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43106489778

    初漢三傑中張良韓信進了武廟

  • 2 # zcb4558

    初漢三傑是西漢開國的三位主要功臣,他們分別是蕭何主內政;張良主計謀;韓信主軍。張良和韓信進了武廟。

    武廟十哲是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為了彰顯自己開元盛世的繁榮光景,選擇祭奠西周以來在軍事上有傑出貢獻的名將所建設的廟宇。唐肅宗時期改名武成王廟,與文廟共受香火。

    武廟十哲主祭呂尚,陪祭張良。歷代十大名將分坐左右。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季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

  • 3 # 使用者3767283178967

    初漢三傑裡面張良和韓信兩個人都進了武廟。初漢三傑指的是秦末漢初的時候當時西漢剛剛建立時,劉邦手下最重要的三個人,其中有謀聖張良,兵仙韓信以及大漢丞相蕭何。

    而其中的蕭何主要負責後勤以及國家的穩定他是當時的大管家,而進入武廟肯定要突出軍事方面的才能,而韓信和張良在這方面都非常優秀他們打敗了項羽勁兒進了武廟。

  • 4 # 蕭班遷

    因為非“功業始終無瑕者”,宋太祖不但罷去白起,還罷去關羽等人,對武廟七十二將進行大清洗。

    一、“取功業始終無瑕者”,宋太祖重新審定武廟七十二將

    根據《續資治通鑑》記載,宋太祖在乾德元年(963年)“幸武成王廟”:

     初,帝幸武成王廟,歷觀兩廊所畫名將,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去之。

    宋太祖不滿白起的原因是白起殺降。

    自從唐玄宗正式將太公廟更名為武成王廟,俗稱“武廟”,並立歷代名將十人後,白起就是“武廟十哲”之一,從沒有人因為殺降問題將白起移出武廟。

    所以等宋太祖命令去掉白起後,立刻有大臣反對。

    凡名將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誰當無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異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惡,似非允當。臣心惑焉。

    但是宋太祖不聽。

    武廟十哲發展到了宋代,配享的武將數量已經很多了,為七十二人。見宋太祖命令罷白起,有大臣也提出其他武將也有問題。

    左拾遺知制誥高錫因上疏論王僧辯不克善終,不宜在配享之列。

    於是宋太祖命令對武廟七十二將進行重新審定。

    乃詔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與錫別加裁定,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宋太祖審定的標準是“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二、重審後宋代武廟七十二將

    很快根據宋太祖的指示,新的武廟七十二將出臺了。

    在原有的基礎上,除了白起外,還有二十二人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新的二十三人是:

    升漢灌嬰、後漢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王渾、周訪、宋沈慶之、後魏李崇、傅永、北齊段韶、後周李弼、唐秦叔寶、張公謹、唐休璟、渾瑊、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梁葛從周、後唐周德威、符存審二十三人。

    而除了白起外,被清除的二十二人是:

    退魏吳起、齊孫臏、趙廉頗、漢韓信、彭越、周亞夫、後漢段紀明、魏鄧艾、晉陶侃、蜀關羽、張飛、晉杜元凱、北齊慕容紹宗、梁王僧辯、陳吳明徹、隋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後來宋太祖將吳起另外安排,“畫魏西河太守吳起於廡下”。

    在新的武廟七十二將中,大名鼎鼎的韓信、關羽、張飛都被清除了。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的功業有瑕疵,德行有虧。

    宋太祖如此做的原因很好理解,大家都心知肚明。

  • 5 # 娛評人大魚

    趙匡胤之所以如此厭惡白起是因為白起當年實在是過於殘忍嗜血,譴責白起正是向天下的百姓表示自己是和平為主並不會提倡暴行。

    趙匡胤自小就成長在將士之家自然會十分了解到戰爭帶給人們的痛苦,所以他所追求的並不是不顧一切統一天下而是十分估計平米百姓呢。後來在率軍會都城的途中遇到了自己的部下擅自謀殺了韓通以及他的家人,這下子可好了一下子讓趙匡胤怒火中燒並且即刻處死了這位部下。

    後來雖然沒被殺放出來但是這一輩子再也沒有得到重用了。後來趙匡胤在處理對宋朝的敵對勢力的時候也是處置的十分寬容無比,一般都採取讓這些勢力主動歸順的平和精神。西晉末年開始只要新朝皇帝登基就會對前朝皇帝追殺,若是敵國的重要人士正好被對手抓住的話那註定要經歷著難以忍受的悲慘經歷了。

    不僅是受盡恥辱最後還要丟了命。要說這百年以來真的能夠逃過這樣的悲慘經歷的估計只有孤苦無依的陳後主了。但是反觀這在一向反對坑殺俘虜的趙匡胤這裡,有一個小幼兒就是柴宗訓不他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還被封為了異姓王。瞭解了這些事實後就會發現,在宋太宗執政初期的時候在南方仍然存在著割據現象。

    並且這吳越國的君主自動入朝歸順於宋。就連反抗最為猛烈的北漢也選擇了歸順,雖然趙匡胤並沒有享受這盛世太久就猝然長逝了,若是趙匡胤沒有這反對坑殺俘虜的信心,估計很多割據的霸主都不會輕易歸順,那麼這歷史上就又會出現十分血腥的一面。

    止戈為武這個重要的理念有許許多多的將士並沒有真正領會到意義,而趙匡胤雖然身為武將卻能將這條理念真正的付諸於行,這樣懷有一顆仁義之心的皇上還愁天下不統一嗎?

    這種寬仁的態度是值得後人肯定的。趙宋一朝能夠在歷史的車輪下生存三百多年豈不就是因為這寬容的態度嗎?時至今日這種理念對世人仍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

  • 6 # 小編虎哥

    武安君白起在歷史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覺得他戰神無敵,英雄蓋世,一生南征北戰為秦國的崛起以及最後秦朝的統一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但也有些人則覺得白起太過殘暴,一生殺人無數,長平之戰更是屠殺四十萬降兵。

    但不管怎麼說,白起在歷朝歷代武將當中的地位卻是毋庸置疑的,看遍古今中外,能與其在軍事才能當中比肩的也是鳳毛麟角,在整個戰國時代,白起更是位列四大戰神第一,在秦漢時期也受到了無數武將的追捧。

    到了唐開元十九年時,唐玄宗大筆一揮,下令建造專門祭祀的廟宇,經過一番商討後,決定命名為尚父廟,以周朝開國太師姜子牙為主祭,並以張良為副祭,隨後又選取了歷代良將為十哲,陪伴在姜子牙的身邊,共同享受香火,白起便位列這十哲之中。到了唐上元元年時,唐肅宗又對該制度進行了一些調整以及改革,首先是改尚父廟為武廟,尊姜子牙為武成王,跟孔子一文一武比列,並且將其廟宇也仿照孔子文廟的建造規模來翻建。之後,唐德宗在任時,又選取了如霍去病王翦等六十四將,與文廟當中的七十二子所對應,而白起等人也就成為了所謂的武廟十哲。

    武廟自建立以後,香火就一直頗為昌盛,唐朝許多皇帝以及一些王公貴族都曾去武廟祭拜過。即使在唐朝滅亡後,武廟也受到了之後歷朝統治者的重視,不過都按照其想法刪減了一些東西,尤以元代刪改的最為嚴重,剔除了許多武將。到了明清時期,武廟便指供奉關羽的廟宇了,姜子牙的武廟逐漸被取締。

    在宋朝建國初期,趙匡胤一統天下後,也來到了武廟對姜子牙進行祭拜。來到此處後,趙匡胤按規矩上香,在這之後,他繼續端詳了上面供奉的諸位武將,在看到白起時,趙匡胤勃然大怒,並表示白起不配待在上面。

    而白起不配的理由,就是因為趙匡胤屬於貶白起一派。趙匡胤比較注重義氣,為人仁和,從他杯酒釋兵權,以及在奪了老柴家江山後對他們的愧疚,就可以看出趙匡胤脾氣算是比較溫和了,起碼比同為開國皇帝的朱元璋好上太多。正因他具有如此性格,才對殺人無數的白起產生了厭惡。所以他下令將白起的雕像搬了出去,從此不再讓其享受武廟香火,武廟十哲就變成了九哲,雖說後來又被頂替上來一個郭子儀,但其中有太多私人感情,按郭子儀的度量以及成就而言,不配待在武廟十哲的位置。

    不知趙匡胤是否有考慮過,若是昔日長平之戰,白起不殺那些降兵,那他該如何去處理呢?釋放無疑是放虎歸山,而留下卻足以把秦國給吃窮,甚至還可以作為內應,所以說,雖然殘酷,但白起那時的選擇似乎頗為正確。

  • 7 # 漩渦鳴人yy

    其實呢,這些事情如果放在現代,有些人估計就開始腦子活泛,對於這件事情肯定嘴上的有一套了,說這些統治者之所以這麼大清洗,肯定是為了符合政治目的。

    至於說趙匡穎為什麼把武安君白起移除武廟,按照他自己的解釋就是白起殺了俘虜,所以這種德行受到別人譴責的人怎麼可以進入武廟呢?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事情真的很有必要嗎?打仗就是為了消耗敵方的有生力量,打仗就是拼個你死我活,都把對方打個半死,對方反過手來咬死你,那怎麼算你就是庸才,你就是一個廢物!

    趙匡穎是一個武將,曾經在戰場上面出生入死,對於戰場上的這條規則他再清楚不過,可他還是要犯這條規則犯這個禁忌,為什麼?還記得他的杯酒釋兵權。

    其實趙匡穎登上皇位以後心裡是很不踏實的,他的老上司郭威就是透過這個方法黃旗加身登上皇位,然後這個時候他又透過黃袍加身登上皇位,萬一下回有人再按照他的劇本來一個龍袍加身,那豈不是完完了?

