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德翁

    知音在山林,知音在海洋,

    或是一隱居,或是一舟舫,

    用心奏琴音,用目聽意響,

    共鳴共容納,共知共展望,

    真執無虛糜,清純有餘香,

    鍾情得相逢,正道映明光!

    知音難覓,人人皆想,若要尋見,先行路長,子期在野,伯牙在堂,

    高山流水,絃斷情傷,且莫摔琴,

    只待緣方,今生不迂,來世承當!

    誰都想得迂知音,首先先有音,才會有人知,這個音不只是樂器發聲,不只是懂得樂理,會欣賞曲調,廣義上講,是指知人情思之所想,所謂: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比如出一上聯,很多人都來對下聯,有人對得合乎自己心意,甚至有很多人對得都很好,知音也一樣,並非只有唯一,只要有共識,甘心同舟共濟,都是知音。志在高山,四路同聚高山,志在流水,八方共赴流水。然而能迂之,則人生萬幸之幸也,故有人生得一知已者足矣!

    此生不迂,相期來世。

    古人拭太陰,

    圓月照當今,

    今生添華彩,

    明光浴後人!

  • 2 # 闌珊人生

    知音,就是說知道心靈的聲音,通常也是與“知己”同論。知音難覓,在一定意義上,由於人的內心世界各懷千秋,真正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確實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知音的資源互補

    其實,知音是有條件的,兩個在思想上和心靈上不相干的人,是很難成為知音的,沒有哪個人能夠隨便做出無謂的付出,即使一方有求於另一方,也是不容易成為知音的,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

    知音的領域很寬泛,每一個領域都可以結為知音,有政治的、文學的、藝術的、商業的、學術的、金融的等等,關鍵要根據兩個人的能量和特長,從心靈上是否達到默契,真可謂“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深厚友誼,也堪稱最好的知音,兩個偉人都在不同角度的為世界默默付出,為人類做出卓越的貢獻,這種情感是最偉大最深厚的友誼之情。

    人生在世,朋友眾多,知音卻沒有,這是什麼概念,其實並無概念,因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私心雜念太多,格局太小,心境狹隘,所以在利益高於友誼時,更多人選擇了利益,丟掉了友誼,甚至是多年的感情。

    知音是兩個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肝膽相照的心靈寫照,更是友誼長存,事業共舞的奉獻精神。

    知音有夫妻之間,也有朋友之間,更有父子和兄弟姐妹之間,但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鐵心付出,這是一種高尚情操的具體體現,更是融入品格的內在心境,沒有人願意貪婪無厭的讓其他人白白付出,自己卻坐享其成。

    這就是知音之交的基本成效,都是在總體需求的框架裡,體現了高尚的人文情懷。

    在中國現代史中,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友誼,就是革命的知音,他們的共同目標都是為了救國為民,為新中國的建立,為人民的解放做出巨大貢獻。

    一是提高自身能量,把自己打造成有獨立特長和技能的人,創造一種資源,當別人需要時,隨時都可以幫到他,使他在你提供的資源中得到收穫和成長。

    二是有家族資源,根據不同程度的需要,你有父母祖上的傳統資源,或絕技,當別人需要時,能給他帶來一定的精神或物質上的幫助,從而實現別人需要。

  • 3 # Alanscott

    我認為知音難覓這句話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首先一個人的性格對於交友尋知音來說也有著密切的聯絡。如果你是一個外向活潑的人,善於表達,且語言富有內涵。喜歡交朋友。這樣的話,你尋找到知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與人交流,不喜歡與人交往,這樣的話你是很難尋找到朋友。更不用說知音了。

    同時我認為人們找一個知音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從我個人來說,我認為知音很有可能是朋友中的某一位。而且這種關係是非常親密的關係。因為朋友較常人來說,他是比較瞭解你的人,而且你們值的關係也比較密切。你們無話不談,這就為她瞭解你或你瞭解他提供了便利。這樣的話,你的朋友很有可能會成為你的知音。如果你現在還苦苦尋覓著你的知音在什麼地方和有可能你的知音就在你的朋友當中。當然我們不否定一見如故。也不否定在有朝一日你說的一句話,突然有一個人跟你。之間產生的共鳴。這樣必然是偶然性的。但並不是不可能。與其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自己的知音,倒不如在已知的親密的朋友之間尋找是否有知音的可能性。

