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水趣談

    也正是海運在全球貿易運輸中極端重要的位置,位於海運途中必經之路的海峽,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比如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關鍵水道馬六甲海峽,就是其中的一個。馬六甲海峽全長1000多公里,每年所通行過的船隻超過8萬艘,承擔著全球1/3的貨運量和將近一半的石油運輸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

    近年來,由於海上貿易競爭愈發激烈,全球政治經濟經貿活動,對於海峽的航運能力需求越來越大,該海峽早已經船滿為患;加之該海峽屬於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有,其所屬國家關係錯綜複雜,導致海盜活動更加猖獗。在這種情況之下,坐落在馬來半島的泰國,為什麼不在泰國灣和緬甸海之間挖一條運河,以此來取代新加坡在東南亞諸國中的地位呢?

    其實,早在100多年前的曼谷王朝五世王時期,力主革新的國王朱拉隆就提出過開鑿泰國克拉運河的設想。在泰國南部地區,有一處連線馬來半島,西瀕安達曼海,東接泰國灣的克拉地峽。這個地峽全部屬於泰國,所以,曼谷王朝的國王就有了開鑿克拉運河的提議。只可惜,當時單靠泰國的實力,實在難以修建這樣一個巨型工程,接踵而來的多場戰爭,也讓泰國無暇顧及此事。直到近年來,開鑿新運河議題才被泰國政府又一次提起。

    從自然條件來看,在寬度為40千米到48千米,分水嶺海拔僅75米,東西兩岸皆為基岩海岸,浪平風靜的克拉地峽修築一條連線兩大洋的通道,具有無比優越的自然條件。但是,想要啟動克拉運河修建計劃,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克拉運河的修建工程是一個超級工程,這項工程耗資巨大,據預測該工程費用將超過250億美元,如此以來,單憑泰國一己之力,根本難以承擔這樣一個超級工程的費用。近些年來,泰國想要與其他國家合作共建克拉運河,然而,目前只有中、美、英等幾家公司願意投資,資金鍊問題難以解決。

    其次,泰國政府本身對於克拉運河的修建工程信心不足。據瞭解,泰國政府內部贊成這項運河工程的僅有三人。此外,泰國政府內部腐敗問題,更是令投資者信心不足,泰國有一條從曼谷國際機場到市區的高速公路,修建了10年的時間仍然沒有修好,這是因為泰國內部機構貪汙了該工程80%的專案資金。這種觸目驚心的貪汙問題,令許多投資者不得不思考,克拉運河的修建工程是否會因為泰國內部人員的貪汙,導致工期無限延長。

    最後,泰國承受著來自於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外在壓力。新加坡之所以能夠一躍成為海上航運中心,就是因為來自於日本、南韓、中國、俄羅斯、非洲、歐洲等國的貨物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克拉運河一旦建成,馬六甲海峽必然會受到重大影響,這就會威脅到新加坡在全球航運中心的地位;該國還是美國在亞洲的最大海空基地,一心只想維護自身利益的美國,必然會利用國際話語權阻撓克拉運河計劃的實施,這才是泰國修建國際運河,取代新加坡地位的難點所在。

  • 2 # 睿思天下

    泰國也不傻!

    克拉地峽如果能夠修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程縮短1200公里,大型油輪可節省2至5天,而克拉地峽可能將會讓泰國更富裕起來,而泰國也可能成為更發達的國家。

    1、克拉地峽投資巨大

    克拉地峽,大概需要鑿通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東臨泰國灣,再向東是中國南海;西臨安達曼海,向西進入印度洋。

    而想鑿通這樣長102公里,寬400米,水深25米的大通道,可以說也要耗費天文數字,據估算大概需要花費280億美元甚至更多。而且這個可能還不算配套設施等費用,如果算上配套設施等,可能資金需求將超過300億美元。

    但是節省的距離也只有1200公里,節省的時間是3-5天,如果克拉地峽收費昂貴,那麼可能很少有船隻經過,但是如果收費太便宜,那麼可能克拉地峽收回投資的時間也將會很長。

    2、克拉地峽對新加坡影響巨大

    現在馬六甲海峽是黃金水道,可以說為新加坡創造了鉅額的財富。新加坡從一個小國家成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也是東南亞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第四大港口、第五大航空港、第一大燃油供應基地。

