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衛士262

    儒家思想是一種智慧文明,是教人向善,摒棄邪惡,所有人類文明社會都需要的文明教化體系!是穿越時空的人類智慧準則!更是人類的大智慧!人性都有善惡兩面!只有通過文明教化才能讓他(她)們摒棄惡的一面變成善人,變成好人!而文明教化靠的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靠的就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石~儒家思想。缺乏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就會喪失正常的人性人倫,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已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刻不容緩!中華文明的代表~儒家思想,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最先進,最偉大的思想文化!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學術百家爭鳴,時勢創造英雄,方使中國古代聖人如群星璀璨,脫穎而出,而這其中最為璀璨的一顆巨星當屬創立國學代表~儒家思想的孔子!國學是中華民族能夠繁衍生息數千年而不衰亡的基石!國學的代表就是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闡述的是人類社會最基本,最合理,最貼近生活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立世之本!如何看待儒家思想,千萬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更不要矮子觀場,拾人牙慧,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要深入進去才能認知他的真諦!尊重歷史,尊重智者,尊重文化,尊重英雄是一個民族長盛不衰的根本,也是民族自信心的呈現。而孔子正是這些智慧人傑中的代表!他創立的儒家思想,歷經磨難,延續數千載而未被淘汰,靠的就是他頑強有道而又深入人心的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基本思想,他提出的道德規範~“仁,義,禮,智,信”符合所有社會人群的需求,是做為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人類社會的立世之本!人生在世可以無仁嗎?可以無義嗎?可以無禮嗎?可以無智嗎?可以無信嗎?儒家思想提倡“溫,良,恭,儉,讓”的待人接物的處世方法,是任何一個祥和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必須具備的行為規範,而儒家思想提出的“忠,孝,廉,恥,勇”則是對人性道德的全面昇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些儒家思想閃耀著多麼偉大的人性光輝啊!這才是真正的博愛,真正的人間大愛!儒家思想崇尚中庸,強調和諧,這不正是現代人類社會所追求的目標嗎?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許多認知理論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人類社會所不可或缺的!儒家思想是跨越時空的認知理論,不只是古代,現代,甚至將來都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指路明燈,他的智慧光芒是不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有任何消減的!正確理解運用儒家思想是利國利民利社會的,有百利而無一害!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夠綿延傳承數千載,現在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與他根植於人們的頭腦,日常生活,溶入於人們的血液中是分不開的,他的存在自然有他存在的科學道理。儒家思想起源於人類生活的底層,是逐漸被豐富完善起來的認知理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缺乏道德思想教化,他永遠是個低階的野蠻民族,野蠻國家,永遠是亂象叢生,互相戕害,人人自危,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孔子之所以偉大,不是靠他自吹自擂,靠別人的吹捧建立起來的。是因為他的智慧,他的豐功偉績,他的偉大思想。孔子的偉大思想充滿著人類社會的最真實的智慧,是現代社會急需吸取的精華 ,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來為我們的現代社會服務。而儒家文化的開山鼻祖就是孔子!孔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世界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創始人。是中華文明的締造者,傳承者,是中華文化乃至亞洲文化的標誌性符號,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旗幟,是世界上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文明的屈指可數的文化巨匠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稱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被後世文化學者慨嘆“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孔子學問,文章,政治事業朗如日月,燦如星辰,果是為萬世師表。”;美國學者甘霖稱“孔子不獨為一國聖人,實為萬國之聖人。”;美國的“文明之父”,被稱為“美國的孔子”,偉大的詩人,哲學家,思想家,一代宗師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哲學史上的華盛頓”“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對孔子推崇備至,極度景仰。1988年,世界上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說“人類在二十一世紀還要生存下去的話,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全世界100多個宗教組織代表集會發表“普世倫理宣言”將中國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寫進宣言。200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議會通過決議,將孔子的誕辰9月28日定為“孔子日”做為美國“教師節”……這許許多多的人類社會精英群體所持有的尊崇態度難道還不能夠足以說明孔子的偉大嗎?!偉大的智慧代表,人類的真正精英孔子之英名如江河行地,日月經空,傳承千載,萬世不朽!時代需要真正的大智慧--儒家文化,世界需要偉大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明!

