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61 # 知秋144466680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比較瞭解農村的情況。現在年輕人不願種地,有其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說年輕人願種地,確切地說,沒有一個人願意種地。

    過去農村人種地,是沒有辦法,只怪你落在農村,你不願種地,往哪兒去生活。戶口限制了你,你想往城裡跳,沒戶口落不腳,就是連進城務工也不可能,搞個什麼販賣的行當,抓到了就是犯錯。曾經就看到一個人到城裡賣辣椒,當時街道就有個專門抓販賣的隊伍,看到賣辣椒的人就追趕,我那時也不懂事,以為是抓壞蛋,也加入了抓捕行列,結果被我抓到了,最後還莫名其妙地得了個“見義勇為”的獎。現在想想,當時真不該抓,自己也是農村出來的,好不容易洗脫了褲腳上的泥巴,現在反倒穿著鞋襪去抓捕父老鄉親。

    可想,那時農民活得多少苦,你生在農村,你的身份就是農民,你一輩子就得種田。

    其實,那時候年輕人何不渴望跳出農村,但沒有條件。有個別少數人靠讀書考上一個什麼中專,大學的,才可以端上“鐵飯碗”,還有就是在70年期間,有部分農村人靠招工進工廠,但都是有門路的人才有這個機會,絕大多數年輕人都是種田。

    現在政策不一樣,只要你願離開農村,哪裡都可以去。許多年輕人為了脫離農村生活,背上行裝,告別父母妻兒,去沿海打工,去城裡做工。種田又苦又累,天天太陽底下晒,一身的面板晒得黑不溜秋,女青年更是不願呆在農村,面板晒得黑黑的,本來生得很漂亮的身段和臉蛋,被這黑面板弄醜了,想找個稱心如意的郎君都難。

    事實上,現在農村出現了“空心村”,“老年巢”,年輕人都往外跑了,剩下的老,弱,病,殘守著房前屋後一片田地,能耕種的就耕種,耕種不了的就荒著。有的生活條件好點的,連自己的口糧也到超市買。

    若干年後,等留守的老傢伙命歸西天,誰來種地,值得深思。

  • 62 # 煙臺老科

    現在年輕人不願種地,確實很普遍;不光年輕人,就連中年人都少。

    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有以下幾中原因:

    1.城市有年輕人夢想和施展空間

    現在的年輕人,至少也是高中或職校畢業。他們有自己的抱負和思想,都想在自己喜好的領域施展一下身手,有一番作為;而城市恰恰能提供這樣的崗位和空間。

    2.城市有優質的基礎設施和生活空間

    城市裡學校教育資質,醫院的醫療設施和醫資以及休閒娛樂場所,購物等生活空間是農村無法比擬。年輕人到城市打拼,不僅僅為自身考慮,也為了下一代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醫療條件。

    3.收入的差距

    在農村,種植三畝兩畝莊稼,風裡雨裡,辛苦一年,除掉種子化肥以及機械費用,根本剩不了多少。以一畝地玉米計算,耕地需要六十元,化肥一百四十元,種子三十元,農藥三十左右,還有澆水等費用,大約需要三四百元;秋後能產出一千斤玉米,能賣一千一千多塊錢,在完全自己乾的情況下能剩六七百元;一個人管理十畝,累死累活的。能發財根本不可能,只能解決溫飽。而在工廠隨便兩三個月的工資就能趕上種地一年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退休了還有兩千左右的養老保險金,甚至更多;而農民只有僅僅的百元老人錢。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即使是中年人,沒有什麼手藝的,也會到工地做力工或者做保潔等技術含量低的工種。因此農村出現大量閒置的土地,甚至有些果園都荒廢了。

    好在這幾年經濟的加快發展,以及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鼓勵政策;有許多有作為有事業心的年輕人回到農村創業,取得了不錯的效益。

    ·土地流轉,進行糧食規模化生產。便於機械化管理,降低成本。

    ·設施種植。進行草莓、藍莓等溫室栽培;大棚櫻桃、葡萄等種植,都取得很好的效益。

    ·新興合作社模式。推廣新品種,進行肥水一體化管理。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生產出高質量,高產量的果品。

    ·畜牧業集約化養殖。規模化生豬養殖,以及奶羊,跑山雞等生態養殖都有不少的利潤。

    當然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比如前期投入太多,後期資金短缺;土地流轉、承包山頭等出現的合同糾紛等,都制約著農村的發展。

