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彩錦鯉

    對於古文中的“地”、“天”、“道”的含義,平時閱讀經常會遇到,所以我做了一個系統性的總結,下面分享給大家。

    古文中“地”的含義大地平面:例如“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地球上人類生存的地面空間:例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文中“天”的含義天文學上物理意義上的天:如《周易》乾卦卦辭“天行健”的“天”。具有宗教色彩,信仰上的主宰之天:如《左傳》所說的“吳天不弔”。心理性情上的天:如《泰誓》和《孟子》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形而上的天:如《中庸》所謂“天命之謂性。”古文中“道”的含義說:此含義開始於唐宋時期,如“速速道來”、“某人道”。需要注意的是,《道德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文中所有的道都沒有“說”的含義。道路:比如元人馬致遠在 《秋思曲》中所寫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這個“古道西風瘦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說文》意義的 註釋就是:“道者,徑路也。”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學理上或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的道:如子產在《左傳》中所說的:“天道遠,人道邇。” 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所說:“兵者, 詭道也。”等等。形而上的道:如《易·系傳》所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如道書所說:“離有離無之謂道。”這便同於佛經上所說的: “即有即空,即空即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都是物理意義上的天和地。道:是形而上的道,《道德經》全文所講的道。自然:本來就是這樣,本真本我的樣子。自,是自在的本我;然,是當然如此。道的境界老子用整篇文章來講述什麼是道,上篇講道的本質、特點,下篇講德,德即是道的應用。但是正如老子自己講的那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包括老子自己也說不清,即使說清楚了,每個人的理解又是千差萬別。我們沒有老子的境界,只能盡最大努力去表達去解釋,最終無非是和老子一樣“強說道”!也許,只有真正到了老子的那個境界才能真正明白道的含義吧!你說呢?

  • 2 # 使用者名稱夥子

    地就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天就是地球以外的整個宇宙,道便是構成天和地的基本要素。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又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由此去觀,今可知其名,道曰物質。道對應名,名即是有,而“有名萬物之母”。恰好物質跟萬物對應,所以物質是道,道即物質,這個判斷應該能夠成立。萬物混而為物質,物質分而為萬物。同理,名混而為道,道分而為名。老子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因此道跟名和物質跟萬物本是同出而異名。

    起初映入我們眼睛的只是存在,由於原祖初人偷吃智慧果,智慧果不必象宗教一樣去想象和解釋它,而是可以且應當理解為大自然和森林裡的野果,這樣人類是從穿身上皮毛、吃大自然森林野果、天當房地床開始走向文明之旅的。總之吃了智慧果後,眼睛亮了,就是有了思維、意識、精神,因此映入眼裡的存在已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存在,而是被我們看成了不同差異性和多樣性的存在。而後亞里士多德說哲學始於人們有了閒暇過後,這時人們不再滿足差異性和多樣性理解世界,而是開始去思考隱藏在差異性背後的同一性和隱藏在多樣性背後的統一性,因此泰勒斯說水是萬物之源,以及後來德謨克利特又提出了原子論。

    大約相同時代,老子正在思考道跟名,以及又把它們跟萬物混雜在一起,老子甚至直言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見今人讀不懂老子的道,是因為當初把西方物質概念翻譯成中文時用錯了概念,沒有把它翻譯成已有概念道,而是硬生生去生造一個詞物質,結果今天中中國人既不理解道,也不理解物質,使東西方文化無法對接到一起。

    最後老子說道跟名(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物質跟萬物)“同謂之玄”,玄即深刻深奧。又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即是說道跟名或物質跟萬物深刻深奧得不得了啊,它們是開啟所有一切認識大門的鑰匙。

  • 3 # 古籍新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通行本《老子》第一章中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所謂的道是什麼樣的呢?《道德經》中說: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常無名,樸。

    從這幾段話裡,可以看出老子所謂的道是看不見,聽不到,也摸不到的,無名也無狀。無名即沒有特殊的屬性,無狀即沒有特殊的形狀,但道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象是客觀實在的,因此道也是客觀實在的,是實際存在的。同時道又“復歸於無物”,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這又說明了道的反本復初性。這兩個方面都說明,道是實際存在的,實實在在的。

