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21 # 小寧聊日常

    印象中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時候會對班主任老師說:XXX您老師辛苦啦,孩子就交給你啦,孩子不聽話,在家裡我們總管不了,在學校還麻煩您多費心……

    在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點:一是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在家管不了孩子;二是家長覺得把孩子送到學校就完事兒了,教育孩子是老師的事兒,自己賺錢保證孩子的物質生活就好了。

    其實孩子的教育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請各位家長千萬別把孩子的教育寄希望於老師身上,我們先簡單的說一下學校的教育:

    一是因為老師的精力實在是不夠,每個班主任管著50來個孩子,您想想您自己平常教育一個孩子都那麼費勁,何況老師教育50個孩子呢,即使老師是專業的,是能拿的出比您更多的時間來和孩子相處的,但是也不可能顧得過來50個孩子的教育,所以目前校園教育的主要任務還是在教學上面,育人是遠遠顧及不到的。【在這裡不是說學校的老師不好或怎樣,而是在描述一個現狀,請大家理智解讀】;

    二是退一萬步來講,假使學校的老師有精力承擔的起育人這個角色,那麼孩子的教育也永遠是多方協同的,不是光有老師就夠了的,因為更瞭解孩子的還是父母,而且從孩子有學習模仿能力開始,父母就是孩子心中模仿學習的目標,所以這個角色的教育是什麼時候都不可或缺的;

    以上,好像有些跑題了,那我們就作為引子,引出這樣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所以一定要重視起自己的這個角色來,不要想著讓老師或者其他的任何人來代替你這個角色的教育!

    好了,那麼我們迴歸正題,說一下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的引導、教育子女:

    一、做好自身的表率作用;

    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教育孩子的過程很大程度上也是讓他模仿學習的過程,比如你告訴孩子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可你隔天就把喝完水的瓶子扔到了草坪上;比如說你告訴孩子要誠實守信,可是和孩子約定好的週末郊遊你卻沒有履約;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你的教育沒有任何值得學習的地方!所有的優良品質都是從日常的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而這些積累都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表率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是孩子品質養成的過程,更是信任建立的過程,最最重要的是自身威信和形象樹立的過程。很多家長說孩子不聽話,不拿自己的話當回事兒,那是因為在日常的交流相處中,父母沒有給自己建立起來一個良好的形象,讓孩子覺得你也就那樣,自己說的話自己都做不到,沒有值得學習和尊重的地方,所以自身表率是教育的基礎,劃重點: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你就得先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告訴孩子要多讀書的父母,永遠不可能讓孩子聽你的話!【強調一下,樹立威信不是整天板著臉不說話,威信在這裡更像是一種感覺,一種崇拜偶像,崇拜真理的感覺,板著臉不說話那叫冷漠】

    二、要有耐心,多去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想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願意和你交流;

    光有榜樣的力量是不夠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代溝的感覺會越來越明顯,你會感覺孩子可能依舊聽話,依舊對自己很尊重,可是總感覺中間少了些什麼。以前的孩子什麼都願意和你說,老師教了一個英文單詞都趕快跑回來念給你聽,同學送了一個小禮物都拿給你看,告訴你他和誰誰誰都多麼要好,可以當孩子慢慢長到10歲之後,你覺得他有小祕密了,你覺得無論怎麼問,他都有很多事兒瞞著你,這個時候孩子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和空間,他不知道該不該和你說。在這個時候,你們需要建立一道信任的通道,可能女孩兒是和媽媽,男孩兒其實無所謂。你們要有耐心的引導他們去說出他們猶豫的話,並且讓孩子感受到你們是安全的,無論何時,無論何事,都是可以和你們分享的,這個時候是最好的時機。這個有利於後期的教育,有利於消除孩子在叛逆期以及以後任何時候和父母可能產生的誤會,當然,更有利於保護孩子的身心安全。其實很多孩子身體或者心靈被侵害,很久沒有人知道就是因為這個通道沒有建立起來,孩子不好意思和家長說,不敢和家長說。再劃一個重點:讓孩子在叛逆期開始之前或者開始之時就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引導他感受到父母的安全和愛,有任何事兒都願意和父母分享,有利於保護孩子的身心安全,也有利於渡過孩子的叛逆期;【在這裡,有耐心,多和孩子溝通是關鍵】