    希望地方政府加以協調或者給予資金扶持,讓更多的年輕人回到農村創業,帶動農村發展。

  • 63 # 峰覽山川

    這個問題是很現實,很普遍的。為什麼出現這中情況,要從幾個方便去分析:

    1:經濟收入,現在土地種植收入都比較低,投入成本資金時間較長,投入成本包括種子、化肥、農藥,當然還有人工管理所要的時間成本每一畝地以小麥為例,種子需要大概45斤左右,需要120元,複合肥150斤左右150元,機械耕梨播種需要100元左右,機械收割要50元,從播種種到歸倉農藥需要100元,不包括人工成本費,管理時間,澆水成本,淨投入就要520元。以平均每畝收800斤小麥(今年我們這邊上半年乾旱每畝有打300多斤的,都不夠本)為例,國家規定收購價1.2元收入資金是960元,960減去520等於440元,半年時間每畝收入440元,每家大概5畝地左右(按我這邊的平均數),淨收入2200元,全年每畝地收入大概1000元左右,只靠種地每年5000元一個家庭日常生活費都不夠。年輕人出去打工的話每月工資平均4000左右,兩個月的工資比一個家庭種地收入還多,誰願意在家種地呢?

    2:去城市生活便利、孩子教育較好。城市比較繁華,生活各種硬體、軟體配套設施比較完善,教育機構比較多,整體素質較高,無論農村的,城市人做父母的教育孩子都想給予最好的。年輕人去城市拼搏幾年,工作穩定了,自己也掙到錢了,開眼界見世面,有了孩子還可以過城市的生活,享受較好的教育。現在的年輕人不是以前沒知識沒見識沒規劃的“土老帽”了,所以說不會待在農村老家的。

    國家飛速發展,日新月異,全民素質見識也整體提高,特別是農村現也步入現代化,村村通水、電、氣、網、路,現在的農村人不是以前交通不變,資訊落後的老農民了,農村人精神世界豐富以後,更想腰包也鼓起來,所以說都外出工作,農村種地問題,對於年青人不種地是一種時代發展的趨勢。

  • 64 # 怡然616

    就此問談談看法:

    年輕人都普遍不想種地我認為這也很正常,人都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實在講,現在以種地為生真的很艱難,如大小春兩季都種糧食來說,投入的僅“籽種、化肥、農藥"等等來說就需要不少錢,可產出很低,每畝田(地)沒有多少錢可找,如用投入的勞動力工時來算,每個工的收益是很低的,如遇各自然“災害"那有的連種植成本都難收回。如發展經濟作物或搞養殖業呢,投入較大,週期長,市場風險也大,且靠自家幾畝田地也不可能做大。

    當然現在的農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也出臺一系列土地流轉、種養殖補貼政策,對一部分有一定經濟能力、有一定經營頭腦、有一定市場經營頭腦、有一定農業(包括種植業、養殖業)知識水平的敢闖敢幹的年輕人,也利用土地資源得到了好的發展,可這樣的“能人"畢竟是少數,多數年輕人還是選擇外出務工,搞打工經濟,只要自身肯學肯幹,每天一、兩百元收入還是有的。

    總的說,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臉朝黃土背朝天,僅靠在田地裡謀較好的生活出路,很艱難,不再說,農村年輕人都目睹了爺奶輩、父母輩在農村的艱辛勞作及得到的收穫,註定,大多數年輕人不願繼續呆在農村以種田種地為生。

    這也只能說,現代多數的農村年輕人眼光看得更遠,生活追求也更高,也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一種體現。

  • 65 # 贛南客家阿發哥

    現在農村生活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或者是婦女在家帶孩子照顧老人的,年輕人初中或高中能考到學校的就上學沒能考到的就外出打工掙錢了,有誰還願意呆農村種田呢?整天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又掙不到錢。

    現在是資訊時代從小都在看電視和手機長大的,接觸的都是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到了晚上夜生活剛剛開始,到處都是燈紅酒綠很熱鬧,又哪個年輕人能奈住寂寞呢?

