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畢生七十餘戰無一不勝,整個戰國時期戰死的二百餘萬將士之中,有一半是他創造的,這樣一個牛氣沖天的軍事人物,趙匡胤竟然說他不配待在武廟,這是為何?
唐開元十九年,唐玄宗李隆基為了表彰和祭祀歷代名將,特意下令建造了武成王廟,其中作為主祭的人物,是周朝丞相、軍師呂尚(也就是姜子牙,歷代追封為武聖),漢朝的張良作為配享位列其次,另外還有名將十人也被供奉在武廟,但其中沒有白起。
唐肅宗時期,他對十位名將的人選做了調整,武安君白起第一次進入武廟,而且位列左數第一,與白起同時代的人物只有吳起、樂毅,這十位名將也被稱之為武廟十哲。
武廟十哲的完整名單為: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
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後來,經過歷史演變,武廟十哲擴充套件為六十四名將,北宋建立後又擴充套件為七十二名將,白起都位列其中。
但是,趙匡胤後來卻將白起等人給移出了武廟,這是為什麼呢?
趙匡胤說完,就下令將白起從武廟十哲中移出,大臣們不敢怠慢,只得照辦。
初,帝幸武成王廟,歷觀兩廊所畫名將,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去之。
這件事之後沒多久,就有大臣對趙匡胤說,所謂名將,其實也都是人,如果非要吹毛求疵,恐怕沒幾個名將是沒有缺點的吧,所以將白起移出武廟有失公允,不能這麼幹啊!
趙匡胤聽完大臣的話,並不理睬,這時另外一個大臣又接著說,如果非要因為名將有缺點就說他沒有資格配享武廟,那麼應該被移出的就不應該只有白起一人了,恐怕很多人都要被移出吧?
原本,這位大臣的意思是想勸諫趙匡胤不要將白起移出武廟,但趙匡胤靈機一動,竟然接茬說,你說得很有道理,確實有很多人不配待在武廟,那麼就重新審定七十二名將的名單吧!
不久之後,趙匡胤就下令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重新擬定七十二名將名單,他給出的評選原則是,進入武廟之人必須“取功業始終無瑕者”,也就是隻有沒有瑕疵的人才能成功入選。
最終,七十二名將中有多達二十二人被移出名單(加上已經被移出的白起,就是二十三人),包括孫臏、廉頗、韓信、彭越、周亞夫、關羽、張飛等人;而被補充進名單的人則有灌嬰、耿純、周訪等二十三人,大多都是漢唐時期的名將。
後來,趙匡胤又下令將白起等被移出名單的名將的名字刻在武廟院子的木柱上,其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就是為了刻意貶低白起等人,讓大家引以為戒。
我們可以發現,在趙匡胤看來,七十二名將不但要功績顯赫,還要品德過關,人生不能有大的瑕疵,因此白起和韓信等名將都不配入選。
那麼,白起殺降之事究竟是怎麼回事,以至於趙匡胤如此看不起他?
白起殺降之事發生在長平之戰,當時秦軍將趙軍團團包圍起來,趙將趙括率軍幾次突然而不得,最後還被秦軍亂箭殺死。
後來,由於趙軍糧草消耗完了,加之始終無法突然,所以最終全部投降秦軍,人數達到了四十五萬之多。
面對人數如此之多的降卒,白起感到非常擔憂,便對部下說,之前秦國取得了趙國的上黨郡,但上黨的趙人始終不願意歸附秦國,而是一心想著迴歸趙國,還與趙軍裡應外合對抗秦軍,致使上黨再入趙國之手。這麼看的話,趙人大多都反覆無常,趙國的降卒想必也是如此,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要出大亂子。
但是,畢竟降卒的人數實在太多,白起知道如果明著殺掉他們,肯定會引起他們的激烈反抗,怎麼辦呢?
想來想去,白起最後決定使詐,也就是用欺騙的手段麻痺趙國降卒,然後趁他們不備將其全部阬殺。
最終,四十五萬趙國降卒中,除了二百十四個年紀小計程車卒被釋放回國之外,其他人全部被殘忍殺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起殺降事件。
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後來,白起遭到秦昭襄王的忌憚,最後被賜死,他在臨死前也說了,他用詐騙的辦法殺掉數十萬趙國降卒,光這個罪過就夠得上死罪,可見他對此也是有深刻認識的,但他還是明知是錯誤的,最後還是堅持這麼做了。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白起的軍事生涯中,殺降之事確實是他的一個瑕疵,而趙匡胤將其移出武廟,給出的原因也是這個。
那麼,白起殺降,真的是因為他嗜殺嗎,有沒有什麼隱情呢?