    出於良心上面的不安,出於對於未來的擔心,所以趙匡胤必須要做出一個很明智的決定,就是所有的武將先考察他們的品行,不要像我一樣啊,不對,不要像那些沒有道德的人一樣會背叛,這種人一旦背叛了,那就永遠都得不到我們的認可,永遠都被別人給唾棄。

    這話如果說了,大家心裡都清楚跟明鏡一樣,趙匡胤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就是為了讓這些武將記住必須要保持自己的道德,必須要學習品行,這樣的話你才能夠當一個武將,這樣的話你才能夠做我的武將,否則你萬一哪天叛變我連防都沒法放。

    同時在這之後,北宋都是以文人治軍,他們認為文化人講究禮儀道德講究道德廉恥,這些人是不會搞背叛的一套事情的,這些人做事情是有原則的,這些人管理軍隊的時候是沒有能力反判的,所以趙匡穎的這條規矩一直承襲了下來,直到面對北方如狼似虎的女真人。

    所以他決心從武將的兵權,武將的形象身上入手,打算打造一個不會背叛的武將集團,對於趙匡穎來講,這個國家的武將以後就必須按照我提的那個標準來做,否則那就是不道德的武將,那就是受別人譴責的武將,但這種武將其實他才是最大的代表。

  • 8 # 縱橫天下者

    被趙匡胤請出武廟的人何止白起一人,還有我們熟知的孫臏、廉頗、韓信、關羽、張飛等共二十二人。可以說是對唐代以來的武廟人選進行一次大換血,以此來彰顯宋太祖趙匡胤以文治天下和以仁義治天下的決心。

    武成王廟的簡單介紹

    武廟形成於唐開元年間,當時稱為太公尚父廟,是為了祭祀姜太公而仿文廟所設,起初配祀姜太公的只有亞聖張良與十哲。到了唐肅宗時期,姜子牙被尊為武成王,太公尚父廟也因此更名成武成王廟,簡稱武廟。

    唐德宗時期,武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容,增加祭祀古今名將六十四人。武廟正式形成了以太公望為主祭,以張良為副祀,十哲與六十四將為配祀的固定模式。

    唐代時的武廟十哲分置左右兩列,左列為: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衛國公李靖、唐英國公李勣。右列為: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宋太祖為何要將白起請出武廟?

    大宋建立後,宋太祖趙匡胤率領群臣拜訪武廟,他在祭祀完太公望後,駐足在白起的畫像前,指著畫像說:“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人將其畫像取下。趙匡胤接著對群臣作了詳細的解釋。

    他對群臣說,白起曾經坑殺了四十萬俘虜,如此不仁不義的人,能掛在這兒供後人瞻仰嗎?我大宋推行的是仁政德治,像白起這種不仁不義之人絕不能放在大宋的武廟裡。接著他又來到孫臏處,說把此人也給朕撤了。

    眾人不解,宋太祖解釋道,孫臏在兵法中確有奇謀,但其用兵之理卻是大錯特錯,孫臏兵法中強調“覆軍殺將,方為全勝”以全殲敵軍為目的,可謂心術極毒且手段殘忍,是為不仁。如此之人,豈可供後人效法?

    隨後,宋太祖令人對武廟中的名將逐一進行審查,但凡大宋朝廷所舉,一定要深思熟慮且能上行下效,稍有不慎,便會繆種流傳。萬不可食古不化,貽誤後昆。

    左拾遺高錫上疏說,南朝梁名將王僧辯“不克善終”,同樣不能出現在武廟中的配享之列。由於去留沒有統一標準,於是宋太祖定下“取功業始終無瑕者”的標準。命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與高錫一起裁定。

    當時確實是出現了食古不化這樣的大臣,秘書郎梁周翰上疏說,凡是武廟中的名將都是歷代英雄,若是以功業瑕疵來論,那沒有能滿足標準的人,一旦去除神位,稍有不慎會受到後世詬病。而宋太祖並未採納。

    由此可見,宋太祖對當時入選武廟的人提出了兩條標準,一是要仁義當先,不仁不義的武將決不能入選;二是要功業沒有瑕疵的人,也就是毫無爭議的人才能入選。秦將白起顯然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故被除去。

    宋太祖最終裁定的武廟人選

    根據上述標準,武廟十哲中的白起、吳起、韓信三人被除去。

    六十四將中的廉頗、彭越、周亞夫、段紀明、鄧艾、陶侃、關羽、張飛、杜元凱、慕容紹宗、王僧辯、吳明徹、楊素、賀若弼、史萬歲、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人被清除。

    而新增的二十三有灌嬰、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王渾、周訪、沈慶之、李崇、傅永、段韶、李弼、秦叔寶、張公謹、休璟、渾瑊、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葛從周、周德威、符存審。

    後來宋太祖將齊相管仲增加進來,又將魏西河太守吳起復置於堂下。宋徽宗時,武廟人員又進行了調整,韓信回到十哲,白起、孫臏、廉頗、關羽、張飛等被請入殿下。七十二將由此形成。

    殿上的十人分別是,左為: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右為: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而張良陪在太公望旁邊。

    綜上所述,白起被宋太祖清除的原因就是殺降,被定性為不仁不義。其他人則是以“功業始終無瑕者”為標準,有新增的人員名單可以看出,五代十國後期的武將比較多,也都是宋太祖趙匡胤比較熟知的。

  • 9 # 歷來現實

    白起是戰國時期優秀的將領之一,被譽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戰績顯赫,幾乎是百戰百勝,了無敗績,但是也飽受爭議,長平之戰中說他殺人無數,又被譽為“殺神”。

    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兩位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期的人,究竟又有怎樣的瓜葛,讓趙匡胤去武廟祭拜看到白起時會勃然大怒,覺得白起不配被祭祀,將其撤下?

    有人說這是因為發生在公元前262年的長平之戰,白起帶領秦軍坑殺了趙國40萬降軍,趙匡胤是為了報仇(畢竟也姓趙)。

    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而且對於趙匡胤來說,這段歷史已經過了一千多年,老趙頭家族跟歷史上的趙國沒那麼清晰的傳承關係,一代皇帝日理萬機,哪裡這麼閒啊,趙匡胤如此激烈地情緒失控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玄機呢?

    在宋朝的開國之初,趙匡胤派人建造了一座武廟,一日,他去武廟祭拜時,看到白起居然位列其中,於是立馬說到:

    “白起殺降,不武之甚,將他的塑像撤出去,他不配待在上面。”

    於是手下的人立馬撤了白起的塑像,還對武廟七十二將進行大清洗。可是這一做法並沒有得到眾臣們的肯定,於是秘書郎兼史館編修梁周翰上奏稱:

    “古往今來,賢人倍出,有很多優秀的人,但是也沒有絕對純粹完美之人,像孔子,周公都曾受人議論,像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哪個身上沒有毛病呢?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如果就因為這一點缺點,就加以指責,那麼誰都會被說三道四的,如果因為這點小毛病就把他撤出,那恐怕沒有武將配得上被祭祀,誰手頭沒人命?咱剛一建成武廟,就把白起等人去掉,弄得武廟裡空空如也,實在有些不妥,希望皇上能採納我的意見。”

    但是趙匡胤並沒有搭理他,他根本不瞭解趙匡胤的真實用意。

    趙匡胤這一舉動看似很小很漫不經心,還感覺君王有點不務正業,其實並不然,這充分體現了一個君王有著超乎尋常的人道主義。

    出身武將、還是開國君王的趙匡胤,居然能有以人為本的思想,張揚仁愛的政治理念來治理國家,實屬非常難得。這一做法,不僅表明了當時的政權價值取向,還表現了以後政權的前景和未來。

    人性中本來就有極其殘忍的一面,更何況是坐擁江山,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一代君王,居然不提倡殺戮,走出了晚唐以來以殺伐為本領、以武力征服為不可一世之軍功的時代陰霾。

    人家老趙要玩的就是以仁愛來治國。從過往的歷史來看,趙匡胤還是一個比較注重情義的人,也比較溫和,後來他杯酒釋兵權,武將也都得到了善終。

    自打奪了老柴家江山後,趙匡胤對他們還是心生愧疚的,這下大家都應該知道了,趙匡胤視察武成王廟,撤掉白起塑像的小小舉動,並不是在古人身上挑刺,在白起身上吹毛求疵,而是“別有用心”啊!

    為什麼說他“別有用心”?因為這也是趙匡胤“重文輕武”、防止政變思想的預演,很快,“杯酒釋兵權”的步驟即將上演。這種思維,其實是一以貫之。

  • 10 # 剛日讀史

    唐李光弼死了之後,郭子儀為了免犯臣子大忌,再加上中央財政崩潰,大唐錯過了“鐵腕收兵權”的好時機,這就拉開了武人割據時代的帷幕。

    皇帝,是中國古代每一個人最嚮往的一個職業,大權在握,可以吃香喝辣,可以有三千後宮,可以決人生死。

    (皇帝后宮三千)

    但是在五代十國時期,皇帝從“香餑餑”變成了讓人不想當乃至痛恨的一個職業,因為一旦當了皇帝,就註定了家破人亡甚至滿門皆滅的“杯具”。

    後周太祖郭威就是其中的受害者,郭氏被斬盡殺絕,他後來都只能把帝位傳給了無直系血緣關係的義子——柴榮。

    主要原因是五代時期“王政不綱、制度不張,權反在下、倫常巔倒,下凌上替、禍亂相尋”的原因。

    比如說有一個人突然被人擁護為帝,那麼他就要立朝庭、設百官,就要給這些“從龍之臣”封賞官祿爵位,等到塵埃落定之後,再指任一名大將,開始征伐四方。

    當這一名大將帶兵出征到半路時,幾名偏將小校甚至幾個軍士一合計,“哥幾個,憑啥咱幾個就只能當戰場的炮灰,不是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嗎?咱哥幾個為什麼不搞擁立,弄個丞相、大將軍來噹噹?”

    (擁立皇帝)

    這麼一合計之後,由軍士鼓譟、將校立即跟進,又要擁這個帶兵的大將為帝。就這樣,官爵實祿就有了,然後那些覺得自己得封賞少的人,他們又開始心懷不滿,“擁立”又走入下一個輪迴。

    “陳橋兵變”也並不是宋太祖的獨角戲,這種事情就發生過四次之多: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廢帝李從珂、後周太祖郭威、最後一個才是宋太祖趙匡胤。

    至於那些“擁立”沒有成功的也有好幾件。

    第一件,石敬瑭當河東節度使時,一次出獵,軍中忽然有人大叫“萬歲”,把當時正“韜光養晦”的石敬瑭嚇尿了,他連忙下令斬殺為首的兵士三十多人,這才把這件事情平息了過去。

    第二件,後晉大將楊光遠率軍至滑州,又有軍士稱要擁楊光遠為帝,老楊還算有點威望,他大呵:“天子豈汝等販賣之物”,呵之而止。

    待這名裨將轉身回去叫大傢伙的時候,老符在帳外暗藏甲士數百人,等到三十餘名將校都到軍帳之後,老符摔杯為號,“遂伏甲盡殺之”。

    (摔杯,又見摔杯!)

