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希4598543240005

    元豐,小翠 寧採臣,小倩

  • 2 # 泡泡糖58193600

    關東民間故事。相傳趙錢孫李四個人,結為兄弟。四個兄弟,各有本事。老大飛毛腿,老二順風耳,老三大力士,老四順風口。

  • 3 # 12364876135

    是孫子楚、郎玉柱、馬子才、邢雲飛四人。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佈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 4 # 文史磚家

    清朝中期名臣陶澍是湖南安化人,其父陶必銓是小有名氣的詩人、學者,雖然家中貧困,但為人慷慨、酷愛藏書。陶澍自幼跟隨父親讀書,一度到嶽麓書院深造,學業因此大有所成。不過,陶澍雖然極富才學,但由於家境貧寒,所以等到結婚的年紀時,娶妻便成了大難題。

    起初,陶家託付媒人,曾給陶澍說下一門親事,女方是同縣富戶黃姓人家的姑娘。但就在兩家議定好婚期、準備成親時,一位吳姓大富翁因為聽聞黃小姐容貌甚美,便想著把她聘為兒子的繼室,並重金賄賂黃老翁。黃老翁雖然家中並不窮,但依然是見錢眼開,竟然要求陶澍退婚另娶,但被後者斷然拒絕。

    黃老翁沒辦法,回家後便跟老婆和女兒談及此事,黃夫人聽後,堅決不肯答應退婚。沒想到黃小姐聽後卻是大感興趣,覺得自己若跟著窮書生過日子,不知道啥時候才能熬出頭,倒不如嫁入有錢人家,馬上便能過上闊日子。所以,黃小姐便跟父親站在“同一戰線”上,跟母親軟磨硬泡,聲稱非嫁入吳家不可。黃夫人無奈,最終只好屈服。

    黃家三口雖然達成一致意見,但問題是如何給陶家一個合理的交代,卻成了老大難的問題。此時,黃家自幼養大的婢女為替家主分憂,便自告奮勇地提出準備冒充黃小姐,嫁給陶澍為妻。黃家覺得陶家既然沒見過黃小姐的真容,這方法倒也不錯。所以,等到成親這天,黃家便把黃婢女送到陶家,而陶澍對此也並不知情。

    黃婢女嫁入陶家後,一方面嚴守黃家的秘密,從不敢向丈夫洩露半點實情;一方面無微不至的照顧陶澍,鼓勵他專心科舉,以建功立業、博取富貴。要說陶澍的命也足夠好,雖然在科場上偶受挫折,但還是在年僅24歲完成心願,成為安化史上第一個進士,時在嘉慶七年(1802年)。

    陶澍由科舉入仕後,從翰林院編修做起,在此後近40年時間裡,曾擔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的布政使和巡撫,並於道光十年(1830年)出任兩江總督,成為管轄蘇、皖、贛三省軍政民政的封疆大吏,直到9年後去世。陶澍居官期間,以勇於任事著稱,深為朝廷嘉許。冒牌黃小姐妻憑夫貴,成了一品誥命夫人,經歷無比傳奇。

    文毅少極貧,初聘同邑黃氏女。有富翁吳姓者,聞黃女姿色,謀奪為其子繼室,以厚利啖黃翁。黃頓萌異志,迫公退婚,公不可,黃女之母亦不願。而女利吳之富,意已決,又其父主持甚力,遂誓不適窮生。家有養婢願以身代,女之母許之,文毅亦坦然受之,初不相疑,即今之膺一品夫人誥命者也。見《北東園筆錄初編·卷六》(注:陶澍死後諡號為“文毅”)。

    陶澍、黃婢女的命運在迎來大轉折的時候,本應嫁給陶澍為妻的黃小姐,情況卻越來越糟。原來,黃小姐嫁入吳家後,的確過了一段時間的闊日子,但好景不長,沒幾年時間便遭遇大變故。起初,吳家恃富欺人,強佔同鄉曾家的田地,結果引發兩家大規模的械鬥,導致黃小姐的丈夫被對方打死,吳富翁因為傷心不已,不久後也翹了辮子。

    丈夫、公公一死,族人們欺負黃小姐寡弱無助,便經常侵佔吳家的田宅家產,沒多久便把裡外“掏個乾淨”。事後,吳家的族人們又把黃小姐“掃地出門”,任她自生自滅。黃小姐被趕出吳家後,只要寄居在父母家裡,境況怎一個“慘”字可以形容(“後吳姓恃富,又佔曾姓田,兩相譬鬥。吳子被歐死,吳翁亦繼卒。族中欺黃女寡弱,侵吞其田產殆盡。”引文同上)。

    對於夫人的真實身份,陶澍從來都沒有懷疑,直到父親去世、在家守喪時,才從鄉親的口中得知真相,並獲悉黃小姐的情況,不僅大為感慨。陶澍瞭解事情的原委後,並沒有追究夫人的冒名頂替之罪,而是對她一如往昔。不僅如此,陶澍因為憐憫黃小姐的遭遇,還派人給她送去五十兩銀子度日。

    沒想到黃小姐因為懊悔羞愧,竟然抱著銀子哭哭啼啼,不忍心使用,結果最後竟被人盜取。黃小姐人財兩空,心中既憤怒又悲痛,最終竟懸樑自盡(“時文毅已貴顯,以丁外憂歸裡,始悉其顛末,憐黃女在窘鄉,贈之五十金。黃女愧悔欲死,口抱銀號泣而不忍用,旋為偷兒竊去,忿而自縊。”引文同上)。

  • 5 # 國史館

    陶澍的確有個姊妹易嫁的故事,是清人梁恭辰《北東園筆錄》裡記載的,雖不見於正史,但流傳甚廣,甚至連道光皇帝都知道,所以我們寧可信其有。

    陶澍,字子霖,號雲汀,諡文毅,道光朝的重臣,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兩江總督,清朝經世派大家,與龔自珍、魏源齊名,是曾國藩、林則徐、胡林翼、左宗棠等人的精神導師,晚清洋務運動的思想啟蒙者。

    陶澍是陶淵明的後人,母親在他幼年時就去世了,父親陶必銓是湖南有名的教書先生,先後輾轉長沙的嶽麓書院和安化學宮,也到有錢人家去做館,他當爹又當娘,一直把陶澍帶在身邊悉心教導。

    陶澍不負所望,嘉慶五年湖南鄉試中舉,嘉慶七年壬午科會試,陶澍高中二甲第十五名進士,點庶吉士,入翰林院,從此步入仕途。

    陶澍幼時家貧,父親陶必銓給他定了一門娃娃親,是安化黃姓小姐,與陶澍年齡相仿。黃小姐據說貌美,有安化第一美人之稱,傳聞多了就被別人惦記上了,一吳姓富戶傾慕黃小姐美貌,上門求娶。

    黃父貪圖豐厚的彩禮,遂生悔婚之念。黃小姐本人也嫌棄陶澍家貧,不願意嫁給陶澍。但黃母喜歡陶澍,覺得他家雖貧,但書香門第,陶澍本人知書達理,又一表人才,日後必有後福。

    黃父卻看不起陶澍,也不相信陶澍會有什麼出息。在他眼裡,陶澍未來頂多步其父的後塵,當個教書先生,還不見得有乃父的名氣。陶澍那個時候只是個秀才,由於陶澍之前安化從來沒有出過進士,除了他親爹陶必銓,沒人相信陶澍會有飛黃騰達的機會。

    黃家父女去意已決,非要悔婚不可,可陶家肯定不會善罷甘休。黃家岳母覺得都不能做人了,懸樑自盡的心思都有。看著主母左右為難,黃小姐的貼身丫鬟挺身而出,提出可以由她代替小姐出嫁,反正陶家從來也沒見過黃家小姐。黃母喜出望外,馬上認丫鬟為義女,對外宣稱是家中二小姐,並且將原來給黃小姐準備的豐厚嫁妝悉數轉給她。這個所謂的黃家二小姐就是日後陶澍的原配夫人黃德芬。

    嘉慶三年,陶澍十九歲時與黃德芬完婚。新婚之夜黃德芬向丈夫坦言李代桃僵之事,並轉致岳母的歉意。但陶澍絲毫不以為意,他對黃德芬非常滿意,黃家的姊妹易嫁對他完全沒有影響。

    此後,陶澍有如神助,一路過關斬將。婚後第二年中舉,第四年中進士,獨身一人在京裡當翰林,然後父親陶必銓去世,回鄉守孝,三年丁憂期滿,才攜夫人重進京,黃德芬與陶澍成親七年之後,夫妻才真正意義上團員。

    從北京到川東的巴縣,十幾年裡黃德芬一直追隨陶澍宦轍,陪他渡過婚姻中最艱苦的歲月,直到他官至山西按察使。那時黃德芬患上咳喘,無法適應北方寒冷的氣候,不能再與陶澍隨行了,無奈回到安化老家的桃園別墅養病。黃德芬非常賢惠,生了三個女兒,陶澍為她請封一品誥命。但回鄉不到二年,黃德芬就病逝了,沒有陪陶澍走到最後。

    而如願嫁到吳家的黃大小姐卻命運多舛。

    吳家雖富,但為富不仁,為與族人爭產,黃大小姐的丈夫被人打死,那時陶澍遠在四川巴縣的川東兵備道的任上,官太小,夠不著家鄉,因此沒有幫上什麼忙。黃小姐沒有子息,族中人欺負她,直到陶澍當官當到山西按察使時,地方官才開始關照她。

    不過那時她已人老珠黃,貧病交加,地方官不瞭解她與陶澍的關係,只把她當做陶澍的姻親,照顧的比較潦草。陶澍為官清廉,不願意為私事麻煩地方官,只能讓夫人用自己的俸祿銀子賙濟她。而她早就無處可去了,孃家人都不在了,只剩下陶澍和她的妹妹黃德芬了,黃德芬回鄉後第一時間把她接到陶家老屋照顧。可是不久黃德芬去世,她就孤單一個人苦熬度日。

    道光十六年,已經是兩江總督的陶澍在江西巡閱軍營後順路回安化省親,黃小姐自感無顏面對陶澍,投繯自盡,但被鄰居和親友救下。據說黃小姐被救以後,仍拒絕與陶澍見面,只願意以陶澍家人的身份,在陶家庵堂戴發出家。

