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爸爸在兒子10歲那年,拋棄了孤兒寡母,跟一個年輕女人私奔了。媽媽一人獨自擔起家的重擔,做最苦最累的活,只為多賺點錢。一個女人,如果哭不出眼淚的時候,一定是經歷了太多故事。孩子一天天長大,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結婚生子。媽媽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媽媽把所有的積蓄拿出來,又借了一些,終於給兒子買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在兒子兒媳搬家的那天晚上,媽媽望著兒子兒媳的背影,漸漸遠去。淚水再也忍不住了。他們居然連讓一讓媽媽過去一起住吧都沒讓。媽媽還是租房子呀。為什麼,連禮節性的讓一讓,都沒有呢?媽媽傷心欲絕,放聲大哭。

30
回覆列表
  • 1 # 渝州的一抹紅

    從事實我們也已經看見了,你不告訴你兒子你心裡的難過,他怎麼可能知道,又怎麼可能想得到,不要太天真了。

    原因就是你一直都在無條件的付出,而孩子卻沒有學會感恩,只以為這些都是他理所當然應得的。

    要把你的難過,你的傷心,你的哭泣,他的自私都要告訴他,不然他怎麼知道他的對錯。

    另外,當然現在說這話有些晚了,但還是要提醒一下。

    在買這套房子時,就應該和孩子商量一下,房子寫上你的名字,住你們一起住。畢竟你現在還是租房子住。當一切的所有權交給別人的時候(哪怕對方是你的兒子),你都沒有了話語權,這是很殘酷的事實。

    現在的辦法是,找一個時間約一下兒子,把自己的想法好好的和兒子交流一下,看能不能一起居住。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還是一個人住,找兒子把心裡話說一說,說過之後就把這一切傷心難過都放下。

    日子總是要往前走的,看你自己的具體情況,能不能自己按揭一個小居室(也可找兒子商量一下,看他們能不能出點力)。如果目前確實困難那麼就先這樣租房也可以,但要讓自己開心起來。

    要記住的是,兒子已經長大成家,你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接下來就是好好過好自己的生活,自己要有點錢,不要再全部給兒子,切記。

  • 2 # 知心大姐金鉞安安

    一、兒子方面兒子確實做的不好,甚至是做的很過分。

    媽媽含辛茹苦幾十年把他養大,又幫他買房娶媳婦,花掉了一輩子積蓄,在他身上投入了全部情感,他怎麼能娶了媳婦忘了娘呢?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是什麼學歷,做什麼工作的。他搬到三居室去住,完全可以把母親帶上一塊住啊!平時,母親還可以幫助做家務,以後幫忙帶孩子,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享受天倫之樂多好啊!

    我們這棟房子有個陳大姐,今年65歲,她的兒媳婦從結婚就非要他們在一起住,說“你們年紀越來越大,身體會越來越不好,住在一起好照應” 前年冬天,大姐的老伴半夜肚子疼,兒子媳婦開車送到醫院,醫生說辛虧送的及時,再晚來一會,闌尾穿孔就危險了!”

    大姐逢人就說:“老人不能單獨住一邊,生病了來不及,這次幸虧和他們一起住”去年3月,陳大姐的兒子兒媳到武漢工作了,又把老兩口帶到武漢去住了,說放在潛江不放心。我們這裡就有多個獨居老人死在家裡幾天才發現。

    二、媽媽方面因為孩子搬新房,沒有讓媽媽住,連禮節性的話都沒有說,媽媽很傷心,放聲大哭。我非常同情這位媽媽,也心疼這位媽媽。我看了,也落淚了...

    哭過之後,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是不是與媽媽平時的教育有關係呢?這位媽媽以前是不是都是以孩子為中心,忘記自己了?或者說這位媽媽忽視了對孩子在孝順方面的培養?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今天的做法,我們作為母親是不是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呢?