    而如果克拉地峽修建成功,那麼新加坡的經濟將遭受到巨大的影響。因此,新加坡可能是不會同意讓修建克拉地峽的。

    3、克拉地峽對泰國可能也有影響

    泰國政府不開鑿克拉地峽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害怕局勢不穩。泰國政壇不太穩定,經常是軍政府和民選政府輪番執政,泰國南部地區主要是伊斯蘭居民聚居,長期不滿於泰國中央政府的統治,一直在爭取獨立。

    如果開鑿克拉地峽,將會把泰國一分為二,那麼泰國政府對於南部地區的管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不穩定因素,可能會加劇泰國南部局勢的不穩。

    因此,正是由於害怕開鑿克拉地峽造成泰國南北局勢的不穩定,泰國對於克拉地峽也是非常的謹慎。

  • 3 # 圓桌派

    如果鑿通了,才是真的傻!

    馬六甲海峽,是連線天平洋和印度洋的最便捷通道,也是許多國家的海上生命線,新加坡就是靠這條海峽發家的。如果說誰能取代它的地位,未來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在泰國鑿通“克拉地峽”。

    所謂“克拉地峽”,實際上就是在馬來半島最窄的位置,人工鑿通一條運河。這個地方寬度只有56公里,看起來難度並不大,一旦開鑿成功,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海運航線將縮短1200公里,取代馬六甲指日可待。

    由來已久的設想

    其實,不止泰國政府這麼想,當年的殖民者也是這麼想,從17世紀開始就多次派人勘測。1858年,英國率先提出開鑿地峽的請求,並得到泰王拉瑪一世的批准。然而此地雖然狹窄,但多為山地、兩側海岸為基岩構造,以當時的機械條件很難實施,就算鑿通了,代價也遠大於收益,所以英中國人放棄了這一計劃。(下圖:克拉地峽設想圖)

    相比之下,法中國人的決心就大多了。因為兩國是仇家,當時英國控制著馬六甲海峽,隨時可以切斷法國與中南半島殖民地之間的聯絡。為了擺脫英國的控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鑿通“克拉地峽”。當然,英中國人可不會放任不管,通過遊說泰國政府,導致法國沒有獲得開鑿權,這一計劃再次擱淺。

    泰國也是有苦衷的

    對泰國而言,曾經非常想鑿通克拉地峽,但時代變了,看法就不同了。其中有2大因素,制約著泰國鑿通克拉地峽:

    第一,影響旅遊業。克拉地峽附近,就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普吉島,一直是泰國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如果鑿通克拉地峽,必然會破壞近海的珊瑚礁、造成海洋汙染,影響海洋生態,這對旅遊業而言是致命的。

    而鑿通克拉地峽帶來的收益,能不能彌補旅遊業的損失,還只是一個未知數,所以泰國政府一直很顧忌。

    第二,事關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眾所周知,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主體民族是泰人,90%以上的民眾信仰佛教。但是馬來半島南端,生活的卻是200萬馬來人,他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而且一直想獨立。

    克拉地峽的位置,恰好處在泰人和馬來人的交界處,一旦這裡被人工鑿出條運河,南北就呈“劃江而治”的狀態,民心更加不穩,沒準會導致國家分裂。這對泰國政府而言,就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了!所以,泰國政府並不傻,而是經過周密考慮之後,才做出的這樣一個決定!

  • 4 # 遊魂751

    很簡單,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新加坡第一個不同意!

    美國在新加坡有駐軍,也自然不會同意!

    馬六甲海峽是中日韓重要的海運交通樞紐,日韓自然也不會同意!

    當然也有辦法,就是全面倒向美國,美軍進駐泰國,當然這又會讓作為美國盟友的新加坡不舒服!

    除此之外又不敢得罪中國!

  • 5 # 男人衝動

    不是傻。運河經濟戰略價值無限。是多方面因素開鑿不了。一是美國因素。泰國理論上是親美國家。美國不需要開鑿泰國還沒那個膽量違背。二是土地徵用問題。泰國土地私有制而且是穆斯林聚集地。怕引起大的暴亂。3是費用和收益問題。如果中國出資首先要徵收費用收回成本。那樣涉及主權問題很難解決。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很難形成共時。

  • 6 # 四川達州

    當然不是傻。

    只是有很多問題:

    克拉運河如果投產,可縮減航程1200公里以上,減少航運時間3~5天,為遠洋租賃運輸帶來巨大收益,因為海輪租賃都是以天為單位計算,一個來回最少7天,可以節省幾十萬美元。克拉運河對每艘船收個幾萬美元肯定是可行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此外,泰國南部正好是10%的穆斯林居住地區,挖掘運河必然造成人為心理鴻溝,泰國有沒有做好外國勢力圍繞克拉運河爭奪,也必然推動南部發動叛亂的準備?