    陶澍對自己的岳母一直很好,他的父親去世後,陶澍把她當成自己唯一的長輩奉養,可惜黃夫人生不永年,在陶澍當京官時就辭世了,沒有看到陶澍日後的風光。

    道光十五年,道光皇帝招陶澍入京陛見,那個時候距離他離京已經十九年了。他走的時候,道光皇帝還在潛邸,再度歸來,已經物是人非,道光皇帝登基十幾年,陶澍也官至總督,君臣竟然從未謀面。

    道光皇帝對陶澍一見傾心,兩天之內三次接見他,每次長達兩三個時辰。作為一個日理萬機的皇帝,那兩天幾乎是一騰出空就招陶澍過去聊天。據陶澍的日記載,他們談到陶澍的童年和家鄉,談到他的父親陶必銓對他的教導。陶澍那時是重臣,疆臣領袖,朝野風傳他家裡姊妹易嫁的故事,津津樂道,想必道光皇帝早有耳聞。我們現在不知道君臣之間是否談到這個話題,因為談了陶澍也不會記載,只知道道光皇帝親筆給陶澍家的祖屋題寫了“印心石屋”的牌匾,一切的親情、相思和遺憾都在“印心石屋”這四個字裡了。

    第二年,陶澍回鄉路過醴陵,看到接待他的行館門前有一幅嶄新的楹聯:

    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月,八州子弟,翹首公歸。

    這個楹聯滿是陶澍的典。上聯是說他金殿獨對,聖眷優隆和皇帝對他少年成長的關懷,下聯的每一句都是陶家祖先詩詞文章的梗。

    陶澍讀完大加激賞,馬上找來辦差的醴陵縣令,要見這個撓了他的心癢,又才華如此橫溢的作者,於是就有了左宗棠與陶澍的初次見面。左宗棠當時在醴陵縣學館教書,縣令慕他大名,盛情邀請他為陶澍行館題寫楹聯。那一年左宗棠二十四歲,剛剛中舉,陶澍六十一歲,垂垂老矣。兩人相見恨晚,秉燭徹夜長談,結為忘年之交。

    不久,左宗棠赴京會試落第,受同窗好友、陶澍的女婿胡林翼之邀造訪兩江總督衙門,陶澍放下所有公事,熱情款待左宗棠。他指著總督衙門他辦公的椅子說,將來這個位置一定是你的。然後,為自己的獨生兒子陶桄向左宗棠求親,二人結為兒女親家,鄭重其事向左宗棠託孤。為了報答陶澍的知遇之恩,陶澍死後,左宗棠在安化的桃園別墅一住就是七年,親自教導女婿陶桄的功課,並且替陶家打理家業。

    陶澍看人可比曾國藩那個半吊子相人之術靠譜多了。

    四十年後,左宗棠果真坐在那把椅子上了,只不過他的官職和功業遠在陶澍之上,彼時他已封侯拜相,位至二等恪靖侯,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成為真宰相,替朝廷鎮守東南半壁河山。

    他在陶澍用過的書桌上給兩宮太后上折,呈請朝廷在江寧為他傑出的前任建祠紀念,並給那個專祠親筆題寫楹聯,一點也不謙虛地把自己比作陶澍的後繼者:

    三吳頌遺愛,鯨浪初平,治水行鹽,如公皆不朽;卌載接音塵,鴻泥偶踏,湘間邗上,今我復重來。

  • 6 # 我是越關

    陶澍[shu]是清朝中期的重臣,官至兩江總督,是林則徐的頂頭上司,胡林翼的岳父,左宗棠的兒女親家。不過就這樣一位牛人卻在年輕時被人騙婚,而且他被騙婚經歷相當傳奇,同時也警示了我們現在一些物質的女孩兒,嫁人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只注重眼前的金錢。

    陶澍在清朝歷史上算是冷門人物,但他的經歷實際上比很多熱門人物都傳奇。他出生於湖南安化縣的陶家灣,他的父親名叫陶必銓。早年陶家收入微薄,所以陶必銓和陶澍父子二人不得不一邊種地,一邊攻讀四書五經。

    封建社會時期,社會環境對於底層的讀書人而言非常不友好。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他沒有中舉之前,他的老丈人胡屠夫都會對他冷嘲熱諷,甚至罵他是個現世寶。同樣,陶澍的經歷在和小說中的范進極其相似,甚至可以說他的經歷還不如范進。

    最初,陶澍的父親陶必銓為他張羅了一樁婚姻,妻子是一名黃姓女子。剛剛定親時的黃家也比較貧困,但到了兩個孩子結婚的時候,黃家小有起色,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卻也積攢了一定的家底。

    黃小姐的父親聽後表示贊同,但黃小姐的母親卻猶豫不定。原因在於封建社會不像現在,雙方定立婚約後悔婚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影響家族的聲譽不說,嚴重的還可能會吃官司。

    此時,恰好有一個姓吳的大公子外聽說了黃小姐的美貌,於是找到了媒人提親。吳家是當地有名的富商,吳公子向黃小姐保證,只要她嫁到吳家,便有用不完的金銀財寶,吃不完的山珍海味。

    黃小姐聽了吳公子保證,想到自己以後每年都能用最新款的水果手機,每季度都能買限量款的驢包包,而且還能在豪華大馬車上哭,於是在和父親、母親商議後果斷答應了吳公子的求婚。

    既然答應了吳家公子,那麼和陶家悔婚也迫在眉睫。但一家人商量過來、商量過去也沒有個好辦法,這時黃小姐的丫鬟黃德芬站了出來,提出了一個瞞天過海的辦法,她說:“既然陶澍沒有見過小姐,不如由自己代替小姐出嫁,這樣既能保全黃家的聲譽,而且也避免了吃官司。”

    黃家的家庭會議開完後,這個計劃最終順利實施。黃小姐順利嫁入吳家,開始了豪門闊太的生活。而陶澍也不知道自己娶來的是丫鬟黃德芬,結結實實的被人騙了一次婚。

    年輕不能決定將來,所以變化很快就到來了,僅僅4年後,年僅23歲的陶澍鯉魚躍龍門,一舉高中進士,殿試第15名。年少有為,從此之後,陶澍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一路高升。

    過了幾年,陶澍父親病逝,陶澍選擇了回家守孝。在此期間,陶澍慢慢的聽說了自己的夫人是冒名頂替的丫鬟。當陶澍向黃德芬詢問此事時,黃德芬也大大方方的承認了此事,因此陶澍並沒有怨恨陪伴照顧自己多年的夫人。

    後來,陶澍派人去打聽了一下黃小姐的情況,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原來吳家在當地屬於地主惡霸,來錢不乾淨,經常糾集流氓搶奪別人的土地。吳家公子也是一個小流氓,經常主動帶頭去和別人打架,結果一個不小心讓別人給打死了。

    吳公子死後,吳家老爺因為晚年喪子也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失去了公公和老公的庇護後,吳家其他族人也將黃小姐視為了眼中釘,很快就把黃小姐趕出了吳家的大門,由此,這位變成闊太的黃小姐瞬間被打回了原形。

    人呀,都是非常現實的。一旦沒有了身份地位,沒有人會瞧得起你,黃小姐的遭遇也是如此,因此生活過得的非常窘迫。

    陶澍聽說後頓生憐憫之心,不忍曾經的未婚妻落得如此悲涼的下場,於是派人送去了50兩白銀。黃小姐接到白銀後,知道是曾經看不起的窮鬼陶澍送的,又知道了他如今飛黃騰達,後悔的每天哭泣,經常抱著銀子幻想,或許陶澍對他或許還有一絲情意,因此也沒有花。

    很可惜,過了一段時間,50兩銀子被小偷偷了去。黃小姐的精神徹底崩潰了,於是選擇了上吊自殺。

    憐黃女在窘鄉,贈之五十金。黃女愧悔欲死,口抱銀號泣而不忍用,旋為偷兒竊去,忿而自縊——《北東園筆錄》

    或許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遮蓋了很多人的眼睛,所以很多人都在高聲的叫喊著“沒有面包的愛情無法維繫”。這確實是一句大實話,畢竟誰也不願意委屈了自己。

    但我想說的是,麵包是應該建立在兩個人的共同努力之上,任何人都不應該想著不勞而獲。再有,既然選擇了物質,就應該物質到底,把目光放長遠一點,找一個潛力股陪他發家致富不是更好嗎,得到的回報要遠遠高於嫁入未知的豪門。

  • 7 # 有書共讀

    清朝道光一朝,能稱得上名臣的不多,兩廣總督林則徐算一個,兩江總督陶澍也算一個。陶澍是清朝經世派代表人物,他主張積極入世,在“治國,濟民,平天下”思想的基礎上大力推行改革措施,用現代眼光來看,陶澍就是實幹家。

    陶澍官至兩江總督,大刀闊斧銳意改革,給腐朽的清朝政府帶來了勃勃生機,贏得無數人的敬重,但是在陶澍發跡前,他也曾因家窮被人輕視受過不少白眼,就因為窮在娶妻時還被騙過,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陶澍面對騙婚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有書君今天為您一一道來。

    一,因為家窮被未婚妻嫌棄,稀裡糊塗娶了李代桃僵的丫鬟。

    陶澍的父親早年有一世交,是一個姓黃的大戶人家,他們兩人曾經許下諾言,假如日後生育的是一男一女便結為親家。果然後來黃家生下一名閨女,根據約定,陶澍的親事就被定了下來。

    本來接下來應該是青梅竹馬喜結良緣的橋段,誰知就在兩家人議定婚期後,當地一個吳姓大戶人家看上了黃小姐,想將黃小姐聘為兒子繼室,於是重金賄賂黃老翁。天平的一邊是要啥沒啥的陶家窮書生,一邊是榮華富貴的誘惑,黃家見錢眼開,自然傾向於將女兒嫁進吳家,當即要求陶澍退婚另娶,被陶澍斷然拒絕。

    黃家不想放棄這個攀附豪門的機會,又怕陶澍到官府狀告他們悔婚,一時間黃老翁也想不出來好主意,急得火燒火燎吃不下睡不著,這時一個黃家自幼養大的婢女站出來為主分憂,自告奮勇冒充黃小姐嫁給陶澍為妻。

