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花匠6295
-
22 # 翟改琴
這件事情真得不能用“對不對”來評判了。
如果,非要個結果的話,只能說兒子兒媳做得很理性,沒有錯。做母親的如果聽到這話,太扎心了,也許會罵,也許會恨得想去對薄公堂。
對媽媽來說:從兒子10歲起,就一人含辛茹苦的撫養兒子,現在兒子長大成人娶妻生子了,做媽媽的就想著跟兒子享享福了,於是,她拿出全部積蓄,又借款給兒子買了一套三居室,但兒子兒媳獨自搬走了,把母親一個人扔在了出租房。
這從情感上來說,媽媽接受不了,感覺是自己被拋棄了,自己太淒涼。於是媽媽放聲大哭。認為是兒子兒媳做得不對,對母親太沒人情,太冷漠。
但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母親再跟 著兒子兒媳住在一起,看起來母親高興了,兒子兒媳“有人情味了”,但是兒子兒媳的生活有可能就又“毀”了。
現代社會離婚率這麼高,因婆媳矛盾而離婚的夫妻還少嗎?做媽媽的如果 真為兒子好,就主動會表明,自己不跟兒子兒媳同去住。
現代社會,早都不是“婆婆當家”的社會了。媳婦再也不願和婆婆同住了,媳婦和兒子搬到新家去了,她們一句邀請的話都沒有,是說明:他們多麼懼怕和媽媽住在一起,曾經住在一起的日子,他們感覺是多麼不幸福,難道,做媽媽的還沒有感覺嗎?還想往一起湊?
至於,說購房款都是媽媽的,但是也說得很清楚,房子是買給兒子的,那兒子兒媳就自然認為,“房子是該他們居住的了。”做母親的傾盡所有,為兒子買房也是人之常情,因為希望兒子過得好,是做母親的共同心願啊!
單親家庭,媽媽對孩子付出太多,更希望兒子有回報,是正常的心理,但是把自己死死的綁在兒子兒媳的家庭中,卻是不明智的。
人的生命是分階段的。在兒子未成年時,兒子聽媽媽的,和媽媽一起居住,是正常。
兒子長大了,結婚了,生孩子了,他就有了獨立的生活,獨立的世界,這時候,做媽媽的就要退出兒子的生活了,不要再攆上去要回報,養育之恩是恩重如山的,但是如果趕著趕著要回報,那就悖離了養育孩子的本意了。
況且,逼的越急,要的越多,兒子越會討厭,最後,會連基本的人情都逼完的。
做父母的,誰不是希望兒子兒媳孫子生活的更好呢?看樣子,做母親的年齡還不是很大,身體也健康著,不是手腳不能動的人,自己的生活也完全能料理,那一個人生活也是可以的啊!如果,經濟上有困難,完全可以要求兒子兒媳資助,但住在一起,就免了吧!
為何要認為自己就成了“可憐人”?為何就認為兒子兒媳不和自己同住,就是不對呢?
-
23 # 一桶的江湖
不得不說,這個事情,根結在這個媽媽。是她以一己之力把她和兒子的關係變成了“老媽子”和“小祖宗”。
我們在批判這個“不孝子”之前先看看媽媽做了什麼吧:
1.丈夫出軌並私奔,她含辛茹苦獨自將孩子拉扯大,沒哭。
2.拿了所有積蓄給兒子買婚房,沒哭。
3.眼睜睜看著兒子媳婦住進新房,沒哭。
看出問題沒? 她硬是自己把自己活成了整一部苦情劇。
她在家庭角色中恐怕只是充當了“保姆”的角色,兒子早就把她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了,甚至於她根本沒和兒子交流過內心想法,兒子根本不會知道亦或者知道也裝作不知道,因為有的事情你不明明白白捅破窗戶紙,很多人都會按照自己的利益來自欺欺人。
這個媽媽錯就錯在從頭到尾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苦情角色,到最後又反悔了。
他以為母親是“心甘情願”為他犧牲的,不曾想母親是想要“回報”的,即便只是“口頭上的客套”。
說句讓人心涼的話,造成今天這局面是這個母親以一己之力促成的,這時候想要去推翻以前自己的角色,只怕適得其反,只能一點點慢慢跟孩子溝通,重新經營母子倆的關係。
你們之間該是最親密的相依為命的母子關係,而不是老媽子和小祖宗的關係。
-
24 # 盛小小胖的vlog
首先,對於你的情況,我表示真的很同情,如果是我的婆婆現在一個人租房子的話,應該會提前商量好老人的安置問題,對於題中兒子的做法,真的表示不認同,沒有男子漢的擔當,不管要不要媽媽一起住,都應該和媽媽交流溝通一下,安撫下媽媽。
既然是孤兒寡母,題中的媽媽當初買房子的時候就應該和兒子一起商量錢的事情,一起承擔房子的責任,也應該當初就商量好,後面一起住,這樣他們當時會很感激你給他們買了房子,也會覺得你去一起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如果是我,買房子的時候,我會探兒子的口氣,如果沒打算要我一起住,我肯定會給自己留個後路了。
最後,想說一點,其實和孩子一起住真的不好,遠香近臭,住在一起你看著兒子兒媳天天那麼好,估計也會心裡不舒服,畢竟是你一個人帶大的孩子,現在只有安慰你了,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家了,就讓他們安心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吧。
-
25 # 誰在跳舞
你以為現在媽媽是那那麼好叫的孩子是那麼好生的啊,女字旁加個馬就是媽,你得拿出當牛做馬的無私精神才有資格生孩子,孩子大了就不要去幹預他的生活,不要打擾不要同住,這就是你當時沒經過他同意就生了他,享受了他帶給你的滿足和快樂,所要付出的代價,不要道德綁架孩子了,買房子就像你自己畫了幅畫還要抱怨這畫還要填顏色,這畫它自己怎麼不填,還讓我填,於是你填了,你看我幫你填顏色了感激我吧?
