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煮酒江湖
-
2 # 泊圖泊途
《三國演義》前半部分是英雄的發家史,後半部分則是英雄的落寞史。因此書籍便有了兩種意味,俠客意味和歷史意味。
羅貫中用了重墨在赤壁之戰極其前後上,寫的越多,編的自然也越多。其舌戰群儒到孔明、周瑜的掌上之“火”,再華容道放曹操,諸葛亮三氣周瑜,都是編的。但是這編的確實非常精彩也非常小說,歷史未必是精彩的但往往是深刻沉重的,小說卻很精彩,但是卻多了很多不合邏輯的個人色彩。但是讀者們誰在乎呢?
《三國演義》確實非常之精彩,從開始就定下蜀漢正統的基調,對手曹操也當然發跡於前半段。滿則溢、盈則虧,越接近巔峰也就越接近衰敗,劉備的巔峰來的很慢,卻又來的很急,關羽之死就是轉折之處。說實話,很多人對於關羽之死要比劉備之死要難過的多。
小說中關羽死代表了蜀漢的下滑,而諸葛亮的死就暗示了蜀漢的敗亡。此二人一死,下文誰還想看!
之後便是姜維等人的掙扎,無力中還帶著悲涼,初讀《三國》看到這裡不禁非常失望,看來蜀漢是沒戲了。
《三國演義》前面經常就是因為塑造了非常多的“虛假”和完美形象,這這樣的形象非常飽滿有特色,但是越到後面人物越平庸越沒有特色,可能給沒特色才是歷史人物更真實的形象。
-
3 # 張永科38
巜三國演義》為什麼前半部分比後半部分好看?原因有三:①讀者之心與作者之心是相通的,都是安漢向劉。都期望恢復漢室,劉備掌天下。②前半部分熱鬧的混戰中劉備崛起,一技獨秀!曹操,袁紹,袁術,呂布,公孫贊,劉表,孫策,孫權等各路英雄你爭我奪,情節上迭蕩起伏!各路英雄武藝超群,互相廝殺,精采紛呈!在混戰紛爭中,劉備得孔明龐統為左右軍師,先佔荊州,後取西川,曹阿瞞敗走斜谷丟了漢中!三足鼎立之勢已成,令讀者喜出望外,上半部當然好看!③自劉備做漢中王后,好比人過三十天過午,走上下坡路。先是關雲長失荊州敗走麥城被縛遭害,後是劉備拒諫兵敗託孤白帝城,蜀國元氣大傷。後雖有諸葛亮掃平南蠻出兵北伐得三城,但馬謖拒諫失街亭又使前功盡棄!後五丈原諸葛殞命,蜀國有日薄西山之勢,令人十分嘆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後雖有姜維九伐中原,但將只有馬岱,廖化,魏延等,又鬥陳破鄧艾後得夏候霸作迴光返照。白宦官黃皓弄權,姜維避禍擁兵於外之後,已是無力迴天,令讀者百感交集!!哪有熱鬧可看?縱觀全書上半部魚龍混雜精彩紛呈,下半部似水清無魚讓人糾心!有以上三種原因,上半部當然比下半部好看!
-
4 # 站烽
前半部充滿了智慧和熱血,道義與激情。後半部開始時,關羽被手下弄死,張飛被手下弄死,劉備死的窩囊,于禁投敵,周瑜死的不明不白,魏延死的冤枉,人格豐滿的人物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人都過得哆哆嗦嗦,沒有英雄氣可言。
-
5 # 酒騎風
首先肯定是因為寫瞎了。瞎到什麼程度呢?當年袁闊成老爺子說三國,說到後面的時候思路都不清楚了。
其次是三國演義這本書,侷限於歷史小說,在謀篇上存在很大問題。
三國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的,劉關張三個人一腦袋扎地上鬧革命去,隨後打黃巾軍,袁紹……在劉備病逝之前,基本上小說裡出現的人物前期大家還都聽說過。
等劉備死了以後,作為主要描寫物件,蜀國跑出來重要的將領,關興、張苞,馬岱……
這些人的身份就是小三啊!
