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好手工的竗竗爸爸
-
2 # KDC家庭教育
當父母的都想要逼著自己的孩子去學習,是因為自己吃過生活中的苦。作為孩子,從小衣食無憂,沒有生活的壓力,自然也不會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只有為人父母才會體會到學習和知識的重要性,可是孩子不知道。所以當父母的總是想著拿自己的人生經驗去教育孩子,希望他們能好好學習。
逼孩子學習效果甚微,甚至造成不良的後果。
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父母如果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孩子還能聽父母話的時候,可能多少會起一點作用,也就是說孩子雖然不願意學,但因為父母與孩子之間情感的作用還是會去學習,這裡發揮作用的是我們說的情感動力,不過,即便如此,作用也不會太大。
當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他有更多自己主見的時候,父母再逼著他學的話,往往就會事與願違,甚至造成一些不可逆轉的後果。
如今的大多數孩子可以說是生在蜜罐裡的,一大家子人都圍著他轉,以他為中心,這些孩子沒有受到過多少批評或挫折,這樣的孩子抗挫能力比較差,心理很脆弱,父母一味去逼孩子的話,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問題,更有甚者,孩子可能一衝動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但是作為家長,不逼著孩子學習,該怎麼辦呢?
第一,正確的時期做正確的事情。在關鍵的時期多培養孩子,孩子智力開發第一個關鍵時期是0至3歲,第二個關鍵時期是4至13歲,家長一定要在關鍵時期對孩子做好引領和教育。
第二,幫孩子制定計劃,並且及時鼓勵。給孩子的目標是一些跳一跳能夠的著的,在實現的過程中,多鼓勵和提醒孩子,讓孩子更加有動力去實現目標。
第三,身教勝於言傳,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很多家長說不想讓孩子迷戀手機,但是自己卻機不離手,而這個時候對孩子說多少就是如用的,因為孩子在看,在模仿。所以父母要時刻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恪守本分,做好該做的事情,讓孩子健康學習,愛上學習!
-
3 # 松子奶茶
在學習中該不該逼著孩子去學習呢?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有的時候就是需要家長去推一把,逼一把,也許就是因為這一把,孩子的學習就能走上正軌。
老祖宗有句話叫“虎父焉有犬子”。其實對於每一個孩子而言,最大的福氣不是被全家人寵溺,而是擁有對自己負責的虎爸虎媽! 人都是有惰性的,沒有多少學生有非常高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即便是成績非常不錯的學生,如果家長對其監督和管教不夠,也會逐漸養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和態度,影響學習狀態,最終影響學習成績。
在現如今的社會環境下,我們接受的資訊和誘惑更多,很多都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消磨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作為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很好地處理和麵對,更何況是孩子呢?孩子由於心智還不夠成熟,分辨能力還不夠,處理不好一些事情是很正常的,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監督和引導,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願所有的孩子在長大後都能發自內心的感謝當年父母逼著自己學習了這麼多知識,讓自己在長大後面對生活尤其面對擇業時從容自如!嚴厲才是最深沉的愛!
