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踢踢美食
-
2 # 使用者QL山水645894324
我們那裡是包餃子必不可少。自已另外製涼拌菜,蒸年饃。
-
3 # 廣林174820301
過年啦!這是我小時侯最喜歡喊的一句話。而今巳年過七十,對過年已沒有小時侯那樣的熱情和想往,我又老了一歲。過年吃的就是我平時吃的菜,沒有什麼特色小萊。熱鬧的氣氛就是兒女們到我們這裡吃一頓年夜飯,和大年初一的拜年。然後就是給孫子,孫女發壓歲錢。總的來講是圖個新年皆大歡喜。
-
4 # 酷酷的小狐狸
各種炸製品,炸雞炸魚炸豆腐炸麻葉,蒸一些花樣的花糕,棗糕
-
5 # 張遼陽
我是陝西人。在關中離咸陽有10來公里。看過大秦帝國的都知道情人向來簡樸。在除夕之前蒸饅頭蒸包子,炒臊子肉。除夕吃餃子,初一吃臊子面,正月5號10號,15號都是吃餃子。這是我能記到以前的過年的吃法。現在生活都好了,但是陝西人的飲食習慣還是那樣,不怎麼會烹調。當然廚師除外,陝西的藍田自古是出廚師的。
-
6 # 咸陽二怪麻花
春捲
春節想到的第一個小吃當然是春捲了。春捲,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
春捲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南北方都有,但是做法不同,而東北、北京一帶的春餅口味最為可口。春節之時,準備幾樣小菜,烙上一疊薄薄的小餅,這味道不僅僅是美食,還包含著新年的美好味道。
油角
油角是廣州的一種小吃,各個地方的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製作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餡料不同,甜的包糖,鹹的換成蔬菜即可。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
在離春節還有十幾天時,家家戶戶就要開始炸煎堆油角了。炸油角主要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油角一樣油潤,富足。
江米條
江米條屬於春節過年必備食品。外表香甜,酥脆無比是無數80後的童年回憶。其主要做法是用糯米麵加豆粉和麵後在燜鍋裡蒸出來,放在石臼裡用棒子捶,再擀成圓形,曬乾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或者上漿即可。
糖瓜
北京有句民謠———「糖瓜祭灶」,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糖瓜外形圓圓胖胖,由麥芽糖製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是很好的零食,可惜現在已不多見了。
炸麻葉 麻花
炸麻葉兒是湖北、安徽、重慶,以及中國北方部分地區特色傳統小吃,過年的保留節目,是春節的小零食。麻葉是麵食經油炸製成,口味分鹹、甜兩種,在和麵時加鹽或糖。
做好的麻葉,因外形似葉子,上面佈滿芝麻,故稱「麻葉」,又叫油炸果子,
開口笑
色澤金黃,口感酥脆,油潤綿甜的小食品。將和好的麵糰摘成小劑子,噴上適量的水,然後沾上白芝麻仁炸至其浮上油麵時,表面裂開口就出鍋了,彷彿吃一個開口笑在新的一年就能笑口常開。
芝麻酥、花生酥
製作方法和打炒米相類似,以芝麻和花生仁為原料,將川糖煎成糊狀再與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攪拌,倒入錫盒內鋪平壓實,用刀切成小方塊。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過年不可缺乏的食物。
油果
製作油果要先將糯米碾成粉,將糖煮成糖液與糯米粉搓均勻,搓越久越鬆軟。搓成粉團後再捏成一個個狀似乒乓球大小的粉團,表面粘上白芝麻再放進油鍋中燒炸,將粉團炸成深紅色即可起鍋。過年時將油果蒸軟作為下酒料,這是在小時候新年期間每餐不可缺少的食餚。
蛋散
蛋饊的俗稱,有的還稱之為翻角。廣東小吃,酥、脆、入口即化。主要以麵粉、筋粉、雞蛋和豬油搓成落油鑊炸,炸到淺黃色時便撈起,蘸麥芽糖便可吃。
餈粑
餈粑同樣也是春節裡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餈粑為春節做準備,其樂融融。
餈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裡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裡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餈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年糕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新增不同的輔料製成的節令食品。過年吃年糕的傳統習俗,從周代就開始了。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既寄寓了五穀豐登、生活富足的美好願望,又取「年高」的長壽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經發展成色彩豐富、形狀各異的新年美食。