    聽聞此計,黃老翁不由得舒展眉頭笑得鬍子亂顫,陶澍和黃小姐從來就沒有見過面,自然也不知道嫁過去的到底是真小姐還是假小姐。於是黃老翁擇了個良辰吉日便將婢女嫁進陶家,而黃小姐也如願以償嫁入吳家享受榮華富貴去了。

    二,婚後陶澍鹹魚翻了身,陶夫人也飛上枝頭變成鳳凰。

    這位黃婢女自打嫁入陶家,一方面嚴守黃家秘密,言行舉止格外小心,一直以正宗黃小姐自居,生怕在夫家洩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一方面無微不至地照顧陶澍及他的家人,鼓勵他專心科舉,以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黃婢女的樸素善良打動了陶澍和家人,陶澍分外珍惜和妻子的緣分,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

    甜蜜幸福的感情也給予陶澍巨大的力量,他“三更燈火五更雞”勤學苦讀,不久就成為當地考取功名的第一位進士,從此平步青雲,仕途一路順風。

    在賢惠夫人的輔佐下,陶澍從翰林院編修做起,曾擔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的布政使和巡撫,並於道光十年出任兩江總督,成為管轄蘇,皖,贛三省軍政民政的封疆大吏,以勇於任事著稱,深為朝廷嘉許,也獲得同僚敬重,而那位黃婢女也妻憑夫貴成為一品誥命夫人。

    三,得知騙婚真相後,陶澍更加珍惜身邊人,同時還幫助曾經欺騙過自己的人。

    陶澍和夫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從沒有懷疑過夫人的真實身份,直到父親去世他回鄉守喪,才從鄉親口裡得知當初黃家騙婚的內情。知道真相後,陶澍並沒有憤怒也沒有很震驚,這些年夫人給予他溫暖和幸福,才讓他有了如今的成就,至於夫人到底是真小姐還是假小姐已經不重要了,對夫人除了往日的敬重之外更多了幾分憐惜。

    但是這件事還是在陶澍心裡留下了傷痕,當初黃家的輕視讓他感受到了世態炎涼人情涼薄,他向周圍人打聽黃小姐如今的境況,沒想到當初嫁進豪門的黃小姐如今過得並不好。

    黃小姐嫁入吳家過了一段風光的日子後便遭遇了變故。

    吳家恃富欺人,強佔曾家土地引發兩家大規模械鬥,械鬥中黃小姐的丈夫被對方打死,沒過多久,吳老翁因為傷心過度也去世了。丈夫和公公一死,族人們開始欺負黃小姐寡弱無助,經常侵佔吳家田宅家產,將吳家家產掏乾淨後又把黃小姐掃地出門,任其自生自滅。

    不得已黃小姐只得寄居孃家,而黃老翁已經年邁,自己都照顧不了哪還能夠照顧已經出嫁的女兒,黃小姐的境遇比當年的陶澍更差幾分。

    陶澍得知黃小姐如今落難了,並沒有幸災樂禍,想到當初正是黃家撮合才讓自己得了賢妻,於是想幫助黃小姐,給她送去了五十兩黃金。

    收到黃金的黃小姐一方面懊悔自己當初看走了眼,一方面在陶澍的寬容大度面前羞愧難當,懷抱著黃金不忍使用,沒想到卻被小偷偷去,憤恨悲痛之餘萬念俱灰,竟一時想不開上吊自盡了。

    陶澍沒想到自己真心幫助卻好心辦了壞事,看著老態龍鍾的黃老翁心疼萬分,往後的歲月裡他和妻子將黃老翁當作自家老人用心贍養,直到為黃老翁送終。

    四,將自己早年的經歷做為女兒婚事的借鑑,從疤痕處修煉不凡的格局。

    陶澍雖然不記恨騙婚的任何人,但是這樣的經歷卻在他心裡劃了一刀留下了傷痕,雖然時光推移疤痕漸輕,但夜深人靜也常常會想起,不由得感嘆人生如戲也像賭局,賭的是眼光和格局。

    陶澍和夫人一共育有三個女兒,漸漸地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想到當年黃老翁的錯誤選擇,陶澍在為女兒挑選女婿時不看家世,只看女婿身上有無可持續發展的品質。

    陶澍挑選了當時名不見經傳家世平平的胡林翼和左宗棠做自己的乘龍快婿,他看重胡林翼的闖勁和左宗棠的內才,知道這倆人將來必有作為,後來胡林翼和左宗棠都各自成就了一番事業,用事實證明陶澍眼光犀利獨到,他將自己婚事上的經歷終於轉化為女兒終生幸福的保障,在疤痕處修煉出不一般的格局。

    故事講到這裡,我們看到陶澍在逆境中的勤奮上進,也看到了他在順境中的寬厚待人,但更多的看到了他徹悟世事將經歷轉化為力量的睿智,陶澍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名臣,正是因為他優良的品質造就不俗的格局,這也是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需要在生活中修煉的課程,有書君願與諸君共勉之。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清人梁恭辰所著的《北東園筆錄》中,講述了清朝名臣陶澍,因為考試不中,女方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把一個婢女假充女兒嫁過去的故事。那麼,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

    (陶澍雕像)

    我們先來看看事情的經過。

    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他的父親陶必銓很有才華,是當時名氣很盛的詩人,學者,然而卻在科舉考試中屢考不中,再加上他又喜藏書,不懂得經營,因此生活每況愈下,到陶澍出生的時候,已經十分貧寒了。

    受陶必銓影響,陶澍自幼好讀,再加上他很有天賦,年紀輕輕便攢了一肚子學問。

    陶必銓很看重陶澍,早早託了媒人為他定下一樁好婚事。

    女方姓黃,家境富裕,人也生得俊俏。之所以黃父願意把女兒嫁給陶澍,完全是看上了陶澍的才華,認為他將來一定能入仕為官。於是和陶必銓約定,把婚期定在鄉試過後。

    沒想到,陶澍竟然名落孫山。黃父便犯了嘀咕,疑心陶澍會和陶必銓一樣,就算有才華,一輩子也只能做個貧困潦倒的書生。

    正在此時,城裡的錢姓富戶,帶著重金找到了黃父。原來他喪妻不久,聽聞黃氏美貌,於是想將她娶為繼室。

    黃父頗為猶豫,便告訴黃氏,讓她自己做主。

    黃氏本就不願意下嫁陶澍,聽說後自然願意。但是婚期將近,如果突然悔婚,勢必名譽受損,說不準還會吃上官司,黃父因此頗為煩惱。

    黃氏認為陶澍不曾見過她,何不讓婢女替她出嫁。黃父覺得有些道理,於是到了婚期,便將從小就陪黃氏長大的婢女,冒充黃氏嫁給了陶澍。

    (婢女出嫁,圖取其意)

    婚後,婢女一方面嚴守秘密,一方面又承擔了家事,讓陶澍專心應考。

    在婢女的鼓勵下,陶澍非常發奮,愈發苦學,在科舉考試的道路上亦是過關斬將,最終在23歲那年實現了夢想,成為安化縣第一個進士。

    隨後,陶澍入仕為官。

    在從政的幾十年中,陶澍為官正直,恪盡職守,在吏治改革等工作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同時他又勤恤愛民,在地方上政績突出,因此屢得重任。

    道光繼位後,身為先帝重臣的他,依然很受器重,不久便被擢升為安徽巡撫,隨後又被調任江蘇巡撫。到道光十年時,由於他政績斐然,道光提拔他擔任兩江總督的重職,加封太子少保。

    妻以夫貴,那位冒充黃氏嫁給陶澍的婢女也跟著身份顯貴,被朝廷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婢女雖貴為命婦,但畢竟惴惴不安,於是最終還是把真相告訴了陶澍。

    陶澍得知後,頗為訝異。不過想到婢女陪伴他多年,且當年若不是婢女百般鼓勵,自己又如何能有今天。所以他原諒了婢女冒名頂替的罪過,依然對她如常。

    (被掃地出門的黃氏,圖取其意)

    後來,陶必銓病逝後,陶澍回鄉丁憂。得知黃氏嫁給錢姓富戶幾年後,由於錢姓富戶仗勢欺人強佔別人田地,結果引發械鬥,在混戰中被對方失手打死。

    錢姓富戶被打死後,其族人為了剝奪錢姓富戶的家產,於是百般欺凌黃氏,最後還把她趕出了家門。

    陶澍聽說後,感嘆不已,於是讓人給黃氏送去50兩金子,讓她補貼家用。

    黃氏抱著金子,想到當初一念之間,命運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由得悔恨不已,於是啼哭了大半夜才睡去。

    次日,黃氏起床,發現放在枕邊的金子不翼而飛,頓時又氣又惱,最後悲從心來,萬念俱灰,竟自縊而亡。

    當然了,這個故事只是出現在《北東園筆錄》中,正史上並沒有記載。正史上的陶澍,娶的妻子叫做黃德芳。也就是說,本來娶的妻子就是黃氏之女,根本沒有掉包替換這樣的事情。

    這件事是不是真實的,現在似乎已經不可考。不過,從《北東園筆錄》所記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調性,以及黃氏改嫁給“錢”姓來看,顯然,附會上去的可能性比較大。很有可能是那種落第文人附會的文章,最終給梁恭辰收入他的筆錄中。再說了,女方也是陶家當地人,嫁人那得是“驚天動地”,女方要是嫁出去了,陶家哪有不知道的?所以內容似乎並不可信。

    (參考史料:《北東園筆錄》)

  • 9 # 鄧海春

    陶澍,字子霖,一字子云,號雲汀、髯樵。陶澍在嘉慶七年(1802)成為進士,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但不久後就因為父親去世回家了。此後的陶澍先後擔任了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撫,又在道光十年(1830)擔任兩江總督一職,他在職期間興修水利設施,改善海運,還設立了義倉來應對災年的壓力。