  • 2 # 使用者上坪農夫

    從漢武帝以來,中華民族就是過於講孔老二的禮啦,仁的,根本就不研究老子的《道德經》。因為老子在他的書中說了:大道甚夷,人卻好徑。

  • 3 # 739958070860

    “誠信”的前提基礎是“真誠”,有“真誠”才有“誠信”,如果沒有“真誠”就不存在“誠信”。所以說孔子讚賞子路的“誠信”沒有使用價值。

  • 4 # 老黃牛147

    誠信是辦事實事求是,為人真誠,與人交往中信守諾言。這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當今社會,人的誠信品質首先靠父母的言傳身教,其次靠學校老師的教育引導。在經濟交往方面,還要有制度和法律約束。

  • 5 # 徐老二218703984

    誠信屬於德的範疇,德來源於歷史上的信仰文化,在當今世界經濟大潮,農耕時期的信仰文化已經不能使人重德了,人們失去了對佛、道的信仰內涵,只是求財、求福、求升官等,所以當今民眾的品質下滑了,民眾失去道德心法的約束與規範,走向為所欲為、諮意妄為,這樣下去民族與國家將會走向沒落。只有高層次、大境界的信仰即優秀的道德心法才能規範、約束經濟大潮時期的民眾,民眾品質的回升才是中華民族走向興旺、繁榮、強盛的基石,否則社會上各種問題將層出不窮,成了國家發展的陷阱與阻力。這個道理對嗎?如果對希點贊。

  • 6 # 看山水還是山水

    誠信美德,其實,誠信從屬於美德之範疇。美德者,好的道德者也。

    道德是人類生存之規定,它具有最高的表面魅力,同時具有最深徹的維護生存之效應。

    如何培養一個人的美德?一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二是從小的人為教化;三是個人的自我躬思反省。

  • 7 # 使用者和平主義者

    中華民族向以誠信文明於世界。當今,個別領域的個別人的誠信有些淡化,個人覺得培養誠信美德,除了宣揚、樹立形象外,還要加以道德約束、法律干預。

  • 8 # 王月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從這點看,說明人來到這世界時,人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教育下才會演變各種人生,商人唯利是圖,政治家勾心鬥角玩弄手腕,教育家按自己人生軌跡自己的信仰培育接班人。

    總體來說這些年國家打黑除惡,懲治貪官,制約老賴,都是鼓勵大家依法行事誠信做人。但一種米養千種人,無論國法如何嚴厲,無論制度如何公平,都有一小撮人鑽法律漏洞,投機取巧打擦邊球。

  • 9 # 路1個人走38

    所謂誠信,其實這是很簡單的問題,而現代的人們把它認為是一個社會問題,誠信就是指做人的素質,人們的素質教育提高了,什麼問題都不叫問題了,信用,禮貌、文明都是素質的表現而已。

  • 10 # 韓老哥HanKeQln

    孔子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贊子路就應該,天下之事以信為本、如果不要誠信沒有了根本根基,沒了誠信,天下之事什麼也做不成!要視誠信為美德!那種說了不算、誠信了而不做、又有何信!沒有約束,條約,章法,和規矩世上就會亂套,過去視君如此民也如此。現在領導與群眾,父子母女師長學子、各級政府企業單位個人都要誠信、有法有規有約束

    無誠信就無方圓,現代人辦事做人做事,首先要學誠信、學規矩,從幼小,人之初識字認道理就要學習誠信、信是萬事之本、是育人做人做事辦事之本!也是成功之本!

  • 11 # 沁冷墨

    重信守諾是人們稱頌的傳統美德,誠信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品質。雖然我們的生活中不乏信口開河、胡亂許諾之人,但這些人在社會生活中都穿戴著守信的外衣。一旦這層包裝被戳穿,個人信譽隨之破產,將不再被人信任,成為社會的棄兒。

    中國人民自古就重視信譽,《孟子·梁惠王》中孟子問齊宣王:"王之臣有託其妻子與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返者,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這位朋友答應了別人的請託,卻未履行承諾,這樣的人不配為友。

    一諾千金的季布

    漢初的季布只要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做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當時人們廣泛傳頌的這句話,既是對季布的讚賞,也是對信守承諾的褒獎。由此,更是產生了"一諾千金"的成語,千古流傳。

    但所有的承諾都要兌現麼?所有的毀約都要受到指責麼?也不盡然。因為承諾背後還有道義,道義之下的承諾才有堅守的價值。

    一、信守承諾,先賢榜樣千年

    《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公元前544 年,季札出使魯、齊、鄭、衛、晉諸國,他是吳國的公子,先後三次讓出當國君的機會,品格高尚。

    季札一行從吳都出發,一路北上,途經鍾離國,進入徐國境內。徐國的田野裡五穀豐茂,鄉鎮中人民安居樂業。徐國國君素有仁名,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季札前往拜訪。

