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吧小六六六

    今早,我老公對我婆婆就是態度不好,還是飯桌上正吃著早飯,我婆婆當時很生氣。我老公讓我買鴨蛋,我婆婆說了一句,還買鴨蛋?買鴨蛋幹啥?因為我家養了幾隻鴨子,下的蛋夠吃的了,我婆婆以為買鴨蛋是給自己家裡買的。我老公說,我買有我的用途,這一天天的。就這句話,我婆婆生氣了,說了一句,我一天天怎麼了,啊!你說我一天天怎麼了?我老公知道說錯話了,埋頭吃飯不吭聲。我趕緊把話題叉開,轉移我婆婆的注意力。我老公就是那種比誰都惦記倆老人,但是一說話就傷人的人。平時性子急,沒有耐心,就因為這個我說過他,也是不止一次把我婆婆惹生氣。我過後勸我婆婆,自己的兒子什麼性格你清楚,怎麼能和他真生氣呢。我婆婆說,如果是你對我說點過頭的話,我還真不生氣,因為我沒生你養你,他和我說話急頭白臉的我生氣,我兒子對我這樣我能不傷心嗎?我老公現在的脾氣真的改了好多,要是以前他娘倆還得多說幾句,現在都不多說話也就沒的吵了。

    有時候生活有壓力了,老人管的事情多了,可能說話的時候就沒有耐心了。我說我老公,在外面說話可客氣了,回到家和家人怎麼就沒耐心了呢?越是一家人越要和和氣氣的,家裡的氛圍好了做什麼都會順順利利!

  • 2 # 梅來一夏

    對父母有孝心,卻對父母不耐煩,吼叫,這種人只能說是對父母有孝心,卻沒有順父母的心,有孝不順,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孝順,大凡做子女的對父母都可以做到孝。何謂孝,孝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做到孝容易,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物質什麼的都提高了,人都有了素質教養。父母老了,基本上可以做到端茶送水,吃穿無憂。

    病了,送醫醫治,床前服侍。亡後,披麻帶孝,一場風光好葬事。這些稍許出些錢,出些力的事,一般人都可以做到這種孝。

    這時候的順,就是對父母言從聽計,父母嘮叨了不厭,父母齷齪髒了不嫌,父母脾氣古怪了不怨。和顏悅色,溫順遷就,輕聲細語。

    讓父母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你。讓年邁的他們在子女面前畏畏縮縮,低聲下氣,看子女的臉色說話做事。

  • 3 # 三木教育

    孩子有孝心,說明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時跟父母說話不耐煩,其實也正常,誰都會有不耐煩的時候。

    不能把有孝心和不耐煩做對比,我覺得孝心是品質的問題,不耐煩是情緒的問題。

    這兩件事是有本質的區別,不能說孩子偶爾不耐煩就對父母沒有孝心。

    記得孩子上初中和高中階段就是這樣的,一個不願意被管,一個偏要管。常常是父母話還沒說完,孩子已經不耐煩了。等到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就慢慢好很多,等到工作之後,就和父母更親近了,更懂得心疼父母了。

    一、孝心,是體現一個人本質的善良與懂得感恩,是懂得知恩圖報的人,孝心是和人品、德行連在一起的;而不耐煩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常常是因為對某件事不滿,或者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是內心不滿情緒的一種宣洩。

    二、孩子對父母的不耐煩應該主要來自於父母的管教方式上,所以要改變這種狀況,父母應該先主動做出努力。

    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的管教,而家長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由於不注意說話的方式,或者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常常會引起孩子的不耐煩,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我想幾乎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會遇到這種事情。

    四、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成長的逆反時期,只是有的表現的更強烈一些。對於父母的管教,有的孩子會出現怨恨父母,對父母很厭煩,甚至有的感覺恨父母。其實只要他們度過了這個階段就會好了,慢慢成長成熟之後就會改變,所以父母不必太糾結這件事。

    五、怎樣避免孩子的不耐煩,父母對於孩子的管教儘量不要整天的嘮叨,嘮叨多了,孩子肯定厭煩,就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父母只要把一些關鍵的東西給孩子交代清楚,不要每天事無鉅細的在孩子面前嘮叨,孩子也許就會好很多。只要父母調整一下和孩子的交流方式,這種狀況就會改觀。