    其二認為道是宇宙法則。《道德經》中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段話中的道法自然在前面文章中講過,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為法。《道德經》中又說: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既然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決定,顯然道又具有了法則的意義。道作為宇宙法則的含義目前有爭論,如張岱年就認為:“老子肯定天地萬物具有普遍規律,這是他的理論貢獻,但他把普遍規律實體化了,認為是最高實體,這是他的失誤。”雖然道作為宇宙法則有爭論,但道不是精神實體卻是肯定的。老子認為道是無為的,既沒有目的,也沒有意志的,因此道就沒有精神作用的特點,所以道不是精神的。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迴圈執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執行不息,執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

  • 4 # 楊洪波營養師經絡師

    “法”在這裡是動詞,意思是“遵守,順從”。這樣去理解,就大致能理解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在大地上生存,遵守大地萬物生長作息的規則;

    大地承天,萬物的生長繁衍和遷徙是依據自然氣候的變化而進行的;

    自然氣候,天象變化遵從宇宙間的“大道”執行;

    而宇宙間的“大道”,則是世間萬物本來的樣子。

    老子的學說核心是“無為”,遵從“大道”。而這句話更清晰形象地講明瞭“天、地、人”與“自然”的關係。

  • 5 # 拓拔悲弘

    簡而言之,這是老子的巨集觀認識論。老子認為,大到寰宇世界,小到個體細胞,都是一個運動變化著的執行系統,無論是系統內部要素之間,還是系統與系統之間,都存在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關係。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執行系統,從每個人到族群、再到社會,由小變大,環環相扣,形成了屬於人類社會的執行系統。然而對於整個宇宙這個大系統來說,人類只能是這個大系統衍生出的若干層級之下的子系統,簡單的說,人類是整個地球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地球的生態系統又是宇宙天文系統之中的一個子系統;整個宇宙的執行系統又是“道”生“德”養的系統,而貫穿於整個宇宙系統及其各層級子系統的執行指令,就是“自然”。而“道”之“德”行所遵循的,就是以“不言之教”、“無為之治”來確保天地萬物在“相反相成”、“對立統一”中,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這就是“自然法則”。所以,人類在天地面前,只是滄海一粟,人類依附於天地萬物而生,理應遵循天地萬物的執行軌跡。人類社會的生死存亡,取決於人類的執行系統是否符合“自然法則”,無論人類自認為人類有多強大、有多不可一世,但如果人類倒行逆施到了天地不容的地步,天地是不會留給人類半點機會的。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

  • 6 # 嘿詩

    地:地球

    天:銀河、宇宙

    道:軌跡、潛規律

    人是效法於地的,地是效法於天的,天是效法於道的,而道則純任自然。

    道是天下萬物的母親,世界上有四種東西最大,即王、地、天、道。王是人的代表。人、地、天三者都受到上一級法則的制約,而道本身就是自然的。“道法自然”並不是說道之外還有個“自然”.而是說道的活動以自我滿足、獨立自在為法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即以……為法則。對於人、地、天、道、自然之間的關係,老子得出一個結論:人取法於地,地取法於天。天取法於道,道取法於自然。道,大而玄奧,生成了天地萬物。然而,道又是從何處而來的呢?通過“道法自然”一詞,我們知道,道是自然而然生成的。道向自然學習,效法並順應自然。道是至高無上的,就連它都要順應並效法自然,更何況人類呢?所以,人類不應該自恃頭腦聰明,有獨立的思想,就可以主宰世間的萬事萬物,而是應該順應自然,敬畏自然。如果破壞自然的和諧,大肆屠殺牲畜,任意砍伐森林,那麼大道和天地就會隨時懲罰人類。因此,人類要與天地合二為一,要學習大道包容萬物的胸襟,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只有這樣,人類才會生活得快活逍遙,無所為而義無所不為。

  • 7 # 西蜀府河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天地萬物的形成過程:先有天,再有地,有天地,然後有人和萬物。

    從太極陰陽圖看:黑魚代表地,陰。白魚代表天、陽。“天乃道”,白魚就是天,只有一個黑點,然後一片空白。這個黑點就是道,《老子》所講的“其中有精”。精者,小之微也。慎獨,慎的就是這“莫見乎隱,莫顯乎微”的像水一樣、迴圈於天地間的道。道,之所以能生天地萬物,正是因為“其中有精”。故曰“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黑魚代表地,表示無窮個精微的黑點聚合,而形成地。