    我認為有一個知音是非常幸福的。人們的壓力很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見解。對事物也有著不同的看法。當這種看法跟思想積壓的心中,會給自己帶來思想上的壓力。但是這種思想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的。但是如果你有一個知音的話,你就會有一個傾訴的物件,我有一個放鬆的過程。你們無話不談,這樣的話對於雙方而言都是有益的,也都是有利的。而且如果雙方是知音的話,也可以說雙方是非常好的朋友。這也是非常難得可貴的。朋友很常見,但是瞭解你的朋友非常少。

  • 4 # 神奇天地

    從文學的角度來聊聊這個問題吧。

    所謂“嚶其鳴已,求其友聲”,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作家都有一個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傳達給讀者的願望。然而卻不是每個作家,每篇文章都能遇見知音。

    劉勰感慨“逢其知音,千載其一”是不無道理的,這一方面是他有感於自己的遭遇,而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就文學批評與鑑賞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而發。劉勰認為造成“知音難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來自作家和作品本身的客觀情況,有來自批評者和鑑賞者的主觀偏見和認識侷限,等等。

    首先,從批評鑑賞的客體方面來看,也就是從文字的自身情況來看,存在“音實難知”,“文情難鑑”的問題。“夫麟鳳與麏雉懸絕,珠玉與礪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寫其形。然魯臣以以麟為麏,楚人以雉為鳳,魏氏以夜光為怪石,宋客以燕礫為寶珠。形器易徵,謬乃若是;文清難鑑,誰曰易分?”。麒麟和獐鹿、鳳凰和野雞相差極遠,珠寶同石子完全不同,在Sunny的照耀下,人們可以用明亮的眼睛觀察他們的形態,然而魯臣卻把麒麟當作獐鹿,楚人卻把野雞當作鳳凰,魏人把夜光璧當作怪石,宋人把燕國的石子當作寶珠。自然界中這些有具體物質形態的東西是本來是很容易辨別的,卻還是發生了這樣的謬誤,何況是像文章這種內容情理複雜深奧東西呢?從作家來看,“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寫文章的人由於感情的觸動,將感情訴諸筆端以成文,而感情本來就是瞬息萬變,難以捉摸的,更何況是通過了文字這種間接的形式後,“篇章雜沓,質文交加”,也就使得文章的思想感情更加難以把握。所以,作家思想感情及其表現方法的錯綜複雜,都給揣摩作家的創作意圖和思想感情,以及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帶來一定的困難。文學作品和一般的論說文是不同的,它不是通過概念、判斷、推理說明作者的意圖,而是通過一定的藝術形象或者意象寄寓作家對生活感受和審美理想,它的魅力就在通過語言塑造形象以誘發讀者的聯想、想象和思考,引起讀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鳴。它不像自然萬物的視覺形象那樣一目瞭然,它不僅要求批評鑑賞者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並伴隨著一系列感受、思考、情感、想象、聯想等複雜的心理活動。正是因為這一系列複雜的原因,所以,劉勰說“文情難鑑”。也正是因為文情不容易辨別,所以批評者和鑑賞者想要成為作者和作品的知音的概率便大大降低,由此,“知音難逢”便成了一個普遍的事實。

    知音之所以難逢,除了來自批評和鑑賞客體方面的原因外,還有來自批評和鑑賞主體方面的原因,也就是批評者和鑑賞者自身的原因,這正是造成“知音難逢”的最主要的原因。

    劉勰深入細緻地分析了“知音難逢”的主觀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貴古賤今。劉勰指出,“夫古來知音,多賤同而思古,所謂‘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不得不說,劉勰的認識是深刻的,他指出了人類普遍性的弱點,人們往往傾向於對同時代的作家作品藐視、菲薄,而對前人、古人的作品則盲目讚賞、頂禮膜拜,類似於我們今天所說的“外國的月亮總是比中國的大”。正是由於人性的這一缺點,所以人們往往不能正確評價和鑑賞同時代作家的作品。不僅是一般文人、普通讀者,就連秦皇、漢武這樣能夠“鑑照洞明”的一代帝王,也難免有“貴古賤今”的缺點,這固然有著複雜的政治、社會原因,但是,從中還是不難看出,“貴古賤今”的普遍性傾向對“知音難逢”帶來的又一重困難。

