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除了大而化之的讚頌之外,有沒有什麼具體例子?

78
回覆列表
  • 1 # 木山文

    孔子的一生主要從事教育活動,他開創了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舊制度,突破了貴族對文化知識的壟斷,把文化知識傳播到廣大的社會階層中去,這是孔子在教育上的一個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

    孔子的教育目的,在於培養為實行"禮治","仁政"所需要的人才。他把"學"與"道","仁"聯絡起來,認為"君子學以致其道","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這就把學習作為致"道"和達"仁"的重要途徑。他的弟子冉有後來幫助季氏聚斂,被認為違道離仁,所以孔子號召其他弟子"鳴鼓而攻之",抨擊冉有。孔子教育弟子們要"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他又提倡"學而優則仕",但不是以做官為目的,而是期望學以致用,從政以行其道。原則是:"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孔子從事教育的出發點,是同他的政治態度一致的。

    在教育物件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歷來對類的解釋不一,或指出身,貧富的不同類,或指族種,地域的不同類。大體上說,"有教無類"的重大意義,在於打破貴族和平民的出身限制,一律施教。孔子曾經表示,誰只要主動向他行一定的拜師禮,他從來沒有拒絕施教的。

    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孔子在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總結出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條重要教學原則。他重視瞭解學生,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優缺點有比較深刻的瞭解。例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參遲鈍,顓孫師(子張)偏激,仲由(子路)魯莽。"他能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

    在教學方法上,孔子重視啟發式的教育。他說:"不憤(心求通而未得)不啟,不悱(口欲言而不能)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就是說,教師應該在學生自己經過反覆思考而仍然不理解,想說出來而又不能用恰當的言詞加以表達的時候,才去啟發他,開導他。應該啟發學生,不要只問老師,而要學會能舉一反三地即由此及彼地進行推理和分析。這種啟發式的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習效果。

    一,關於知識的來源,孔子認為有"生而知之"的"上智",這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但他在教育實踐中所一貫強調的,則是"學而知之",這又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因此,他雖以"哲人"自居,卻申明說:"我非生而知之者"是通過勤奮努力來求得知識的。

    二,依據"學而知之"的認識,孔子把多聞多見作為求知的重要途徑。這就是他說的"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他不僅重視通過直接見聞來獲得知識,還進而主張"學","思"並重。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大意是:單是讀書學習而不進行思考分析,就得不到真正的理解。單憑主觀臆想而不認真讀書學習,就會有不好的後果。這一方面是要求把思考分析建立在紮實的學的基礎之上。另一方面,是要求把學習聞見到的東西進行分析研究,也就是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上來。

    三,對待知識,孔子要求學生採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老老實實的態度,反對不懂裝懂。他提出要做到"毋意(不主觀臆斷),毋必(不絕對肯定),毋固(不固執),毋我(不自以為是),"反對主觀成見。他還提倡"過則勿憚改"即敢於承認錯誤,知錯就改的精神。對此,他是身體力行的。

    四,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五,把"問"作為學的重要方法,要求學生們虛心地向各方面的人學習,這是孔子所經常強調的。所謂"學無常師","不恥下問","每事問",都體現了這一點。孔子教育弟子們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已成了古代教育史上的名言。

  • 2 # 雪堂

    孔子是聖人,天不生孔明萬古長如夜!一個民族強大的第一因素在於教育。教育點亮人生。孔子開中華教育乃至世界教育之先河。開創之功,功高千古。

    孔子的教育方法,溯源求本,至今仍然有可研究的東西。與科舉制度下的教育不同,孔子的教育是鮮活的,有生命的。

    限於篇幅,只講我感興趣的說說。

    一個是有教無類。對於受教育的人,並沒有笨愚之分。授眾很廣。春秋時代,弟子三千,就是今天的牛津劍橋規模。因材施教,見於日常對話。

    二是孔子的教育是以六藝為底版的。絕不限於論語,只是倫理和道德說教。這個六藝是當時的實用技能。是學生日常的操練。我覺得教學實習時間比重是相當大的。文武兼修,格物致知是以此為本源的。

    三是孔子的遊學,意義重大。孔子和他的弟子,長時間是在春秋各國轉展。好像是流浪之中。在旅途中轉展,是人生的探索,也是對知識的沉澱消化。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可見轉展對探索的作用。中國有一個神奇而不可複製的大學,西南聯大:有太多的大師,有太多的奇才,文理兼備。這個大學在山河破碎中,千里遊學,艱難轉展,奇蹟發生於此中。如果說與常規大學的不同就是行萬里路的遊學。

  • 3 # 鶴羽

    孔子是兩千多年前的人,現代人如果不如兩千年前的古人,不知道感覺慚愧,就一定是人品有問題!