    1、現在種田都要技術沒得技術飯都弄不到吃。什麼時候插秧株距多少好,一株要幾顆秧更有利,什麼時候施肥更能有利於秧苗生長,遇到蟲害打什麼農藥更好,不汙染環境對人有沒有害。

    2、種地要早出晚歸背朝黃土面朝天,在外打工基本會選擇不用風吹日晒的工作。每月還能看見多少錢。

    3、承包農田要大量的資金,機器裝置和技術一般的年輕人要想在農村種地也要很大的實力的。

    4、年輕人在農村沒有好的環境和年輕人的氛圍是沒有能留住幾個人的。

    這些是我個人總結出來的,也希望和你一起來聊聊現在年輕人不想種地的現象。

  • 66 # 農業規劃

    首先,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是上過學的人,都是去過大城市的人,想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都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了嚮往,城市能提供的綜合生活服務環境對農村具有絕對性優勢。

    其次,現在年輕人不像老一輩農民,從小從事農業生產活動,都是農業領域的“專家”,而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不懂得種地,更不用說田間管理了。

    然後,農業生產效益低下,從事農業活動所付出的辛苦勞動及獲得的的收益遠比其他行業低,經濟利益驅動效應明顯。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職業歧視問題,農業生產活動不像其他高新技術產業一樣以受人尊重,大家一聽到農民兩字,心裡怎麼想的,誰都清楚,農業農民目前只是一個身份的象徵,而這個象徵是傳統的、根深蒂固的,職業的偏見也影響了年輕人的選擇,農民農業更需要成為一種職業,而不僅僅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但隨著國家對農業農村的重視,農業投資的逐步提升,農村生活環境的逐步改善,農業科技的迅速提升,農業經營模式及相關業態的不斷拓展,農民職業化傾向越來越明顯,農業農村優美生態環境優勢的逐步體現,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村將會成為年輕人就業的一片沃土,成為城市人享受生活的一方樂園。

  • 67 # 姍丫頭的鄉緣

    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想法,拿自己為例,如果種地還是和原來的傳統種地一樣,那麼我也是不願意的。從早到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有做不完的農活,最重要是收入低微,因此,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自然不願意種地。但是,現在中國科技發展迅速,現在的人不做“老農民”,而是新型新農民了。

    那麼什麼是新型農民呢?指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也就是農商了,可以產生效益,增加收入。傳統農民是農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產的產品主要用於自己消費,是自然產品經濟。從農夫轉為農商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中國也大力提出提高農民,扶持農民,富裕農民的方向,吸引年輕人務農,培養職業農民為重點,通過培訓提高一批,吸引發展一批,儲備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新型農民與傳統農民的差別還在於,前者是一種主動選擇的職業,後者是被動的,我們農村的青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原因就是希望脫離貧窮,奔小康的。這是時代的發展和必然會發生的。現在 的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了,可以選擇在家鄉創業之路奔向小康,可以選擇做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農民。也可以做現代農業中的“白領”,還有國家的大力扶持,新型農民職業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用現代科技來種地。

  • 68 # 愛吃桃子的阿蕾

    很正常了,時代不一樣了。純粹的農業種植已經不滿足於農民的日常生活,農業現在處於不賺錢的狀態。我們都知道,沒有一個人是通過單邊耕作和誠實的方法來致富的。牛血專家所說的“勤勉和富裕”是自我欺騙的口號。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我相信,農民幾乎都是正直誠實的,即使努力勞動,也還是不會脫離貧困。中國農民的平均債務是90%。由於價格的急劇上升,農家的農業成本增加,利益大幅度地減少了,但是農民的土地的實際收入非常少,不是人工費用。農民的經營規模小,不能形成規模,農業就不能致富。

    還有就是現在科技發達了,時代變遷,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出生在80、90、00,生活水平比70年代之前的一輩人高。當他們為了在外面工作而上學的時候,他們並非出於本意而不種下土地。父母已經承受過過去苦日子的困難,部分父母不希望子女像他們一樣。他們對農業不感興趣,而且這也是很多年輕人選擇去工作的原因,也是賺錢的最好方式。

    農業已經不能作為一國的支撐經濟發展的產業了。住在鄉下,孩子不上學、不結婚、不生病、不上年紀,只有這樣才會沒有龐大的費用,這正是農民跑不掉的真正問題。十年或十年農民家庭收入80年代和90年代的後的年輕一代,他們有著城市的憧憬,因此他們的部分是金錢主義和樂趣等因素的影響,更不會選擇呆在農村,風吹雨打受苦受累。

    農村有很多人,土地也多,重建農村,農村部分家庭,年輕的人結婚,沒有孩子,土地一家子人3英畝以上土地,醫療、教育、養老等都是需要錢,僅僅這樣是不足以支撐家人生活的。一部分的農民會與大規模的農民簽訂土地合同,或者在附近的郡、鎮裡做生意,或者出去工作。每個月至少會支付定額。家裡沒有每個月攢錢的保證。出去儘管工作很辛苦但是至少收入比較好,所以呆在農村太划不來了。