其實,這件事遠不止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白起殺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歷史發展到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已經是最強大的國家了,唯一敢跟秦國相抗衡的國家,就只剩下楚國、齊國和趙國了,這其中尤其以趙國的威脅最大,不僅僅是因為趙國兵力強盛,更是因為秦趙之間的宿怨、趙國的地理位置和趙人的頑強意志等各種因素所決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白起就想透過一戰而確定秦國對趙國的戰略優勢,所以他就必須在在長平之戰中殺掉降卒,在極大削弱趙國有生力量的同時,對其他國家形成威懾,不然這場戰爭的意義將大打折扣。
第二,幾十萬降卒不但是個巨大的隱患,而且對秦也是個沉重的負擔,因為需要很多糧食才能養活這麼多人。
但問題是,秦趙對峙了近三年時間,秦國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還哪裡有糧食養活趙國幾十萬降卒呢?
既然不能放掉降卒,也養不活降卒,白起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掉降卒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因為倫理道德而留下降卒,恐怕不等趙國復仇,秦國內部就先亂了,就更不用談什麼一統天下了。
第三,白起的軍事風格本就跟其他人不一樣,他非常善於在戰爭前使用各種手段對敵軍形成威懾和內部破壞,讓敵軍還沒開打就心生恐懼。
等戰爭開始後,白起就會抓住敵軍的弱點打一個狠毒的殲滅戰,甚至在敵人逃跑的時候他還會像瘋狗一樣追殺,在最大限度上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從而避免反覆攻打給自身造成的消耗。
長平之戰前,白起的戰術就是引誘敵人進入埋伏圈,哪怕對方人數跟自身相當,他也敢這麼做,他的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要徹底消滅對方。
只不過,讓白起沒想到的是,趙軍竟然投降了,但他為了達到戰略目的,最終殺掉了所有降卒。
也就是說,白起的軍事思想中,是以戰略目的為首要的,而不是讓道德仁義之類的虛名讓他束手束腳。
基於以上三點,白起殺降其實也不是無法理解,只能說,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這件事的態度自然就不一樣了。
當然了,趙匡胤對這些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他還是決定將白起移出武廟,他為何要如此堅持呢?
從唐肅宗時期開始,白起就被供奉在武廟之中了,這說明名將的評選標準並不是像趙匡胤一樣吹毛求疵的,而是看實際功績的,正所謂瑕不掩瑜嘛,所以白起被供奉在武廟是當之無愧的。
但是,趙匡胤之所以堅持將白起等人移出武廟,其實並非他真的對這些人有什麼意見,而是他本身的處境息息相關。
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本來是柴榮的心腹大將,與柴榮關係很好,並且深受柴榮的信任和重視,讓他擔任了軍隊老大,但柴榮剛死不久,他就來了個黃袍加身,逼迫柴榮的兒子柴宗訓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
別看趙匡胤上位的過程多麼溫和,後來他對待柴氏後人又有多好,但有一點他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他就是個造反者,也是個背叛者。
事實上,趙匡胤並不是第一個武將背叛皇帝的案例,在他所處的五代十國時期,像他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皇帝反倒成了最危險的職業。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匡胤稱帝后,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必須對武將們進行嚴厲整頓,具體措施就是完善朝體制,提升文官的地位,給武將們增加更多的束縛,總體上做到既用且防。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杯酒釋兵權了,元勳功臣們都靠邊站,提拔年輕人上來,然後對武將的職權進行深化改革,讓他們沒有造反的實力。
但是,光這麼做還是不夠,畢竟五代十國剛剛結束,武將中兵強馬壯者為天子的固化思想還沒有被徹底根除,所以危險依然還在。
怎麼辦呢?