    陶澍先後娶了七房妻室,相傳他的第一任妻子黃氏黃德芳是冒名頂替的。這則傳言是清人梁恭辰《北東園筆錄》裡記載的,正史裡並沒有相關記載,但這則傳言在當時流傳很廣,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陶澍本來是陶淵明的後人,他年少喪母,是父親陶必銓辛辛苦苦將他拉扯大。他的父親陶必銓很有眼光,早早地為陶澍定下了一門娃娃親,而這門娃娃親的物件就是安化的一位黃氏小姐。據說,這位小姐有著安化第一美人之稱,因為這個稱號,許多年輕男子傾慕不已,許多富商大賈家裡的公子哥都垂涎黃小姐的美貌上門提親。吳家也看上了黃氏的美貌,派人上門提親。而吳家正是安化著名的富庶之家,和清貧的陶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黃氏的父親貪戀這大筆錢財,想要悔婚,黃小姐也愛慕虛榮,想要嫁給吳家享受榮華富貴。只有黃氏的母親更加喜歡陶家,認為這樣的書香世家更加合適。但是在鉅額的財富面前,黃氏和她的父親已經昏了頭腦。更何況,陶澍當時不過是一個不知道日後能不能飛黃騰達的讀書人,以後能不能考上進士還是一個未知數,萬一沒考上,陶澍頂多在鄉間做做教書先生,黃氏才不願意嫁給在一個教書匠,以後受苦捱餓。

    黃家的這對父女非要悔婚,但是在當時的封建禮教之下,悔婚是一個極其不道德的事情,不僅影響女子的聲譽,還可能對整個家族的名聲造成影響。更何況,在這種情況下,陶家怎麼可能答應悔婚呢?就在黃氏父女陷入兩難境地之時,黃氏的貼身丫鬟站了出來,提出可以由自己代替黃氏成婚。反正陶澍從未見過黃氏,嫁過去的黃氏長成什麼樣也無所謂,黃氏的母親喜出望外,立即認這個丫鬟做了義女,對外則宣稱這是他家的二小姐,並將準備給黃氏的嫁妝都轉交給了這個丫鬟,這個丫鬟就是後來陶澍的原配夫人黃夫人黃德芬。

    嘉慶三年(1798),陶澍與黃德芬完婚,後來的黃德芬也向陶澍說明了他們李代桃僵,姊妹互換的事情,但是陶澍並不在意,反而對黃德芬十分滿意,就這樣,黃德芬安穩地在陶家留了下來。正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誰能想到,僅僅四年後,陶澍就大翻身,考上了進士呢。從此之後,陶澍一生的仕途無比順暢,他也一路高升,連任顯赫要職。那麼當年嫌棄他的黃氏怎麼樣了呢?黃氏嫁給吳家之後,才發現吳公子簡直就是一個地痞流氓,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有一次吳公子帶著人去打架,居然被打死了,黃氏就此守寡,吳家老爺也因為兒子的去世大病不起。中權旁落,吳小姐沒有了丈夫和公公的庇護,在吳家生活得苦不堪言。

    陶澍聽說這件事後,心生憐憫,還向黃氏送去了五十兩銀子,黃氏拿到銀子之後,知道了曾經的貧苦讀書郎如今已經飛黃騰達高居顯要,自然是悔恨不已。沒想到,就這五十兩銀子不久後還被人偷了去,精神崩潰的黃氏最終自殺了。《北東園筆錄》中記載:“憐黃女在窘鄉,贈之五十金。黃女愧悔欲死,口抱銀號泣而不忍用,旋為偷兒竊去,忿而自縊。”黃氏的下場可謂是悽慘不已。

    年少的清貧不能代表未來的成就,陶澍就憑藉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從清貧讀書郎到顯要官職,這都是陶澍努力的結果。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許多人被金錢矇蔽了雙眼,追名逐利,而忘記了一些更加重要的東西。金錢固然重要,但一時的錢財無法長久,你不能找到有魚的那個人,而應該去選擇會捕魚的那個人,這樣才是長久之道。

  • 10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陶澍?這人的名字大傢伙瞅著有點生,所以開頭的時候,老梁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這人,打個底,然後在來解決題主的問題。

    陶澍滿清那會臨幸嘉慶,道光二帝的名臣。腦殼上帽子那是一頂比一頂大,官至兩江總督,還貼著太子少保的銜。

    尤其是道光對陶澍那叫個器重,當年倆人第一次見面,就談的不錯,之後兩天就見了三次面,一次就嘮叨兩三個時辰。就這環境,陶澍想不發達都難。

    而陶澍最大的優點就是瞅人的眼光賊準。左宗棠,大傢伙知道不?兩人是兒女親家。當年和左宗棠初次見面,那叫個一見如故。您說說,這頭一次見面倆人聊天都能聊一整天,最後感覺不過癮,大晚上點根蠟燭繼續聊,兩人這就成了忘年交了。

    不久,左宗棠奔著京城去會試,這一傢伙下去有點倒黴——名落孫山。

    人家陶澍聽了這信,直接將左宗棠接到自己個的家裡盛情款待,期間指著自己那兩江總督的辦公桌說:“小子!爺們看好你!我是老了,瞅見那個位置沒,它一定是你的。”

    弄的左宗棠都不好意思了。

    接著陶澍趁熱打鐵:“之前我一直不好意思提,現在我厚著臉皮給自己二小子,向你討個女兒做兒媳婦,咋樣?”

    到了最後左宗棠的名氣遠超陶澍,兩江總督的帽子都是最小的,入駐軍機還當了大臣,就這位置放過去,那也是宰相啊,但左宗棠卻一直以自己是陶澍的繼承者自居。

    好了有了前邊打底,咱再瞅瞅題主這事到底是咋回事呢?

    開頭的事

    這事在正史上他就沒有提過,只是在滿清文學家梁恭辰的《北東堂筆錄》中提過這事。這事在當時傳的神乎其神的,都有好幾個版本,最後連道光都知道了,接見陶澍的時候,八卦一樣向陶澍打聽過。

    所以這事應該是有的。那麼老梁就把這事的經過詳細的說明一下。

    這麼說吧,老梁覺得陶澍這岳父一大家子就是一窩棒槌,那倆眼珠子扣出來可以當泡踩著玩的存在。

    陶澍的老爹——陶必銓,那是滿肚子的墨水,名氣大的很,可是他極度不適應科舉這事,那叫個屢敗屢戰屢戰屢敗,一輩子就一個職業——教書。那年月教書也只能填飽肚子而已,他還特別喜歡收藏書籍,好傢伙這愛好直接導致了家裡那叫個窮。

    在這種情況下,陶澍就出生了。想必有陶必銓的薰陶,陶澍的才氣那也是槓槓的,那小肚子裡裝的墨水不比他老子陶必銓少多少。

    陶必銓瞅著兒子一天天的長大,這就找了一個姓黃的人家訂了親。

    這老黃家家境好,能讓他們家瞅上陶澍的原因就是陶澍那一肚子的墨水,就想著來個提前投資啥的,撈個官老爺親戚的帽子戴戴。

    於是兩家人這就約定,鄉試之後結婚。

    你說也湊巧了,這鄉試之後陶澍連個邊都沒摸到——名落孫山了。這事弄的,老黃家就琢磨,陶澍是不是像他老爹一樣,光長才氣沒有運氣的主,這輩子當官就別指望了。

    就在老黃家猶猶豫豫的時候,這城裡邊有一個姓錢的富戶,循著味就找來了。

    “俺那黃臉婆剛死,現在尋思續個弦啥的!轉臉就聽說你家要出閣的閨女長的那叫個水靈,聽的俺心癢癢,把你女兒嫁個俺咋樣?”這老錢上了門就提親。

    老黃家感覺這官老爺親戚的帽子撈不到,撈個有錢人親戚的帽子也不錯,一家人關起門來商量,最後把問題推給女兒,讓她自己做主。

    得,你說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人,她能有啥見識。開頭瞅著陶澍家裡那黑鍋底一樣的房子,就老大的不樂意,現在讓她自己決定,那還用選嗎?直接就投了老錢家一票。

    好吧,老黃家這主意是打定了,可這和陶澍的婚事咋整?

    您要是直接拒絕,這名聲你要不要?畢竟人家陶澍沒有啥錯不是?

    這時候,黃家小姐的丫鬟站出來:“要不把我嫁出去吧,反正陶澍也沒有見過小姐是啥模樣?”

    老黃家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一拍大腿根子就這麼決定了。

    丫鬟出嫁的那些個陪嫁一樣都不少,丫鬟這就嫁過去了。陶澍不知道啊,喜滋滋的就把這婚事給辦了,美滋滋的入了洞房。

    這事就這麼過去了。咋說呢?這丫鬟那就是個旺夫的命,忙裡忙外的承擔了陶澍家裡的事,還鼓勵陶澍安安心心的應考。

    陶澍這掄起大筆桿子,在科舉的路上一路猛衝,他二十三歲那年,用手中的筆桿子終於捅開了進士的大門,成為了安化縣那嘎達第一個進士。

    那叫個美,騎著高頭大馬,滿大街亂竄,一幫子平頭老百姓湊熱鬧一樣的看著。

    結果

    啥叫旺夫啊,這就是!嘉慶朝的時候,陶澍這就一敲門磚丟過去,就進了御林院,一路走過來到了道光朝,最終就坐了兩江總督的位置。

    那丫鬟也頂上了一頂一品誥命夫人的帽子戴上了,戴上這帽子的丫鬟,瞅著這帽子小心肝撲通撲通的跳著。

    這咋整呀?原先就想著,陶澍撐死了弄個七品芝麻小官坐坐就得了,再不濟當個教書先生也不錯,起碼一家子吃喝夠了就成。可您這要麼不發達,這一發達,連帶我這個丫鬟命,居然也撈了一頂帽子戴,這玩的有點子大了。

    這丫鬟乘著晚上,老陶高興的時候,就把這事前前後後都交代了。

    聽完老陶樂了:“我以為啥事呢?就這事!你在老黃家是丫鬟的命沒錯,這到了老陶家那就是老陶家的大老婆?再說開頭的時候家裡有啥?你不是賠著俺走過來了嗎?現在要啥有啥!這就不是個事,好了我知道!以後就要別提了!現在挺精神的,咱忙乎一會,累了再休息?”

    “瞧你個死樣?”……

    好吧,這事到這也就那樣了,老陶家就算翻過去了。

    那麼老黃家呢?