    至於挖掘施工給地方旅遊業、環境破壞帶來的經濟損失,還在最次。

  • 7 # JackyOppa

    泰國不是不想修建克拉海峽,泰國做夢都想修建克拉海峽。

    但是克拉海峽一修,就會損害美國和新加坡的切身利益,他們打死也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發生。

  • 8 # 宇宙的指紋

    我認為可能是經濟原因吧,條件差,開發有困難。其實我覺得中國該把克拉地峽賣過來,只要泰國允許,或者用領土跟他互換,這個地區對中國很重要。

  • 9 # 老李飛豪

    這個事,我們05年去新馬泰旅遊的時候就聽導遊說過了,馬來西亞的華人導遊不喜歡新加坡人,說中國就要在克拉地峽修運河了,新加坡就要完蛋了哈哈。我們當時都信以為真了,可是過了這麼久也沒有任何訊息,估計新加坡和泰國有達成協議吧,泰國肯定收了不少錢,中國也不想新加坡完蛋,可能只是經常用這個事嚇唬新加坡吧哈哈哈

  • 10 # 天音668

    誰出錢?中國出?能保證中國100年的利益嗎?中國又不是傻子。泰國嘛反正自己沒錢搞。其他國家在這裡沒有利益。所以搞不起來。

  • 11 # 李淵回

    美國第一個就不答應!

    假如泰國想鑿,有人也不一定讓他鑿。

    泰國雖然不是什麼小國,但也不是一個大國。有世界警察,美國在那裡。大家覺得美國會允許泰國再造一個海峽,讓中國受益嗎?顯然不可能。

    不只是中國,亞洲的許多國家都非常想再開一座海峽,擺脫馬六甲海峽的控制。

    這個馬六甲海峽表面上是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負責的。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世界警察是誰。我們現在搞絲綢之路經濟帶,也是為了避開這個海上航線,擺脫美國控制的這條全球運輸大動脈。

    泰國想要開鑿一條新的海峽,首先美國第一個不答應!

    不答應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對美國獲利不大中日韓等亞洲國家受益,這是老美不想看到的。加重美國這個世界警察的管理負擔,一個馬六甲海峽就夠他受的了。

    以上幾點。美國首先不同意開鑿這個海峽。接下來現有馬六甲海峽的受益者,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肯定也是不同意的。這分明就是搶他們的生意嘛。

    泰國的國力也不一定允許。

    假如說以上國家允許泰國開鑿新的海峽,泰國的國力也不太允許。

    雖然現在科技發展,機械非常進步。但想要開刀,海峽依然是一個大工程。還要冒著破壞生態環境的危險。

    這個海峽開鑿的難度要大大的超過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兩側全是懸崖峭壁,施工難度超級之大。

    當然,我們中國是基建狂魔,中國的基礎建設絕對是世界一流的。有了中國的幫助,很可能排除這些困難,修成這個海峽。但是更重要的是,泰國有一個嚴重的問題。

    擔心會導致泰國南北分裂

    我們來看泰國的地圖,非常狹長。

    並且南北地區講的語言,信仰都不一樣。如果真的鑿通了海峽,泰國將一分為二。加大了泰國的管理難度。

    為了修一個海峽,把自己就給截成兩半,這個得不償失。沒人願意幹。

    也許在未來,人類文明極其進步,可能會把這個海峽修通吧。

  • 12 # 歷史文武君

    說起馬六甲海峽,可以說是劃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位置,這也是兩個大洋往來最頻繁的海上運輸通道,而且這條海峽可以說對於東亞以及東南亞來說尤為重要,中國更是有很多海上運輸來往於此地,85%的進口石油都是通過此地運入中國的。

    因為馬六甲海峽的重用性,使得很多海盜開始重視這個地方,海盜的出沒也給海上運輸造成了一定的困擾,而這條多個國家過分依賴的“咽喉水道”更是引起一些國家的“過分關心”,想要遏制一些國家的發展,但是開通克拉地峽之後,不會向馬六甲海峽那樣多國管理,致使海盜猖狂、被人利用等現象出現,不僅僅減少海盜肆虐現象,還會減少馬六甲海峽的擁堵現象,從而使得海上航行路線變得更加安全。