趙匡胤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對武將們的偶像、也就是武廟中的名將進行打壓,然後按照他的標準,再選擇一批忠心事主、謹小慎微的武將補充進去,這樣就可以起到引領武將思想導向的作用了。
趙匡胤為何首當其衝要打壓白起,不僅僅在於白起幹了殺降這種不仁不義之事,更在於白起功高震主,還在長平之戰後屢次不聽從秦昭襄王的命令,是不忠的表現,這才是趙匡胤所不容的。
我們再看看其他被趙匡胤移出武廟之人,舉幾個例子,廉頗晚年投靠他國、韓信聯合陳豨造反、彭越拒絕出兵幫劉邦平亂,這些人都被趙匡胤認識是不忠的。
甚至是被視為忠義典範的關羽,也因為曾委身於曹操,哪怕只是暫時的,也被趙匡胤說成是不忠。
還有張飛,他倒是忠心,但他卻不仁,也就是對手下人太苛刻了,結果造成了兵變,他本人也被殺死,這也被趙匡胤認為是不好的事情。
反觀被趙匡胤補充進七十二名將名單的灌嬰、耿純、周訪等二十三人,這些人並不都是頂級武將,但他們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忠心事主,以匡扶社稷為己任,而且從來都不抱怨自己得遭遇。
也就是說,趙匡胤將白起等人移出武廟的意圖,其實是為了重新給他手下的武將們找一些新的偶像,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他們的觀念,進而確保自己的地位並加強皇權。
因此,別看趙匡胤是武將出身,但他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像文官,也就是擅長用政治手段來解決軍事問題。
趙匡胤去世後,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匡義基本確定了重文抑武的國策,但其實這一國策的思想源泉其實是趙匡胤。
其實,趙匡胤終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對武將們進行改造,讓他們被仁義和忠誠所束縛,最後變成聽話的羔羊,以此來徹底結束五代十國時期皇帝由武將輪流做的巨大弊端,確保他的子孫後代永遠可以當皇帝。
所以說,白起等人是被趙匡胤給坑慘了,一度被移出七十二名將之列,一直到宋徽宗繼位之後,白起等人這才回歸武廟,當然他也是出於政治目的的,畢竟那時候北宋被金國欺負得夠嗆,需要給武將們一點更大的激勵了,因此頂級名將們也是時候迴歸了。
總結一下,趙匡胤出於政治目的將白起等人給移出了武廟,從而確定了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但讓趙匡胤沒想到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重文抑武竟然逐漸演變成了重文輕武,武將長期被文官壓制,導致北宋後期武備不修,最後被金人給滅了。
所以說,趙匡胤雖然沒有殺武將,但將武將給玩殘了,宋朝人大多都想當文官,實在混不下去了才選擇去當武將,軍事人才因此越來越凋零,以至於後來文官不得不自己上戰場領兵。
當然了,這並非趙匡胤的本意,但如果不是因為他自己幹了壞事,又怎麼會對武將進行打壓呢,他的後人又怎麼會處處提防武將呢,北宋又怎麼會那麼憋屈地滅亡呢?
所以說,一切都有因果,宋朝從興起到敗亡是環環相扣的。
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畢生七十餘戰無一不勝,整個戰國時期戰死的二百餘萬將士之中,有一半是他創造的,這樣一個牛氣沖天的軍事人物,趙匡胤竟然說他不配待在武廟,這是為何?
唐開元十九年,唐玄宗李隆基為了表彰和祭祀歷代名將,特意下令建造了武成王廟,其中作為主祭的人物,是周朝丞相、軍師呂尚(也就是姜子牙,歷代追封為武聖),漢朝的張良作為配享位列其次,另外還有名將十人也被供奉在武廟,但其中沒有白起。
唐肅宗時期,他對十位名將的人選做了調整,武安君白起第一次進入武廟,而且位列左數第一,與白起同時代的人物只有吳起、樂毅,這十位名將也被稱之為武廟十哲。
武廟十哲的完整名單為: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
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後來,經過歷史演變,武廟十哲擴充套件為六十四名將,北宋建立後又擴充套件為七十二名將,白起都位列其中。
但是,趙匡胤後來卻將白起等人給移出了武廟,這是為什麼呢?
趙匡胤說完,就下令將白起從武廟十哲中移出,大臣們不敢怠慢,只得照辦。
初,帝幸武成王廟,歷觀兩廊所畫名將,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去之。
這件事之後沒多久,就有大臣對趙匡胤說,所謂名將,其實也都是人,如果非要吹毛求疵,恐怕沒幾個名將是沒有缺點的吧,所以將白起移出武廟有失公允,不能這麼幹啊!
趙匡胤聽完大臣的話,並不理睬,這時另外一個大臣又接著說,如果非要因為名將有缺點就說他沒有資格配享武廟,那麼應該被移出的就不應該只有白起一人了,恐怕很多人都要被移出吧?
原本,這位大臣的意思是想勸諫趙匡胤不要將白起移出武廟,但趙匡胤靈機一動,竟然接茬說,你說得很有道理,確實有很多人不配待在武廟,那麼就重新審定七十二名將的名單吧!
