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巨眼投資

    個人覺得,最大的問題是體量的問題。

    對於白電行業,東芝的白電佔有率太低,銷售完全跟不上,無法實現盈虧平衡。

    而銷售則一直是美的的強項,吸收東芝的技術能力,同時憑藉美的強大的平臺能力,銷售業績大大提高。

    解決了“開源”的問題後,美的還解決了東芝“節流”的問題。

    憑藉自身對於上游企業的控制能力,有效的降低了產品原材料成本,已經融入美的平臺後,人工及營銷等成本也隨之下降。

    有了美的的開源節流後,起死回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 2 # 金十新媒體

    曾幾何時,日本製造也曾創下一段輝煌的歷史,尤其是物美價廉的日本家電,成為日本人引以為傲的資本。當時,日本的家電產業風靡中國、美國、歐洲,在全球始終處於領先地位,也成為不少中國企業模範和學習的物件。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日本製造已經走上了下坡路,甚至走到了要靠中國企業“養活”的地步。

    140年老牌日企忍痛割肉,中國企業500億日元接手!

    擁有140年曆史的東芝,就是日本企業衰落的“代表”。這家公司被爆出在2008年以後持續地做假賬,讓企業憑空多出了1518億日元的利潤,連續三任社長因為這個問題被迫辭職。這兩年,東芝一直在裁員和破產到的邊緣試探,對於旗下持續虧損的業務也只能“忍痛割肉”。

    據統計,東芝先是以150億英鎊出售了英國的核電資產 ,又在2018年1月以46億美元賣掉旗下的西屋電氣,甚至還打算將旗下美國液化天然氣(LNG)業務出售給中國新奧能源,至於旗下的家用電器業務,則賣給了中國的美的集團。

    2016年3月,美的宣佈以537 億日元(約合 4.73 億美元)收購東芝所持白色家電業務80.1%股權,獲得了東芝品牌 40 年全球授權、超過5000項家電相關專利、在日本和中國的市場和製造基地、以及東芝家電約250億日元的債務。

    精明的日本人沒有想到,中資“救活”了東芝家電!

    東芝集團揮淚大甩賣,美的接手其家電業務是不是“撿了個大便宜”呢?在當時看來並不是這樣,精明的日本人賣掉的都是持續虧損、沒有前景的業務,其核心業務如半導體等是給多少錢都不會賣的;而好心“接盤”其家電業務的中國企業,被他們看成了人傻錢多的“冤大頭”。

    然而事情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被中國收購後的東芝家電竟然“起死回生”了。其營業收入2017財年達到2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7億元)左右,比處於東芝旗下的2015財年增加了5成,還在2018財年成功地扭虧為盈。而且,該公司透過充分利用美的的生產基地和銷售網,開始轉守為攻。

    除了在中國和泰國的自主工廠製造的家電之外,在泰國,僅2018年下半年就推出了30多款產品;在印度,預計將2020年在建設新工廠,並在今後5年裡投資計超過200億日元(東芝家電在2012年從撤離印度市場)。很明顯,當初將東芝家電無情甩賣的日本人打錯了算盤,果斷接手的中國企業賺大了!

    那些被中國救活的日本企業,13億人市場功不可沒!

    風水輪流轉,這些年被中國“救活”的日本品牌並不止東芝家電一家。2005年,陷入經營破產的Golf球杆廠商本間Golf在中國企業“收入囊中”,目前已經走上了復甦的軌道。其銷售額在截至2017財年的最近4年裡增長了70%,日本首相訪問美國送給美國總統的球杆也正是這家公司出品。

    還有,繼承三洋電機白色家電業務的AQUA於2012年被收入海爾集團旗下,數年後就實現了扭為盈。另外,被蘇寧雲商收購的日本大型免稅店連鎖LAOX(樂購仕)、被山東如意科技集團納入麾下的日本老牌服裝企業Verna(Renown)、被聯想併購的日本公司NEC,都在中國企業的幫助下逐步走向“復活”。

    為什麼東芝家電等日本企業在獲得中資注血之後能迅速復活,而過去一直在破產邊緣掙扎呢?這主要得益於中國13億人的巨大市場、以及遠超日本的經濟實力。對實力不斷增強的中國企業來說,能夠“藉機”吸收日本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熟練的勞動者,同樣能獲益巨大!

  • 3 # 靚仔236298803

    東芝的微電容電阻半導體各大品牌電器都在用,家電產品人家都不玩了,你還當寶了,天真爛漫!

