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953722184963
-
2 # 使用者9585130950018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存在時間較長的朝代。隋朝末年爆發了農民大起義,隋朝政權搖搖欲墜時,618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淵趁機反隋,攻佔長安,建立唐朝。唐朝末年政治腐敗,爆發了唐末農民起義,在農民起義打擊下,唐朝政權名存實亡。907年唐朝節度使朱溫廢除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唐朝滅亡。所以從618年唐朝建立到907年唐朝滅亡總共289年。
-
3 # 零九零五一
先說結論,唐朝大約有300多年的歷史,唐朝建立於650年,滅亡於950多年,延續了300多年,唐朝是唐高宗李淵在長安建立的一個王朝,在唐太宗李世民手中進入了貞觀之治,在皇帝唐玄宗手上進入了開元盛世,安史之亂以後唐朝逐漸的衰落下去。
-
4 # 天邊的一抹雲
回答:作為中國封建王朝鼎盛時期的唐朝,前後共歷經289年。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其後經歷了其子李世民(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武則天稱帝、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安史之亂等風起雲湧的重大事件,到907年後梁朱溫滅唐為止,標誌著一個輝煌的封建王朝的結束,中國古代社會復又從集中統一走向分裂割據的狀態。
-
5 # 糟糕的衛道士
唐朝幾百年從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淵開始到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柷為止一共出了23位皇帝,這其中包括了“武周”的則天大聖皇帝則天大聖皇帝武曌武則天,如果不計算武則天,唐朝一共出了22位皇帝。
-
6 # CHIN天命
如果不是武則天篡唐建周,任用酷吏屠殺關隴貴族,李唐宗室,忠於李唐的能臣干將,周邊各國還是隻能被唐朝吊打,各地節度使只能老老實實服從中央命令。可是自從武周篡唐之後一切都變了,後突厥帝國復國,契丹反叛,大量任用胡將,地方力量超過中央,終於釀成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後唐朝仍然堅持150年,主要是唐朝氣數未盡,人民仍然認為唐朝是正統,出了很多忠臣良將,比如郭子儀,李光弼(其中李光弼是契丹人)。可是唐朝還是滅亡了,為什麼?因為內部有宦官專權,宦官多次殺害皇帝。外有藩鎮割據,中央始終無法解決藩鎮割據的問題。但是藩鎮也不是一無是處,藩鎮依然為大唐開疆擴土,安南打敗南詔,安南都護府光復,河西光復,吐蕃瓦解等等。可以說黃巢起義給了唐朝致命打擊,而黃巢叛將朱溫人稱豬瘟,更是毀了長安城,殺了唐朝皇帝,建立後梁。可這個後梁根本沒有人認同,唐朝滅亡後,契丹建國,但仍有唐朝支持者堅持反梁,終於攻滅後梁,建立後唐,此外還有南唐可惜都滅了。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
7 # 朕說
唐朝前150年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牛逼的國家之一,但這後面150年,因為經歷了安史之亂,確實開始走向了衰弱。
那麼,她是如何一步步由盛轉衰的呢?這裡面,還是有挺多故事的。
首先,安史之亂調侃地來說就是:唐玄宗帶著妹子楊玉環去泡溫泉,被安祿山搶了衣服還一通打。
這種老大光屁股被揍的尷尬的場面,導致了極其尷尬的結局:曾經最牛逼的君主被打到旮旯角,從此壓不住手下的囉囉了(藩鎮節度使)。
這通俗的說,就是當老大的,居然被手下給打了。
安史之亂持續了7年零2個月,之後唐王朝存活了150年左右。
那麼,咋活150年的呢?
第一 、當然是因為:錢包沒順走,銀子還在手
安史之亂的波及範圍主要在河北一帶,南方基本很安全。
這導致南北方經濟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
北方十室九空人都跑了怎麼賺錢,於是南方被重重地奶了一口,當然悶聲發大財。
再加上大運河可以把南方的錢糧直接運輸到北方,等於,江南能夠源源不斷提供大筆現金,而且是X付寶即時轉賬,立刻就能招兵買馬。
“今賦出天下,江南居十九”——韓愈
以前南北炫富:南方完敗
後來因為北方戰亂,南方慢慢就發展起來了
第二 、皇帝吸取了教訓,找最忠誠的心腹來統領軍隊
打架這種事,重要的不是打誰而是找誰來打。
大唐在安史之亂上面栽跟頭,主要是因為信任了小弟安祿山。
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拿炮幫忙打架的小弟一定要是自己人。
經過深思熟慮,排除了每次都跑的最快的文官,以及有犯事前科的武官,那就只有魚朝恩了。
魚朝恩是唐代的宦官。安史之亂髮生後,隨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頗得信用,歷任三宮檢責使、左監門衛將軍,主管內侍省,統率神策軍。
魚朝恩統率的這支神策軍,基本上,唐朝後期打架輸出全靠他們了。
第三、後面的皇帝,基本在位要做的事情都是打藩鎮了
安史之亂之後的皇帝,每天主要做的是3件事:吃飯、睡覺、打藩鎮。
哪位皇帝大神打得好,就強行續命一波,要是打不過,那就狂掉血。
提前劇透一下:大神還是挺多的。
762年-779年 共17年
大神一號代宗夫婦
作為安史之亂結束後第一任接盤俠,他們充分發揮了自己可攻可受的能力。
面對幾十個有錢有權的節度使,賣萌的賣萌,拉攏的拉攏,恐嚇的恐嚇,好歹把大唐VS節度使們的局勢差不多穩住了。
(收復兩京、 登基除奸、蕩平餘孽。)
780-806年 共26年
靠譜隊友:德宗李適 順宗李誦
背靠大神好乘涼,這兩位皇帝基本沒有重大失誤,在位期間屬於不功不過的狀態。
(德宗皇帝初總萬機,勵精治道。
順宗皇帝永貞革新,打擊宦官勢力,革除弊政。)
806年-820年 共15年
大神二號憲宗上線了
憲宗一出現就打破了被壓制的劣勢,徹底把藩鎮狂揍了一通。
神清氣爽之後,被打了的藩鎮基本可以服服帖帖分為4類:
1、不怎麼聽話但是得怕皇帝的:
2、幫忙震懾樓上的:
3、幫忙打吐蕃回鶻的:
4、幫皇帝賺錢的:
憲宗皇帝削藩鎮成功,史稱元和中興。
他就是韓愈《送董邵南遊河北序》裡的“明天子”。
821-840 共20年
傻叉隊友三人組:穆宗敬宗文宗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大神憲宗留下大好局勢,愣是被這父子三人玩壞了。不僅沒有揍到藩鎮,還被身邊的太監揍。
穆宗驕奢放蕩,導致河北三鎮叛變。
敬宗18歲被宦官殺害。
文宗受制於宦官,抑鬱而死。
840-859 共19年
強強聯手的挽尊大神:武總宣宗
這兩位大神人稱:一個大牛人一個小太宗,把樓上3人玩壞的鍋愣是穩穩接好了。
武宗:重用宰相李德裕,外攘回紇、內平澤潞、裁汰冗官、制馭宦官,史稱會昌中興。
宣宗:唐宣宗大中之政,有貞觀遺風。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859-907 共48年
戰五渣:懿宗,僖宗,昭宗,廢帝李裕,哀帝李柷
可惜,唐朝最後五個全都是戰五渣,後來他們就再也沒等到一位能carry的大神。
直到公元907年,唐朝最後一位皇帝李柷被朱溫毒死!