不久之後,趙匡胤就下令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重新擬定七十二名將名單,他給出的評選原則是,進入武廟之人必須“取功業始終無瑕者”,也就是隻有沒有瑕疵的人才能成功入選。
最終,七十二名將中有多達二十二人被移出名單(加上已經被移出的白起,就是二十三人),包括孫臏、廉頗、韓信、彭越、周亞夫、關羽、張飛等人;而被補充進名單的人則有灌嬰、耿純、周訪等二十三人,大多都是漢唐時期的名將。
後來,趙匡胤又下令將白起等被移出名單的名將的名字刻在武廟院子的木柱上,其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就是為了刻意貶低白起等人,讓大家引以為戒。
我們可以發現,在趙匡胤看來,七十二名將不但要功績顯赫,還要品德過關,人生不能有大的瑕疵,因此白起和韓信等名將都不配入選。
那麼,白起殺降之事究竟是怎麼回事,以至於趙匡胤如此看不起他?
白起殺降之事發生在長平之戰,當時秦軍將趙軍團團包圍起來,趙將趙括率軍幾次突然而不得,最後還被秦軍亂箭殺死。
後來,由於趙軍糧草消耗完了,加之始終無法突然,所以最終全部投降秦軍,人數達到了四十五萬之多。
面對人數如此之多的降卒,白起感到非常擔憂,便對部下說,之前秦國取得了趙國的上黨郡,但上黨的趙人始終不願意歸附秦國,而是一心想著迴歸趙國,還與趙軍裡應外合對抗秦軍,致使上黨再入趙國之手。這麼看的話,趙人大多都反覆無常,趙國的降卒想必也是如此,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要出大亂子。
但是,畢竟降卒的人數實在太多,白起知道如果明著殺掉他們,肯定會引起他們的激烈反抗,怎麼辦呢?
想來想去,白起最後決定使詐,也就是用欺騙的手段麻痺趙國降卒,然後趁他們不備將其全部阬殺。
最終,四十五萬趙國降卒中,除了二百十四個年紀小計程車卒被釋放回國之外,其他人全部被殘忍殺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起殺降事件。
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後來,白起遭到秦昭襄王的忌憚,最後被賜死,他在臨死前也說了,他用詐騙的辦法殺掉數十萬趙國降卒,光這個罪過就夠得上死罪,可見他對此也是有深刻認識的,但他還是明知是錯誤的,最後還是堅持這麼做了。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白起的軍事生涯中,殺降之事確實是他的一個瑕疵,而趙匡胤將其移出武廟,給出的原因也是這個。
那麼,白起殺降,真的是因為他嗜殺嗎,有沒有什麼隱情呢?
其實,這件事遠不止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白起殺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歷史發展到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已經是最強大的國家了,唯一敢跟秦國相抗衡的國家,就只剩下楚國、齊國和趙國了,這其中尤其以趙國的威脅最大,不僅僅是因為趙國兵力強盛,更是因為秦趙之間的宿怨、趙國的地理位置和趙人的頑強意志等各種因素所決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白起就想透過一戰而確定秦國對趙國的戰略優勢,所以他就必須在在長平之戰中殺掉降卒,在極大削弱趙國有生力量的同時,對其他國家形成威懾,不然這場戰爭的意義將大打折扣。
第二,幾十萬降卒不但是個巨大的隱患,而且對秦也是個沉重的負擔,因為需要很多糧食才能養活這麼多人。
但問題是,秦趙對峙了近三年時間,秦國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還哪裡有糧食養活趙國幾十萬降卒呢?
既然不能放掉降卒,也養不活降卒,白起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掉降卒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因為倫理道德而留下降卒,恐怕不等趙國復仇,秦國內部就先亂了,就更不用談什麼一統天下了。
第三,白起的軍事風格本就跟其他人不一樣,他非常善於在戰爭前使用各種手段對敵軍形成威懾和內部破壞,讓敵軍還沒開打就心生恐懼。
等戰爭開始後,白起就會抓住敵軍的弱點打一個狠毒的殲滅戰,甚至在敵人逃跑的時候他還會像瘋狗一樣追殺,在最大限度上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從而避免反覆攻打給自身造成的消耗。
長平之戰前,白起的戰術就是引誘敵人進入埋伏圈,哪怕對方人數跟自身相當,他也敢這麼做,他的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要徹底消滅對方。
只不過,讓白起沒想到的是,趙軍竟然投降了,但他為了達到戰略目的,最終殺掉了所有降卒。
也就是說,白起的軍事思想中,是以戰略目的為首要的,而不是讓道德仁義之類的虛名讓他束手束腳。
基於以上三點,白起殺降其實也不是無法理解,只能說,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這件事的態度自然就不一樣了。
當然了,趙匡胤對這些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他還是決定將白起移出武廟,他為何要如此堅持呢?