    三、要跟的上時代的步伐,多去了解現在的社會需要什麼,專項培養孩子適合這個時代的品質;

    現在的時代變化太快,所以我們教育孩子也要與時俱進,日常多看看教育類的書籍,多看看新聞報道,瞭解一下現在的社會變化,瞭解一下行業動態,再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專項的培養孩子的特長。30年前是手工業的時代,那個時候如果誰縫紉機用的好,會開汽車可能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現在這兩個技能肯定不能算是特長,所以還是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為孩子培養更多適合這個時代的技能和品質。不過一些通用的品質和能力是都需要培養的,比如:自信、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同情心、同理心、善良、誠實守信等等……

    說在最後的話:教育孩子是一輩子的事兒,不要把撫養教育孩子看著是一項工作,一項任務,甚至一項負擔。要把它當做是你人生中的一種見證,一種體驗,一種經歷:從孩子的呱呱墜地到開口說話,從走路學字到結婚生子,你用自己的心血見證了一個生命的成長,你參與其中,你體驗了其中所有的喜怒哀樂,這就是你的經歷,享受這些喜怒哀樂吧,這是專屬你的喜怒哀樂,也是你生命的寄託……

    我還寫過一篇《大學生應該培養什麼樣的能力和素質》的文章,其實很多品質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而且最好是從小培養的,可以去讀一下為什麼要培養那幾個品質,連線是https://www.toutiao.com/i6842603931252556299/;

  • 22 # 程式不就是0和1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總結一下這次故事的主題,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就是“賞識”。這個詞作為任何一個老師來說,都不會陌生,因為這是作為一名優秀老師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會賞能識。韓愈在馬說中就曾經寫到一名伯樂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千里馬本身。而老師又更是作為“生產”和“培養”人才的第一線力量,因此這個品質尤為重要。

    可是“賞識”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因為很多人總是把對“賞識”的理解流於表面——發現一個孩子的優點,發掘一門特長……這僅僅是“賞識”中的一部分,絕非全部。沒有什麼人是全無優點而絕對不可取的,因此學會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這只是最基礎和最必要的賞識。我們班主任在寫期末評語時,必然要涉及到優缺點的羅列評價,可這僅僅只能叫做“鑑定”,是報告性質的,不是“賞識”。

    賞識,是要讓人先學會賞識自己,“識”先於“賞”。只有認清了自己,能夠客觀地評定自我,才能去正視長短,進而做到“賞”。我們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認識都不完全,不知何為識、如何賞,那麼即使逼著去欣賞自己和欣賞他人,也都是盲目的、無知的。我們作為老師,發現學生的一些優點和特長,判斷他的性格優劣,這些僅僅是起點,而不是終點!我們所應當完成的目標,是要教會學生“賞識”。賞識自己,也賞識他人,這樣學生未來的進步才是內在的、主動的,而不是迫於外在流於形式的。換而言之,你發現一匹千里馬,這只是開始,讓它明白自己奔跑的天賦,讓它懂得追求速度的成就,喚醒它血液中的天性……那麼即使不鞭笞,你也能看到風馳電掣的激盪。

    我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就遇到過如何教會學生“賞識”的問題。

    錦沛是我班上一名活潑可愛的男生。他很喜歡閱讀,也很喜歡口語的表達,可是他卻寫不好作文。有一次他在午飯後與我聊天說道:“老師,其實我覺得自己讀了挺多書,很多情節都能說得完整清楚……我也按照以前語文老師的要求做了好詞好句的摘抄,甚至背了不少古詩古文……可是我在寫起作文來就是沒轍!這些統統都用不上啦!想說的的話寫不出來……”

    聽到這番話,我頓時將眼前這胖胖的小男生抽象成了一匹胖胖的小馬!是的,它肯定能跑,而且它也為了奔跑做了足夠的功課,吃足了材料,打好了掌釘……所欠缺的,只是騎手的稍加指引!不是鞭打和猛夾這樣的指引,而是一種呼喚的激發!