    我也是生了一個兒子,在他很小的時候,我就當著他的面,把好吃的、好用的,先給他爺爺奶奶,有意培養他孝敬長輩。

    三、解決問題的辦法

    1、媽媽要自我調節一下心情,不要太生氣難過,這是一個社會現象,很多家都是年輕人住新房子好房子,老年人住舊房子破房子。我們也站在年輕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因為老年人和年輕人生活習慣不一樣,現在年輕人都喜歡過二人世界,不喜歡別人打擾,我們老年人也要學會理解。

    2、媽媽和兒子好好去談談心,不要生悶氣,自己的兒子不會和媽媽有隔夜仇(我兒子口頭禪)我們也許誤解兒子了,他是不是誤以為媽媽願意單住呢!有個吃魚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媽媽自己不捨得吃魚肉,把魚肉都給兒子吃,自己吃魚頭,很多年後,家裡條件好了,兒子就一直以為媽媽是喜歡吃魚頭的,總是把魚頭留給媽媽,媽媽很難過,後來說出了真相,兒子才明白。

    3、我想勸這位媽媽,兒子長大了結婚了,就不完全屬於媽媽了,他會有家庭,有妻子孩子。我們做媽媽的,在情感上要完成一個大轉移,不能把感情還是全部放在兒子身上了。

    我們要有自己的生活,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伸把手幫助他們,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不去幹涉。

    其實,你不和他們住在一起也有很多好處,自由自在的沒有人打擾,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兒子剛結婚,你的年紀也不算太大,開始你的新生活吧!

    最後祝願你調整好心態,鍛鍊好身體,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 3 # 寶馬雕車香滿路996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吧,這種情況我個人覺得主要是家庭教育失敗所致,教育失敗的必然結果是沒有愛心、自私自利,沒有責任、沒有擔當。

    還是說說我自己吧,母親走得早,母親走後父親又找了個老伴一起過了十年,繼母因為癌症去世。

    2010年我在工作所在地買了一套148 平米的三居室,我毫不猶豫的把父親接了過來(家裡還有一個務農的哥哥長期在外打工),三個房間主臥我們夫妻住,次臥兩個女兒住,小臥室爺爺和孫子住。

    我們小時候父親是一個完全不顧家的人(這裡省略一萬字),媽媽和我們姐三個吃了很多很多的苦(這裡省略一萬字),我們慢慢長大結婚,都有了自己的孩子,父親見了孩子就像沒看見一樣,甚至一毛錢都捨不得給孩子們花,孫子陪爺爺一個房間住了差點五年(哥哥那裡大約住了半年),幾乎沒花過爺爺的錢。

    另外,生活習慣老年人與年輕人本來就有差異,他的衛生習慣很差,整個房間味道大的很(孩子身上都是房間裡難聞的味道),老年人腸胃不好,經常臥式、客廳、衛生間到處糞便,就是這樣孩子也沒有嫌棄爺爺,說老年人都這樣。

    父親吃飯時有個不好的習慣,喜歡沒完沒了的翻動菜盤子裡的菜,搞得吃飯的人心裡都不舒服。

    到了後期,應該是有點早期痴呆症狀,開始迷戀保健品,一點點把本來就不多的積蓄和工資全部花光,交手機費都要找我來“借”。

    為了避免他買一堆廢品回來,把他的工資卡暫時管起來,沒過幾天,居然打了110告我,警察瞭解情況後勸他半天[害羞][害羞]。

    因為生活環境壓抑,愛人的白頭髮數量不知啥時候突然之間暴增,甲亢復發,醫生說這種情況與長期心情壓抑有關。

    父親臨終時他手裡幾乎一分錢都沒有(和繼母生活的十年他所有的錢幾乎都花在了繼母的子女身上)。

    各位應該能感受到,父親年輕時、晚年的種種,能夠看出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不是一個合格的好父親,有時候真的恨他。

    雖然這樣,我還是毫不猶豫的把他接過來共同生活直至去世。

    我從來沒有後悔過,很多人不懂“反哺”的真正含義,不管他如何對不起我,我也要對得起他,因為他給了我生命,同時也要為後代做出榜樣,做到問心無愧[心][心]!!!

  • 4 # 緬梔白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關於孝道的問題。

    下面我來說說對這件事的看法:

    [玫瑰](一)

    從基因角度來說,孝順,並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

    可父母愛自己的孩子,卻是人類天然的本性。

    英國演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提到,“我們以及其他一切動物都是各自基因創造的機器。”

    簡單來說,是基因創造了我們,人不過是載體而已。

    當我們完成繁衍的工作後,基因便得到了傳承延續,這也導致了,父母的愛轉移到了下一代身上,愛孩子,多過於愛自己。

    最為明顯的就是母親的愛。

    眾所周知,母愛無私的,這樣的愛甚至可以讓一個母親犧牲自己的生命。

    從基因的角度來說,這樣無私的奉獻,其實主要是因為,基因已經轉移到了孩子身上,道德教化的影響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

