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廖二哥
-
2 # 老鍛不老
普通老百姓是絕對不會浪費糧食的。作為老百姓中的農民,他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
首先,糧食的生產,是農民曆經千辛萬苦,從種到收,要經過耕地種地,鋤地,澆地,割地。和後續的很多加工步驟。才能進入日常百姓的餐桌。每一粒糧食都凝結了他們的心血和汗水。
老百姓視糧食為命根子,就是一些秕穀也要收拾起來為牲畜做飼料。沒有一點浪費。自改革開放以後,土地包產到戶,糧食產量逐年增產,加上科學種地,優化品種,作為現在14億多人的主糧基本的解決。
目前溫飽問題可以說沒有了問題。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小飯店多如牛毛。在飯店消費的人群越來越多。
糧食浪費的問題就出現在飯店的消費人群,一桌飯菜能消耗掉一半就不錯了,剩下的只能倒掉。現在很多人沒經歷過餓的滋味,那是無法形容的。
他不是偶爾餓一頓的感覺。那是餓的你眼睛冒花啊!現在的人也許餓倆天才能體會到那時候餓的滋味,餓上一天也未必有多大的影響。現在我們的人口增加,加上各地搞開發,都建新城區,修高速,建機場等等。佔用了無數的耕地。
糧食生產沒有大量的土地保證是很難滿足我們14億人的吃飯問題,必須的每個人重視起來。現在的氣候,很難保證風調雨順,自然災害經常出現,國際形勢又不穩定,糧食生產最多的美國,別看現在要我們買買買。
真有一天我們缺糧食,那他就不是現在的模樣啦。要麼大提價,要麼掐脖子。這次疫情爆發後,各個糧食出口國都曾對我們下黑手,要停止出口我們糧食。這就是最好的見證吧。沒想到我們國家宣告糧食夠吃,進口是為了調劑口味,這他們才沒有控制住我們。
不然我們14億人的消費可不是誰能供的起。任何一個時候,記住一句話,家裡有糧,心裡不慌。所以必須的愛惜。所以我們必須的人人重視節儉糧食,不要有了幾個臭錢就去浪費,我有錢我樂意,那是害人害己。
必須的受到全社會的監督和有關執法部門的打擊。形成吃飽就好,不要浪費的好風氣。 -
3 # 風箏和桐桐的房車生活
絕大多數的老百姓家是不會浪費糧食的,就像我是70後,在我家裡只要沒有變質的飯菜是不會扔掉的。
不過我周圍認識的一些人就不是這樣,有一些比較年輕的剛結婚的,其實他們的收入並不高,經常叫一些外賣之類的,吃完第1頓第2頓就肯定不會再吃,直接扔掉了。
有一些青年人講究不吃隔夜飯,說對身體有害,但是做飯的時候又沒有規劃,經常一做一大堆,剩一多半然後就倒掉了。
這些人也並不是什麼富二代,有的時候還要靠家人接濟,只能說是一小的教育出了問題吧,壓根就不知道節儉。
見過那種父母是農村的,給拿來糧食吃的,結果年輕人不知道過日子好好規劃,好多東西都放到壞掉了,最後都扔了。
不吃隔夜飯,不吃剩飯剩菜。這些小事兒看著不起眼,其實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消費觀念和生活習慣的。
很多生活條件很優越,很有錢的人都不會浪費糧食的,都知道節約糧食。
而年輕人生活過於浮華,鋪張浪費,這樣的生活習慣很難有所作為的。
-
4 # 天山冰川愛好音樂書法
普通老百姓過的都是計劃周全的小日子,他們不會浪費食物。再則,他們的食物都是依靠自己的辛苦勞動所獲得,勤儉持家已經是優良傳統,需要繼承和發揚。
-
5 # 大漠孤煙0909
有些普通老百姓家會浪費食物,比如老百姓婚喪嫁娶,生日宴會,請客吃飯,農村有人講排場,大操大辦,就會造成了食物過剩浪費。但是提倡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大家要傳承發揚光大。
-
6 # 申士
至少我們家不會。兩個人都是工薪階層,養著一個小孩。吃飯都是能在家裡邊吃就在家裡邊吃剩的東西這一種第2天接著吃,除非有編制的東西才倒掉。甚至小孩剩的東西我們都吃了。老百姓掙點錢不容易,怎麼捨得鋪張浪費啊?
