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話少說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德經》是道家及道教的經典。

    《易經》是儒家的經典。

    兩本經,分屬道與儒兩家,不可混為一談。

    《易經》,《史記》稱《易》,因據說周文王所作,故有《周易》之稱。又因奉為儒家四書五經之一,故有《易經》之稱。西漢之後,孔子傳授《周易》作的《易傳》,與《周易》合為一書,誤導後世,經與傳不分,都當作《周易》,甚至《易傳》之辭當作《易經》念。

    道家及道教,尊崇的不是儒家的《易經》,而是不立文字的伏羲《易》。後人稱伏羲《易》先天八卦,周文王《易》後天八卦。

    後人容易混淆的是,《易傳》當作《易經》,而《易經》無“陰陽”,是《易傳》論陰陽。《道德經》也有“陰陽”,於是,《易經》與《易傳》不分,兩本不同的經,混為一談。

    其實《道德經》的陰陽與《易傳》的陰陽不同,《道德經》每一個物都有陰陽,《易傳》兩個物之間分陰陽。

    《道德經》的道生天地萬物,《易傳》的太極生天地萬物,後人將道家的“道”與儒家的“太極”混為一談。其實,太極,是儒家借用道家莊子的。而莊子論道家的“道”比“太極”高得多,不是一個檔次。莊子曰,“夫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

    《易經》沒太極,沒太極圖,沒陰陽。《易傳》有太極,有陰陽,卻無太極圖。

    太極是道家莊子的。太極圖是明代道教畫的。陰陽,太極,太極圖,與《易經》無關。太極,太極圖與《道德經》無關。

    《易經》,《道德經》,有興趣的話,都有必要研究,不過要分清,《易經》是儒家的,又要分清,《易傳》不是《易經》。《道德經》是道教及道家的。

  • 2 # 不穀先生

    對於這個問題一直比較糾結,覺得鑽研了《道德經》再去鑽研《易經》,會讓自己變得虛無縹緲,不接地氣,我不想學知識讓自己看破紅塵變成隱士高人或出家成佛,在我看來,人來世上一趟,是要承擔社會價值、責任和意義的,知識和智慧一是為了提升自己的修為胸懷和格局,讓自己過得Sunny快樂溫暖簡約和自信,二是為了更好的幫助有需要的有緣的人,少受挫折,少走彎路,少經磨難;“助人為快樂之本”,只有願意真心幫助別人的人,才能真正感悟和領略到人生最寶貴的快樂和幸福所在!

    《易經》看了幾遍,硬是沒看懂;感覺寫的有點故弄玄虛,比較喜歡簡單易懂的,不太喜歡太坳口,太複雜,太費勁的知識;

    感覺《道德經》比較簡單易懂,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個人感覺說到底它就是一本提高人修為胸懷格局和重新定義認知,讓自已以往認知重新整理的書;《易經》估計講得也差不多這個意思!

    還請前輩老師們給予高見點撥和指正!

  • 3 # 人生百品

    兩經各不相同又似一樣。道德經主要參悟人生人性,易經只要觀天說地知生死未來,兩者實為大同,參悟透了的真締不外乎拋棄人世間的一切包括自己

  • 4 # 暗物質大神

    易經為群經之首,講天道推人事,細緻入微高深莫測,道德經更注重人的修養學為,從自然中體會學習處世為人,易經講天機規律,道德經講從天機中學以致用,是進一步學識的延伸

  • 5 # 李華能443

    我認為《道德經》和《易經》雖一個是道家,一個是儒家,但,有一共同點,修身養德,為人處事,不能失道德和實時,中正,方能為吉。但易經要高階些,所以才被稱為,“群經之道'易經重佔講的是萬事萬物,都要撐握觀擦,遵循,變,化,而發展方易成功。但,撐握,觀擦,遵循,變,化。因人而意,易。所以如同一高師教多學子,各有前程不同……。

  • 6 # 滄海建木

    《易經》是根本,偏於宇宙自然大勢本質。《道德經》是主幹,偏於人心映照的宇宙本質。講的都是世界的本源,但一體兩面,如同光波的“波粒二象性”,易經從粒子角度研究粒子云的演化;道德經從粒子運動波形規律角度研究週期。道德經更有現實意義。