    總結、不用擔心孩子的心態有什麼問題,很正常,過了被管教的年齡自然就好了。只要孩子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家長就不必太在意。

  • 4 # 郭三滿

    跟父母說話不耐煩,還時常吼叫,是什麼心態?我的回答是:掩蓋自己對父母有所過失的心態。

    作為人子,都是要孝養父母的。但是,出於各種原因,卻做不到。這表現為從子女的身份和職責的角度來看,自己對父母做了某種不該的事,或者有該做而沒做的事。做了這兩類事,借用佛家的概念,就叫造業了。出現造業的事之後,作為當事的子女一般會有第一種心理出現,就是“合理化自己行為”的心理,即找各種理由開脫自己的責任。然後,會出現第二種心理,就是“對父母的攻擊”心理,題主所說的對父母不耐煩、吼叫,就是這個階段“攻擊心理”的表現,不由自主地放大父母的各種程度的所謂的錯誤,以父母的“錯”來抵消自己的錯。自己的錯即造業,較多的會是該做而沒做的事。錯的程度大,吼的聲音就大;也可以反推。如果,不能到此為止,就會繼續進入第三個“逃離或對抗父母”的心理階段了,主要表現為與父母的關係嚴重惡化。大家注意,這裡提到的是人的造業的模式,即造業,合理化,攻擊,逃離或對抗。在不良的親子關係裡也是一樣的。

    題主說“對父母有孝心”,那要仔細地檢視一下自己的孝心,主要是對父母有什麼不該做而做的?有什麼是該做而沒做的?如果有,要改正。

    什麼是不該做而做的呢?比如打罵老人家,一般都不會。但是,有一種情況,很多人沒注意,就是按子女自己的主觀認知、想法和需求等,去要求父母,這也是不該做而做的。比如,父母病了,想看中醫,子女卻安排西醫;或者,反過來,也一樣。其實,父母老了,順遂其認知進行醫治就是子女該做的了。還有,什麼是該做而沒做的呢?比如,父母病了,在安排醫治、陪護照顧、日常陪伴及所有方面的用心程度等,子女有所欠缺了即是。就是需要補足和加強的了。

    如何面對父母,是我們子女的人生課題。

    中中國人講孝,也講順。孝是敬愛地孝養父母,順,是同理地順遂父母。子女的孝順,對父母而言,是真切的愛和慰藉,如果父母沒有感受到,子女的愛就欠缺了,就不圓滿了。這是需要圓滿和提升的地方,是“出狀況的父母存在”的意義。看到這一層,對父母不耐煩或者是吼叫,那根本不是情緒調適和性格改變的問題,因為那樣根本就沒用。

    父母就是家裡的佛,來度我們的。為自己對父母的造業行為,進行懺悔和改過,把老佛爺仔細照顧好都怕來不及,哪敢不耐煩和吼叫啊?!

  • 5 # 藍星堂花卉本鋪

    這個問題的點略顯矛盾,如果有真正的孝心,就不會對父母態度不好,對父母態度不好就談不上真正的孝心,當在拿所謂的孝心說事的時候,本身就不是什麼真正的孝心了。孝順父母天經地儀,本沒有什麼可說道和彰顯的。

    孝心沒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如果有,個人認為只有一種:就是你的父母認為你很有孝心,就是真正的孝心。當下大多人認為的孝心,都是自認為或與別人比對的行為結果,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而沾沾自喜,而從未證實過是不是父母真正需要的孝心行為,此為假孝!是自我實現的價值需要,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孝順。

    比如:父母八九十歲了,行走都己困難,你卻遠在天邊,每個月拿幾個錢或打幾個電話了事,美其名曰:很有孝心,因為每月甚至經常給他們很多錢!但有沒想過,對於一個連用錢的力氣都沒有的人,給他錢又有什麼意義呢?不要說是為了養家或被生活所迫,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你心裡沒有你現在所追求的東西重要。試想一下,當我們只懂吃、喝、拉、撒、睡的幼兒時期,父母會不會因為某種原因把我們丟在家裡,扔兩個錢了事?