而,那個曾經最厲害的唐朝也就轟然倒塌了!
縱觀安史之亂後150年,其中有80年都是大神在力挽狂瀾。
但是,最後還是敗給了一群豬一樣的隊友!
------------------------------
-
8 # 未盡的才情
史學界把唐朝歷史分為4個階段,即初唐618年—712年,盛唐712年—766年,中唐766年—836年,晚唐836年—907年。其中,盛唐與中唐的分界點就是“安史之亂”。從唐朝國祚來看,安史之亂前的150年是唐北韓花著錦、烈火烹油到極盛的輝煌階段;而經過安史之亂的巨大打擊後,唐朝居然又延續統治了150年之久,這確實值得我們去思考。
長達十餘年的安史之亂對唐朝的打擊是巨大的。安史之亂後,唐朝一度出現了“雙懸日月照乾坤”——即唐玄宗和唐肅宗同時在位的混亂局面,可見安史之亂對唐朝統治集團有些顧頭不顧腚。然而,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安史之亂並沒有完成對唐朝根基的致命打擊,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統治者痛定思痛,對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從而使得唐朝壽命又延長了150年。以下筆者從這三個領域分別分析。
一、安史之亂後的政治改革:藩鎮政治體制的重建與鞏固眾所周知,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就是唐朝政府形同虛設的藩鎮管理體制,放縱地方節度使不斷坐大,最終形成了尾大不掉、起兵謀反的局面。因此,在安史之亂後,喘過氣的唐朝統治者,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削弱和奪取地方節度使的控制力。
779年,吐蕃、南詔入侵四川,以往這種事都是由中央政府指揮地方節度使出兵平亂,但唐德宗卻派出中央神策軍,在平亂的同時,滲入到藩鎮軍隊中,從巧妙的解體了藩鎮勢力。
此後,藩鎮數量也在不斷減少,中央控制的藩鎮數也遠遠多於地方獨立的藩鎮數。唐憲宗時期(807年),據《資治通鑑.卷237》載:
“是歲,李吉甫撰《元和國計簿》上之,總計天下方鎮四十八,州府二百九十五,縣千四百五十三。其鳳翔、鄜坊、邠寧、振武、涇原、銀夏、靈鹽、河東、易定、魏博、鎮冀、范陽、滄景、淮西、淄青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戶口外,每歲賦稅倚辦止於浙江東、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嶽、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萬戶,比天寶稅戶四分減三”。從以上材料我們可以看出,完全臣服於中央政府下納稅的州郡有49個,而此時,完全獨立的藩鎮才僅僅只有5個(即淄青鎮,范陽鎮、魏博鎮、成德鎮、淮西鎮),況且這著藩鎮名義上還臣服於唐朝。
因此,安史之亂後,唐朝政府行之有效的藩鎮制度和管理思路,使得藩鎮勢力的不斷削弱,中央政府管理範圍的因此而不斷擴大,是唐朝得以延續150年國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安史之亂後,江南地區為中央政府提供了強大的經濟財力支撐。安史之亂之所有沒有取得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沒有從根本上打擊到唐王朝的經濟基礎。古語有言:蘇湖熟天下足。唐朝時期,江南地區已經成為全國的經濟重鎮,僅僅蘇杭二地每年為唐朝政府納稅的數額就超過了西北諸鎮。安史之亂爆發後,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中原地區因戰亂人口大量銳減,經濟慘遭破壞,正是江南地區持續雄厚的經濟供給才給了唐王朝平亂的基礎。
因此,在安史之亂後,唐朝政府得不到北方地區有效的經濟納稅供給,但是卻穩穩的控制住了江淮地區這一片沃土,依靠江南地區穩定的小農經濟和繁榮的商業貿易,贏得了持續供血、延長唐王朝壽命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隋煬帝楊廣時期開鑿的大運河,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了作用。
三、思想領域的儒學復興運動,為唐朝王延續壽命起到了致命的作用經歷過社會動亂的人,都是渴望和平的。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動盪,人民都渴望過上穩定的生活,同時經歷了唐朝的盛世和安史之亂的杜甫有詩云: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憶昔》唐朝統治者們當然也知道,統一思想對於一個大一統帝國的重要性。在安史之亂前,佛道盛行,人民思想領域混亂,十分不利於帝國的統治。因此,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統治者就進行了儒學復興運動,利用了人民對和平生活的期望,“獨尊儒術”,大肆傳播儒家的封建忠君、三綱五常思想,強調自身政權的統治合法性,從而為延續唐朝的壽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唐武宗時期,為了突出儒家的統治地位,打擊其他異教思想,甚至出現了滅佛毀道的“會昌法難”事件,從根本上講,這一事件的根源就在於封建王朝統一思想的需要。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唐朝能夠在安史之亂後又延續了150年的壽命,除了其適時的改變統治思路,巧妙的解決了藩鎮格局這個面前棘手的難題外,還成功地維繫了江南地區的長期穩定和賦稅徵收,從而為帝國的正常運轉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而思想領域的儒學復興運動則為唐王朝統治的合法性提供了長期有效的支援,為延續了唐朝的壽命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9 # 茶亭浪子
安史之亂驚擾範圍不可謂不廣,持續時間不可謂不長,但為什麼陳勝吳廣大起義後,秦朝數年間就垮了,黃巾大起義東漢沒幾十年也完了,西晉八王之亂十來年後就沒命了,而唐朝卻延壽近150年,為什麼,且聽分解:
首先,我們分析這些動亂的性質,就能瞭解唐朝延壽的原因。陳勝吳廣黃巾軍他們的階級屬性是什麼,無產階級貧下中農,他們為什麼要拋頭顱灑熱血,沒法活了。這是一個王朝最害怕的動亂,底層民眾大規模大範圍長時間的動亂,他們破壞上層架構存在的基礎,當然秦末起義有舊王族興風作浪,東漢則還有權勢階層自我作死。西晉八王之亂是典型的中央機構的原子核爆,中央都沒了,哪裡還有這個王朝。
現在,我們來分析安史之亂的性質,它不是民眾暴亂,也不是中央作死,他們是邊疆防衛部隊作亂,他們的指揮官是胡人,部隊主力也是胡人,胡人是少數民族,他們牽涉的漢人主體民眾很少,不像太平天國一到武漢已是擁兵百萬之眾。那反過來說明什麼,唐王朝向心力還是很牛的,經濟基礎也是牢靠的,這是唐王朝延壽最主要的原因。
要不是玄宗急於求成,指揮失誤,安史之亂就會很快被平定的。雖說附亂百姓很少,但長時間大範圍的動亂,還是造成中央權威消解,權力下放,藩鎮遍地,再加上叛軍,政府軍以及政府借的外軍,在中原一番亂鬥,對中原經濟造成很大破壞,幸好睢陽之戰保住了東南財賦大區。
面對上述困境,再看唐中央政府如何自我求生,一句話重建中央權威,消解藩鎮實力。
唐政府重建中央權威,用一句話來形象說明,一條扁擔,挑兩個籮筐。扁擔是大運河,一頭挑起關中的槍桿子,一頭挑起東南的錢袋子。還要將扁擔附加另外一個含義,實行楊炎的兩稅法。戰爭破壞了均田制、租傭調製,影響政府稅收,兩稅法改丁稅為資產稅,擴大了財政收入,加強了中央實力。
消解藩鎮實力,一曰眾建藩鎮,相互牽制;二曰打擊強藩,插手人事安排。
藩鎮是安史之亂前就有的建制,它的目的就是防止邊疆遊牧勢力入侵,看安史之亂後幾乎沒有遊牧勢力入侵,說明藩鎮的正面意義還是存在的。它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起到保護唐朝的作用。
-
10 # 張明揚不說話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或許會很震驚的說:“啊!安史之亂後,大唐竟然又活了150年之久啊!”