    但是也有大將幹不過的時候,比如後唐大將趙在禮。當時,軍士皇甫暉暗知軍士思歸欲為亂,就劫擁軍將楊仁晸為師,楊不從,被殺。

    接著,皇甫暉又推一個人緣好的小校為師,小校不從,又被殺;於是,皇甫暉率一大幫軍士直趨趙在禮處,把兩顆血淋淋人頭往老趙頭面前一扔,大叫:“不從者視此!”老趙不得已“遂為其師”。

    亂世,又見亂世,這就是“武夫當國”的惡果了,由此可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何那麼鍾情“文官治政”啦!

    因為文人偏愛“秩序”,崇尚“穩定”,所以說“穩定壓倒一切”啊,國家如果動盪不安,民眾就不能休養生息啊!

    而武人之所以愛搞“擁帝”的把戲,無外乎是“將校皆得超遷,軍士又得賞賜剽掠。”

    官位得升、有利於瓜分資財,名聲又好聽。

    (要的就是燒殺搶掠之實利)

    至於那名被擁為帝的主將怎麼想,他質於朝庭的家人怎麼樣了,有沒有被殺,管那個幹嘛!

    如果不聽話,再換個人來當皇帝就行了。

    此情此景,無不讓人頭皮發麻!

    所以,陳橋兵變之後,趙大同樣是煩得焦頭爛額,他被人擁有帝,就代表著他同樣也會被人趕下臺,也代表著別人同樣也可以一樣再來一次“陳橋兵變”,趙家被捧上皇族,實禍非福啊,搞不好要滿門被誅滅的啊!

    為此,趙太祖進行了一些嘗試性的異於前人的傳統做法。

    其一,趙家不再把“柴氏”趕盡殺絕,反而給“柴家”封賞,讓他們體面地活下去。

    他這麼做,也是寄希望於有朝一日,如果趙氏家族被人趕下臺,希望別人同樣的也留給趙家一條“存亡續絕”的生路,不要趕盡殺絕趙家子孫。

    其二,公元961年的一天晚上把一些老兄弟請了來喝酒,喝到一半的時候,趙太祖號啕大哭,“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就沒有一夜睡過安穩覺。

    ”石守信忙問其故,“這還不明白?皇帝這個位子,誰不眼紅呀?”

    (杯酒釋兵權)

    石守信等人聽出了味,大家著了慌,跪在地上說:“陛下為什麼說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搖搖頭說:“對哥幾位我還信不過?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人貪圖富貴,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想不幹,能行嗎?”

    這就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趙太祖透過此次“宴會”與各位老兄弟達成共識,讓老兄弟回家養老,並永保他們富貴,趙太祖為改革兵制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其三,重用文臣,用文臣的理論重建君臣綱常倫理,以文制武。

    鑑於當時的文人力量太過於弱小,不足於制衡武人力量,趙太祖甚至留下了“不殺士大夫”訓示。

    其四,講究將德、武德,一定要徹底清除武人動不動就擁人為帝的動亂的思想根源,正是這樣的背景之下,“把白起搬出武廟”的想法應運而生。

    白起是秦昭襄王時期的秦國大將,一代戰神,打得東方六國的君主兩股顫顫,但是他不聽昭襄王的調遣,就犯了欺君之罪,不管這個人功勞有多大,這種人就該殺,趙太祖就要透過這個事件,釋放出一種政治訊號,希望各位將領向他靠攏,而不要抱有僥倖的心理。

    (白起被踢出武廟)

    所以,大宋建立後,趙太祖率領群臣拜訪武廟的時候,他裝假大怒,指著白起畫像說“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享受於此?”

    然後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命人將畫像取下,然後再對群臣作了詳細的解釋。

    當然,這種想法也不能明著當著群臣的麵點破,所以太祖解釋說,“兩軍爭戰,互相攻伐,本是君王所命,道德並不虧,但是白起將已降的四十萬的趙兵坑殺,太不仁義,不配享受武廟的香火”。

    這是拿著“仁義”來說“君臣綱常”的事了,連著講究“覆軍殺將,方為全勝”的用兵大家孫臏也給請了下來;“與諸候大戰七十六次,全勝六十四,打平二十”的吳起也被請了下來,原因很簡單,都不仁義。

    況且吳起曾叛魏歸楚,反過手來又帶領楚軍把以前他帶出來的魏武卒打敗在黃河邊上,這樣的人將德有虧,也不配享武廟香火。

    由此看出,從“不殺前朝柴家”、“杯酒釋兵權”、“重用文臣”到“以文制武”、“將從中御”都是趙太祖拔亂反正、溯本清源,終結五代亂世的一貫方針,而“把白起請出武廟”就是其中的一個小插曲、小手段。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 11 # 秉燭讀春秋

    趙匡胤是宋朝開國皇帝,史稱宋太祖。

    建隆元年(960年),即趙匡胤稱帝后的第一個年頭,春節來臨之際,老趙帶領群臣去開封郊外的武成王廟去祭祀。

    武成王廟又稱“武廟”,也稱“太公廟”,始建於唐玄宗開元年間。

    史書記載: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李隆基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以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的開國太師姜子牙為主神,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名將十人,又稱“十哲”相伴左右而建立的廟宇。

    “十哲”分別是: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列於左。

    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守吳起、燕晶國君樂毅列於右。(如圖)

    老趙稱帝后要祭祀武神,進廟一眼看到了“十哲”之首的白起塑像,不由勃然大怒,用手杖指著白起說:“官家最看不起這丫了,作為一個武將竟然不講信用殺降!殺降不祥,把這丫的塑像撤掉,他不配享受後人的香火。”

    (太祖)歷觀兩廊所畫名將,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人去之。 老趙為何如此惱恨白起呢?

    白起是戰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曾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的得力干將,因戰功卓著被封為武安君。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白起奉命傾秦國之兵進攻趙國,經過近一年的決戰,趙軍最終大敗,四十萬趙國士兵走投無路盡皆投降。

    白起以趙國士兵反覆無常,降而復叛為理由,實際是不願讓四十萬大軍吃飯,認為是浪費糧食。以挖戰壕為幌子,在趙國士兵挖好坑後,白起一聲令下,把四十萬趙國士兵通通活埋了。

    這就是趙匡胤惱恨白起的地方,常言道“殺降不祥”。白起最後被秦昭襄王的謀士范雎用計斬殺,一代名將落了個身首異處。

    老趙命人撤去白起的塑像,把他從武廟逐出去還有另一層原因。那就是白起殺的趙國士兵基本都姓趙,趙匡胤認為500年前是其祖宗,畢竟一筆寫不出兩“趙”字。

    再一方面就是彰顯老趙的仁慈寬厚。老趙想“抑武揚文”,隨便找個理由驅逐武將,有殺雞儆猴的意思,提醒那些開國元勳,白起這樣有地位的武將我說撤就撤,你們還有比白起更牛的人啊?

    都跟我老實點,不然,你們就是白起的下場。

    在老趙驅逐白起的第二年,他開始實行了“杯酒釋兵權”的計謀,開始實行打壓武將的基本國策,從此宋朝的軍事能力一落千丈,看來有些事情不能矯枉過正。

    宋太祖的舉動代表了他的思想,白起成了老趙推行政策的犧牲品,試問哪個開國功勳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呢?項羽比之白起更甚,也坑殺了許多俘虜,為何老趙不敢把項羽驅逐出武廟呢?老趙也是欺軟怕硬。

  • 12 # 溫讀

    白起戰國時期的一位名將,在他的身上有諸多爭議,有人把他奉為戰神,也有人稱他"人屠"。白起一生參與過無數場戰爭,沒有一場戰爭是失敗的,他戰功赫赫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他的名字甚至代表著死亡,提起他的名字人們都感到恐懼。白起的一生造了很多的孽,白起死前也說他本就該死,長平之戰中投降的那幾十萬俘虜,都被白起用欺騙的手段活埋了,光是這件事情就足夠讓他以死謝罪。

    宋太祖趙匡胤去武廟祭拜,看到白起時頓時勃然大怒,並說道"起殺以降,不武之甚,何為享受於此?"趙匡胤之所以如此生氣,就是因為白起殺降。武廟是唐開元年間為了祭祀姜太公仿照文廟而建造的,那時的武廟被人稱之為太公尚父廟。唐肅宗時期的姜子牙被人尊稱為武成王,太公尚父廟更名為武成王廟!大宋建立之後,趙匡胤帶著大城門前往開封郊外的武廟祭祀。據史書記載,唐玄宗李隆基為了表彰歷代名將,將歷朝歷代十位名將的塑像至於廟宇之內,後人稱他們為"十哲"。

    右方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左方是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趙匡胤進入武廟看到白起塑像後,說白起不配享受後人的香火,這時有大臣站出來表示反對,但趙匡胤執意要將白起請出去。除此之外,趙匡胤還決定重新對五廟的七十二將進行審定,而稽核的標準則是"取功業始終無瑕者"!趙匡胤說之所以要將武安軍白起移出五廟,是因為白起雖被封為戰神,但他德行有虧。

    白起是非常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後被冊封為武安君。白起曾奉命帶兵進攻趙國,這場戰爭持續了一年多,最終趙軍大敗,有足足40萬士兵投降。按照軍規,投降計程車兵可以為己所用,不必將他們殘忍殺害,而白起卻隨意找了一個理由將這40萬士兵坑埋了。理由是趙國計程車兵反覆無常,若將這些士兵留下還浪費糧食,白起告訴這些俘虜,讓他們去挖坑用來埋戰爭中死去計程車兵。當這些俘虜將坑挖好之後,白起立刻命令手下士兵將所有趙國士兵通通活埋了。俗話說"殺降不祥",白起居功自傲,戰後依舊如魔鬼一般,最終被別人用計斬殺,一代名將也身首異處。