    有人認為孔子不怎麼樣!那是因為他沒把自己,放在兩千年前來跟孔子比。感覺孔子學說平凡就對了!證明你沒有迷信的成分。

    古聖先賢是人!古聖先賢的話有多少人不懂!自己好好想想吧!凡是現代人不懂的古人的話,都是錯的嗎?不懂的裡面肯定有對有錯,多少人能準確地分清楚?

    看得懂的話,有多少人可以奉行?古聖先賢的話,都是教育人心向善。人心本就不善的人,聖賢的話也影響不了他。真正的教育來自於自心。自心的教育來自於先天,即遺傳。

    人之初,性本善。因為,他的上一代人就本善,否則,就是人之初,性本惡!

    孔子的教育有其時代性。兩千年過去以後,人不一定比兩千年前的人,心理有多大的變化。人不一定都是由自己掌控的,不然,盡人事,聽天命,就成多餘的話了。

    盡人事!會因為各有各的思想認識,而有不同的行為表現。可以認為古聖先賢沒有高明之處,就是平常人!平常人的正確思想精神,卻不一定人人都能保持。

  • 4 # wf君子蘭01

    孔子教育的高明之處:

    1讓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進社會發展---全民教育。

    2因各人的性格不同,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強教學效果---因人施教。

    3虛心向別人請教,才能不斷完善自己---三人行,必有吾師焉。

    4勤學善問,才能得到知識---學會思考。

    5經常複習以前學過的知識,才能學好新知識---溫故而知新:

    6提倡人人好學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7知之為知之,不知不為不知---實事求是。

  • 5 # 精工精心

    孔子教學,有教無類,什麼類別的人都教,有錢多給,沒錢少給,起碼一束脩;其實他也有不收的學生,不肯鑽研的不收,腦袋不好使,不能舉一反三的不收,,,收子羽當時就不太看好,長相不怎麼樣,後來子羽還真的讓他另眼相看,所有後來自己評價,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6 # 棲鳳飛凰

    孔子教學的高明之處在於:第一,師資力量雄厚,教師學問水平高;第二,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第三,一視同仁,不分貧富貴賤;第四,不一刀切,入學條件靈魂,好生源都有入學的機會;第五,實踐教學,不拘泥於課堂;第六,教風學風嚴正,紀律嚴明;第七,學成有出路,就業前景好;第八,也是最關鍵的,育人是基本,服務於國家社會是根本。

  • 7 # 百病不可侵

    不寫任何文章筆記,論語是孔子發言學生的記錄,對了是他講的,錯了?學生記錯了。

    留名不留痕,高!實在是高。

  • 8 # 愛國客家人乙乙

    孔子的教學是人類從來未有過的科學方式。一,是人們先要學會明禮;禮的意義,就是要知道自己當與對方交流勾通的時候,自己應該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又把對方放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只有這樣去處事,就不會產生矛盾和阻力。樂就是孔子讓學生訓練演講技巧,把自己的知識傳播讓他人更容易接受。詩是一種語言交流方式。書是會寫各種書面表達,就是各種祝賀帖,歌頌讚揚和各種場合的書面表達。易就是人文,易經文化,換位思維能力,這個是最博大的人類文化,通過客觀的角度看問題,可以把社會的運動和演變,瞭然掌握。春秋是歷史學。

    一個人如果經過孔子的這幾個方面的學習,就會是一個高尚高度文明的人,不會再對人生迷失,不會走錯路彎路。脫離狹隘思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 9 # 鍾靈毓秀業有成

    孔子在教育上有三大創造和貢獻:

    一是春秋時期,王官之學衰微,孔子首開私人講學之風,設杏壇講學授徒,整理並以《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為教材,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教育內容;

    二是打破教育上貴賤貧富的等級,提綱“有教無類”,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權利,學生眾多,史稱“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三是主張尊師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和因材施教、學思並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的教學原則及“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等等,至今為人所稱頌和沿用。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職業教師,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也由此被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 10 # 崑崙139100429

    孔子的教學就其原本的面目而言有三個可取和三個不可取:可取的是1、初創私學(之一);2、教人立德;3、有教無類。不可取的是1、同為首創,容不得別人比自已強,得權便殺少正卯,有失人品和教德;2、其教育方向在“克己復禮”,雖“克已”尚有可取處,但“復禮”是走回頭路;3、其教重德、重禮不重勞、體、技。其可取者便屬“高明”,不可取者便屬“不高明”。其德與有教無類對今天的教育仍屬可取,但不能照搬(因其“德”和“類”都是王侯特權奴隸制末期、即分封制下的標準和類別),它必須適應時代、融於時代。我們的教育方針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現代科技知識的勞動者,德、智、體、勞、美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材。

  • 11 # 傫傫若遺

    有人說因材施教是孔子最高明的地方,我不以為然,因為因材施教是對一個老師最基礎的要求,特別是在孔子的年代,教育還沒有體制化,每個學生問的問題都不同,所以孔子很自然的對他們因材施教,對每個學生只能區別對待,根本沒法統一教育。