    克拉地峽的重要使得多國都曾經有想法開通,但泰國卻有他們的顧慮。

    顧慮一:破壞環境,影響旅遊

    泰國如果真的開發運河的話,勢必會對克拉地峽周圍環境造成破壞,再加上對周圍珊瑚礁的破壞更會導致生態平衡,而且遠洋運輸也會帶來一定的汙染,如果發生一些事故的話,對於海洋的破壞更是致命的,這樣勢必會影響到泰國旅遊業的發展。

    對於旅遊業帶來多大的損傷,沒人知道;對於運河能帶來多大的收益,也沒人知道,泰國政府當然不敢貿然行動。

    顧慮二:為保國家統一

    再加之泰國政黨太多,相互之間的爭鬥也非常的多,使得泰國國內意見統一性不足,也經常會發現泰國國內舉行大規模的遊行,可能去旅遊的中國人應該也會遇到過。

    如果真的將克拉地峽鑿出一條運河,很有可能會造成南北雙方之間的矛盾,從而使得南北“劃河而治”,造成南北分裂的現象,如果出現這一現象,那對於泰國來說,損失將遠遠大於運河帶來的收益。

    顧慮三:高技術高成本

    隨著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開通之後,現今的技術已經可以支撐泰國開鑿運河的想法,但是泰國卻無法支撐高昂的費用。

    不過,泰國對於運河的開通也保持開放的狀態,但是捉襟見肘的泰國政府也僅僅能夠支付調研人員的旅費和住宿費,其他費用一概不出,這樣的財政能力怎麼能夠支撐大筆的開鑿費用。

    即使泰國真的開鑿運河,那泰國還需要付出建設船舶的配套設施、相應的維護費用等高昂費用,這是現在泰國政府不能支付的。

    再有,泰國開鑿的運河僅僅能夠縮短1200多公里,這與巴拿馬運河節省14500公里和蘇伊士運河節省10000公里相比,簡直就是微不足道,而且需要去新加坡港和皇京港中轉的貨輪,依舊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這讓泰國不得不思考,開通之後的客流量會不會達到讓自己盆滿缽滿。

    顧慮四:大國干涉

    有支持者就有反對者,以美國為首的堅決反對,是因為美國與新加坡之間的利益,這一切都是源於新加坡是美國在亞洲重要的一枚棋子,美國需要新加坡這個特殊位置來遏制中日韓的發展,從而加重與三國之間較量的籌碼,雖然日韓都是美國盟友,但是在利益面前,日韓隨時可能是敵人。

    泰國開鑿運河的計劃,同時遭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的反對,因為克拉地峽觸碰到他們的利益,這讓同處於東盟的泰國很是為難。

    至於克拉運河到底能不能實現,我們還是一起期待吧,畢竟碩大的工程需要良好的技術和過硬的實力,不要再像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那樣,需要付出十幾萬人的生命,才能建造出舉世之作。

  • 13 # 靜說歷史

    克拉地峽是什麼?它對泰國有多重要?

    新加坡靠一條馬六甲海峽發跡,而唯一能讓泰國發跡的,就是這條最窄處50多公里的馬六甲海峽。而這條海峽,就是馬六甲地帶最狹窄處,只有56公里,很窄。但這個地方一旦被打通,就能打通印度洋到太平洋的通道。過往不得不從馬六甲經過的船隻,可以從克拉地峽經過,而且節約了航道,足足節約1200多公里。乖乖,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克拉地峽是一條人工開鑿的一條運河,其實是在馬六甲海峽最窄處。一旦被開鑿成功,涉及到的經濟利益是巨大的。但如果說,能取代馬六甲海峽,從而讓泰國一躍而起,取代新加坡的位置,那是吹牛。薑是老的辣,奠定起來的地位,哪裡有那麼容易被取代?