前期那些金光閃閃的武將的兒子、偏將、小弟、跟班、醬油。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張郃。在前半部分,因為袁紹手下武將如雲的緣故,張郃並不顯眼。等劉備死了,張郃居然變成名將了。
所以讀《三國演義》後半部分就有一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就是這樣。
其實三國演義我覺得比較好的讀法是,我們不要把它當成一本小說讀。
在劉備死之前的部分,我們當成一本小說。這本小說主要講了劉關張一起創業的故事;
其次是諸葛亮北伐。這部分是第二部分,之前該有的武將該醬油的醬油。
最後是姜維北伐。
這樣一來,其實就有點類似於評書《三俠劍》,我們聽完黃三泰的故事以後,總要問:那接下來呢?接下來寫黃天霸的故事唄。反正續書肯定寫的沒之前好,大家聽個好奇心也就是了。
-
6 # 歷史新奇觀點
從三點來看:
1.主角光環,在前半部,我們所熟知的各路英雄好漢都在各種積功建業,英雄的故事以及跌宕起伏的劇情讓我們震撼,含有各種軍師的鬥志鬥勇。而後半部主角們都相繼離世,曾經的故事後人無法延續,因此故事內容減淡!
2.歷史背景,前半部講東漢末年各方諸侯群雄並起,許多人才都可以有機會嶄露頭角,這也造就了許多的智才勇才。後半部三國已經初現穩固,社會階層也已經趨於完善,各路征戰都是論資排輩的,許多新人根本沒有統兵排兵佈陣,大殺四方的機會。沒有新的人才更替,因此後半部不好看了。
3.作者喜好。羅貫中老先生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也參雜了個人的喜好,他對前期的劉備諸葛之流之愛與對曹操之輩的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讀者。從他內心上講就不怎麼對三國真正的後面的歷史太感興趣,也因此根本比可能寫的比前半部分精彩!
-
7 # 空靈靈
首先,說一下,我對於前半部後半部的理解。這絕對不是簡單的前60回和後60回的比較,我更願意把第八十回《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來作為前後兩部分的分界線,因為到了第八十回這個時間節點上,三國的兩個國才終於產生,這個時候漢獻帝在位32年(八十回禪位詔書中有提:朕在位三十二年),加上之前十幾數年的諸侯混戰,四五十年的時間和後來三國整個歷史時期的時間基本相當。這樣你也會發現,其實這本書雖說叫《三國演義》,但
其實真正寫三國這四十幾年的事情的也只有四十個回目,羅貫中把主要的經歷放在了寫前八十回的後漢部分。當然這本書叫《三國演義》自然有道理,其中一個原因,沒有後漢時期的逐鹿中原,哪有後來的三分天下,當然在我看來,還有更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英雄。這個我稍後會具體來講。
當然這只是我的劃分,我也曾經看過一個分法,是以諸葛亮死為分界線,這個時候就變成了前半部分是前104回,後半部分是後16回,這個分法也有它的道理,諸葛死後,戰爭的主動權已經不在蜀漢這邊了,整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也已經遠去。
好吧,假定按我的劃分前八十回為前半部分,後四十回為後半部分。我們來看看前半部分的內容,我剛才提到過,我這次重讀三國,將之前不熟悉的章節回顧了一下,具體說來,實際上就是後面四十回。因為即使我們讀過三國之後,但是在平時生活中,還是能夠遇到很多與三國有關的文藝作品來讓你回顧它的部分。比如戲曲裡有大量的三國戲(雖然年輕人很少看戲)相聲裡面有學唱類的作品,比如電影作品裡有大量此類題材,比如吳宇森的《赤壁》,你會發現確實很少有將諸葛亮死後的章節改編成其他的藝術作品的。有人說,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重複和堅持的過程,那麼在我們長期的重複地接受某些藝術作品對《三國演義》某個橋段的改編的時候,這種印象,想不深刻都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赤壁之戰,你甚至在初中的語文課本里面學到過這個故事。
