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41 # 龍嘯飛羽
-
42 # 雙槓到底
客觀的說,如果《八佰》裡的裝備給當時的八路軍或是新四軍,結果也是一樣的。在抗戰期間,中國與日本戰鬥人員的戰損比是10比1,平均犧牲10個軍人才能消滅1個日本人。在中條山戰役中,這個戰損比甚至達到了100比1。在戰場上,武器裝備的先進性和指揮能力基本上奠定了勝敗結果。抗戰時期,日本軍隊已經可以陸空協同作戰,在進攻前偵察機先進性偵查,在派轟炸機轟炸我方陣地,攻擊中,還可呼叫攻擊機對我陣地掃射,用大炮覆蓋戰場,可以說當時的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上處於絕對劣勢,如果不是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想要短時間內把日本人趕跑,是不可能的事情。
-
43 # 越馬長弓
不知道說的是不是現在的解放軍,如果是現在的解放軍,那麼情況確實會有不同,雖然戰爭一定程度上是打裝備,但是軍人素質的改變還是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以現在解放軍的素質,尤其是現在城市特種部隊的能力,以一敵百是誇張了,但是作為守方,依靠現代軍人更加出色的戰術配合以及射擊水平,打出僵持是沒問題的,然後如果能夠得到戰區配合,以點破面,在四行倉庫那樣的地形條件下,遲滯敵人,然後實現整體戰局的反殺是有可以的!
但問題是當時的中國處在軍閥割據的後期,統一隻是相對的,還有無數買辦和漢奸,所以單純想依靠一支軍隊就實現大戰略扭轉的可能性基本沒有!
打硬戰就是拼人命,換誰都一樣。無論是哪隻部隊在攻防寸土必爭的戰場都是靠消耗彈藥和軍人生命完成的。衡山保衛戰、洛陽保衛戰、硫磺島戰役,硬戰雙方都是死亡慘重。包括解放戰爭時期的四平保衛戰、抗美援朝上甘嶺等戰役,攻防硬戰需要的是部隊上下一心的決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