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濤聲依舊80293083

    1、開啟手機中的【設定】進入系統設定介面;

      2、選擇【安全】功能進行設定;

      3、往下滑動找到【應用加密】設定;

      4、隨後進入隱私密碼設定介面,一直進行操作,注意要繫結郵箱等聯絡方式,避免之後修改隱私密碼時無法操作;

      5、設定之後,進入應用加密選擇介面,選擇一款需要隱藏圖示的軟體,以“便籤”為例;

      6、開啟【啟動密碼驗證】功能,再將【隱藏桌面圖示】功能;

      7、隨後需要進入設定訪問密碼介面,想要使用便籤時,只要在撥打電話鍵盤上輸入訪問密碼,就可以開啟隱藏的應用;

      8、設定好了之後,便籤應用就會隱藏,我們開啟電話功能,輸入訪問號碼(#開始,#結束),隨後會進入隱藏的應用資料夾,所有隱藏的應用都在此資料夾中;

  • 2 # 使用者2701211034394

    只有R7 Plus和R7s手機系統更新後,虛擬按鍵顏色自動由黑色改為白色,虛擬按鍵顏色不支援自定義修改,建議關注後期版本的更新最佳化。

    而且虛擬按鍵無法設定隱藏,自帶影片播放器和部分第三方程式在執行的時候會自動適配隱藏,以實際使用結果為準。

  • 3 # 圓知國際

    (蘇27服役時間晚於F15)

    蘇27這飛機是一款爭議很大的飛機,網路上對其評價褒貶不一。上世紀60年代末蘇聯獲悉了美國開始研製新一代高效能制空戰機(F15)後,就針對性的開始了PFI計劃(未來前線戰鬥機計劃),也被稱為反F15計劃(Anti-F15)。但是因為技術、設計等原因蘇27直到1979年才完成設計定型,1984年裝備部隊。而F15在1976年就已經裝備部隊,1979年就在以色列手中經歷了第一場實戰。

    (蘇27M基礎上加裝向量發動機而來的蘇37,三翼面佈局提升了靜不穩定度)

    蘇27因為研發時間較晚也因禍得福,諸如靜不穩設計、電傳操控系統、邊條翼技術、翼身融合技術都應用到蘇27上,讓蘇27相對於F15獲得了一些優勢,但是這種優勢的效果並不明顯。比如蘇聯出於穩妥目的,靜不穩設計的蘇2只放寬了2%左右的靜穩定度,跨亞音速和超音速段還會變為靜穩飛機,靜不穩設計對蘇27帶來的機動性提升非常有限,直到蘇27M專案變為三翼面佈局後,靜不穩係數放大到7%左右。同時蘇27的飛控雖然被稱為電傳作業系統,但其實只是俯仰控制是電傳操控,水平控制仍然是機械操控,這種半吊子的模擬式電傳飛控並不比F15的電子增穩式式飛控強到哪去。

    (蘇27空重甚至高於雙座的F15E轟炸型)

    同時蘇27的機體超重的問題一直存在,早期蘇27的空重在16.8噸左右,而F15A只有12噸多,即便升級到F15C後也才13噸多。兩者使用的發動機:早期AL31海平面最大推力12噸多,早期F100海平面最大推力10噸多。看似蘇27透過發動機將重量大的問題彌補了,但是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是0海拔高度的一個測試值,在高空不同速度段下最大推力會有明顯變化,在常規格鬥速度段0.5-0.8馬赫階段,Al31的最大推力比F100高不了多少,同時F100先進的數字話發動機控制系統在變化推力時反應更迅速,這讓AL31相對於F100空有一身“蠻力”卻無法發揮出優勢。也讓蘇27在垂直機動方面被F15壓制。

    (蘇27機翼設計存在明顯缺陷)

    同時蘇27的寬間距發動機佈局帶來的滾轉力矩增大問題,嚴重影響了滾轉效能,而後掠式機翼由於機翼剛度不足、抗扭力差而無法在機翼最外側設計副翼舵面,進一步惡化了滾轉效能。而後緣後掠式機翼設計因為翼根翼尖氣流散發不同步的問題,造成蘇27的可控迎角效能非常差,只有28度。而美國的F15可控迎角為40度,F18更是高達60度。至於“眼鏡蛇機動”這樣的瞬時大迎角機動,屬於不可控的大迎角機動,本事也是蘇27在達到迎角界限時機頭失控突然上揚,直到機頭達到110度左右迎角時才會恢復控制進一步改出,最終變成所謂的眼鏡蛇機動。而早在蘇27出現之前,美國飛行員博伊德就在F100戰機上就發明出來了,當時被稱為“平底鍋煎小鳥彈”,而後來瑞典的薩博35也可以做出類似眼鏡蛇機動的動作。

    (蘇27改進型號繁多,圖為蘇34)

    而蘇27的優勢在於大內油帶來的無與倫比的大航程,還有可觀的改進升級空軍,蘇27後來發展出多個型號,銷售多個國家。

  • 4 # 墨天工

    蘇27是俄羅斯的經典的三代機,由蘇霍伊設計局設計,是一款經典的單座雙發全天候重型空中優勢戰鬥機,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各種任務,雖然蘇27的機動性在三代機也是很好的但是主要還是以在本土作戰為主。對外攻擊主要以米格29為首。

    蘇27是屬於由中央流體力學研究院設計的氣動外形,採用了和米格29近似的外形,都是流體學院的作品,都採用了翼身融合技術,懸臂式中單翼,中央升力體佈局使整架飛機給飛機提供升力。

    蘇27於1969年開始研製的。於1985年正式服役,進行了多次的推倒重新設計,蘇27比F15要晚10年服役,所以要求在各項效能勝過F15,達到F15戰機的1.1倍戰力。

    蘇27在三代機中無論是氣動,航程,機動性,發動機上都是不錯的,但是缺點就在航電上,雷達上,尤其是雷達上,蘇27所用N001雷達由於電子工業的落後,為了追上F15戰機上所用的APG63雷達,不得不採用更大的體積,導致雷達超重幾百公斤,不得不對蘇27進行瘋狂的減重,甚至設計師還拿出現金說出減重一公斤就發多少獎金的故事。

    本身蘇27採用中央升力體佈局,機身比較薄。蘇聯的鈦合金加工工藝和複合材料就比不上美國,導致其機身結構強度比F15差很多,比如美國F15用一體成鑄成框架,而蘇27則用拼接框架,雷達超重讓設計師們在飛機上減重,出現了所謂的挎音速陷阱,就是說蘇27可以飛出9G的過載,但在0.85馬馬赫到1.25馬馬赫之間,飛行過載不能超過6.5G。

    蘇27空重17.4噸,正常起飛重量22.5噸,最大載油量9.4噸,最大武器載荷7噸,實用升限18000米,最大航程3790千米,做戰半徑1500千米,採用兩臺AL31F渦扇發動機,推力12.5噸,最大飛行速度2.35馬赫。

    蘇27在航程,氣動佈局上優於F15,在航電雷達上弱於F15,發動機基本持平,雖然說蘇27在氣動佈局上優於F15,但由於蘇27要求內載油量大,所以機體比F15大一圈,讓蘇27在氣動佈局上的優勢與F15持平了,機動性上基本都差不多。

  • 5 # 神話喵喵

    蘇27型戰鬥機作為蘇聯第四代(蘇標)戰鬥機,是蘇聯/俄羅斯的主力重型戰鬥機,於1969年開始研發,由設計師辛波設計,於1977年進行首飛。但是由於多項指標不達標,於1979年西蒙諾夫進行了重新設計,基本上對蘇27的每一個零件都進行了重新設計,我們才看到了今天的蘇27。