    對於個人情緒方面,很多人習慣籠統的用心大或心小來介定,但這樣有以面蓋點之嫌。面對不如願時情緒不好,動不動發脾氣,耍性子,歸根結底是缺乏管理自我情緒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要通過後天的學習和修練得來。缺乏管理情緒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你的原生家庭成員和周圍所見之人控制管理情緒的能力;你的父母或其它你日常所見之人,面對不如願時的方式是大吼大叫,甚至動手,你同樣也會用這種方式面對不如願。

    那怎樣解決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問題呢?解決問題的根本是什麼?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先找到發生問題的本源。比如手不小心被刀劃破一道口子,事後卻在屁股上包紮一通,這不具任何意義;還不如在腦袋上下點功夫,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種面對手傷的處理方式一定是因為腦子先出了問題。

    那不好的情緒來自哪裡?當然是你的內心、潛意識或慣性。從你長這麼大以來,所聞、所見、所學及周圍的大部分人,在面對不如願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埋怨、發洩或者是發怒;因比,剛開始你只是學習和模仿,直到這種認知在在你內心形成習慣及潛意識,這樣,壞情緒就成了你面對不順心時的第一開啟方式,由不得你選擇。

    一、首先要知道情緒的波動是來自煩惱,而煩惱的根源是:你經歷的所有事情沒有向你所期望的結果發展。

    二、要明白煩惱是因為外界發生的事情令你心生不快,它是來自你的內心,改變自己還是改變世界?相信你一定明白,改變自己相對於改變世界來說會更容易些。

    三、改變自己要從自己的優先權出發,即選擇權。如當你面對不如願時,你可以選擇發洩發怒,也可以選擇不把它當回事,具體選擇以什麼樣的情緒方式面對,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四、要清楚展示不好的情緒對於當前發生的問題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會助推惡化。為什麼兩夫妻會因為類似打破一個碗的小事而鬧到離婚甚至對薄公堂的程度,不是問題本身的原因,而是因為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

    五、要走到自己內心的深處,你會發現,你所有的情緒皆是妄念,本身什麼都沒有,都是自造的。

  • 6 # 生活情感日記

    孝心沒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如果有,個人認為只有一種:就是你的父母認為你很有孝心,就是真正的孝心。當下大多人認為的孝心,都是自認為或與別人比對的行為結果,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而沾沾自喜,而從未證實過是不是父母真正需要的孝心行為,此為假孝!是自我實現的價值需要,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孝順。

    父母有孝心,但是有時跟父母說話不耐煩,還時常吼叫,這種人是什麼心態?

    這樣的孩子,是有孝心的,但是性子急,說話又心直口快。那他們是什麼心態呢?夏菡薇為你分析解答:

    1、孝順父母,但是父母管得太多,希望父母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這樣的孩子其實心中是對父母孝順的,也願意去孝敬父母,但是父母總是會做一些事情,讓她感到生氣。比如,她買了很多營養品給父母吃,希望父母身體健康,可是父母捨不得吃,一直放在那裡,最後那些營養品都過期了。孩子生氣得不行,就要衝父母吼起來了。

    又比如,他們希望父母能少操心孩子的婚姻問題,但是父母一直要給他們張羅相親,還要詢問處得怎麼樣了等一些細節問題,弄得孩子很不耐煩,最後就衝父母吼起來了。

    其實在一個人成年以後,在和父母的相處過程中,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問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從小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就一直存在問題,這個問題多半是父母造成的。

    在子女小的時候,父母沒有能夠給予子女正常的愛,並且沒有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或者有些父母的關係非常不好,孩子是從一個缺乏足夠愛的家庭長大的。

    有些父母對孩子管控過多、管控過於嚴厲;還有的父母自私自利,從來不管孩子,根本對孩子不負責任;

  • 7 # 大叔180175134

    我認為,是心智不成熟,性格急操,缺乏控制力,缺乏耐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刀子嘴豆腐心。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做了好事,得不到好,我的評價,神也敬了,人也得罪。