    宴會上,賓主盡歡。季札佩戴的寶劍引起了徐君的注意。

    青銅時代,中原的禮器製作精良,但寶劍的製作,卻是吳越爭鋒。寶劍是戰爭的利器,也是士大夫們身份的象徵,上好的寶劍更是上層社會男士們追逐的目標,何況是極品的吳國寶劍。

    季札出使,各國隆重接待

    徐君觀賞了季札的佩劍,嘖嘖稱讚,有心索取,卻難於啟齒。

    季札何等聰明,他看出了徐君的心思,有心以劍相贈,但自己出使各國的任務還未完成,佩劍是國家象徵的禮器,拜見各國君主必須佩戴。

    馬上贈劍是不可能了,但季札在心中默默的許諾,外訪歸來,一定將寶劍送給徐君。

    季札出訪五國,歷時一年多,當再次回到徐國時,接待他的已經換成了徐君的兒子嗣君,徐君去世了!

    音容猶在,斯人已逝。季札記得自己心中的承諾,解下佩劍贈給徐國嗣君,嗣君推辭不受:"先君未留下接受寶劍的遺囑。"季札又來到徐君的墓前,將寶劍繫於一旁的樹上,"徐君有知,當受此劍。"

    隨從們勸說,徐君已經不在了,您又何必如此呢?

    季札回答:"我心中早就將寶劍許給了徐君,怎麼能因為徐君不在, 就違背承諾呢!"在季札的心中,徐君是仁君,也是位朋友,值得贈劍。不久後,在徐君的墓旁,人們築起了"季子掛劍臺"以紀念此事。

    "掛劍留徐"事蹟廣為流傳,誠實守信成為千古佳話。引得後世歷代的人們來此憑弔、追憶,這份情懷至今已持續了兩千七百多年。

    季子掛劍臺

    二、小人物、近現代,誠信仍然是立身之本

    季扎是古賢人,太久遠了,也太高大上了。普通人呢?仍然離不開誠信。

    清光緒年間,位於青海省東部的丹噶爾鎮,是茶馬互市的重鎮,商貿繁榮。15歲的魏西園進入"乾泰永"商號當了一名夥計。可是榮景沒持續多久,當地鬧起了匪患,並且愈演愈烈。

    一次,土匪打過來了,乾泰永商號的東家倉皇出逃,連夜打包行李,返回江蘇老家。臨行前交代魏西園:"你留此看店,一切自拿主意,保命第一。"

    有人勸魏西園,"你也趕緊逃吧,土匪來了小命難保。"但他不為所動,因為答應了東家要盡力保全商號。

    魏西園將貨物設法隱藏起來,躲過了土匪的劫掠。並於匪患後,在商品的短缺期及時將貨品出售。他以貨款為本金,把生意越做越大,賺取了數萬兩白銀。魏西園一直堅守著商號,等著東家歸來,但四年過去,杳無音訊,有傳言,乾泰永東家早在逃難時就被殺了。

    丹噶爾鎮守信經營成為傳統

    一定要物歸原主,魏西園帶著賬冊與利潤,前往江蘇尋找東家,如果東家不在了,就把這些錢交給他的家人。

    2000多公里的跋涉,數月的行程,魏西園終於見到了東家,只為當年的一句承諾。

    老東家原以為那處生意已經無望,沒料到魏西園經營有方,千里送銀。感動之餘,他資助魏西園開設了"忠信昌"商號,商會也向官府舉薦,拿到了營業的執照,成為遠近聞名的商號。

    三、孔子以身作則,不是所有的諾言都要遵守

    在回答子貢的提問時,孔子將人的品行做了劃分:第一等,知道對錯,對不端的行為感到羞恥。能夠完成國家賦予的使命。第二等,宗族中的人都稱讚其孝順父母,鄉鄰都讚揚他兄弟和睦。第三等,說到的就一定去做,並且不會半途而廢。

    "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論語·子路》

    作為士人的最後一個等級,其標準為:"言必信,行必果。"可見這是個基本要件,孔子對它的要求也很高。《論語·為政》中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人不講信用,是不可以的,就像牛車、馬車沒有輗、軏(連線車轅與軛的重要部件),無法使用。

    既然人必須守信,那麼,孔子是嚴格執行的麼?