    準備空中加油的蘇27

    蘇27 誕生的時候,空中的天平已經在向西方傾斜,所以,最高統帥部認為他們需要一種新型的戰鬥機來維護西線的空中優勢。當時的西方已經開始了重型四代機的研製工作,其中代表就是美國的F-15戰鬥機,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空中劣勢,蘇聯決定:開啟蘇聯四代機的研製工作。這樣,蘇27的戰術需求就被提出:要求碾壓當時以有的西方戰機,同時還要和西方新研製同級別的先進四代機。事實證明,蘇27確實做到了。在面對F-15時,由於蘇27在設計時採用了升力體佈局,擁有著更加優秀的盤旋效能。並且因為蘇27的內部油箱更大,燃油係數甚至超了28%,可以肆無忌憚的使用加力,這都是蘇27擁有的優勢。

    蘇27的假想敵:F-15

    而且在面對西方二三代戰機時,蘇27表現一樣驚豔。蘇27可以先利用更加先進的雷達系統發現敵方戰機並且鎖定,在進入射程後搶先發射中距彈,逼迫敵機規避,或者直接擊落。在面對敵方轟炸機時能夠自身掛載的電子戰吊艙,快速穿過西方戰鬥機的掩護,並向轟炸機發射中距彈,在中距彈進入自鎖範圍後直接轉向逃跑,大大提高了截擊作戰的效率。在蘇27完成了他的基本任務後,蘇聯又開始了對他的潛力的全面挖掘。在蘇聯解體前,蘇聯完成了對蘇30、蘇33、蘇34等一系列的改造工作。這些改造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改進蘇27的最終成果:蘇35

    蘇聯解體後,其大部分國力的繼承者俄羅斯接管了蘇霍伊的生產能力。然而,隨著五代機的擴散和自己科研實力的落後,俄羅斯的蘇27系列已經越來越難以維護俄羅斯的利益,只好用蘇霍伊的頻繁出口為蘇57的艱難起飛攢下寶貴的盧布。

  • 6 # 航空之家

    蘇-27是俄羅斯典型的第四代重型戰鬥機,主要針對機型是美國的F-15,它是由蘇霍伊設計生產的單座、雙發、全天候重型戰鬥機,北約代號:側衛。其具備遠航程,作戰半徑達1500公里。重武裝。搭載兩具AL-31F渦扇發動機,擁有超強的機動性。蘇-27最典型的高攻角機動動作便是普加喬夫眼鏡蛇特技,而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是蘇-27第一次在西方世界亮相。

    1960年代末,美國為了應對米格-21、米格-25而相繼推出了F-15、F-16,並形成高低搭配的局面。而當時的蘇聯自然不甘示弱,並提出了針對這兩種新型戰鬥機計劃。經過蘇聯評估,他們最終確定了蘇-27和米格-29的高低配機型。蘇聯空軍對蘇-27提出了遠航程和大載彈量的要求。研發任務由帕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擔綱,他去世後米哈伊爾·佩特羅維奇·西蒙諾夫接任。

    1977年5月20日,蘇-27的原型機T-10首飛成功。而蘇聯透過間諜馬裡安·佐查斯基得到F-15的資料後,發現蘇-27效能堪憂,所以進行了大幅度改進。原型機的氣動佈局進行重新設計、進氣道也進行修改,發動機艙也重新設計。這大幅度提升了蘇-27的機動性。蘇-27問世後便憑藉卓越的效能技驚全球,在1986年至1988年創下27向世界紀錄。1989年蘇-27更是在巴黎航展上大放異彩,飛行員經過2300公里不加油奔襲,並作出眼鏡蛇機動,在完成筋斗動作後安全降落。

    蘇-27最驚險的動作當屬1987年9月13日在巴倫支海上空執行任務,當時一架蘇-27奉命驅逐挪威海軍P-3B反潛機。蘇-27突然減速後,加速從P-3B機腹下穿過,後垂尾將P-3B右翼發動機劃破,差點釀成墜機事故。

  • 7 # 天邊飄著故鄉的雲

    蘇聯在二戰後只研製了三種半戰鬥機。

    第一種是米格15系列,到米格21 達到頂峰,蘇霍伊改進到蘇-15才終結。

    第二種是米格25,第三種就是蘇27。

    米格飛機都是體積小,重量輕,重視機動性的前線戰鬥機。但是效能上總是有缺陷。火力不足,航程短,不具備全天候能力,沒有對地攻擊力。

    蘇聯曾希望用變後掠技術改善前線戰鬥機的缺陷,但是不成功。變後掠技術只適合截擊機和遠端對地攻擊機,執行遮斷任務。同期美國的變後掠技術也不成功。F-111過於笨重,F-14也是遠端截擊機,機動性也不突出。歐洲的狂風也是截擊機和對地攻擊機分開的,一機多型。

    真正和西方接軌的戰鬥機就是蘇27。在航程、速度、機動性、載荷能力、航電裝置和發動機上達到了可以與美國抗衡的程度,更是超過了西歐各國研製的所有戰鬥機。雖然在航電上很差,但是不可否認,蘇27是唯一可以和F-15對抗的機型。其他飛機根本不具備這個資格。

  • 8 # 軍機圖

    蘇-27大概是20世紀最“矛盾”的一種飛機。從氣動佈局上來說,與因設計上刻意避免F-111B的痕跡而拉開兩臺發動機的間距而誤打誤撞形成升力體佈局的F-14不同,蘇-27在設計之初就運用了中央流體力學研究院的空氣動力學研究成果。

    因此先天就有很好的氣動設計底子。蘇-27經常被評價為“補出來的”飛機,從T-10原型機到蘇-27S之間的巨大差異,也能體現該機在設計過程中的反覆和修正。蘇-27在同代戰鬥機當中擁有最大的機體,這一方面與蘇軍對於該機在航程、火力方面的要求有關,但也不能忽視該機設計時蘇聯較差的材料技術和電子工業水平產生的影響。而從後來蘇-27憑藉其巨大的機體平臺發展出包括制空型戰機、多用途戰鬥機、艦載戰鬥機、戰鬥轟炸機甚至海上巡邏機來看,蘇-27反而從龐大的機體設計上“因禍得福”。

    事實上,從蘇-27最終發展為蘇-35S、蘇-30SM和殲-11D、殲-16來看,該機可以認為是一種基礎設計遠比製造水準超前的飛機,換句話說,直到蘇-35S和殲-11D的出現,蘇-27才真正將其原始設計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致。

    蘇-27真正的問題是成熟得太晚,與當初預想中在歐洲大陸上與北約集團的F-15、F-16和“陣風”、“颱風”等戰機對峙不同,由於蘇聯的解體,蘇-27實際上在被中國空軍看中以後才真正派上了用場、並獲得了發展成熟的機會。然而到蘇-27的“完全體”出現時,第五代戰鬥機早已量產並服役,這使得蘇-27發展至今陷入了不尷不尬的境地——繼續改進蘇-27意義已經不大,而面對第五代戰鬥機其代差又難以彌補。可以說,蘇-27在設計上是相當優秀的機型,但“大器晚成”令它錯失了最佳的發展機遇。