    我們現在提因材施教是因為現在的教育都體制化了,缺少了因材施教的特色,所以因材施教才被重點提出來。所以說因材施教是孔子最高明的地方我認為是極不妥當的,我們不能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待孔子當時所處的社會。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弟子子貢說貧窮而不諂媚,富貴卻不驕傲,這樣可以嗎?孔子說,可以,但是不如貧窮卻樂於行道,富貴崇尚禮儀。

    孔子的思想是積極向上的,“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舉例來說,比如在單位不僅僅不犯錯,而是要努力去做一些有成就的事,提示自己在單位的影響力。

    這兩種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境界。子貢是儘量小心翼翼不犯錯,孔子是在不犯錯的基礎上要提升自己。

    我認為孔子的這種積極的教學行為才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這種態度估計是最早的匠人精神吧!

  • 12 # 小十一她爸爸

    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就教育而言,可謂千古一人。他的教育理念,對後世的影響頗深,現在很多成名的教育家的教育教學理念,都能在孔子的教學行為中看到影子,尋到蛛絲馬跡,無論是揚思,還是東廬,抑或是——

    現在筆者試著解讀一個孔子的教學現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 子路率爾而對曰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 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孔子可謂第一個實施的,他的教學是最人性化的教學,在他的課堂上,絕無“師道尊嚴”。

    他的課堂無疑是寬鬆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請注意,這裡的“侍”絕不是“侍奉”,而是“陪”的意思,這樣孔子就把自己和學生放到了平等的地位,使學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在他的課堂上,學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在他和學生討論問題的時候,他的學生竟然敢“鼓瑟”!現在的課堂教學,哪一個學生敢這樣做,哪一個教師又能容忍自己的學生這樣做!細細想來,我們就會發現孔子的高明之處,“瑟”,這種古代的樂器,是用來演奏雅樂的,一如我們現代的鋼琴,小提琴。奏出的曲子,柔和高雅,能淨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在這柔和而優美的音樂環境裡,學習討論是多麼愜意的事情。難怪劉禹錫在他的《陋室銘》中寫道:“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了。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讀書,確是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事情。想起了2003年末,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習,到上海甘泉中學聽觀摩課,授課的女教師放著輕音樂讓學生讀書,並沒有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聚精會神地讀書,閱讀效果事半功倍;觀摩者也身心放鬆,一掃幾天來聽課的疲勞。想來這位女教師是一位授課的高手,也一定研究過孔子的這個教學案例。早就聽說,國外的課堂教學十分寬鬆,是否源於此,我不得而知。但我想孔子應該是愉快教育的濫觴。

    孔子無疑是一個駕馭課堂的高手,他對自己的學生了如指掌。他首先放鬆學生的精神,這不單單是在教學環境上,更在於語言的誘導上,“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多麼謙和的語言,這麼謙和的語言,自然會生成和諧的教學環境,處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如坐春風。自然就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當然,孔子更瞭解自己的學生,就像瞭解自己的左右手一般。子路的率直急躁,孔子是明白的,他深知問題提出以後,率直而急躁的子路就會搶先而答,決不會是深沉的曾點。結果正如他的所料。

    孔子的高明之處還在於,他不會把現成的答案告訴自己的學生,因為孔子知道,任何事情,答案都不會是唯一的,不像我們現在考試的客觀試題。所以他只是不停的誘導學生不斷地思考,讓學生袒露出自己的真實的想法:“求,爾何如”;“赤,爾何如”;“點,爾何如”直至“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一步一步地使每個學生都向自己傾訴了各自的或者經過深思或者思考不成熟的想法。 最終孔子也不會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他不能束縛自己學生的思維,他知道要保護學生的創造性。他只不過同意曾點的做法,這是一得之見,實際上這是人生觀,而不是一種價值追求。

    在授課過程中,孔子這位教育大家,總是對學生做出積極的評價。他明明不贊同子路的做法,但卻不予以否定,而是“哂之”,我想這是寬容的笑,鼓勵的笑,決不會是恥笑子路的無知。這樣做,一方面肯定了子路的做法,(不是“說法”),又給以下的討論者以自信。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以順利地完成。

    統觀孔子的這個教學現場,孔子的言談加在一起,只有八句話,共五十一個字,字數不多,卻是畫龍點睛,點石成金之語。用現在的授課時間和語言換算,孔子的課堂的語言不會超過十分鐘。可謂真正的做到了把時間還給學生。在這個教學現場,學生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學生可以共享,說不定某時某地某件事就會借鑑,這算不算小組合作學習?蔡林森,陳康金都是現代教育的智者,他們的現代教學思想各成體系,對中國現代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在這些體系中,不難看到孔子的影子,是古代的聖賢影響了現代得智者,還是現代得智者和古代的聖賢不謀而合。那只有現代的智者自己知道。