    第二,崇己抑人,文人相輕。這是自古至今文壇的一個痼疾,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班固和傅毅文章不相上下,可是班固譏笑傅毅道“下筆不能自休”;即使是像曹植這樣“才實鴻懿”者,也難免在評論文才時,極力貶低陳琳,甚至把善於批評別人文章的劉修比作田巴,也就難怪劉勰說曹丕所謂的“文人相輕”不是空談了。“崇己抑人”、“文人相輕”除了文人主觀方面的原因外,也與他們所屬的社會團體、階級立場、統治者的喜好等密切相關,而由於時代、階級的侷限,劉勰不可能深刻的認識到這個問題,只能附和曹丕的觀點,認為“非虛談也”。

    第三,信偽迷真。人們由於自身學識修養、見識等的侷限,不可能對世間萬事萬物都瞭如指掌,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敢於承認自身的不足與缺陷,並不斷地充實提高自己,不能信偽迷真,亂說一氣。像樓護那樣,“學不逮文”,學識能力夠不上評論別人作品的,卻輕率地發言,荒謬地談論文章,把謬誤的當成是真實的,也就只能遭到眾人的嘲笑罷了。而“信偽迷真”者,連文學作品基本的真偽都辨別不清,也就談不上認識作品的思想意義和美學價值了,更不可能對作家作品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無從欣賞作品的魅力和精蘊。由此,上述這些人都沒有希望成為作家作品的“知音”。

    同時,“知音難逢”與批評者和鑑賞者本身的個性氣質、欣賞趣味也有關係。在一般的讀者群中,人們由於長期的生活閱歷、文學素養不同,導致人們的知識領域和個人愛好各有側重,所以劉勰指出“知多偏好,人莫圓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一般的社會交往中,人們一般總是傾向於喜歡和親近與自己在思維上和行為方式上相似的人,而排斥與自己不同的人,以,“慷慨者逆聲而擊節,蘊藉者見密而高蹈;浮慧者觀綺而動心,愛奇者聞詭而驚聽”。對於不同題材內容、風格、格調的作品,人們也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反應,“會己則嗟諷,異我則沮棄”,這樣也就難免出現“各執一隅之解,欲擬萬端之變”的偏狹之見,對於理解內容、風格千變萬化的文學作品是有害無益的,最終走向“東向而望,不見西牆”的極端,與成為作家作品的“知音”之路南轅北轍。

  • 5 # 沐姒錦

    人生在世,知音難覓。你也許會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但是能夠和你成為真正朋友的人不多。

    你們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無法成為交心的朋友。

    別人都無法近一步的瞭解你,又怎麼能讓別人有下一步進入你的世界,與知心知底的打算。

    習慣性保留自己

    不坦誠或者總是覺得與他人說太多,對於自己來說就是一種危險的存在。無法邁出第一步,怕自己會受傷。

    我怕我對你有足夠的坦誠,但是萬一你哪一天在我背後捅一刀,那我豈不是完了。

    會存在各種各樣的自我懷疑,自我保護的意識存在。

    家庭背景不同

    家庭條件相差太多,可以是朋友,但是不能深交。偶爾可以一起玩玩,但是長久的一起,會覺得玩不到一塊。

    性格不同,經歷不同

    兩個性格差不多的人,沒有太大的爭議,有著相同的經歷,才能有心心相惜的感覺。

    有各種各樣的理由,都是無法成為知己朋原因。

    但是有朋友就已經是很珍貴。不要求能懂你,但是偶爾能陪陪你瘋,陪陪你聊天就已經很好了。

    知己難尋,那就珍惜一些還在你身邊的朋友吧!