說句不該說的,我認為這些鋪張浪費就專門指的某些階層。他們吃飯不花錢,喝酒不花錢。甚至幹啥不花錢。然後就感覺所有的東西都來得很容易。東西來的容易了,又吃不完,自然而然就浪費了。
我們需要制度清明。只有清明的自主嚴格的法律才能讓國家強大。打死蛀蟲!!!
-
7 # 水天17
普通百姓家不會浪費食物,那是要花去家庭收入的一大部分換來的,城裡的早市為什麼那麼多人買菜?因為吃的食物便宜,能省錢。花辛苦錢買回來的食物,哪會那麼輕易就浪費掉?
-
8 # 漂泊遊士
普通百姓家如果有位50歲以上老人的基本上不會浪費飯菜,剩飯剩菜老人會給自己食用。普通百姓家如果都是30歲以下青年人的絕對會浪費飯菜,因為現在年青人都不吃剩飯剩菜了,而要做到完全沒有剩飯剩菜是不可能的。還有各大中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有那個學生沒有浪費過飯菜?那些說普通百姓家不會浪費糧食的都不是實話。
-
9 # 棺材木
會浪費呀比如婚慶辦酒席!但普遍人一輩子沒幾次浪費!就算浪費了會心疼好久,而那些人三天兩頭吃公家的吃老闆的不知今年是幾時,一生不知柴米價
-
10 # 使用者化學老師
普通人家家裡的糧食是自己花錢買的,老年人一般都是很節約的,年輕人就難說了,因為網上常說隔夜菜,飯都不能吃,吃了會這個那個,平時菜,飯燒了,有事不回來吃了,這種事情常有,多出來的食物就按網上說的倒在垃圾桶裡了。
所以網上有些事情是不能亂說的,有些人聽信則明,自己從不思考,你怎麼說他就怎麼做。好好的糧食就這樣浪費了。
-
11 # 軍歌嘹亮ABC
普通的老百姓家是不會浪費食物的。
都是小門小戶,每一分錢都是血汗掙來的,吃喝拉撒睡都是要花錢買來的,尤其是糧食,怎能捨得浪費呢?像我們這些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更是不會浪費任何食物。而且每頓的剩菜、剩飯我都是主動吃掉,不會浪費任何食物的。
我是15歲之前在農村長大的,之前就不知道什麼叫大米。我們這的生產隊種的都是玉米,大豆和高粱,自己家園田地種點小米,就是穀子。生產隊小麥種的也有很少。因為我老爹在公社上班,所以我們幾個孩子也是吃商品糧,所以,每個月就有幾斤白麵供應,老媽時不時地做點白麵饃吃,或者偶爾嘮一回油餅,這都是往往家裡來客人的情況下。經常吃麵食是不可能的。
記得我第一次吃大米的時候,應該是80年,是我家哥哥當兵回來探家,從內蒙帶回來的一小袋大米,因為大米少,老媽做的是大米粥,因為沒吃過,所以我特意問老媽,才知道是大米。雖然喝的是粥,也真好吃啊!往下嚥滑溜的。我們從小都是吃小米飯和大碴粥長大的,最喜歡吃的就是大餅子。最不喜歡的就是小米飯,吃的時間長了就感覺難以下嚥。等我們搬到城裡之後,當時的糧店就開始供應大米了,而且每個月每人只有一斤,應該是三四毛錢一斤,這樣一個月我們有六斤大米,每個月只能吃一兩次大米飯,感覺相當不錯咯。
從1840年開始,中國的百姓苦難深重,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作為中中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吃飽飯。經過了40年的改革開,我們已經大大地實現了原有的目標。現在可以說,不是愁吃飽飯的問題,有時候,是犯愁吃什麼的問題,所以自然就出現了,浪費食物的現象。
而這些現象大多出在機關,學校,飯廳等地方,而且浪費食物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和有錢人。比如公司的的聚餐,學校食堂的餐後,各個單位的食堂。這些浪費現象才是應該要制止的。
相對於普通的家庭,我對孩子的教育也是,無論家庭經濟發展到什麼程度,都不要浪費糧食。因為浪費糧食,有罪孽,老天爺會降罪的,這也是我們從小長輩們對我們
所以普通百姓人家,尤其是會過日子的人,是不會浪費一粒糧食和食物的。
-
12 # 李冬秀面向陽光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2020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疫災、洪災、蝗災等,讓世界為之震驚,聯合國都發出通知:糧食告急,請珍惜糧食!