    趙匡胤命人將白起的塑像撤出武廟其實還有一個原因,白起所殺的四十萬士兵大多都姓趙,趙匡胤也姓趙,趙匡胤認為那些是自己的祖宗,因此看到白起之後才會如此勃然大怒。所以有些人認為趙匡胤這麼做,實則是為了報仇。白起殺害俘虜這件事已經過去了1000多年了,趙匡胤看到白起如此生氣,若單單只是因為那40萬俘虜的話有一些說不過去。俘虜投降之前是敵軍,白起帶兵與他們打了一年多的時間,雖最終趙國敗了,但雙方都損失慘重。人們常說人無完人,戰爭剛結束的白起難免會有些許情緒,看到這些戰俘很生氣,並且依舊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敵軍,所以才會做出如此衝動的事情。

    趙匡胤出身武將,如今成為了開國皇帝,但卻不提倡殺戮實屬難得。趙匡胤一直以來都是以仁愛之國,並且此人非常的重情義,從杯酒釋兵權中也能夠看到,趙匡胤對於武將的看法與歷史上的其他皇帝有很大的不同。趙匡胤成長於將士之家,他對於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深有體會,所以他對於白起曾經的做法非常不認同。

    其實被趙匡胤請出五廟的不僅僅只有白起一人,一共被請出了二十二位武將,其中有大家比較熟悉的孫臏、廉頗、韓信、關羽、張飛等。除此之外,還有二十三位武將被放進了武廟。被請出武廟的武將都有共同點,那就是不仁不義並且功業有所瑕疵。後人認為,這次武廟大洗牌,或許不像表面上的那麼簡單,當時的時代背景是趙匡胤剛奪了後周的江山,此時的趙匡胤壓力很大,他的這個做法可以間接的告訴他國,趙國是絕對不會殺害俘虜的,當趙國今後與他國發生戰爭時,他國大可以放心的投降,大宋一定予以優待。如若趙匡胤不這麼做,那麼由於先前有了殺降的先例,今後發生戰爭時,他國士兵極有可能寧願戰死在戰場上也不投降!

  • 13 # 尚宮女史

    731年,唐玄宗為了表彰和祭祀自古至今出現的名將,遂設立專門的廟宇,以西周姜子牙為主祭,西漢張良為配享,並置十大名將從之,這就是最開始的太公廟,三十年後,唐肅宗將姜子牙追封為武成王,於是太公廟就變成了我們熟知的武成王廟,也簡稱為武廟。

    到了唐德宗時期,顏真卿建議在武成王廟增設古今六十四將,由此,武成王廟初具規模,其中我們熟知的孫臏、廉頗、白起、吳起、周亞夫、衛青、霍去病、張飛、關羽、郭子儀等的畫像都在武成王廟中。

    之後,武成王廟中的名將雖有增減,但只是個別的增減,總起來說,改變還是比較小的,但到了宋朝,武成王廟中名將的畫像卻來了一個大範圍的增減,而做成這件事的正是宋太祖趙匡胤。

    963年,趙匡胤幸武成王廟,遍覽兩廊所畫的古之名將,當他看到戰國名將白起赫然在列的時候,勃然大怒,用手杖指著白起的畫像說:“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然後就命人將白起的畫像移出了武成王廟。

    而這只是一個開始,緊接著,左拾遺知制誥高錫上疏說不克善終的南朝梁名將王僧辯也不配待在武成王廟中。趙匡略一思索,就下達了一個指令,讓張昭、竇儀和高錫一起重新裁定武成王廟中的武將名單,而依據就是“功業始終無瑕者”的畫像才能進入武成王廟,其餘的不在配享之列。

    經過這三個人的努力,而趙匡胤點頭的情況下,有23位名將的畫像被移出了武成王廟,這其中除了白起之外,還有我們所熟知的吳起、孫臏、廉頗、韓信、周亞夫、關羽、張飛、賀若弼、李光弼等,而新加進去的23位名將,其中包括我們熟知的灌嬰、班超、段韶、秦叔寶、張公謹等。

    這基本就屬於大換血了,趙匡胤的這種做法實際上並不明智,很多人對此都有意見,但敢說出來的不多,梁周翰就上疏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

    “凡名將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誰當無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異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惡,似非允當。臣心惑焉。”

    但是趙匡胤完全不予接納,仍舊按照高錫等人裁定的名單來重新為武成王廟中的武將畫像,那麼,趙匡胤為什麼非要如此呢?我們不說別的,就說他最不認可的白起。趙匡胤認為白起殺降,這是不武的,因此,白起不配待在武成王廟中。

    實際上,趙匡胤的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誠然,白起的名聲的確不怎麼好,素有殺神之稱,戰國時期他造成的死亡人數就有百萬之眾,這個資料是相當震撼的,其中長平之戰中,白起更是下令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兵,這一下子震驚了東方六國。

    不能說白起的這種做法是對的,但也不能簡單將他的做法歸為不武。白起素來擅長殲滅戰,以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為目標。這能最大程度損傷對方的戰鬥力,對於東方六國來說,白起是一個可怕的存在,對於秦國來說,他則是戰無不勝的將軍。

    很多人可能會說,為什麼要殺降呢?他們都已經降了,為什麼不留著他們?四十萬人如何留下來?如何安置?這是一個大問題,即便這些人都是士兵,願意歸順秦國,成為秦國計程車兵,那麼是否能為秦國所用,又是否會忠於秦國呢?很難說。

    君不見,當初牧野之戰,帝辛俘虜來的那些將士大部分都臨陣倒戈,成為擊敗帝辛的一個重要力量。

    所以,白起不願意留下這四十萬人,又不能將他們送回趙國,所以除掉他們是最好的選擇。一直以來,人們震撼於四十萬這個資料,但很難真正認為白起的做法就是絕對錯誤的,至少他的做法對於秦國來說是很有利的。

    普通人都能想到這些,趙匡胤也是武將出身,難道會不知道白起殺降沒有錯?那麼,趙匡胤這樣做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其實是白起的另一個動作,我們知道,長平之戰後,白起原本想要乘勝包圍邯鄲,但在范雎等人的勸說下,秦昭襄王決定休整一段時間,他這一休整,就錯過了出兵的最佳時機。

    等到秦昭襄王再次準備攻打邯鄲的時候,白起不願意去了,他分析了其中的利害關係,但秦昭襄王不聽,於是白起就因為生病的原因一直不肯出戰,眼睜睜看著秦國吃敗仗,氣的秦昭襄王將白起賜死於杜郵。

    白起被賜死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聽君令,這才是趙匡胤不願意讓白起待在武成王廟的原因。趙匡胤是怎麼建立北宋的?他是奪了自己老領導的江山,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就有了藩鎮節度使擁兵自重的現象,這種現象一直持續了近兩百年。

    趙匡胤太知道武將的能量了,他建立宋朝之後急於打壓武將,所以才有了杯酒釋兵權,他想要的是忠心的、聽話的武將,所謂不能有瑕疵,即是不能不忠於他,不能權力過大。

    而白起這樣的武將能在關鍵時刻不聽君令,這是大忌諱,絕對是趙匡胤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白起死了一千二百多年後,趙匡胤還是很不喜歡他。

    這也是廉頗被移出武成王廟的原因,廉頗是趙國名將,他在長平之戰中堅壁不出,趙孝成王幾次催促廉頗出戰都被拒絕,趙孝成王才選擇換上了肯出戰的趙括,臨陣換將是打擊,但趙孝成王已經顧不上了,這也直接導致了長平之戰中趙國死亡四十五萬人。

    而後來趙悼襄王解除廉頗的職務後,廉頗竟然直接攻打接替他位置的樂乘,然後投奔了魏國,雖後來一直想要回到趙國,但至死未能如願。

    我們看廉頗的這幾個操作,足以讓一個帝王不喜,趙匡胤自然也不喜歡這樣不聽話的武將。

  • 14 # 德全不畏

    軍事要服從於政治,是為政治服務的。趙匡胤、白起二人都是傑出的軍事家,在各自的時代都是“政治正確的”。

    白起號稱“人屠”,率領秦軍消滅其餘六國一百多萬有生力量,為以後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趙匡胤憑藉軍事才能,建立了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局,在政治上當然也是正確的。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白起在政治上也是正確的,趙匡胤指責白起的依據是什麼呢?

    一,戰國時期、與五代十國時期,從表面上來看,都是無休止戰亂、不停息的廝殺,然而本質上完全是兩碼事兒。

    1,白起所在的戰國時期,統一戰爭必然是你死我活的,道義是無處遁形的,只能是殘酷的你死我活之爭。

    到白起去世的公元前257年,被秦滅掉的六國,都已經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文字、度量衡、貨幣。

    齊國、燕國,於西周建立不久,便分封立國,到白起去世時,已經存在了700多年。這樣的老字號國家,是不會認同秦國“統一”的,除了用武力手段硬來別無他法。

    楚國被周王分封的時間,與齊國不相上下,到白起去世時 ,也存在了700多年。如果從楚人被商朝趕出中原時,形成楚文化時算起,時間差不多有1000年了。也難怪楚華人在滅國時,會滿腔怨氣的發出“亡秦必楚”的怒吼。

    韓、趙、魏共同脫胎於晉國,被稱為“三晉”。於公元前403年被周王分封立國,到白起去世時,存在了196年。三晉的母國晉國,立國於周成王時期,到白起去世時已經存在700多年。三晉文化迥異於秦國,也斷然不會服氣秦國的“統一”。

    所以白起在征討六國時的“野蠻屠殺”,是迫不得已之下的必然手段。如果沒有白起的野蠻,就沒有以後政治、文字、度量衡上的統一。

    2,趙匡胤所處的五代十國時期,各軍閥之間的混鬥,只是軍事上的爭霸,在文化認同上並無分歧。

    五代十國的軍閥割據,是唐朝滅亡後藩鎮割據的延續。唐朝中央集權制被黃巢起義摧毀後,各藩鎮失去了中央的制衡而分裂,爭鬥不已。

    五代十國時期,雖然各軍閥都獨立建立了政權,但是這些政權至始至終都是用刀槍劍戟說話。這些政權之間的爭鬥很簡單,都純粹是軍事上的爭鬥。

    因為政權的交替過於頻繁,百姓甚至士族,對這些軍閥政權是沒有歸屬感的。因為還來不及產生認同感,這些軍閥政權就已經滅亡了。

    以中原地區的軍閥政權“五代”為例,我們看它們的更替到底有多頻繁。

    後梁存在了16年:朱溫907年滅掉唐朝,在開封建立了後梁。923年,太原的李克用集團南下滅掉後梁,建立了後唐。

    後唐存在了13年:923 年,李存勖建立後唐。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塘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勾結契丹人滅掉了後唐,建立了後晉。