    泰國是一個佛教大國,90%的人信仰佛教,而馬來半島南端,生活的卻是200萬馬來人,他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本身就想獨立,政府怕他們借這個機會獨立了,也不會輕舉妄動。

    其次,生態環境的破壞。

    巴拿馬運河自從開鑿後,雖然節省了一萬多公里的航行路程,但每年都有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政府要拿出很多錢去治理環境,還好有很多財路,否則必然入不敷出。

    馬六甲海峽有配套完善的交通貿易樞紐,如果靠挖條小河溝,就能把馬六甲的大客戶搶過來,未免想得太樂觀了。

    綜上,泰國不會因為開鑿一條小溝渠,就取代馬六甲海峽,甚至取代新加坡地位的。

  • 14 # 七彩飛揚

    關於克拉地峽運河,中國網民興趣很多,經常在網上討論是否能開鑿,主要是這一條運河的開建對中國發展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克拉地峽的開通,能縮短印度洋到太平洋的距離,對於中國、日本和南韓等依賴中東地區石油國家來說,能縮短海上通道能源運輸的距離,對國家是有重大經濟利益。對於泰國來說,他們可以像埃及靠著蘇伊士運河航道發財一樣,每年也可以為他們帶來鉅額收益。

    一 克拉地峽運河

    現在先簡單敘說一下克拉地峽運河。“克拉地峽”,就是在馬來半島最窄的位置,運用人工力量開鑿一條運河。雖然人工運河的寬度只有56公里,看起來難度不大,一旦開鑿成功,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海運航線就會縮短大約1200公里,馬六甲海峽被取代就是很明顯的事情。如果克拉地峽開通之後,必然會影響著靠馬六甲海峽發家的新加坡。

    二 泰國不願意開通

    開通克拉地峽運河,對泰國來說不僅能帶來經濟收益,也能搞好與南韓、日本與中國的關係。但是,泰國是不願意開通,原因在於

    1 影響國家旅遊業的發展

    克拉地峽的附近,就是泰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普吉島,也是泰國政府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當開鑿克拉地峽,必然對普吉島珊瑚礁的海域造成好樣汙染,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再加上海運對海水的汙染,必然破壞生態環境,這對旅遊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2 不敢當炮灰

    開鑿克拉地峽運河,保守估計需要280億美金,還有一大堆配套設施,這是很大一筆財政開支,很難承受。當然泰國很難積極引起外資來參與開鑿,但是開鑿成功,使馬六甲海峽沿岸的國家財政收入也大打折扣,波及最大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有著充分反對的理由。它通過馬六甲海峽,從一個彈丸小國一躍成為了全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世界第四大港口、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第五大航空港,第一大燃油供應基地。當克拉地峽運河開通之後,必然使新加坡這些地位下降,必然會得罪新加坡。

    3 存在馬六甲海峽的問題

    在克拉運河開通時候,泰國也發現會存在馬六甲海峽的問題。如在克拉運河的泰國灣中,也存在馬六甲海峽的海盜。而且,克拉運河的緩解航路擁擠的能力,是否能容納航母,這一切都需要考證。

    4 不利於民族團結

    泰國是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90%民眾都信仰佛教,主體民族是泰人。但是,在泰國馬來半島的南端,生活卻是200萬馬來人,信仰都是伊斯蘭教,一直都想鬧獨立。克拉地峽的位置,正好處在泰人與馬來人的交界之處,當被人工開鑿運河之後,就出現一個“劃江而治”南北分裂的格局。這樣,南方的泰中國人獨立傾向更加強烈,說不定就是分裂國家。

    三 中國對克拉地峽運河的態度

    中國對泰國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的態度,由於運河主體與開發權都是屬於泰國,一切由泰國說得算。開通對中國是好事,這也是國內網民很多都歡迎泰國開鑿的原因。但是,不開通影響也不大。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把緬甸輸油管通了,也在新疆打開了陸地絲綢之路,在瓜達爾港也聯通上中國新疆的鐵路。

  • 15 # 老金看世界

    泰國沒錢鑿通克拉地峽,暫時也沒有大國願意出資鑿通,況且就是鑿通克拉地峽,也未必能取代新加坡!更會給泰國自身引來禍端!

    先說說第一點,克拉地峽位於泰國南部,最窄處只有56公里,如果鑿通運河,就可以讓大量商船繞過馬六甲海峽,直接前往南海,可以節約1200公里路程;

    問題是,56公里長的運河造價不菲!

    2000年泰國政府授權一家香港公司做工程預算,當時就需要250億美元,現在恐怕沒有500億美元拿不下來,誰來出這筆錢呢?

    泰國自己家沒有大量的外貿船隻,自己出這筆巨資肯定不樂意的;作為馬六甲海峽使用的大戶東亞中日韓三國,恐怕也難以一下拿出如此巨資;

    關鍵是,克拉地峽對這三個國家來說,不是那麼迫切:

    日韓是美國的小弟,新加坡也是美國的盟友,你說日韓敢於冒著得罪新加坡背後的老大美國的風險,去替泰國投資建設克拉地峽嗎?不敢;

    連泰國自己要搞克拉地峽也要考慮新加坡背後的美國因素,不敢輕舉妄動,特朗普可不是好惹的!