-
4 # 幼兒教育lulu老師
到底該不該逼孩子學習,如果這個逼的定義裡有強迫的意思,那我個人不建議。
很多時候,家長在對待孩子學習這件事上,帶有過多的主觀意識,以及過多的成人思維和功利性。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成績都那麼好?為什麼你就不能再努力一點?為什麼你總是這麼不爭氣?逼孩子學習的家長,有很多攀比的味道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思考問題的邏輯,他們學習的方式,他們理解能力的區別。這個世界上既有少年老成的早熟,也有大器晚成的成就。
學習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自己,而不是和隔壁家老王的兒子做對比;
有一位朋友,她說她家孩子期末考試考了98分,她明明知道這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但還是忍不住感到焦慮,想要孩子考再好一點。我問她為什麼焦慮,她說,因為班上還有考100分的。對於這類的家長來說,孩子所做的所有事對他們來說都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比別人更優秀,孩子如果不在這個標準上,她們就會感到格外的焦慮。強迫會激起叛逆和反抗強迫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學習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並全心投入的事情。
這個過程需要孩子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好奇心、鑽研精神、熱情以及心甘情願的主動。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為孩子創造讓孩子可以勝任的環境,保護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同時,在孩子努力的過程中,不要喋喋不休的強調可能的結果或者急著糾正孩子正在犯的錯。
可能有家長會說:如果沒有虎爸,就沒有鋼琴王子郎朗。我想說,世界上只有一個郎朗,但是世界上卻又無數個平凡的娃娃。在孩子不夠努力的時候,陪伴和鼓勵可以為孩子加油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有懈怠的時候、總有畏難的時候、總有貪玩調皮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家長尤其不要用一種強勢的狀態去逼迫孩子,而是應該靜下心來聽聽孩子的困難在哪裡,和孩子一起積極討論如何去解決。
有一個學生家長,她從來不過問孩子的成績,她只是在孩子每一次考完試之後和孩子一起復盤,總結在這次考試當中犯了哪些不該犯的錯,有哪些地方做的特別好。孩子成績有進步的時候,她沒有過多表揚,但是當孩子改正錯誤的時候,反而給孩子獎勵。這是一個非常睿智的媽媽,她懂得與其逼孩子學習,不如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不要用你的焦慮毀掉孩子家長逼迫孩子學習最好的藉口就是:我是為了你好!未來社會競爭那麼激烈,不好好學習沒有出路!
但是很多家長往往忽視了孩子努力以及徘徊於成績之外的更多其他的珍貴品質。
這些珍貴品質是隱性的,看不見的,轉變不成分數,但再長20年,它卻可能成孩子未來人生的競爭優勢。
比如“懂得等待和分享”,這是善於體諒他人處境,有高度的自尊;比如“尊重公眾場合的秩序”,這種理解規則、尊重規則的精神,預示著孩子在未來更容易贏得合作伙伴,成就自己的事業;比如“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緒,不隨便發火”,證明孩子有很好的自我約束能力,這種內在的堅定和意志是成就任何一種事業的基礎。等等......人生很長,並不是由某一次成績決定的。所以,關注孩子的學習,不是為了每一次學習的成績結果去強迫孩子,而是要關注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品質:自我探索的能力、即使遭遇困難也不放棄的勇氣、持續研究的專注、舉一反三的邏輯、自我激勵的樂趣。
這些學習的品質不是一天養成的,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
如果孩子這些品質沒有,那倒真的需要逼一逼。
-
5 # 花朵小恬
看到這個問題我突然想到,假如這個問題是問:“該不該逼迫成人工作?”大家會怎麼看。 設身處地來分析
試想如果假設有人天天逼迫你工作的情況。原本你可能是熱愛工作的,但是如果有人天天在你面前說你要好好工作、努力工作、不能鬆懈、鬆懈了就要退步了,鬆懈了你就不能晉升了,不能晉升你的人生就完蛋了......你會是什麼反應? 除了反感還是反感,不但對工作本身反感,更是會反感逼迫你的這個人,從而讓彼此之間關係變得緊張。
本質還是家庭教育但是為什麼現在有很多孩子厭學呢? 為什麼原本擁有求知慾的孩子,變得對學習毫無興趣,甚至是逆反呢?
通常原因就是這幾點:
父母太過關心學習,導致孩子認為父母你只愛學習,不愛我。 那麼請問作為孩子努力的內驅力從何而來? 沒有父母的愛,孩子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內驅力。
本質還是家庭教育: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外部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 教育資源不平衡,升學壓力巨大,想要獲得好的教育資源就需要孩子和父母付出更多的努力。 這個時候如果家庭教育能夠跟上,父母能夠坦然面對外部環境,給孩子良好的早期教育,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支援,孩子會有能力去面對激烈的競爭的。 問題就在於,父母以為給孩子很多支援, 報了很多興趣班,買了很多習題,可是這些不是孩子想要的,也不是孩子需要的。 孩子最大的需要是父母的愛,其次是父母給孩子良好的早期教育。然後現實中,父母沒有教過孩子時間管理,卻要求孩子效率足夠高。父母沒有教過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卻要求孩子一題多解,找到最優方法。父母沒有教過孩子情緒處理,卻希望孩子乖巧聽話,並且心理還要健康。 父母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卻希望孩子能成為優等生。 你要一個戰士上場戰鬥,卻只讓他赤手空拳,對於孩子來說何其不公。
總結
如果父母在心理上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支援;
如果父母給了孩子良好的早期教育;
如果父母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果父母能夠陪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需要被逼迫學習嗎?