    《道德經》主要講,何為道?可見的道即是德?人心性應和之道?天道混沌為道本介於有無之間不可說。一陰一陽謂之道(人心應道即是德)是道體不是道本。全經貌似講規律,實則為天地大道的本體,在人心人性的體現的規律。《道德經》更多的是一種智慧,是看待世界和人性的角度和參考系。能參悟透對人做事做人,比《易經》實用性高,凡夫可學,有成不易。

    看看甲骨文的“神”字,有助於理解。“道”不是陰陽圖,而是圖中的“S”,介於有無之間為之道本,一瞬一變為之像,應和萬物為之體。

  • 7 # 瑾名軒起名大師程中華

    《道德經》崇拜“道”,就是崇拜天道,就是崇拜天地執行的規律;然後希望人也都遵循天道,是用“天道”指導“人道”的一本教導書,但天道的“無為”,“無慾”基本思想,一般人是基本做不到的,有人說這是“無妄為”,“無妄想”,這是錯誤的辯解。

    《易經》就是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雖然都是預測結果的記錄,但也蘊含了很多豐富的道理,可以用於指導人生。在《易經》基礎上發展的“六爻預測”主要是六爻成卦,有主卦變卦,是對萬事萬物過去現在未來的推算,講究做事的天時地利人和,有一定的準確性。

    《道德經》《易經》《詩經》《論語》我覺得是中華文化的四大名著,每一個人都應該讀一讀,品一品,要不然一輩子沒有讀過,真的太可惜了,白在世上走一回。但每一本書也都有他的侷限性,學習他,但不一定迷信他,要有自己的理解,說誰好誰壞,說誰更有必要鑽研,都是錯誤的。

  • 8 # 平平ZGP

    其實道德經和易經有著很多共同之處,道德經講的是道是什麼,什麼是道,天道地道人道自然道,易經中也常提到如何堅持正道,道就是做人之道,道德之道,有道必有德,有德先修道。易經先明德,然後透天機,知萬事,博大精深,包羅永珍,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世間之事,心動易自知,不可言情,故天垂象與人也。

  • 9 # 八卦小一

    這個是你自己的事。你覺得哪本好懂,你就學哪本。等學懂了一本,然後再學另外一本也是可以的。道德經和易經有很多共同之處,兩者可以互相借鑑。

  • 10 # 趙日金141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

    《道德經》,道家與道教經典。

    《易經》,儒家經典。

    俗話說,臨時抱佛腳。

    想研究研究,先任選一本念念。不想念了,再翻另一本念念。

    記住,燒香千萬別走錯了廟門。

  • 11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道德經》和《易經》各自側重點,分別是哲學(重點是唯物論、自然辯證法、唯物論認識論、唯物史觀)、自然科學。二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都更有必要鑽研,都可以古為今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以上是我個人的體會。

     

    嚴正宣告:

  • 12 # 走過來I走過去

    《道德經》的痕跡久遠,現在通行的《易經》是由孔子整理和傳承的,在儒家五經之中,它非常重要,排在第一位。《易經》雖然經過孔子的整理,但在之前的整合,雖然暫時還不知道,但完全可能早於《道德經》。於是,相當多的觀點認為,《易經》為古中國文化傳承之首,因此,也是古中國文化之首了。

      這樣做可能只會主觀誇大《易經》的作用,不是太合適。

    博大精深又虛懷若谷的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對《易經》隻字未提,正如《易經》對《道德經》隻字未提一樣。實事求是地說,《道德經》的基本內容與《易經》關係甚少,這正是品評二者的重要標誌。

      《道德經》主要講的是:

      宮庭檔案中儲存的、極其重要的、供治國者使用的古中國哲學、政治、軍事、倫理……等方面的思想、原則、格言、或警句、等等。

      《道德經》的上述內容,代表著老子和老子之前的許多古中國先哲的實踐和積累。那麼,是哪些古中國的先哲呢?具體的人名,老子沒有提,我們今天已很難知道了。

      但這些先哲的言和行,從時間上說,應當並不遲於東周的《易經》,一樣是非常之久遠的。何以見得呢?

