像前自言自語,真的是好可憐 好傷心。
自從媽媽走後,父親腦子糊塗,也不願出門,那裡都不去。任憑我們兄弟姐妹怎麼勸說,他都不願意來我們姊妹家住。沒有辦法 ,照顧父親的責任又落在了二姐的肩上。
雖然我們兄弟姐妹也經常回家看望父親,雖然二姐及二姐一家對父親照顧的非常好,但是父親還是沒有從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來。慢慢地自己也走不動了,慢慢地手腳也不靈活了,只能二姐每頓飯給父親喂著吃。為了能讓父親好起來,二姐推著輪椅讓父親和村裡人說說話,看看自家田地,變著花樣給父親做好吃的,每天陪父親說話。雖然父親已經在自己的世界裡遊走,但二姐還是一直一直給父親講我們小時候的事,講父親當年的勤勞善良,講父親如何幫助村裡人的事情,把父親曾經一起上班共事的好友請到家裡和父親敘舊,把父親的弟弟叫到家裡陪父親……二姐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讓父親重新振作起來,好好愛自己,好好生活。可是無論二姐怎樣努力,父親就是在自己的世界裡走不出來。
直到父親去世的一個多月裡,所有兄弟姐妹都放下一切,一直守候在父親的周圍,看著一天天老去的父親,看著在自己的世界裡走不出來的父親,我們的心很痛很痛,但無能為力。只有陪伴,只有盡力地照顧好父親。
看到這個題目,老了沒有伴怎麼辦?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的父親的那種孤獨,那種讓兒女心痛心疼的無能為力。真的是好無助,好無助。
所以,我在此建議沒有老伴的老人一定要堅強,這世界只有同年同月同日生日的可能,沒有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機會。總有一個人先離去,離去的人是福氣,留下的人就很可憐。如果自己再不調解好自己的心情,很可能就和我的父親一樣,自己孤獨,兒女心疼。
在此,我建議老人不妨試試做好一下幾點:
1.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生活有規律,鍛鍊身體,吃的養生一點
2.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女的家事儘量少摻和,你養育他們長大已經非常辛苦了,他們翅膀硬了,要放開手讓他們成長。人生該吃的苦就讓他們吃,吃苦是福,吃苦才能懂得父母恩,才能真正的成長。
3儘量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保持一碗水的距離。這樣會避免誤會,避免不必要的看不慣對方心煩生氣。
4.不要把自己的的養老錢都給子女。一定要給自己留夠養老的錢,給自己留後路。自古養兒防老沒有錯,但是如今有太多的拿著父母的養老錢不贍養父母的兒女大有人在。
5.可以適當地在不影響自己生活心情的情況下,幫助一下兒女,但不能成為兒女的保姆,出力不討好。適可而止。
6.有條件的可以去上老年大學。在哪裡有太多的同齡老人,學樂器,學寫毛筆字,學畫畫,學模特步,學太極拳等等,不在於學的有多好,有個愛好能讓自己避免孤獨,和同樣的老人在一起也有共同語言,即讓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又讓自己的心情Sunny燦爛,何樂而不為呢?
7.也可以去跳廣場舞,音樂響起,一切煩惱都會減少。
8.有條件的也可以抱團養老。幾個興趣愛好相同的老人在一起生活,輪流做飯,然後一去玩,心情總會美美的。
10.當自己實在不能自理的時候,可以進養老院。在那裡有和自己一樣的老人,養老院的條件相對比一個人在家要好。
總之,人老了,總會感覺孤獨。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我的父親就是在走不出自己的世界裡孤獨終老。
而我的公公卻不同。在我的婆婆去世很久後,我的公公就找了一個阿姨一起生活。他們也沒有領證,就住在兒女給公公買的縣城的樓房裡,每月給阿姨一些費用。當初兒女商量誰家老人生病誰家兒女主要負責。只要兩個老人開心就好。公公和阿姨一起做飯,一起溜達。記得有一次我們回家看望公公,由於下班後才開車回家,到家已經天黑了。就看見前面兩個老人手拉著手,相互扶持著往前走,我還給老公說,等我們老了能否像前面的那對老人一樣手拉著手過完一生,沒想到這對老人就是我的公公和阿姨。
公公和阿姨在一起心情很好。我們也經常回家看望他們,給父親買什麼也一定會給阿姨買什麼,一樣對待。後來,父親離世了,阿姨不願意呆在父親的房子裡,就又回自己兒女那裡了。
最後,祝福老人們都能健健康康的生活,開開心心的度過每一天。讓自己的夕陽生活依舊多姿多彩,讓自己活的有質量,有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