    後晉存在了11年:石敬塘以做“兒皇帝”,出賣燕雲十六州為條件建立了後晉,但是僅做了6年皇帝就死了。947年石敬塘的部將劉知遠起兵滅掉了後晉,建立了後漢。

    後漢存在了4年:後晉是個短命王朝,僅存在了4年,於951年被大將郭威滅掉,建立了後周。

    後周存在了9年:郭威是重情義的漢子,對上司和下屬都很不錯。郭威和侄子柴榮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減輕刑罰、苛捐雜稅。也因此,後周統治時期,民眾生活有所改善,軍事、政治的狀況都比前幾個朝代有很大的改善。

    但是五代十國形成的誰拳頭大誰上臺的慣性規律,仍然在起決定性的作用。959年柴榮死後,因為繼位的兒子年幼,次年將軍趙匡胤上臺做了皇帝。於是,又宋朝取代了後周。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改朝換代是很平常的事情。誰做皇帝都無所謂,只要不影響自己的生活就行。

    二,趙匡胤的政治邏輯,是以“寬厚仁慈”為基調的。

    趙匡胤出身將門的官宦家庭,早年又遊歷了天下。所以,趙匡胤對上層社會、平民百姓的心態都是瞭解的。

    趙匡胤深知,人們厭倦了征戰不止的戰亂,渴望過上安定的生活。趙匡胤還知道,人們對於誰做皇帝不在乎。誰能保證自己的生活不受影響,就擁護誰做皇帝。所以趙匡胤在上臺時,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就定下了政治上“寬厚仁慈”的基調。

    趙匡胤兵變奪權的整個過程,幾乎沒有任何的殺戮。從皇帝到底層百姓,只有韓通堅持抵抗而被殺,其餘的人都保全了性命。趙匡胤還特別下令,優待柴榮的所有家人,給予極為優厚的待遇。

    趙匡胤上臺的風格,與以前的五代時期的政權交替的血雨腥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下子獲得了所有人的支援。

    趙匡胤做皇帝后,做所有的事都打著“寬厚仁慈”的旗幟,完全沒有血腥暴力。處理文官的事務如此,杯酒釋兵權也是如此。就連攻伐其他軍閥也是如此,能不殺就不殺。

    因為趙匡胤的寬厚仁慈是出了名的,所以人們都願意支援他,他做事阻力總是很小。

    趙匡胤因為自己的“寬厚仁慈”無往不利,便決定把這一主張進行到底。

    所以,以“寬厚仁慈”為標榜的趙匡胤在武廟看到白起塑像的時候,就爆發了。

    趙匡胤出身將門,是名將,所以對武廟很重視。他認為,大宋的武廟要為大宋服務,應該彰顯大宋的政治主張。

    既然大宋以“寬厚仁慈”為本,那麼有“人屠”之稱,在長平屠殺上黨百姓、趙軍降卒數十萬人的白起,就無論如何也不配在武廟裡享受煙火供奉。如果白起不被清出去,萬一有人懷疑趙匡胤的“寬厚仁慈”,就得不償失了。

    況且那數十萬長平冤魂,還大部分是趙華人。而趙匡胤是趙姓,是有義務為祖地趙華人說話的。

  • 15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唐朝時,朝廷開武廟,祭祀歷代名將。

    武廟中,姜子牙在上,張良、白起分坐在左右兩列之前,在“十哲”中居於顯要地位。

    宋朝開國後,趙匡胤進入武廟,觀兩廊所畫的名將,以杖指著白起的畫像說:白起殺降人!不武之甚!不配在這裡!

    於是,白起就這樣被“踢出”武廟了。

    趙匡胤為何看白起這麼不順眼呢?

    “攻心”

    趙匡胤把白起踢出武廟,發生在北宋剛立國之時。

    當時,北宋的疆土,僅佔一半,還比不上三國時期的魏國。長江以南,大小七八個割據政權;北方山西境內有北漢,幽雲十六州在契丹之手。

    要想單純依靠武力完成統一,難度不小。

    趙匡胤隨柴榮血戰3年,才艱苦地從南唐手裡拿下淮南,要想快速統一全國,談何容易?

    因此,趙匡胤注重“攻心”,透過善待俘虜、降眾來瓦解對手的決心。

    殺趙降兵40萬的白起,自然不適合繼續作為武將楷模了。

    彰顯治軍主張

    趙匡胤把白起“踢出武廟”的同時,令人重新裁定武廟人選,取“功業無暇”者。

    如此,朝廷曾考慮:把吳起、韓信、彭越、周亞夫、關羽、張飛、鄧艾、李光弼等“有瑕疵”者都要和白起一起被踢出武廟!

    其實,像英布、鍾會這樣的公開起事的叛將,早已被前朝過濾掉了,剩下的人,真是說不出有多大的毛病,頂多是一些行為有爭議而已。

    不過,趙匡胤以此來告誡眾將:慎言慎行!絕對服從!

    自五代以來,“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統兵將領桀驁難制,屢屢作亂,趙匡胤決心一改此風。

    周亞夫、白起、李光弼等人,沒有作亂,或是堅持己見,或是個性強烈,不為君王所容而已。

    不管前朝君臣的是非曲直,總之,既然他們不能為前朝君王所容,自然也不會為趙匡胤所許!

    結果

    貶白起,反應出趙匡胤的主張:對內要求將領謹言慎行,絕對服從;對外“攻心”為上,瓦解敵人抵抗意志。

    趙匡胤不但多次告誡將領“勿濫殺一人”,還把雖有功卻不“仁”的將領處罰(如平蜀的王全斌)。

    趙匡胤不但在言語中多次強調眾將不得跋扈,還重構以文制武的集權制度,杜絕武將跋扈。

    結果是利弊各半的。

    對外:南方各割據勢力,有的在抵抗後投降,有的甚至直接“納土”而降,抵抗意志多不堅定。

    對內:在制度改革+文化重構後,宋代武將再難見五代跋扈之風,反而多為文官所制。

    不過,或許是矯枉過正,由於過分強調“無暇”,曹彬等將領束手束腳、手足無措,為後來屢敗於遼埋下伏筆。

    趙匡胤的做法,在當時就遇到了不同意見:古代名將都是人雄,誰能無暇?對古人吹毛求疵有意思嗎?

    宋徽宗時期開始,白起等人還是回到了武廟(只是不在“十哲”之列),受後人祭祀。

    趙匡胤能把白起踢出武廟,卻不可能改變白起是史詩級名將的事實。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統治者為了做出不同的倡導,可能會對歷史人物或貶或褒。

    不過,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風浪過後,是非功過,仍有公論。

  • 16 # 小妹講史

    武廟就是姜太公廟,姜太公就是武成王,這是唐肅宗敬佩姜太公對他進行追封。姜太公乃是兵家之祖,號“兵聖”,跟文聖孔子並列。

    武廟十哲

    孔子有十名弟子,號稱“十哲”,孔子有人陪伴,姜太公自然也要有人祭祀。因此,唐朝皇帝從個朝代名將中挑選了十人出來配享武廟,合起來號稱“武廟十哲”。

    武廟十人分別是:田穰苴、吳起、孫武、韓信、樂毅、李績、諸葛亮、白起、李靖,其中張良為副。

    而以上是唐朝的十人版本,到了宋朝後,情況就不一樣了,這就得從宋太宗趙匡胤說起了。宋朝建國後,趙匡胤去拜祭文武兩廟,當他走到“戰神”白起畫像處,激動的用手杖指著白起的畫像說:

    “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白起當時坑殺幾十萬俘虜,嚴重違背的武德,這樣的人怎麼還能配享武廟,供後人祭祀?

    韓信、吳起和白起都被請出武廟

    趙匡胤反感白起真的只是因為他坑死了戰俘嗎?

    其實誰都知道白起殺戰俘的原因,他也因此獲得“人屠”的稱號,而每一個開國帝王一路走來哪個不是屍山血海宗出來的。帝王都是冷血無情的,他斷然不會同情那些戰俘,也不會有什麼人文道德。

    因此,綜合一些事件來看,就能很明白趙匡胤當時的想法了。白起是被趙匡胤清除出武廟的,祭祀結束之後,文武百官也猜出了皇帝的心思,在對武廟重新審視一番後,還有另外2為被請出了武廟,分別是吳起和韓信。

    為何這三個武將都請出武廟?

    首先說白起是會打仗,但不服從上司安排也是很有一套。在長平之戰錢,白起以為自己穩當主帥,結果沒想到主帥位子被王齕奪了去;長平之戰後,白起想要趁勝追擊,滅了趙國領功,沒想要又是王齕。因此,當邯鄲之戰不順利,秦王要白起出售滅火時,他卻耍起了性子,稱病不去,相國范雎去請他,他也不給面子,最後被秦王氣的直接賜死。

    或許有可能,如果不是白起耍性子,以他的能力後期戰事應該沒那麼難,但不管最後是白起的錯還是秦王的原因,從趙匡胤的角度來看,白起就是一個十分不合格的下屬。居功自傲,給領導擺臉色,他雖然很能打,但這樣不聽從安排的人誰敢用他,一直以來都說“服從,是軍人的天職”,但白起的作風有點給軍人抹黑了。

    而吳起和韓信也有黑歷史:吳起為了成名不擇手段,多次跳槽,最後身敗名裂;韓信功高蓋主,向劉邦邀功,有點割據自立的意思,劉邦對他也是不相信。因此,像他們三個這樣多次跳槽、不服從命令、有自己另起爐灶想法的人,趙匡胤肯定是不喜歡的。

    說來說去,趙匡胤作為一個皇帝,讓人把白起請出武廟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讓底下的人明白,不聽從主子安排的人,雖然能力很強但沒有人敢用,而這樣的人更沒有資格配享武廟。