  • 9 # 航空新視野

    蘇-27是前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推出的一款第三代重型雙發戰鬥機。其採用了翼身融合技術,懸臂式中單翼,同時配有邊條翼,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腹部進氣道,四餘度電傳作業系統, 靜不穩定等技術。可以說這款戰機在氣動設計和平臺整體方案,整合了美國空軍F-15和F-16戰鬥機的優點,即可以完成F-15那樣掛載大量的機載武器執行高速攔截任務,又可以像F-16戰鬥機那樣在低空低速環境下擁有較好的近距空中格鬥能力。

    可以說蘇-27的平臺設計是相當成功的。但是這樣一款戰機也有一些不足,例如蘇-27的雷達和火控系統。簡單形容就是粗大笨重。同樣效能的裝置要比歐美的裝置大很多,而效能可能還達不到歐美一些裝置的水平。

    這裡要看蘇-27戰機的定位,與很多蘇制武器一樣,蘇-27的航空電子方面的缺陷在前蘇聯境內大型的綜合防空體系支撐下並不明顯。而一旦這款戰機得不到地面指揮控制系統的支援與歐美同代戰機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引進第一批蘇-27戰鬥機,隨後也引進多批蘇-27戰機和蘇-30MKK戰機。中國主要看中的是蘇-27戰機的大航程和大載彈量。對其航空電子裝置和火控系統好評並不多。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航空工業開始組裝和生產自己的蘇-27戰鬥機,也就是後來的殲-11系列。以中國後來的殲-11B戰機為例如。除了外形與蘇-27相似外,在戰機的內部航電和火控系統大幅採用國內產品。另外導彈也大量採用中中國產PL-8B和PL-12空空空導彈。

    特別是近年服役的殲-16戰機在內部航電方面更為先進。基本達到世界三代半戰機的水平。

    所以說,雖然蘇-27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但是俄羅斯之前的技術並沒有充分發揮出他的效能。俄羅斯軍方也認識到這一不足,近年主推的蘇-30SM和蘇-35戰機大量採用國外的成熟裝置和俄羅斯航空工業的最新成果,其作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10 # 魂舞大漠

    在讀圖時代,顏值便是一切,三代機和四代機,世上只有兩款重型機,一款蘇-27,一款F-15,F-15生得如何呀?不是翼身融合,沒有前緣襟翼,加之原始的座艙,機械飛控,而蘇-27美得猶同天仙,氣動優異,一路魔改,F-15根本就與蘇-27不在一個檔次上。F-15出道早了點,當初設計太過保守,如果傷筋動骨,再去改的話,無疑重新設計一架全新的飛機,因是嘆口氣,還是算了,就這樣將三代王,四代王,拱手相送給蘇-27。因為優秀,自出世以來,製造了無數大新聞,如世間廣為傳頌的手術刀和眼鏡蛇。再有2000年獨闖龍潭,超低空掠過“小鷹”號航母,以其驚世駭俗,第一次打破了美軍航母“滴水不漏”的神話,有吃瓜群眾道,這要是實戰,“小鷹”號焉有命在!衣索比亞用之攻打厄利垂亞,厄方不支,蘇-27自此成為空戰王。這便是蘇-27,公認的王者,沒啥好說的。

    ▲雞蛋挑骨頭大法。沒啥好說的,西方比不過,也自放它不過,凡塗抹之法,必以雞蛋裡挑骨頭的精神,總要說出一條來,然而說出了兩條。一是大過載機動,不能超過6個G,因為當時高強度複合材料不太過關,即有解體之憂。不過超過6個G,甚至不比二代機,他們可是真能說啊,放著載體大,拓展空間寬,大升阻比,高推重比,低翼載,先天機動性好等優勢不說,且要眼睛裡插個棒槌。戰機設計只要平臺優秀,升級空間大,就是一款名符其實的好飛機,升級做蘇-35,脫胎換骨,四代沒有比它更優秀,即有明證。再挑毛病,嫌它航電水平不高,趕不上西方云云,這又是純粹地胡說八道,所謂的欲加之罪,F-15終至發展型,連個模擬電傳飛控都沒有,又如何說呢?

    ▲完美的藝術品。是美的內容和形式的最佳統一,造形高大,流暢,因為它是紅色帝國登峰造極時的產物,它的總師西蒙諾夫說,造它,如同打了一場斯大林格勒戰役,設計到達了頂峰。西方雖然嘴巴子硬,不停給它潑汙水,但心裡是極其忌憚的,美國從烏克蘭想法搞了幾架回去,總是不停地出現在紅旗軍演中,怎麼對付它,一直大感糾結。為此研製了F-22,對隱形戰而勝之。確實,不能隱形的蘇-27,要對陣F-22,不用說,是蠻費勁的。不過是以其代差優勢,完成的勝利。要說三代,它的所有飛機都不夠格。自從第一代的F-86,就沒能幹過米格-15,第二代F-4,也比不上米格-21,想不到第三代,又是如此。蘇俄天才的設計,不僅使美國有既生亮,何生瑜之感。

    ▲中國蘇-27。自成一派,在殲-11B以後,有了殲-11BS,有殲-15,還有殲-16,殲-16屬於自己的四代。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生產線,並實現技術完全自主之後,造得好,用得好,頻頻出動,無論對陣F-15,還是F-22,在體系支撐下,從未落於下風。它像飛舞的一隻小精靈,夠派夠帥。就是這,當年引進時還有人做過那後悔模樣,說什麼引進的費用超過了中國航空工業幾十年的總投入。現在不再這樣說,殲-11系列飛機,成為我空軍的頭等主力和王牌,衛護國家天空三十年,還在中中國產化的過程中,有力拉動了航空工業成長。大國不做那固步自封模樣,能引進借鑑學習,絕不閉門造車,各航空大國概莫如此。看來,當年這一選擇,真是目光深遠啊。

  • 11 # 聞驥

    蘇一27戰機 是前蘇聯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期間設計的最出色的單座雙發全夭候重型超音速戰鬥機,被稱為經典版的‘’四代機(也有稱三代半)王‘’。有無與倫比的作戰潛力,該機空中作戰能力很強,能夠遂行國土防空、空中打擊、海上巡邏、遠端轟炸等作戰任務。然而,蘇一27戰機的"王"者之風,體現在哪裡呢?

    其一:博採眾長鑄經典,獨領風騷騰九天。

    蘇一27戰鬥機是前蘇聯針對美國的F一l6,為搶佔制高點,於上世紀的1969年開始研製,1977年首飛,1985年進入部隊服役。該機在設計上採用了先進的一體化升力構思,翼身融合體技術,懸壁式中單翼,翼根有光滑彎曲前伸的邊條翼,雙垂尾,楔型進氣道,氣動效能良好,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大量採用的是鋁合金、鈦合金,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無機械備份,靜不穩定設計技術。

    其二:精心打造王子機,攻防兼備夭之嬌。

    蘇一27作為上世紀的雙發重型超音速戰鬥機,自定型服役以來,歷經數十年藍天洗練,鐫刻了許多時代印記,迄今為止該機的一些效能,仍堪稱世界一流。其主要效能或引數是:

    1、具有優異的飛行效能和操縱效能(如普加喬夫眼鏡蛇動作):

    2、雙發配置加速性好(最大起飛重量29000千克),起飛距離短,快速反應能力強:

    3、具有高攻角機動和敏捷性好(最大平飛速度2400千米/小時),續航時間長(油箱容積9噸):

    4、能進行超視距作戰,載彈量大(6800千克),10多個外掛點,火力打擊能力強:

    5、升限高(18000米):