    最近看了一檔綜藝節目叫《拜託了冰箱》,陳喬恩在節目裡說的一段話,挺讓我感動的。

    她說"友情這種東西就是要去維持它,如果你永遠不主動,即便你們曾經再好,你們有一天都會沒話講,你要去,試著去關心對方的生活,試著讓他來你的生活,看看你現在的樣子,然後大家寒暄一下,這就很好了"

    或許有了第一次的主動,你們的關係又拉近了一步。

    最後,知己難得,不要過分去尋找,好好珍惜已有的朋友。

  • 6 # 未離江湖

    回答這個個問題,首先要區分下“知音”和“知己”。雖然這兩個詞經常會被混用,但嚴格意義上講,知己並不等於知音。知音難覓,不見得知己難求!

    為何知音難覓?

    “知音”一般指彼此在文藝(文學、藝術)創作層面志趣相投,彼此欣賞,志同道合,相惺相惜。

    “知已”一般是指彼此相互瞭解、交心,而情誼深厚,特別親密和信任的朋友,而不是一般的朋友。

    由此可見,“知音”的確是比“”知己”更加“高、大、上”,要求的硬體更高,起碼兩個人還都得是藝術家,這個硬性條件,就一下子刷下去很多人啊。

    另外,作為藝術家,大都性格高傲孤僻,不說總是孤芳自賞吧,也很少把別人的藝術成就放在眼裡。兩個互相欣賞對方藝術成就的藝術家能碰在一起,成為朋友,繼而成為知己,再而成為知音,簡直太難了。

    所以說,知音難覓。

    2. 難覓並非無法遇到

    我想,只要有顆平常心,虛懷若谷,平易近人,不要姿態那麼高,眼眶那麼高。總是能夠遇見一二知音的。

    從朋友到知己,再到知音,貴在一個“誠”字。彼此之間要以誠相待,誠實相處,表裡一致,言行一致;再加上興趣、愛好相投,文化層次、性格特點相符,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方式相合,兩個人想不成為知音都很難!

    3.最美不過集知音、知己、愛人於一身,自己的終生伴侶

    夫妻成為知音,再滿足了同出生於志趣相投的同一藝術領域這一硬性條件後,只要做到了知己,也就是知音了。

    夫妻成為知己,就要真的做到這個“知”字,只有做到知彼知已,才能成為真正的知已。一般情況下,夫妻雙方性格相投、生活習慣相仿,沒有大的矛盾,外界就可以認為是對十分恩愛的夫妻了,畢竟多數人對婚姻的看法是幸福、美滿。儘管如此,遠不能稱為知已夫妻,知音夫妻。夫妻成為知已,還必須能夠真正做到知已知彼,能夠充分了解對方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在對方幸福時,能夠及時把對方的幸福引入自己的身上,融化到整個家庭;在對方痛苦時,能夠及時把對方的痛苦分解到自己身上一部分,讓對方儘快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夫妻成為知已的標準,就是他或她在幸福或快樂時,每一個想到的是另一半,而不是其他人。

  • 7 # 幽蘭笑一笑

    俞伯牙與鍾子期是知音典範。你是“伯牙”嗎?

    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你想如伯牙一樣,想得到一兩個知音好友。那我想問你,你可有伯牙的琴技?如果沒有他的高超的演奏,你可有其他擅長的方面?

    如果你沒有特長,沒有專業技術,沒有讓人敬佩的事業,沒有出眾的外表,那試問,你和知音相同的方面是什麼呢?她要欣賞您哪裡呢?

    10幾年後,這兩個自稱是“瘋子”的人,向人們道出了他們的合作緣由。

    他們第一次見面,彼此都認定,對方是最應該握手合作的那個人。投資後九年,阿里巴巴成為電子商務龍頭企業,軟銀的投資獲得了百倍以上的回報。

    他們真的是“瘋子”?我認為他們是知音。我說的話,你懂;你做的事,我支援!

    我覺得“知音”就是”知我者”,“知”就是了解的意思。古有“士為知己者死”,如今呢?知己是志趣相投的人。

    要想得到知己,不做無病呻吟。提高自己,讓自己優秀,何嘗沒有知音知你?懂你?