粘豆包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包的年餑餑。粘豆包大都是黃米麵做成,餡是豇豆、紅小豆或綠豆的。黃米麵是由糜子磨成,糜子品種也不一樣,有黑糜子、紅糜子,他們的粘度色澤大不相同,最好的造型是底寬上窄,光滑圓潤,小巧玲瓏。要整整齊齊擺在蓋簾上,口感香甜軟糯。
湯圓
湯圓,因它「飄」在碗裡,像是一輪明月掛在天邊,象徵團圓吉利之意,主要是南方人愛吃的春節食品。在糯米粉中包以豆沙、果仁或肉餡等。舊時在江浙地區還流行在湯圓中包一個小錢,誰吃到,誰就有「好運道」。不少地區都流行吃湯圓,但以寧波湯圓和成都湯圓最為有名。
豌豆黃兒
豌豆黃分粗、細兩種。 北海公園仿膳、漪瀾堂賣的是細豌豆黃兒。廟會上賣的則是粗豌豆黃兒。這是用沙鍋將豌豆煮爛成泥,加上小棗,澱成粉坨,扣出,切成像切糕一樣的菱形塊,用手推車運至 廟會上兜售。由於大多出現在春天的廟會上。因此,人們聽了他們吆喚:「哎,這小棗的豌黃兒大塊的咧!」就感到有新春的意味。
-
7 # 老董聊美食
一般做皮渣,花糕,餃子,大鍋熬菜
-
8 # 林小果
我是山東濰坊的,我們都是提前蒸上兩鍋饅頭,兩鍋包子,皮凍提前做好,還有濰坊白菜蒸雞得提前做好,因為這兩個是冷盤,三十頭午,炸蘿蔔丸子,炸耦盒,土豆盒,還有我們這用肉灌的香腸,做的魚,還有炒的豆腐,土豆燉雞,豬頭肉
-
9 # 誠信是金13311092390
豬蹄成為餐桌上必有的硬菜,
年糕是必備品,配上紅糖,手都化了,
自己用地道的濰縣蘿蔔活上面粉炸個蘿蔔丸子
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年年有餘
年三十晚上的餃子包上花生,紅棗,和鋼鏰,來年取個好兆頭,
過了辭灶就開始每天揉麵,蒸我們地道的大餑餑
問答活動
-
10 # 長治瓜皮
華人的地方,有道硬菜大家都喜歡,那就是紅燒肉
-
11 # 萬家燈火張家人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過年是一個忙碌著又幸福的日子,尤其是春節前三天,小時候是媽妥媽和奶奶好像不知疲倦一樣,炸蘿蔔丸子,炸帶魚,炸肉丸子,炸豆腐,滷一大鍋肉,把雞肉洗好剁好,鯉魚提前炸好,還有豆腐豆腐皮各種蔬菜都會收拾的妥妥帖帖的,三十那天上午就開始包好幾種餡的水餃(白菜即百財,芹菜即勤快,豆腐即都福,韭菜即長長久久)等等,所以小時候覺得大人他們好歷害,長大後,才知道不是不累,而是來自於對家人無私的愛,這種幸福感才得以一輩輩傳承下來。
現在的生活,雖然平時吃得也挺好,但是家人團聚還是會不知疲倦弄這弄那,為的就是許多人都追求的那種幸福感。
現在想想,還是特別懷念媽媽做的蘿蔔丸子湯,用香菜末,醋,香油,鹽在碗裡打底,用蔥花熗鍋,加水,做成稀點的麵湯,放入丸子,然後舀入剛才的碗裡,酸酸的香香的,還有好吃的丸子,即可當飯又可當菜,小時候覺得那真是美味,記憶憂新,以至於現在,鄉鎮上每次有供銷大會,廟會時都會開車前往,為的就是那碗小時候味道的蘿蔔丸子湯,那就是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
12 # 四君子47
油炸綠豆丸子,裡面放上小麻蝦。
-
13 # 夢2241014776
以前過年小吃,有閩南語叫“油酥餅”等等油炸食品……
-
14 # 山西煤炭哥
高平十大碗:第一碗天和蛋,第二碗水白肉,第三碗核桃肉,第四碗小酥肉,第五碗軟米飯,第六碗扁豆湯,第七碗水氽丸子,第八碗素丸湯,第九碗芥末湯,第十碗腸子湯。
-
15 # 南方大海630
糯米粑(新化一帶),內包紅糖,炒香的芝麻,吃進嘴裡,奇甜鮮香,綿軟爽口。
糯米紅糖粑粑,外酥裡嫩,色彩紅亮,香甜持久,湖南風味。
老豆腐,油鍋淺淺一層油,兩邊煎熱後,放醬油,少量糖,黃酒,鮮骨湯,芝麻,老鴨湯,辣椒粉,蒜茸,蔥米,滴幾滴香油,再煎一小會出鍋。香辣味醇,色澤金紅,外脆裡嫩,滿口生香。
-
16 # 玄殤218
我們沒什麼講究,家裡喜歡吃什麼就買
-
17 # 熱血不會冷切
我們福建閩南地區會做甜粿,碗糕,菜丸,醋肉,排骨,還有薯粉包,有甜也有鹹!味道好極了!只是現在越來越少有年輕人去學這些傳統的手藝做小吃了!
-
18 # 胖毛妹
莜麵窩窩沾湯湯,炸糕,山藥魚魚,
-
19 # 認真的毛筆與宣紙
小時候我家過年,基本都是我媽做飯,記得那時,我媽要提前炸丸子,炸麻葉,炸帶魚,那時家裡還有一個自己挖的地窖 ,放白菜(還有什麼菜我現在記不得了),再到我上初中時 那時物品已經跟豐富了,我們家4口人,我媽就做4涼6熱,4涼是拍黃瓜,涼拌三絲,熗蓮菜,芹菜腐竹,6熱是雞一隻,蒸丸子,蒸排骨,蒸黃燜雞,蒸小酥肉,在炒一個素菜,很豐富,也很好吃……
-
20 # 我想養個喵
大盤雞,皮帶面,想想都流口水!
回覆列表
可能是油的溫度過高造成的,因為鹹水角外皮是糯米做成的,就像炸湯圓時會爆裂一樣的道理。或者是製作時外皮搓的不緊。
2.
中油溫浸炸 150度左右油溫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