    這類人,優點是心無雜念,直率(懇直)敢說,不隱滿觀點,坦然直面。

    缺點,在社交場上,難以知已,真心相待。在事途上難以成大就,在家庭生活上難以讓人理解。

    對於這類人,希望多看優點,心直口快,沒有整人害人之心。性格決定了他(她)的為人處世,作為朋友不計較(原則事除外),不就全責備,多善意提醒,是可以交往的朋友。

    對於這類人,在家庭生活、親人之間,包容寬容是對他(她)最大的理解,在他(她)急操發火時,最有效的方法,不爭辯。但並不意味著讓其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在他(她)冷靜下來,找準合適的時間,不是批評而是有理有節的交談。只要方法到位,一般情況都會接受。這類人要完全要改變急操性格,除了幫助提醒,只有隨著時間推移才能打磨。

    補充說明一點,做父母無權隨意干涉兒女的婚姻、家庭和經濟獨立。只能提合理合情合法的建議。如果父母非用自己的意願干預阻礙,這樣的父母不值得尊敬,但並不意味著不敬孝。

  • 8 # 老闆來份隨便

    從古到今,每一代人對父母都有這種心理。

    我是、我老婆也是。

    而至於為什麼明明很孝順父母,但是就是有時候會對父母吼叫呢?從我自身的角度和我老婆的角度淺談一下。

    父母對子女關心的太過了,子女受不了。

    無論什麼時候,兒女都不想讓父母過分的過問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關鍵是父母還總是按照他們那個年代的觀念來干涉我們的生活。當我們好言好語的與他們進行溝通的時候,父母根本不聽的。但父母的嘮叨我們又不勝其煩,最後只能用吼的。

    目前我和我老婆是在杭州上班,但是我們都受不了杭州的潮溼的空氣,所以我們打算回河南。但是我老婆的媽媽就是不想讓我們回去,非要讓我們在杭州買房。在鄭州還能買得起,但是在杭州根本買不起好不好。每一次見面、打電話總是說這件事情,雖然父母是出於好心,不想讓我們租房,每年來回的搬,讓我們有個家的感覺,但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啊。

    一是:在杭州真的買不起;

    二是:雖然付了首付,但接下來的三十年我們的生活質量會異常的低,再加上孩子大了要上學,那可是一筆很大的費用,承擔不起;

    與父母的觀念不一樣

    1、婚姻觀念

    父母認為到了結婚的年齡就必須要結婚、結婚就必須要辦婚禮、結婚以後就必須要孩子。

    但我們的觀念是:想結婚了才要結婚;婚禮並不是必須要辦的;孩子並不是兩個婚姻中的必須品,只有兩個人都想要了才會要孩子。

    2、消費觀念

    父母的消費觀念與咱們新生代的年輕人也不一樣,特別是從以前生活苦過來的父母。

    我父母小的時候就受了很大的苦,我媽媽說他們那個時候種地是一個村一起種,然後去掙分,分的大小決定了一家人分糧的多少。我媽媽是窮過來的,很看不慣我們鋪張浪費,很多東西能省就讓我們省。

    我現在工作在杭州,租房,每天下班我都是點外賣或者在外面隨便對付一點,我媽媽給我打電話聊到了吃飯的事情。就順便問我一頓多少錢,我說一碗麵小二十吧。

    我媽媽就說你怎麼不買點菜回家自己做啊,還乾淨還省錢;

    過年的時候,我給他們買了衣服,沒有告訴他們,因為一旦告訴他們,他們肯定不讓我買。到家以後,我滿心歡喜的讓他們看我給他們買的衣服,但他們就說就會浪費錢,買的還不好看。聽了這些話以後,心情超級差。

    3、把錢看得太重

    不知道你們父母是什麼樣的,我父母年輕的時候家裡比較窮,就導致會把錢看得比較重。

    每次我給爸媽說不要太省錢,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省下來的錢還不夠去一次醫院的。但父母就是不聽。

    我媽媽平時這不吃那不吃,前一段時間感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以後醫生說是營養不良。

    如果回家給爸媽買的死吃的,那麼水果會放到壞才吃、整箱的食品會放到快過期了才吃;

    如果買的是衣服,那麼他們不把身上的衣服穿壞是絕不會穿新衣的;