現今這個時代,沒有來自父母的壓力,孩子都已經負重前行了。作為父母在心理上儘可能幫助孩子撐一撐,我們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
6 # 青芒果媽媽
一定不能逼迫孩子學習,揠苗助長,也不能放任不管,自生自滅,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花期,適時引導。慢養孩子,靜待花開。
1、平等對待孩子,做孩子的榜樣。
學習本身就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並且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久的堅持才能看到成效。不是每個孩子都意志堅定,此時父母的引導就變得很重要了。
孩子不僅是父母的鏡子,也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勤奮好學,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就是最好的教育。往大了說,就是當父母做了好父母,孩子自然是好孩子。
朋友就是這樣,生孩子後,她一直都沒有放棄自我成長,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看書學習。孩子耳濡目染,也養成了愛看書愛學習的好習慣,現在孩子十歲了,成績總在班裡前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朋友家的孩子從小就熱愛畫畫,但朋友擔心孩子過於痴迷畫畫,影響學習,強行禁止了,並逼迫孩子學習並不感興趣的舞蹈。持續了一年,孩子每天都抱怨不想學跳舞,眼睛裡灰暗無光,得過且過。後來朋友幡然醒悟,不再逼迫孩子,放棄了舞蹈,轉學畫畫了。從此,孩子恢復了往日的神采,投身畫畫,也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首先父母跟孩子之間一定要有邊界感,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能做父母的指望。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實在不會,再尋求父母的幫助,父母也只是給適當的提示,不做過多幹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孩子每天回來就寫作業,寫完作業還堅持練字一小時。媽媽都覺得他的字寫得很好了,不需要那麼累,練習半小時就夠了。但孩子堅持,他還能寫得更好。這種情況無疑是孩子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了獲取知識的快樂,從而更樂於深入學習。
4、幫助孩子學會堅持。
前面就說過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久的堅持。這裡我要說的堅持,並不是說一刻都不能放鬆,弦崩得太緊更容易斷。我們要做的是允許孩子停下來休息調整,讓孩子在溫柔的堅持下,感受成功的快樂。
在一次的考級失敗,孩子喪失了信心,“媽媽,我就是個蠢笨的人,怎麼都學不會。”“沒關係,失敗是成功之母,誰都是在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後,才取得成功的。慢慢來,不要急,我們出去郊遊放鬆一下吧。”媽媽沒有一味的要求孩子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到底,而是給了孩子喘息的空間。果然,在郊遊的過程中,孩子找到了靈感,回來後堅持練習,並報名了下一次考級。最後他成功了。
享受成功的同時,孩子也學會了堅持,學會了吃苦,並收穫了更多的自信心。
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教育孩子,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創造適宜的成長環境,讓孩子自由的長大,成為一個真實善良健康快樂的人。