    孔子周遊列國,屢次遇險

    孔子率弟子周遊列國,路過衛國蒲邑,受到了圍困。

    當時,衛國內亂。公叔戌在封地蒲邑反叛,他忌憚孔子到了衛國國都後,幫助衛靈公,會對自己不利,因此想扣下孔子一行。

    見蒲人對老師無禮,弟子中有個叫公良孺的大力士,要與其拼命。公叔戌畏懼了,派人對孔子說:"如果你們不去衛國,我就放了你們。"

    孔子與蒲人盟誓,決不去衛國。見孔子都對天發誓了,蒲人也就相信、釋放了他們。

    可是,一出蒲邑東門,孔子就命馬車轉向,直奔衛國而去。

    弟子子貢不解地詢問:"盟可負邪?"孔子回答:"要盟也,神不聽。"在脅迫下答應的盟誓,鬼神不屑於理睬。

    孔子告訴我們,諾言是自願做出的承諾,自願的情況下才有約束力。而非正義力量的脅迫,不能成為信用的基礎。

    被世人尊稱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孔子,與造反的公叔氏訂立城下之盟,旋即違背了自己的誓言,豈非出爾反爾?其實,這正是孔子知權達變的表現。訂立城下之盟,是迫於形勢凶險不得已而為;前往衛國,不為對公叔氏的承諾約束,是因為公叔氏背叛國家,對壞人講信義,就是為虎作倀。

    要盟也,神不聽

    四、背信的後面是大義

    臧應詹是雍正、乾隆年間的清代名醫。幼時勤奮好學,曾立志於科舉。但為了給母親治病,放棄仕途,改攻醫術。

    范仲淹說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第一,這兩個職業有共通之處——救人、濟世。第二,古代讀書人學醫有著先天的優勢,平日所學四書五經,古文功底深厚,五經之一的《周易》理論、陰陽五行知識瞭然於胸。

    臧應詹師承張仲景,加之自身的靈性,很快融會貫通,學到了一身高超的醫術。行醫五十載,被譽為神醫。

    他很注重下一代的培養。有一次,臧應詹外出,恰巧有一名重急症患者前來求救,眾人束手無策之際,徒弟孫良挺身而出,舉措得當,救了患者一命。

    臧應詹歸來後得知此事,非常高興。孫良聰明、有悟性,是他的重點培養物件,現在見他呈現出獨當一面的潛質,隨即當眾宣佈:要將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孫良,使其繼承衣缽,並會將所珍藏的醫書全部相贈。

    數年之後,在臧應詹悉心教導下,孫良的醫術突飛猛進。但在做人方面,他卻顯露出了貪婪、勢力的本性。對權貴患者他曲意逢迎,極盡媚態,對貧窮的求醫者卻不理不睬,甚至推諉拒絕。

    清代醫生坐堂

    醫者仁心,面對反覆的勸導,孫良毫不悔改,這讓臧應詹非常失望。因此,當孫良來討要珍藏的醫書時,臧應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孫良很惱怒,他不願意放棄這筆財富,找來當初在場的人作證,試圖逼迫臧應詹兌現承諾。

    證人們很為難,臧應詹當初的確是承諾將藏書贈與孫良,如今反悔,豈不是背信棄義?人若是沒有了信義,還怎麼為人處世!面對孫良的振振有辭,證人們也覺得藏書還是得轉交給他,否則,就失去了信義。

    臧應詹從容答道:"何為信?何為義?信乃承諾,義乃正義、道義。孫良行品德敗壞,行醫不端,幫助他是助紂為虐,阻止他才是道義。所以,我寧可背信,也不能棄義。"

    瞭解了事情的原委,證人們紛紛轉變立場,稱讚臧應詹做得對。孫良見賺不到便宜,只得氣急敗壞的溜走了。

    臧應詹違背了當初的諾言,是因為發現當初的諾言建立在被矇蔽的基礎上,如果繼續履行,則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助紂為虐。大義面前,不惜背信,才是真正的守信,因為它守護住的是人類的良知。

    一言九鼎

    結語:

    賢人季札以"誠信"名揚千古,小人物魏西園靠誠信"終成富商。有沒有信用對於個人是立身之本,對於國家同樣事關榮辱成敗。商鞅變法從"立木取信"開始,西周滅亡也離不開"烽火戲諸侯"。

    但誠信也不是沒有原則的,孔聖人背棄公叔戌之約,名醫臧應詹違背贈書之諾,是因為誠信要建立在道義的基礎上。

    不講原則地信守承諾,是許多年輕人常犯的錯誤,一味地講誠信,遇到違法的事情忘記了道義,還自以為義氣,其實是忘記了守信的根基。孟子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道義之下的信守諾言才是問題的關鍵。

    現代社會,人與人、人與事,事與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是誠信依然是人際關係的基礎,而且其重要性無可替代。但是在做出承諾、履行諾言前要想一想,確保"信"和"義"是在同一輛車上。