    6、航程遠(3790千米),飛行速度快(最大時速2.35馬赫),作戰半經大(1600千米)。

    其三:歲月不居顯滄桑,早有新星亮鋒芒。

    曾幾何時,幾度春秋,當年為王者之範的蘇一27戰機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磋砣,近年逐步顯露不足:一是航電系統老化,遠遠落後於當今先進戰機:二是雷達、導彈武器系統比較差:三是隱身性差。對此,各國均採取措施,不斷創新。如中國的殲一11、殲一16、殲一20等戰機都借鑑了蘇一27戰機的經驗,許多方面均己超過蘇一27戰機的效能,形成了我們自己的優勢。

  • 12 # 狼煙火燎

    蘇-27這款戰機是很強的,蘇聯針對F15效能專門設計了蘇27,而且蘇聯為了達到更優的效能,大量的零部件都是透過極限設計,經過各種極限試驗和試飛進行設計上反覆的修正,這樣得來的蘇27在三代機中氣動佈局是相當完美的。也正是從蘇27開始,俄羅斯開始玩起了各種失速機動,最出名的當然就是眼鏡蛇機動,還有鐘擺、落葉飄等等,雖然這些動作在實戰中沒有什麼卵用,但能夠在表演中秀出來也證明了這款戰機的機動性之優秀!同時蘇27是作為蘇聯國土防空的中堅,蘇聯國土如此之大,因此設計了同代戰鬥機中最大的機體,這也是蘇聯對該型戰機的航程、火力上的要求有關,但同時也為後續開發留足了空間。

    雖然蘇27在氣動佈局上十分優秀,在機動效能上可以說獨步天下,但也不得不否認蘇聯的電子工業水平和材料技術都拖了後腿,但這些在整個80~90年代初還看不出來,那時候F15也沒有今天這麼拽,電子技術水平也比較差,甚至還在座艙室前部安裝一個狙擊槍瞄準鏡來進行敵我識別,因此對付美國的F15還是沒有問題的!在F15開始升級的時候,蘇聯也有全套的升級計劃,也就是保障蘇27能夠壓制美國F15一頭!

    圖:F15的瞄準鏡敵我識別,這個鏡一直到海灣戰爭後才取消了但是誰能想到蘇聯在1991年解體了呢?再然後蘇27所有的升級計劃被擱置,俄羅斯大批的武器都丟在角落裡無人問靜,甚至都快吃不飽肚子了;而同時期的美國總統克林頓上臺,在他的帶領下,美國的電子技術和網際網路飛躍發展,而電子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俄羅斯停滯不前,美國這段時間坐著火箭往上衝,蘇27就被拉開了差距,就連蘇聯時期發展的蘇30截擊機也不得不改外銷生存,為了客戶的需求後來變成了雙任務戰機;蘇34這款戰機因為賣不出去研發也就停滯了,當F15、F16已經換上屏顯的時候,蘇27操作檯還是一大堆儀表,這就是差距,這也算是蘇27的一段黑暗期!

    直到2001年後,美國連續攻擊阿富汗、伊拉克,將油價帶到了100多美元1桶,俄羅斯才依靠石油經濟緩過神來,開始有錢了,蘇-27憑藉其優秀的機體平臺發展出包括蘇-30MK系列、蘇30-SM、蘇34、蘇35等等,尤其是蘇35進行了結構的最最佳化,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蘇27的終極形態!而且因為蘇27的平臺優勢還在中國開花結果,中國利用購買的蘇27發展了殲11A、B;殲16,還依靠從烏克蘭購買的蘇33原型機生產了中國的殲15等等

    綜合來說蘇-27是80年代~90年代初最優秀的戰機,也是一款最優秀的戰鬥機平臺,但是因為蘇聯的機體,讓這款戰機的改進升級被耽誤。而他的對手F15戰機卻在服役幾十年時間參加了多次實戰戰功赫赫,無一被擊落,這樣的戰機和改進後的效能直接壓制了蘇27一大截!等到俄羅斯緩過勁來,改進了一款蘇27完全形態蘇35的時候,美國的四代隱身戰機F22都服役量產了。這就讓蘇27陷入了不尷不尬的境地——與四代隱身機的差距無法彌補,但自己當時發展的四代機蘇47有點歪了科技樹,要重新設計T-50,無奈只能購買蘇35來撐門面!

    圖:推力向量是個好東西,可以讓戰鬥機為所欲為,隨便瞎飛

    可以說,蘇-27在設計上是相當優秀的機型,但“大器晚成”令它錯失了最佳的發展機遇。

  • 13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作為一款上世紀80年代的產物,至今任然是世界頂尖的科技,而目前中國海軍和空軍的主力重型戰機就是蘇-27的各種衍生型,而它同樣也是俄羅斯空天軍的主力機型。從資料上講,33噸的最大起飛重量、最高2.35馬赫的飛行速度、在不掛載副油箱的情況下1500公里的作戰半徑、最大載彈量高達7噸,這資料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那都是槓槓的啊,雖然它擁有33噸的體重卻有著驚人的機動能力,當年在巴黎航展的眼鏡蛇機動更是讓西方驚呼不可思議。

    要不是蘇聯解體估計中國和其他國家都難不到這樣的產品,而在2015年和泰國舉行的聯合軍演中,中國派出了蘇-27和早期中中國產版的蘇-27(殲-11)和泰國的鷹獅戰機對戰,結果在本應該是蘇-27的主場的遠距離空戰中0:4敗下陣來,而這一點這表明蘇-27的航電裝置已經落伍,作為重型戰機的蘇-27在雷達效能上居然比不過一款中型機,不過由於蘇聯解體的原因,蘇-27沒有完全得到升級,所以當時中國空軍派出去的飛機的航電水平還是停留在上世紀的水平,和2010年後才服役的最新款英獅戰機的航電根本沒法比。蘇-27的座艙,看著密密麻麻的儀表而鷹獅的座艙儀表

    而根據這幾十年中俄雙方不斷挖掘,蘇-27的潛能不斷被挖掘出來,其中就以蘇-35為典型的代表,不過中國由於和俄羅斯簽訂技術協定的原因不能大改,像當年自己沒經過俄方同意擅自搞出了殲-11B的時候還和俄方關係鬧僵了,不過從後來中國引進蘇-35來看,中國挖掘蘇-27潛能的速度並沒有俄羅斯快。

    而在四代機中目前也就只有蘇-27系列和美國的F-15是重型空優型戰機,大航程、大載彈量是他們的優勢,且蘇-27的潛能還可以再度發掘,不過現在世界先進戰機已經進入了第五代戰機行列,而蘇-27現在還能撐幾年大梁,但和五代機相比還是存在代差,而俄羅斯現在都是靠蘇-27系列來續命,根本沒有多的資金去發展五代機,俄系現在也已經在五代機專案中落敗。

  • 14 # 英雄光

    如何評價蘇-27戰鬥機?蘇-27真的很強或者很差勁嗎?第二個問題很簡單,蘇-27不差勁,它是一款較為優秀的戰機,是蘇聯航空工業的優秀作品,只不過在材料強度和內部結構存在一些問題。

    但第一個問題是有難度的,如何評價一架戰機是很困難的,因為它所需要考慮的方面有很多,這需要較長的論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更何況每個人的觀點還不一樣,我從我的角度來簡單評價蘇-27,僅僅是自己的看法,存在錯誤是難免的,歡迎指正和批評。蘇-27

    我們先來看一下蘇系戰機的地位。蘇系飛機是世界上在數量和質量上唯一能夠和美系機抗衡的戰鬥機家族,其戰機經過幾十年的演變,被出口到全球各地在各國的空軍中充當著重要角色,直到現在其家族內的戰鬥機依然活躍在各國空軍一線,最先進的蘇-57依然有相當強勁的實力。(當然在此蘇系戰機指的是整體,不止限於側衛系列)

    對蘇系戰機有一個較為清楚的認識之後,我們可以迴歸到問題主體部分:如何評價蘇-27?