    這黃小姐她的命可就薄了一點,人是嫁過去了,這老錢就是個和地皮橫和老天爺橫的主,欺男霸女的啥事都乾的主。有一年感覺自己的屁股挺大的,非要搶佔別人的土地,結果就引發了械鬥,這感情好被人家一傢伙就給弄死了。

    大傢伙也知道那年月,男人就是家裡的頂樑柱,這頂樑柱塌了,首先就是那些個親戚上門,把這姓錢的家產一股腦的分了,最後一腳就把這黃小姐給踢出了大門。

    得,連家都沒有了。

    開始的時候,陶澍腦袋上的官帽子還不夠大,這黃小姐的生活那叫個悽慘,到了陶澍做了賞析按察使的時候,當地的官員對這黃小姐還照看一二。

    最後丫鬟知道了這事,回鄉把黃小姐接到了陶澍的老屋裡養了起來。

    當陶澍當了兩江總督的時候,陶澍特意回了趟家省親,結果就把這黃小姐給刺激了,拉個繩子就上吊了。

    一說這黃小姐就死了,另一說是黃小姐被救了回來,蹲在陶家的庵堂裡帶發出家了。

    這事也就這樣了,也沒啥好說道的。

  • 11 # 黑句本

    晚清,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湖南大才爭相出世,但造出這一泉湧之勢的卻是少有人知的道光朝的名臣,陶澍。

    一生專治清史的史學名家蕭一山對陶澍的評價既宏大又客觀——

    不有陶澍之提倡,則湖南之人才不能蔚起,是國藩之成就,亦賴陶澍之喤引爾。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固皆標榜經世,受陶澍、賀長齡之薰陶者也。

    從這番評價可以看出,湖南大才蔚然而起,一是受了陶澍經世之學的薰陶,二是受了陶澍的大力提攜栽培。

    曾國藩與陶澍的交際淵源稍淺一些,另兩位晚清中興名臣胡林翼、左宗棠則與陶澍有著極深的淵源。

    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若沒有陶澍對他超凡脫俗的賞識與點撥,年輕時很放浪形骸的胡林翼很可能廢掉;左宗棠是陶澍的兒女親家,要知道左宗棠與胡林翼可是同輩人,陶澍能以兩江總督東南第一封疆大吏的身份與落魄晚輩書生結成兒女親家,只此一點就可看出陶澍愛才惜才的胸襟與眼光,可以這麼說,沒有陶澍以這種方式為左宗棠鍍金,左宗棠再自詡為諸葛亮再世,可能最終也出不了。

    晚清三大頂級名臣,兩個直接踩了陶澍的肩膀,可見陶澍對湖南大才崛起的貢獻有多大。

    現如今,陶澍之所以名氣不大,實在是因為早死二十年的緣故,太平天國興起,名臣奮起時,他已逝去了二十多年,屬於典型的治世之能後世不知,繼往開來之功當時可鑑。

    陶澍是有清一朝,湖南走出來的第一位封疆大吏。

    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陶澍出生在湖南安化縣小淹鎮陶家灣,少年時代一直隨科場失意的文人父親陶必銓苦讀,以至於苦讀出一段佳話——父子二人在河邊築“印心石屋”,常年苦讀,終在二十三歲時金榜題名,道光帝后來曾兩次為這一對父子的苦讀石屋御筆題額。

    陶澍娶妻被騙,這是清代文學家梁恭辰在《北東堂筆錄》中記載的一段名臣軼事,說的正是陶澍寒窗苦讀時的一段辛酸往事。

    嘉慶三年(1798年),十九歲的陶澍正準備參加鄉試,安化縣一黃姓人家因看好陶澍的科舉功名路,與陶家定下親事,兩家約定,待陶澍參加完鄉試,才子佳人即完婚。

    哪知道,陶澍卻在隨後的鄉試中名落孫山,黃姓人家將這一挫折看在眼裡後,猶豫了,黃家擔心陶澍可能會步其父陶必銓的後塵,一生能讀不能試,終歸是寒酸命。

    黃家想悔婚,黃家小姐亦有此意,因為拿不出說辭理由,最後竟使了個調包計,讓家中的丫鬟冒充小姐之名嫁給了陶澍。

    而這位黃家小姐呢,隨後便嫁給了地方上一個姓錢的地主富戶。

    然而,黃家用騙局將這一樁婚事忽悠過去後,陶澍隨後卻迎來了科舉仕途的遠大前程,當初的窮書生一路高升,到四十出頭時已成了封疆大吏。

    而反觀當初那位眼拙勢利的黃家小姐,命運則急轉而下,她嫁的那個錢姓地主,因為仗勢欺人,橫行霸道,竟在一場械鬥中被打死了,而她本人也在錢家破敗後被趕出了家門。

    長久以來,陶澍並不知道自己的婚事裡還有這麼一個騙局,到他已成兩江總督時,她的原配也就是當初那個冒名頂替的小丫鬟害怕了,只好向總督大人和盤托出。

    陶澍何許人也?當聽到這一切時,當然是只念小丫鬟一路追隨持家的功勞,絲毫不在意當初的汙點。

    對原配是以德報怨,對黃家小姐又當如何呢?

    只能略表心意,送去五十兩黃金接濟生活。

    然而,當看到這五十兩黃金的時候,黃家小姐悔恨不已,但為時已晚。

    有一種說法,黃家小姐因經受不住這種刺激、打擊,最後自縊了;另一種說法,黃家小姐在陶家的庵堂裡帶發出家了。

    整個故事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既知今日,何必當初的味道。

    但很遺憾,軼事終歸是軼事,不是歷史的真相,陶澍在嘉慶三年(1798年)與安化縣一都河曲溪人黃德芬完婚,是有明確記載的,原配被調包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文人之所以在陶澍身上杜撰這樣的軼事,大概也是因為他的經歷很適合演繹一個道理——

    莫欺少年窮!

  • 12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因為是益陽人的緣故,所以我和陶澍也算的上是老鄉,本人有親戚在安化,所以也去過陶澍故居,他的一些情況聽當地人也說起過。

    陶澍生平

    陶澍是益陽安化小淹鎮沙彎坪人,清代經世派代表人物,生於1779年,1801年參加北京的會試,名落孫山,留京溫習功課,來年也就是1802年考上進士,成為了安化縣有史以來的第一位進士,當年23歲。之後,歷任任翰林編修、國史館纂修、詹事府詹事、記名御史、江南道監察御史、陝西道監察御史、會試同考官、會試內監試官、巡視中城、戶科給事中、巡視南漕、吏科掌印給事中、道員等官職,在任上陶澍矜矜業業,恪盡職守,政績突出,於嘉慶19年(1814年)江南道監察御史,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任命川東兵備道,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任山西按察使,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擢安徽巡撫。之後於道光十年(1830年),加太子少保銜,署兩江總督,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逝於兩江節署,時年62歲。晉贈太子太保,依尚書例賜卹,諡號“文毅”。入祀賢良祠。並祝名宦祠,於海州建專祠。

    陶澍一生,可以說是學而優則仕的典型,少年刻苦讀書,青年進士及第,壯年官場得意,晚年出任封疆大吏,位極人臣。

    順便說一下他和左宗棠的關係,左宗棠在發跡之前曾經和陶澍有過一面之緣,兩人竟一見如故,後來左宗棠科場失意,陶澍與左宗棠結為姻親,十分看好左宗棠。事實證明陶澍的眼光是非常好的,左宗棠後來也成為了封疆大吏,成就超過了陶澍。

    關於陶澍娶妻被騙的事情

    關於題目上所說陶澍娶妻被騙的事情,主要是出自於《北東堂筆錄》,正史並沒有說過,大概事情的經過就是,陶澍和當地一位黃姓人家小姐婚約在先,黃家人家境很不錯,也看上了陶家讀書人的身份,約定在陶澍鄉試之後成婚。

    而陶澍在第一次鄉試的時候落榜,這就使得黃家有些反悔了,正好此時有一個錢姓的富戶人家剛剛喪妻,也聽說了黃家小姐的美名就上門提親,想娶黃家小姐為繼室。黃父當時有些猶豫,就徵詢了黃氏的意見,黃氏小姐聽說錢家家境很好,因為貪圖富貴而勸父親悔婚,但是婚期也快樂,突然悔婚在名譽上就會受損,還可能吃上官司。於是他們就想出了讓黃家丫鬟代替小姐與陶澍成婚的辦法,反正陶澍也沒見過黃家小姐。黃父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就讓家裡的丫鬟代替小姐冒充黃氏嫁給了陶澍。

    自從黃家丫鬟代替小姐嫁給陶澍後,盡心盡力地照顧著陶澍,鼓勵丈夫不要氣餒,再接再厲。於是陶澍在第二年考上了進士,之後一路順暢,在道光年做上了兩江總督封疆大吏的位置,於是黃家丫鬟也頂上了一頂一品誥命夫人的帽子。因為實在榮耀太大了,黃家丫鬟心有不安,就把事情前後告訴了陶澍,而陶澍也沒有在意這個事情。

    至於黃家小姐,嫁到錢家後,丈夫在一次和人爭鬥的時候被人打死,之後老丈人也傷心過度去世了,黃家小姐被錢家剔除了家門,日子過得非常窮困。後來陶澍聽說了她的遭遇,便接濟了她五十兩銀子,不想這些錢她捨不得用被人偷走,實在活不下去便懸樑自盡了。當然還有一說是出家了。

    事件的真實性

    我認為這個事情真實性並不強。

    第一,按照陶澍的履歷,他在第一次會試落榜之後,一直在京溫習,沒有回鄉,所以也就不可能回鄉成婚。

    第二,正史記載他的妻子是黃德芳,字薆玉,本都河曲溪白棠衝崇榜公女,就是說,他的正妻姓黃,有字,不會是丫鬟。

    第三,按照《北東堂筆錄》記載,陶澍在當上兩江總督的時候,他的妻子向他說出了事情真相,可要知道,陶澍當上兩江總督的時候是1830年,其時陶澍已經51歲了,這個時候他的妻子,也救市按照《北東堂筆錄》所說的按個丫鬟,也應該50左右了,按照筆錄所說,陶澍23歲的時候和“黃家小姐“成婚,也已經過去了28年了,時間這麼長,兩人的夫妻感情自然是很深厚的,這樣的事情不至於會太過於忐忑。

    第四,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悔婚這樣的事情是歸鄉里的宗族管的,黃家小姐肯定是有人見過,如果冒名頂替,也肯定是會被人發現的,不至於近30年沒有人發覺。按照婚姻習俗來說,黃家小姐嫁到錢家也是風光大嫁,這些事情陶家應該是知道的,難道是偷偷嫁到錢家?還有就是,按道理來說,丫鬟嫁到陶家後,也會回一下孃家,也會帶上陶澍,陶澍到了黃家就看不出來?所以冒名頂替出嫁實際上可行性並不大。

    第五,《北東堂筆錄》的作者是梁恭辰,福建人,而陶澍是湖南安化人,兩個地方隔得非常遠,這種事情如果真的發生,一般是很隱私的事情,梁恭辰怎麼會知道呢?