    [玫瑰](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人對自己孩子的關愛多於自己的父母。

    從經濟花費層面來看,我們在孩子身上的花費明顯多過於父母的。

    從精神層面來說,我們在孩子身上傾注的心力也明顯多於父母。

    可見,愛自己的孩子,是人類的天性,可對父母的孝,卻不是天生就有的。

    孝道,是我們在這多年來的文明教化中學會的。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一直強行地向我們灌輸“百善孝為先”的觀念,讓我們學會了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

    可是,這樣的教化並沒有完全地深入人心,親子間的悲劇從未告別過舞臺。

    [玫瑰](三)

    很多父母,特別是母親總會在孩子身上傾盡所有的愛,可是越是如此,孩子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地對“父母不孝”了。

    就像那句話“被偏愛的人,都有恃無恐”。

    孩子知道父母最愛自己,無論他做了多過分的事情,父母依然會給予愛。

    這就引起了不孝的開端。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最主要的除了正確教育孩子之外,更重要的是父母也要好好愛自己。

    只有自愛,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這個道理放在任何一段人際關係中都適用。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可是不能因為孩子,而失去了自我。一個人連自己都不再愛了,孩子自然對父母就沒有了敬重,從而對父母沒有了愛。

    連愛都沒有,更遑論孝順了。

    [玫瑰]結語:

    孩子不孝順父母,不外乎三個原因:

    一是父母沒有給予孩子關愛,沒有讓孩子從自己這裡學會愛;

    二是父母過於在意孩子,把愛全部給了孩子,沒有留半分給自己;

    三是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沒有好好愛自己的父母,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自然也不懂何為孝順。

    為人父母責任重大,好好養育孩子的同時,也別忘了愛自己以及自己的父母。

    好好愛自己,保持自我,同時善待自己的父母,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

  • 5 # 傳峰看世界

    這個問題看後讓人心酸。我們探討什麼原因,出現了這個結果,給人以警示。

    一,我們應讚美母親的偉大。

    母親在孩子10歲開始,獨自含辛茹苦把孩子培養成人,上了大學,娶妻生子。並且拉機荒給兒子買了三居室的房子。堪稱當今社會單身母親培育子女的典範。她應該享受偉大母親的稱號。

    一般來說,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不僅看你的學識豐富,工作前途以及財富的傭有,更主要的是人品人格的高低。

    民間有句老話,“交朋友,對父母不孝的人,是不能交的”。文中所說的兒子雖然沒有辜負母親的希望,學業有成,成家立業了,但只是說他是在事業上的成功。搬家沒請母親同住寬敞明亮的新房,讓老母親還住距陋室這件事,說明他是個不孝之人,起碼在道義他是有嚴重缺欠的。

    確切地說這個房子的主人是母親,因為是母親出資買的房。兒子媳婦應該給母親主臥,起碼應該給個次臥。但他們連請母親同住都沒說,實在讓人不可理解。

    三,問題的原因。

    ①應該是母親過去對兒子過於逆愛,家教上內容的缺失?

    ②也許是媳婦的反對,兒子做不了主?

    結論:不管基於哪種原因,兒子和媳婦在搬家時,沒有請母親去新房住是不對的,是欠道義的,是不敬不孝之舉,應給予遣責!

  • 6 # 9零落成泥碾作塵

    媽媽為什麼是租房子呢?不是說你父親已經跑了嗎?那媽媽應該還住在自己的房子裡啊。真心不建議和兒子同住,單親家庭的媽媽戀子情節格外嚴重,舉個例子,當然我老公不是單親家庭,但父母感情不是那麼好,我們婚後幾年公婆離婚了。我和我老公結婚的時候,買房子、裝修花的都是我父母拿錢,大約花了30幾萬,房貸是我和老公一起還,婆婆說她沒錢,結果房子剛裝修好,就鬧著要來住,還讓老公的大姨打電話,說“你趕快把你媽媽接走吧,你媽媽辛苦一輩子了,也該享福了。”我震驚了,我父母不是辛苦一輩子嗎?我父母拿了30多萬也沒說要來住啊。”後來我生第一個孩子,我媽媽給我拿了4萬,婆婆給了3千,結果不到一週就給我老公打電話,讓我老公給她5千有一次婆婆得了結膜炎,那段時間老公加班真的很累,我也得過結膜炎,去藥房買點眼藥水就可以了,可婆婆連續好幾天打電話,催老公帶她去看病,還說自己眼睛瞎了,這種事情有很多,後來發展到讓我老公跟我離婚,還不讓我老公要孩子,每天各種鬧,要死要活的,還說被我氣的都吐血了,可我壓根就沒氣她啊,最後我和我老公實在被婆婆逼的沒辦法了,選擇逃往國外,最對不起的是我的父母,養大了我,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我卻身在國外,不能照顧他們。父母卻對我說“你好,我們就好,只要你生活的好,我們就滿足了。”