那麼為什麼被改編的文藝作品的數目在前八十回的次數明顯多於後四十回(不是簡單2:1的比例關係,是大大的超過),如果說後四十回有什麼讓人眼前一亮,被大規模提及的其實就是失空斬和黃忠老爺子的定軍山了。(失空斬的情節在三國演義的95,96回兩個回目),再找就實在找不出來了。反觀前八十回,我能夠不看書就隨口說出來的情節有: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王司徒巧使連環計,三讓徐州,呂布轅門射戟,關雲長千里走單騎,關雲長單刀赴會,三顧茅廬拜請諸葛亮,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三打祝家莊(呵呵呵)等等,總之,所有的這些我都可以記憶猶新,如果讓我說說某一個橋段,我也能說得有板有眼,至少大概的情節是能夠串起來的,但是後四十回呢,儘管我剛剛看過,也只是大概的瞭解了是關羽先死,關羽死完曹操死,曹操死完張飛死,張飛死完劉備死,劉備死完才終於將局勢穩定下來,諸葛亮先是六出岐山,無奈對方有司馬懿,然後諸葛死完孫權死(108回孫權去世),至此原來的所謂英雄時代的人物全部死光光了(趙雲,馬超,黃忠也都先於此去世)。好像《三國演義》有點像《紅樓夢》,雖然《紅樓夢》的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本人所寫,但是即便是曹雪芹本人所寫也難離由盛轉衰的事實。《三國演義》也是如此,前八十回,英雄們正當壯年,後四十回,英雄們終歸黃土。
前面說的那麼多,總結起來就是前半部分比後半部分精彩是因為,「前半部分出英雄,後半部分英雄凋暮,」那麼怎樣界定英雄呢,我們自然是要用一般的價值觀來衡量了,忠信仁義智這些標準,你會發現,前八十回,關公,張飛,諸葛孔明這些劉備手下,乃至於周瑜,魯肅,陸遜,諸葛瑾這些孫權手下,以及夏侯淵,夏侯敦,曹仁,曹洪,郭嘉,許攸等曹操手下,個個都算是人才了。手下強,主公也不弱,便是劉備,曹操,孫權(孫堅,孫策),那也是當世的豪傑了。可是你再看後四十回,除了老的老死的死,不停地三國之間的幾乎沒有什麼智謀的戰爭(相對於前八十回諸侯混戰時期的確可以說是沒有什麼智謀了,前八十回因為諸侯太多,所以往往有各種借你而牽制他,各種計謀層出不窮
,典型的是袁術打劉備,呂布從中周旋,這樣的事情在三國鼎立的時候是斷然不可能產生的)。後四十回拼的更多的是當權者是否足夠英明,曹丕死後曹氏政權的當權者實際上已經從曹轉移到了司馬氏,而司馬氏恰好在這幾十年人才輩出,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最終堅持到了最後。(如果三國能夠再僵持二十年,恐怕情況都不是那個情況了,西晉的第二個皇帝據說也是個傻子嘛,此是歷史不做討論)反觀蜀漢政權,劉備死後繼任的是劉禪,任用黃皓,荒淫無道,想讓他來統一中國,豈不難乎。再看東吳,孫權死後,孫氏政權動盪不安,皇帝沒有足夠的能力,只能寄希望於手下的大將軍如諸葛恪,孫俊等人,一旦他們有了變化(起異心或把持朝政嬌橫跋扈),皇帝也拿他們沒有辦法。而像諸葛恪,孫俊這些人本身也沒有司馬氏這樣的統治力和教育能力,所以可想而知,最後是誰能夠一統天下了。那麼拋開當權者的英明智慧與否不談,再看看各國都有哪些征戰之人,蜀漢這邊諸葛死後,便是張關的後人,可惜也與他們的祖父實力相差甚遠,姜維倒是有智,可是其智比不上諸葛亮,且遇到一個昏君,難怪後來司馬昭都說,便是諸葛亮在世也無法挽回這個敗局(119回,後主樂不思蜀後有此話)
好了,最後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1前八十回是英雄們奮鬥闖蕩天下的時代,後四十回是英雄們死去,拼後代人品的時代。
2前八十回是諸侯混戰,諸侯間你來我往鬥智鬥勇的時代,後四十回是格局形成,拼後代人品的時代。