  • 4 # 生活中的路飛

    本人做工業品銷售,接觸深有感受。說實在的,經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企業內部的反應速度。就說家電消費品吧。東芝這類的配件商往往都是日本的產品配件商。最簡單來說打個標籤,日企都能給你弄出一套章程來。現在國內企業都會要求箱子標籤推二維碼,民營企業很簡單,客戶要求什麼,打什麼就得了,從要求到完成,就一兩天的事情。而這些日企配件商呢?這個格式和現行品不一樣,要重新委託專門公司設計,這個標籤要重新買,一套流程下來,個把月過去了,最後說還要你加錢!當遇到產品設計變更的時候,反應速度可想而知了。

    眾所周知,終端消費品更新換代是很快的,傳統日企這種反應慢的情況就導致了失敗。但不能否認,這種反應慢的制度,造就了品質的穩定,這也是為什麼日本零配件市場一直在擴大的原因,可以說各類消費品,日本都在退出終端市場,轉而做其配件市場。

    但有個特例,就是日本松下。日本松下還是很強的,為什麼呢?就拿中國本土松下各個工廠來說,高層裡面會有蠻多華人。華人工作靈活。再看看死掉的東芝,企業裡別說關鍵崗位,就說中層領導的,連個班組長都,可能永遠都是日本人,工作能靈活嗎?

    東芝被美的收購又迅速活過來也是這個原因:東芝有生產實力,但是沒有靈活的市場應變能力。和美的一拍即合。

  • 5 # 盧詩翰

    並不是經營方法,而是經營理念和企業基礎的問題。

    回首1995年,當時世界500強榜單上有149家日本企業,三井更是多年蟬聯500強第一,被華人視為無法超越的巨無霸。索尼、夏普、松下、日立,東芝,三洋等號稱日本家電六巨頭,橫掃全世界的市場。當時的華人眼裡,日本電子產品,不但代表著時髦,還是品質的保障。

    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該榜單。

    更讓人意外的是,目前除了索尼、松下之外,其他公司的“日本製造”、“日本品牌”的背後,其實全是中國廠商。

    2011年,海爾收購三洋在日本和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白電業務。

    2015年,長虹收購了松下旗下三洋電視業務,獲得“三洋”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電視品類獨家使用權,並承接“三洋”品牌電視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2016年,日本夏普公司接受鴻海精密38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4.7億元)注資,成為鴻海的子公司。

    2016年7月,聯想以約13億元人民幣(200億日元)收購2011年成立的聯想-NEC控股公司NEC90%的股份。

    截止到目前,似乎只有索尼還在盈利的邊緣,日本曾經輝煌一世的家電產業,已經不復存在。

    日本的問題在哪呢?在於不會隨時更替

    日本人設計問題總是用非常完善的眼光去看,恨不得一眼看到底,把十年後事物都想到了。所以力求精益求精,大量的時間用在設計研發。大家想所謂的工匠精神,不就是把一個事物做到極致嘛?

    但是他忽視了時代,再往前走,壓根不需要那麼好的東西。再好的東西也很快很容易被快速飛奔的時代拋棄。

    比如手機,日本手機一直是很精品的,但設計時間卻很久

    你這邊外形設計就花了大半年,華強北那邊手機都上市兩個版本了

    你手機上市,那邊已經更新換代兩代了

    日本很難有中國這樣小步快跑,不斷更迭的思維

    所以逐漸的被新時代拉下了

  • 6 # 精釀資訊

    不是簡單經營方法的問題,能夠起死回生包含多種因素,國內14億人口的巨量市場、龐大的海外市場合力、美的銷售能力、日本的生產工藝、品牌優勢以及白電市場回暖等市場因素。

  • 7 # 帆辰科技

    東芝集團揮淚大甩賣,而美的接手後卻能起死回生,這究竟是東芝的問題,還是經營方法上的問題?要知道這裡面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就得先了解一些東芝的發展歷程。

    在很早以前,我相信大家肯定都聽過東芝電器,作為日本曾經物美價廉的產品,可以說受到很多使用者的喜歡,而且不僅僅是物美價廉,還質量可靠過硬,能把產品銷售到歐美等國家,可以說盛極一時啊。

    有句老話說的好,月滿則虧,盛極必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沒有辦法脫離這個規律的,作為日本140年的老品牌,東芝電器可以說是連年虧損,沒辦法了只好讓美的給收購了。

    但是美的這次的收購併不是全部都夠的,而且東芝以40年的授權作為交換,可以說美的把東芝大部分的產品賣到中國市場上,從而救活了東芝電器,問題上40年以後,當授權的時間到期以後,美的應該怎麼辦呢?難道不是徒作嫁衣嗎?