    所以鑑於以上的疑點,我認為冒名頂替出嫁的事情應該是杜撰的,真實情況應該如正史記載,就是黃家的小姐。

  • 13 # 歷史課課代表

    陶澍,道光朝重臣,官至兩江總督,很多人對於陶澍的瞭解多半是由於他在政治上的作為,在他任職期間,採取了大興水利,救濟災民,重視教育等一系列安邦濟民等措施,在生活中的陶澍,有過一段插曲,陶澍在成親的時候發生過小波折,而且嚴格的來說,陶澍是被騙了。

    在古代社會,雖然文人的地位比較高,但是一個家族一無背景、二無財氣,其實在談婚論嫁的時候也是低人一截的,陶澍雖然出身書香世家,他的家族在當地比較有聲望,但是陶澍的家族並不富裕,所以和當地的富人還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陶澍到了要成親的年紀時,當時有很多人家都看上了陶澍,可是這些人家大多都是貧寒出身,所以陶澍的家人也不太願意理會。這個時候終於一個大戶人家願意和陶澍結親,就是當地大名鼎鼎的黃家,黃家很有錢,而且黃家的女兒長得非常漂亮,她在當地也是出了名的美女,所以上門提親的不在少數。所以黃家願意將女兒嫁給陶澍,算是陶家的榮幸,陶澍的家人也非常開心。就在這門親事要談妥的時候,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就是吳家。吳家和黃家其實算是門當戶對,吳家非常富裕,這個時候黃家就開始動搖了,畢竟黃家也看重利益,所以後來只能放棄了陶澍,而選擇和吳家聯姻。

    但是這樣決定後就意味著要悔婚,黃家當時也很煩惱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時候黃家小姐身邊的丫頭主動提出願意嫁給陶澍,她可以代替黃家小姐出嫁,這樣黃家小姐也可以順利的嫁給吳家,同時也不需要悔婚。其實這件事情在當地已經人盡皆知,陶家自然也知道,但是礙於黃家的權勢地位不好爭辯,另外黃家也確實嫁過來一個女子,陶澍也只能吃下這個悶虧。只不過後來黃家小姐的結局並不好,她的丈夫仗著權勢經常在外面惹禍,後來還被人打死了,黃家小姐從此過著悽苦的生活,陶澍知道後還主動去接濟她,可見陶澍是很寬宏大量的。

  • 14 # 公子霜塵

    標籤一:被騙

    關於陶澍娶妻時被騙的故事,記載在梁恭辰所著的《北東園筆錄》中。陶澍年輕時,曾與一黃姓人家,許下一門親事。不想同縣吳姓有錢人,也看上了黃姓女子,許以黃家重利,娶作小妾。見錢眼開的黃父答應了這門親事,移花接木地將丫鬟許給陶澍。成婚後,丫鬟將實情如實告知,但陶澍並不介意,將馮京當馬涼。反而在“馬涼”日後落難之時,以五十兩相贈,傳為美談。而留下“馬涼”了,站在原地,“斯人獨憔悴”的場景。

    標籤二:清朝名臣

    陶澍嘉慶七年進士,當年位列為二甲第15名。歷任翰林院編修、御史,福建、安徽等地的布政使、巡撫,道光朝更是出任兩江總督。縱觀陶澍一生被認為是經世派,不在是坐而論道,是直面時局,關心民生,多個領域銳意進取。

    1.漕運:即糧食的運輸。政府將各地的糧食經由黃河、淮河等河道運往京城,稱為“河運”,明清設有“河道總督”,負責河道堤防、疏浚。但河運耗時、費用高,價效比低。元朝一度採用海運代替河運,進入明朝又放棄了海運,轉為河運。道光五年,洪澤湖決堤,造成運河不暢。陶澍力排眾議,僱傭沙船運送蘇州、松江、常州等四府一州的漕糧經由海路,運送至天津,從而恢復了漕糧海運。被認為是“利國、利民、利商”之策。2.鹽務:官府與鹽商暗中勾結,控制食鹽價格,坐享價差,形成了壟斷集團。既不利於人民,也與利於清政府的財政收入。陶澍上任後,推出15條章程,改革鹽務。其次,實行票鹽,即只要照章納稅,均可領取票鹽,按照票上配額經營鹽務。從而避免了官府中飽私囊,確保了財政稅收。僅此一項,陶澍便收取了二千四百萬兩稅銀,無疑對風雨飄搖的清政府,是好一陣“及時雨”。

    此外,陶澍還愛民如子,在京設立了“悅生堂”,相當於福利院,救助老弱、殘疾等弱勢群體。而且是個堅定的禁菸派,清正廉明,最後積勞成疾,病死在兩江總督任上。

    闢謠

    官聲不錯,也引起了古代“自媒體”的關注。不過陶澍娶妻時被騙,更是是“緋聞”,人紅是非多嘛。理由有三:

    陶澍所著《處士黃殿元墓表》,類似於陶澍為岳父所做的墓誌。記載:黃崇榜(即上述黃姓人家)並沒有吳姓女婿;黃女由其祖母陶氏撫養長大,而陶氏孃家與陶澍是近鄰,兩家關係和睦。在封建森嚴禮法之下,黃姓人家易女而嫁的做法,需要承擔道德上極大的風險;陶澍此時已是名滿全縣,前途無可限量。黃女作為書香門第出身,應該也對陶澍是滿意的,對於斷不會,自毀前程,嫁作小妾。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麼看?

  • 15 # 記者李滿

    世人從來只知出身湖南安化的陶澍是清代名臣,是清代經世派主要代表人物,卻很少有人知道:他身上曾發生過一件比今時狗血電視劇還狗血的大事。這件大事不是別的,正是他之被騙婚。

    但相當有意思的是,但凡被騙婚者多會氣憤難當,可陶澍卻在得知自己被騙婚後不僅不生氣反而覺得這是命中註定。這究竟是為何呢?請聽具體分解——

    陶澍生於乾隆四十三年,即公元1779年,祖籍是湖南省安化縣小淹鎮的陶家灣。他出身半書香世家,之所以說是“半書香”是因為其父陶必銓不僅四處設館教書同時還做農民的活計。

    由陶澍父親的職業便可看出,他的家境並不特別好,而這家境最終也成了他被騙婚的原因所在。

    陶澍年歲尚小時曾因父母命、媒妁言與同縣富戶黃姓人家的小姐定下婚約。可這黃小姐長大成人後, 因頗有幾分姿色而被一吳姓大富翁看上了,吳家公子看上黃小姐還重金派人前往黃家提親。

    黃家一看,這吳家聘禮真真驚人啊,再一看吳家公子也是風度翩翩,於是黃家小姐當即就動心了。黃家老父對這門親事也是贊同的,畢竟誰都希望女兒嫁給好人家。所以在富戶吳家和一般家境的陶家之間,是個正常人都會選擇前者。

    最後,經過黃家全家商議,他們決定退了與陶家的這門婚事。

    可古代退婚哪有那般容易?果然,陶家一聽黃家要退婚立馬不幹了。幾次交涉下來,整個黃家的老小都沒了法子。

    恰在這時,黃家一個丫鬟竟自告奮勇說:願意替小姐嫁到陶家為妻。

    與陶澍黃丫鬟同劇情電視劇《錯點鴛鴦》劇照

    黃家人一聽立馬來了精神,他們仔細一尋思:這陶家人根本沒見過黃家小姐,即便見過也並不一定記得她長大的樣子。這樣一來,冒名頂替不就神不知鬼不覺了?

    隨即,黃家人決定:為讓真正黃家小姐順利嫁入吳家,冒險讓黃丫鬟嫁給陶澍。

    實際上,黃丫鬟是具備頂替黃家小姐的條件的,一來,她姿容出眾;二來,她懂得隨機應變,這點從她主動提出要嫁入陶家便可見一斑;三來,她在黃家多年,熟悉黃家人,所以冒名頂替不易被外人察覺。

    此計一出,黃家人立馬鬆了一大口氣,黃小姐大喜道:這下好啦,本小姐終於可以順利嫁入豪門了。之後的發生的一切都讓黃家人歡欣鼓舞:黃家小姐嫁入吳家,黃丫鬟也順利嫁給了陶澍。

    話說,黃丫鬟嫁入陶家後,因心裡有愧所以對陶澍特別好,她不僅無微不至地照顧陶澍還一心鼓勵他考取功名、建功立業。

    而陶澍在娶了黃丫鬟後從來未懷疑過她的身份,這一方面與黃家的瞞天過海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打心眼裡喜歡上了這個善解人意的黃丫鬟。

    陶澍多少覺得自己這般家境卻能得妻如此簡直是天上掉了餡餅,帶著這種相反的他自然對妻子分外愛惜。為了不辜負妻子的所託,他便日夜苦讀。

    陶澍與黃丫鬟婚後第四年,即1802年春,他便中進士,為第63名;四月,參加殿試,為二甲第15名;朝考,嘉慶帝召見,定為第55名。

    也是自這年起,陶澍開始名揚安化,畢竟,他是安化這個小縣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進士。

    訊息傳回家鄉時,曾經為避免嫁給陶澍而嫁入吳家的黃家小姐驚呆了!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當初看不上眼的窮小子竟會成為當地最權貴的角色。