    每次看到這些事情時,真的是非常非常生氣。

    一旦生病住院了,給他們講道理,他們還不聽,甚至會說你以後都別來看我了,就當我沒生過你。

    真的是欲哭無淚。

  • 9 # 心理諮詢師曦文

    心理學有一種觀點:對待越親近的人越容易顯示那個“不偽裝”的自己,不僅僅是父母,也可能是夫妻亦或親密的朋友。我們在外帶了一天的各種各樣的面具和人設,只有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會卸下偽裝,因為知道面對的這個人可能會包容我們所有的幼稚、不耐煩、衝撞和發洩,但是任何一種關係都是有平衡在的,如果一方一味地包容、付出也是一種不健康的狀態,最終也是關係的扭曲或者破裂。

    關係到題主的問題,有孝心證明三觀沒問題,但是這個和之後的表現並無因果關係。不耐煩和大吼大叫是一種表現,也是一種無所顧忌的發洩。兩種情況:一是對所有人都如此,可能是人的個性問題,有一種對人“刀子嘴豆腐心”的描述,可能不那麼恰如其分,但是也展示出現實存在這樣的人格,對你好,卻不細緻入微去顧及到對方的感受和心理。這種往往讓人收到善待卻感受不到善意。另一種是對別人都剋制只對父母如此,這個就涉及到之前提到的親近傷害,被寵愛的總是有恃無恐,不掩飾的任性。這種需要警醒自己,所有的親密關係都需要維繫,即使最親密的親子關係,尤其對親密的人,我們花了一份心思可能收穫十分回報,希望所有人都能有健康融洽快樂的親密關係

  • 10 # 雲中漫步131

    正常人的心態吧,談不上好壞。人非聖賢,對待父母,就是聖賢也未必有用,看攤上什麼人。我老爸一生好脾氣,修養好,好伺候,臨死也安安靜靜地走了,反之我老媽就不同了,一向就是對子女打罵羞辱為樂的人,自己最完美別人都不行,八十多歲了,每天總是喋喋不休地咒罵別人,不停地指揮這指揮那,不停地挑刺,順著她不行,不順她就號啕大哭破口大罵,耳朵還不正好,時聾時不聾,說話得用喊,每天嗓子都喊啞了,如果親切地促膝談心那就糟了,反駁她不行,順著她意思說那真沒法接茬,那得陪她一起罵人再反省自己如何不孝該死,自己的人生全部是錯誤的,前途是灰暗的,一家老少個個不是好東西,還得大聲反覆重複地說。全家人一想到她就頭皮發麻,一接她電話就血壓升高,這和孝不孝順已經沒有關係了,神仙也受不了,請了多少個保姆全部都不幹跑了,我們自己每個人都不容易,有些人不會因為年齡大了就祥和了,老了越發變本加厲,人啊多一分理解吧,我相信對父母誰都有一份孝心

  • 11 # 陳艾妮讀書會

    對父母有孝心,是「觀念參與」; 「觀念參與」與「行動參與」未必一樣。人人知道應該有孝心,在平時也真的做到「有孝心」,但會出現 跟父母說話不耐煩的情形,才是真正的 感情狀態。 有孝心,是社會約束力,是社會倫理;有愛心,才能溫柔。有孝心,但愛心不足,無法溫柔順從,會批評吼叫,是冰凍三尺 的 結果,能理解,也常見。 建議:父母 要看到孝心, 不計較吼叫;兒女 要 覺察 自己 表裡不一的問題。過去 的問題能理清 最好,理不清也就算了,父母兒女的 情結,一輩子理不清,很正常。不和 而 能 合在一起 做親子,也很幸福。呵呵呵。

  • 12 # Xin精神領地

    孝心跟不耐煩、吼叫沒有矛盾,是兩個不同領域的問題。

    “孝心”是對於長輩有情感上的支援與反饋,在物質上能夠贍養或支援,精神上有主動幫助與陪伴的意願。

    “不耐煩”與“吼叫”則是溝通交流中的情緒狀態與行為描述。一般這樣的情況是雙方長期溝通障礙積累下來的後果。

    大致翻了下一些回答,很多答主提到有這樣的行為或狀態的原因有:

    1. 長輩的行為或思維方式無法掌控,並且給自己帶來損失或麻煩。面對潛在的失控感,人很容易產生焦慮、恐懼、厭惡等負面情緒。

    2. 長輩在談話中應用貶損性、嘲諷等具有攻擊性的措辭,令當事人無法忍受。

    3. 企圖改變或改造長輩,或長輩企圖改造他。這種改造使被改造者覺得自己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甚至是否定。

    4. 自己的界限被侵犯,很多私事被插手或控制。當事人也會憤怒反抗。

    說白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自由意志沒有被尊重,自我價值得不到應用的肯定。這不是心態問題,完全是正常反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不是口號,要做到不容易,但很重要。

  • 13 # 篤守靜

    孔子曰,色難。你內心存著孝心還不夠,還要時時刻刻在父母面前表現出恭順。但這是最難的!尤其是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老年人不像農業社會裡那樣靠經驗吃飯,相反,他們已經漸漸顯得落伍了。這個時候小輩要更有耐心,說實話,這真的是很難的,尤其是最親近的人,有時候反而顯得順便。這時,就要牢記孔子的話,色難!千難萬難也要順著父母。老人某種程度上也是孩子,尤其是在這個天天變化的時代。

  • 14 # 沂水仔

    孝順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順著父母的心思就是孝順,陪伴就是孝順。

    但是理想豐滿,現實骨感、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有一天父母沒有了,你不要因沒有孝順父母而感到內疚足以!

  • 15 # 幹啥呀懶貓

    孝順,“孝”好做,“順”難為,難的不是給他們豐衣足食的晚年生活,最難的是在他們堅持己見、守舊固執、情緒化的時候,我們還能心平氣和的讓他們高興。

  • 16 # 天地間的囚鳥

    這種人的性格就是這樣,心性善良但經常忍受不了父母沒完沒了的嘮嘮叨叨聽不進去沒有耐心情緒極易煩躁,很多時候通過吼叫這種方式來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和情緒,他們也都知道父母這麼做都是為他好但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但發洩過後基本上就雨過天晴了不會存在記恨、埋怨等。

    自己的孩子什麼性格做父母的應該最瞭解,為什麼他們會有這種性格這和我們這些父母平常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問題,有時雙方要互相謙讓尊重下彼此萬不可常常以長輩自居訓斥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心裡會反感你叛逆你。

  • 17 # 黃金帶綠色養生

    好好學學弟子規就知道什麼是孝道。即然是有時對父母吼叫就談不上有孝心,我們常說的孝順孝順就是順從父母的意願喜好,而不是頂撞父母,即使你有理也不該頂撞,而是慢慢講解說明!

  • 18 # dyx137137

    對父母有孝心,可有時跟父母說話沒有耐心有幾種原因的,可以諒解。

    一來生活的時代不一樣,生話觀點不一樣。

    二來受的教育不一樣,語言溝通也有障礙。

    不管出自什麼樣的情況,只要孩子有孝心,做父母的不會計較孩子的態度,畢竟是自己的孩子。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 19 # Lucky126596297

    個人觀點勿噴:父母永遠欠兒女的,因為她他們又沒讓你們給他她們生命對吧。做兒女的善良會孝敬父母,不善良那做父母的就得還債。我以六十多歲,我很善良!

  • 20 # 舊愛未央

    對父母有孝心,但是有時跟父母說話不耐煩,還時常吼叫,這種人是什麼心態?

    對自己最親的人, 說話永遠都是不耐煩。尤其是父母,父母說什麼說兩三句就會吵起來,有的時候會覺得父母不理解我,我會覺得你們怎麼會是這個樣子?其實根本不是對於最親的人永遠都是暴脾氣相對,可是對於陌生人,永遠都是以禮相待,這是人的一種不敢對外面的人發脾氣,但是卻能對家裡人發脾氣的心態,因為是血緣,所以可以肆無忌憚。但就因為這種肆無忌憚而有時會傷了父母的心。人一定要學會稍微控制點脾氣,要不然會傷了自己最親近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媽一枚,沒有學歷也沒有社交圈有什麼好的工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