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閒下來的清涼油
-
22 # 水裡霧裡好心情
我也差不多全職三年,中間僥倖出去上班兩個月,到晚上回來陪他,但是孩子還是跟我最親。
我覺得孩子跟你不親,應該是你的問題,想想自己是不是經常打他罵他,或者顧著做其他事情不陪他玩,小孩子很聰明的,他一個人玩會無聊,有些小孩會說有些小孩就不想說,但是如果你覺得他自己玩的很好就自顧著玩手機的話,那你就錯了。
我寶寶剛開始是自己玩,後面我會跟他一起互動,久了就習慣有人陪著,如果我看著手機在旁邊陪的話,他就會很生氣的砸東西,很有脾氣的不跟我玩,所以要用心陪他。
全職媽媽很辛苦,在這期間,時不時會有種想撒手不管,自己出去上班的想法,但是卻沒辦法改變目前的狀態,就會顯得焦慮,脾氣就會上來,經常看啥都不順眼,孩子再來煩下,就會成為導火線,壞脾氣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你把壞脾氣時常暴露在孩子面前,你就會給他留下陰影,就像我寶寶,有時候做錯事責罵他,晚上睡覺就不踏實,老是哭,可能在夢裡也夢到了吧,有時候早上一起來就問我為什麼要罵他,挺內疚的,畢竟這麼小的孩子,還什麼都不懂。
很多事沒辦法做到面面俱到,有些全職媽媽既要給家人做飯整理家務又要照顧孩子,有時候就得捨棄,家務活做的差不多就行,別人不理解,我們也得愛自己,要知道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全職,不是為了給別人當保姆,而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孩子,免得到最後得不償失。
-
23 # small的cat
我就剛出去的時候帶了4個月,後面都交給公公婆婆帶了,中途幾個月回去一次,到兩歲半開始兩週回去一次,女兒最喜歡我,總是說:“媽媽,我好愛你喲”,“媽媽,爸爸也愛你”。究其原因,我想了下,從小四個月真的對她照顧無微不至吧,每天睡覺都是抱著睡的,她睡著了,我也會側著身子用手臂把她身體圍起來,而不是讓她在旁邊睡。第二個,那四個月裡,我想每天都至少親她一百遍了吧,有時候還親她的腳丫子,後來她經常把腳丫子湊過來給我親。第三,後來相處機會少,但是在一起就經常抱著她,她喜歡我把她公主抱著,轉圈圈,或者就公主抱著跑步,實話說,這是個重體力勞動,但是我一般滿足她要求,經常抱著跑步。第四,陪她一起玩,野地裡摘油菜花,疫情期間相處2個月,每天我花的時間不多,但是至少一天一小時,帶她去摘油菜花,過石橋,摘桃花。第五,後來帶城裡來了,因為居住地屬於城東城西相聚40千米,回去得2小時,一般兩週回去一次,但是經常帶她出去玩,沒具體出行計劃的時候,有時候騎個電動車,讓她站前面,帶著她出去閒逛溜達,去超市買個水果零食。
總體而言,就是雖然我陪她的時候少,但是陪她的時候,基本做她喜歡的事情,其次就是我特別注意愛的表達,經常把她抱過來一連親十幾下,我一親,她就特高興,知道我喜歡她。其次,我也有立規矩的時候,她在農村養出了很多壞習慣,往地上亂扔東西等,我也會講道理,甚至斥責,必須撿起來。她犟著性子不肯撿,在那裡哭,我也會自己撿起來,告訴她我也撿過很多次,我能撿她也能撿,後面多要求幾次就好了。
我覺得,愛的表達很重要。其次,陪伴她的時候,學會多付出時間在她喜歡的事情上面。比如抱著她跑步轉圈圈,我經常抱著一跑就是十分鐘以上,20多斤重,累是真的累,手痠,但是她笑得特開心,我就能堅持,她公公婆婆爸爸很少注意這樣和她一起玩,所以我就把她的心給蠱惑過來了,雖然我是陪伴她最少的,婆婆是陪伴最多花力氣最多的。
-
24 # 大貓小貓呀
孩子一般天生親近媽媽,特別是像你這種沉浸式養育的,理論上應該很黏媽媽才對。
像我們家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裡一般走哪跟哪,上廁所都要在門口守著的。
所以如果孩子不親近的話,可能需要從你自身找找原因。
是否對孩子過於嚴格?如果你過孩子管較得過於嚴厲,永遠繃緊那根弦,那孩子肯定是不敢親近你的。
因為這個時候你對孩子來講,不是一種安全感,更甚至是一種危險,一種會讓自己受到懲罰的危險。
過於嚴格一般都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母子關係也需要好好經營的,要把握一個度。
你有沒有身體很累心裡也很委屈?有沒有臉上不時掛著愁容?有沒有在生活中總是傳遞給孩子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面?