-
26 # 低唱淺吟
中國式的親子關係,向來都是父母把最好的給孩子,孩子理所當然的接受著!!如果說有錯,錯在平時父母總是把最好的留給了孩子,為孩子放棄了自己都是可以的!人性本是貪婪的!平時沒有要求回報,怎麼又會在需要回報的時候,就能得到呢?孩子的自私是長時間的習慣!父母在對孩子付出時,也要以自己的力量為前提,不是一味的付出,要與孩子一起參與,與孩子一起成長,與孩子一起感受生活帶來的一切!
-
27 # YanYan184920861
這個母親應該在房本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兒子結婚後可以來住。這樣母親就不會失望的大哭了。自己有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老了不需要看兒子兒媳的臉色行事。不要指望兒子兒媳能感恩回饋。自己手中的房子不要放棄,這是老年人的保命房,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一樣。不能把房子給他,到頭來人已經老了,沒有能力再去拼命工作掙錢買房了,自己連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老年人的悲慘是無力改變現狀,又無立身之處這才是最悲慘的老年人。如果沒有自己的房子,生活沒有依靠,那是比什麼都慘!
-
28 # 想壓彎的超神
母親自己沒房 應該給自己買兩居
如果兒子不願意一起住 適當資助一些錢再加上兒子自己的 讓兒子付個首付
-
29 # 四川王楊
一個女人孩子10歲開始養到成家真心不容易,這位媽媽也付出了全部,孩子就是她的希望,孩子也是她的寄託。
這位媽媽還是租房住,真應該讓一起住,有老伴還好可以相互照顧,中國的重男輕女思想,其實男孩真沒女孩體貼,細心,孝順,多數男孩結婚了都聽老婆話,財政大權都是女方管理,也許女方善於理財吧。
其實過來人都知道老人儘量不跟年輕人住一起,有很多的不方便,年輕人的作息時間,飲食習慣,很多老年人都是不習慣的,久而久之矛盾就出來了,與其這樣還不如分開住,年輕人經常回來還增加感情避免矛盾。
以前都是為孩子活,現在好了 孩子成家單過了,你也可以做點自己喜歡的事,過一過自己日子也挺好的。
-
30 # 良辰美景5825133
你拿錢買房之前可以和兒子說要住一起 兒子不答應就買個兩個小點的 自己住一個為什麼要想和兒子一起住呢 那樣日積月累一定會有矛盾的現在的形勢就是這樣啊
-
31 # 使用者103207928056
愛的太過卑微,過分的付出,對方會覺得壓力厭煩,只想躲得遠遠的,然後你會責怪對方沒有良心。其實,這是道德綁架,這種不是愛,是病態。
人首先要愛自己,有餘力去愛別人,付出的本身要讓自己感到幸福,而不是隻有別人回報你了,你才幸福。
作為妻子和母親的我,至少這樣認為。
-
32 # 皇金瓶
這就是
現代人的信奉西方觀念,上學買房吃喝用父母積蓄 ,可完後又說,贍養父母是道德綁架。
西方人是18歲,自己獨立自己完全民事權利。
這位媽媽,你提前釋放電磁吸鐵效能,把你自己電磁效能 “能量” 暴露。
回覆列表
愚蠢的母親,不理性的媽媽,有夢想的婆婆,一女人把一生給了男人,男人不珍惜她,拋棄了她,使她傷痕累累,她把自己一切給了兒子,兒子小時候和他相依為命,把兒子陪養成才後,老了想依靠兒子,用自己的一切財力,借下債務,為兒子媳婦買下三居室的大房,想和兒子媳婦一起享天倫,安度晚年,結果出乎意料的是,肉包子打狼嘴,有去無回了,因為和老公的失敗,她太在乎兒子,這培養兒子的成長,沒有培養兒子的道德品質,他索取慣了母親給於他的一切,娶了媳婦後他認為他有了歸宿,就是人們所說的,有了媳婦他用不著娘了,還有這娘以是窮光蛋了,沒有搜刮和利用的價值了,而且她還揹負欠債呢,留下母親就要承認債務,拋棄了母親自己沒有債務,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狠毒,白眼狼算啥,在這些沒有人心人肺的吸血鬼面前也該下課了,也只能說這母親對兒子太信認,有其父必有其子,她忘了孩子父親血緣的傳承,再說現在的婆媳關係是社會上最壞的風氣,索取婆婆的一切,嫌棄婆婆的年老累贅,難道她沒有一點這方面的的耳聞,弄的現在悔也晚了,要麼上法院告兒子,拿出自己有力出資的證明,要讓兒子歸還給母親,可憐的無知母親,辛苦一輩子弄的窩都沒有,養了個黑心黑肺的逆子,老了還要掙錢還陰債,盼望生兒,高興有兒,辛苦養兒,氣死為兒,兒子殺母不用刀,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