    當然,這並非只是趙匡胤的手段和想法,從現實角度來看,許多公司的領導其實也是有一樣的考慮,畢竟每個人都希望有忠心耿耿的下屬,為自己辦事。

  • 17 # 再言春秋

    引言

    武廟,這是中國古代對軍事人才的最高“獎賞”。

    自唐朝始有武廟起,凡是能進入武廟者,都可以稱的上是震鑠古今的軍事人才。他們或許私德有虧,但于軍旅一行而言,這些人幾乎就是中國戰爭史上的標杆。

    配享武廟者或是忠直、或是勇武、或是聰慧、或是狡詐、或是狠辣、或是仁厚,他們的性格雖有不同,可要說到能力與戰績,莫說是在中國,縱使是整個世界上,也絕對可以稱雄。

    分析

    宋太祖趙匡胤,於陳橋黃袍加身,從孤兒寡母手中取得了天下。

    再加之,唐末藩鎮割據,天下戰亂皆因地方軍事集權而起。故此,趙匡胤勢必會引以為戒。無論是從自身的經歷而言,亦或者從歷史教訓而言,趙匡胤都會把地方軍事勢力視做“心腹大患”。

    所以,當宋太祖在政治權力稍微穩定之後,就著手“杯酒釋兵權”,其目的無非就是把軍權、政權都牢牢的掌控於自己手中。以避免再度出現唐末之混亂局面。

    可與此同時,天下尚未統一,格局一方的後蜀、南唐、北漢依然與太祖皇帝所建之宋並存,更有甚者北方的契丹更是宋朝最大的威脅。

    故此,太祖皇帝必須使用一些手段,一來教化手下將領,二來佈局統一天下。於是,武廟就成為了趙匡胤的“助力”。

    宋太祖對武廟的改動

    武廟之建立者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時候為表彰歷代名將,而建立武廟。以姜子牙為主祭,張良配享,其餘十人從之。

    但此時的武廟,其地位並不顯赫。到了唐肅宗的時候,肅宗李亨把武廟提到了與文廟同等的位置。此時的武廟中,姜子牙是主祭,左右兩旁分別列著:

    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列於左,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列於右,以良為配。

    到了唐德宗的時候,武廟有了第一次大的擴員,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六十四位:

    上列:范蠡,孫臏,廉頗,王翦,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鄧禹,賈復,寇恂,馬援,皇甫嵩,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羊祜,王濬,謝玄,慕容恪,檀道濟,王僧辯,慕容紹宗,宇文憲,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蘇定方,張仁亶,王晙,王孝傑。

    下列:管仲,田單,趙奢,李牧,彭越,周亞夫,衛青,趙充國,吳漢,馮異,耿弇,段熲,鄧艾,張飛,呂蒙,陸抗,杜預,陶侃,王猛,長孫嵩,王鎮惡,吳明徹,斛律光,於謹,韋孝寬,楊素,賀若弼,李孝恭,裴行儉,郭元振,張齊丘,郭子儀。

    後來的武廟,雖然偶然會有所調整,但也無非是增加一兩個的事。直到宋太祖的時候,武廟出現了再一次的巨大調整:

    乾德元年六月癸巳,昭等議升漢灌嬰、後漢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王渾、周訪、宋沈慶之、後魏李崇、傅永、北齊段韶、後周李弼、唐秦叔寶、張公謹、唐休璟、渾瑊、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梁葛從周、後唐周德威、符存審二十三人;退魏吳起、齊孫臏、趙廉頗、漢韓信、彭越、周亞夫、後漢段紀明、魏鄧艾、晉陶侃、蜀關羽、張飛、晉杜元凱、北齊慕容紹宗、梁王僧辯、陳吳明徹、隋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二人。詔塑齊相管仲像於堂,畫魏西河太守吳起於廡下,餘如昭等議。

    那麼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要給武廟進行如此之大的改動。除了上述的變動之外,他還有其他的變動麼?

    趙匡胤變動武廟為哪般

    宋太祖對武廟進行過前後兩次變動,第一次是在宋朝建立之初:

    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人去之。

    這一次,宋太祖僅僅是去掉了白起一人。

    以白起之戰功、才幹,縱使在武廟之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可宋太祖為什麼偏偏要拿白起開刀呢?宋太祖的這一行為,既有私心作祟,也有謀劃全域性之用意。

    所謂私心,我們就要看看宋太祖的姓是什麼?太祖皇帝姓“趙”。而白起殺降,所屠殺之人又是何人?趙華人。

    趙匡胤是否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後裔,這一點恐怕連太祖皇帝也說不清楚。但以華人尊崇先人的習慣去考慮,哪怕趙匡胤不是趙國的後裔,他也會往這方面去靠攏。

    而白起一戰就坑殺四十萬趙人,僅此一點,在趙匡胤的心裡就不會喜歡白起。所以,從私心而言,趙匡胤把白起移除武廟乃是情理之中。

    而另一點,就是為全域性而考慮了。客觀的說,如果單純以軍事力量來看,宋太祖初期所能控制的有效軍事力量,尚不足以平定天下。

    那麼,移除白起就是趙匡胤給敵對勢力以及天下人發出的一個訊號。他是一個仁慈的人,不會像白起一樣去殺降。這是一種政治攻心術,是政治家最常用的基礎手段。

    如果說,移除白起,是趙匡胤一種對外的政治策略,那麼後來的武廟大變動,就是他對內所用的手段。

    我們來看看新的武廟構成是以什麼為基調的:

    左拾遺知制誥高錫因上疏論王僧辯不克善終,不宜在配享之列。乃詔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與錫別加裁定,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所謂的王僧辯不克善終,其實就是因為王僧辯迎立蕭淵明而表現出來的不忠。至於說功業始終無暇,那就是一個妄談:

    凡名將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誰當無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異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惡,似非允當。臣心惑焉。

    這裡的功業無暇,說白了就是一切以“忠”為前提。趙匡胤心目中的忠,基本要遵從三大原則:不叛、不黨、不驕。

    所以,他從武廟中移除了有“叛”的或是或許會“叛”的吳起、廉頗、韓信、彭越等人;移除了有“黨”的段紀明、史萬歲、楊素等人;移除了有“驕”的周亞夫、賀若弼、郭元振等人。

    而所移入的人,也基本上比較符合宋太祖的心理預期。

    至於說,宋太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簡單一句話概括,唐末的藩鎮割據,給宋太祖帶來的巨大心理烙印,讓他對驕兵悍將有一種畏懼。再加之其成功的途徑,讓他始終會懷疑擔心會有將軍威脅到其統治。所以他要透過調整武廟,而教化軍隊,讓他們明白忠之道。

    簡談太祖調整後的武廟

    其實,個人對太祖調整後的武廟是有微詞的。

    這個微詞並非是對武廟中人的不認可,而是趙匡胤調整後的武廟也不盡是符合其要求的“功業無暇”之人。

    就拿留在武廟的王鎮惡來說,從戰功和能力上而言,此人自是沒有問題,又是王猛之後,遺傳基因就比別人牛。可這個人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貪:

    鎮惡性貪,既破襄,因停軍抄掠諸蠻,不時反。

    再說秦瓊,秦瓊在追隨李世民之前,換了很多的領導。雖然在當時那個年代,易主的事很平常。但秦瓊還是易的有點多,算不得“忠”。

    結語

    趙匡胤之所以要調整武廟,是出於私心、公心兩方面考慮的。

    他移除白起,是要讓內心平衡,同時要告知世人自己是仁德之主,他對武廟中人做大幅度調整,則是為了藉此來教化手下將領要懂“尊卑”,知“忠義”。

    當然,除此之外,他還有一些別的用意。就拿李光弼來說,從功績上而言他與郭子儀相差無幾,而且他並無什麼劣跡,是一個“成經綸之功,足以靜亂;懷忠孝之道,故能匡國”的功業無暇之將。但他卻被移出武廟。

    大概因為李光弼是契丹族人,而契丹族此時是宋太祖最大的敵人。所以宋太祖移出了李光弼,而換上了與契丹作戰有功的周德威、符存審。

  • 18 # 龔柳輝

    趙匡胤的父親得非常重視孩子的文化教育,曾經到處延請名師來教授趙匡胤。

    這趙匡胤也真是天資過人,所讀之書,過目能誦,長進頗快。

    不久,趙匡胤便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常常手不釋卷,讀書到深夜。然而,他不盡信書上所寫的東西,常常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易依自己的想法行事。

    這個小匡胤也是天生的心地善良。

    當他讀書讀到長平之戰的時候,看到白起將40萬的趙軍俘虜全部坑殺,心中大為憤怒,當即跑到了離他們家不遠的一座供有白起的廟裡把白起的泥像扔了出來,嘴裡還說這樣違背武德的人,根本就不配待在武廟裡。

    那麼,趙匡胤當皇帝以後,性格仍然沒有什麼變化,他去武廟祭拜,看到白起時,趙匡胤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上面,為何動怒,僅僅是出於心地善良嗎?

    我任務不僅僅是出於心地善良,主要還是這麼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趙匡胤當皇帝后,也面臨重新統一分裂的國家,為實現大一統,趙匡胤的國策是文武並用,它主張用最小的代價實現目標,他的徵蜀將軍王全斌因為殺降2萬,差點被趙匡胤斬立決

    據說趙匡胤的大將軍王全斌征伐蜀地的時候,他不但殺了俘虜,而且一殺就是兩萬多人,戰國時期,秦國有個將軍叫白起,他一次坑殺趙國戰俘40餘萬,後人稱他為殺人魔頭,王全斌的殘忍,並不亞於白起。

    不尊重戰爭規則,就要遭到報應,王全斌的報應馬上來了,蜀中各州縣的百姓聽說王全斌在成都殺了數萬戰俘,都嚇得膽戰心驚。

    大家一致認為,有這樣的殺人魔頭在,川人就沒有好日子過,於是,他們紛紛拿起鋤頭、鐮刀、棍棒,參與到亂軍中去,以至於蜀地處於長期混亂狀態,趙匡胤知道後非常擔憂。

    而且準備殺掉王全斌,只是他功勞很大,後來改為發配到邊遠州去了,趙匡胤去武廟祭拜,想起宋軍的很多將軍,事實上有白起這樣的人,所以他也是指桑罵槐,引起將軍們的重視。

    趙匡胤非常善於用德化的手段治理天下。

    痛哭失周的郭崇,圖謀暴亂的楊承信、策應反宋的郭威妃子的弟弟楊庭璋等人,趙匡胤都是以重金安撫,不予誅殺。

    每當將帥率兵前往各地平藩作戰時,他總是告誡諸將,對待降王一律不得誅殺。

    他經常用批評古時名將白起的例子來說“白起殺已降,不武之甚”,就是說,白起誅殺已投降的兵將,能說明他武藝高強嗎?