作為普通人家一般是不會浪費糧食的,大多數人家日子是算著過的,在這緊要關頭,更加愛惜糧食。
我這次去旅遊區幫親戚做事,發現每個食客都比較節儉,吃多少飯打多少飯,剩菜不多,偶爾有剩的都打包帶走,有的人湯未喝完,交押金後把湯端回去,再把湯罐送回。
廚房裡沒有一個人倒飯,飯冷了、看相不好的蒸一下員工自己吃,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糧食尤為可貴。
聽說工廠和學校食堂浪費還比較嚴重,在此呼籲有關部門一定嚴加管理,珍惜糧食!
還有大款,他們的生活過得滋潤,大手大腳慣了,吃的東西很講究,吃不完的喜歡倒掉,這類人要學會節儉。
普通人家一般不會浪費食物,條件不允許呀。
節約食物光榮!浪費食物可恥,讓每個人知道糧食來之不易,群策群力,不能讓中國人餓肚子!讓每一個人都有飯吃。還有就是農民不能讓土地閒置、荒廢要擴大種糧面積,及時供給。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民以食為天,朋友們都來珍惜食物吧。
-
13 # 電影小說閱讀吧啦吧
不會。
父母公婆都是50年代的農村人,對飢餓有深深地恐懼,這種恐懼已經刻到骨子裡了。所以對土地和糧食有種變態的依戀和珍惜。
村裡人大都養雞養貓養狗,有了這些動物基本沒有浪費那一說。剩飯菜給貓和狗,它們用捉鼠看家的本事換口飯吃,不寒磣。
家裡收土豆和地瓜等剩下的小豆豆都要摘回去,媽媽會用鐵鍋烀熟了拌上花生殼麥麩餵雞。
後來我大了,到了城裡。挎著籃子去菜市場的大爺大媽們,也是精打細算,討價還價的聲音裡透著煙火氣。
我自認為也挺會過日子的。在媽媽和婆婆的雙重影響下,始終認為浪費可恥。老話說的好,吃了不疼撒了疼。
親戚們孩子的衣服都輪著穿,彼此知根知底,挑選出來,洗乾淨了一樣穿。
飯桌上也儘量做一頓的量,剩了真的可惜。
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周圍的人基本都差不多,精打細算過日子,絕不浪費任何東西。
-
14 # 墨香大媽在西安
有這種情況。買回來的糧食保管不好,發黴了,吃不成就扔了;飯做的多了,沒有及時吃,放壞了;不小心把飯倒在地上,嫌髒不吃了;飯做的不熟或夾生,不好吃,也就不吃了。
早先我們住平房區的時候,有一個鄰居,成天倒飯。因為婆婆養了幾隻雞,鄰居大姐幾乎天天倒飯給雞子吃。有人說她,少做點飯,夠吃就好,天天倒剩飯,浪費糧食,多不好。她嘿嘿一笑,還是不改。
80年代初期,我們上學、上班,糧食都有定量。學生一個月30斤,一天一斤。記得我們在學校食堂吃飯,早餐一個蒸饃、一碗稀飯,女生剛好,男生有點不夠;中午一般兩個蒸饃一碗菜;晚飯一碗稀飯一個饃。算下來剛剛一斤。過去的蒸饃一個二兩,稀飯一份一兩。西安當時是一天二兩雜糧,八兩細糧,粗細搭配很好安排。
我們去石家莊實習,石家莊是一天三兩雜糧,七兩細糧,多出來一兩雜糧。當時是一天吃二兩雜糧,八兩細糧,第二天吃四兩雜糧,六兩細糧,早晚各一份玉米麵糊糊,還有二兩雜糧就吃一個玉米窩窩頭。有的男生不好好安排,月底幾天只能頓頓窩窩頭了。
過去城裡糧食定量,副食定量,自己家剛剛夠吃,一頓吃多了,下頓就餓著,家裡來客人了,月底家裡就沒啥吃了。倒飯、倒糧食不會發生,街上也沒見幾個胖子,三高很少。
現在糧食隨便買,蔬菜水果滿大街,生活條件太好了,扔幾個饃,倒一點飯都不稀奇。
節約糧食是一種美德。吃多少,買多少,吃飽、吃好、吃營養的同時,不浪費,不鋪張。