    我對蘇-27的評價是:“優秀的氣動設計”,“優秀的機動性,一般的敏捷性”,“略差一籌的子系統”“優秀的戰鬥機”

    優秀的氣動設計

    說實話作為一個更喜歡美系機(顏值上來說)的作者,蘇-27也是很漂亮的,蘇-27高聳的脖子和優美的身姿顯得其像一個正在跳芭蕾的亭亭玉立的舞者。

    那麼在這樣優美的外形下,蘇-27的氣動設計的實際效果又是怎樣的呢?實際資料是否像它的外形一樣優秀呢?

    對於大部分人的審美來說,蘇-27的顏值的確很高

    蘇-27的氣動外形的確很優秀,我們都知道蘇-27的服役時間晚於F-15很多,這和F-X計劃開始的早有關係,F-15的出世的確是讓蘇聯人吃了一驚。

    當F-15在1976年1月服役時,蘇-27此時的原型機還尚未出廠,更別說首飛,定型,服役了。(F-15其實早在1974年就已經交付部隊,1976年1月首架正式為部隊生產的F-15A服役)所以蘇聯在F-15出世後的目標很簡單也很實在,透過蘇-27完成對F-15反超。

    從1974年起,剛剛服役的F-15被改造成條紋鷹,用來打破各個世界紀錄,為了打破紀錄,條紋鷹採用了很多減重的方法,比如刮除油漆,去掉不必要的航電。直到1977年,條紋鷹打破多項世界紀錄,一時間風頭無量。

    因此蘇聯的目標很簡單,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反制或反超F-15。

    條紋鷹,此時的條紋鷹經過多項減重措施使其減輕了900kg左右,雖然發動機沒有變,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在失去近1t的空中重,條紋鷹的推重比提高了一大截

    為了反制F-15,蘇-27的設計融合了之前米格戰機在越南上空與F-4鬼怪交手的經驗:那就是優秀的機動能力。

    而且蘇聯沒有改變一貫的傳統,那就是制空戰機不需要打擊能力,專注空優能力即可。

    於是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新飛機誕生了,蘇-27採用了中央升力體結構,翼身融合的主體設計。所謂的中央升力體也沒有那麼玄乎,就是蘇-27將前機身與中央龐大的機翼升力面連在了一起。

    而且採用了長邊條設計,我們可以看見蘇-27的邊條翼都連到了機頭的雷達罩,這是很少見的。

    蘇-27的展弦比較大,我認為可能是在最佳化亞音速狀態下的升阻比。蘇-27的前緣襟翼也很長,和沒有前緣襟翼的F-15完全不一樣,我認為這也是為了增加升力系數。

    下放前緣襟翼的直接好處就是改變機翼彎度從而提升最大升力係數,在起飛或降落時我們可以經常看見飛機下方前緣襟翼

    F-15和F-14這兩架飛機是沒有前緣襟翼,不過F-15也加厚了前緣半徑扭轉,這也可以產生前緣吸力,增大飛機的最大升阻比

    表現在升阻極曲線上也就是右圖,最小阻力系數右移,導致飛機的最大升阻比增高。很難比較兩種提高升力系數的方法孰優孰劣,但是從F-22,J-20,F-35等飛機都採用了前緣襟翼的設計,這樣看來蘇-27選擇前緣襟翼的確是正確的道路,後發優勢是存在的

    從我的角度上來看,蘇-27在氣動設計上做的很好,諸多設計可以看出來,飛機在設計時著重提高升阻比,並且具有一定的後發優勢。最終的結果也是不錯的,蘇-27的最大升力係數和最大升阻比是超過了F-15的,雖然幅度不高,但這是值得肯定的成就。

    所以我認為蘇-27具備優秀的氣動設計。

    優秀的機動性,一般的敏捷性

    其實最初我的評價是“優秀的機動性和敏捷性”,想了想,還是去掉了敏捷性,“只留下了優秀的機動性”。

    這是為什麼呢?蘇-27的機動性還算是不錯的,高升阻比,高最大升力係數為其的能量機動和角度機動都提供了很大的基礎。

    雖然過高的空重限制了其可能更進一步的機動能力,但是蘇-27的機動能力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其可以適應的速度區間和高度區間也是完全滿足了設計需求。

    在同代機中蘇-27的機動能力我個人認為是隻弱於F-16,F-15,略弱於米格-29的。不過這個差距並不大,一個優秀的飛行員應該足以填平這個差距。

    側衛系列普遍空重過高,這種情況在下一代戰鬥機中依然有所體現,蘇-57相對於16.33t的F-22和12.218t的F-35A的空重來說顯然也是很高的。(目前主流的看法是18t左右,但我個人認為這只是保守估計,因為蘇-35都重18.4-19t)

    但是蘇-27的空重註定了它與敏捷性的關係不大。在這裡我們引用《航空飛行器飛行動力學》對於飛機敏捷性的定義——敏捷性:飛機在空中迅速,精確地改變機動飛行狀態的能力。

    意思是什麼呢?飛機敏捷性的概念是在大離軸角的導彈出現後被具體指出來的,飛機空戰從原本的佔位多了指向這一概念。

    根據敏捷性的概念:在短時間內改變飛機的機動飛行狀態。我們要注意概念中短時間和機動飛行狀態,短時間內改變機動飛行狀態的關鍵就是迅速的改變飛機的姿態。

    通俗的來講敏捷性可以理解為靈活性,飛機快速改變自身狀態的能力,那麼改變飛行狀態的關鍵就是改變自身的姿態。改變自身姿態時,飛機的一個指標就很重要,那就是橫滾。

    可能有些難以理解飛機飛行姿態和飛機飛行狀態,我拿這個圖來舉個例子。飛機的飛行狀態有平飛,爬升等等,要想去改變狀態,那麼必須先改變自身的姿態。比如飛機平飛時想要轉向的話是必須先橫滾改變自身的姿態然後拉昇降舵完成轉向。

    這就是姿態與狀態的關係,透過這個例子應該可以理解敏捷性的概念,也可以理解迅速改變姿態與橫滾的關係。

    這也是蘇-27和敏捷性沒有關聯的原因,因為其橫滾較差。原因也很簡單學過部分剛體運動知識的應該知道,在剛體的自轉運動中轉動慣量和角速度,角加速度的關係:轉動慣量越大,角加速度越低,角速度越低。

    而蘇-27兩個發動機的間距很大,這就導致質量分佈遠離中軸線,增加了轉動慣量。F-14和蘇-27都是這樣設計的“典範”兩機的橫滾都很差,在三代機中是倒數第一第二。

    這樣來看的話,蘇-27的敏捷性的確較一般。

    略差一籌的子系統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影響飛機效能的因素有很多,除去氣動設計以外,動力系統,內部結構,材料強度等都會影響飛機的效能。

    蘇-27就是典型的被子系統所影響的結果,我在先前的分析中已經知曉蘇-27的氣動設計很優秀,但是蘇-27的機動性並不算頂尖。

    這是因為蘇-27空重過高的緣故,蘇-27過高的空重正是因為這些子系統。

    圖為蘇-27的機載雷達-N001。它的缺點很大,不僅效能落後早於它的F-15的機載雷達,而且重將近1t,這樣的重量對於蘇-27的機動性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在內部結構和材料強度上來說,蘇-27也是較差的,很有名的就是超音速陷阱,超音速陷阱在國內又被稱為“軟骨病”。旨在描述蘇-27進入跨音速區間內飛控限制過載的狀態。