這種震驚並不奇怪,在我們熟悉的歷史印象中,安史之亂後,大唐已是滿目瘡痍,特別是又進入了藩鎮割據的黑暗時代,一部藩鎮史似乎就是分裂割據的歷史,偉大的唐帝國被藩鎮所逐步侵蝕,最後走向了崩潰。
我在《天命與劍》一書中還專門就這個話題寫過一篇專文,為所謂的藩鎮時代正了個名。我們很容易忽視的是,唐帝國在藩鎮時代延續了150年之久,在時間上甚至長於有盛唐之稱的帝國前期。如果藩鎮時代如此的不堪,大唐帝國應該在安史之亂之後很快就崩潰了吧。
事實上,大唐最後的滅亡還真和藩鎮割據沒有什麼直接關係,這個鍋,藩鎮不背。
“經歷八年安史之亂後,為何唐朝還能苦撐150年之久?”如果可以原諒我的簡單粗暴,我甚至可以這麼說,藩鎮不僅僅不是大唐最後滅亡的原因,並且唐朝能延續150年的重要原因。
李碧妍在《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一書中指出,藩鎮政治不是大唐皇帝盲目草創的產物,更不是在安史之亂後為尋得暫時苟安措置失當的產物,而是“一種帝國為了化解安史危機,甚至帝國前期痼疾而採取的相當理性的舉措”。
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王朝正經歷著與太平天國前後清中央政權類似的窘境。很顯然,之前那種高度集權的政治模式已無法延續下去,清中央政權採取了向地方督撫放權,才有機會存活了下來,甚至迎來了所謂的“同治中興”。
藩鎮割據的最大罪證無非就是“分裂”,造成了唐代中央朝廷的孱弱。但事實上,藩鎮時代是介於“統一”與“分裂”之間,更接近統一的一種政治形態。唐代藩鎮雖然在數量上有四五十個,遍佈河朔、中原、邊疆(東南及西北)和東南,但其中始終有割據心態的也就是河朔一帶的藩鎮。但即使是最桀驁不馴的河朔藩鎮,也從不否認大唐王朝的合法性與正統,更別提另立中央獨立建國了。
在與藩鎮的博弈中,唐中央政權透過不斷地學習與自我調整,在很多時間都處於“主導”地位,保持著對藩鎮的權威與控制力,《危機與重構》一書認為,唐中央政權與藩鎮更為現實與靈活的政治互動,才是大唐帝國經過了安史之亂這波衝擊後,還得以長存一個半世紀的內在原因。
看見顧炎武的觀點後,你們就不會覺得我激進了。顧亭林將唐朝與藩鎮的關係視作某種相互依賴同生共死的“親密”關係,認為唐的最後淪亡與藩鎮的衰落有直接關係。
好吧,讓我們嚴肅地向被汙名化上千年的藩鎮致以深深的歉意,這明明就是一首忠誠的讚歌啊。
-
11 # 腦洞歷史觀
其實這個可以用周朝的例子來說明。
周朝分為東周西周,西周當然是周王室很強大的時期,相當於唐朝的鼎盛期,但到了周幽王的時候,因為內亂,導致周朝東遷,遷出自己的根據地之後,他的實力是非常弱的,很快就被身邊的鄭國欺負了一把,以前諸侯需要給他交錢,需要一年一朝見,三年一大見。但到了後面,基本上沒有人把周王室放在眼裡,所以才有齊桓公站出來說,我們要尊王。
但是,周王室就此倒臺了嗎?沒有的,周王室沒有倒臺,反而持繼了數百年,從春秋到戰國末,他一直都存在的。
為什麼呢?就是達到了一個平衡。
春秋時期的諸國爭霸,戰國時期的吞併,其實都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平衡,以戰國為例,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任何一個國傢俱備消失一個大國的實力,就算有,馬上就會引起大家的警惕,成為出頭鳥,比如齊國吞併了一個已經沒落的宋國-不是七雄之一的國家,馬上就成為戰國公敵,被諸國圍起來打。
到了後面,秦國想統一天下,他也面臨著困境,就是他要是動作太大,其它國家就會團結起來,所以才有後面的合縱術,一個方面之一,就是破壞掉其它國家組成反秦聯盟,如果這個聯盟組成,秦國是沒有辦法統一天下的。
就是有一股勢力,它不一定是絕對力量,但組合起來,就能夠達到一種平衡。
所以,周王室就成了一種精神領袖,誰打他,吃力不討好,只會成為大家的公敵。
我們看唐朝,唐朝的藩鎮割據是非常厲害的,各個藩鎮關起門來過日子,也不給中央交稅,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藩鎮都是割據的。割據的主要是河北山東一帶,那一帶的藩鎮是很厲害的,朝廷的官是進不去的。但是,同時,長安還控制著長江一線的軍鎮,這些軍鎮是效忠於長安的。
以比例來說,可能不到全國的百分之五十的GDP,或者用股份來說更好理解,就是大唐控制的股份可能沒有過半。那不過半就不能控制一個公司嗎?
當然不是,你只要保證自己是最大股東就可以了。任何的藩鎮再鬧,他是沒可能超過大唐的股份比例的。
如果超過了,那就直接董事局改選了。
當然,在更長的時間裡,長安控制的股份是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只是不像大唐是一個全資控股的公司。
因為佔有多數股份,所以藩鎮沒有辦法去挑戰長安的董事長地位。這是大唐能夠沿繼的原因,這個東西直到唐末農民起義,黃巢把南邊長安的基本盤給攪了,淮南等地的藩鎮也開始自主經營了,尤其是汴州的朱溫也成為一個不聽中央號令的藩鎮之後,它隔斷了南方跟長安的聯絡,大唐才正式走向末路。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藩鎮不超百分之五十,大多數只有百分之十不到,為什麼大股東大唐不滅了它們呢?