3前八十回劇情百轉千回,後四十回,仍然是拼後代人品,劇情相關單一。
那麼我們再進一步思考一下,事實上這本《三國演義》的劇情還不都在羅貫中本人的寫法上了。如果他想寫,他也是可以把前後兩部分都均分到60回的,他是可以把後半部分的劇情寫的更加詳細的,他是可以把後半部分製造出來幾個像樣的英雄的吧。但是對比一下,四大名著裡面的《水滸傳》,《紅樓夢》,也同樣給我一種很類似的感覺,前半部分精彩,後半部分沒落。這是一種大勢,由盛及衰的大勢,假若《三國演義》的前後兩部分同樣精彩,那還有什麼味道啊。
-
8 # 歷史趣聞008
第八十回《曹丕廢帝篡漢》
來作為前後兩部分的分界線,因為到了第八十回這個時間節點上,三國的兩個國才終於產生,這個時候漢獻帝在位32年(八十回禪位詔書中有提:朕在位三十二年),加上之前十幾數年的諸侯混戰,四五十年的時間和後來三國整個歷史時期的時間基本相當。這樣你也會發現,其實這本書雖說叫《三國演義》,但
其實真正寫三國這四十幾年的事情的也只有四十個回目,羅貫中把主要的經歷放在了寫前八十回的後漢部分。當然這本書叫《三國演義》自然有道理,其中一個原因,沒有後漢時期的逐鹿中原,哪有後來的三分天下,當然在我看來,還有更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英雄。這個我稍後會具體來講。
好吧,假定按我的劃分前八十回為前半部分,後四十回為後半部分。我們來看看前半部分的內容,我剛才提到過,我這次重讀三國,將之前不熟悉的章節回顧了一下,具體說來,實際上就是後面四十回。因為即使我們讀過三國之後,但是在平時生活中,還是能夠遇到很多與三國有關的文藝作品來讓你回顧它的部分。比如戲曲裡有大量的三國戲(雖然年輕人很少看戲)相聲裡面有學唱類的作品,比如電影作品裡有大量此類題材,比如吳宇森的《赤壁》,你會發現確實很少有將諸葛亮死後的章節改編成其他的藝術作品的。有人說,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重複和堅持的過程,那麼在我們長期的重複地接受某些藝術作品對《三國演義》某個橋段的改編的時候,這種印象,想不深刻都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赤壁之戰,你甚至在初中的語文課本里面學到過這個故事。一句話就能概括前半部演創業,後半部都是富二代當權了。
-
9 # 北社野老
歷史客觀現實,三國前期桓靈昏庸,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問鼎,人才輩出,直到赤壁大戰,三分鼎立,大局初成,故事進入高潮,人物一個一個豋臺亮相,演義了許多亮點,也是看點。接著圍繞荊州之爭,故事在智謀詭譎,血雨腥風又演繹一個時期。從周瑜一死,東吳的亮點就暗然失色,關羽一死,蜀漢不僅失去了一大塊地盤,而且隕落了一顆璀璨奪目的將星。劉備是作者,也是所有讀者關注的一個焦點,劉備夷陵大敗,白帝託孤,故事慘淡了。曹操是一個有歷史爭議的人物,是讀者既不待見又無法割捨的人物。曹操死了,讀者也失去了許多看點。事物總是有盛有衰,英雄的凋零不是蜀漢一方,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曹魏的人才,在銅雀臺奪錦爭袍時到了頂鋒,後來到了曹真,司馬懿時能用的只有碩果僅存的一個張郃,張郃死後,也只有張虎,樂琳兩個二流末將了。東吳何尚不是,連周瑜帳前只是護尉的奶油小生徐盛丁奉都成了護國干鏚。由於人物的凋零,故事也就平淡了許多。
再說作者的寫作意願與觀念,作者是以抑曹揚劉的觀念去寫作的。隨著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小說就哀傷了許多,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小說的情調哀傷到了極點。前期劉關張爭荊州,進西川多麼轟轟烈烈,到諸葛亮,姜維雖然以攻為守,小打小鬧偏隅一方。作者以悲傷的情調為蜀漢落下帷幕。