    同時,在陶澍功成名就這段期間前後,黃家小姐所嫁之人竟在一次糾紛中,被毆打致死了。吳家少爺,即黃家小姐丈夫死後,吳家老爺因不堪打擊也跟著一命嗚呼了。自此,黃家小姐成了孤家寡人。關於這段,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史載:

    “後吳姓恃富,又佔曾姓田,兩相譬鬥。吳子被歐死,吳翁亦繼卒。族中欺黃女寡弱,侵吞其田產殆盡。”

    這樣的結局,顯然是黃家小姐做夢也沒料到的。

    失去靠山後,黃家小姐整日被族人們欺負,最後竟落了個被“掃地出門”的境況。而當年的黃丫鬟則相反,因婦憑夫貴,她成了一品誥命夫人。

    與陶澍黃丫鬟同劇情電視劇《錯點鴛鴦》劇照

    後來,陶澍在父親去世回鄉守喪時才得知了自己夫人不是黃家小姐的真相。但得到一切原委後,陶澍卻並沒有追究夫人冒名頂替之最,相反他對她比以前更好了,因為她相信:她和他是天註定的緣分。

    與此同時,善良的陶澍還因憐憫黃小姐的悽慘遭際派人給她送去了五十兩銀子度日。

    當在破屋裡的黃小姐收到昔日訂婚夫婿的五十兩銀子時,她整個人都怔住了。這段過往史書是這樣記載的:

    “時文毅(陶澍)已貴顯,以丁外憂歸裡,始悉其顛末,憐黃女(黃小姐)在窘鄉,贈之五十金。黃女愧悔欲死,口抱銀號泣而不忍用,旋為偷兒竊去,忿而自縊。”

    這段文字也詳細記載了黃小姐的最終結局,那就是:她因不忍用陶澍給她的五十兩銀子終日抱著銀子哭嚎,最後錢被小偷偷走後,她因悔恨憤懣而上吊自殺了。

    這個故事裡兩個女主人公的結局,究竟是命呢還是其他呢?

    相關參考史料:

    《北東園筆錄初編·卷六》、《清稗類鈔》、《清史稿》

  • 16 # 尚宮女史

    陶澍是清朝道光年間的名臣,是湖南安化縣飛出來的第一個進士,就是從他開始,湖南的官員開始崛起,張佩綸等認為:“道光以來人才,當以陶文毅為第一。”文毅是陶澍的諡號,由此可見陶澍的影響力,雖然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是他卻實實在在是當時的一代名臣,在救濟災民、興修水利、、治理漕運,倡辦海運,革新鹽政、興辦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但是陶澍在沒有中進士之前,家境實在算不上好。陶澍的父親陶必銓身上有遊俠的性格,但同時又“家貧而不廢學,喜藏書。”只不過可能是時運不濟,他在科舉考試中每每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後來漸漸就不參加科舉了,而以在富人家教書為生,陶澍童年時期就跟在父親身邊讀書學習。

    雖然陶家家貧,但是讀書這件事卻一直沒有落下,即便後來陶澍也參加農業勞動,但始終沒有忘記讀書,並在17歲那年參加縣學考試,成了邑諸生,有了參加鄉試的資格,這也算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因為這個,他更加努力的讀書。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陶澍雖然家貧,但是其父是一位教書先生,也能得到不少人的尊重,所以陶澍最初在議定婚事的時候還是比較順利的。女方是同縣一位大戶人家的姑娘,名叫黃德芬。

    陶澍和黃德芬的婚事定下來之後,黃家卻又反悔了。原來當地有一個姓吳的大富翁聽說黃德芬很有姿色,遂想讓黃德芬做自己兒子的繼室,他帶著貴重的禮物去黃家提親,黃德芬的父親一看就心動了。與陶家比起來,吳家簡直富得流油,他應下了吳家,反過頭來逼著陶澍退了這門親事。

    不過陶澍和父親都是讀書人,有時候讀書人是很有風骨的,父子倆硬是不同意退婚,很長時間內,這件事鬧成了一個僵局。關鍵是黃德芬也看重了吳家的財富,她本就是富家小姐,自然不願意跟著陶澍過苦日子,誰知道他能不能考中進士呢?萬一考不上,那她不得過一輩子苦日子?她可不願意那樣,但是黃德芬的母親倒是覺得陶澍是一個不錯的小夥子,將來必定有出息,因此她是站在陶澍這一邊的。

    就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時候,黃德芬身邊的丫鬟站出來表示,願意代替黃德芬嫁去陶家。黃家一聽太好了,反正陶澍也沒有見過黃德芬,就讓丫鬟假扮也沒事,於是陶家和黃家的婚事如期舉行,陶澍將黃德芬的丫鬟娶回了家。

    陶澍沒有見過黃德芬,而丫鬟常年跟在黃德芬身邊,大戶人家的小姐學的挺像的,陶澍並沒有對她起疑,兩人婚後倒是和和美美的。而黃德芬自己則嫁到了吳家,如果她能預知未來的話,一定非常後悔自己的這個選擇。

    陶澍結婚的時候20歲,22歲的時候參加鄉試高中,但在第二年的會試中敗下陣來,不過又過一年,陶澍終於中了進士,成為安化縣的第一個進士。1805年,26歲的陶澍成為翰林編修,他終於有機會擺脫貧窮,不過幾個月之後,他的父親去世,他帶著妻子回到安化老家丁憂。

    也正是在這丁憂的三年時間裡,他知道了當年黃家騙他的事情,不過他並沒有責備誰,畢竟妻子雖然曾經是一個丫鬟,但是跟著他什麼苦都能吃,而是把家裡的事情處理得很好,讓他沒有後顧之憂,算是一個賢妻,他沒有理由責怪她,反而慶幸自己娶了這樣一個好妻子。

    而黃德芬的處境則並不好,她嫁去吳家剛開始過了幾年好日子,不過後來,吳家仗著自己家裡富,橫行鄉里,想侵佔曾家的田地,曾家自然不願意給,兩家就打了起來,結果就是黃德芬的丈夫被打死。兒子一死,做父親的承受不住這種痛苦,很快也去了,。

    吳家族裡人看到吳家偌大的家產在黃德芬一個弱女子手中,自然不會袖手旁觀,他們聯合起來就將吳家的田產都弄了過去,黃德芬一下子成了一個可憐寡婦。

    陶澍丁憂在家,知道這件事後,可憐黃德芬的處境,送去了五十金,黃德芬羞愧後悔到不行,抱著陶澍送去的五十金嚎啕大哭,她不捨得用這些錢,就藏了起來,要說她也真是倒黴,很快這些錢就被偷了,黃德芬覺得實在沒法活下去了,就自縊身亡了。

    陶澍知道後也是感慨不已,丁憂三年後,他又帶著妻子離開了家鄉去做官,每年倒是都給黃家寄去一筆錢,接濟他們。這個故事記錄在梁恭辰的《北東園筆錄》中,流傳甚廣,而且版本比較多,雖然各個版本細節上有些不同,但大體上就是這麼個故事。

    梁恭辰的父親梁章鉅和陶澍是同榜進士,又同在京城為官,兩家常有走動,陶澍的妻子和梁章鉅的母親鄭齊卿也相熟。見的次數多了,鄭齊卿看到陶澍妻子的“右手之背有凸起一疣”,就問她這是怎麼回事,陶澍妻子只是說:

    “我出身微賤,少常操作,此手為磨柄所傷耳。”

    這讓鄭齊卿很納悶,她以為黃德芬怎麼也是大戶人家的女兒,何以如此呢?但是又不便細問。沒成想,原來陶澍娶到的這個妻子並不是黃德芬,而只是黃德芬的丫鬟,她冒充了黃德芬嫁給了陶澍,雖是李代桃僵,不過誰也不會去責怪她,這是她的造化,後來她還得了一品夫人的誥命,為陶澍生了三個女兒。

  • 17 # 720奈米之外

    要說起來陶澍,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成就,陶澍本人出身於書香世家,他的父親在當地也是一個窮書生,對,陶家在當時是比較貧寒的,雖然貧寒,但是陶家卻是正經的書香世家。

    這樣的家庭受到很多小姐的傾慕,陶澍自然在當時也是比較吃香的,當然,想要嫁入陶家的也只是窮人家庭的女子,正經的富人家庭對陶家還是非常看不起的。

    儘管如此,陶澍的父親還是為他找了一門好親事,物件正是當地有名的富豪,黃家的大小姐,黃家大小姐那可不是一般人,她在當地那是出了名的漂亮,甚至傳聞中,她還是安化的第一美人。

    這樣的女子嫁給陶澍自然算是下嫁,而且嫁出去的時候還要給陶家很多嫁妝。

    要說黃家為什麼答應了這門親事,就不得不說一下陶澍這個人,他年少時就讀書特別用功,當然他後來的成就也是非凡的,不僅成為了一方總督,還是很多大人物學習的榜樣,當然這些都是他後來的成就了,當時黃家看中的,正是陶澍的潛力。

    黃家對這門親事雖說沒有那麼抗拒,但也絕對不是贊成的,比如黃父就是如此,他是出了名的愛財,只要是能掙錢的路子,他絕對是黃家第一個贊成的。

    而就在這時候,當地另一戶有名的富豪,吳家也向黃家丟擲了橄欖枝,黃小姐本來就不願意去過窮苦生活,而黃父也想要抓住這次機會與吳家聯姻,於是兩家一拍即合,雖然黃母很不樂意,卻不能否定兩人的決定。

    但陶澍的事情已經是個定局,不嫁過去也是不行的,就在這時候,黃家的一名侍女站了出來,她決定代替黃小姐嫁給陶澍。

    陶澍一家並沒有見過黃家,而當地的百姓也因為懼怕黃家和吳家的勢力,並沒有人站出來告訴陶澍這件事,就這樣他們兩人便走到了一起。

    後來陶澍發跡了,考上了功名,而黃小姐呢?吳家因為與另一戶人家鬥毆,她的丈夫在混亂中被人打死了,吳家家主也因此鬱鬱而終,黃小姐甚至還被趕了出來,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黃小姐從此之後就過的相當窮苦,後來陶澍聽說了這件事,還給了她五十兩銀子,但是這筆錢她還沒用就被偷了,可以說雖然陶澍原諒了她,但她的結局還是不好。

  • 18 # 歷史畫中人

    導語:提及晚清政壇,就繞不開湖南的人才蔚起;而湖南官場之所能人才蔚起,有一個人至關重要,那就是晚清名臣,陶澍。

    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時被騙,他知道真相後是如何處理的?