-
7 # yuer就是我
逼著孩子學習最終不會有太好的結果。孩子的學習是要去引導的。這一點其實從3歲之前就應該慢慢開始的。
從剛開始的自由探索,到後期有目的的探索。這些都是循序漸進的。你要讓孩子從小明白是為什麼學,而不是為你而學。
逼出來的孩子就會像擠牙膏一樣,最終會把養育者累垮。終有一天會發生家庭大戰。
如何去引導,怎樣做其實有很多方法。但是在這些方法的背後,如何執行,執行的方法都不相同。因為你們的家庭環境我不知道,親子關係,孩子多大都不知道。所以在這裡我不能隨便一說讓你焦慮。
不過想一想,跟孩子有有效溝通嗎?是不是三句話離不開學習。孩子習慣跟你聊天,玩遊戲嗎?等等。
-
8 # 第八大街的雜貨鋪
當然不應該逼孩子學習了。因為,逼也沒用,要"騙"。
都曾經為人子,咱們自己什麼德行沒點哈數嗎?不愛學的時候,別說逼我,就是打死我,也依然是一具不愛學習的屍體。
如今為人父母,也就知道了曾經自己的父母下手如何毒辣,都是無濟於事的。可正是為人父母了,更由不得自己不去照顧那個曾經的"自己。"不學習的後果,成人最清楚。
所以不"逼"不行,打也不行,那就罵?除非你想得到一個自卑、怯懦的孩子,那就放開了罵他(她),貶低他,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他。隨後不但順利成為一名學渣,人品也不咋地,和你的關係還不大友好。
說教?小的時候還行,稍微大點人家會反抗,事情就比較麻煩。他會不理你,遠離有你的任何空間。說教起到的作用無非就是擴大你們之間的距離
物質獎勵更不行,賄賂只能產生貪汙,不會產生學霸。油鹽不進嘛,怎麼辦?還有最後一招:騙。這是個好辦法。非常羨慕傳銷組織的手段,太適合教育娃娃了。咱們也試試,但絕對不能無中生有的"騙",那會讓他警覺而產生挫敗感,以後再就不好"騙"了。沒事兒夥到一起瞎聊天,從有事開始發生再"行騙"。當他做錯事兒,大大縮小几分後果,適當的懲戒。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所以我們把懲罰說在前頭,讓他先知法再伏法。他作對了,那可是喜事臨門,誇他,擴大化得儘量誇他。當你想讓他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的時候,千萬不要直接說。找搭檔表演合夥"騙",在表演的過程中繞著彎彎,把你想表達的事情藉故事說出來。他(她)作為旁觀者會有是非判斷,做出"正確"的選擇。當然,這個選擇其實是有意識引導他做出的結果。幾家歡樂幾家愁,各人有各人的情況,所以具體怎麼設"圈套",就看自己領會了,畢竟"騙子"這個職業也是不太好乾的。
有位老師說過,孩子將來一定會活成你嘴裡的樣子。我信。無由來的咒怨真的會毀了一個孩子,而有意識、有理由的誇讚也會成全一個孩子,相信以你的智慧總能贏一個娃。
-
9 # 藍色向日葵66
逼孩子不如逼自己!家長不如從兩個方面逼自己。
首先孩子一定要學習。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關係到孩子的未來,工作,生活。學習興趣特長也很重要,比如女孩學習一些舞蹈,鋼琴,成年後有更多的方式可以愉悅自己。也許她現在不能理解,長大後她一定會感激當年您的堅持。當然前提是要尊重娃的興趣。
其次,孩子畢竟是孩子,主觀能動性比較差,這就需要家長做好引導。一味地逼迫可能會適得其反。
學習上家長首先要學會放下手機,拿起書本,陪讀,陪學,幫助孩子沉下心來。不要凶著孩子做作業,自己看電視,玩手機。其次,多溝通,瞭解孩子學習上的薄弱環節,引導他攻克難點,幫他建立自信心。孩子和大人一樣,做一件事,如果沒有獲得感,成就感,會容易破罐子破摔。所以,多鼓勵他,對他每一個小的進步予以肯定,現在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但孩子卻大多不領情,有些家長會想過放棄。分享一句話:育兒路上最先放棄的往往是家長,而不是孩子。
家長一定要堅持哦!