  • 13 # 左手詩書右手茶

    孔子的教育理念融合了原始社會後期至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理念,並進行了系統的歸納總結,為當時的文化發展開創了新的局面,對我們現代化教育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孔子說:“好仁者無以上之。”他認為,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那何謂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對於老百姓的重視。孔子還講究“泛愛眾,而親仁”,提倡弟子們親近有仁德的人,提高自身修養。

    2 重視積累經驗。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教我們積極吸取他人經驗,充實自己,使知識之源永保活力。

    “溫故而知新”作為我現在依然在用的學習方法,兩千多年來還沒過時。我經常會去翻看以前學習到的內容,偶爾靈光一現,突然發現了一種新思路,頓時就能開心好久。

    3 孔子的辯證思維。

    孔子崇尚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正是孔子辯證思想的集中體現。由於知識水平有限,對儒家的中庸思想還未形成全面系統的認識,這裡就簡單地提一下。

    中庸之道,就是不走極端,不高調,折中處理,就是“執中”。《論語·庸也》有載:“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他認為中庸作為一種品德,是至高無上的。

    孔子還有句話:“過猶不及”。就是一件事做過頭了,不但沒處理好,說不定還會更糟糕,即需要“適度”。

    看問題、辦事情要全面而不偏激,講究包容、執中,又堅持無過無不及、恰到好處。中庸之道是和諧之道,平衡事物兩端,觀照事物兩面,與自然法則和規律是一致的。

  • 14 # 東坡和肉

    大家好。這個問題我自問自答,用來拋磚引玉。

    隨著年齡增長,再讀《論語》,覺得孔子的教育,特別能從一些細微的地方體現出他的高明來。

    現在感覺,《論語》裡有許多話,看似平淡,但是文筆極妙。不是仔細琢磨,真不容易體會其中的滋味。

    順便在這裡說一下,外中國人,往往很瞧不起孔子。比如,對於孔子及其學說,黑格爾投以鄙薄的態度。

    他說:實際上,在孔子那裡,“只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西塞羅留下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所有的書內容豐富,而且更好。”從表達形式上看,《論語》充滿警句箴言,反覆申述,“毫無出色之點”。

    比如,以《論語》中這一小段的內容來看,我覺得老外們看翻譯過去外文版,是不可能體會其中的滋味的,那就更談不上理解了。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這段小故事,傳達出的意思就非常豐富。尤其是孔子這一問:盍各言爾志?極其精妙。

    這些年有個心得:

    琢磨中國古代文學,尤其要理解古人的情緒,這是非常重要,但又特別容易被忽略的。一定要深加留意!“盍各言爾志?”這五個字,所透露出來的情緒,就很能讓人玩味!

    這種情感上的理解,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表的內涵,是中國傳統士人專屬獨有的一種精神世界,不是智力方面的內容,所以,黑格爾等鬼佬不可能理解。

    只這一個字,就能看出來孔子的“極其高明”來。

    中國傳統的士大夫,一般不輕易問對方的志趣,因為這是個很嚴肅的事情,等於要扒了別人的底褲,看人家的尺寸。

    儘管孔子是老師,可以問弟子,但實際上也給弟子留了餘地:“你們要是不好意思,也可以不回答”。所以,孔子先說個“何不”,讓兩人卸下包袱;但同時也讓弟子明白:如果回答,一定要認真回答。“

    實際上,孔子是在惆悵於自己的衣缽今後的傳承問題,他當時最大的憂慮,就是道喪學絕的問題!

    這句話問的看似隨意:“何不,各自說說你們的志向?

    我們不要忘了,此時孔子問的兩個人,一個是顏淵--也就是顏回,一個是子路。顏回是孔子最看好的有潛力傳承自己學問體系的弟子,子路是自己最親近的弟子。

    但即便如此,孔子也是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小心翼翼的問出這句話來:“何不,各自說說你們的志向?”而不是派頭十足的對著這兩位說:“你們來說說自己的志向吧”!

    而這個“盍”字,也透露出了孔子對天地,對人生,對萬物的理解,以及他最終所選擇的如何面對的態度。

    這倒不是說,孔子覺得自己的志趣太高,弟子們都比不上他。而是他知道,任何兩個人,志趣都不一樣。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那麼道統的傳承,靠的畢竟是人,那麼今後會走樣成什麼樣子?他老人家心裡也沒譜。

    我們舉個比較好理解的例子:

    一個手藝人,想把玩了一輩子的手藝傳給兒子。但兒子,可能不大看得上。

    一個手藝人,到了晚年,把手藝看得比命都重要。因為自己一輩子的心血,已經凝結在裡邊了。那個東西,其實是他生命的延續。

    就算兒子也喜歡這一行,也學,但兒子的理解總是和父親不一樣,總會摻點自己的東西進來,把父親認為很重要的一些東西,丟掉。

    不是兒子不孝順,而是任何兩個人,性情都不同。追求也不同,志趣也不同。

    其實孔子他老人家,把自己這一生實踐、參悟的道統,看的像這位作為父親的手藝人,看待自己的手藝一樣。怕他斷絕,怕他走樣。即使,在面對自己最欣賞的弟子和最親近的弟子。

    他不能過度的表達,只有以最不著痕跡的方式,極其自然的流露出來。就像金庸筆下,晚年的張三丰,給張無忌演示太極拳時一樣,每一動都厚重如山,又輕靈似羽。這是一種異常珍視的態度,卻又流露的揮灑自如。