    此圖為蘇-27飛行手冊中的過載圖,可以看見當速度在1Ma左右時,蘇-27的過載遭到了限制

    這是因為飛機在進入超音速後,氣動中心也就是焦點會後移,如果飛機在跨音速區間內做大過載的機動,很容易自身的速度就會減小到亞音速,那麼此時焦點又會前移,這時就會產生巨大的抬頭力矩,對於自身強度不過關的飛機,很容易會折成兩半。(當然超音速陷阱的原因還有一個,在此沒有講述出來,但是原因也是抬頭力矩)

    透過上面兩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蘇-27的子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較落後的,它們較為嚴重的影響了蘇-27的效能。

    蘇-35據說解決了蘇-27的諸多問題,包括航電過重,超音速陷阱等。但是蘇-35的空重依然過高,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不過發動機的推力也有所增強。區別蘇-27和蘇-35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小和發動機噴口,蘇-35體型更大,而且由於TVC的緣故,發動機噴口的特點會很鮮明

    優秀的戰鬥機

    蘇-27雖說有不少的缺點,但是其依然是一架優秀的戰機,是冷戰時期唯一能夠與F-15抗衡的飛機,單從這一點來說蘇-27也足夠自傲了,畢竟是蘇聯航空工業的結晶。

    “優秀的氣動設計”,“優秀的機動性,一般的敏捷性”,“略差一籌的子系統”“優秀的戰鬥機”

    以上就是我對蘇-27的評價,其實綜合來看,我認為蘇-27是與F-15略輸於F-15,但兩者依然是同一層次的飛機,甚至如果蘇-27的子系統能夠做得更好的話,蘇-27未嘗不可能超過F-15。

    蘇-27是上世紀三代機的佼佼者,這是毫無疑問的。

  • 15 # 戰情解碼

    蘇27戰鬥機是一款雙發重型戰鬥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33噸,可攜帶7噸彈藥及9噸燃油,航程可達30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為2.35馬赫。蘇27有著極具美感的現代化空氣動力學外形,兩臺AL-31發動機為它提供了高達1.12的推重比,能攜帶多種空空導彈、對地對海導彈和反輻射導彈。蘇27以爭奪制空權為目標,不但可以執行空中攔截、超視距空戰任務,還可以憑藉強大的機動效能在近距格鬥中佔得上風。

    (蘇27戰鬥機)

    1965年,美國率先開始了三代戰鬥機的研製工作,相繼誕生了F14、F15、F16和F18。這其中F15在面對蘇聯主力二代戰機米格23時,已經表現出了巨大的優勢。受此影響,蘇聯開始以F15和F16為目標,研製自己的重型戰術戰鬥機,這便是後來的蘇27。因為有後發優勢,所以蘇聯人在設計時就要求蘇27的效能指標要超過F1510%。蘇27研製成功後,一舉打破了此前由F15保持的27項世界飛行紀錄。然而,最讓蘇27名聲大噪的還是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以及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F15戰鬥機)

    (米格23)

    1987年9月13日,一架蘇27戰機奉命驅逐在巴倫支海上空執行偵查任務的P-3B偵察機。當時這架蘇27用它的垂尾尖端像手術刀一樣將P-3B的右翼外側發動機割開一個大口子,讓P-3B險些墜海。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可謂技驚四座,它向外界展示出了蘇27極其強悍的效能。兩年後可,普加喬夫駕駛蘇27戰鬥機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向世界展示了眼鏡蛇機動,這再次震驚了世界。

    (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

    (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不過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財力窘迫的俄羅斯政府被迫將蘇27擺上了貨架,它先後出口到了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俄羅斯靠著賺來的錢逐步開出了蘇30、蘇34、蘇33、蘇37和蘇35等型號,成為了一個龐大的蘇27家族。蘇27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俄羅斯空軍的戰鬥力,也幫助很多國家完成了戰鬥機的更新換代。在這點上蘇27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蘇30SM戰鬥機)

    (蘇34戰鬥轟炸機)

    (印度空軍的蘇30MKI戰鬥機)

    事物總會有兩面性,蘇27也不是十全十美。蘇27在研製之初頗為坎坷,在原總師伊萬諾夫的主持下,首架原型機T-10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隨之而來的人事鬥爭和高層決策變化,讓西蒙諾夫榮登總師之位,他一上任便將T-10的設計全部推到重來,於是T-10C原型機誕生,並由此發展成了蘇27。不過受進度延誤的影響,蘇27開始了不計成本的投入,甚至不顧效能缺陷,也要強行達到一些關鍵技術指標。由於蘇聯雷達和電子技術不行,為保證遠端探測能力只能安裝更大的雷達。但是為了保證機體不超重,蘇聯人決定犧牲機體強度,按原計劃的90%進行設計,哪裡有問題補哪裡,最終這導致了蘇27的壽命普遍偏短。發動機也採用了增推減重的方式來保證效能,而這也影響了發動機的壽命。蘇聯人本就將戰鬥機視作消耗品,上述問題又進一步影響了戰機的壽命,最終蘇27的壽命只有美歐戰機的1/3。

    (T-10原型機)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西方戰機便已經開始用顯示器替代傳統儀表,而俄羅斯卻苦於經濟問題,只能在出口戰機上進行改進,自家用的還是蘇聯時代的產品。蘇聯的航電系統一直與西方國家存在著差距,甚至直到現在都有著不小的差距,這一點一直是蘇27的軟肋。

    (早期蘇27戰鬥機)

    綜合來看,蘇27的確是一款十分優秀的戰鬥機,但它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蘇27戰鬥機家族不僅支撐起了俄羅斯空軍,也成為了一款重要的出口產品。俄羅斯和許多國家也一直在對它進行著改進,所以直到今天它依舊是很多國家的主力戰鬥機,這也說明它的確是一款效能優異的經典戰機。

    (蘇27戰鬥機家族支撐起了俄羅斯空軍)

  • 16 # 河東三叔

    蘇-27戰鬥機是紅色帝國留下最有價值的遺產之一,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是蘇聯為了應對以美國F-15為代表的三代機而研發產品。研製時間上比美國三代機相對晚一些但起點更高,這是一款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主要承擔國土防空任務等。

    由於這是蘇聯PFI(未來前線戰鬥機計劃)專案,本來就是針對美國YF-15、YF-16進行開發,所以在效能上就是以超越F-15而存在。蘇-27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33噸,可以掛載7噸彈藥以及9.4噸燃油,航程更是高達3790千米(作戰半徑1500千米)所以基本不用掛副油箱。由於載荷高可以攜帶蘇聯武器庫中幾乎所以點對面武器,除了奪取制空權也可以實現超視距獵殺高價值目標,或者反艦對地攻擊等。

    兩臺AL-31F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123.85千牛,可以為蘇-27提升1.12的推重比,最大飛行速度2.35馬赫,實用升限18000米。強大的發動機除了帶來巨大的航程之外,還賦予了蘇-27高超的機動性,大家所熟悉的眼鏡蛇機動就是來自該機。

    冷戰時期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也側面證實了蘇-27的超機動機,輕輕一劃該回家就回家了。

    回到國際軍機市場蘇聯解體之後,蘇-27作為三代機中的經典一直是各國採購的關注點,出口多國而且還授權生產以及自我改進生產了龐大的家族,這也印證了這款戰鬥機絕對實力非凡。例如中國以蘇-27為基礎打造了殲-11、殲-15、殲-16系列戰鬥機,款款都是主力效能完全達到或領先世界先進水平。