再說,作者的儒家正統觀念。勝者王候敗者寇,作者前期一直把曹魏當成篡漢的奸賊,到了曹魏政權鞏固了,作者又對他們賦予了正統的觀念。曹丕曹睿奢侈不斂,自喪元氣,夭亡絕命,落得大權旁落,小說由原來對他們篡漢的憎恨轉為對弱者的同情。
再說東吳,自孫權死後,諸葛恪,孫琳相繼掌權,或廢或立,生殺予奪,小政權已風雨飄搖,作者也給予了極大的惜憐。至於孫皓,只能恨其不爭了。
魏蜀吳俱以悲劇收場,司馬氏的晉在血雨腥風中,作者以譴責的情調讓他們豋場,當然影響了讀者的讀書興趣,關注程度。故事不再精采,讀者不再傳播。
-
10 # vision—倚劍觀滄海
其實這個答案和簡單,這就好比玩遊戲,最大的樂趣就是敵我雙方勢均力敵,你來我往;前期百花齊放,各自畫地割據,你打我來我打你,今天勝了收編,明天輸了投降,然後再反叛獨立然後再整合,這是一部部精彩的創業史在人們面前呈現;不斷的英才倍出,不斷的英雄落幕;群星璀璨,各個角色上場、下場、轉角當然更顯得精彩紛呈;通過不斷的運動整合慢慢形成三分天下,資源進行了有效集中,爭鬥也慢慢向更高階的層面運動;反而角逐的就是綜合國力的提升、人才的階梯培養、國家戰略的擬定,從臺上的精彩紛呈轉移到檯面下的政治角逐,及時戰爭也成了集團化的模式,當然就沒有前期那麼精彩,個人能力也慢慢顯得沒那麼耀眼了。
當個人能力弱化的時候也就是整合達到尾聲的時候。所以後半部的精彩看似沒有前半部但是呈現的鬥爭形式其實是升級了
-
11 # 國風1974
你好,我是國風!
很正常啊!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人生,豈不都是前半部轟轟烈烈,後半部悽悽慘慘?而在這個世上活著的人,大概沒有一個喜歡悽悽慘慘,都喜歡轟轟烈烈!
-
12 # 音樂小霖
我們玩過遊戲的朋友都知道,剛開始上手的玩一個新遊戲的時候是非常興奮和期待的,能夠通宵達旦去玩也不會覺得累的,但是慢慢玩了當時的初衷熱情慢慢就會被冷卻,畢竟人們都是會對新鮮的事物投入更多的感情,這是我對於看電視和看書也好,後面也僅僅是為了看到那些所謂的結局而已。
-
13 # 老去的80後
首先可以當作前半部分,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在創業,過程有苦有淚有樂,可以引起大家的積極性和共鳴。後半部分講的就是敗家子不作為,也講明瞭現在的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
14 # 付星淇
《三國演義》前半部分正是各路英雄可算的上人傑,而後半部分則是與讀者期望的英雄歸路有所不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英雄夢,但讀者看到自己心中所崇拜的英雄都落得個慘敗的下場,難免有些不忍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相信很多讀者他們所感興趣的人物都密集的集中關羽,周瑜,曹操,劉備,張飛,呂布,諸葛亮……比較重要的人物張飛,關羽,曹操,劉備這些人都集中的死了,給讀者心中都造成了很多遺憾,他們也沒有太多的興趣在繼續讀下去!
-
15 # 龍濤的海闊天空
說說我讀《三國演義》的心路歷程。我讀《三國演義》時,還是上初中。那時,只要是放假,我就會來到文化宮前的書攤,花一毛錢看一天連環畫,看的當然就是《三國演義》。
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官渡之戰、過五關斬六將、三顧茅廬、赤壁大戰,看的熱血沸騰。
那時的連環畫,畫的真是太好了,情節也很少有遺漏的。後來看正版的《三國演義》,也沒感覺少看了什麼內容。
看到劉備取西川,關羽水淹七軍,就達到了心裡高潮。等到二爺走麥城,兵敗被殺,我心情差到極點,我扔下連環畫,就跑回了家裡,一連幾天悶悶不樂。
我決定再也不看《三國演義》了。
可是過去了十幾天,我又忍耐不住了。我想?劉備應該給關羽報仇吧,還是看看孫權是怎麼尿褲子的吧。
於是放假又去了書攤,一看更生氣了,夷陵之戰,劉備又敗了,最後哥三個都沒了。三國那些大佬也基本都沒了,哎呀,這還能看嗎?