      在《道德經》中,老子引用說:“古之……”、“聖人云……”、“聖人……”、“聖……”、“建言之有”、“用兵有言”、“曰……”、“謂……”等等。

      這些引用,在《道德經》中,已達到數十處之多,足以證明其在東周之前,足以證明其痕跡非常非常之久遠。

      《道德經》講的是原則,《易經》講的是工具。

      眾所周知,原則和工具有本質的區別,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地說,原則比工具重要,也就是說,《道德經》重要於《易經》。

      《易經》和《道德經》分屬兩種同樣非常重要的、但相反相成的務實系統。

      《道德經》傳承的是,古中國公社式國家的治國方略,或者說,是古中國公社式國家的治國原則。

      《易經》傳承的是工具。明確地說,就是指它傳承的是古中國的模擬計算器及其計算方法,用來預報國家自身的禍福和對外戰爭的勝敗,以便有所應變。

     《易經》和《道德經》二者都有樸素而深邃的辯證法。可以這樣說,二者統一於“道法自然”之下,表現著“相反相成”的真理。

  • 13 # 短平快語

    《道德經》是對《易經》的傳承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老太爺,為中華大家族定下了這樣幾條“家規”:

    1,別忽悠

    用現代西方哲學話說就是“唯物論”。“天、地、水、火、風、雷、山、澤”,都是乾貨,毫無“怪力亂神”之忽悠

    2,別死腦筋

    現代西方哲學話叫“辯證法”。陰陽是萬物共有的兩個對立屬性,相互依託而又相互對立,形成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3,別說“不知道”

    《易經》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試圖揭開物質規律的嘗試,它首先認為世界是有規律的,而且這個規律是可以被認知的

    4,別說“沒關係”

    西方哲學把它叫做“物質是相互聯絡的”。《易經》認為物質有著內部的相互聯絡,還試圖解開這種聯絡的規律。

    5,別說“還那樣”

    西方哲學叫“發展觀”。說的是物質相互聯絡的結果形成一種發展,並形成一種迴圈往復的螺旋上升發展路線

    其後的《道德經》基本繼承了這幾條原則,是對《易經》的很好的繼承

    《易經》的側重點是一個“變”字,在於“過程”。《道德經》側重的“道”字,在於闡述變化的“規律”

    《易經》是一個用打比方的方法,舉例說明式的一個教學課本

    老祖宗知道當時的子民理解能力有限,就選了幾個天地風雷等代表物,非常形象地翻來覆去倒騰給給你看,讓大家從中明白事物的發展過程

    《道德經》重闡述,不重個例重概括。是一篇非常籠統而又極度碎片化的語錄式書籍。

    不論證,基本不舉例,省略過程,直接給出結果。有一種“我就這麼說了,你愛信不行”的霸道範

    正因為如此只有結果,沒有論證,讓後來的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其實,在當時的科技條件和人們的認知能力限制下,老子是沒辦法進行有效論證的,就是今天,我們對客觀規律的論證,也是十分地微弱,有神與無神,唯物與唯心,依然糾纏不清

    2,《易經》更豐富,涵蓋面更廣

    3,《易經》更詳實,更具象

    4,《易經》更貼近現實生活

    必須在這裡特別提出的是:對《易經》的研究,一直就有“學”與“術”之分,易學不是易術,我這裡談論的是易學,是把《易經》當成中華文化起源之作,把它視為我們祖先對世界的理解和探索,是我們民族世界觀和思維方式最早的完整記錄

    正是基於我們對《易經》的如此界定,它才比《道德經》更具有研究價值。如果我們把《易經》當初一本“算命工具”來看,就無法與《道德經》相提並論了

    事實上,《易經》是一本闡述人類早期哲學思想、是一本以唯物辯證法為基礎的哲學思想著作

  • 14 # 李淵回

    各自的書名,就體現了各自的特點。《易經》日月為易,側重點在講變化。把握了變化,才能掌握不變。

    我們來看這個“易”字。上面一個“日”,下面一個“月”。時間一天天的在流逝,日出月落,月落月落日出,這個就是變化!