    中國也多次傳聞要投資克拉地峽,每次都是假新聞,為何呢?

    因為中國在馬來西亞建設了一個皇京港,有可能作為替代新加坡的選項,既然有替代的選項,而且皇京港附近可以大面積搞工業區,一舉多得,幹嘛再勞命傷財去投資巨大工程克拉地峽呢?

    所以,中國也不願意出資鑿通克拉地峽;

    為何說即使克拉地峽鑿通,也無法取代新加坡呢?

    看看新加坡的經濟執行模式:不單單是一個馬六甲海峽上最繁忙的港口,更重要的是新加坡藉此物流方便,建立了商品期貨交割倉庫,配套石化工業區,不僅僅收過路費,碼頭費,更玩起了金融和石化產業!

    而泰國在東南亞不是金融中心,也難以成為物流中心,所以即使克拉地峽鑿通,單單靠收取過路費,猴年馬月才能回本?

    由此可以看出,泰國在多元化經營方面,遠遜於新加坡,所以克拉地峽無法取代新加坡的位置;

    還有一個泰國的難言之隱:

    泰國雖然是佛教國家,但南部卻是穆斯林的地盤!泰國南部穆斯林一直在鬧獨立,是不是鬧出綁架或者爆炸案;

    如果鑿通克拉地峽,一來隔斷了泰國南部,讓獨立更容易;二來當地收入大幅度提高的話,也難保南部腰桿更硬,鬧獨立更歡!

    鉅額投資砸下去,沒有太大經濟效益,反而增加了南部分裂勢力,泰國政府又何苦呢?所以還是維持原狀,不鑿通克拉地峽的好。

  • 16 # 數智風

    泰國不是傻,而是不值得開鑿,開鑿對泰國沒啥好處,反而會帶來不少風險。

    巴拿馬運河:全長65公里,輪船能省去15000公里的海路,大約15天-60天的航程;蘇伊士運河:全長190公里,輪船可省去10000公里的海路;大約10-40天的航程;克拉地峽:鑿通大概102公里,輪船可省去1200公里的海路;大於1天多的航程;

    從上面對比來看,真的開通了,通行費也收入不高。因為,如果你定價太高,船主寧願多走1天航程,繞行馬六峽海峽。所以,泰國花大力氣去開鑿估計又收入不高,肯定不划算。但是,這個克拉地峽開鑿對軍事上卻是有很大用途。如果真的發生戰爭,海上物資運輸是非常重要的,而馬六峽實際是被美國控制了。如果泰國這裡多一條通道,那對物資運輸保障來說是很好的。記得二戰時期,大西洋上德國潛艇就是專大盟軍補給線。而在這裡,如果運河被誰控制了,軍事海上補給線就相當於被誰控制了。

    總結

    總之,對於克拉地峽,泰國一點都不傻。開通投入巨大,不會帶來太多的經濟收益。而且運河對各大國的軍事影響重大,泰國真要開鑿很可能就永無寧日,常常被大國干涉了。

  • 17 # 我是越關

    人們常說;大國博弈,小國遭殃。但實際上,大國博弈,留給小國的選擇不僅僅只有遭殃,也有可能是待價而沽,將利益最大化。

    現如今,無論泰國是有意識,或者是無意識的不開鑿克拉地峽,這都是一個對他本國最有利的選擇。

    馬六甲海峽,一段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之間的狹長海峽,全長1080公里,是溝通太平洋、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從古至今,這條水道都是亞、歐、非沿海國家貿易的重要航道,現如今,這條水道更是成為了中國,以及東亞大部分國家進口石油以及重要的戰略物資必經之路,就連部分澳洲國家的能源也必須由此通過。

    因此,馬六甲海峽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但就是這條通道,由於十分狹長,非常容易被封鎖。而且,馬六甲海峽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是必須掌控的16個咽喉航道道之一,因此,美國在新加坡建立了軍事基地,等於是將馬六甲海峽納入了美國的控制之下。

    因此,種種的一切都使得中國、以及其他東亞國家的海上能源生命線存在著巨大的戰略安全隱患。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解決馬六甲困局,有很多人重提開鑿泰國克拉地峽,以解決馬六甲困局。

    克拉地峽位於泰國南部的春蓬府和拉廊府之間,其北面是中南半島,南面是馬來半島。這裡最窄處僅為56公里,最寬處也不過190公里,海拔最高點為75米。

    一旦該運河建成,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航程將縮短1200公里,通航的船隻也將節省2—5天的時間。與此同時,運河將給泰國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當然,最關鍵的是泰國很有可能取代新加坡的地位,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由此帶來的間接收益將數倍於運河的收入。

    按理說,開鑿克拉運河對於泰國而言收入頗豐,為何他始終沒有開鑿呢?