  • 7 # 魏紫姚黃31527521

    兒子把媽媽的辛苦和愛都牢記在心裡肯定不會忘記的!

    可能他覺得你還不算太老,可以有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作息時間,他不希望過多的摻和你可以更完美的晚年生活!

    同時可能他們還

    希望你不要為他們的孩子接送操心,

    希望你不要為他們的晚飯操心,

    希望你不要為他們的小摩擦操心。

    他們希望獨自生活一段時間,所有的問題都能一一解決,那樣不是更好!

    堅持每天晚上給兒子打個電話,問問他們一家三口可好?讓他養成習慣,等到你不打電話他反而記掛著!!!

    一個星期讓他帶著一家三口來給瞧瞧,兒孫繞膝其樂融融。

    等到你真正走不動了,或者厭倦了孤獨,他一定不會不管你的!!!

    當然,如果是我,我肯定當時就會拉住他說:

    別飛出去自己快活,就把你媽忘記了!你要記得一天給我打個電話,一個星期來看我一次。要是哪一次你忘記了,我就收拾行李搬過去住[摳鼻][摳鼻][酷拽]!!!省的我天天想你們還看不到聽不到!!!

    我要嚇死他們!

    都年輕過是不,我也不喜歡被人管著,我要飛得更高。。。

  • 8 # 跟著蝸牛去散步

    看了整個事情的描述,可想而知媽媽的失望。這得多傷心難過,甚至可以說是絕望,是心如死灰也一點不過分。

    作為兒子,在父親拋棄了自己,媽媽獨自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供兒子吃穿、上學,直至大學畢業,結婚生子。原本,如果是個孝順、感恩的兒子,就應該心疼媽媽,讓吃盡苦頭的媽媽可以晚年享福。

    可這個兒子似乎也並不怎麼為媽媽著想,作為一個已工作多年,並有家小的男人,毫無擔當,竟然還讓媽媽拿出全部積蓄,並借了錢給自己全款買房。

    在媽媽給自己買了房子之後,他也絲毫沒有感恩的心,沒將媽媽接到身邊住,要知道媽媽住的還是租來的房子,甚至連句邀請媽媽的客套話都沒有,生怕自己說了,媽媽就會當真了,這實在是太讓人寒心了。

    雖說,年輕人都不願和老人同住,怕有代溝,怕有矛盾,怕不自由。但是,這家必竟情況特殊。媽媽只有這一個兒子,沒有自己的房子,現在還為兒子花光了積蓄並欠了債,兒子理應接到身邊盡心照顧。而這個兒子除了伸手索要,毫無反哺之心。

    細想之下,兒子為何會如此,終歸還是和媽媽從小的教育有關。

    想來,從小與兒子相依為命的媽媽,把全部的愛都投入到了兒子身上,儘自己所能給他所有他想要的,希望兒子能出人頭地。這個媽媽從小肯定是讓兒子只要好好讀書,其他什麼都不用管。

    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兒子只知索取,不知回報的習慣,把媽媽為自己付出的一切都當成了理所當然。

    作為媽媽,面對這樣的兒子,完全應該心硬一回,為自己留條後路。既然是自己全款買房的,房產證就辦成自己的。

    兒子若是以後能夠懂事,會孝順媽媽,那到時再把房子過戶給他。如若不然,那自己有套房子,也不至於到老還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關注蝸牛,為您解答情感難題。

  • 9 # 老馬說情感

    有其父必有其子,爸爸在兒子10歲那年拋棄了孤兒寡母跟一個年輕女人私奔了,請想想作為爸爸沒有一點責任,作為一個男人沒有一點擔當,一點男人的樣子也沒有,所以說他不配當男人,不配當爸爸,不要為這個老沒良心的傷心。