-
10 # 北漂劉海生
該不該逼著孩子學習?我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孩子的學習過程無疑是接受教育的過程。教育的本質是成為自己。而不是他人眼中的自己。孩子天生都有極其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力。從呱呱墜地時的東張西望都摸索著無所不肯。這倒會言語時的《十萬個為什麼》。每一次好奇心驅使都是很好的學習機會。但為什麼偏偏到了上學的時候,卻屢屢被貼各種不好好學習甚至厭學的標籤,或者真的是逼的太多了。讓孩子完全喪失了好奇心和興趣。讓學習變成了負擔。變得沒有目的更沒有動力。自我效能感極低,這才進一步導致家長們的各種吼叫,甚至打罵。所以在遇到孩子學習動力不足時,與其盲目採用逼的方式。反而不如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問題的本源在哪裡?用逼的方式無異於飲鶴止渴。最終會讓孩子越走越遠。成為有問題的青少年,切記!戒逼。
-
11 # 趙老師硬筆書法課堂
逼著孩子學習,可能很多人第一感覺都覺得這肯定是不對的,但也有很多家裡有熊孩子的父母對此表示很無奈,覺得這也是沒辦法的,孩子對學習沒興趣,上課開小差,也不願意寫作業等等各種問題,不逼著就不學,實在是沒有辦法。
我覺得,對於心性不堅定的孩子,給予適當的壓力是必要的。有些孩子心性不堅定,做什麼事都是三分鐘熱度,做什麼事都堅持不下去,這個時候,如果老師和家長不加干預,任由其發展,堅持所謂的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意願,可能他會一直一事無成,會一直都無法體會努力完成一件事情之後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在以後的人生中,面對困難就會有畏難心理,因為他不懂堅持,也就失去了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勇氣。所以我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適當的壓力是必要的,畢竟學會承受壓力也是人生必修的課程。只有變壓力為動力,不斷堅持的人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但是給孩子壓力,也要講究方法,我不贊成對孩子一味地壓迫,如果只會對孩子大吼大叫,一味地譴責孩子不好好學習,那我覺得首先該反省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具備這項品質,又拿什麼來教育孩子呢?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憑什麼去要求孩子!一味地譴責和批評並不會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在這種壓力下要麼永遠沉默,對學習徹底失去信心,要麼爆發,變成叛逆的問題兒童!所以,逼孩子學習也是要講究方法的,既要給孩子壓力,又不能過於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範圍。
所以該不該逼著孩子學習,我認為是該的,只是要講究方法!
-
12 # 虎妞狼爸
《家有兒女》中有這麼一個小片斷:劉星和小雨“控訴”媽媽小時候沒有給他們培養出特長,否則就有可能成為作家、音樂家。媽媽卻說:小時候給你報這班報那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呀:劉星立刻懟了一句:我不願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
這句話給我的印象特別深,所以當時我就學著給孩子戴緊箍咒,無論是哄著吧,騙著吧,孩子一旦戴上了,孩子就脫不下來了,21天后,孩子就慢慢的養成了學習的習慣。
少點說教,多點榜樣,讓孩子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能真實的影響到孩子的心靈。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經常說這樣一句話:去,趕緊寫作業去,我總是對孩子這樣說:來,寶貝咱們一起學習吧,或者說:乘女兒,現在學習的時間到了,咱們一起讀書吧。
去和來,一字之差,對於孩子的心理裡來說,是不一樣的,前者,孩子會認為,你們都在玩,我一個人寫作業,這是不公平的。我和女兒的對話,是不是你一個人學,而是我在陪著你一起學。這樣孩子心裡上就感覺到平衡了。
孩子在讀書,我在寫作業:我有兩個作業,第一個,我每天堅持在筆記本上給孩子寫出三個優點,然後念給孩子聽,其實孩子也認識字了,現在大約能認識有三四千字吧,但我寫的比較連筆,可能孩子還看不懂,所以孩子更喜歡我念給孩子聽,聽完後,我會讓孩子給我簽名,這算是第一個作業算完成了。第二個作業呢,我就是看白話版的《史記》,並且還是非常認真的看,因為每天晚上孩子睡覺前,我要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給孩子講史記裡的歷史故事或歷史人物。如果我不看書的話,我當天晚上就給孩子講不了故事,這也是孩子逼著我去看書的原因。我之所以看《史記》是因為我認為,史記裡所記載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比任何書裡記載的內容準確度都要高。
陪孩子一起看書,給我的感悟是:你喊破嗓子不如在孩子面前做出樣子。
另外一個方面,在生活中的榜樣的力量有多大。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今年的1月初,我女兒參加了一場演講大賽,我呢既是家長,也是一名攝影師,是純粹的義工,也是自願的。當時比賽結束後,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就問了我這樣一句話:爸爸,別的小朋友都在下面陪著他們的孩子,你拿著相機到處跑,到處拍照,你為什麼不能在下面陪陪我呢?