    實際上,開鑿克拉運河的方案早在17世紀就已經有人提出過,但當時的生產力以及技術相對落後,根本沒有開鑿的可能。

    進入現代,由於東亞地區的經濟崛起,對開鑿克拉運河最積極的就是中、日、韓三國了。但即便如此,泰國依舊沒有開鑿運河,原因在於阻力重重。

    首先、國內阻力

    開鑿克拉運河,必然會將泰國南部的國土一分為二,而泰國南部地區主要是伊斯蘭化的馬來人,他們長期不滿泰國中央政府,如果在加上地緣割裂,必然會加劇南部的分離主義傾向,屆時,很有可能造成泰國政局不穩。

    除此之外還有泰國民心。據泰國的民調機構調查,泰國僅有不到三成的人支援開鑿運河。原因除了擔心國家分裂之外,還包括擔心泰國官員藉機貪汙,以及影響周邊原有居民的生活環境和收入等等。

    再有就是泰國政府資金不足。且泰國國內政局不穩,少有政黨在大選中可以連任,且泰國軍方經常干政,這也導致泰國政黨對於開鑿克拉運河這種大型長期規劃的專案缺乏興趣。

    開鑿克拉運河對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新加坡,那簡直就是致命的影響。李顯龍家族統治的新加坡就靠著航運掙點錢,如果克拉運河成功開鑿,那新加坡的衰落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因此,只要泰國有意向開鑿運河,必然會遭到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的強烈反對,必要的時候他們還會大肆抹黑泰國,甚至是挑撥泰國南部具有分離主義傾向的穆斯林。

    除此之外,由於克拉地峽位置重要,一旦開鑿成功,必然會改變東南亞現有的政治平衡,使泰國的地位更加突出,使中國的能源通道更加安全。因此,東盟內部也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會想盡一切辦法進行阻攔。

    再有,克拉運河如果開鑿成功,一定會影響美國在馬六甲海峽的軍事部署,即便泰國將克拉運河的控制權交給美國,美國也會因此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價,這都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實際上,泰國國內的學者已經把開鑿克拉運河當成了一個籌碼,在大國之間玩平衡的一個籌碼。正是因為東亞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中國的崛起,泰國在美國眼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美國在東南亞的諸多政策上也不得不偏向泰國,這也讓泰國在一定程度上爭得了利益,彌補了無法開挖運河的損失。另外,這個籌碼也換來了日本對泰國的大量投資。

    個人淺見,等到某個擁有足夠強大的國家出現,可以鎮得住泰國周邊的宵小之輩,同時也可以維持泰國的穩定。另外,可以協助泰國避免遭到美國的威脅時,泰國必然會開挖運河。

    縱觀全球,目前唯一有潛力幫助泰國開挖運河的只有中國。簡單粗暴的說,等到東風吹走民兵時,克拉地峽成為運河也就水到渠成了。

  • 18 # 熊貓投資

    克拉地峽位於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里。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一旦開通,那麼克拉地峽那麼從印度洋到東亞的距離可以縮短2000餘海里,克拉地峽將有望成為替代馬六甲海峽這個目前溝通歐亞的交通要道,成為下一個巴拿馬以及蘇伊士運河,那泰國為什麼不開鑿呢?