    俄羅斯除了賣錢之外,在蘇-27基礎上也研製了蘇-30、蘇-34、蘇-33、蘇-35等機型,特別是蘇-35更是號稱最強三代半。得益於蘇-27機體設計的超前,不論是內部空間還是氣動佈局都有很大的提升可能,非要說蘇-27缺點的話只能怪俄羅斯航電水平這些年不算太強。
  • 17 # asiavikin雜談

    蘇27是很好的戰鬥機,與F15一個檔次。

    蘇27的機動性好,航程遠,攜彈量大,能把這三點同時做到極為不易,而蘇27做到了,足見總設計師西蒙諾夫的本事。

    蘇27一開始的目標並沒有瞄準F15、F16之類的,只是蘇聯軍方下達了一系列的戰技術指標,當時已經搞出樣機來,也滿足了軍方的這些要求。事情就“壞”在西蒙諾夫接手了總設計師,然後他又很不巧地從西方的航展訊息中得到了F16的機動性資料。然後蘇霍伊設計局就被他給掀了個底朝天。大家被他逼著推翻原先的設計,反對他的人被他統統拿下或打入冷宮,剩下的人要想過日子就得跟著他重新打鼓另開張,瞄準世界領先水平再走長征路。你可以說西蒙諾夫這老東西沽名釣譽,也可以說他視責任重於一切,我覺得他是個真正熱愛自己事業的倔幫子加賭徒,為此可以不擇手段。反正他最後成功了,也成就了蘇27的傳奇。

    蘇27是蘇聯在航空電子、發動機、材料的總體水平都稍遜於美國的情況下推出的一件趕超之作。由於卓有成效的利用了邊條翼、前緣襟翼和翼身融合的升力體設計,蘇27的水平機動性和垂直機動性與F15旗鼓相當,低速段和超音速段略優,跨音速段因結構強度差而有所不及,航程則大大超出。說起來也是歪打正著:航空電子水平較低的蘇聯研製的PD火控雷達又大又沉,裝到機首搞得全機頭重腳輕,不得已把機身拉長,翼展加大,加之翼身融合的升力體設計便一起造就了蘇27碩大無朋的機內油空間,所以蘇27很少像F15似的帶什麼機外副油箱,人家的副油箱都在機身裡。這樣的外掛空間就更好安排了。而新一代戰鬥機由於強調隱身效能,也採用了大內油設計,蘇27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無意中引領了新潮流。

    蘇27的弱項在於航空電子水平以及跨音速過載限制,前者是蘇聯電子工業水平較低,後者是蘇聯飛機結構設計思想落後於美國所致。由於蘇聯解體,這兩個缺陷一直到最近才彌補上,就是俄羅斯的蘇35了。此時的美國已經把重點放在隱形戰鬥機上了。不過蘇35憑著功能強大的相控陣雷達和向量推力發動機,對陣F15的後期改進型還是問題不大的,對於21世紀初很多與美國關係不睦的第三世界國家而言,也還是他們能夠買到的最好的空戰裝備了。

  • 18 # 資訊所長

    實戰是檢驗武器效能的唯一標準,這裡就來用實戰表現來評價蘇27戰鬥機!或許各位對所長的說法有這樣的疑問:蘇27有實戰記錄嘛?別說還真有,並且戰績非常不錯,打出了3比0的戰績!

    1999年,非洲東部的兩個國家爆發了戰爭,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之間因為邊界問題,引發戰爭。現代戰爭自然少不了空軍的參與,當時衣索比亞空軍服役的最先進戰鬥機為俄羅斯製造的蘇27戰鬥機,厄利垂亞服役最先進的戰鬥機也是俄羅斯製造的,不過米格29戰鬥機。兩者同屬三代機。

    1999年1月16日,2架衣索比亞空軍蘇27戰鬥機在邊境上空遭遇了厄利垂亞的4架米格29戰鬥機,由於數量處於劣勢,衣索比亞蘇27戰鬥機決定離開,避免空戰,結果厄利垂亞空軍4架米格29窮追不捨,發射多枚空空導彈,但是都沒有命中蘇27戰鬥機。

    衣索比亞蘇27戰鬥機見此立刻還擊,雙方進入近距離格鬥作戰,最終蘇27戰鬥機發射導彈擊落了一架米格29戰鬥機,厄利垂亞空軍隨後撤離戰場。

    第二天,衣索比亞空軍蘇27再次出擊攔截厄利垂亞米格29,又獲戰績,擊落一架米格29戰鬥機。第三天,埃方一架米格21被厄利垂亞空軍米格29擊落,蘇27前往支援,再次擊落一架米格29戰鬥機。三場空戰,蘇27擊落3架米格29戰鬥機,而自身沒有一架被擊落。戰爭結束後,厄利垂亞也趕緊從烏克蘭進口了8架蘇27戰鬥機,這是對蘇27戰鬥機效能的認可。

    因為裝備俄製戰鬥機國家的對手,基本上都是西方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爆發的戰爭也是不對稱的戰爭,所以俄羅斯製造的武器很難發揮作用。而上面兩國爆發的空戰,實力相差不大,所以最能反應一款武器的效能。

    蘇27戰鬥機是第三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也衍生了眾多經典的機型,比如蘇30、蘇33和蘇35戰鬥機,甚至俄羅斯第四代戰鬥機蘇57也和蘇27戰鬥機有關係!同時蘇27出口多國,保衛了世界上多個國家的領空安全,包括我們。

    要不是因為蘇聯或者俄羅斯的實戰機會不多,否則蘇27戰鬥機的還會有更多經典的戰績!

  • 19 # 國平軍史

    國內觀眾都透過螢幕看到了我空軍裝備了機腹進氣的戰鬥機,蘇-27在此背景下,第一次以軍演的方式正式公開亮相,瞬間亮瞎了軍迷的眼。

    蘇-27,僅其外觀而言,就讓軍迷眼前一亮,完全不同於我空軍以前裝備的殲-6、殲-7、殲-8等平頭戰機,尖尖的機頭,雙機腹進氣,雙機翼氣動佈局,顯得非常威武和雄壯,軍演時雷霆萬鈞之態勢,即便讓非軍迷都感到戰鬥力遠在中中國產殲系列戰機之上。

    機長21.9米,最大飛行速度2.35馬赫,作戰半徑15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33噸,最大載彈量7噸的蘇-27,其任何技術引數,都不是當時的殲-6、殲-7、殲-8等中中國產所能比似的。

    中中國產殲系列戰機歷來存有噸位輕、飛不遠、載彈量低的短板,在有了蘇-27特別是引進整條生產線中中國產化戰機被命名為殲-11以後,終於得到了極大的改觀,空軍能夠長途奔襲了。

    至少空軍的戰機都不再是短腿先生了,有了遠端制空型戰機,對空軍來說引進蘇-27和中中國產化殲-11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具備了和國外第3代機相抗衡的實力。

    我空軍大量裝備的第2代殲系列戰機,只能執行短距離前線支援作戰,或遂行本土防空作戰任務,不具備主動進攻能力,因為受制於航程的原因,戰鬥能力確實提不高,特別是缺乏對地打擊能力,只能發射無制導的火箭彈,對地打擊能力聊勝於無。