    媽媽獨自一人含辛茹苦的把兒子拉扯大可想而知多不容易又當爹又當媽,這裡面酸甜苦辣鹹只有媽媽心裡知道尤其是個男孩子更淘氣,更不省心。又怕兒子吃不飽,吃不合適,凍天又怕凍著,夏天又怕中暑,又怕兒子生病,最怕和兒子同齡人或同學,街坊四鄰笑話兒子是個沒爹的孩,笑話兒子爸和野女人跑了,怕兒子幼小的童年流下陰影,誰能理解當媽的心?誰能幫幫這孤兒寡母?所以這位母親欲哭無淚。好不容易盼著兒子成人了,參加工作了,結婚生子了翅膀硬了想高飛了,想單過了,這個兒子跟他爸一樣自私自利,沒有責任,沒有良心,也不想他媽真是不容易啊,真是娶了媳婦忘了娘。

    我給您合理化建議,①和兒子兒媳溝通一下商量一下和他們住一起可以幫帶孫子,能減輕兒子兒媳工作負擔,省得兒子兒媳上班沒時間帶孩子,和兒子說說您心中苦水,說說不容易,兒子不理解當媽的心和不容易,如果兒子兒媳,不同意和您住在一起請不要傷心,兒子和他爹一樣沒良心,請不要為了這個沒良心的人傷心,不值得,他不配您為他付出的一切。兒子不懂得感恩母親,沒有母親哪有兒子今天的幸福生活,還娶媳婦,還住大樓房。

    ②不和兒子兒媳住也好省的還要操心,操心大半輩子了也該歇歇了享享清福了想想自己吧不要管兒子的事情了,自己怎樣高興怎樣來,自己怎樣心寬怎樣來找些文化愛好,或跳跳廣場舞,不行旅旅遊,在不行找個老伴就有知心人了

  • 10 # 一池春水溫馨港灣

    首先兒子己經結婚生子,是個成年人了。為什麼母親還要自己掏錢給他們買房子?兒子自己不能買嗎?哪怕母親出於心疼兒子,先付首付,讓他們慢慢還也行啊。

    還有就是原來都是住在一起的。母親與媳婦關係和睦怎樣?若和睦,即使兒子粗心,兒媳也會善意提出讓母親同住。若不和,兒媳自然不會去說。那母親明知不和,還買三居室想著可以去住就很糊塗了。為什麼不給自己買套房呢?

    但母親更加有錯,這就是過分溺愛孩子而忘了愛自己的結果。人自己都不懂得愛自己,又怎麼奢望別人能來愛你?含辛茹苦把孩子拉址大,己盡到了責任。要放手讓孩子去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為了晚年不給兒女添麻煩,照顧好自己,給自己留有足夠的養老錢才是正確向做法。

    母親現在還租房住,兒子又不孝順靠不住,怎麼能安享晚年?希望老人們在計劃好晚年生活,能夠衣食無憂,看病不愁的情況下,有餘力再去幫子女一把。兒孫自有兒孫福,要學會愛惜自己才好。

  • 11 # 憶儀

    這個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定性問題。

    從這個個案中分析,我個人觀點哈,不代表他人認知。

    兒子著急買家,極速搬離,這背後更深的要看見,是不是兒媳想另過,想過一個沒有婆婆在內的婚姻,沒有婆婆掌控的生活。

    當然媽媽的含辛茹苦,媽媽的堅強不屈,多年來媽媽的心酸,媽媽的不易,不是簡單的幾個文字就能表達清楚媽媽的感情的,媽媽之所以能夠在老公拋妻棄子與其她女人私奔後,活下來唯一的理由就是兒子,兒子是她的全部,在兒子尚未進入婚姻狀態之時,兒子是她的全部,她愛的理所當然,但是,兒子娶妻後,享有兒子100%愛的媽媽突然被另一個女人分走。媽媽的心是不甘,酸澀的,所以在沒有買新房,兒子兒媳,婆婆在一起的日子,每個人的內心可能也是翻江倒海的,所以兒媳與老公商量,買房搬離,與婆婆分開來過。

