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歷史笑春風

    項羽在垓下之戰中戰敗,被漢軍包圍。在半夜中,項羽聽到四周的漢營中傳來的楚歌,驚訝的說,難道漢軍已經得到了全部的楚地了,怎麼有這麼多的楚人在唱歌呢?其實,這是韓信的一計。他讓投降的周殷的部下和楚人一起,在楚軍周圍唱歌,瓦解楚軍的軍心。這一計最終奏效了,楚軍從項羽以下,變得沒有鬥志。在半夜裡,項羽的寵妃虞姬自殺,而項羽率領八百騎兵突圍而去。

    我們看項羽的行為,就能夠知道,他已經根本失去了勝利的信心。如果他還有鬥志,就應該將剩下的楚軍整頓起來,和漢軍決一死戰。因為在垓下之戰中,項羽的十萬人馬雖然被韓信的四十萬大軍打敗,而實際上,楚軍的損失並不太大。

    在項羽突圍而走後,他留下的群龍無首的楚軍遭到了漢軍的屠殺。除掉逃散的一部分人,被殺的人有八萬人之多。從這裡我們知道,垓下之戰的決戰,項羽其實只損失了一兩萬人,楚軍還有著可觀的實力。如果項羽想和韓信決一死戰,還有一戰的能力。

    可是,項羽的心已經敗了,他在精神上被敵人壓垮了。一個人一旦在心理上認輸了,那麼就徹底的失敗了。因此,在項羽衝出重圍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有想要東山再起的想法。他只是在漫無目的的遊蕩,自己也不知道該往哪裡去,只是憑著自己的直接行事。

    他的部下在跟他走了一段路以後,也慢慢看出了這一點。所以,這些人也漸漸的散去,自己去尋找自己生路了。到了最後,跟隨項羽的人只剩下二十八人。到了這個時候,項羽雖然心裡已經認輸,但是依然還是嘴硬。他認為不是自己不會打仗,自己的失敗是因為天意。於是他率領這二十八名騎兵,面對五千漢軍的騎兵,進行了他最後的戰鬥表演。

    項羽對部下說,自己要三戰三勝,斬將奪旗,來證明自己說法的正確。在這裡,項羽為我們表演了他精妙的戰術。他雖然只有二十八騎,但是也顯示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他排程人馬,先為四隊,後為三處,斬殺漢將,殺死漢軍數十人。衝出重圍後,只損失了兩名騎兵。

    但是,這已經是項羽最後的演出了,他再英勇,拋棄了大軍,僅僅率領二十幾名騎兵也無力迴天了。項羽本來是想渡江的,但是,到了江邊,項羽卻改變了主意。因為到了這個時候,項羽終於明白了,他為何要來到這裡。

    這是因為,項羽只是想死前再看一眼故鄉。在當年他率領八千江東子弟北上推翻暴秦的時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到今天,他兵敗回到這裡,真是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而且,自己拋棄了幾萬跟隨自己的部下,就剩下最後這二十六名生死與共的部下。在這江邊還要把他們拋下,自己獨自渡江,苟且偷生,這是項羽更加無法面對的。

    所以說,到了江邊,看到了故鄉,自己的心願已經達到了。項羽決心戰死在江邊,也好給故鄉的父老一個交代。自己來到這裡,就是為了給自己尋找一塊合適戰死的地方。烏江邊,就是項羽為自己尋找的最後的歸宿。最終,項羽在烏江自刎,結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 22 # 一隻花花魚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宋代愛國女詞人李清照對項羽的評價,在當時引起了轟動。但是,項羽自刎烏江的原因至今存在多種說法。

      項羽是中國秦末著名的農民起義的領袖,軍事才華卓越。但是最後卻把優勢變成劣勢,最後節節敗退。這主要是因為項羽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一次次錯失殺掉劉邦的大好時機。在被劉邦逼退到烏江的時候,項羽書寫一曲悲憫的壯歌,拔劍自殺。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以致項羽不肯過江東?

      其一:是項羽自知就算度過烏江,也是敗局已定,無顏見江東父老,無畏做垂死掙扎。我們都知道,項羽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當時項羽逃到江東的時候,身邊僅剩十幾人誓死相隨,卻要面對劉邦幾千精兵的圍剿。眼見大勢已去,項羽慘然一笑說,“天要亡我矣”,於是拒絕渡江,此時劉邦追兵已到,項羽轉身戰鬥,他看到了漢軍的司馬呂馬童,就說送給他一個人情,於是悲壯的揮刀自刎,可以說自殺不受辱這是項羽的性格使然。

      其二:還有人說是因為霸王別姬,最後項羽選擇隨愛妾而去。虞姬是項羽心愛的女人,相傳虞姬和項羽被劉邦一路追殺,被困於垓下。兵孤糧盡,項羽在與虞姬飲酒時候悲從心中來,唱出悲壯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以《和垓下歌》和之,虞姬的《和垓下歌》,不僅是她和項羽的愛情悲歌,更是項羽印證命運的絕命悲歌。最後,虞姬為了不成為項羽的負擔,唱完就拔劍自殺。“虞姬死,弟子散”,項羽無心戀戰,逃到吳江後選擇追隨愛妾虞姬而去了。

      項羽為何不渡烏江,幾千年來各種說法都有,我們已經無法準確判斷。只能說項羽兵敗,也是性格使然,不重用范增,關鍵問題又不夠果決,對屬下又薄恩寡義。相比之下,劉邦比項羽更有遠見了。項羽是亂世梟雄,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可以說項羽自刎烏江是一種英雄氣節,後世之人對此也極度關注,但是至今卻無人能下定論。大家認為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其一?還是其二?