    闢和闔,就是陰陽(天地)的辯證關係。陽闔(聚合)成陰,陰闢(分散)為陽。所以陽爻為“一”,陰爻為“——”,兩條聚在一起的陽爻構成陰爻。

    自然,自:自己、原本,然:這樣。自然:原本這樣,即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不管你承不承認它,它就這樣存在著。

  • 8 # 人生就是兩個字

    首先。“法”不能單純的理解為效法,因它是從效法的意義中上升之法則而使用,即從等差對比的希效中得以明白自我存在的不足。但歷代注家除去王弼一人外,並沒有誰能真正擺脫‘效法’義的理解。恩,出現過一個,元代的吳澄述,他以莊學的一段話為引,將“法”理解為“平”,倒置了兩字的意涵,但沒什麼卵用。王弼在注經時便是這樣理解的:

    法,謂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的全覆,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法自然,天故資焉。天法於道,地故則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王所以為主,其主之者一也。

    “人法地”,是就地的全載之德而根據自身的所限得以全安,即從等差對比的效法中得以明晰自我本質存在的全部能量,而升之法則的意蘊。

    “地法天”,是就天的運化四時之功而使大地的全載之物有所孕化,這也只是從等差對別的效法中得以明晰自我本質存在的全部能量,而升之法則的意蘊,而不是說地在效法天的形式中獲得於自身本質存在之外的東西。

    "天法道",四大之間的相法只是就彼方的性質之大而轉法於自身,天法道的意蘊也同前兩處一致。天的意義較之地更為飄渺,是因為我們對天的認識是從日月的交替、四時、六氣的變化而歸總的週期性概念,但不論如何,較之於道,它仍舊只是有這些能為。而不能有所逾越。

    “道法自然”,這一句的理解是這一章乃至於整部老子看法正確與否的基礎,“道”在這裡所表現的並不是本體論,而是意義性的本體論,真正的本體則是“自然”(沒有完全動效法和法則的區別,是很難發現這句話究竟有多重要···)。按照前三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邏輯形式,都表明後者的意義要大於前者,而這裡"道"既然法"自然",則說明"自然"應當大於"道",但“道”在本章的開頭已經確立了其周行不怠、獨立不改、寂寥無偶的本體性特性,則不應該存在一種比它更大的東西。但卻有了,是“自然”。為什麼“自然”能為“道”所“法”?是因為“自然”並不以名詞使用,而是因其狀詞的意義指自己而然、自己如此,才被道家體系所容納為主要概念。《老》、《莊》對“道”的表述最終須進階至“道法自然”的旨趣中,但歷代注家通常只理解為“道”是“自然”的前提,繁雜了“道”的性質,只有王弼、郭象、成玄英等人才看到“道”是以“自然”為前提,則將一切都回給了萬物自身的同時,這才賦予了“道”周、遍、鹹的圓滿;這樣一來“道”的自己如此便只是因為萬物無不自己如此。正所謂“道是跡,自然是本,以本收跡,故言法也。”(這一內在的認識順序估計沒什麼人懂,=_=)

    等學問作到這一步,明確出道家的理統核心是以存在狀態容納存在本質的這一特點,便能夠輕易讀懂許多道家文獻了。包括王弼的道德經注、老子指略,都只能算入門。學問若沒有做到這一步,就會出現舊時學者所談論的舊矛盾,即唐時的《集古今佛道論衡》中曾出現這一問題的辯論。這也是今人即便取用西哲思路也仍舊無法避免的矛盾。

    先(慧乘)問道(劉仲卿)雲:先生廣位道宗,高邁宇宙,向釋道德(道德經)雲:上卷明道,下卷明德。未知此道更有大此道者?為更無大於道者?

    答曰:天上天下唯道至極,最大更無大於道者。

    難曰:道是至極最大更無大於道者,亦可道是至極之法,更無法於道者?

    答曰:道是至極之法,更無法於道者。

    難曰:老經自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意自違本宗,乃雲更無法於道者?若‘道’是至極之法,遂更有法於道者,何意道法最大,不得更有大於道者?

    答曰:道只是自然,自然即是道,所以更無別法能法於道者。

    難曰: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亦得自然,還法道不? 