我當時一邊開車一邊說:孩子,你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現在我很高興的告訴你:每一名選手是不是都想留下自己在臺上演講時照片?每一位上臺的爸爸媽媽是不是也很想看到自己在臺上點評時的照片呢?那作為我愛我家公益演說大賽組委會是不是需要留點照片作為資料呢?孩子說是!是不是他們都需要爸爸去拍照,爸爸去幫助呢?孩子說是。
所以呢,孩子要學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通過這件事呢,我感覺,要想讓孩子懂道理,不是家長說的有道理,而是做的道理,通過這事呢,是不是給孩子在幼小的心裡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
13 # 青果布衣
該不該逼著孩子學習?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了,愛玩是孩子的本性,成年人不是也愛玩嗎!個人覺得適當的逼著孩子去學習,還是有好處的。
-
14 # 陪伴成長筆記
我認為需要一定程度的“逼”孩子學習。人性是軟弱的,好逸惡勞,避重就輕是人本源的天性。對於孩子,絕大多數自律意識不強,計劃執行標準不高,興趣喜好沒有長性等特點,都是家長朋友在教育引導他們好好學習時令人頭疼的地方。適度的“逼”孩子學習,將壓力傳導到孩子的學習執行上,可以幫助孩子養成更好的學習習慣。適當的“逼”孩子學習,讓孩子自己檢視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較,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更強的自律意識。長線的“逼”孩子學習,在進步時不得意忘形,在低谷是不灰心沮喪,讓孩子在課程學習和技能增長上打下紮實的基礎,併為未來更高的成就鋪墊好道路。
首先,用合適的力度來“逼”。
孩子都有一顆上進的心,都有自己的自尊,我們在教育引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力道、火候。這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制定下框架、底線,明確好玩與學的時間劃分,在滿足學習任務完成的前提下,保證好孩子玩的時間。避免用力過猛,竭澤而漁,讓孩子過早的透支了體力與心力。多讓孩子自己檢視自身,調整計劃,避免家長全盤掌控,出現大學前老實“好學”,大學後放蕩不羈,我看到太多的孩子在進入大學後,不再有家長、老師管束,於是天天流連網咖,夜夜笙簫,成績一落千丈,四年荒廢而過。
正確的“逼迫”可以概括為有教無類,因材施用。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外向好強,有的內向靦腆,有的內心脆弱,我們一定要採取適合孩子特點的方式方法。對於學齡前孩子,玩是主責主業,自尊好勝,追求完美,要多鼓勵,多表揚,幼小銜接時,讓日常的點滴陪伴交流化為知識學習和習慣養成的載體;義務教育階段,很多課程學習比較枯燥,做好後勤保障的同時,多和孩子交流,幫孩子樹立“與自己比”的習慣,激發孩子的內動力,與他人比的同時與自己比,讓孩子看到進步,看到希望,通過自我約束來實現自我提升。這一點切忌生搬硬套,如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教育方式方法,她的時間管理到了秒,這個估計沒有幾個孩子能學習。
對孩子的壓力傳導一定要注意節奏,有張有馳,有賞有罰,就像弓弦,不可以一直撐著,否則最終會形成倦怠厭學的情況。家長自己心裡要有譜,通過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判斷其學習狀態,在孩子需要推一把的時候提醒一下,在孩子陷入低谷的時候鼓勵支援,希望孩子有恆心長性的同時,家長要堅持不懈的持續關注,不要讓孩子找到你教育方式的弱點,鑽空子或者下有對策。要保持好和老師的溝通,相應的調整孩子督導的節奏。避免一曝十寒,你不夠上心,孩子又不主動努力,效果就很糟了。
-
15 # 一路奔波的80後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要引導孩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味地逼迫,強加於孩子。
最根本的目的,其實還是培養孩子的耐力、意志力、原則意識對事情保持專注的能力。
因為在學習上,孩子的興趣其實都是很脆弱的,就像黑夜裡的一顆小火星,很容易熄滅。
父母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添一把火,鼓一把勁,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小小的鼓勵,堅持陪他度過最初的艱難期和瓶頸期。
這個過程也許很痛苦,但一旦成功,便能夠一勞永逸。
因為只要堅持下去,當興趣變成了特長,孩子就會享受這種感覺,獲得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相反,如果孩子總是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那麼他將永遠體會不到深層次學習的樂趣。