  • 12 # 逍遙先生看歷史

    孔子讚歎子路的是:誠實,守信,勇敢。

    子路作為孔子的忠實的弟子,深得孔子學術精華,他誠實,守信,而且勇敢。

    作為男人,誠信是本,勇敢是根。子路這兩個優點都具備,實為難得。

    只有同時具備這兩種品質,才是做人的最大的成功,人生也因此迎來和諧美好。誠信對於一個男人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如果一個男人,失去了誠信,那將是最大的人格破產。做不到的事,沒有把握做的事,就別說,就不要給別人承諾。

    一旦承諾你就必須履行,必須言出如山,男人必須要說一不二。這就是誠信的重要性。

    勇敢,勇敢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勇敢者,一定自信。唯有勇敢,方能自強。勇敢,就是勇於拼搏,不畏艱難,才能成功。子路在孔子弟子裡是最勇敢的,孔子大為讚揚。這在孔子弟子裡是難得的。

    孔子曰: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也。可見誠信的重要。子路有名言:言必信,行必果。

    在我們的現代社會,必須要講誠信,如果能勇敢那是更好。

  • 13 # 王營評教育

    《論語》中,孔子是這樣評價子路的: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這是孔子對子路的讚歎。《論語》中,子路因性格率直、粗魯、爭強好勇,多次遭到孔子的批評。但他有一個最大的優點:說話算數、講信用,答應了別人的事情,一定會辦到;一件事還沒辦成,心裡總不是滋味,害怕聽到別人再託他另外一件事。子路的這一性格贏得了眾人的尊敬,孔子說他可以“片言折獄”,並非說子路可以做一個優秀的司法官,而是稱讚子路的誠信,他說出的話訴訟雙方都信服,一兩句就可以解決矛盾和糾紛。

    誠信,這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人人都知道,誠信是一種美德,是維繫美好人際關係的橋樑和紐帶,是促進社會和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我們不得不承認,儘管這一美德在許多人身還時而放身出耀眼的光芒,但在多數人心目中,誠信卻已變成一種多餘的侈望,因為許許多多觸目驚心的事實讓人相信這樣一種現實——誠信的人時常被騙,老實人經常吃虧。一個人在工作中“無宿諾”、腳踏實地又能如何?領導能看在眼裡嗎?還不如哪些巧舌如簧、天天圍著領導轉悠的人能有好結果,“誠信”、“老實”其實成了貶義詞,幾乎與“傻子”同義。

    就整個社會而言,不誠信的人和事也時有發生。假藥、假牛奶、假食品等欺詐案件經常爆料,走進商場,你一不小心就可能買到加入過量滑石粉的麵粉、麵條;在星級館就餐,你吃得津津有味的美味佳餚可能是用地溝油製作的;你品嚐的美酒可能是用工業酒精勾兌的;各級各類的優秀評選中,擺在你面前獲獎證書上鮮紅的公章可能是街頭小販用廢舊橡膠雕刻出來的,水平不凡的論文可能是改頭換面抄襲而來的。甚至有的地方還出現了“假人”,據說某地一副局長几年前因私吞公款獲刑,潛逃至附近某縣,隱性埋名,後來又考取當地的公務員,一路飛黃騰達,幹到了局長的位置,要不是“嚴打”,恐怕他的身份也不會暴露。人都能做假,試想社會上還有哪些東西是真的,這個社會是還有多少“誠信”可言?我想,如果孔老夫子、子路生活在當今社會,也會捶眉擊胸、痛心疾首地罵娘了!

    誠信的缺失從根本上說意味著整個社會道德的滑坡,醫治這一病症的方法有三:一是靠法制,二是教育,三是靠輿論。政府有關部門要制定嚴厲的法律,毫不留情地打擊那些製假、造假的不法商人,尤其是藥品和食品領域的造假,要發現一批嚴懲一批,情節嚴重的,殺頭也不過分,因為他們製造的這些東西,本身就是在危害人的生命。

    輿論的力量的力量是強大的,電視臺、報紙雜誌、網路等各種宣傳媒體,要弘揚正氣,激發正能量,多宣傳和報道一些有關誠信的人和事,營造一個全社會講誠信、以誠信為榮的良好輿論氛圍。同時,政府各級管理部門,尤其是單位的一把手,要把誠信、紮實、創新作為一條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親賢遠佞,讓老實人不吃虧,讓投機取巧者無機可乘。

  • 14 # 火夫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我們社會發展必須要遵守的原則之一。也是個人立足社會的基石,更是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品質。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擁有一顆誠實的心就是擁有一條坦蕩光明的道路。先聖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教導過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真知也”。

    做人要誠實。誠實體現了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人的素質。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生活中,適者生存的法則也許讓我們很多人淡忘了這種品質。但是,我們也不妨想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如果自己不能先坦誠以待,那別人又怎麼會信任和接受你呢?