    世界上有一條真理,就是萬事萬物都在變化當中,宇宙中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

    而《易經》,這本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經典。就是在講這個變化,就是在教我們如何學習這些變化,從而掌握其中的規律,把握住其中的不變。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通了易經,就能未卜先知的道理之所在。

    當然淵回這裡建議大家,不要去玩什麼預測。那些所謂的預測,小事一定準,大事保定不準!

    正所謂,察魚焉者不詳!事實上,有時候明明白白的活著,還不如糊塗一點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易經》是群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後來的許多經典學問都是源自於《易經》。稍微對《易經》中的思想進行闡述和展開,就變成了另外的經典。但是,《易經》字數卻非常少。也正是由於字數少,所以才包羅永珍,無條無框而通天下。

    《易經》也講道,也講德,但是側重於講變化,講變化中的不變。《道德經》側重點在講道,講德。

    《道德經》正如這個書的書名,洋洋灑灑5000字。上半部分講道,下半部分講德。

    道者,道路規律,先天本體也。掌握了道,就能掌握天下。

    德者,得也。有道,才能有德。道是先天的東西,是自然界,宇宙本來有的東西。

    德是相對於人而言的,人按照道的規律去做人做事,就會有得,有收穫,有功德。

    所以說,一個先天的,一個後天的,一個本體,一個外用。道與德,既有統一,又有不同,這才是完美,這才是《道德經》。

  • 15 # 滄海一粟了無痕

    首先,從先後上來看,《易經》是遠早於《道德經》的。可以說,《道德經》借鑑了《易經》中的一些知識,並加以運用、引申和整理。

    後來,《道德經》被道教奉為經典,而道教的符號中不乏《易經》中的內容,所以被認為同宗同源。《道德經》和《易經》都對宇宙的起源、萬物的發展、規律的總結進行了深層次的探討,都有必要進行學習和專研。

    相對而言,《易經》更成體系,每一卦、每一爻,無論從卦形、位置、順序等都有規律可總結,也因此,做了吉、凶、無咎、往吝、有悔、有悠往等等的占斷。八八六十四卦,絕對是大智慧。

    《道德經》中,大致分兩大部分,道和德。道的部分與《易經》更有聯絡一些,德的部分講人、

    講社會,更體現了“天地人”的思想,所以,《道德經》中強調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易經》更嚴格執行陰陽的規律,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後八八六十四,都是2的次方遞增,2的6次方就是64。反覆的陰陽,疊加的陰陽。

    在此,也申明,這裡所說的《易經》與八字、風水無關。以上也只代表個人淺見,不當之處可以批評指正,請勿人身攻擊。

  • 16 # c林燦c

    前言:我來回答一下這個關於《道德經》和《易經》的問題,恰巧兩者我都進行過深入研究。我的看法:

    1.《易經》側重應用。包括易理應用、推衍應用、哲學應用、文化應用。

    2.《道德經》側重理論。包括道的理論、為政理民的理論、修身養命的理論、哲學思辨的理論。

    《易經》成書於周,《道德經》流傳於春秋。它們都是各自側重方面的集大成者,兩者既有相通之處,又有迵異之處。我個人建議研習《易經》,因為它在傳承中衍生最少,分叉最少,最容易學到原汁原味的東西。而不推薦《道德經》的原因就是,他側重理論,所以“一千人讀道德經,就會有一千種解讀”,研究者很難還原它的本味。

    (1)易理應用:乾坤陰陽是兩道大門,生出其他六十二卦,這種演化的應用是可以類比到所有領域的。

    比如雌雄、男女構建家庭,一代代繁衍後代。

    乾卦六陽上升,升到最上面,則不吉,為什麼?任何東西都不能一味的亢進,否則亢進到最後必然“亢龍有悔”。當然也不能一味的退縮,那樣無節制的退到最後就會不吉“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略舉兩小例,說明《易經》演化的應用。實際上易經384爻,其迴圈演化是無窮盡的。和我們的宇宙的演化是一樣的。