  • 23 # 琢瑒

    項羽不肯過江東,原因有三:其一:俗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項羽的性格,就是桀驁不馴,光明磊落,歷觀其戰績勝戰無數,臨到最後會輸的精光,心裡無法接受。其二:俗話說的好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劉邦初定天下,人心所向,歷史條件就不具備青山。其三:就算過了江東,劉邦也不會把他留著,老虎身旁企容他人酣睡!

  • 24 # 刺蝟NP2020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嗟嘆項羽時之秦末,貴為西楚霸王,徒負一身孤勇,惟想偏安一隅作諸侯之王,卻無逐鹿中原君臨天下之壯志,實則匹夫耳!夫彼時,為解鉅鹿之圍,率五萬楚卒破釜沉舟,大破章邯王離之五十萬秦軍,西楚霸王一戰致使天下諸侯臣服;彭城夜襲,三萬輕騎急行幾百裡擊潰五十六萬諸侯聯軍,西楚霸王之威名更是響徹九州!奈何霸王秉性,雖驍勇善戰卻極為剛愎自用,鴻門宴上竟以婦人之仁放生劉邦,後終為禍患,范增因而憤怒遠走,霸王自斷左膀耳。若非楚軍帳營再無亞父,劉邦何能關中稱王並苟延殘喘於一時?若非漢王得以喘息之際,一代兵仙韓信登堂拜將,楚漢之爭又怎會驚天逆轉?韓信為將初,項羽亦有彭城之捷,打得劉邦及反楚諸侯倉皇鼠竄,潰不成軍。韓信卻趁項羽掣肘之際,以迅雷之勢定立三秦及魏燕齊之戰略要地,蓄積實力與項羽遙相對峙,及至淹殺龍且及二十萬楚軍於濰水,實則斷其右臂矣,楚漢之實力亦此消彼長,楚軍之勢竟趨於弱勢。最終垓下之戰,漢軍十面埋伏全殲霸王最後的有生力量十萬楚軍,至愛紅顏虞姬亦在四面楚歌聲中傾盡一舞,香消玉損於霸王懷中。霸王項羽依靠萬夫不當之勇,獨率八百楚士突破六十萬漢軍之圍,疾行至烏江之畔,然放眼茫茫江東,未免悲鏘悵然。項羽實非心有政治遠見可能曲能伸之時勢俊傑,霸王絕對是胸懷萬丈豪情敢於睥睨天下之蓋世梟雄,性格決定命運,夫縱橫一生威震華夏,然性情孤傲之極,且極具俠骨柔情。當一世英名毀於屑小(項羽孤傲,鄙視劉邦),從天下臣服淪落至亡命江東,同生共死之戰友倶以戰死沙場,至愛紅顏之虞姬亦是陰陽倆各,蓋以霸王之天生孤傲至情至性之人,此刻難免英雄氣短,惟以死明其志保其節,拜謝江東父老!西楚霸王烏江自刎而不渡,英雄氣概命運使然也,千古霸王,永世流傳……

  • 25 # 青銅還是王者

    為什麼叫楚霸王,就因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如果他有一般劉邦的苟且,那就有可能東山再起,就算當不了皇帝,也能延遲漢朝的建立和統一!歷史沒有如果,將相王侯,勝者王,敗者寇!死對楚霸王是最好的選擇,能留一英雄給後世!

  • 26 # 26度的斜陽

    一來是來源於項羽的“好面子”,生要做人傑,死也要鬼雄。二來,他也知道即便過江回去也很難東山再起,項羽不是拿的起放的下的人,死了這麼多的將士,他的心怎麼能安?三來,虞姬死後對他打擊頗大,可以說他的心已經隨虞姬而去,此時他也知道無力迴天,所以決定決戰到最後!圓他最後的英雄夢!

  • 27 # 聊史文苑

    第一,此天之亡我,失去信心了。第二,無顏見江東父老。第三,為虞姬殉情。第三,不願再使百姓處在戰爭之中。第四,博取好名聲,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 28 # 臉黑眼小

    項羽殺死王離報了家仇,火燒阿房宮,殺了三世子嬰,滅了國恨,這兩個心願已經了結,一生無憾。有人說是虞姬打敗了項羽,虞姬一死,霸王感到自己已經徹底的失敗了,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還能做的到什麼,所以最後項羽我無言面對江東父老。其實秦朝已亡,天下三分之一已經是漢的了,劉邦手下有蕭何張良韓信,個個都是豪傑,項羽雖然勇猛,在大趨勢之下不可能力挽狂瀾,自殺留下一段佳話,度江恐怕會留下一段笑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徵信不好,兩年內3張卡9次逾期,我媳婦4次,我還能辦理房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