    其次美國為什麼反對?一方面新加坡是美軍一個重要軍事基地,已經營多年,而且新加坡對馬六甲的依賴度相比泰國對克拉海峽的依賴度更高,所以為了保住地位,新加坡願意退讓犧牲的更多;其次克拉地峽太短,而馬六甲海峽更長,突破克拉地峽以及突破馬六甲海峽的難度不一樣,對於美國而言,保住馬六甲更有利於其對東亞的威脅;最後保住馬六甲可以收穫三個國家的跟隨,而支援克拉地峽,只能收穫泰國,而失去三國,顯然泰國的重要性不如其他三國之和,這就是美國為什麼要施壓的原因。

    在周邊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施壓之下,泰國就不敢輕易妄動,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有中俄這個實力的,其次為了阻止克拉地峽開鑿,馬來、新加坡以及印尼肯定也在泰國內部進行ST,所以泰國境內本身也有部分持反對態度,這才是泰國遲遲沒有開鑿克拉地峽的真正原因。

  • 19 # 舊史心說

    克拉地峽的修建對於新加坡來說是一個噩夢,如果修建成功之後,直接繞過馬六甲海峽,從泰國灣直接進入印度洋,航運時間將會縮短。對於東亞乃至各國的海上目貿易來說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對於新加坡來說,這無疑是一記重拳,直接將新加坡打入冷宮,可以說,馬六甲海峽是新加坡的命脈,如果失去了其地位那麼新加坡未來的發展堪憂。

    而泰國一直與奉行的是中立政策,當時為了隔開英國的南亞殖民地以及法國的印度支那殖民地,泰國一直都低調行事,秉行著安分過日子的原則,在國際社會上很少公開表態。如果克拉運河建設成功,那麼周邊國家將會形成一個新的局勢,首先新加坡不會同意,而美國很可能會中間插一腳,其他大國也會虎視眈眈的盯著,甚至連印度都可能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到時候泰國想要過安靜的日子,那是不可能的了。

    在從經濟角度來看,克拉地峽想要變成連線大洋的運河,那麼需要投入鉅額的資金,而且修建時間也是不可預料的。其中雖然可以縮短距離,但也不過1000多公里少走一兩天的路,如果真的修好了之後,很多船隻並不一定選擇從中通過,必定會經過價效比等多方面考量,所以回本也是遙遙無期的一件事。

    同時,泰國國內還有一股堅定的宗教力量在反對此事,宗教勢力認為,克拉地峽一旦挖斷會影響泰國的地脈,甚至影響其國運。在我們看來這是匪夷所思的言論,但是泰中國人民大部分都有宗教信仰,所以在他們看來修建克拉地峽,並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而且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他和周圍幾個國家的宗教信仰也是相似的,但是泰國南部也就是在克拉地峽南部的三個府都在穆斯林的掌控下,這三個府對於泰國的認同感並不高,但是對南面的穆斯林兄弟卻非常有好感。所以此地分離主義勢力不小,一直希望和南邊的穆斯林進行合體。如果建成了克拉地峽,那麼在地理上就把泰國本土和這三個府隔開了,不管是從地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有可能動搖泰國的穩定。

  • 20 # 花木童說史

    克拉運河的構想相對已經成熟,從克拉地峽南部開鑿大概全長112公里,施工難度也不算太難,“基建狂魔”基本能全搞定。

    如果真能開鑿出克拉運河,收益的國家還不少,中日韓都非常贊同,航程減短了不少每年的貿易運費能節省很多錢。

    非洲、歐洲不少國家也能獲益不少,克拉運河開通他們能加強與亞洲的貿易,尤其是印度的十度海峽也能因此收穫不少“過境費”。

    當然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泰國,他們會因此成為全球的海運樞紐,運河給泰國帶來的經濟利益可能是無法估量的。

    其實開鑿運河的總預算並不是太高,總計大概也就300億美元左右。成本與收益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並且就算泰國一時掏不出這麼多錢,也有大把國際資金願意投資。

    很顯然缺乏經費不過是個幌子,也有人說印尼與新加坡不樂意從中作梗,其實這理由也不成立。馬六甲海峽每年過往船隻近十萬艘,就算多個克拉運河也不會對馬六甲造成太大威脅。

    至少在相當長時間都不會,畢竟一個新港口到成熟運作需要一個過程。並且印尼、新加坡也從未對此發表過反對的意見。

    首先,這麼大的工程無論是施工還是運營泰國都無法獨立完成,並且裡面以後會涉及巨大的經濟利益,這勢必會引進或招來外部力量。

    而泰國不過是個小國,當局擔憂會由此帶來政局不穩。泰國本來就經常發生政變,而運河附近的五個府又經常鬧“分家”。以後到底會出現什麼意外狀況,確實無法預料。

    其次,克拉運河的開通不僅涉及到經濟層面,還牽扯到政治及某些國家的軍事戰略利益,尤其是愛拿馬六甲“掐人脖子”的美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醉酒發生的最尷尬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