    還有對反抗他的韓通,被部將王彥升殺了以後,宋太祖特地將韓禮葬,並追贈中書令,而對王彥升,終身不授節度使,以示對殺戮的懲戒。

    宋太祖趙匡胤克己儉樸,對文臣武將卻常賜厚賞,他的目的是想用這些“金銀珠寶”來填滿他們的慾望,少做出貪汙的事,使朝綱得以整肅。

    除此,他還能夠汲取前人的經驗。例如:他不同意戰國時的白起坑殺趙卒40萬的做法,認為“殺害投降的人,不是行使武力的道理。

    因此,他在平定南方各國的戰役中,切責將帥不得濫殺。對於大小降王,都能夠給他們虛有其名的高官厚爵。

    有人勸他殺了降王,以免後患無窮,他都不同意,趙匡胤終身沒有殺過一個降王。

    某一天,有大臣奏報說,武成王廟已按照詔書修建完了,請他審視。

    趙匡胤十分欣喜,立即趕往武成王廟。趙匡胤看了該廟,對建築很滿意,但是,當看到兩邊的廊房裡所畫的名將中有戰國時的白起,忍不住拿起一根棍指著白起的畫像說:“白起曾經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兵,怎麼能受饗於此?”

    於是,趙匡胤立馬命令把白起的畫像去掉,並詔吏部尚書張昭和工部尚書別加裁定,在殿內配享歷代名臣像,並特別囑咐,符彥卿的父親符存審仗義行俠,應當配享武成廟。

    其二、白起本來就是一個有爭議的將軍,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趙匡胤僅僅是持有一種反對白起進入武廟的看法,再說了,誰可以進入武廟,本來就是後世皇帝說了算

    白起是秦國名將,曾經被封武安君。

    公元前二六O年,秦趙兩國長平之戰,起俘趙降卒四十餘萬人,盡坑殺之。這是戰國最大的一次戰役,也是最殘酷的一次大屠殺。

    公元前二五八年,秦昭王再讓自起攻趙,白起自知戰不利秦,佯裝有病,拒不受命。

    秦王怒,勒令白起不得留咸陽。白起出咸陽西門至杜郵,秦王遣使者持劍追來,令白起自裁,白起當即飲劍自殺,並葬於此。

    這個白起被秦王處死的歷史事件,本身就說明白起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殺降到底是白起自作主張,還是遵王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白起殺俘虜這事兒,完全是違背戰爭規則的,秦王都不能容忍,何況是正在進行統一戰爭的趙匡胤呢!

    讀歷史,我們也看多了屠城和殺俘的故事。馬服君趙奢,據史書的描寫,智勇兼備還在廉頗之上。

    然而他的兒子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真應了海涅說的“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但是趙王當時腦子確實進了水,居然用他代替廉頗為將。

    秦國這邊卻暗中換了統帥,由武安君白起執掌兵符。白起是什麼人?

    山東六國能和白起戰個平手的將軍不過寥寥三兩人。孺子趙括聽說對手是武安君,自己先就嚇破了膽。

    結果長平一戰,40萬趙軍成了俘虜。白起這人真夠心狠手辣,一夜之間把40萬趙軍全部坑殺。

    白氏,名起,楚白公勝之後。

    春秋時期楚君僭稱王,大夫、縣令僭稱公,白起為白公勝之後,故又稱公孫起。白起號稱“人屠”,可見戰國時期,他在諸侯中名聲不佳呀!

    事實上,能和姜子牙在一廟受饗的“陪神”也得是武功卓著之人。

    所以,從歷史上各朝代裡的武將中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才選了七十二位,跟文宣王廟七十二賢相對應。

    於是乎,姜太公身邊就陪了這麼一批人: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白起、張良、韓信、諸葛亮、關羽、張飛、李靖、徐懋功不用再往下列舉了吧?

    這些人選出一個來就夠是“一將成名萬骨枯”,但是“殺降”的確實少見。

    據說趙匡胤參觀武成王廟時,本來挺高興的,但看著看著,趙匡胤臉沉下來了。怎麼?他看到白起了。

    又是白起這個“屠夫”,小時候因為搗毀白起的雕像,被父親打了一頓,想起來就來氣。

    趙匡胤為什麼那麼恨白起啊?不是恨,是看不起他

    趙匡胤看不起“殺降”之人,人家都投降了,又沒有威脅你的生命,你把人給殺了,太不仁慈了,白起殺人是用欺騙的手段殺的,所以,白起的塑像下臺了。不僅趙匡胤讓白起下臺了,據說緊跟著張飛等人也被排除在外,看來趙匡胤是有備而來。

    其三、趙匡胤驅逐白起出武成廟,是有重塑武將“武德”的想法,是其“重文輕武”的舉措之一,白起在趙匡胤看來就是“一介武夫”,打壓白起是提升文官地位的最好辦法,趙匡胤也不是針對白起一個,他想重新塑造“武成廟”的人物形象趙匡胤驅逐白起

    乾德元年,趙匡胤曾經特意到武成廟參觀。

    武成廟就是武廟。

    最開始是在唐高宗於上元年間尊奉姜太公為武成王,和孔子(文宣王)享受同樣地位,同時,選出歷代以來十大名將陪侍左右。

    左起為秦國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衛國公李靖;右起為漢留侯張良、齊國司馬田穰苴、吳國將軍孫武、魏國太守吳起、燕國大將樂毅。除了十大名將陪侍,還有歷代一共72人,可以享受朝廷祭祀。

    應該說,姜子牙和十大名將確實是先秦到唐朝最具名望的軍事家了。當然,也並非說其他人就都沒有資格,這個也可以看出宋代之前,歷朝歷代還是有尚武的風氣,特別是漢唐時期,白起被很多將軍推崇。

    當時,趙匡胤已經讓翰林學士高錫重新排定配享武成廟的十大名將,乃至七十二位將領。

    趙匡胤當場定調,此次入選者不僅僅應該是第一流的軍事家,其功業更應該是從開始到去世都沒有什麼瑕疵。

    後來,張昭、竇儀等人回稟趙匡胤,評選工作基本結束,除了將白起正式除名之外,一共有二十二個人遷出武成廟。

    比如魏國的名將吳起,駐守西河多年,名望素著,可是在魏文侯去世之後,吳起因不能拜相離開魏國,到楚國後拜相。吳起推行變法,楚國對外連戰皆勝利,對內國力大增。可是,當楚王去世,吳起也被保守派殺害,屬於典型的有始無終。

    可以看出,趙匡胤不是針對白起一個,他想重新塑造“武成廟”的人物形象。

    據史料記載:乾德元年七月,太祖親臨武成王廟,即太公望廟,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設於長安、洛陽兩京及各州。

    他逐一觀看兩廂將軍塑像,指著秦將白起說:白起坑殺已經投降的兵卒,太不威武了,怎配在這裡享受祭祀,命令撤去白起的塑像。

  • 19 # 多臻貴

    兩個原因,答案都在司馬光《資治通鑑》書中!

    第一、《資治通鑑》從周威烈王冊封趙籍、魏斯與韓虔為諸侯的公元前403年寫起,眾所周知司馬光是著名的保守派和正統派,書中強調灌輸趙氏政權的法統延續性,將趙匡胤追溯到戰國七雄的趙國,平息天下臣民對“陳橋驛兵變”登基開國,欺凌孤兒寡母篡權奪位的質疑。

    趙國發展歷程中,最痛的記憶是“長平之戰”和“邯鄲之圍”,長平之戰趙國戰損20餘萬,被坑殺20萬,合計40萬,戶戶掛白綾有亡故親人;而邯鄲之圍時,秦國將“圍城打援”與“就地補給”全面運用,趙國核心區域農耕與經濟崩潰,導致趙國無力阻擋秦國腳步,白起是兩場大戰的關鍵人物。

    第二,《資治通鑑》寫到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止,展現千餘年間歷朝動盪與混亂,尤其五代時期殘酷與冷血,被譽為“五代明君”後周世宗柴榮“高平之戰”,本質是展現宋太祖趙匡胤的勇武與忠毅,用亂世襯托宋朝民生穩定與經濟發展。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未動刀兵未傷和氣就鞏固皇權,諸將也都能安享富貴,而白起與秦昭襄王政見矛盾自縊身亡,按照北宋佛教或道教理念,這都是怨怒不詳,加之白起有“殺神之名”,宋太祖趙匡胤至武廟祈求止息兵戈,不願麾下有白起辦強勢將領。

    所以,從維護皇權血統的角度,白起是趙國滅亡的“罪魁禍首”,從治理駕馭將領的角度,白起桀驁難馴並非“良臣順將”,這兩個角度都促成宋太祖趙匡胤對白起的厭惡,但帝王言行不容臣下揣摩,司馬光只能在《資治通鑑》隱晦表達。

  • 20 # 月光先生看世界

    不光白起,就連關羽、張飛這樣有巨大威望的名將都被移出了武廟,而趙匡胤此舉背後則大有深意。

    所謂武廟,即武成王廟的簡稱,始於唐朝,供奉以姜子牙為首的一干歷朝歷代的名將。

    武廟與文廟對應,能入駐武廟,對於一個武將來說可謂是最高殊榮了。

    公元963年,宋太祖趙匡胤剛剛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一日他出宮巡遊,不知不覺來到了武廟。

    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自然對於那些前朝名將崇拜有加,於是便帶頭進入了武廟祭拜。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他看到白起的塑像在武廟中,且名次非常靠前時,突然勃然大怒,命人將白起的塑像移出武廟。

    無論身邊隨行官員如何勸阻,趙匡胤都不為所動,他認為白起不配呆在武廟中供人祭拜。

    要知道,入駐武廟的重要標準,就是看這個武將是否有立下赫赫戰功。那麼,白起到底配不配呆在武廟中呢?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白起都不配,那估計沒幾個武將有資格呆在武廟中了。