這就牽扯到一個成本問題,人家也不是想反大唐,只是想自主經營,威脅必不大。
另外,也不是沒滅過,是一直在滅,唐武宗的時候就對藩鎮有一個打壓的過程,但是成本很高,尤其是大唐一動,藩鎮就會抱團,而大唐又不可能調動所有的力量去做這個事情,所以在軍事上,形成了藩鎮聯合起來局勢優勢超過長安的局面。那大唐自然滅不了藩鎮割據。
而藩鎮要想團結起來滅大唐,難度更大,顯得更沒有必要。
這樣才形成了內有割據,但依然大家好好過日子的局面。
-
12 # 靈魂的感觸
八年的安史之亂,唐朝為什麼還能支撐150年之久?這三個原因是關鍵(1:成也“藩鎮”,敗也“藩鎮”;2:“瘦死的駱駝比馬大”;3:後繼仍有明君出)!下面,我便和大家來詳細說一說。
成也“藩鎮”,敗也“藩鎮”!藩鎮是唐朝的一種軍制,是唐朝在繼承前朝在重要地點設定都督府逐步演變而來的,唐睿宗時設節度大使,玄宗時開始擴大節度大使職權,並在邊境設定十節度使,統稱"藩鎮"。由此,形成了所謂的藩鎮雛形。
藩鎮設立的原意便是保衛國家,防止邊倕各異族的進犯!但由於過度的放權,使得藩鎮的首領即節度使權利過大,特別是握有軍政之權,加之遠離中央朝廷,不受管制,也成為了一大隱患!安史之亂便是最好的證明,安史之亂的主要領導人便是一身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的安祿山!安史之亂雖然動搖了唐朝的根基,但並不能一下就讓唐王朝走向覆滅,為什麼呢?原因也在於這種制度!舉個相似的古代制度吧,大家就明白了,那便是西周的分封制,兩者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知道周王朝在春秋時期就早已沒了昔日的輝煌,但為什麼能一直延續到戰國後期才滅亡呢?一是因為它的正統地位,而是分封的各國勢力相互制約,在沒有絕對的勢力下,誰也不敢貿然造次,去覆滅周朝!而剛經歷安史之亂的唐朝也一樣!其他藩鎮還是支援唐王朝的,這也是唐朝還能延續150多年的原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們知道,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時代,像如今的國外,還有以唐為名的唐人街,外國亦稱我們為唐人
為什麼呢?因為唐朝有著名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當時是一片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縱使受到了八年安史之亂的破壞,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唐朝雖不復往昔,但還不至於立馬覆滅!
後繼仍有明君出古時,一個朝代的興盛往往與君主有著很大的關係,唐朝雖經歷安史之亂,大不如前,但有幸的是,後繼仍有明君出現,像唐武宗在位期間,唐朝中後期較為平穩的一段時間,史稱"會昌中興"。最為有名的便是有“小太宗”之稱的唐宣宗李忱
宣宗時期是唐朝繼會昌中興以後又一段安定繁榮的時期,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
有此三大原因,唐朝自然還能屹立百年而不倒!
-
13 # 陸棄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除了強漢,就是盛唐了。唐朝疆域遼闊,與之有關的歷史事件也非常多。唐朝早期,經歷了貞觀之治、武周革命和開元盛世,國力異常強盛。但在唐玄宗天寶後期,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雖延續了150年的國祚,最終仍免不了長達一百多年亂世的來臨。
史書文獻中關於唐朝的記載,玄宗以後往往記載簡略。可實際上,玄宗以後唐朝還曾經歷三次復興,甚至徹底解決了吐蕃進犯的問題。
回到問題,唐朝為何能夠在安史之亂後維持長達150年的統治呢?
筆者認為原因如下:
其一、安史之亂後雖然藩鎮割據,但由於各鎮實力相當,無法相互吞食,故而他們只能共尊朝廷,維持割據的狀態。
其二、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是藩鎮勢力過大,玄宗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發達,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相反,百姓不僅擁護朝廷,還十分厭惡安祿山、史思明等叛軍,人和的因素仍然掌握在朝廷手中。
其三、唐朝前期國力強大,雖經安史之亂,周邊國家仍然不敢輕視唐朝。畢竟神龍革命後,改朝換代的周朝仍然歸政於李。
最後、最有可能滅亡唐朝的吐蕃最終經回紇與唐朝兩國盟軍的夾擊走向消亡,唐朝身邊最大的威脅遭到剷除。
以上四點,筆者認為正是唐朝能夠在安史之亂後延續150年的根本原因。
-
14 # 資治通史
安史之亂是唐朝極盛反衰的轉折點,但是歷經八年之久的叛亂最終被平定,也沒有了顛覆唐朝的政權,大唐朝依舊是李家的天下。所不同的是苦人天下的老百姓,唐朝國力虛脫,頹廢不堪,更致命的是導致唐朝衰落的藩鎮割據愈演愈烈。此時的唐朝形同一個外強中乾的胖子,疾病纏身,苟延殘喘。
公元874年,兩個鹽販王仙芝、黃巢率先舉起了推翻唐朝的大旗。10年後起義軍終於被剿滅,但是唐朝的政權遭受了沉痛的打擊,雖然沒有滅亡,但土崩瓦解的唐王朝已經名存實亡。
公元907年四月,梁王朱溫篡唐自立,國號大梁,建元開平,朱溫被稱作梁太祖。大梁政權的建立,標誌著唐朝的滅亡,中國重新分裂,五代十國的混戰從此開始。此時距公元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經歷了將近150年。
那麼,安史之亂後,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唐王朝憑什麼對存活了150年呢?