    企業的員工在與別人相處中,如果缺乏誠實,就會自損形象,在職業生活道路上很難前行。只有憑藉著一顆誠實之心,才能擁有晉升發展的機會,才能獲得永久的成功。一個人要獲得別人的信任,其前提是自己要誠實守信。

    做事要誠信。誠信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基本出發點。對人對己都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總說假話大話,別人就會相信你。比如:你正在跟別人談判,要對方真實瞭解你的條件,你的要求,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開誠佈公。“君子誠之為貴”,有一位實業家曾經說過“我寧願借錢給那些誠實的窮人 ,也不願借錢給那些不誠實的富人,儘管他們的償還能力是窮人的很多倍。”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洛克菲勒。

    誠信是經商之魂。商業交往總是爾虞我詐,如果你帶著誠意進入,你會覺得有可能馬上就被別人砍殺。可是如果你不帶著誠意入市,又何來贏利之說?誠實守信作為普遍適用的道德原則和規範,是建立行業之間、單位之間良性互動關係的道德槓桿。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規範。

    兩千多年前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作為行為規範深深地融入每個中中國人的骨肉,使中國成為道德社會,禮儀之邦。這種倫理道德成為中國形成綿延兩千多年的偉大的統一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身體力行樹立榜樣。在良好的家風教化下,孩子必能從善如流。在學校教育中誠信教育始終涵蓋於日常教學活動中。使學子們在校收穫知識的同時也加強德性修養。社會必須奉行誠信行為準則。這原則具有恆常價值。它是人類之所以是人類,人類社會之所以能成其為社會的根本保證。

  • 15 # 漠北虎

    誠實信用原則,被列為民法的帝王原則,第一原則;是二千多年來被譽為中中國人作人處世的最基本原則。聖人云:“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

    誠,忠誠、老實、不撒謊;信,守信、信用。孔子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做人做事的最高標準;尤以為其中的誠信二品德,最為可貴。子路,孔門賢人之一,其誠信的品德成萬世師表。

    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禍莫大於無信,一個人失去信用,是人生最大的破產!

    誠信的品德如何培養?古往今來賢人志士論述多矣!我想不外乎就是從小就要學習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培養誠實做事,誠信待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學習我們先人胸懷天下,堅韌不拔,言必行,行必果

    的人生追求。

    培養人的誠信品質,首先要培養一個誠信的社會。要弘揚誠信正氣,在全社會形成誠實守信的信用氛圍,建設我們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 16 # 喬冠鈞的商業乾貨

    大家好,我是喬冠鈞。

    孔子是儒家學派首屈一指第一人,而孔子的弟子也傳承孔子學說引用到至今。而現在社會、教育層面都離不開孔子的儒家思想。

    說的就是孔子自己對以後教育的高品質嚮往,以至於後來孔子成為一代聖人,也表現出對學生的期待和對學生的敦敦教誨。

    而這裡的學生也代指的是子路,孔子讚賞子路的品格,對人“仁”義,與人分享,重視朋友而遠遠超過財物,所以子路的志向很了不起。

    子路“不為自己表功”則是儒家學說的最高境界和精髓。

    當今社會離不開“誠信”

    社會是很廣泛的,包括各個層次階段的人,每個人所接受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都是不一樣的。

    以前我們所理解的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對人誠實不欺騙,做到讓他人相信你。

    現在社會的“誠信”與”道德“捆綁了在一起,無論做錯什麼事情都應該接受道德譴責,最細小慎微的事情都要被放大化,不是說不堅守誠信,而是誠信是要靠個人來約束,誠信是一個人由內向外散發的。

    社會的每件事都需要在誠信的基礎上去實行。

    在教育層面就要從小教育孩子不要撒謊,到最後會成為一個習慣,告訴孩子要信守諾言,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不要讓孩子輕易許諾,當許下諾言就要盡最大努力去實現它。

    在社會人本來就是複雜的,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沒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但善意的謊言和本性的純潔,我們都應去包容。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真實”,用本真的思想來去面對誠信。