    其實這個事想開,換個想法就不是事。

    租家並不可怕,只要兒子沒有拋棄媽媽,願意贍養媽媽,其實沒有兒媳在的日子裡,婆婆也該自由的好好生活生活。

    首先,兒媳不是婆婆生的,年輕人和老人之間還有代溝,不用太計較兒媳的。只要兒子繼續給你租房子,兒子願意什麼時候過來看看媽媽,他隨時都可以過來,兒媳也落個眼不見心不煩。

    其次,婆媳分開,矛盾會減少,畢竟距離產生美,如果哪天他們想通了,需要媽媽了,媽媽還是一如從前,既往不咎,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大大方方過來陪孩子們就是了。

    最後,和兒媳生活在一起,不見得有多好,女人心細,敏感,事多,分開落個眼不見心不煩。

    其實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尤其是媽媽獨自把兒子帶大的,這個割捨離的難度要比較大。

    建議媽媽,老了,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跳跳丨廣場舞,學學唱歌,參加些群體活動,人能有幾年時間屬於單純的自己,好好享受一下自由。不要想得太多,不要管的太多,那就是優待於自己。

  • 12 # 一淵寓言

    有一句話叫“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是還有句話叫,“百善孝為先”

    在回答之前,我掃了一眼排名靠前的回答,至少有一點還是令人欣慰的,大家三觀很正。

    其實,從問題的主幹以及幾百字的具體問題描述中,是比較客觀的,只要三觀正常的人,都會覺得兒子這樣做不合適,媽媽太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善待,所以,沒有什麼好糾結的,兒子這樣的不對。

    也許,比起,我們一起去聲討這個案例中的兒子,我們來探討一下這件事發生的前因後果,可能更有意義。畢竟,我們沒有辦法去當面對質這個兒子,勸慰這個媽媽,給予他們任何幫助,我們能做的,只是“借假修真”,以別人的事情看清自己而已。

    第一:這位媽媽自己遭遇了不幸,那麼在她和兒子的相處中,是不是在兒子的教育問題上,過於溺愛或者偏執,造成了兒子對付出理所當然的態度呢?

    可能媽媽太習慣於過於付出,從和前夫離婚開始,媽媽習慣性地把兒子當成所有,當成感情的寄託,所有好的都給兒子,兒子的所有要求都儘可能去滿足。這個不難理解。畢竟,能指望以後的也就是兒子了。

    另外,單身媽媽自己生活的很辛苦,不管是社會的壓力,還是自己的堅強,她肯定是受了委屈也自己扛著,也不太會去和10歲的兒子訴苦,長久以來,兒子如果沒有正反兩面的教導,其實是很容易形成比較偏執、冷漠、自私的性格。

    雖然,也有那種非常心疼媽媽的孩子,但那也是教育的結果。也就是說,好孩子或者孩子,固然也有本性的一面的存在,但是更多的還是後天的教育。如果把一切痛苦從這個媽媽離婚時算起,10歲也是個不小能懂事的年紀,如何能和媽媽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擔,平時就能幫媽媽分擔一點,想必也不會出現文中最後的事情來。

    所以,總體說來,很有可能是在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中出現了偏差。

    第二:這位媽媽和兒子媳婦的關係如何呢,在這件事之前,比如買房、母子別居,實現有沒有過什麼約定?

    正常情況下,即使不和老人住在一起,至少禮節性的邀請,或者段時間小住肯定都是有的。

    文中的媽媽,似乎比起不能和兒子一起住、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感激來,更在意的,兒子媳婦都沒有禮節性地,哪怕是假意哄自己開心一下。

    為什麼呢?

    也許是婆媳關係不好,也許是兒子就是自私,也許是因為搬家事多一時間給忘了……不管是什麼原因,媽媽都受到了傷害,而且這個傷害是難以癒合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單親的年老的媽媽,把兒子供養出來,手頭的積蓄也全部拿出來了,然後自己還欠著債,但是兒子一家看起來卻好像不需要自己了,要去過自己的幸福生活了。這個媽媽得有多傷心、多無奈、多無助呢。