    於是我並沒有馬上告訴他該怎麼做,而是繼續和他聊天:“你都愛看哪些書?最難忘的是哪一本?”

    他立刻如數家珍地扳起手指,然後回答:“我最愛看沈石溪的《狼國女王》。”

    “那好,你給老師講一講這個故事。”

    他又立刻給我講起書中的故事,我一邊聽一邊判斷。他的敘述基本準確,甚至會引用文中的一些很生動的句子,可是僅僅是引用,還沒有消化;有一些顛倒和混亂,也僅僅是因為他沒有過多地腹稿和整體思維……這些都不是大毛病,完全構成不了表達的障礙,可是這些小問題聚集在一起,就可能會讓一篇本來很好的作文黯然失色。

    聽完他的敘述,我又認真地和他討論了一會兒情節,深入幾個故事的細節,然後還交流了一下看法。當這一切完成之後,我給他佈置了一個任務:很多同學看不到這本好書,如今你要肩負起宣傳的使命,寫一篇好書推薦,以作文的形式展示出來給大家!

    他一聽,有些懵,我能感受到他既想表現又怯於作文,只聽他說:“老師,就像我剛才那樣說的寫下來就可以嗎?”

    “可以。不過這次寫完先拿來給老師看看!我們一起來修改修改。”我特意加重了“我們一起修改”這一點。

    第二天,他就將文章擺在了我的桌上。我一邊看,一邊故意問:“咦,錦沛,為什麼你寫的這篇文章和你昨天說的有些不一樣呢?”

    “說話是說話,作文是作文嘛……我總不可能把嗯、啊、哦這些都寫進去吧!”他回答。

    “那除了這些嗯、哦、啊……你覺得還有哪些口語詞不適合用在作文裡呢?”我又問。

    他一邊想,一邊舉了些例子,甚至馬上聯絡到他此刻的作文中還有些口語遺留,立刻問我借了鉛筆,將它們當場修改了。

    我一邊表示贊同認可他的修改,一邊又以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將文章中重複的、生硬的去掉,再加入一些他特有的觀點和想法……就利用這樣零零碎碎的時間,這篇作文煥然一新。

    “錦沛,你看,現在這篇作文你讀起來很滿意,我相信其他同學也會喜歡。這就是一篇很成功的作文。這篇作文不是老師修改出來的,而是你自己寫出來並且優化的。寫作文其實很簡單,無非四步:一,你準備好一肚子的資料——這一點你已經準備得非常好了;二,把資料挑選挑選,最重要的部分摘出來,安排一下它們的出場順序;三,一邊說一邊寫,只是把口語詞、重複囉嗦的去掉;四,有原本資料中好的詞彙和句子你可以直接用,如果覺得不合適,就換個說法,或者它讓你聯想到其它的好句子,大膽用……”

    “我明白了,很簡單,就像做菜一樣嘛!先選材買菜,然後把菜組合、洗剝,最後炒熟就好了!覺得味道好,就端上桌,覺得味道不夠,就加點佐料……嘿嘿嘿,老師,我是不是很聰明?”

    小胖子說完,會心地笑了。我也樂了,看來這一次的“賞識教育”做得不錯!

    因此,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家長們能夠在生活中多一些教育智慧,而不是盲目的“批判”或“欣賞”!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23 # 來聊吧

    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方法?這個問題我想我是最有發言權的!

    我是一個小男孩的父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曾經罵過,曾經吼過,也曾經打過,曾經為了小孩開心地手舞足蹈,也曾經為了小孩傷心落淚。