    社會也是一個有誠信的社會。

  • 17 # 宋詞郭俊

    培養單純基於人的內生自覺性的誠信品質,是事倍功半的舉措,因為人的劣根性要拔除非常困難。誠信社會的建立,主要在於從立法立規方面建立起社會信用保障制度。現在社會信用障礙主要在於壟斷性公司、企業及金融機構。如果它們缺乏信用、甚至沒有信用,整個社會就沒有信用。比如,個人銀行存款在銀行裡莫名失蹤被盜用,很多都是在儲戶沒有絲毫過錯、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盜用丟失的,銀行往往把責任推給涉嫌犯罪的銀行工作人員,這裡面有臨聘工、大堂經理、甚至銀行高管,最後統統被冠以外聘臨工推卸責任,如此,銀行信用何在?還有諸如資本市場的作假,中介監督機構的同流合汙、沆瀣一氣,無不對誠信社會構成致命的衝擊。所以,構建誠信社會,更重要在於要立法立規,讓踐踏社會信用的壟斷公司、企業、金融機構等各行各業的支柱經濟實體第一負責人和主要負責人以及當事工作人員,付出高昂的信用成本,要罰得他們承受不起;如果只是罰公司、企業、機構,根本起不到作用,受傷的只是經濟實體,而通過違反信用而受惠的個體卻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刑法只能對觸犯刑律者構成威懾,卻對踐踏社會信用者無能為力。

  • 18 # 國學園

    仲由(前542年―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山東省泗水縣泉林鎮卞橋人),“孔門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一、子路有哪些誠信品質?子路伉直魯莽,敢於對孔子提出批評,勇於改正錯誤,深得孔子器重。子路為人,果烈剛直,且多才藝,事親至孝,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子路很尊敬孔子,“子疾病,子路請禱”。但對待同一事物的對錯,如果有他不同的觀點,他也會提出來,與宰予,顏回不同,從不隱瞞。

    如孔子見南子時,子路不高興 ,因為南子“美而好淫”。當孔子談“正名”時,他就說孔子太迂闊,他甚至認為,讀書並不是成才的唯一路徑,“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如此坦誠直言,是其他弟子所沒有的。

    子路穿著破舊衣服,侍奉於孔子之側,孔子稱讚道:“能穿著破舊衣服,站在穿狐裘皮衣者之間而無愧的,怕只有仲由一人吧。”孔子周遊列國時,子路和顏回等人,始終跟隨孔子,由於他極勇武,實際上起了保衛者的作用,因此,孔子評價子路的忠誠時說:“自從我有了仲由後,我就沒有再聽到的惡意的言辭。”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師從孔子之前就已形成,表現在言語上就是從不摻假欺瞞,對此孔子評價說:“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意思是子路答應今天兌現的事情,決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對子路忠心不二、講信義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斷言:“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一生追隨孔子,保護孔子,努力實踐孔子的思想學說,對儒家的貢獻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為子至孝,善政為民,誠實守信,忠義仁勇,聞過則喜,聞善則行,見義必為,見危必拯,位列十哲,世稱先賢。

    二、當今社會應如何培養誠信品質?具有誠信品質的人,終究會是人生的贏家。誠信美德的培養,一定要從孩子開始抓起。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記住,只有當自己的行為正直而高尚的時候,你所堅持的道德觀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靈中去,並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

    受到誠實教育的孩子,大多能夠開心地坦然地生活,問心無愧地面對他人,面對社會和人生。反之,不誠實的孩子,往往承擔著較大的心理負擔,嚴重的會影響到身心健康。英國作家薩克雷就說過,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穫命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欺騙了別人一次,就有可能影響自己的一生。對孩子的不誠實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如果不及時改正,孩子長大成人後,很可能做出害人害己的事來,後果不堪設想。

    三、如何培養孩子的誠信品質?愛因斯坦說過:最壞的事,是主要靠恐嚇、暴力和人為的權威進行教育。這種做法摧殘了孩子的感情、誠實和自信。誠信就是實在不虛假。誠信是一個人的美德,有了誠信二字,一個人就會表露出坦蕩從容的氣度。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誠信品質?

    (1)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願望:如適時地給孩子添置玩具、圖書及彩筆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會得到滿足的。這樣做可避免孩子出現因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而把別人的東西隨便拿回家的行為。

    (2)創造寬鬆、愉快、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只有家庭成員相互保持誠實真摯的態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愛護和關心,他才能夠信賴成人,有了過失才敢於承認。

    (3)讓“誠實教育”主動化:由於孩子年齡小,必須把道理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才能接受。可利用講故事的形式,把做誠實人的道理寓於故事之中,使孩子明白什麼是誠實,什麼是虛假和欺騙,應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

    (4)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當發現孩子有不誠實的言行時,要採取細緻耐心的方法,冷靜地聽取孩子的想法,分析原因對症下藥,切不可急躁粗暴,甚至施加暴力,大罵體罰等,這樣只會適得其反,造成孩子為了躲避責罰打罵而說謊。