沒有人喜歡生活中總是愁眉苦臉的人,這也難怪孩子會選擇相對輕鬆的爸爸了。
在操心家庭瑣事之餘,也要多關注自己的情緒。學會多關注生活中積極、讓人愉悅的一面,發現生活的美。
發現孩子對一件事感興趣,給他空間,不打擾他,適度地釋放你也對這件事情有興趣的資訊,引導孩子和你溝通。
讓孩子覺得“你懂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你玩你的,別來煩我”。
-
25 # 逗比愛錢的米媽
孩子跟你親不親,與你有沒有全職帶三年沒有太大關係。你內心覺得在為他付出,為了他三年沒工作,你很想讓他看到你的用心。所以你散發出來的能量都是拼命向外抓取的,孩子的內心特別敏感,如果他感覺到所處的空間有壓抑感,他就會想逃離。
作為成年人你應該明白一點:生孩子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把他撫養成人是我們盡到的基本義務。不要帶著奉獻犧牲的精神陪伴你的兒子成長,這會讓他覺得覺得媽媽內心非常匱乏愛。然而他的內心又想保護你,你那麼匱乏,所以他只能通過保持距離來保護你。
其實你可以把所有注意力拉回自己的身上,做一些對自己有滋養的事,不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負擔。你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然而才有能力照顧好孩子。照顧不是簡單的飲食起居,更多的是內在精神的豐富。
我也做了全職媽媽三年,我除了照顧他,我也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所以有時候他讓我陪他玩我不想陪我都會拒絕。反而我跟我兒子相處的很好,因為我沒有帶給他任何精神壓力。希望你收穫良好的親子關係,放輕鬆,加油。
-
26 # 懶媽養娃隨記
作為一位家有5歲多男寶的職場寶媽,我想說說我的看法。
1.曾經我全職帶娃2年,偶爾孩子和其他人親近,或者是孩子鬧說不要媽媽的時候,我也很難受,所以我很能理解你的那種孩子不跟自己親的難受,我很想抱抱你,安慰你一下。
3.反思下自己的帶娃日常,是否經常對孩子大喊大叫或者罵、打等。帶娃中,媽媽會情緒失控也是正常的,但要學著去反思自己。孩子比較缺乏安全感,在與孩子相處中,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好好跟孩子說話。
4.孩子爸爸白天在外工作,孩子晚上找爸爸也是很正常的,孩子除了需要媽媽,也需要爸爸。
5.雖然你是全職媽媽,但不要把孩子作為你生活的唯一及全部,你還有你自己,把焦點分散,別給孩子太大壓力。
6.你的心態很重要,當你崩潰的時候,你的樣子會嚇到孩子,反而對你們的關係更不好,調整好心態,家是你們3個人的,學著與自己和解,與孩子和解吧。
祝你幸福快樂~
-
27 # 極簡情感
越是這種心態,孩子越容易疏遠。
每天一個人帶孩子,孩子大部分時間面對的都是你,所以爸爸回來之後,她會很開心,其實這個時候你就應該退出你的角色,時間交給爸爸,讓爸爸陪著孩子玩耍,你做你自己的事情,一個正常家庭的運營大概如此。
不是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孩子對於感情的汲取,是建立在自己的需求上。你每天確實很辛苦,可是孩子也在承受你的付出,雖然小,但是她也會感到很沉悶,也會感到你情緒上的變化,其實她也會不開心。假如你又是脾氣不好,或者很著急的人,那麼孩子更容易與你疏遠。有的全職媽媽,並不是把照顧孩子當成工作,而是把孩子當成了整個世界,一切圍繞著孩子。這樣的媽媽眼裡是容不得孩子的缺點,也容不得孩子與別人親,要不然自己的那些付出就付諸東流了。
但孩子又不能控制,尤其情感。爸爸雖然帶孩子的時間少,可是回來之後與孩子親近的陪伴讓孩子感到舒適,開心,所以孩子會喜歡,會想著與爸爸一起,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陪伴是看有效率的,而所謂的時間,並不能作為一個標準,有時候沉重的付出與愛反而一個無形的枷鎖,拴住了自己,也拴住了孩子。
擺脫這種怪圈就是有自己的生活,規劃一下想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利用孩子休息的碎片時間,做自己的事情,比如考個證,為以後復職做準備。這些都可以讓你把精力從孩子身上移開,孩子呢,除了必須的陪伴,大部分時間都是她自己的,她想幹嘛就幹嘛,需要你的時候你就出現,不需要呢,你就忙自己的,他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就好了。