    答曰: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 

    難曰: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亦可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 

    答曰: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所以不相法。 

    難曰:道法自然,自然即是道,亦可地法於天,天即是地。然地法於天,天不即地。故知道法自然,自然不即道。若自然即是道,天應即是地。

    無法給予你更多的文字來辨析出“道”的意義,不過你可以看看牟宗三先生對道家體系的理解,其中的認為“道”是境界說,這一點很能了徹道家的理統問題;但牟老的認識始終是偏向西哲和儒家,對道家的內容並不精深,需自行把握。另外關於”自然“的意蘊,你可以看塗又光先生的楚國哲學史,或其他書籍的辨析。至於你的學問能做到哪一步,還得看自己對文字以及道家文獻整體的把握程度。

    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不喜勿噴!

  • 9 # 華168417132

    該問答題作者,要求譯明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地,天,道。原文作者的意思是表示指的是什麼。人法地。也就是說,人的一切活動,包括辦法,只能侷限於地面之上。地法天。也就是說,地面上的萬物生長必須依靠太陽和月光的普照,才能生存。天法道。是指天體運動,原文僅指太陽和月亮為天,一陰一陽作為直線上的兩個端點繞著作者,作園週轉動。東昇,西落。也就是說:地指的就是地面。天指的是太陽和太陰。道指的就是東昇西落,週而復始,作園周運轉。運轉的軌道,就是天道。

  • 10 # m443

    天,地 , 人都是通過道來聯絡的 但又有不同 比如天道曰陰陽 地道曰圓方 人道曰仁義 道法自然 並不是現在意義的自然世界 我的理解可能如釋家所說真如世界 本來的樣子 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 11 # 實話常說

    老子關於“人”“地”“天”“道”的論述,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向天命觀挑戰,用新的宇宙觀取代上帝神學的天道自然說的重要觀點。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幾句話,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說的是人取法地理,大地才能提供人們生存的條件;地理取法天時,地上萬物才能生髮成長;天時取法“道”,順其本來的樣子,就能保持常態,維繫平衡,而不失恆久;而“道”也要取法自然,隨順萬物自己本來的狀態。最後一句的“道法自然”,並不是說在“道”之外還有個更為根本的“自然”。在老子的思想裡,“道”就是“自然”,“道”總是“自然”,“道法自然”實際上是說“道”以自身為法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終是要過渡到人法“道”,人法“自然”。

    “道”是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有著極為豐富的含義。在上面這幾句話裡,老子明確指出,“道”先天地而存在,是萬物的本源,天地都是從“道”中產生。這一思想後來成為道家理論最核心的內容之一。老子依據這一思想開創了道家學派,第一次探討了萬物的本源問題,開闢了中國形而上學的傳統,對中國哲學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宇宙觀的高度考察自然、觀察社會、探討人生問題的偉大思想家。

  • 12 # 慧增

    1

    對“道”解釋

    “道”這個名詞在我們中國很常用,但很多人並不清楚“道”的含義,有些人還把“道”複雜化和神祕化了。“道”就是軌道,也可以稱之為“宇宙規律”,其實就是自然規律。很多人覺得是很玄妙的問題,其實思想越是複雜想的越深奧,研究的方向越是偏離道。

    2

    合道的重要性

    按照宇宙規律生存就是合道,合道地生存就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就能在宇宙中體現自身更大的價值。這就是合道生存的重要性。

    3

    什麼是不合道

    不按照宇宙規律生存,也就是自然規律生存,而是按照障礙宇宙正向發展的方式生存,都是不合道的生存方式。

    4

    對“道”三個層面的劃分

    “道”分為“人道” “天道”和“玄道”三個層面。

    5

    人道及合乎人道

    什麼是人道呢?首先了解人類自身的品性,人類自身的品性就是奉獻與擔當等。當知道了自身的品性,我們就要堅定不移地做這樣的人,這樣就符合人的本性,就已經在人生正確的軌道上了。

    人類之所以能夠出現在宇宙中,之所以具有與生俱來的高貴品性,這是創造者對人類生命的設定,創造者是按照宇宙規律對人類進行設定的。因此,人類只要按照創造者為自己設定的程式去生存就是合道的生存,就符合人道。“人道”就是做人行走的軌道,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和規律。