  • 69 # 微語農技

    年輕人現在都不想種地可以說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雖然我們希望學習能力強、年輕力壯的年輕人迴歸田地,但是年輕人選擇賺錢更多的其他謀生方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中國農業的收入確實不高,首先是糧食價格低迷,種植划不來。糧食的價格當然不能高,因為必須要保障居民的消費需求。雖然國家有補貼,但是在很多人看來還是外出打工更賺錢,這也是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原因,年輕人不願意待在農村。現在農村放眼望去,基本上老人居多,大多數的年輕人選擇外出工作或者學習,從而留在城市定居。上了年紀的老人逐漸種不動了,有的還會直接到城裡和孩子住,土地當然不如承包出去賺點租金。

    而且現在講究農業規模化,機械生產,機械操作。個人的土地並不多,操作起來比較麻煩,大量土地流轉到少數人手裡反而有利於農業現代化生產,可以直接使用大型的生產機械。這樣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可以讓轉出人得到租金,同時轉出人還可以另謀出路,增加收入。

  • 70 # 看農村說農事

    導讀:如果土地能夠生出金蛋蛋,那麼農村年輕人肯定不會離開老家,到不熟悉的城市去打工。

    種地掙錢嗎?答案:掙錢,掙很少的錢。種地掙的錢夠基本生活需求嗎?答案:不夠,最起碼不夠年輕農民的家庭基本消費。

    並不是年輕農民們眼界越來越高,大家一心想到城裡幹活,掙錢,居住,而是生活迫使年輕農民必須走出村子,到大城市打工賺錢養家,否則指望家裡的一畝三分地掙錢,根本就沒辦法娶媳婦生兒育女。

    農村光棍越來越多了,出去打工掙錢的不一定能夠娶到媳婦,但不出去打工,只知道在家種地的老實農民肯定娶不到媳婦。種地分怎麼種,假如能大規模種植,做到承包大片土地搞種植的,需要很多本錢,農民根本沒那麼多本錢。

    單純的種果樹或者別的利潤高的作物,年輕農民一沒有種植經驗。二沒有種地耐力。 所以他們覺得不如出去打工出力氣掙錢來的省事,放眼看農村,現在種地的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農民。

    如今年輕農民壓力太大了,城市沒有樓房的農民需要努力賺錢買樓房,城裡買了樓房的需要努力賺錢還房貸,沒媳婦的要創造娶媳婦的條件,有媳婦的拖家帶口,上有老下有小,得努力賺錢養家。

    所以種地根本就不適合年輕農民,他們不僅僅需要出去打工掙錢,還得幹掙錢比較多的體力活,因為掙錢少了根本就維持不了家庭開銷,什麼工地活,什麼井下活,哪樣掙錢哪樣來,生活所迫啊!

    現在大家還覺得年輕農民矯情的連地不種了嗎?雖說有一部分原因確實是不會種地,但絕大部分原因是他們種地養不起家,是無能的表現,所以只有選擇外出打工,盡最大努力和能力多掙錢養家餬口。

  • 71 # 一塵一世

    年輕人不想種地是必然趨勢。物慾橫流的年代,追求享受和尊嚴,追求刺激和高利潤,年輕人怎麼會安心在地裡刨食?更何況,種地又苦又累,收益還不穩定。種地的日常總又離喧囂和熱鬧很遙遠,普遍喜歡繁鬧生活的年輕人們是很排斥的。一句話,種田不符合年輕人的生產生活設想。不光是年輕人,中青年、中老年,也沒有多少真心喜歡農業生產的,更多的不過是無奈為之。

    看看一樹紅花,賞賞漫山綠衣,踏踏油油青草,這是情調。。。埋頭苦幹鋤地,揮汗如雨收割,烈日狂風不停歇,這是受罪。。。可以短暫接觸土地和自然,卻難以決心長久生活,這是目前現狀。年輕人們更是如此。