從唐肅宗時期開始,白起就被供奉在武廟之中了,這說明名將的評選標準並不是像趙匡胤一樣吹毛求疵的,而是看實際功績的,正所謂瑕不掩瑜嘛,所以白起被供奉在武廟是當之無愧的。
但是,趙匡胤之所以堅持將白起等人移出武廟,其實並非他真的對這些人有什麼意見,而是他本身的處境息息相關。
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本來是柴榮的心腹大將,與柴榮關係很好,並且深受柴榮的信任和重視,讓他擔任了軍隊老大,但柴榮剛死不久,他就來了個黃袍加身,逼迫柴榮的兒子柴宗訓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
別看趙匡胤上位的過程多麼溫和,後來他對待柴氏後人又有多好,但有一點他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他就是個造反者,也是個背叛者。
事實上,趙匡胤並不是第一個武將背叛皇帝的案例,在他所處的五代十國時期,像他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皇帝反倒成了最危險的職業。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匡胤稱帝后,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必須對武將們進行嚴厲整頓,具體措施就是完善朝體制,提升文官的地位,給武將們增加更多的束縛,總體上做到既用且防。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杯酒釋兵權了,元勳功臣們都靠邊站,提拔年輕人上來,然後對武將的職權進行深化改革,讓他們沒有造反的實力。
但是,光這麼做還是不夠,畢竟五代十國剛剛結束,武將中兵強馬壯者為天子的固化思想還沒有被徹底根除,所以危險依然還在。
怎麼辦呢?
趙匡胤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對武將們的偶像、也就是武廟中的名將進行打壓,然後按照他的標準,再選擇一批忠心事主、謹小慎微的武將補充進去,這樣就可以起到引領武將思想導向的作用了。
趙匡胤為何首當其衝要打壓白起,不僅僅在於白起幹了殺降這種不仁不義之事,更在於白起功高震主,還在長平之戰後屢次不聽從秦昭襄王的命令,是不忠的表現,這才是趙匡胤所不容的。
我們再看看其他被趙匡胤移出武廟之人,舉幾個例子,廉頗晚年投靠他國、韓信聯合陳豨造反、彭越拒絕出兵幫劉邦平亂,這些人都被趙匡胤認識是不忠的。
甚至是被視為忠義典範的關羽,也因為曾委身於曹操,哪怕只是暫時的,也被趙匡胤說成是不忠。
還有張飛,他倒是忠心,但他卻不仁,也就是對手下人太苛刻了,結果造成了兵變,他本人也被殺死,這也被趙匡胤認為是不好的事情。
反觀被趙匡胤補充進七十二名將名單的灌嬰、耿純、周訪等二十三人,這些人並不都是頂級武將,但他們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忠心事主,以匡扶社稷為己任,而且從來都不抱怨自己得遭遇。
也就是說,趙匡胤將白起等人移出武廟的意圖,其實是為了重新給他手下的武將們找一些新的偶像,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他們的觀念,進而確保自己的地位並加強皇權。
因此,別看趙匡胤是武將出身,但他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像文官,也就是擅長用政治手段來解決軍事問題。
趙匡胤去世後,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匡義基本確定了重文抑武的國策,但其實這一國策的思想源泉其實是趙匡胤。
其實,趙匡胤終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對武將們進行改造,讓他們被仁義和忠誠所束縛,最後變成聽話的羔羊,以此來徹底結束五代十國時期皇帝由武將輪流做的巨大弊端,確保他的子孫後代永遠可以當皇帝。
所以說,白起等人是被趙匡胤給坑慘了,一度被移出七十二名將之列,一直到宋徽宗繼位之後,白起等人這才回歸武廟,當然他也是出於政治目的的,畢竟那時候北宋被金國欺負得夠嗆,需要給武將們一點更大的激勵了,因此頂級名將們也是時候迴歸了。
總結一下,趙匡胤出於政治目的將白起等人給移出了武廟,從而確定了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但讓趙匡胤沒想到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重文抑武竟然逐漸演變成了重文輕武,武將長期被文官壓制,導致北宋後期武備不修,最後被金人給滅了。
所以說,趙匡胤雖然沒有殺武將,但將武將給玩殘了,宋朝人大多都想當文官,實在混不下去了才選擇去當武將,軍事人才因此越來越凋零,以至於後來文官不得不自己上戰場領兵。
當然了,這並非趙匡胤的本意,但如果不是因為他自己幹了壞事,又怎麼會對武將進行打壓呢,他的後人又怎麼會處處提防武將呢,北宋又怎麼會那麼憋屈地滅亡呢?
所以說,一切都有因果,宋朝從興起到敗亡是環環相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