答案是憑三個人,也就是唐朝歷史上的三個中興之主,分別是:唐憲宗李純、唐武宗李炎和唐宣宗李忱。三個人開創了唐朝中後期著名的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和大中之治。三個小盛世雖然沒有將唐朝拉回歷史上最鼎盛輝煌時期,但成功的為唐朝續命近150年。(唐憲宗)
唐憲宗李純(805——820年在位),唐朝第十一皇帝。唐憲宗李純是個奮發有為的皇帝,他在位後“讀列聖實錄、貞觀開元故事,竦慕不能釋卷”,他把“太宗之創業”,“玄宗之治理”,都當做效法的榜樣。為了糾正朝廷權力日益消弱、藩鎮權力膨脹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權威,平定藩鎮的叛亂,致使“中外鹹理,紀律再張”,出現了唐朝中興的盛況。(唐武宗)
唐武宗李炎(840——846年在位),唐朝第十五皇帝。唐武宗在位期間作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症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通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宗教,例如佛教,景教等。會昌五年,武宗下令拆毀寺廟,沒收大量佛寺土地。故在佛教史上列為“三武滅佛”的其中一位號武字的君主,又稱會昌滅佛。由於滅佛成功,從而擴大了政府稅源,鞏固了中央集權。(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846——859年在位),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即位後,致力於改善中唐以來遺留下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對內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抑制宦官勢力過度膨脹,打擊不法權貴、外戚。在位期間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對外不斷擊敗吐蕃、回鶻、党項以及奚人等國,收復了大片在安史之亂中被吐蕃人佔領的土地。唐朝國勢漸起,百姓安居樂業,使本已衰敗的唐朝呈現“中興”的小康局面。
所以說,唐朝能在安史之亂後堅挺150年,主要是得益於三位皇帝的有力作為。如果從安史之亂後唐朝皇帝就開始自甘墮落、不思進取,那麼唐朝早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桶。
-
15 # 理工男讀歷史
安史之亂雖然嚴重破壞了兩京和河北,但唐王朝實力猶在、氣數未盡,江南和蜀中賦稅之地儲存完好。中唐、晚唐時期,先後有三次興起,又三次衰落。
第一次是唐代宗、唐德宗父子倆大概四十年。先是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吐蕃入侵丟了西域。代宗時期一直在積蓄力量、防禦吐蕃,到了德宗時國力已經恢復不少。但德宗急於解決藩鎮問題,大批藩鎮反叛,局面再次崩潰。德宗向藩鎮妥協,把注意力放到了吐蕃那邊,之後的二十年一直在消耗吐蕃;
第二次是憲宗時期到穆宗、敬宗、文宗大約三十五年。憲宗時期元和中興,解決了藩鎮問題,吐蕃也由盛轉衰。但憲宗之後的三個皇帝控制不了宦官,尤其文宗時期牛李黨爭和甘露之變大損唐王朝元氣,宦官專權到了頂峰;
第三次是武宗、宣宗中興到懿宗、熹宗、昭宗的崩潰,歷時六十多年。武宗、宣宗雖然是中興,但只是壓制了矛盾,並沒有徹底解決宦官、藩鎮的問題,老百姓的日子還算好過。到了懿宗時期橫徵暴斂、胡作非為,宦官勢力急劇膨脹,農民起義出現,藩鎮割據再起。熹宗、昭宗時期已經迴天無力,只能看著唐王朝滅亡。
總之,唐王朝一直到昭宗前期都是有機會的。但當最後江南賦稅之地、帝王權威、百官支援和中央直屬軍隊全部失去之後,已經真正迴天無力了。
-
16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安史之亂後唐朝之所以還能支撐150年之久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話總結:用江南賦稅供養神策軍以威懾地方,再說得具體點就是江南的賦稅收入成為了安史之亂後支撐唐王朝的經濟基礎;而神策軍則成為了安史之亂後支撐唐王朝的軍事支柱。
安史之亂的平定並非單純依賴於唐王朝的中央軍,事實上地方藩鎮節度使中也有相當部分忠於李唐王朝者參與到平叛過程中,與此同時安史叛軍內部也發生了分裂——安慶緒殺安祿山、史思明殺安慶緒、史朝義殺史思明。實際上安史之亂的平定與其說是唐王朝消滅了安史叛軍不如說是安史叛軍內部的分化瓦解使唐王朝得以集中精力消滅史朝義這一核心叛亂人物,這時有相當多的叛軍將領實際上是作壁上觀。正因為如此安史之亂平定後的唐王朝其實是無力解決藩鎮割據問題的,不過藩鎮倒也不完全是和朝廷處於對立關係的——中晚唐的藩鎮勢力大致分為四類:范陽、成德、魏博河北三鎮是直接由名義上歸順朝廷的安史叛軍餘部演變而來,所以是對朝廷最不恭順的;山東、河南地區的藩鎮主要是負責震懾河北三鎮的;西北藩鎮則多為防備吐蕃、回鶻等外族勢力的;江南藩鎮在所有藩鎮勢力中是最弱的,他們無力挑戰朝廷的權威,實際上扮演著為朝廷收繳賦稅的角色。在這四類藩鎮中西北、江南的藩鎮基本上對朝廷不具有威脅性,山東、河南地區的藩鎮儘管是為震懾河北三鎮而存在的,但他們往往在朝廷和河北三鎮之間首鼠兩端以儘可能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具備一定的威脅,當然威脅最大的還是河北三鎮。李唐朝廷為應對來自河北三鎮以及首鼠兩端叛服不定的山東、河南等地的藩鎮一方面利用藩鎮之間的矛盾令其彼此牽制,另一方面重整中央禁軍——安史之亂前唐朝的禁軍分為兩大系統:一是沿襲自北周、隋以來的府兵十二衛,二是自高祖李淵晉陽起兵的老班底中選拔出來的元從禁軍經歷次擴編髮展而來的龍武軍。然而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唐朝老牌禁軍戰績不佳,反而上演了逼迫唐玄宗縊殺楊貴妃法馬嵬譁變,與此同時一支原來駐守在帝國西部邊疆的野戰部隊日益進入朝廷的視野——這支部隊叫做神策軍,本來是盛唐時期防禦吐蕃的邊防野戰部隊,安史之亂爆發後東調平叛。唐代宗時期吐蕃利用唐朝剛平定安史之亂後的虛弱局面佔領長安,迫使唐代宗出逃,這時神策軍扮演起扈從護衛的角色。唐代宗重返長安後對神策軍進行大力擴編,使之發展成為一支十幾萬人的部隊,在平定安史之亂和抗擊吐蕃的戰鬥中這支部隊在戰火的歷練下湧現出大批名將,士兵的訓練素質和裝備水平也優於其他部隊。這支軍隊除了鎮守京師外還以八鎮為主要基地出屯京畿和關內廣大地區。神策軍與唐前期單純負責宿衛的禁軍相比實際上是一支由中央直接掌握的兼備宿衛和征伐雙重職能的國家常備軍,這支部隊的存在對地方武人的覬覦之心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懾。唐文宗時期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圓仁曾這樣總結道:“左右神策軍,天子護軍也,每年有十萬軍。自古君王頻有臣叛之難,唯置此軍以來無人敢奪國寶。”除了直接受命於中央的神策軍之外,那些效忠於朝廷的藩鎮的軍事實力也逐漸增強:德宗朝的鎮海軍節度使、《五牛圖》作者韓滉就能組織起一直由精銳弓箭手組成的護航部隊保護住關中運送物資的漕船安全透過其他藩鎮的轄區。