又停了一段時間,覺得還有諸葛亮、趙雲,雖然沒有以前精彩了,但諸葛亮神機妙算,也許還能力挽狂瀾。
於是又看,看著看著,諸葛亮壯志未酬,竟然病死在五丈原。
當時覺得上天對蜀漢真是太不公平了,這是幹啥啊,讓人活嗎,啥玩意啊,不看了。
最後一想,看了這麼多,怎麼也得有結果吧,看個結果吧。沒想到天暫時還沒塌,姜維挑起了大梁,姜鄧鬥智,打的也很激烈,但是那傳奇色彩沒有了。
希望總是在,但是又不斷的破滅。鄧艾偷襲陰平,劉禪開城投降。我看到這裡,忍不住大罵劉禪。
當時我看的非常緊張,害怕姜維的計劃失敗,可是最後的結果就是失敗。姜維、鍾會、鄧艾都死了,我徹底的不看了,呵呵其實後面也沒啥了。
後半部則歸於沉寂,肉已經吃了,只剩下一點湯。一切已是命中註定,是前因的後果,只是慢慢兌現罷了。
-
16 # 太公門
從小就有這樣的感覺。小時候沒有書看,是聽袁闊成先生的《三國演義》評書,知道三國演義風雲變幻的故事的。赤壁之戰之後,覺得索然無味。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嚇走活仲達,再也聽不下去了。原來以為是自己個人的感覺,沒想到有這麼多朋友和我有類似的感受。
看完大家的答覆,覺得都很有道理,歸納一下,主要有三個原因:
1、人物分佈。有熱心的朋友統計,三國時期,聞名遐邇的人物全部在上半部或者上半部出場的佔了九成。因上半部群英並起,豪傑爭雄,所以故事疊彩紛呈。
2、歷史事件,上半部,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都已謝幕。下半部雖然戰爭依然連綿不斷,但都是波瀾不驚,無法掀起驚濤駭浪。
3、甚至有的朋友畫龍點睛的說前半部是英雄的發家史,後半部是英雄的寂寞史。因此,前半部比後半部精彩。
其實,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被眾多朋友忽略了。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嗎?很多人會異口同聲:是的。
非也!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整理的,而非如曹雪芹那樣“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羅貫中先生只是將千百年來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整理成書的。
據史料記載,從西晉時期,就有學者用文學的手筆記述東漢末年的英雄故事。
(知識小貼士:下列四人那個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A,曹操。B、劉備。C,諸葛亮、D、孫權, 答案見文末)
尤其時到了宋朝,城市裡遍佈瓦市,市民聽評書成了主要的一項精神生活。於是,說書人開始對東漢末期的人物和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演繹,人物對話栩栩如生,情節生動如一波三折,身臨其境。
為了吸引聽眾,說書人只能對聽眾熟悉的故事再加工,添枝加葉,豐富細節。於是出現了“馬太效應”,情節越豐富的越精彩,越精彩的越入神。於是,東漢末年三國之初的故事,成了千百年來精彩紛呈的故事。對於晉國統一天下的史實,因為未被說書人、文人深入挖掘,情節也只能貼近歷史的真實了。真實的歷史缺乏文學的魅力,所以不再具有吸引力。
歸納一下,羅貫中的時代,因當時世上傳播的多為前半期歷史的故事,是上千年知識分子和文人的心血和智慧的集合,所以精彩。後半部缺乏現成的素材,只能對照《三國志》,平鋪直敘歷史,所以單調,如同嚼蠟,不再有繞樑三日不絕於耳的千古絕唱了。
解答提問:下列四人那個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A,曹操。B、劉備。C,諸葛亮、D、孫權。 答案是:A,曹操。因為東漢和三國時期的分界線是以曹丕繼位的公元220年。之前為東漢。此後為三國時期。三國時期持續到西晉統一的公元280年。已經是三國存續了六十年。