  • 72 # 農合法人任德良

    在中國,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不想種地;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不會種地;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不知道種地是幹什麼的。出現以上社會現象的原因,就說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農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徹底解決了,農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農業發展出現了瓶頸。作為一個在農村摸爬滾打三十多年,想在農村幹一番事業,而且對農業有很深情懷的我,很想在這裡與大家探討一下如今年輕人不願種地的深層次原因:第一、種地不掙錢。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又是世界上人口眾多的國家。全國18億畝土地,全中國人均只有1.3畝土地。就按全中國產糧區的一年兩作為例,一年種一季小麥,再種一季玉米。小麥按畝產量500~1000斤,每斤小麥1.1元計算,小麥每畝收入550~1100元。減去種子、化肥、農藥、收割等費用,每畝小麥能淨收入300~500元就算不錯了。玉米按畝產量800~1000斤,每斤玉米0.8元計算,玉米每畝毛收入600~800元。減去種子、化肥、農藥、犁地等費用,每畝玉米淨收入300~400元。小麥和玉米兩季合計,每畝可收入800~1000元就不錯了。而與打工比較,中國的二、三線城市的最低工資也在3000元以上,所以,一個年輕人每年的收入也在3一4萬元左右,遠比種地強得多。加之,由於農村的教育、醫療條件太差,這些年,農村孩子結婚,必須要到城市買房。如果不買房子,你就別想訂婚或結婚。試想一下,給孩子結婚,連買房、買車等算下來,沒有5O萬元能行嗎?而這50萬元是這個家庭一輩子也掙不到的。如果那個家庭有兩個男孩,可以說就休想結婚。第二種地是很髒很累的。“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對農耕生活的真實寫照。種地是講農時季節的,今天下雨了,該去地裡給莊稼追肥料,即使冒著大雨也得去。今天天氣非常炎熱,該去給莊稼治蟲打藥,即使天氣再熱也得去。所以,作為一個農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那麼,作為中國的七十後、八十後、九十後的年輕人,他或她們能受得了這份罪嗎?第三農村的教育資源、醫療條件、基礎設施太差。在許多農村,一、二千口人的村子,學校的老師有十幾個,而學生也就十幾個,每個老師教一個學生都富富有餘。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農村家長,不惜任何代價,也要把子女送到市裡上學。這樣,就形成了農村的年輕人要放棄種地,到城市裡租房或買房居住,一邊照看孩子上學,一邊在城市找一份工作。另外,象農村的醫療條件、道路交通、精神娛樂等,與城市也是大相徑庭的。

  • 73 # 換向思維

    現在是一個經濟社會,什麼都要講效益和利益。

    讓年輕人去種田,他一年的收穫有多少呢?

    比得上他打一年的工所獲得的嗎?

    讓年輕人去種田,與讓年輕人去做一年的工,取得的社會效益哪一個更大呢?

    為什麼要讓年輕人去種田呢?

    讓年輕人去做工不是更好嗎?

    年輕人種一畝田,一年的收穫不過是幾千元,而讓年輕人去製造種田的機械,一臺機械又能創造出多少的價值呢?

    兩者相比,你會選誰呢?

    所以,不要想到把年輕人趕回農村,讓他們去種田,而要想辦法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和技術水平,讓他們成為新知識的使用者和創造者,努力提高社會生產的效益。

    把年輕人趕回農村將是中國難以承受的損失。

    當然,田也得要人種,不種哪有吃啊?

    由誰去種田,要多少人去田?將由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所決定。

    過去人人種田沒有飯吃,以後一個人種田可以養活幾萬人,不是沒有可能。

    讓年輕人留下來吧,讓他們成為新型的勞動者,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吧!

  • 74 # 宇浩生活日常

    現在在農村種地,說實在的屬於微利,也就是說根本不掙錢,稍有年景不好就要賠本。

    現在的農村,實際在種地的絕大多數都是老年人,他們種地的目的也是為了有糧食吃,根本不可能掙錢。

    在這種情況下,哪個年輕人原因去種地呢?

    二、種地是體力勞動,太辛苦。

    眾所周知,種地屬於體力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雖然現在機械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還是有許多農活是需要人工來完成的。

    在一些山地、丘陵地區,機械化使用不上,基本都是人工作業,這樣的地區種地是相當累人的。

    現在的年輕人,沒幾個願意吃這樣的苦。

    三、經濟社會發展,年輕人就業的機會更多。

    現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也不再以農業為主。

    單純依靠種地,已經無法養活自己的家庭,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通過打工來提高家庭收入。

    現在的就業形勢更加多樣化,年輕人更加不會種地了。

    四、現在農村年輕人接受到一定的教育,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 75 # 農村奮鬥人

    大家如何看待年輕人都不想種地的普遍現象?