  • 8 # 餘雲陽

    怎麼說呢,起初我們用低價走量的模式成功幹垮國際對手,然後將之收購,再在新產品上使用收購來的技術賣更貴,這就是先弄死對方在用對方的技術掙錢這個時候就鮮有對手跟你作對了。就這麼簡單

  • 9 # 譚浩俊

    真的應驗了那句話,叫做三十年灑落、三十年河西。做夢也沒有想到,曾經風光無限的東芝,竟然淪落到大甩賣的境地。

    我們並不是說企業只能永遠好下去。如果這樣,也就難以有新企業誕生了。但是,像東芝這樣的世界知名企業,也會墮落,就有點想不通了,就覺得這個市場實在是太無情、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要知道,日本作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電子產品的生產製造大國,不僅產品質量好、影響大,企業的服務等也要明顯好於其他國家的企業。所以,日本的產品銷售情況十分的好,不僅日本國內,在中國等其他國家與地區,銷售狀況也非常好。特別是東芝,是具有140年曆史的老牌企業。也就短短的十來年時間,日本的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就到了需要甩賣的時候了。可見,這十多年來,世界科技水平發展是多麼的快、多麼地不可思議。

    當然,出現這麼多知名企業破產、倒閉、甩賣現象,與這十多年來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也是分不開的。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影響,讓很多原本還算活得不錯的企業,都危機重重,內部矛盾集中爆發。如東芝,竟然爆出了連續做假賬的問題,還有什麼可能不會發生呢?

    所以,對中國同類企業,也珧不同類企業來說,一定要有危機意識、緊迫意識,一定不要被眼前的成功衝昏了頭腦,以為自己永遠不可戰勝。特別是成功的網際網路企業,更要有危機感,有強烈的危機意識,要有時刻面臨深淵的風險意識和風險觀念。因為,創新已經讓所有企業頭上都懸了一把劍,一把隨時可能將企業攔腰砍截的劍。

    美的能夠救活東芝,也主要是藉助於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而不是美的比東芝管理得更好。東芝是窮人沒有骨氣,沒有窮出個花樣來,從而從內部入手,主動解決企業造假等方面的問題,真正重新站立起來。

  • 10 # 長樂未央大風歌

    日本公司掌握的晶片抜,電力電子器件,工藝等才是核心!沒有日本企業中國電視機都組不起來!!

  • 11 # 天道酬勤393616350231

    其實日本人的管理方式比較古板,不具靈活性,人力成本比較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不了,與中國的家電企業打價格戰肯定死路一條,中國企業目前的人力成本還沒有日本高,到了美的手裡,沒了競爭,但仍然有品牌溢價!盈利是正常的,反而虧損到不正常了

  • 12 # TETING特婷細胞夾

    東芝錯在不肯貼牌。美的贏在貼牌。

  • 13 # duxing96272561

    據我所知,美的都不太敢派駐管理人員,另外,美的做報表能力是有的,你懂的

  • 14 # 產業前沿

    於東芝,有彈性策略;於美的,搞不好是一塊雞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要儘量做到了。

    營收到贏利是必要關係,東芝的入贅的局面也類似。圖窮匕現,才見真知。

    是不是?值不值?起死回升?

    退潮後,誰在裸泳一目瞭然。

  • 15 # 大侃細語

    這是東芝集團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的策略。

    東芝本身為了發展,收購了核電技術雖領先,但有缺陷的美國西屋電氣,遇上核電洩漏,導致損失慘重。在核電被恐慌的背景下,賣出西屋為壯士斷腕的止損策略。

    賣出電視機、空調、冰箱這類家電業務,是為了聚焦於核心技術,提高競爭力。這類低端製造,競爭惡化,並不帶來多少利潤。而中國大陸人力成本相對較低,質量要求不如日本嚴格,人口規模又大於日本10倍以上,因此美的、海爾或海信收購這方面的東芝產業,扭虧為盈完全可以理解。

    東芝在核心元器件、數字儲存、醫療裝置等領域非常具有競爭力,仍領先於國際市場。

    說中國經濟大於日本,非常正常,人口面積都比日本打很多倍。但說中國經濟強於日本,酒有些夜郎自大了。

  • 16 # 舒牙醫

    時代,市場等等飛速的發展,一步差全體差。一步錯,再歷史悠久的企業都要倒閉。多少例子可以舉出來

  • 17 # 黃龍運

    當年的東芝萬家樂有一個高管叫蔡其武 被東芝萬家樂排擠出去 到了美的受到重用 美的收購東芝萬家樂之後 蔡其武做了總經理 後來蔡其武還是美的集團的副Quattroporte 日本人還是不會善用人才 公司裡矛盾重重 人事關係處理不好,人才也留不住

  • 18 # 龍華老李

    實際上是東芝認為核電比家電更掙錢,賣了家電、晶片等一眾業務去豪賭西屋的AP1000,結果輸的內褲差點沒有了。最後西屋玩不下去了,把還沒商用的AP1000賣給了中核

  • 19 # CNC加工金東輝

    其實真相只有一個:因為只有以中國的生產運營成本才能贏利。

  • 20 # 龍醫生的科普講座

    日本在某些程度上並不亞於華人,東芝在民用領域不是做不好而是利潤不大了。低端產品都出售了。東芝在軍工領域是很強的,比如數控機床。飛機的航電系統。直升機和反潛裝置。包括f22的裡面都有東芝的技術。人家比美的會做生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落羽杉讚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