曹丕繼位時,曹操已去世。所以,曹操應為東漢末期人物。其他三人均活過公元220年,可以算做三中國人物了。
-
17 # 遼寧胖哥
前半部主角都活著呢 :所以比後半部好看
大家看三國演義,最喜歡的就是關羽張飛還有諸葛亮
關羽的忠義英雄氣概,讓人心生嚮往,桃園三結義認了劉備當大哥 ,棲身曹營的時候,曹操非常喜歡關羽 ,想留下他 ,高官厚祿也沒打動關羽,關羽只忠心劉備,後來知道了劉備的訊息,千里走單騎,護送劉備的媳婦去尋找劉備,在路上過五關斬六將
駐守荊州的時候,東吳想討要荊州,關羽隻身付宴,視東吳的兵馬 ,如無物
還有關羽的溫酒斬華雄 真是百萬軍中取敵人首級 。
張飛也是一員猛將在當陽橋一聲大吼,嚇死曹操一員大將 ,嚇退曹操的大軍 ,使得劉備得已脫險
諸葛亮絕對是三國演義的靈魂人物本是臥龍崗的一介書生,卻胸有大志 ,智謀無雙,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幫助劉備三分天下,建立了兵強馬壯的蜀國,火山赤壁 空城計 火燒藤甲兵 七擒孟獲,讓諸葛亮名動天下 ,後來的鞠躬盡瘁,三次北伐中原,就想為劉備的兒子統一天下,可惜卻死在了北伐途中
三國演義的前半部好看,正是有了這些英雄人物後來這些膾炙人口的人物都死了 ,也讓三國演義的後半部,沒有前半部精彩了
-
18 # Smile影視匯
看完《三國演義》這一本文學名著之後,許多人都會滋生出演義的前半部分相對於後半部分來說更加精彩。更有甚者在看到諸葛亮、關羽等人的死亡之後,想繼續看下去的慾望也會一併消失。這種原因究竟是怎麼造成的呢?
筆者通過認真分析,發現在閱讀觀看演義之時,眾多讀者都是通過“桃園三兄弟”的結義開始,默默地關注著他們的“成長”。從“桃園三兄弟”的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到三兄弟的逐漸老邁、飽經風霜;從三兄弟的弱小無助,四處奔波到他們羽翼漸豐、成就一番事業。無一不會展露出期待與關懷。
因此 “桃園三兄弟”的相繼死亡,會對人們的觀看體驗產生極大的影響。而同樣出場極早,一直在演義之中充當主角團隊的對手,一直扮演者充當磨練主角團的角色。而曹操的去世,又無一不是減少了演義的精彩程度。
雖然在演義後面與諸葛亮、姜維對峙的司馬懿、鄧艾等人形象也是樹立的十分不錯,但是無論是人物的飽滿度,還是人物的性格,特點形象等,都沒法拿去與曹操相比。曹操的人格魅力,著實比他們高太多。
民間曾有人特意為演義評斷出了三絕,分別是“奸絕”曹操、“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而這三絕在演義之中的分量,想必大家都是有目共睹。許多人在看到“義絕”關羽敗走麥城最終敗北死亡之後,許多讀者便有了不想看下去的念頭。畢竟,關羽是一種信仰!而後劉備病逝白帝城,在此地託孤諸葛亮,從這開始撐起整部演義精髓的便只剩下了諸葛孔明。
《三國演義》也從這裡慢慢步入了諸葛亮的霸屏時代。雖說在當時的司馬懿、張郃、趙雲、魏延、陸遜這一干人等,也都算得上是英雄人物。可惜在演義之中卻無人能到達與諸葛亮對等的高度。這也會讓一些人產生出諸葛亮便是演義的男主角這一想法。
可惜的是,諸葛武侯的復興漢室之路,最終卻只得以病死五丈原收場。這讓許多讀者更加的難以接受,畢竟這與大家心目中的結果截然相反。這會更加讓人滋生出不想看下去的想法。
其實,演義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毛病,歸根結底,其實是因為演義用大把篇幅,大把時間都在詮釋、刻畫諸葛亮、關羽、曹操等人的形象。雖然這樣做的確使這些形象生動、飽滿了不少。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其他的人物的刻畫也就難免會出現“招待不週”的結果。
其實造成這一原因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演義之中早期做過重點描述的許多人物卻命途多舛,不得不早早退場,消失在這杯浪花淘盡的英雄之中。比如徐晃、張遼、馬超等人。而且許多歷史二線英雄因為劉備、曹操的退場,也不得不就此落幕。