  • 8 # 小拾談記

    昨天學生們寫作文,有一篇讓我不僅想起了這個問題。

    孩子說為了不失去朋友,她明明不想笑的事情也要跟著朋友笑。可是,即便如此,她依然失去了一個從小到大一起長大的閨蜜,那天她哭了一夜。只因為閨蜜又跟另外一個女孩玩得很合拍。

    且不說這個孩子心思細膩,我想這不就是當年小時候的我們嗎?以為朋友就是你的全部了。

    我們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以至於大學或者走向社會,回頭看看我們擦肩而過了多少當時認為一輩子都是朋友的朋友?

    不是人心不可靠,而是彼此走的路不一樣了。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我們上車下車一站又一站,只有彼此兩個人一直是一輛車,才有可能一直是朋友是知己,然而太少了,所以知音難覓。

    你在成長,或者他在成長,只有兩個人一路共同成長,又有共同語言才有可能成為知音。

    而這知音之交淡如水,又不用像現在所說的要用心“經營”,太累的關係也持續不了多久。

  • 9 # 燕客李某

    您這是偽命題啊!

    只說中國,上下五千年,能夠傳頌的知音故事,屈指可數;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侷限性,只是人們在流傳過程中根據時事需要進行了附會與改良,逐漸展示了力臻完美的美好情節。

    因此,真有所謂知音嗎?我認為不能說沒有,至少是寥寥無幾。

  • 10 # 紫雲軒文齋

    人的一生中有幾個知音足矣。

    我認識一位知音朋友 ,無話不談。是通過QQ認識的,如今已過去十幾年,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面 ,但絲毫不影響我們之間的友誼,平時通過網路傳書 ,因為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愛好 ,讓我們成了最好的朋友。

  • 11 # 音樂v驛站

    知音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好朋友,不要想得那麼高大上,似乎只有俞伯牙與鍾子期是知音,我們每個人都有資格有,實際上也都有。知音通俗的解釋就是臭味相投,就是說倆人在一塊,說話非常投緣,脾氣愛好差不多。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周圍,有那麼幾個投緣的好朋友,你跟他們在一起,無話不說,特別開心,甚至鬧些矛盾,扭頭就忘了。這就是我所理解的的知音,不一定非得有共同的彈琴等,高大上的愛好。

    當然,有些朋友和你在一起,註定是隻能陪伴你一段時間的,過了那段時期就會有一些原因把我們分開。記得剛上小學,就遇到了第一個好朋友,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的,怎麼搭上話的也不忘了。只記得,我們不是同桌,想調成同桌,試了幾次都沒成功。但是上學、放學、課外活動都是勾肩搭背、結伴而行。星期天在一起做作業,做完作業,一起下河捉魚,爬樹掏鳥窩,可以說形影不離了。最好笑的是,倆人打架打的臉紅脖子粗,一節課下來,又湊到一塊了。我們在學習上面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對我們在一起玩,非常支援,甚至開玩笑給我們拜兄弟。

    只是後來,十二歲那年我大病一場,將近五年才得痊癒。病好時,學業已經耽擱,而且還有大把的債務等我去償還,我開始步入社會打工。至於我的朋友,在我生病時經常去看我,步入初中學業重了,看我的次數就少了。在聽到我痊癒的訊息後,還特地跑我家來看我,我很是感動,只是發現,倆人在一起,沒話可說了,有些尷尬。

    到現在,已經過去二十多年,期間沒有再聯絡。後來聽說他大學畢業,在一所高校任教,生活很是不錯。我依舊是一名農民工,為了生活忙忙碌碌。我有事在空閒時,偶爾會想起他,心中有些懷念那段友誼,卻從來沒有想過去見他,這段美好的友誼也就結束了。

    人生於天地間,知音雖然難覓,還是可以遇到的,只是友誼能持續多長時間,就不是自己決定的。

  • 12 # 煮酒話桑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這是魯迅以清人何瓦琴的聯句,書贈瞿秋白的條幅。魯迅比瞿秋白年長18歲,在文壇的地位比瞿秋白重要得多。然而從1931年開始,魯迅和瞿秋白第一次通訊,在交往中逐漸建立起深厚的友誼。瞿秋白遇險時,曾數次前往魯迅的住所躲避。兩個人之間相互欣賞、相互關懷和牽掛,能夠相互中肯地指出對方的問題和不足,相互促進,這樣的友誼源於相知,源於相互懂得,可謂知音!