    後面果然,顏回和子路各自的表達,都是剝去了層層外衣,既表達當時最最本真的內心,而又不流於輕率毛躁。

    不要以為,孔夫子的“大成至聖先師”僅僅是後世什麼出於統治階級的需要,硬往他臉上貼金貼上去的,孔子的教育,高明至極,真的達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這才是我現在越來越喜歡孔子的原因。

    以上回答內容,純屬個人看法。如有不妥,請多包涵。歡迎留言討論。

  • 15 # 思白生

    孔子的教學,教育目的是教育出君子、賢人;教育過程中注重學思行結合;教育內容內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教育原則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從這幾點就可以看出,其教育理念頗為先進,有全面發展、有理論聯絡實際、有啟發式教學。

    但是,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封建社會,不可避免地就會帶上封建時代教育的陋習。

    首先,封建時代的教育具有等級性、階級性,孔子的弟子中並不是貧、富都有,而是貴族偏多;其次,文字的出現雖然極大豐富了封建時代的學習材料,但是很明顯孔子的教育中只有人文教育,沒有科學技術教育;並且,孔子雖然施行的不是棍棒教育,也講究學思行結合,但終究還是崇尚課本的;最後,孔子是個別施教,一個老師三千個弟子,後排的人連孔子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插一句,班級授課制是近代教育的產物,是工業革命後的發明專利。最早由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提出,最早在16世紀的西歐,一些古典中學就開始嘗試班級組織的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並未直接提出過“因材施教”這四個字,這是朱熹總結孔子的教學方法時說的,原話是“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 16 # 陌藝凡

    孔子教學有幾個方面的內容:

    美國著名學者威爾·杜倫在他所著的《哲學概論》中將孔子的言論與西方古代偉大的教育家進行比較,得出如下結論:“孔子與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言論極為相似……他們教育的目的都是使人格得到全面發展”。

      

    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得到全面發展,這是現代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是否真的如威爾·杜倫所言,已經自覺地將“人格的全面發展”作為自己教育學生的目的呢?由於教育目的(要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決定了教育的內容,因此,只要我們認真考察孔子的教育內容,就可以反觀他的教育目的。

      一、孔子的教學的主要內容——“六藝”之教

    “六藝”為孔子教學的主要內容,這已為古今學者所公認。“六藝”有大小之分,“小六藝”指禮(禮儀制度)、樂(音樂舞蹈)、射(射箭)、御(駕車)、書(文字讀寫)、數(算術),是周王朝和各諸侯國官辦貴族學校的必修課程,孔子教學中保留了其中部分內容,如“射”、“御”等,但它們不是孔子教學的主要內容。

    作為孔子教學主要內容的乃是“大六藝”,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部經典,又稱“六經”。這是孔子為自己的弟子訂的系統的教科書。孔子編訂“六經”對古代文化的貢獻,歷代學者已經有專門編全面評價,此處僅從“六藝”的學科性質和孔子設定這些課程的目的來對他的素質教育思想作一些初步探討。

    《詩》為六經之首,孔子為何將《詩》列為最基本的教育內容,在《論語》中有非常明確的說明。孔子曾對兒子鯉說:‘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季氏)關於“無以言”,朱熹等人曾作過微言大義的解釋,未必可信,我們認為,“言”即言,“無以言”就是說不好話,沒有良好的語言文學修養。孔子教弟子學《詩》,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學修養,但這不是學《詩》的唯一目的,他曾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這段話用現代漢語來解釋就是:“學習《詩》,可以培養聯想力,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提高與他人和睦相處的修養。《詩》中淺近的道理可以用來侍奉父母,深遠的道理可以用來效力於國家君王。讀《詩》還能夠了解許多鳥獸草木的名稱,增長一些自然知識。”可見《詩》這門課程的性質與今天基礎教育中的語文課非常相似。語文教學以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和文學修養為主要目的,同時兼有思想品德教育、思維能力培養以及增長綜合知識等其他功能。

      

    《書》即《尚書》,乃“上古帝王之書”的彙編,收集有夏、商、西周三代的重要歷史文獻。孔子將《書》列為必修課,是把它作為政治歷史教材來用的。孔子希望培養出一批傑出的治世之才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把培養學生的從政能力作為重要目標,所以他很注重要求學生從古代傑出帝王那裡學習治國經驗。《論語·先進》篇中記載,“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孔子認為子羔還沒有修好《書》這門課,子路就推薦他去做官,這是誤人子弟。這說明孔子是把讀好《書》作為從政的必要條件來看待的。