唐朝後期實際上形成了一種神策軍坐鎮中央、服從於朝廷的藩鎮戍守地方、透過大運河將江南賦稅轉運到朝廷控制區以供養神策軍的經濟和軍事格局。在這種格局下中晚唐還是出了幾位強勢打壓藩鎮的雄主:唐代宗李豫在收復兩京、平定安史之亂後改革漕運、鹽價、糧價等,初步穩定了社會局面。唐德宗李適、唐順宗李誦儘管在打擊藩鎮上並無建樹,但一方面於內治上銳意改革,一方面聯合回紇、南詔打擊吐蕃,扭轉了對吐蕃的戰略劣勢,為唐憲宗李純的元和中興奠定了基礎。元和元年(806年)剛繼位的唐憲宗李純就平定了西川節度使劉闢的叛亂。元和十二年(817年)七月隨鄧節度使李愬發動雪夜奇襲攻下蔡州,平定淮西軍閥吳元濟發動的叛亂。元和十三年(818年)七月憲宗調遣宣武、魏博、義成、武寧、橫海諸鎮平定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發動的叛亂。元和十四年(819年)七月宣武節度使韓弘入朝,並兩次貢獻大量絹帛、金銀、馬匹,要求留在京師。然而憲宗駕崩後唐朝連續出現唐穆宗李恆、唐敬宗李湛兩代荒於朝政的君主,他們在位期間不僅一度被憲宗打壓下去的藩鎮勢力死灰復燃,宦官干政的現象也愈演愈烈,以致於發展到宦官可以執掌皇帝的廢立乃至弒君的地步。唐敬宗李湛之弟唐文宗李昂繼位時放宮女三千餘人出宮,又放五坊鷹犬,減省冗員,頗有一番勵精圖治的雄心,然而由於操之過急導致自己企圖誅殺宦官的計劃洩露,結果宦官勢力發動政變將其軟禁。之後唐朝又一度出現過唐武宗李炎的會昌中興、唐宣宗李忱的大中之治:平定澤潞鎮、擊敗回鶻烏介可汗、收復河湟、平定安南。然而宣宗李忱駕崩後的唐懿宗李漼、唐僖李儇都沉迷於聲色犬馬,在他們的治理下各種政治、經濟、軍事問題都湧現了出來。從860年起位於今天雲南省和緬甸部分地區的南詔政權兩次入侵唐朝的安南都護府(今越南北部)。唐朝為防止南方藩鎮像北方藩鎮一樣做大成為割據勢力,所以一直致力於限制南方軍力的發展,於是不得不臨時從中原抽調兵力前去征伐南詔。戰後的鹹通四年(863)一批從徐州、泗州一帶徵發來計程車兵奉命駐防桂林以威懾南詔,當時朝廷與士兵們約定三年後期滿輪換。可三年之期屆滿後朝廷卻像忘了他們的存在似的,壓根沒調新的部隊前來輪換的意思,就這樣這批士兵在桂林又駐守了三年。到了鹹通九年(868)朝廷為節省調兵的經費再次選擇性失憶,這下士兵們再也不能忍受了——他們推舉糧料判官龐勳為首領率部北上還鄉。本來這支部隊的兵力並不多,問題在於他們沿途的州府郡縣的兵力更少,於是他們出湖南後沿長江東下,過浙西、進淮南,攻佔了今天的山東南部、江蘇、安徽北部等地,至此唐朝的江南賦稅生命線被攔腰斬斷。朝廷慌忙調集十道兵馬將這次起義平息下去。儘管以龐勳為首的義軍高層被唐軍殺死,但義軍殘部就此混跡各地,成為當地的不安定因素。
公元875年五月在今天的河南長垣爆發了王仙芝領導的起義,當年六月黃巢舉事響應王仙芝。起義軍轉戰山東、河南一帶,在半年之內“南至壽廬,北經曹宋”,席捲15個州,甚至一度逼近東都洛陽。878年王仙芝戰死後義軍推戴黃巢為主,黃巢自稱沖天大將軍,廢唐年號,自建年號為王霸元年,一時間昔日的龐勳舊部紛紛投奔起義軍。878年王仙芝戰死後黃巢成為起義軍的新領袖,他見中原各地兵力雄厚,於是帶兵渡過長江在唐軍防守薄弱的南方地區不斷迂迴穿插。至此李唐朝廷在地方上的統治體系幾乎被完全摧毀,各路征討將領紛紛擁兵自重成為一方諸侯。到884年六月黃巢起義被鎮壓下去後唐朝的統治根基已完全動搖:軍事支柱神策軍在戰爭中消耗殆盡,而作為經濟支柱的江南賦稅也指望不上了,因為在鎮壓黃巢起義的過程中唐朝不得不授權地方藩鎮自行募兵,於是當初唐朝最不願見到的一幕發生了:藩鎮割據已不再是河北獨有的現象,而是普天之下的常態。這時李昌符據鳳翔,王重榮據蒲、陝;諸葛爽據河陽、洛陽,孟立方據邢、洺,李克用據太原、上黨,朱溫據汴、滑,秦宗權據許、蔡,時溥據徐、泗,朱宣據鄆、齊、曹、濮......在大唐疆土上一時間出現無數個割據一方的小朝廷。數年後王建入川與西川節度使陳敬暄爭奪地盤並阻斷劍閣(今四川劍門),至此巴蜀及其南方的嶺南也脫離朝廷的管轄,大唐天子已淪落到和昔日的東周天子一樣要看諸侯的臉色行事的地步,可以說這時的李唐皇室已退出中國歷史舞臺的中心,接下來輪到各路藩鎮勢力輪番登場表演了。
-
17 # 文物樑子
安史之亂是一次偶然事件,雖然經過了長期謀劃。但完全可以避免,因為我們看到,安史之亂髮生完全是由於唐玄宗用人失察造成的!其二,是較長時間的太平生活導致的統治階級上層腐敗風氣,給了安祿山可乘之機。是一次統治者之間的爭最高統治權鬥爭!
它與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沒有直接關係。安祿山巧妙地利用了民族文化這件外衣。安史之亂後,唐朝並沒有進行民族清洗,沒有進行民族劃線,就說明唐朝前期實行的開放包容政策是正確的!
它也不是唐朝政治體制的必然結果。相反,唐玄宗有意無意地破壞了唐初的三省六部制間的相互牽制相互協作機制!
因此,安史之亂傷了元氣而已。做了一次大手術,身體肌體的整體還是比較良好的。唐前期的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成果是豐厚的,對凝聚政治向背,統一文化價值趨向起了積極作用。經濟發達的核心區域日益明確,形成以蘇州湖州為中心的經濟保障區域。兩稅法基本能夠保證中央政府的執行與必要的戰爭經費開支!唐代總德宗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等還是有一定的作為!
此外唐朝對外影響還沒人能夠在取代!
當然安史之亂的最大危害是形成各地程度不同的軍閥割據,這成為唐朝尾大不掉的惡性囊塊!
一場突發的惡性事件留下的惡性腫瘤最終要了唐家的家國命!