    隨蘇-27配套引進的R-27、R-73空空導彈,也成了日後非常有名的霹靂系列空空導彈,對提高我空軍的空戰能力作用非常明顯,得益於蘇-27戰機的引進。

    蘇-27的機動效能非常優異,普加喬夫駕駛蘇-27在1989年6月的巴黎國際航展上,飛出了讓現場觀眾目瞪口呆的“普加喬夫眼鏡蛇”的動作,蘇-27戰機的機動能力震撼了全球空軍界,頓時讓蘇-27名聲大噪。

    自此蘇-27成為世界各地航展的“明星”戰機,蘇-27飛到那裡,那裡就會引起轟動,也成了蘇聯和日後俄羅斯非常暢消的第3代戰機。

    我軍正是看中了蘇-27重型、大航程、高載彈量,以及優異的機動效能,才放棄了俄羅斯極力向我空軍推銷的米格-29,轉而引進了蘇-27現成的機型和整條生產線。

    蘇-27的引進,也讓我空軍作戰思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空軍原先只是為陸軍服務,從屬於陸軍作戰體系,限制了航空兵的主動攻擊能力,規模龐大的殲系列作戰飛機實際上只是陸軍炮兵的延伸。

    隨著蘇-27的到來,我空軍實現了戰略轉型,開始強調空軍要主動進攻,由戰略防禦型空軍向戰略進攻型空軍轉移,以前龐大的殲系列戰機由於飛不遠,即便空軍想主動進攻都做不到,只能掩護陸軍進攻,空軍成了事實上的陸軍航空兵。

  • 20 # 盾哥談天

    戰功赫赫!前蘇聯蘇-27戰鬥機,曾被中國一口咬定必須購進

    https://v.douyin.com/J7XP38G/號稱冷戰時期美軍王牌戰機的F-15自誕生以來就被美國大肆吹噓,殊不知死對頭蘇-27戰鬥機一經出世,就搶走了它的風頭。這款美蘇爭霸賽中研製的產物飽含了前蘇聯當時最為先進的戰鬥機核心技術,是眾多科研專家嘔心瀝血的作品,它也不負眾望,在當時嚴峻的世界形勢下屢創佳績,充分展現了它作為新一代戰機的強力性,就連當時的中國都被它的英勇事蹟所震驚,並義無反顧地前去購買原型機帶回國開發。這樣一個出道即巔峰的戰鬥機到底創下了何種豐功偉績能成為一代經典呢?

    話說在20世紀60年代,當時戰鬥機領域發展還不是那麼的全面,大多飛機設計師都認為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就是戰鬥機取勝的兩大關鍵法寶,只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就可以佔據絕對的制空領導權。越南戰場中,擁有這兩大法寶的美國F-4卻總是被蘇聯老式的米格-17擊落,這不得不讓美國反思這種思想的實際可行性,並開始研究新的戰鬥機領域,於1965年開始了F-15的研究計劃。

    向來不好保密的美國研製新型戰鬥機的訊息就被吹進了前蘇聯的耳朵裡。為了在爭霸賽中取得勝利,前蘇聯緊隨美國的研製步伐,毅然決然地啟動了針對F-15戰鬥機的未來製造計劃,計劃目標就是為了超越F-15,所以又稱“反F-15”計劃

    1969年,此專案被下達給蘇霍伊、米高揚和雅克夫列夫三個當時非常著名的設計局,並在之後下達了唯一的命令:必須要給我造出一個和美國F-15效能相當或者直接超越的戰鬥機出來!在經過多年的沿革,蘇方以嚴苛的標準對三大設計局製造出來的原型機進行了效能檢測和試飛試驗,最終定下了蘇霍伊和米高揚設計局的蘇-27和米格-29兩大戰鬥機,將作為未來的空軍尖銳力量投入使用。

    米格29

    據瞭解,蘇-27是一款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是前蘇聯時期的第三代戰鬥機。機長21.935米、高度5.932米、翼展長度14.7米,整塊機翼面積有62平方米。從外觀上來看,蘇-27採用了翼身融合體技術,有著一個懸臂式中單翼,翼根外有光滑彎曲並前伸的邊條翼。機身採用了全金屬半硬殼式材料,配上藍白的塗色,飛翔在天空之上猶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顏值頗高。機頭部分大量採用了鋁合金材質,使其微微下垂,提高了整體的穩定性。

    動力配置方面,蘇-27裝載了兩臺當時最新研發的AL-31F渦噴發動機,不僅比試飛時勉強拿來使用的AL-21F-3發動機更加輕盈,還能給蘇-27提供更大的功率需求,效率也非常高。在高空中能夠達到最大2.35馬赫音速,也就是大約2500千米時速的飛行速度,攜載的9400千克燃油可供兩臺發動機提供每臺123.85千牛的推力,最大航程為3790千米,在當時的戰鬥機領域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武器裝配上,經過不斷的測試、改進,再測試、再改進,最終蘇-27被設定為能夠攜帶一門30毫米GSh-30-1機炮的固定武器配置,並在掛架下掛載各種空對空以及空對地導彈,各型炸藥和火箭發射巢也可以帶在飛機上。GSh-30-1機炮是一種超輕量型單管轉膛式機炮,重量僅43.5公斤,是所有30毫米口徑機炮中最輕的存在,使用的鐳射測距系統能夠將命中精度大幅縮小,可達最高每分鐘1600發的射速;空對空導彈配有R-60、R-27以及R-73,空對地導彈配有Kh-23、Kh-25MP、Kh-29等等,種類之多讓敵方單位根本防不勝防。

    在多年的試飛中,有過一些試飛員因為飛機的缺陷和故障喪生,蘇方痛定思痛,並在歷經了血的教訓後為蘇-27加添了火控雷達、通訊交流、協同作戰等更完善的系統,最後終於在1985年成功投入前蘇聯空軍使用,一經曝光就立下了偉大戰功。

    不像美國大張旗鼓地宣佈研製武器,前蘇聯的此次研究專案是完全保密的,沒有向外界透露一點訊息。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軍的P-3B型反潛直升機正在波羅的海巴倫支海上空的蘇聯沿岸執行偵察任務,遭遇了一架之前從未見過的蘇式新型戰鬥機,沒錯,它就是已經研製完成的蘇-27,在對其驅逐兩次無效後,蘇-27直接在第三次衝向P-3B,將垂尾尖端撞上了P-3B右側外邊引擎的螺旋槳葉片,被損壞的槳葉中有一塊碎片在強大的慣性作用下被甩了出去,併成功擊穿P-3B機身,就如同手術刀一般將P-3B右翼外側的發動機割開了一個剜大的口子,導致P-3B機艙失壓,掉落了近3000多米才恢復平航,狼狽逃離。

    這就是當時轟動世界的著名“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這次衝擊讓蘇-27一戰成名,之後被世界所有國家熟知,此次成功捍衛空中主權完整的作戰事蹟也被栽入了俄羅斯史冊。

    之後不論是在“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事件,還是與米格-29的遭遇戰中,蘇-27都展現出了其強大的作戰能力和優秀的各方效能。就連當初中國代表團在前蘇聯採購飛機時,蘇方大力推薦的米格-29的情況下,一口咬定要購置蘇-27,就足以看出這款戰鬥機到底有多強大了,一向極具遠見卓識的中國領導人都能看出蘇-27的潛在實力。

    從前蘇聯到俄羅斯時期航空成就連美國都無法比較,這種領先於世界水平的科技技術就是俄羅斯現在最強大的戰略資本,蘇-27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被開發出改造型、改良款。這位老將將一直作為俄羅斯的強大軍事力量捍衛著其領土的一草一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亞硫酸氫鈉怎麼除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