      

    《樂》作為經典之一,今已不傳。孔子作為教材使用的《樂》的內容難知其詳。但“樂”的本義是音樂當無疑義。《論語·八佾》有關於孔子向魯國的樂官講解演奏理論的記載:“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繳如也,繹如也,以成。’”可見孔子的音樂修養足以勝任教授音樂。孔子教授“樂”,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彈琴唱歌和一般的音樂理論,而且將音樂作為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一種手段。

    《禮記》雲:“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論語·泰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些都說明,孔子之所以將《樂》列為必修課,是因為他深知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中的重要作用。

      

    《禮》也是孔門的一門必修課。在孔子的言論中,“禮”的含義比較寬泛,大體有三種含義:一為祭祀儀式,如《八佾》:“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二為政治制度,如《為政》:“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也。’”三為“君子”的行為規範,如《堯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再如《子罕》:“夫子……搏我以文,約我以禮。’”以上三種“禮”相互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絡,但孔子教授的主要是後一種“禮”。據匡亞明先生考證,現存的三部“禮經”(《周禮》、《禮記》、《儀禮》),雖然其內容都與孔子有關,但有跡可尋能夠確認經過孔子整理並作為教材傳授過的,僅有《儀禮》。《儀禮》主要講的主要是士(君子)在各種場合的典禮節儀,也就是君子行為規範之“禮”。由以上分析可知,孔子的《禮》教,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德育,即以培養學生良好行為規範為主要目的思想品德課。

    《易》的內容比較深奧複雜,大體說來,它用及其簡略的語言說明事物變化的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辯證關係,我們可以把它看成一本哲學教材。而《春秋》是記載魯國曆史的編年史,可以說就是一部“本國當代史”教材。

    “六藝”之教中,《詩》、《書》、《禮》、《樂》是孔門的必修課。《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這說明《易》和《春秋》不是每個弟子都學的必修課,而是部分高材生選修的課程。

      二、從孔子教育內容的特點看他的素質教育思想

      通過以上對“六藝”學科性質和設定這些課程目的的分析,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內容方面的幾個明顯特點:

      第一,孔子將道德品質修養作為教育最重要的內容。如上所言,作為孔門必修課的《禮》教,實際上就是專門的德育課,此外,在《詩》、《樂》、《書》等諸門功課中,也始終貫穿著培養學生良好品德情操這根主線。除了這幾門功課以外,孔子平時在與學生相處中,也處處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的品德教育。這方面例子在《論語》中比比皆是,此處無須舉例贅述。今天我們要求教育者不僅要傳授學生以知識,而且要教會他們做一個品德高尚之人,即所謂的“教書育人”,在這方面,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可作為我們的典範。

      道德價值的標準和道德教育的內容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的,孔子德育教育的內容與今天的德育無疑有很大差別,但是,品德修養是人的綜合素質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決定了教育必須將德育作為首要內容,由孔子開創的這一傳統將永遠不會過時。

      第二,孔子十分重視美育,強調文學和音樂在陶冶情操方面的重要作用。作為六經之首的《詩》,是一部典型的文學作品集,而他教授的《樂》,則是地道的音樂教育。文學和音樂都屬於美育的範疇,可見孔子對美育的重視。在《論語》等典籍中,我們還可以找到孔子重視藝術教育的其他佐證,如《雍也》中提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美學原則,要求弟子們做到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統一。《論語》多處記載孔子“鼓瑟”、“擊磬”、“與人歌”,《述而》記有“子於是日哭,則不歌”,說明孔子經常與弟子門一起進行音樂活動,這是他實施樂教,陶冶學生情操的一種重要方式。

      第三,孔子不僅注意知識的傳授,而且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他說:“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這說明孔子將《詩》列為第一必修課,絕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背熟“詩三百”,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語言能力(“不學《詩》,無以言”)、聯想力(“興”)、觀察力(“觀”)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群”)等;孔子將《書》列為必修課,也不是要學生背誦古代的文書,而是要學生從中學習古代帝王的治國經驗。這些都屬於能力的範圍。孔子用啟發式方法進行教學,其目的也在於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的思維能力。

      第四,孔子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孔子保留了官辦貴族學校的“射”、“御”等科目,它們都屬於現代體育的範疇,他還經常與弟子一道進行體育鍛煉。清初著名教育家顏元在對孔子及其後裔的教育活動進行深入研究後得出結論:“孔門司行禮、樂、射、御之學,健人筋骨,和人氣血,調人情性。”孔子本人也是一個體格健壯之人,他活到73歲,在當時屬於高壽。這些都說明,雖然體育不是孔子教學的主要內容,但他對體育是十分重視的。