-
18 # 清水空流
應該說,如果沒有安史之亂以及後來的藩鎮割據,大唐也未必延長國祚一百五十年。正是由於安史之亂延長了大唐的壽命。
安史之亂髮生在盛唐時期,給唐朝的破壞是空前的,但唐朝的“合法”根基還在,皇帝依舊控制中央政府,不同於東漢黃巾起義,皇帝失控。權臣秉政。如果是這樣的話,唐朝就完全有可能提前150年滅亡。雖然大唐歷經黨爭,宦官專權,皇帝幾乎也是昏庸之輩,但皇權與藩鎮基本上維持了一個政治平衡。藩鎮需要皇帝確認他們的合法性。而皇帝需要藩鎮駐守地方。如果沒有藩鎮給唐朝駐守邊防,以唐朝中央政府實力恐怕也難以抵抗,可以說,唐朝的中央朝廷和藩鎮形成了一個彼此合作相互合作的關係。再一點就是。在安史之亂以前。唐朝對地方控制就不強。中央集權程度不高,唐朝軍事政策是守外而虛內,所以安史之亂才能夠一個多月長驅直入直抵長安。而中央集權發揮到極致的是明清。軍事政策是守內而虛外,中央集權的好處與壞處都在朝廷,如同一個大腦一樣。唐朝的架構類似於“聯邦”不會因為區域性地區“獨立”而失控。可以說,明朝的滅亡就是中央權力的高度集中,而唐朝可以延續150年就是由於中央權力比較鬆散。
最關鍵一點就是藩鎮不是割據,起碼在名義上藩鎮繼任必須得到中央朝廷的任命,雖然這個任命就是一個手續,但沒有就是“不合法”這也是為何朱溫滅唐以後,各個藩鎮立即獨立,因為他合法效忠的物件沒有了。在當時,藩鎮是具有“忠心”的,只要皇帝不實際剝奪他們的利益。面對外來的入侵,他們實際上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樣在客觀上起到了保衛李唐皇室的作用的、尤為重要的是在邊防、賦稅。財源,兵力各個方面朝廷幾乎不會有任何花費。而且藩鎮會給中央輸送稅賦、守備邊疆的作用。再就是天下民心還是心向大唐的、中央財政依靠兩稅法。使得唐朝中央政府有著穩定的財賦收入。有著一支穩固的軍事力量、由於掌握這些有利資源。使得藩鎮不敢輕易造反,一旦造反就是眾矢之的。藩鎮也知道,以安祿山的能力都,沒有成功,他們就能不行了。所以看似不堪的李唐王朝由延續了150餘年。
-
19 # 朝文社老張
答:比起安史之亂前,大唐王朝遠播四方的強大榮耀來,安史之亂後的中晚唐,卻也有個公認亮點:命硬。
安史之亂結束後,差點被要了老命的唐王朝,也基本是被大放血:河西走廊和安西盡數淪陷,吐蕃的鐵蹄一度殺到長安眼皮底下。中原大地也是藩鎮四起,各處藩鎮畫地為牢,動不動就與唐王朝叫板,內部還有宦官朋黨來回折騰。中晚唐一個半世紀裡國都淪陷了六次,天子也外逃了九趟,每一次都是眼看要涼涼的模樣。但即使這樣,這內外交困的大唐,竟把這絕大多數的難關都挺了過去,硬是苦撐了150年。
而且除了硬撐外,這風雨飄搖的一個半世紀裡,唐王朝還又締造了一系列治國業績。一度打服藩鎮重創吐蕃,幾乎追近了盛唐時代的榮光。如“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曆中興”等輝煌時代,更是閃耀史冊。再對比一下安史之亂剛落幕時,唐王朝那一片爛攤的模樣,就更得感慨一聲:百病纏身的唐朝,能苦撐一個半世紀,確實是個奇蹟。
為什麼能有此奇蹟?除了後世史家大書特書的,中晚唐各位帝王將相們的彪炳功績外,下面三個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卻也是大唐“命硬”的重要原因,甚至比起流光溢彩的“唐朝英雄”們來,這幾個因素,更有著超越歷史的思考意義。
因素一、通海夷道一場安史之亂,唐朝遭受的一大重創,就是被“斷血”。作為絲綢之路主幹道的河西走廊與安西要地,幾乎全落入了趁火打劫的吐蕃之手。除了取道回紇的草原絲綢之路外,大唐對外的陸路交通幾乎被斷絕,經濟損失無比慘痛,戰略態勢更嚴重被動。坐擁絲綢之路的吐蕃,除了能輕鬆享受“紅利”,更拿絲綢之路當跳板,一次次對唐朝發起打擊,甚至連長安都一度落入其手。
但是,就是在這慘淡的態勢下,千里之外的東南大地,另一條對外要道,卻悄然為唐朝搭起了“新血管”:通海夷道。隨著唐朝造船技術的進步和對外貿易的火熱,東南的海上貿易,也進入了繁榮期。以同時代阿拉伯人的記載,當時效能優良的唐朝船由於體積太大,竟連波斯灣都開不進去,每次造訪中東,都得提前換小船進港。
而在安史之亂大幕落下,河西走廊一片血雨腥風的年月裡,劈波斬浪的大唐海船,卻早為唐王朝開出了新路:以《新唐書》記載,這條“通海夷道”以廣州為起點,主要分為一條線路,一條向南抵達印尼爪哇,一條向西抵達伊拉克巴格達,還有一條更是延伸出去,直達東非海岸。換句話說,當時從廣州乘船出發,就可通航全世界。
於是,從中晚唐年間起,原本就貿易火熱的廣州,更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當時唐朝在廣州實行優惠的貿易政策,“百分之三十”的低關稅與唐朝政府高效的行政效率,更叫廣州吸引了世界各國的外商。唐代宗大曆年間時,每年造訪廣州的外國商船,就有四十艘之多,廣州的港口上停泊著“婆羅門、波斯、崑崙等舶,不知其數”。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的筆記裡估算,中晚唐時期,僅廣州一地的“外國常住人口”,就有十二萬人之多。
火熱的海外貿易,不但令“海外寶貨”大量湧入,更讓絲綢瓷器等中國物產源源不斷出口,賺取豐厚的利潤。在陸路絲綢之路斷血的情況下,大唐的海外貿易,從此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甚至到了晚唐黃巢之亂的前夜,為了方便絲綢的生產和出口,廣州城一度大面積栽種桑樹。火熱的貿易利潤,也給極度“缺錢”的大唐王朝,每年及時補血:“上足以備府庫之用,下足以瞻江淮之求”。困境裡的大唐經濟,就這麼被“通海夷道”盤活。
同樣重要的還有政治意義,安史之亂後,廣州除了是經濟重鎮,更是外交的“視窗”。唐朝除了要應對一撥撥藩鎮叛亂,西線更要面對吐蕃的磨刀霍霍。唐德宗年間時,名臣李泌制定“困蕃之策”,透過聯絡大食、南詔、回紇等“鄰居”反制吐蕃。可河西走廊已經淪陷,聯絡大食就只能走海路。於是大唐的外交使節們也臨危受命,一次次從廣州出海,冒著風浪跋涉萬里……
因素二、茶葉貿易而比起這條“黃金通道”來,另一個新興的“黃金產業”——茶葉貿易,更對大唐有著救命的意義。
小小茶葉貿易,對大唐能有多少意義?這意義,可大了去了,雖然華人喝茶的習俗歷史悠久,但直到唐代時,飲茶風氣才風行全國。中晚唐年間起,多山地丘陵的江西地區,茶葉已大面積種植,僅是在江西景德鎮市的浮樑縣,當時每年就“出茶七百萬跎,納稅十萬貫”。白居易《琵琶行》裡那句“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說的就是當時江西茶葉火熱貿易的盛況——每年茶葉成熟時,唐代四方商人都雲集江西,帶著真金白銀來賣茶。