    所以,我們只能奉勸這位媽媽一句,多關心一點自己吧,兒子大了,要房子就自己掙錢買去,要什麼就自己努力去,總不是一直還做著啃老的巨嬰吧。

    這裡的問題,更多的是從媽媽的角度出來,沒有涉及兒子和媳婦,但是我想,但凡看過這個問題的,應該對這兩人都沒太多的好感。

    一個老媽媽拿出所有來成就他們倆的面子和生活,但是他們回報的是什麼呢?而且這樣的事情,肯定不止在一個地方、一個家庭發生著,這才是真正的可悲。

    第三:對這個社會的老人多一點的愛護。

    在古代社會,一個人如果不孝、不贍養、過度索取,會有家族、宗族還有族長出面來勸誡、管理,而這個人也會因為不孝,在家族內、在社會上寸步難行,遭人戳脊梁骨。

    但是現在呢,宗族社會被破壞了,社會約束力不夠,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建立點其他的制度或者什麼,來保障老人的利益呢。我想這個問題應該還蠻重要的。

  • 13 # 柔指696

    兒子一家,既然樓主知道,為什麼還非得擠進去,人家沒讓,就應該有自知之明,父母的眼裡都是孩子,但孩子的眼裡從來不是父母,想通了,就舒服了,自己過日子可比跟年輕人舒服多了。

  • 14 # user1197713899559羅

    丈夫是渣男,好女人為了家,盡心盡力撫養子,學業有成娶妻買房,都是慈母一手操辦,可憐的母親一片真心全喂狼,哪個不心寒呀?高尚的母親抬起頭來走自己的路,從今以後為自己而活,善待自己才是唯一目標,加油吧!

  • 15 # 老張一家子

    母親確實可憐,可是片面之言不可輕斷家務事。為什麼很多人都說不能嫁單親家庭。很多時候單親家庭的母親都相當的強勢,佔有慾強,對媳婦的態度就是傾入者甚至仇視。很多人沒有經歷過祥林嫂式的媽媽,把一生的悲慘天天掛在嘴上,每付出一分都要求你回報,否則各種咒罵。雖然是付出但是讓孩子很壓抑,不願意生活在一起很正常。但是讓自己的媽媽租房子自己卻住媽媽給買的新房子,這過分了。應該換過來就沒人罵了吧。

  • 16 # 春之聲1953

    這就是當今社會的真實寫照。倒是那些每個家庭都有一群孩子的家庭,孩子們並沒有得到父母的優厚待遇,但她們都非常體諒父母的艱辛,都能用自己的努力創造一個溫馨的家,而不是去父母那兒爭得某種財產。全世界的孩子都知道,父母的錢是父母的,是父母用一生的辛勞掙來的,是屬於父母的。如果自己也想有錢,就必須像父母那樣,用自己的努力奮鬥創造一個美滿的未來,才是我們應走的道路。感恩自己的父母,是一個人做人的基本素質!

  • 17 # 清華情感

    孩子千萬不能溺愛啊!子不教父之過,你的情況就是子不教母之過。你能守住這個家庭也不容易,把兒子作為生活的重心,處處為兒子打轉,結果令人心酸。

    當初你買房子的時候,就應該把房本寫上你自己的名字,自己先住進房子,然後再把媳婦娶進家門。你是一家之主,又是房子的投資人,這樣做有理有據,合情合理,不能太委屈自己。

  • 18 # 紫藤微醉

    父母子女本就是過客,只有夫妻最長久,和父母子女能說的話可以和配偶說,和配偶說的話未必都能和父母子女說,如果能想通,心理會好受許多。再說本題,這個兒子確實不太孝順,母子相依為命突然單過任誰都一時難以接受,還需多安慰母親。

  • 19 # 使用者柳7866608150597

    誰的責任?別光顧哭,回頭想想,你的含辛茹苦換來的是什麼?你的一廂情願帶來什麼後果?想明白了就不委屈了,孩子是你生你養的,走到今天都拜你所賜,為啥許願給他買大房?是怕娶不到老婆?你這一生全身心投入給了兒子,這不就是你的最高願望嗎?終於實現了應該為自己高興,怎麼還傷心了?看來你的目的是需要回報的,在兒子眼裡你仍是個自私的母親,一切的一切都白做了前功盡棄,還是從頭開始吧。

  • 20 # 迷失在人群的孩子

    如果媽媽有爸爸陪著,自然不需要跟你一起住,也可以不跟你一起住,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你媽媽一個人養大的是一匹白眼狼呀,你自己有家了,你媽媽就再也沒有家了。作為有這樣經歷的一個單身母親,她現在已經傷心欲絕了吧?可惜這又能怪誰呢?只怪自己養了個“好兒子”,親家給你養了個“好姑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吵架和冷戰哪個更傷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