與此同時,吳國的戲份也大為減少,只是概念性地充當鼎足三分、聯合抗曹的一角。孫堅、孫策、周瑜、甘寧這樣光芒萬丈的人物再也不曾出現,孫權、陸遜君臣也歸於黯淡,綻放光彩的徐盛、丁奉只是前三國中地位微末的副將。曹劉孫之外,董卓、袁紹、袁術這樣的重量級勢力的戲份更是少之又少。
《三國演義》是一部慷慨瀟灑,浪漫主義十足的英雄史詩。前半段劉備雖然屢屢受挫,但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到孔明出山、赤壁鏖兵之後,更是幡然翱翔、不可複製:平定荊南,穩據荊州,西取益州,北取漢中,劉備從一個蝸居新野的客將,一躍而成為漢中王、未來的蜀漢皇帝。難怪有外中國人以為劉備會統一天下呢。
可以想象,到關公敗走麥城歸神的章節,這位外國讀者會受到多大的打擊。我們小時候第一次讀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呢?那是他們從桃園結義就帶給我們的夢想啊,現在夢想破滅了。
諸葛亮為演義寫完了最後的浪漫篇章。曾經,我們見過多少種樣的浪漫啊,呂布的英武飛揚,周瑜的雅量高致,孫策的狂飆突進,典韋的一夫當關,郭嘉的料無不中,馬超的殺氣彌天……現在那些豪傑都成為往事了。
到劉關張曹死後——至多到五丈原——人們愛看和作者想寫的故事就已經寫完了,其後只是為故事完整性才一直寫到三國歸晉。讀者對這幾部分的興趣程度區別之大,看《三國志平話》劉備死之前、之後篇幅的懸殊比例(大概是十比一)就知道了。
讀者都沒興趣,作者自然也沒興致。而且,沒有民間故事做基礎,作者一人之力再強,怎可能編出和前三國那些歷代人民智慧積累而成的情節的精彩程度相比的故事。
讀三國的人,都有個英雄夢,讀到英雄逝去的章節,我們的夢也死了。
-
19 # 密涅瓦的貓
我覺得是因為前半部帶有快意恩仇的江湖氣息,忠孝仁義令人欽佩,而後半部居廟堂之高,失去了情義,也就不吸引人了。
前半部的三國,有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義,三英戰呂布的勇猛無敵,貂蟬為天下大義犧牲的無畏,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封金掛印,千里走單騎的忠義,有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攜民渡江的仁義,為兄弟報仇兵敗白帝城的壯烈,也有周瑜赤壁之戰的雄姿英發,有趙子龍長板橋七進七出的無畏,有……
三國,之所以讓人驚心動魄,是因為英雄成就了它,而在後半部分,周瑜、劉關張、曹操、相繼殞命,或是英雄遲暮,沒了英雄的三國缺少了生命,就像片尾曲唱的那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當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湮沒在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盛衰豈無憑,一夜風雲散,三國便失去了它的靈魂。
-
20 # 空間蟲洞
前半部分都在打江山群雄逐鹿,所以誕生了精彩戰役。而後半部分三國已經形成很久了,較量是靠的是國家的綜合國力的較量,魏國太強了,所以戰爭毫無懸念一邊倒,也就沒什麼經典戰役了。
回覆列表
如果作者當時能把司馬懿也寫成英雄,那麼,後半部雖然不一定比前半部好看,但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沒勁!並且,整個三國,我個人淺見,作者就是在表達一個義字,前期劉關張桃源三結義,趙雲以義投劉備,之後就是諸葛亮的義報三顧之情。再往後也就姜維和諸葛亮之間的情義了。再往後沒什麼了,所以越往後越沒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