    第一現在的年輕人除了80後,基本上都沒有怎麼接觸過農業方面的種植和技術,平時接觸到的都是新時代的改革與變遷,在家務農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沒有出息的事情,在沒有特別困難的情況下一定是不會在家種地的。

    第二,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城市交通方面,買東西和玩的都比較多,而且隨便找個工作就可以養活自己,在農村種地,又髒又累不說,還掙不到錢,在農村如果種地,當地的老年人就會說你的閒話,比如像我們這裡就有一個這樣的年輕人,讀書出來就一直在家待著,每天就是幫父母做一些農活,平時也沒有錢,到了娶媳婦的年齡都談不到女朋友,因為自己沒有出去接觸過外面的世界,和城市都已經脫軌了,每天除了幹活就是在家,什麼都接觸不到,別人都會說你沒有出息,那個女孩子願意嫁給一個種地的小夥子呢。

    第三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吃不了苦,從小就是在爺爺奶奶和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你讓他在家種地,比要他命都難,在農村交通也不方便,走哪裡都不方便,在城市裡面上班,雖然每天生活節奏快,但是下班了就可以好好的放鬆自己,到處吃的玩的穿的都有,這樣何樂而不為呢。

  • 76 # 東方欲曉52

    年青人不想種地的現象很普遍,現在不僅是年青人不想種地,有些中老年也同樣不想種地,堅持在農村種地的也都是無耐之舉,究其原因是價值觀發生了改變,種地投入的勞力和打工投入的勞力的價格比形成落差,所以年青力壯的人都去城裡打工。年紀大的,體力弱的都在家種地帶孩子,大概就是這個主要原因!

  • 77 # 黃河三農人

    再來看今日玉米的價格,東北玉米收購企業的價格在9毛至一元之間。河北企業收購價1.1~1.17之間。山東企業收購價在1.105~1.22之間。別的省份都在一元至1.15之間。關鍵是農民的玉米早在8毛多,9毛多就賣完了。農民的玉米全部賣完了才漲價,只是這幾年玉米行情的一般規律。算算賬就知道了,按0.95元每斤 ,一畝地有400公斤的產量。每畝的收入也就是400元錢。種上三畝地也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

    . 當然,如果是上了年紀的人,在家把地看好別讓地荒了,雖然收入微薄,但是能夠貼補家用也是不錯的選擇。

  • 78 # 平步青雲美鞋7431298

    自從改革開放以後,九十年代起,很多農民工都進城務工了,因為城市的建設和很多工廠都需要大量的農民工,大家都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踏上了打工之路。

    因為在農村光靠種一點莊稼收入特別微薄,農產品價格非常低,就拿種稻谷來說吧,除去肥料人工基本上沒什麼賺的,象其他黃豆,高梁玉米紅苕那些,更是毛多肉少,而且還特別累,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

    自從農民工可以進城打工以後,農民工的收入也增加了很多,隨著時間的推移,下一代慢慢長大,然後有的隨父母在打工的地方上學,有的成為了留守兒童,因為有了經濟基礎過後,大家也就不想種地了。

    八五後和九零後可能好多都沒種過地了,現在象我們老家做莊稼的都是老年人多,自己種點來吃,也不會大規模的種了,因為精力有限,而且現在農村好多實施農田改造,把小塊小塊的田改為大一點的良田,然後承包給別人,便於好管理!

  • 79 # 菁菁歲月

    正常啊,現在老年人都沒有幾個願意去做,錢難掙,消費又高,還年輕人。

    年輕人從小沒搞過,什麼時候該種什麼,二十四個節氣都不熟,怎麼去種地。

    只有看國家怎麼統一這個事了。現下還有老人種,以後都不知道怎麼弄。

  • 80 # TT社會問答達人

    大家好,我是70後,也是從農村出來的,雖然不年輕了,但是也不想種地,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們是改革開放包產到戶的一代新人,當時農村經歷了吃不飽飯的艱難歲月,土地包產到戶,農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對土地極為珍惜。可是在田裡種地苦哇!太苦了,夏天被麥芒扎,秋天被苞谷葉辣,三伏天還要下地除草,所以,逃離農村,是每個年輕人的夢想。

    2,條件太差,農村的生活,單調而枯燥,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棲,沒有娛樂生活,好吃好玩的東西,要進城才有,冬天天氣冷,夏天蚊蟲多,條件不好。

    5.穿的髒。在農村種地,天天和土坷垃打交道,穿不了乾淨衣服,年輕人愛漂亮愛乾淨,不喜歡髒兮兮的樣子,更喜歡城市生活,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年輕人都不想呆農村種地,我也不想,也更不願意種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哪些捨不得刪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