    6

    天道及合乎天道

    我們可以把天道理解為我們所在生命空間的自然規律。合乎宇宙規律,合乎萬物法則生存與成長,這樣的做法可以簡單稱之為合乎天道。

    生命空間就是指宇宙中像動植物這樣的生命生存的總空間,不僅僅是地球空間。

    7

    對玄道的認識,如何接近玄道及步入玄道的意義

    玄道是生命空間之外存在的自然規律。雖然人類目前還無法探知生命空間之外的那些空間,但是更高智慧的生命已經知道玄道不但存在還影響著生命空間。

    人只有不斷探索與前進才能瞭解更多的宇宙規律,也就等於逐步接近了“玄道”。也就是說,要想探索玄道,就要不斷探索宇宙規律,當一個人有足夠強大的能力時,他就能夠憑藉自身的能力去領略“玄道”的真實面目。而當一個人能夠步入“玄道”時,就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憑我們地球人目前的生命層次,我們距離步入玄道、讓自身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還很遠。但是,要想探索“玄道”的真實面目,最基本的要求首先要符合“人道”,並且遵守“天道”,這樣才有機會去逐步提升,最終才能達到那樣的高度。

    其實“道”就是簡單的生存軌道,迴歸簡單的心,按照自然規律生存,積極向上的生活,就已經走在合乎正確的道路上。如果領悟了人與宇宙的關係,迴歸一個人的自身本性,那麼就會深切體會到合乎這個規律生存的幸福和快樂。無論是佛法還是基督都向世人傳達了這樣一個真理。

    所以只有構建學習宇宙知識體系才能為我們的人生不脫離軌道打下基礎,才能使我們清楚人生的目的。

    當我們把企業理念定位“致極植道,道之極致”的時候,就是遵循這樣一個真理。按照這樣的規律生存發展,向著美好圓滿極致努力前進。當人人都能瞭解人與宇宙的關係,都能過上美好幸福生活。

  • 13 # 豐澤倉儲文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句子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在此句子的前一句是:故,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那麼,老子在接下來的句子則是對以上句子的承接和作用以加以說明,也就有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說法。

    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在說什麼呢?

    "道"在古人的認識裡,是整體性的世界觀,是自然界中的整體概括。其非常巨集達而無所不包,因此老子在《道德經》的開篇立意中就直接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一觀念。

    天,地在《易經》中則以乾坤為卦,乾的卦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的卦辭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法"這個字在《道德經》這一句中的文言解釋是效法的意思。

    手機快沒電了,就不再寫了。

    你自己把這一整篇看完,各段落連線起來理解,就知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句子的意思了。

  • 14 # 孟祥源之論法凡人

    這麼簡單的道理嘛!古人沒那麼多的怪心眼!適者生存:人想方設法適應地,地適應天,天適應道,道與道法皆是自然!地即是人勞作的田地;天即是現今地球的大氣層與日月星辰;道即是自然迴圈之至…!一一論法真人孟祥源

  • 15 # 燁之徐學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關於人與“道”如何進行溝通,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即,人取法於地,地取法於天,天取法於“道”,“道”則取法於它自己的樣子。“地”就是指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地,大地生育萬物,“天”就是指自然界的天,蒼天,天穹,也是人們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界,“道”就是一種至高無上存在,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按其規律執行。

  • 16 # 活水泉源3383

    地球是宇宙中的幸運星,生活在此的人及其它動物植物是幸運物種。適宜的生態環境令人稱奇。這是巧合的傑作還是大能智慧者獨特的設計創造?查考經典使人明曉釋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見道是自有永有的。道是何方神聖?《聖經》告訴我們,道就是神,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

  • 17 # 王田川

    人法地,就是人需要遵守地(球)上的法則,人受地的法則的約束。地法天,是地及其之上的一切要按照天的法則行。受天,或者叫宇宙的法則,規律的侷限和約束。天法道,是指整個宇宙被超時空的力量支配和約束。而道法自然,這裡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的意思,而是回答道是從哪裡來,被什麼約束。道法自然是說,道不受任何約束,超越時空,不受時空限制的,是永恆的存在,是一種自我存在。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這個道的存在,不是我們在有限的時空裡的人可以知道的,認知的,可以理解的存在。名可名,非常名,我們無法用我們的有限的,在時空之下的語言去給道下一個定義,用什麼名字去描述的。