何必把自己定位成為一個超人呢。
而親子的關係永遠沒有夫妻關係重要,與其一直不開心孩子與爸爸親近,倒不如自己先與老公親近一點,這樣一家人都很和諧。
-
28 # 夜貓小菲
先抱抱你!我情況跟你一樣,孩子五歲了。我覺得咱們的孩子不是跟咱們親,可能是咱們為他們做的太多,他們習慣了,覺得我們很強大什麼都可以,不需要關愛,不需要理解,咱們不斷的付出愛,他們覺得我們是不需要愛澆灌的。我們管教他們肯定比其他親人多,他們就會覺得跟我們在一起衝突多,而其他親人跟他在一起時就是玩玩鬧鬧,沒有管教,他們就會覺得其他親人比咱們對他們好。還有就是用跟我們在一起太習慣了,偶爾跟其他親人在一起比較有新意。如果長時間跟我們分開,他們還是會最想念我們,遇到挫折還是會第一個想讓我們安慰。孩子們其實也不是針對我們,他們只是跟我們一樣,太唾手可得的東西不會太在意,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其實我們付出那麼多也沒希望孩子回報我們什麼對嗎?等他們長大了經歷多了自然會懂我們了。就像我小時候都是我媽帶,我反倒覺得一年到頭只在家七天的老爸好,跟我媽總起衝突,我媽也流了好多淚,現在我一個人帶娃五年,我終於理解我跟老媽是怎麼回事了。相信你的孩子終有一天也會明白的。如果條件允許,適當把孩子扔給他爸,你自己也放鬆一下心情,不然內耗太厲害,早晚透支的。
-
29 # 漂浮的雲03
按道理說孩子是一手帶大如果你對他好的話的不應該說跟媽媽不親,你找了原因沒有?為什麼跟你不親?小孩子的心裡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誰對他好他就跟誰親,這是孩子最直觀的感覺,孩子才3歲你做媽媽的不無私奉獻難道還要外人無私奉獻嗎,都說媽媽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你呢?孩子跟爸爸親你要多鼓勵孩子跟爸爸親,而不是去吃爸爸的醋,把孩子的東西全部摔掉,這樣只會嚇到孩子,讓孩子更不願意親近你!孩子睡覺找爸爸,只能說明他跟爸爸睡覺會更有安全感,你想想你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我全職寶媽,倆孩子從小到大都是我一個帶大,就算坐月子也是我一個帶,去哪裡都是把孩子帶到哪裡,孩子小的時候做飯都要抱著,倆孩子小的時候都不要別人抱,更別談晚上睡覺跟別人睡覺了,連爸爸都不要,那時我是多麼想孩子跟他爸睡,我可以晚上睡個好覺,兩個一直都是跟我睡到大,現在上小學了才各自睡自己的小房間。我理解寶媽帶孩子的辛苦,有時兩孩子鬧我也會很煩躁,有時也會揍,但是孩子從來都沒有說跟我不親,走到哪裡都要跟著媽媽,所以寶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現在你家娃還小,還來得及,你對他好他自然是會對你好!
-
30 # 日子總會一天天好起來
你這應該是心理問題,強烈建議去看醫生。孩子找爸爸沒任何問題,而你認為孩子找爸爸是和你不親就有點兒問題了,因此而崩潰問題就更大了。除此之外,你需要反思這三年是如何帶孩子的。畢竟,帶孩子並不簡單是陪著她,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回覆列表
看到這個問題,我考慮了良久才來回答。
在心理諮詢師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中有許多跟你類似的例項。
從你的描述中,可以得知孩子三歲前,和你生活在一起,沒有嚴重的分離(超過兩個星期的分離即為嚴重)。
但孩子還是跟你不親,那就是孩子與你的關係沒有很高的質量。
她是否很少和孩子擁抱,你把對孩子的相處當作了一項“任務”在完成。
如果你給孩子喂水就只是當作一個任務,那麼就只有奶瓶這一過渡客體存在,而無形無質的母愛就沒有傳遞。
所以你要開始學習用心對待你的孩子,將一切任務變成與女兒一起的玩耍。
多和孩子身體接觸,讓孩子的心能真正體會到你對她無形無質的愛。
讓孩子感受到一個活生生的真愛自己的事物存在,孩子也會回報你同等的愛,這是一個彼此馴養的過程。
從現在開始,用心地與你的孩子相處,他們會跟你越來越親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