      綜上所說,在教學內容上,孔子重視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體育鍛煉,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這些都與我們今天教育方針的精神是一致的,是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精神的。因此,前文所引威爾·杜倫關於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格得到全面發展”的評價是符合孔子的教育實際的。

      必須指出的是,在孔子時代,中國的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已經相當發達,天文曆法等自然科學以及軍事科學等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而孔子的教育內容中不包含這些方面的知識。他的學生樊遲向他請教農業和園藝方面的知識,他還譏之為“小人”(子路),可見孔子是不精通也不屑於傳授這方面的知識的。不重視自然科學的研究和教學,這是孔子教學內容方面一個明顯的侷限,也是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等西方古代教育家的重要差別。

  • 17 # 一老沈一

    這件事,應該“不吹不黑”,公正客觀地評說。

    孔子,是目前史籍記載的,中國第一個私人辦學的人。

    在他之前,學校,或為官辦或為社會團體所辦。

    如,“大學”,也就是“太學”,還有“小學”,最早都為官辦。這個“大學”和“小學”,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大學、小學。

    後來,教育逐漸普及一些了,有了社會團體的辦學,這就是孟子說的“校、序、庠”,都屬於“小學”,由鄉鎮一級集體來辦,秋收之後,推舉德高望重之人講學。

    孔子,開闢了中國古代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就是私人辦學。後來的諸子百家,很多都辦學,大概都是從孔子那裡學來的。

    首先,孔子注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他對弟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睡,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孔老師說,我試過了,不吃不睡,胡思亂想,毫無益處。只有學習才行。

    他進一步教導學生,說,不學習則“無以立”。(《論語.季氏》)

    孔老師是說,不通過學習,一個人在道德上就“立”不住,在社會上也無法立足。

    要想學習,端正態度最重要。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他告誡自己的學生,學習中必須要有實事求是的虛心態度,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不要裝懂,這樣才能學到知識。

    這是做學問的前提,做到了這一點之後,還要堅持兩點——一是“學而不厭”;而是“不恥下問”。

    學無止境,不能淺嘗輒止,所以需要有永不厭倦的學習態度。永不厭倦地學習,要有主動性,不懂就要去問別人。

    這是說,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只有不斷學習新的東西,才能不斷進步;但是,學習新知識需要經常溫習舊知識,這是打好基礎和不斷提升的相互關係。

    他還說,在學習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學習,只死記硬背不行,需要善於思考,真正融會貫通;融會貫通以後要繼續學習和提高,停留在原地,也沒有意義。

    孔子教給了學生一些具有規律性的學習方法。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這是說,學習要善於總結,學會尋找規律性的認識,能夠聯想,從一個“直角三角形”的特徵,要能夠認識另外三個“直角三角形”的本質。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學生,老師也就不再教他了。

    所謂直接經驗,就是要去認識本質。他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論語.雍也》)

    透過這些現象,才能“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同上)

    孔老師也注重間接經驗。他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論語.述而》)

    他說,我不是一個什麼都知道的人。多聽多看,從而獲得真正的知識,這比只靠自己悶著頭學習重要。

    有人說,這說明,孔子不分受教育物件,貴族平民全予以施教。

    這個解讀可能不對。

    孔子還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這是說,凡是交了“學費”的,我都不會不教他。可是,這就有了進孔子學堂的門檻兒呀?照此推論,交不起學費的,孔子就不予施教了?大概說不通。

    孔子說的“有教無類”,似應解釋為——人的資質條件不同,學習快慢會不一樣,但在有資格接受教育這一點上,是沒有差別的。

    《易.蒙》曰:“蒙以養正”。講的是從矇昧隱默到貞正之德的修養和教養過程。

    孔子這話的意思大概是說,對女人和小人,因為他們的條件所限,教育起來就更難一些。

    對於孔子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也似乎從教育角度更能說得通。

    “喻”,意為“告知”和“使知道”。就是說,對於君子的教育,要曉之以理;對於小人的教育,則要曉諭利害。

    上博楚簡《詩論》載,孔子及弟子認為,《詩》裡關於男女之愛的作品,不僅僅具有文學意義,更重要的,是“以色喻於禮”,即具有道德教化的意義。這也是用了“喻”字。

    孔老師對於自己的弟子,大約每個人都有具體的評價。

    《論語.公冶長》記載了孟武伯和孔子的對話,孔老師分別講了對子路、冉求、公西赤這幾個學生的特點。

    孔子還問過子貢,與顏回相比孰長孰短,然後表揚子貢謙虛有自知之明。

    孔老師對宰予,其實內心是蠻喜歡的,但也大罵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這是針對宰予的特點採用的特殊辦法,對別的學生,一般不會採用。

    孔子對子產、子張、冉雍、原思、伯牛、子夏、子游、澹臺滅明等等一干弟子,都有具體評價,而且因材施教;一些弟子出去做官,孔子也根據每人的情況予以具體的囑咐。

    關於孔子“教學上有什麼高明的地方”,就說這麼多吧。

    當然,這不算完全列舉或概括,舉例而已。

    又說:“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這是講,孔老師教四門課程——詩書禮樂;教學目的也是四個——文行忠信。