    (5)和孩子建立真誠和相互信任的關係:孩子是純真的,家長要和孩子建立並保持真誠與互相信任的關係。家長對孩子必須言而有信,以誠相待,只有這樣,孩子才會信任家長,有什麼事、有什麼想法才願意告訴家長。

    (6)制定一些規則並嚴格要求:比如,可以要求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帶回家;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意,不可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了人家的東西要及時歸還;有了錯就要勇於承認;凡是答應別人的請求,就要一定想方設法去做好,等等。這些規則,一經提出,就要嚴格執行,不能朝令夕改,並要重視克服“第一次”出現的問題。對執行規則,家長要態度堅決,嚴格要求,切不可遷就姑息。

    誠信是一種無形資本,從小培養孩子的誠信品格,就等於為孩子的未來,提供了有力的保證。一個人是否誠信,和他受到的後天環境影響和教育直接相關聯,特別是童年時期的引導培養,是一個人形成誠信品質的關鍵。培養孩子的誠信品質,是每一位老師和家長都必須重視的一項責任。

  • 19 # 明k月心

    這個問題說簡單不簡單,說難不難!不簡單有難度的是實際,簡單容易的是理論

    培養誠信美德的不簡單與有難度,是當今社會需要去正面認識的問題,不可否認絕大部分的眾體身心過欲名利而矇蔽了自然本性之道,他們其實身心不一的生活在失去仁義禮智信的真正內涵中,與自然之道遠離太久,迷失了道的方向,就再也找不回去了,或許也只有在休息清淨的那一瞬間,內心深處會迷迷糊糊見到自然本性之道,稍過片刻欲見外物呈現一切復迷,真是無能為力無可救藥

    若都以這樣的狀態要想去培養別的眾體身心,來完成施教誠信美德的過程,必將是無用功甚至反用功,自己背道而馳卻要求別眾正道而行,能培養誠信美德?他們能信嗎!因此此路不通。

    換條有道的正路走走,能挖掘出絕少數有道之眾體,這是個關鍵,由他們入道之身心來傳教正道,在各群眾體中配導引入正道,帶得各個群的眾體自行入正道,那麼即使有幾個頑固不化之徒也無法以不誠信無美德的狀態在其中再迷失了。這真不容易,但相信社會需要這樣去行則便可行的

    如果脫離社會現實,光用理論來講則是簡單容易多了,就是每個人由自己培養自身心入道,則孔子的《論語》之仁義禮智信都包括在內了,你的他的我的統統在遵循道的執行下相融相會相貫相通,還有什麼要去外在施教,靠幾個沒入道的主客觀眼見的存在概念而缺少自然巨集觀真常的論點來誤導一群呢!這樣能行就簡單也不難了,但在古往今來這只是個自我最主觀的缺道理論罷了,絕不可能的事等於白話。

    因此,我們當今社會人要相信社會需要去行的正能量之道,希望社會更和諧進步

  • 20 # 1143160127吳世金

    “孔子非常稱讚子路的誠信,當今社會如何培養誠信美德”?這句話,是強調:子路的誠信,得到了孔子的稱讚。被孔子稱讚的,就是對的。換句話說,孔子培養了子路的誠信,子路做得很好,受到了孔子的稱讚。

    那麼,社會就要像孔子一樣,培養人們的社會誠信美德。

    社會是一個大課堂,有老師,有學生。老師教,學生學。老師以身作則,學生自覺修身養性。

    社會課堂的老師是誰呢?不需要諱疾忌醫,這個老師就是統治階級。歷代的統治階級,是沒有忘記培養被統治階級的誠信。

    社會課堂的學生是誰呢?不需要忌諱,是被統治階級。從古到今,他們都在接受誠信教育,他們的誠信世代相傳。

    可以說,中國的誠信教育,培養人們誠信的美德,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陶冶孩子你情操。

    即使父母是口是心非的多面人生,也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對自己講誠信的。

    人是複雜的混合體,誠信與失信是兼而有之。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不傷大雅的失信是可以理解的,是能夠原諒的。

    成人的誠信,是靠道德規範,法律來維護的。道德的譴責,對失信的懲罰是有限的。法律的制裁,才是強制性的力量。才能夠讓人們有敬畏之心。

    從目前公開曝光的失信人員,銀行不能夠貸款的,不能夠坐飛機的,不能夠坐高鐵的,不能夠開車上高速公路的,不能夠進高檔消費場所的……

    這些人,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因此,中國的絕大多數人,是誠信的。社會是一個講誠信的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們現在不喜歡看漂亮男孩主演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