    陶澍是清朝經世派代表人物,他主張積極入世,在“治國,濟民,平天下”思想的基礎上大力推行改革措施,用現代眼光來看,陶澍就是實幹家。陶澍官至兩江總督,大刀闊斧銳意改革,給腐朽的清朝政府帶來了勃勃生機,贏得無數人的敬重。

    但是在陶澍發跡前,他也曾因家窮被人輕視受過不少白眼,就因為窮在娶妻時還被騙過,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陶澍面對騙婚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陶澍本人出身於書香世家,他的父親在當地也是一個窮書生,陶家在當時是比較貧寒的,雖然貧寒,但是陶家卻是正經的書香世家。

    這樣的家庭受到很多小姐的傾慕,陶澍自然在當時也是比較吃香的,當然,想要嫁入陶家的也只是窮人家庭的女子,正經的富人家庭對陶家還是非常看不起的。

    陶澍的父親早年有一世交,是一個姓黃的大戶人家,他們兩人曾經許下諾言,假如日後生育的是一男一女便結為親家。

    果然後來黃家生下一名閨女,根據約定,陶澍的親事就被定了下來。黃家大小姐那可不是一般人,她在當地那是出了名的漂亮,甚至傳聞中,她還是安化的第一美人。

    這樣的女子嫁給陶澍自然算是下嫁,而且嫁出去的時候還要給陶家很多嫁妝。

    要說黃家為什麼答應了這門親事,就不得不說一下陶澍這個人,他年少時就讀書特別用功,當然他後來的成就也是非凡的,不僅成為了一方總督,還是很多大人物學習的榜樣,當然這些都是他後來的成就了,當時黃家看中的,正是陶澍的潛力。

    黃家對這門親事雖說沒有那麼抗拒,但也絕對不是贊成的,比如黃父就是如此,他是出了名的愛財,只要是能掙錢的路子,他絕對是黃家第一個贊成的。

    陶澍被騙的原因

    就在兩家議定好婚期、準備成親時,一位吳姓大富翁因為聽聞黃小姐容貌甚美,便想著把她聘為兒子的繼室,並重金賄賂黃老翁。黃老翁雖然家中並不窮,但依然是見錢眼開,竟然要求陶澍退婚另娶,但被後者斷然拒絕。黃小姐便跟父親站在“同一戰線”上,跟母親軟磨硬泡,聲稱非嫁入吳家不可。黃夫人無奈,最終只好屈服。

    但陶澍的事情已經是個定局,不嫁過去也是不行的,就在這時候,黃家的一名侍女站了出來,她決定代替黃小姐嫁給陶澍。

    陶澍一家並沒有見過黃家,而當地的百姓也因為懼怕黃家和吳家的勢力,並沒有人站出來告訴陶澍這件事,就這樣他們兩人便走到了一起。

    黃家小姐的結局

    後來陶澍發跡了,考上了功名,而黃小姐呢?吳家因為與另一戶人家鬥毆,她的丈夫在混亂中被人打死了,吳家家主也因此鬱鬱而終,黃小姐甚至還被趕了出來,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黃小姐從此之後就過的相當窮苦,後來陶澍聽說了這件事,還給了她五十兩銀子,但是這筆錢她還沒用就被偷了,可以說雖然陶澍原諒了她,但她的結局還是不好。

    陶澍結婚之後,事業上,有如神助。

    第二年,陶澍中舉;第四年,再中進士,成為安化地區有史以來第一位進士!這下子,黃家人徹底傻眼了,令黃家人傻眼的還在後頭。

    因為陶澍為官清廉、治理有方,曾先後調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撫。道光十年,陶澍還出任兩江總督。在此期間,陶澍還奏請道光皇帝,為他的夫人黃德芬賜封一品誥命夫人。

    1839年,陶澍病逝於兩江總督任上,享年62歲。

    總結:黃氏本就不願意下嫁陶澍,但是婚期將近,如果突然悔婚,勢必名譽受損,說不準還會吃上官司,黃父因此頗為煩惱。在婢女的鼓勵下,陶澍非常發奮,愈發苦學,在科舉考試的道路上亦是過關斬將,最終在23歲那年實現了夢想,成為安化縣第一個進士。

  • 19 # 七歡風尚精品

    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他的父親陶必銓很有才華,是當時名氣很盛的詩人,學者,然而卻在科舉考試中屢考不中,再加上他又喜藏書,不懂得經營,因此生活每況愈下,到陶澍出生的時候,已經十分貧寒了。受陶必銓影響,陶澍自幼好讀,再加上他很有天賦,年紀輕輕便攢了一肚子學問。

    然而他在17歲時曾落榜了,在19歲時,父母為他尋了一門親事,和安化縣一女子黃德芬訂了婚。就在迎娶黃小姐之際,黃家突然變卦要悔婚,說這婚不想結了。(問題來了)黃家為何要這樣做呢?原來黃家是當地一富戶,而陶家則是一耕讀農家,陶澍的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黃小姐的父母之前答應婚姻,是覺得陶澍一定能金榜題名,誰知陶澍名落孫山落榜了。小姐父母害怕未來的女婿和他老爸一樣當一輩子教書先生,所以有悔婚之意。於是便讓身邊丫鬟李代桃僵嫁了過去。

    自從黃家丫鬟代替小姐嫁給陶澍後,盡心盡力地照顧著陶澍,鼓勵丈夫不要氣餒,再接再厲。於是陶澍在第二年考上了進士,之後一路順暢,在道光年坐上了兩江總督封疆大吏的位置,於是黃家丫鬟也頂上了一頂一品誥命夫人的帽子。因為實在榮耀太大了,黃家丫鬟心有不安,就把事情前後告訴了陶澍,而陶澍也沒有在意這個事情。

    後來,陶澍在父親去世回鄉守喪時才得知了自己夫人不是黃家小姐的真相。但得到一切原委後,陶澍卻並沒有追究夫人冒名頂替之最,相反他對她比以前更好了,因為她相信:她和他是天註定的緣分。與此同時,善良的陶澍還因憐憫黃小姐的悽慘遭際派人給她送去了五十兩銀子度日。

    她因不忍用陶澍給她的五十兩銀子終日抱著銀子哭嚎,最後錢被小偷偷走後,她因悔恨憤懣而上吊自殺了。

  • 20 # 一介草寇

    當今社會騙婚已經屢見不鮮,那些年輕小夥子或者小姑娘被衝昏了頭腦,或出於感情、或出於慾望,最終落得個被欺騙的下場。

    但你們知道嗎,身為清朝時期的兩朝重臣、道光一朝的封疆大吏,居然也逃不過被騙婚的結局,而且這一騙就是二十多年。

    陶澍是清朝中期的國家忠臣,嘉慶帝時開始在官場上嶄露頭角,在山西、四川、福建多地擔任巡撫。清朝時期在地方上實行的是督撫制,雖然總督的職權比巡撫要大得多,但兩者之間不屬於同屬關係,所以陶澍在地方上有絕對的統治權。

    嘉慶皇帝駕崩之後,留給繼任者道光帝的實際上是一個爛攤子,不僅國庫空虛,而且各地災禍連年,導致怨聲載道,再加上前朝對人才的培養不足,真正能委以重任的官員屈指可數,陶澍就是其中之一。

    道光帝剛繼位,就先後任命陶澍為安徽、江蘇巡撫,負責轄區內賑災和吏治工作,所得到的成果還不錯,不僅難民被安置的妥妥當當,還憑空實現了經濟的增長,這讓道光皇帝看到了朝中的新希望,立馬任命陶澍做了最有權勢的地方官——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可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幹的,從清朝康熙皇帝開始,凡是擔任此職務的人影響力頗大,向于成龍、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些名臣,都在這把交椅上坐過幾年。

    被任命為兩江總督,陶澍自然欣喜萬分,而他的夫人黃德芳卻坐不住了。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丈夫升了官,做妻子的本應該高興才是,為什麼黃德芳卻愁眉不展呢?

    原來各朝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地方官員的控制,會對其家庭成員定期進行登記,職務越高越嚴格,任何資訊都會被記錄在冊。而黃德芳怕的就是這個,因為當年她就是陶澍騙婚事件的主要參與者。

    當年陶澍剛剛成人,在安化縣是遠近聞名的才子,又順從父親的心願準備參加科舉考試,未來必定會有大好前程,一時間登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陶澍的父親為他從提親的人中定了黃家,對方是當地的富商,稱得上門當戶對。

    然而現實給了陶澍一擊,本來功名唾手可得,可偏偏第一次會試落榜了。因為此事,黃家人認為陶澍只不過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想要悔婚卻拿不出正當理由,於是在黃家老爺的暗箱操作下,來了一場狸貓換太子。

    婚事還是照常舉行,陶澍也接回了新娘子,可這位新娘子可不是黃家的那位大小姐,而是她身邊的婢女。是的,新娘子被掉包了,而陶澍卻還矇在鼓裡。

    這樣稀裡糊塗的生活持續了二十多年,直到陶澍升任兩江總督,朝廷即將對他進行家庭情況摸底的時候,黃德芳頂不住壓力向丈夫坦白了:黃小姐早就嫁給了當地的一家地主,自己當年只不過是一個婢女。

    如果陶澍年輕個二十歲,在得知真相後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將黃德芳休掉,但他現在年過半百,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年,心胸格局也遠非常人能比。看著這位陪自己從苦日子熬過來的夫人,陶澍並沒有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根據史書上的記載兩人一直保持著夫妻關係,直到1844年黃德芳去世。

    而當年原本應該嫁給陶澍的黃家小姐怎麼樣了呢?正史上並沒有記載。有坊間傳說稱陶澍找到了她,昔日的黃家小姐早已風光不再,丈夫早逝家產被分,生活顛沛流離,出於不忍陶澍贈予了五十兩黃金維持生活。

    還有傳聞稱黃家小姐在陶澍發跡後後悔不已,在廟中剃度出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h4+的物質屬於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