    還講,孔子教了三千學生,裡面出了七十二個賢人。還有像顏濁鄒那種不入門的弟子,也有很多。

    其實,司馬遷非常應該講到孔子一個叫仲弓的學生,這個學生出身卑微,家境貧窮,孔子誇這個學生:“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論語.雍也》)像長著紅色茸毛和端正牛角的小耕牛,雖然人們不會把它當做祭品,但山川神靈也不捨不得放棄它呀。

    不管孔子的政治主張如何,比如主張“克己復禮”回到西周時代,但是,在教育上,孔老師確實是有一套的。

  • 18 # 角度閱讀

    因才施教。孔子的教學奠定了今天的教學的基礎!孔子的教學同時也導致了我們在甲午戰爭之前,仍是強大的教育!孔子的話錄,被弟子總結。《論語》論語的魅力有多大?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尼斯·阿爾文說: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阿爾文是一個瑞典的物理學家,他既不是中中國人,也不是哲學家,但是他卻把孔子的《論語》當作人生的智慧寶典反覆研讀。為什麼呢?正如阿爾文所說,現代人想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必須讀《論語》。

    《論語》傳遞了一種樸素而溫暖的生活態度,它裡面涵蓋了學習方法、職場進階、家庭教育、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可以全方位解答你的困惑,幫助你修身養性,過上有意義的生活。

    單單一本書,就可以橫掃教育界!你說他厲害嗎?他高明就高明在:孔子的教學方法有:循循善誘,善於啟發;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知新等行之有效的方法。

  • 19 # 驕楊一靜聽時間的聲音

    此刻,聽到郊外的布穀鳥兒,緊一聲慢一聲的啼叫著。修剪過的月季、海棠、茉莉又開放出紅的、黃的、白的花兒來。聯想到,孔子時代正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思想的園地處於“百花齊放"的初期。

    說起中國文化,人們都是從孔子說起。我也就在花香中追溯孔子當時的言傳身教。他老人家是如何施教於人的呢?有什麼高明的地方呢?

    就像花朵的色彩,不以時間的流逝而變化,而是由光波的長短來決定的。追溯孔子,他是主張尊重一切人的獨立意志。他說過:“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奪志也。″他反對以殺戳為政治手段,提出了以“泛愛眾″為主旨的“仁″的學說。孔子思想中有保守的方面,但進步的方面卻是主要的。因此,孔子教化出七十二賢,深深影響中國曆代教育。

    孔子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的,被稱為“有教無類",而且極具現代教學理念。

    案例:

    陳亢問於伯於魚曰:“子亦有異文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

    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之遠甚其子也。″

    這個經典案例,說的是孔子的學生陳亢悄悄問孔子的兒子孔鯉:先生有沒有給你特別講點什麼啊?孔鯉說:沒有啊。就是有一天,他一個人站在院子裡,我從那裡經過,他問我學沒學《詩經》,我說沒有。他說不讀《詩經》,你用什麼跟人交流呢?還有一天他又問我學沒學“禮″,我說沒有,他說你不學“禮″怎麼在這個世上立足呢?於是我又去學禮。陳亢高興的說:“我提一個問題,聽到關於詩的道理,關於禮的道理,又聽到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

    這個案例的高明之處,值得當今教學借鑑。

  • 20 # 麥子讀好書

    問的非常的好。孔子的思想一直影響了中華文明幾千年。他的“仁義”是哲學思想的核心。我們也由此來窺探思想的魅力所在。

    孔子教育方法的最本質特徵是“啟發式教學”。“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不到學生苦思冥想仍領會不了的時候,不要去開導他;不到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要去啟發他。

    孔子十分重視學,他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同時又重視思,“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十分注重觀察、研究學生,他採用的方法有“聽其言而觀其行”以及“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就是通過觀察和與學生談話,進行全面瞭解。

    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是孔子最為強調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培養君子為目標,以“人人成人,人人成才”為核心理念,以“由近及遠,推己及人”

    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不施教育,使學生能夠仰仗自力進行自我教育。學習,貴在自強不息,不斷進步;半途而廢,則前功盡棄。或勇往直前,或停滯不前,皆在自己而不在他人。

    孔子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孔子非常重視“知人”,他曾這樣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害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就害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孔子曾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就是說,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確愛人或厭惡人。

    孔子注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管理者率先垂範、以身作則,是管理成功的必然要素。

    “敏於事而慎於言”,管理者說話要慎重,不要輕易表態。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由博返約”是孔子指出的一項重要教育原則。它是說,在做學問時,要從廣博出發,繼而務精深,最終達到簡約。通俗地說,就是在學習廣博的知識後,通過自己的理解、消化和感悟,能夠掌握其中最精華、最主要的部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納爾多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