    (2)推衍應用:這隻能略說,比如我們打算和別人談合作,得到姤卦“女壯,勿用取女”,那就可能合作不成。

    反正古人都是這麼用的。我不多說了。

    (4)文化應用:這個應用太普遍,略點一下吧:某校校訓:厚德載物。人生諫言:潛龍勿用、飛龍在天、赦過宥罪……

    (1).道的理論:老子認為道在天地生之前就永恆的存在。

    它不有不空、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但又能化生天地宇宙萬物,是天地宇宙萬物之母。它不在萬物之外,也不在萬物之中,它沒無形無象,無名,強說它一個名,叫道。

    這個道的理論,很玄了。

    聖人希望當政者怎樣管你老百姓?使人們心裡雜事少點,物質生活不發愁,減少點不切實際的慾望,通過養生煅煉保持身體健康,使老百姓常常的感受凡事不使用什麼機巧智謀、不生無妄的慾望。同時要加強打擊,以使那些機詐的人不敢興事作惡。

    (3)修身養命的理論:“載營魄抱一”、“專氣致柔”;“善攝生”……

    道德經重人們心靈的建設,提倡人們減損不必要的慾望,使神得到五穀之氣的滋養,充沛我們的精神;適度進行飲食調節,充沛我的氣機和營養。這都上保養身心的上乘理論。相當於我們現在提倡的身體保健與心理保健的建設。

    禍福都是因變數的一種反映,實質上就不存在所謂禍與福,只是生哪種能量得到反映,使我們感受到某種傾向的體驗。所謂“伏”不過是未發之時罷了。

    無難就無所謂昜,同理元易就無所謂難,這都是自己心理上的一種對不同程度的對映。實在是,所有相對立的都一體的,失去一種屬性,另一種即不存在。

    這就是最高明關於對立統一的哲學思辨思想。所以西方哲學就是以《道德經》為研究教材。

    2.《道德經》側重理論。包括道的理論、為政理民的理論、修身養命的理論、哲學思辨的理論。

    至於《易經》與《道德經》哪個更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個人是兩者都喜歡研究,更偏愛《易經》一點點。因為我更傾向於應用。而至於您覺得哪個更值得的研究,那隻能您自己做判斷了。以我看來,都很棒,這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的根中之根,寶中之寶!

    我是林燦,專注傳統文化,關注我,為您帶來更多專業解讀。

  • 17 # 馬上皇

    謝謝邀請!《道德經》重點講: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德經》重點告訴我們:道的規律和道的使用方法。道是存在於萬事萬物中,任何事物發展到最後都會走向自己的反面,這就道的規律,掌握了道的規律後,就要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弱勝強,弱者道之用。

    《易經》重點講的是:動者尚其變,器者尚其象,筮者尚其佔,言者尚其辭。《易經》告訴我們:道無時無刻不在運動,道在天為象,在地成形,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經》告訴我們占卜的答案就在卦辭中,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們要向時而動。

    《序卦·繫辭》雲:一陰一陽謂之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仁,智者見之謂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道不遠人,道無處不在,要靠我們自己去悟。《道德經》重點強調一個靜字,《易經》重點指出一個動字。一動一靜,相輔相成,我們要在變化中找到動態平衡點。

  • 18 # 無憂147533080

    《易經》是萬經之首。善易者不卜。因為知道有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道德經》講的是常識,只不過這種常識一般人不知道。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19 # 冠山逸人

    易經講的是宇宙萬物

    道德經講的是人與自然

    易經是百經之之源。

    道德經是百經之首。

    各有各的價值所在

  • 20 # 沃克特爾

    《道德經》側重點講的是“道”、“德”、辨證法,以及“道”與“德”的辨證關係,提倡“遵道而貴德”和“崇德而重道”。

    《易經》側重點講的是變化、怎麼變化,變化的方法、步驟以及變化的各要素在整體系統中的位置、相互之間的關係,和變化的規則、規律。

    《道德經》和《易經》都是中國古代傳統思想文化的經典名著,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是非常有影響的古典名著。二者又有相通、相融、相容之處。

    二者比較而言,我認為《易經》更有鑽研的必要。因為《易經》之中除了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辯證法之外,另有方法論的內容。其論述、規範方法論的內容,在古今中外經典以及哲學名著中,這一點都是罕有的,而且是珍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歲半的孩子,叛逆期喜歡故意做些不允許的事情,講道理不是很有用,對他進行一分鐘不許動的懲罰,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