    我兒子比較小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遺傳了我的性格,表現的很固執很犟。記得那是在他5歲左右的時候,每次吃飯都吃的特別久,剛開始想給他限制吃飯的時間,可發現他對時間沒多大慨念,該怎麼吃還是怎麼吃,想喂他吧怕他以後會產生依賴,不喂吧,吃的到處都是不說,飯菜都涼了都沒吃幾口,每次一著急我就罵他也吼了他,可依舊沒什麼效果,有一次氣的火大就拿起老家帶出來的細竹條,手起竹落,小孩在那哇哇地哭,飯更不吃了,既傷了小孩也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隱影,每次在教育過後,小孩開始害怕我,情感上疏遠我,每次看到這樣我好幾次無奈地傷心的眼角里泛起了淚光,安靜以後發現了自己的不成熟,開始自責反省!從那以後雖然我偶爾會罵他但再也不吼他打他了,每次帶他出去都儘量牽著他的小手走路,遇到問題也嘗試蹲著慢慢和他溝通講道理,雖然說的他有些並不理解,但說的次數多了,慢慢的就習慣我的說話方式也懂了好些小道理,我漸漸的也發現他比以前懂事了,雖然脾氣還是比較犟,但也改變了一些,我也感到很欣慰,更加堅定了這種方法,在以後的教育過程中我再也沒吼他,也極少罵他(說一次都沒有的基本是騙人的),只偶爾在他犯了嚴重錯誤行為的時候打他手掌以示懲戒,比如在他丟東西后,我先跟他講為什麼不能丟東西,講完道理再打三下手掌(用的細竹條),這樣,他以後再也不敢犯同樣的錯誤了。現在,他已經九歲了也上小學三年級了,現在的他懂事有禮貌愛講道理,我想就是我拋棄粗俗教育方法,極時改正的結果吧。

    以上就是我在教育小孩過程分享的一點經歷,希望廣大父母和我一樣拋棄那些粗暴的教育方法,要多點耐心循循善誘使小孩身心健康的成長!

  • 24 # 壹父母

    教育孩子的方法,正確與否?關鍵要看對自己的孩子有沒有效果,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是存在差異化的,都是具有獨特性的,沒有哪一種教育方法是可以囊括所有孩子成為一個真理標準的,只能在生活的過程中慢慢摸索孩子的特性,找到一種家人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教育方法去實施。

    我所認為的正確的教育方法對於家長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教育理解為給孩子立規矩,定標準。與其條條框框列出標準讓孩子去遵守,不如從你自己做起,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除了學校老師,家庭就是孩子教育的啟蒙,而家長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一張白紙,你想他成什麼樣,你就畫什麼樣。你希望孩子懂禮貌,在生活中,作為家長的你處處恭謙禮讓,經過長時間耳濡目染的薰陶,孩子也會成為你的樣子。相反,你只是單純告知孩子要有禮貌,在外面的時候,你處處和人爭搶跋扈,孩子同樣也會被感染和影響。兩個朋友在一起久了,都會變得相像。更何況,孩子和你是朝夕相處的。

    我有一個朋友,她希望女兒練得一手好字,但女兒卻沒有什麼耐心,想要放鬆,想要玩。我這個朋友,就把自己也當學徒,每天下班回家,女兒放學後,自己就不看電視不玩手機開始練字。時間長了,女兒也對練字產生了興趣,加入了母親的練字行列。

    所以說,真正正確的教育是要因材施教,慢慢摸索實踐的。但不變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容易接受和最直觀的教育方法。

  • 25 # 羚羊飛渡

    教育,離不開三方面: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教育教育是主要的。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啟著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

    學校教育主要培養孩子的認知和做人能力。

    社會教育主要就是管束孩子的行為,以防犯罪。

    所以,不同形式的教育,各有各的職責。現在的學校教育,校鬧,不尊敬老師的現象時有發生。原因何在?以本人只見,問題主要出在家庭教育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計劃生育造成的。獨生子, 都是家裡的寶貝。不家裡最好的都給了孩子。捨不得讓孩子吃有點苦,受一點委屈。所以,在學校裡,孩子還是有在家的感覺,唯我獨尊。殊不知每個班裡,學生多,老師不可能顧及到每個孩子的感受。在大的方面,都是一視同仁的。

    所以,現在的校鬧事件頻發,家長的人生觀,對事件的認知不同,不問青紅皁白,就是學校老師的錯。不理性的看待孩子的錯誤。

    所以,要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起碼的中華文明的美德不能丟:那就是,尊師重教,尊老愛幼,孝敬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農藥身體受藥害用什麼方法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