這些引發火熱交易的茶葉,當時最重要的一條販運線路,就是沿漕運送到長安後,再販運到回紇西域等地。這條貿易線路帶來的,可不止是豐厚的經濟收益,更用大唐國防建設的重要籌碼:安史之亂後,產馬的河西走廊淪陷,大唐原本用於絲綢之路貿易的綢緞絹帛大量減產,可為了對抗吐蕃,大唐依然急需優質戰馬組建騎兵。茶葉,就成了新興的“剛需”貨物。
比起強敵吐蕃來,當時作為大唐“實在親戚”的回紇,雖說和大唐也時戰時和。但茶葉,卻是回紇當時最不可缺的寶貨。為了大唐的茶葉,回紇與大唐昔日的“絹馬(絲綢換戰馬)貿易”,被新興的“名馬市茶”取代。大唐可以用優厚的貿易條件,源源不斷從回紇獲得戰馬,安史之亂後一度萎靡的唐軍,也經過這一番苦心建設後滿血復活,再度擁有了強悍的騎兵部隊。
同樣重要的,還有李泌的《困蕃之策》,在這個謀略裡,回紇的態度才是成敗的關鍵。而有了每年繁榮的“名馬市茶”貿易,回紇的“立場”也就有了更穩定的保障:別管有多少過節,就算為了茶葉,也要鐵了心站“實在親戚”大唐這邊。所以一度攻陷長安的吐蕃,這才陷入了“困蕃之策”的大坑,到了唐德宗年間時已“兵眾寖弱,西迫大 食之強,北病回紇之眾,東有南詔之防”,對唐朝國防安全的威脅大大減輕。
因素三、淮潁水道但俗話說得好,打鐵還要自身硬,唐朝能解決這個國防難題,關鍵還是重建了一支強大的西北唐軍。這支軍隊不但多次力挫吐蕃,更在後來唐憲宗的“削藩”戰場上大顯身手。可要想組建強兵,糧食問題更是關鍵,這,就是大唐“命硬”的“另一因素之——江淮漕運裡的“淮潁水道”。
哪怕在盛唐年代裡,唐朝強國的一大支撐,就是發達的漕運。東南充足的糧食,每年透過漕運輸入關中平原,最多時每年多達兩百萬石。安史之亂後,唐朝的漕運也慘遭打擊,輸送量基本只剩了盛唐年間的一半多一點。但即使如此,這也是此時大唐的“救命糧”。
而在唐朝各條漕運線路里,江淮漕運更是意義重大,這條線路可以把充足的東南糧食,一年年供應長安、可在中晚唐時代裡,這條線路也是風險最大,藩鎮割據的局面,導致漕運線路經常被阻斷,特別是唐德宗年間時,各地藩鎮如果作亂,首先目標就是“江淮漕船”。如果這條“血管”不通,唐王朝基本就是提前“歇菜”。
所以,自中唐年間起,唐朝的統治者,都把漕運的重點,盯在了“淮潁水道”。這條水路溝通關中與東南,是整個江淮漕運線路上最重要一段。於是從唐代宗年間起,唐王朝就不惜血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疏通河道。終於在唐憲宗年間時徹底完成了改造——唐朝打通了“琵琶溝”路段,將這條水路大大縮短。
而其中的意義,也是立竿見影:唐德宗貞元二年時,沿著江淮漕運送來的漕米,就曾讓唐德宗喜極而泣:“吾父子得生矣”。唐憲宗年間,隨著淮潁水道的治理完成,唐王朝以暢通的物資供應,支撐了平定淮西藩鎮的戰事,特別是琵琶溝的開通,更讓“師人坐受其飽”。而東南豐厚的貿易收入,火熱的茶葉交易,也是沿著這條水路販運四方。可以說,就是這樣一條路,給百病糾纏的大唐心臟,艱難“搭了橋”。
如此“搭橋”的貢獻,拋開王朝興衰的立場,自然也有多少感慨收穫在其中。
參考資料:張經緯《博物館裡的極簡中國史》、盧厚傑《唐代財經問題與國家治理研究》、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中國航海學會《中國航海史》、張世民《楊良瑤:中國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節》、《新唐書》
-
20 # 薩沙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以大唐的強盛,被安史之亂破壞一通,傷及元氣,卻沒那麼容易滅亡的。
唐朝是618年建立,安史之亂是755年,而唐朝滅亡是907年。
也就是說,安史之亂後,唐朝還維持了150年左右。
表面上似乎很長,其實859年唐懿宗繼位時,國家就已經一塌糊塗,連續出現大面積的戰亂。
873年唐僖宗繼位,為人專好鬥雞打球,寡顧朝政,國家就徹底亂了。
由於關東連年水災,加上政治敗壞,鹽價銳升,使得盜賊不斷。
可以這麼說,隨後唐朝的20多年,都是苟延殘喘,名存實亡。
黃巢就是875年叛亂的,到884年才被剿滅。而黃巢從中國北面殺到南面,從東面殺到西面,破壞性極大,甚至長安都被他屠城。
民間說,黃巢殺人八百萬,其實這也不算是誇張。
黃巢死後,唐朝其實已經滅亡,地方實力派藩鎮軍閥,諸如黃巢部將朱溫,已經掌握軍政大權,建立國中之國。唐朝皇帝的命令,甚至出不了長安城,最終淪為朱溫的傀儡,又被殺害。
但就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尚且還有一定的實力。
安史之亂持續8年,破壞性很大,但尚且沒有讓唐朝傷筋動骨。
江南一帶並沒有受到北方那種戰火摧殘,而且大量中原人民南遷,為南方帶來勞動力,使江南的經濟則日益發達,最終其經濟規模凌駕於中原之上。
直到後來黃巢時期,四處轉戰搶掠屠殺,才導致全國殘破不堪。
安史之亂後出現了大量藩鎮節度使,成為土皇帝,但他們實力較弱,尚且不足以動搖唐朝的統治,只是割據一方而已。
比如稍後的唐德宗時代,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去世,其子李惟嶽不被唐室同意繼任,他就聯合魏博田悅與淄青李納舉兵叛亂。
唐朝立即派馬燧、李晟率領大軍擊敗叛軍,田悅被中央軍圍困於魏州(今河北大名),李惟嶽則被部下王武俊所殺。
隨後,盧龍節度使朱滔與成德王武俊對朝廷不滿,就聯合淄青李納、淮西節度使(約今河南省東南)李希烈、朔方軍李懷光叛亂,共推朱滔為盟主。
這次叛亂規模很大,但最終784年唐德宗採用陸贄之策,同意諸藩鎮的要求,拉攏他們,最終消滅了朱滔、李希烈、李懷光。
可見,當時唐朝軍事力量雖然衰弱,但勉強對付藩鎮叛亂,還是有一定把握的。
建立在軍事優勢基礎上,唐朝維持100多年也是正常。
而黃巢時期,當時全國已經殘破不堪,唐軍缺少補給糧草,實力降低到最低點,屢次被黃巢打敗。而藩鎮的軍隊為了自保,也不願意和黃巢拼命。
黃巢就像後來的李自成一樣,靠一己之力將唐朝內部幾乎掏空,是唐朝最後的掘墓人。
回覆列表
289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李淵於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都,後來又設洛陽為東都。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遷都洛陽,史稱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復大唐國號。唐朝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後日漸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滅亡,共延續了289年,傳了19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