-
15 # zxj捐
普通老百姓家是不會浪費食物的。
浪費食物是那些餐廳,酒店,飯店,學校,尤其是中學食堂,私人承包制,孩子一個月交三百多四百元伙食費,不以孩子的營養飯菜做,他們是以自己的經濟做飯菜,做出來的飯菜孩子們都不愛吃,最後剩一大堆,我孩子每禮拜回家都說飯菜太難吃
-
16 # 裳裳而華
普通人家的浪費,都是失誤,比如保管不當壞掉之類。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和那種工廠大規模的捨棄殘次及邊角料,餐廳飯店一盤盤的倒剩,那不是一個量級。
-
17 # 金牛616
普普通通百姓家是不會浪費糧食的,這個用不著懷疑,他們都知道米麵來之不易,知道過日子的艱辛,知道是怎麼辛苦掙來的,還有好多事情或地方都是需要錢的,他們生活過得比較仔細的,很節儉的,根本是不會浪費糧食的。
-
18 # 我叫羊蠍子
自己花錢誰都不會浪費,再說老百姓已經給房子、教育、醫療壓得喘不過來氣了,都是自己的血汗錢,誰敢浪費啊?只有吃外快食的,不花自己錢的才會浪費。
-
19 # 曉鍾1
用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買點米和麵你捨得浪費嗎?自己吃還捨不得多吃呢哪有?浪費之說?古語說得好,不是自家的東西不心疼。浪費與不浪費,看是什麼樣的群體?微信買一個早餐,現在要八元錢左右喝一碗豆漿,恨不得把碗舔乾淨,對於那些在食堂裡可以花一元錢吃上自助早餐的人們來說根本不知道何為浪費收入的錢多,支出的太少太少那麼浪費與不浪費,對他們來講也就是太無所謂了
-
20 # 相逢是緣8888666
好人家不會浪費,受過教育的不會浪費。不管窮富任何時侯都不可浪費。有時一家觀點不一,因浪費發生茅盾,父親教育不了子女,人家有的說,你什麼年代,誰跟你比,社會把人引導成會浪費的生活。不浪費就活不了。本來不花錢能辦的事,逼著花錢,理念觀點的改變,老恩想吃不開無市場了。
回覆列表
普通老百姓家不會浪費食物,他們過日子有定律,自己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有些食物該買多少?今天有多少人
特別是農村的老百姓,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現在農村家庭都還保留以前老一輩的習慣,喜歡留舊菜和隔夜菜,都捨不得倒掉,如果需要倒掉的也是拿來餵雞鴨了。
老百姓吃的每樣食物都是自己的血汗錢買回來的,或是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怎麼會捨得浪費呢?
據我所知,一般浪費食物比較嚴重的是工廠,特別是今年由於城市附近不給搞養殖業,也沒有人來收剩飯剩菜了,工廠的剩飯剩菜直接倒進垃圾桶,當垃圾處理掉。
身為農民工的我,看著工廠飯堂將大盆大盆白花花的米飯直接倒掉,心裡真不是個滋味。
每次看到這種場景,我都會想到,之前在家裡種田時的辛苦,一年到頭辛苦勞作,連口糧都不夠吃,工廠飯堂每天倒掉的米飯都夠我吃一個月了。
假如把這些剩飯剩菜都給我拿去養豬,養雞,我還用打工嗎?
唉!想想都心疼!
我不知道大家對浪費的概念是什麼?
總之,我個人是比較節約的,可能是小時候吃苦吃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