這些遠比成績本身更重要,也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因為孩子在學習中、成長中碰到的所有困難,其實都是未來生活的預演。
做父母的,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
要想有好的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孩子的未來,學習這件事,別輕易讓他放棄或鬆懈。
-
16 # 小fan影視剪輯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的觀點是不該逼著孩子去學習,因為逼著孩子做他沒有興趣的事情,肯定會適得其反。還會斷送孩子該有的前程,只有努力去引導他做喜歡的事情,讓他在哪個領域發揮自己的專長才能成長。
-
17 # 簡筆畫美術課堂
1.不該逼著孩子學習,我們當父母的要學會引導孩子學習。不能逼著她(他)學。逼著孩子學習孩子的心裡也會有壓力,有不甘心,有怨恨。所以一般孩子被逼著學習時,孩子都會不開心。我們要適當的讓他玩,也不能過分。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些創造力給表現出來。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教育。我們當父母的要適當的表揚孩子。孩子有玩心是件很好的事,說明孩子會思考,會鍛鍊到孩子的創造力,會使孩子找到自己最擅長的東西,這是件很好的事。
2.我們中式孩子教育和美國一些西方國家的有很大的區別。我們中國的孩子基本上是,學習成績都很好。被父母逼著學習,反而一些孩子原本的好奇心的和創造力都受到打壓。長大後跟西方的孩子比,是比不過的。在創造能力上我們的孩子是比西方國家弱的。
-
18 # 為何不現在
這個和該不該打孩子一樣,怎麼回答都是錯。該逼就得逼,不該逼就不逼,總體上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得逼,但是你得逼的他不認為是你逼他,你就成功了。
-
19 # 和一起成長
我個人覺得,家長可以盡最大努力去助推孩子提高,比如,想盡一切辦法做思想工作,讓他樹立理想,產生自信,這個工作應該放在學習前面,在這個前提下,給他學習創造好的條件,現在的孩子要啥有啥,很難有內生動力去刻苦學習。所以,思想工作重於一切,孩子在這個年齡段,自制力不夠,需要家長推他一把,估計和壓力都要施加一點,盡最大努力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是我們做家長的責任!
-
20 # 加中v點
應該。學習是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中最應該做的事,也是要力爭最好的事,其它事都可靠邊站。大多數孩子天生就不愛學習,不逼,如何成才。
回覆列表
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他!
這句話我贊同,但是要正確解讀這句話。
第一、作為父母,你能正確的的引導孩子嗎?這是你要問你自己的,如果你自己沒有這個概念和這個能力,就不要去逼孩子,因為你的“逼迫”是不正確的。在我看來,這個“逼”應該解讀為壓力,當孩子進入學校,會有學習成績上的壓力,進入社會,會有社會上的壓力,這些都是不能無視的。
那麼家長作為孩子的引導者,你要知道怎麼引導孩子去適應這個壓力,中間要起到過度作用。打個比方,孩子出生下來的壓力為0,家長自身的社會壓力為100,那麼在小時候,家長給與孩子的壓力就不能超過這個數字,因為你自己都達不到的,憑什麼給孩子壓力,而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說不定會超過你這個壓力值,那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到了那時,估計你也已經老了,那是後話,以後碰到了再分析。
上面這個比方,通俗點就是說,你自己都不行的,不要妄圖烏鴉變鳳凰,天才畢竟是少數,你可以慢慢引導,但是不要去逼迫。
第二、作為父母,有著引導孩子的義務,要告訴他,責任。壓力來自於責任,沒有責任感的人,當然沒壓力咯,孩子成長,對學校有責任,對家庭有責任,對社會有責任,這裡說的責任,不是外界強加給他的,是在成長過程中他自我意識到的,或者說,家長灌輸給他的。
正確的三觀,能帶來正確的壓力,一個家庭的家教很重要,三觀不正的父母,能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第三、壓力這件事不止針對的小孩子,小孩子玩玩具,能坐在那玩一天,這時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在旁邊刷手機呢?你沒有感受到壓力嗎?多一點陪伴,是不是多一點親情呢?多說一句話,是不是就能無意中多教小孩一點知識呢?每天進步一點點,那孩子長大一歲就能學會好多好多。這裡說的學會,並不只是文化知識,還有一些內在的修養。
所以我贊同這句話,並且希望所有家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