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21科學之家

    如果要建造一臺《流浪地球》中的行星發動機,現實中不會像科幻片裡面那樣去造,不說他能不能可行,就是可行那也是自尋死路,發動機發動的時候地球的大氣很快就會擾亂地球上的萬物,所以這種發動機不會建造在地面。而是大氣層之外。

    但是要推動地球飛出太陽系,要製造反物質發動機,首先要在地球的八個地方建造八棵巨大的柱子,這些柱子底部覆蓋的面積要達到海南島那麼大的地方,其他支撐的柱子也至少一相當珠穆朗瑪峰大小,地球的八個地方,就要有八棵同樣大的柱子,每個柱子的尾端就是反物質發動機,當發動機發動的時候,地球的大氣才不會受影響,地球上的生命才能保住。

    正物質和反物質泯滅提供動能的反物質發動機,其原材料可以去木星和土星採集他們的衛星來建造,月球也可能作為建造的原材料。

    建造這些的難點就是八個巨大的柱子,當然柱子的材料是找到了,第二就是反物質的製造,如何製作那麼多反物質,又能有效控制使用,這是一個覺得難題。

    雖然說巨大磁場可能會有效控制反物質,但是目前沒有哪個科學家有相應的試驗,當然未來一切皆有可能,又或者直接不用製造行星發動機,只要在地球一端製造一個蟲洞,規定好座標系,很快就能到達目的地,這不是不可能。

    第三種就是可能就是我們都不把地球帶走,把人帶走就行,把時空裂隙放大,要去宇宙哪個角落,直接坐著特製的飛船過去,這也能拯救人類。

  • 22 # 丨二營長丶

    沒有難點,除了能在圖紙上搞搞設計圖,小說裡天馬行空,電影里加上五毛錢的特效,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你以為地球在太陽系中存在的無數歲月裡被地球上所存在的生物能輕易的改變?那也太小看我們這位偉大的地球母親了。

  • 23 # 斜眼蟹

    有創意,我感覺第一就是燃料,需要足夠的動力才能擺脫萬有引力,第二就是選擇出發角度,地球一直自轉,電影也說了先需要地球停止自轉。後面還有其他的,不過發動機的第一難題感覺就是能源問題

  • 24 # 方格之中

    行星發動機造起並不難,對於現在的人類科技來說完全可以。

    難的是,發動機產生的推力,會使它像打樁機一樣,躥破地殼,鑽進地幔。

    如果更科學一點,那就是建造覆蓋式支架,在支點上建發動機。

    發動機的推力,反給地面的壓力會分散開來,這樣才不會鑽進地幔。

    只是這個工程量是人類目前做不到的。

  • 25 # 電影經典語錄

    難點就是,你需要先讓全世界看到你這個想法,同時你還要保證,不會被無聊人士打死或者噴死,,,,,,,[我想靜靜][贊][贊][贊][來看我]

  • 26 # 小小澤濛他爹

    能源最大困難。南京大學的周禮勇教授做了一個計算,需要2.65x10的33次方焦耳的能量,才能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如果和2017年全球的發電量(2.6萬太瓦時,約10的20次方焦耳)做一個對比,相差26萬億倍,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當下人類所掌握的能量水平完成這件事,需要萬億年的時間,而宇宙的年齡才138億年。

  • 27 # 巴黎峰

    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現在討論這個還為時過早,地球的資源雖然有枯竭的一天,但是相信那個時候的科技足可以利用其他替代能源了,就是人類真到了那個非走不可的時刻,個人認為造星際飛船比地球發動機要容易得多和可控廉價的多!

  • 28 # 很凶很凶的牛頭梗

    畢竟我不是專業的,所以我只提出一個難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推力達到某種程度的時候,每個發動機的地基如何設計建造?這不是建設一棟一千米的高樓這麼簡單,發動機不停機的持續推力,那地基的深度臨界點可能就不是地下一兩百米的事了,還有地基寬度的問題,這應該是當今建築設計還達不到的領域。

  • 29 # 楠映剪輯

    首先是材料,要造一臺行星發動機它必定不可能用普通的鋼鐵,必須考慮到在這使用過程中的氧化,損壞各種環境的適應,這些材料說不定還得去其它星球開採運回來。其次是技術,我認為現在地球還達不到建造這麼龐大的發動機,畢竟現在還不能完全掌握促使這麼大到能推動一顆行星移動的發動機的動力。

  • 30 # Asyfdrp35218690

    流浪地球地發動機,一定採用核動力。對於燃料的選擇,應該以聚變材料氕氘氚為最優,通過熱核聚變產生的超級能量,推動地球這個大傢伙擺脫星際引力,按自己設定的安全軌跡前進。但問題是熱核反應的溫度要上億度,我們去哪裡找到發動機的缸體材料呢?地球上最耐高溫的金屬,三千多攝氏度就融化了,其他的符合炒料也沒能達到如此高溫的。就算通過技術路徑解決了賴高溫的問題,人們要與這個核心溫度上億的高溫傢伙共乘在一條船上,防護高溫和輻射又是大難題。試想太陽的表面是過什麼狀況,要在太陽表面附近生活工作是過什麼樣子?

  • 31 # 水頭小子

    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就和以前不敢想象人類真的可以登上月球。但是流浪地球裡的地球發動機目前來看不是有哪些難點?而是無從下手都是難點,他的設想太過科幻,也許未來某個時間真的可以實現,

  • 32 # 小沙彌悟悔

    1、地球的自旋經歷了上億年才減速了幾十秒,即便是發動機早出來能用,短時間的減速必然會讓地球四分五裂,那時候必然就是全滅了。2、失去了Sunny的普照,能量從何而來?

  • 33 # 一之人在悉尼

    難點?難點就是我們高估了西方人的價值觀,我們愛和平,人家不怎麼想。人家用人家的價值觀來理解我們,這就是為啥美國要限制我們發展。所以,我們想帶著大家一起走,人家想著我為什麼要跟你走?我要走,我也不帶你,哼!所以最大的難點就是,這計劃,根本就tm實現不了,所以就別在那掉頭髮的想發動機的事了。

  • 34 # 喆香尤里

    從如果到落實,需要:

    1、感召全世界的資源擁有者支援這個提議;

    2、全球智庫認可唯一可行的建造方案;

    3、所有制造業轉成生產行星發動機相關部件;

    4、所有運輸業向建造現場運送物資和建設者;

    5、整個建造期間世界絕對和平,無任何戰亂破壞,空前團結、無限自信;

    6、全球生產力和智慧精英趨向集中於一地,需建立新的生活秩序以保證人類生活的穩定;

    7、建造地不發生任何破壞性的天氣、地質類事件……

    以現在的人類社會而言,上述哪個不難?

  • 35 # 柒級文明

    首先,技術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因為我看過一篇文章,對於行星發動機,中國是有家底的

    對於製作材料和燃料應該是一個問題(燒錢)

    這個東西必須非常大,即使是太陽對地球的巨大引力,也只能使得地球每秒離開切線3釐米

    所以這燃料……你出錢買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賭徒真的能上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