  • 18 # feier2018625

    老子傳授李耳六句話真乃人世間精髓:

    治心 清靜無慾

    治身 皈原真柔

    治世 自然無為

    治家 合和恆一

    治神 抱一還元

    治萬物 得一而生

    這就話包羅永珍,天地之間一切本源都在其中你要探求的治世真理也在其內,只要把這六句話體悟透徹,你就可以應對世間萬變,還可以去救度眾人,你也就不枉來人世一遭。

    仁德之道的最高目標—孔子的“大同世界”

    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人不只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只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有各自的事業,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大同世界!

    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地”“天”“道”真正含義!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這24個字是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我們中中國人要牢牢記住這24個字的真正含義。

    孔子天下為公論語中有記載:

    中國歷史劃分為公天下和家天下兩個歷史時期。三皇五帝是公天下時代,夏商周是家天下時代。孔子熱情歌頌公天下的大同世界,而且認定大同世界是理想社會。至今為止中國走的路線也是孔子的思想。不能把孔子的奉獻精神給抹殺了。

    中國上下5000年曆史,在上古時代古人就給我們世人留下了文化典籍!敵人永遠也打不敗我們中國!

    美國走的資本主義道路是禍國殃民

    中國走的社會主義道路是穩中求勝

    二者走的路線不同,命運自然不同!

    在黨中央帶領的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們偉大的中中國人民定能繁榮富強!中國崛起指日可待!

    中國歷史在哪兒!中國根基在哪兒!

    這是全世界都無法改變和超越的中國力量!

  • 19 # 遠方YF

    是一句流傳甚廣的老子的話。但是這句話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同,單獨拿出來講並不會出現很大的誤解。

    “法”在這裡是動詞,意思是“遵守,順從”。這樣去理解,就大致能理解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在大地上生存,遵守大地萬物生長作息的規則;

    大地承天,萬物的生長繁衍和遷徙是依據自然氣候的變化而進行的;

    自然氣候,天象變化遵從宇宙間的“大道”執行;

    而宇宙間的“大道”,則是世間萬物本來的樣子。

    老子的學說核心是“無為”,遵從“大道”。而這句話更清晰形象地講明瞭“天、地、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的難點在“自然”,這個“自然”,並非我們平時說的“大自然”,天大地大,“道”最大。“道”又怎麼會去遵循大自然呢?這個“自然”,是指萬事萬物本來的樣子。“大自然”這個我們現在用得很多的詞是從這裡衍生出來也不一定。

    所以前三個“法”字可以理解為順從,而第四個法字理解為“即,是”也對。

    道性自然,無所法也。“自然”即“道”。

    道就是萬物本來的樣子。這一點實際上是這章《道德經》內容,我們來看全文:

    《道德經》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這麼個東西,渾然天成,生於天地之先,無聲無形,無需外力輔助,獨自周而復始的執行,從不停歇。可以視之為天地之根本。

    我也不知道這個東西叫什麼,權且稱之為“道”,再勉強取個“大”的名(所以我們應該叫它“道大”麼……)。

    它廣大無邊,執行不竭,連綿擴充套件到至遠而反,再從本原開始執行,在時間和空間裡裡周而復始,從不停歇。所以我們稱宇宙之道為“道大”(果然叫道大),天地之道為“天大、地大”,人中之道為“人大”。

    宇宙間有四大(注意不是大小的意思,是有四種執行之道),人大隻是其中最小的道。“王”是人王。我們原來講過諸子百家都是統治建言中帶哲學意味的思想,所以這裡是對人王建言,用“王大”代指“人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真正以“道”來統御萬民,就要順應時令和萬物生長規則,讓他們回覆到他們本來的樣子,無為而治,天下得自然之法,安定。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後來劉邦稱帝之後,就採用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學派拉來了黃帝做大旗,稱為“黃老學說”,讓戰亂的天下休養生息,人間大昌,迎來了“文景之治”。

  • 20 # 李志勇LZY

    地:存地球經緯點面時水季節;

    天:認晝大陽運空間的天氣侯;

    道:求渾日地月三星文真道教;

    然:符天規地律物性人情正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生長需要什麼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