    白起可謂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傳說,戰國名將雲集,但是最耀眼的要數白起了。

    他出身平民,由於秦朝變法後採取軍功爵制,白起得以在軍中效力,接下來便開啟了他開掛的一生。

    公元前293年,秦國發兵攻打韓、魏兩國,由白起擔任主帥。這是白起第一次統帥大軍指揮一整場戰鬥。

    當時,秦軍只有10萬人,而韓、魏聯軍則人數高達24萬,且據守險要之地,易守難攻。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看得出來,秦軍這次沒什麼勝算。

    結果,這一仗的結果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白起利用韓、魏軍隊缺乏配合,加上大軍調動不便的特點,採用聲東擊西、各個擊破的策略,成功殲滅了這支24萬人的部隊。

    白起因此一戰成名。

    此後,白起不斷率領秦軍攻城掠地,打得各國叫苦連天。

    就連中原大國楚國,都在白起的攻勢下屢戰屢敗,丟失了大片城池,連楚國的都城都落入了秦國手中。

    而白起的巔峰之戰,當屬長平之戰了。

    當時,秦國派出大軍攻打趙國,趙國派出擅長打防守戰的老將廉頗出戰。

    廉頗不虧為名將,明明趙國軍力遠不如秦軍,然而在廉頗的指揮下,秦軍卻硬是拿趙軍沒辦法,雙方進入了相持階段。

    秦國見久攻不下,便採取計策,使得趙王臨陣換將,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替代了廉頗統帥趙軍。

    與此同時,秦國也偷偷換將,將白起派到了前線指揮作戰。

    雖然趙括寂寂無名,之前沒帶過兵打過仗,但是他爹是趙奢,那可是第一次上陣就大敗秦軍的怪物,所以白起並未小瞧趙括。

    如果說當時有奧斯卡獎的話,那麼白起一定是當年的影帝。

    趙括雖然只會紙上談兵,但是這種人對於資料反而比其他將領要跟重視一些,他很明白,明面上的實力,趙國遠不如秦國,趙軍輸不起。

    因此他一開始是非常謹慎的,雖然趙王定下了主動出擊,與秦軍決戰的方針,但是這一仗具體怎麼打,還是他這名主帥說了算。

    出於對秦軍的警惕,趙括一開始打得很保守,他起初只派出部分軍隊攻打秦軍偏師。秦軍在白起的指揮下,且戰且退,最後乾脆支撐不住變成潰敗。

    趙括擔心是對方誘敵深入之計,並未派趙軍追擊。

    一次兩次可能是用計,但是這種情況出現十次八次,就算是假的也變成真的的。

    在趙括看來,秦軍並不像傳聞中那麼厲害,也許,他和他父親趙奢一樣是個軍事天才。

    於是,趙括打得越來越大膽,他都不知道自己何時已經遠離大後方,孤軍深入上百里了。

    而這段時間裡,秦軍在白起的指揮下,且戰且退,總讓趙軍產生差一點就能消滅秦軍的幻覺。

    趙括越來越急躁,想方設法要和秦軍進行決戰。殊不知白起已經佈下天羅地網,趙軍已經插翅難飛了。

    一日,趙括收到後方急報,軍事重地百里石長城已經落入秦軍手中,趙軍已經被斷了退路。

    趙括這才知道上當裡,他立刻下令全軍調轉馬頭,拔營回撤。

    白起等的就是這個時候,趁著趙軍拔營造成混亂,秦軍分三路包抄趙軍,把趙軍分割包圍,將其各個擊破的意圖昭然若是。

    不過趙軍的兵源質量在戰國七雄中都屬於拔尖的,又遇到此等絕境,因此反抗非常激烈。秦軍的包圍網幾次差點被突破。

    到了這一步,比拼的已經不是將領的能力了,而是士兵的戰鬥力。

    為了消滅趙國主力部隊,秦國發動舉國之力,大量徵召士兵送往前線。

    在被圍困四十六天後,由於糧草耗盡,趙軍才投降。

    由於見識過趙軍的恐怖戰鬥力,為了以免這些俘虜成為秦國的禍患,白起下令將趙軍士兵給坑殺了。

    這種行為在當時是非常受人詬病的,即使秦國自己人,也有不少對其行為大加指責,認為完全沒必要。

    白起為了國家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名聲,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因此,後來唐朝建立武廟,白起成為了最早一批進入武廟的名將之一。畢竟他戰功夠硬,人品也不差。

    可惜到了趙匡胤這裡,白起卻成了罪大惡極之人,趙匡胤第一時間將其搬出了武廟。

    趙匡胤這麼做,倒不是他討厭白起,而是時局需要。如果他不這麼做,就會寢食難安。

    事實上,就在白起被趕出武廟後不久,趙匡胤又移出了一批名將。

    其中包括吳起、孫臏、廉頗、韓信、彭越、周亞夫、段紀明、鄧艾、陶侃、關羽、張飛、杜元凱、慕容紹宗、王僧辯、吳明徹、楊素、賀若弼、史萬歲、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等人。

    而趙匡胤之所以這麼做,其實大有講究,這就要從他當時的處境說起了。

    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是透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上皇帝的。

    雖然他上位的整個過程都是按照當時朝廷的規則來辦,十分的溫和,而且他對待柴榮的後人也不錯。

    但是兵變就是兵變,其本質和那些起兵反叛坐上皇位的武將,沒什麼區別。

    而五代十國之所以會這麼亂,就是因為這些武將。

    趙匡胤是有大抱負的人,他要終結這個亂世,首先就要整頓武將。

    因此他當上皇帝后,首先是完善了周世宗柴榮制定的朝廷體制,積極制約武將,既要用他們,又要防止他們威脅到自己。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杯酒釋兵權了,其目的是讓他的好兄弟騰出位置,他好重新規劃軍中職權。

    畢竟有兄弟在,做事總是縮手縮腳的,不夠乾淨利索。

    但是這還不夠,他要改變武將們的思想,將五代十國那股“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風氣改掉。

    說實話,武將不是那些文人,大多大字不識一個,你和他們講道理是白搭,因此趙匡胤打起了武廟的主意。

    武廟裡供著的那些名將,都是當世武將、士兵們的偶像、目標,將武廟中的名將替換成符合趙匡胤標準的,可以引導武將、士兵們往趙匡胤希望的方向變化。

    而白起身上有兩點為趙匡胤所不容。

    其一,不仁。

    這主要說的是白起坑殺趙國俘虜一事。

    問題的關鍵不在殺俘,而是他坑殺的數目實在是驚人,足足40萬人。

    在趙匡胤看來,白起此人是十足的暴虐之徒,根本沒有仁愛之心。

    如果宋朝的武將和士兵都向白起學習,那豈不是一個個都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弄不好哪天出點問題,下面的軍隊就反了。

    其二,不忠。

    這個就要從長平之戰後面說起了。

    長平之戰結束後,趙軍主力被完全消滅,已經無力阻擋秦國的大軍,滅國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然而此時秦王卻接受了趙國的求和,下令退兵。

    當然,這並非秦國仁慈,而是長平之戰,秦國傷人一百自傷五十,國力大損。

    不過後來趙國毀約,於是秦王又下令大軍攻趙。

    然而白起知道此時出兵,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勝算大減,於是稱病不出。

    秦王只得派其他大將攻打趙國,結果秦軍久攻趙國不下。

    秦王再次徵召白起,白起依然稱病不出。

    這在趙匡胤看來就是不忠的表現。

    趙匡胤身為皇帝,自然認為臣子應該無條件服從君王的指令,至於這命令是否合適、是否正確,則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他只知道,白起屢次違抗王命,就是不忠之人。

    讓這種人呆在武廟,作為全天下官兵的表率,豈不是誤人子弟?萬一下面的將官們有樣學樣,都抗命,那軍隊豈不是要失控?

    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說白了就是軍隊失控,君王無法掌控軍隊引起的。

    所以,從趙匡胤的角度來看,這不仁、不忠的白起,不配呆在武廟裡。他呆在武廟裡一天,趙匡胤便會寢食難安一天。

    不過,僅僅將一個白起踢出武廟,遠遠不足以起到引導、教化武將的目的。

    所以趙匡胤後來又對武廟中的名將進行了一次大換血,很多我們現在耳熟人詳的武將都被請了出去。

    其中就有在民間聲望極高的關羽、張飛。

    其實,把他們二人趕出武廟的原因,和白起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先說關羽,我們都知道,關羽曾經有段時間迫於形勢留在了曹操身邊。

    在趙匡胤看來,甭管什麼原因,這就是不忠。按他的觀點,關羽就該揮刀自刎,以死明志,這樣才有資格呆在武廟。

    至於張飛,則是不仁。

    沒辦法,張飛打仗有勇有謀,又對劉備忠心耿耿,唯一的缺點就是對手下人太狠了。

    狠到什麼程度呢?看看張飛的死因就知道了,硬是把手下人都逼了。確實有些做過頭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仁和忠就是趙匡胤篩選武廟名將的標準,也是教化武將、士卒們的方向。

    很多人都認為宋朝重文抑武的根源在於宋太宗趙光義,現在看來,這個看法是不對的。

    早在趙匡胤時期,北宋的國策就定下來是重文抑武了。

    否則,趙匡胤幹嘛要用教化這種文人的方式來改變那些武將們?

    而且,讓武將文人化,用仁與忠來約束他們,才能從根本解決五代十國時期,武將輪流做皇帝的問題。

    畢竟一群講究忠與仁的武將,就算再有野心,也只是想要當封疆大吏、一方諸侯,是絕對不會有做皇帝的想法的。

    可惜趙匡胤萬萬沒想到,他之後的歷代皇帝將重文抑武發揮到了極致,重文抑武變成了重文輕武。

    原本平起平坐、互相制約的文武大臣,卻變成了文臣騎到武將的脖子上作威作福。

    這導致了宋朝軍力的迅速衰弱,原本橫掃諸國的大宋禁軍成了擺設,每年花錢無數,卻是個花架子,誰都打不過。

    就連小小的西夏都能欺負宋軍,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宋朝多些向白起、關羽、張飛這樣的武將,又何至於此?如果趙匡胤泉下有知,大概也會後悔當初的行為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ealmegt大師探索版的包裝盒為什麼有兩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