    電視劇《笑傲江湖》中令狐沖與魔教女任盈盈、日月教曲洋與衡山派劉正風,教派不同,正邪殊途,在刀光劍影的江湖中,他們惺惺相惜、相互欣賞,在心靈的層面,他們之間沒有距離,沒有隔閡,這種不世俗、不功利的感情,這種來自心靈深處的情感,可謂知音!

    在我看來,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人這一生,孤獨是必然的,你苛求知音,不如先做好自己,做真實、自然、坦蕩的自己,好好的對待自己,對待家人、對待朋友,欣賞自己、善待他人,好好地經營好自己的生活,也許,無意中你就會遇到和你同頻的人。

    沒有遇到知音,有什麼關係呢?“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別人,做好自己,也是種生命的收穫呢!

  • 13 # 葉喃秋風

    傳說古代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則善於欣賞音樂。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在登高山。鍾子期高興地說:“彈得真好啊!我彷彿看見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鍾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我彷彿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

    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摯友。鍾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從此有“曲高和寡,知音難覓”的成語。

    知音永遠是最完美的深交,知己永遠是最貼切的默契。朋友不是先來的人或是認識最久的人,而是來了以後再也沒有走的人。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風景!緣分不在於長短,而在於交心。風雨時,才能見真情,平淡中,才能見真心。人心都是相對的,以真換真。感情都是相互的,用心暖心。

    人生除卻一見如故的情形,很多知己者都是歷經時間和苦難的千錘百煉,方才顯其可貴。故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也許,這就是“知音”的現實考驗,經得起考驗,方能算是真正的知己。

  • 14 # 綠蘿181137359

    今天我回答一下關於對自己的父母如何評價的問題,我認為我的父母是很成功的父母,我的外婆是最好的外婆,父母一生勤勞,一生經歷非常多的磨難,贍養了四個老人,養大了八個子女,讓孩子身體健康衣食無憂,父親身為父母官一生清正廉潔,造福百姓,樂善好施,雖然晚年生活有一處敗筆,這也是讓我心裡糾結了很久的事情,但現在的我早已釋懷,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是人就會犯錯,所以我依然評價自己的父親是優秀的父親,我的父母是成功的父母

  • 15 # 南村群童701

    這個風氣很不好!

    可笑更可惜。

    我們知道“互動”是網友和微聊興旺發達的靈魂或根基,沒有互動,無異於與美麗殭屍談戀愛;沒有互動,無異於“自慰”;沒有互動,無異於視訊裡夫妻見面。平臺只會慢慢凋零;一些10萬戶豪門也死無葬身之地。別看它今日多繁華,多麼榮耀。

    希望大家共同維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 16 # 四點小姐姐

    朋友相處久了,經常推心置腹的話是會變得非常瞭解對方的,對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遇見這件事會怎麼做,怎麼說話,語氣是什麼。不要把知音想得太高遠了,能瞭解你支援你的就可以啦

  • 17 # 故鄉的小屋

    在生活中,可以在任何地方交到朋友,或是好朋友,但是知己非常難遇,能懂自己,能和自己心意相通的人很難見到,在你落難的時候,能不離開你的人真的少之又少,現實的社會就是利用關係,知己難遇。

  • 18 # sasa小嗲嗲

    落荷有流水,明月有清風……

    唯有知音相伴,方可靜享落荷流水明月清風而不知時光已逝……

    知音難覓,一人足以,人生足以

  • 19 # 水木清華zheng

    吸引眼球的東西到處是,讓人動心的事情卻難覓。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life that will catch your eye, but only a few will catch your heart.

  • 20 # 折下第一縷朝陽

    中學課文裡達芬奇畫雞蛋:世上沒有兩個雞蛋是一模一樣的。《吸引力法則的祕密》裡把人比作磁場,你的興趣愛好,個人喜惡都在向世界散發著特殊的磁場。沒有兩個雞蛋一樣,可是人比雞蛋還複雜,更不可能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所以如果兩個人磁場能互相吸引,這個就相當難能可貴了。知音難覓便是孤獨寂寞,知音能覓方可高山流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鼻炎患者如何提高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