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 圍爐煮酒話春秋
-
42 # 新東觀續史
這是道光皇帝都八卦的故事,雖然在正史上沒有記載,但仍可以從中感受陶澍的性情品質,帶給我們啟發與思考。
陶澍在清朝歷史上的名氣不大,但實事求是地講,陶澍對清朝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公元1777年,陶澍出生在湖南安化縣的陶家灣,此時的清朝還在乾隆皇帝的統治下,陶澍結婚的故事要從他的父親陶必銓說起。
陶必銓是當地知名學問人,才華詩情十里八鄉都知道,但是陶必銓是典型的非應試型人才,古代文人讀書入仕途的必經之路就是科舉考試,可惜這位才情四溢的陶必銓始終沒能上榜。
嘗試多次的陶必銓也沒能打破魔咒,最終成為當地的教書先生,雖然比當官的要差不少,但是教書先生也是受人尊敬的職業,生活屬於是撐不死餓不著型別的。
自古有“窮酸書生”的說法,陶必銓喜歡收藏書籍的習慣真的讓他成為窮酸書生,花費不少銀子,因此陶澍在貧窮拮据中長大。
陶澍在才情上得到他父親的優秀基因,陶澍自小也名氣很大,隨著陶澍的年齡增長,父親開始為他找媳婦。
陶澍的父親與一家姓黃的家長商量好,約定親事,黃家在當地算是比較富裕的家庭,當時能夠答應這樁婚事,主要是想陶澍將來做官,為黃家提前做投資。
後來,陶澍報名參加當地的鄉試,這樣級別的考試對陶澍來說應該是信手拈來,沒想到竟然名落孫山。這時,黃家就坐不住了,開始猜測陶澍會不會也像他的父親那樣,有才卻無運,一輩子的教書先生。
黃家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將女兒嫁給家境富裕的吳家,畢竟吳家的實力是擺在眼前的,而陶澍卻是看不見未來的窮酸小子。
雖然黃家做了決定,但是也要有個正當的理由給陶家一個交代,正在苦悶之際,黃家小姐的丫鬟突然發聲說自己願意代替小姐嫁到陶家去。
黃家彷佛抓到救命稻草一般興奮,反正陶家也沒有見過黃小姐,用丫鬟代替小姐出嫁,只要黃家守口如瓶,可以說是神不知鬼不覺。
陶澍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就與黃家丫鬟結了婚,她的名字叫黃德芬。為了表演地更加逼真,黃家給丫鬟的陪嫁物品也相當豐厚,事情就這樣被“巧妙”地掩飾過去了。
日子一天天地過,而陶澍也在積極準備下一次的考試,丫鬟心地善良,對陶澍非常體貼照顧,整天忙裡忙外,將家中收拾地井井有條,更為重要的是,丫鬟始終堅信丈夫能夠金榜題名,並不斷鼓勵他科舉考試。
轉眼來到嘉慶七年,陶澍到京城參加考試,順利考中進士,在接下來的殿試環節,陶澍名列二甲15名,後得到嘉慶皇帝的親自召見。
陶澍也成為湖南安化縣的第一個進士。
從嘉慶九年開始,陶澍在仕途上從翰林院起步,其間父親病逝回鄉守孝三年,從此離開家鄉開始在清朝歷史上綻放光彩。
話說回陶澍與妻子黃德芬,一天晚上,黃德芬看到丈夫心情不錯,就向陶澍坦白自己並非黃家小姐,而是小姐身邊身份卑微的侍女。
黃德芬本想陶澍聞言會大怒,沒想到陶澍哈哈大笑,對妻子說自己早已知道事情的真相。在黃德芬的追問下,陶澍講出一件往事。
原來在陶澍新婚不久,就有相熟的人對陶澍說他娶的不是黃家小姐,是從黃家傭人口中得知的,陶澍對此半信半疑。剛好那天回家看到妻子正勤勞地忙裡忙外,陶澍瞬間就相信了,因為黃家小姐整日裡養尊處優,一定不會做農活家務,而眼前這位手腳麻利的妻子一眼就能看出是行家裡手。
陶澍對此並沒有聲張,而是將此事埋在心底,因為他對妻子非常滿意,並不在意她的身份是小姐還是侍女。
黃德芬被丈夫的行為感動到不能自已,兩人之間更是舉案齊眉、恩愛有加。
再說加入富豪家庭的黃家小姐,雖然吳家實力雄厚,但是吳家公子整日不務正業,並且經常動手打人。後來,在一次土地爭鬥過程中,吳家公子意外被人打死,吳家的頂樑柱一死,家族迅速沒落下去。
黃家小姐無家可歸,訊息傳到黃德芬的耳朵裡,她已經跟隨陶澍做官離開家鄉,她將黃小姐安排在陶澍的老家,並且還給了一些銀子和糧食。
總之,黃家小姐的餘生就在悲慘中度過了,而陶澍為父親丁憂結束後,在仕途上一路升遷讓人眼紅。
公元1820年,道光皇帝走上歷史舞臺,他將陶澍召來長談,兩人促膝暢談一天一夜,對陶澍非常讚賞認可。由於陶澍娶妻被騙這件事在民間流傳非常廣,並且各種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道光皇帝還親自詢問事情的原委。
在道光皇帝的寵信下,陶澍的仕途迅速走入快車道,當即被任命為山西按察使,次年調任安徽擔任按察使,還沒到任又被提拔為安徽布政使,又過一年,被提拔為安徽巡撫。
道光十年,陶澍又擔任兩江總督,在執政期間成績斐然,尤其是在海運水利、鹽政改革、整頓吏治等方面表現極為亮眼。
清朝在進入道光皇帝時期,已經是江河日下,夕陽之態盡顯,追其原因,當時任用的大臣平庸無為是重要原因,比如秉承“多磕頭,少說話”的曹振鏞,再比如偷奸耍滑、順承皇帝的穆彰阿。
但是陶澍在道光皇帝時期真是一股清流,一種別樣的為官風格,這對後來清朝的諸多名臣都產生極大的影響。
下面就說說陶澍和左宗棠的故事。
左宗棠是清朝名臣,在歷史上的名氣比陶澍要大得多,但讓左宗棠自己說,他在陶澍面前只能自稱晚輩。
陶澍在擔任兩江總督時,一次到江西檢查軍務之後,準備返回安化老家探親。陶澍在回鄉途中要經過醴陵,縣令想要藉此機會與陶澍套近乎,於是請正在淥江書院教書的左宗棠寫了一副楹聯。
正是這次意外的機會讓左宗棠有機會與陶澍相見,當時陶澍看到楹聯心中直呼此人不同凡響,於是派人去請。史料記載,陶澍首次見到左宗棠,就將其視為奇才。
陶澍感慨左宗棠談吐不凡、博學多識,尤為可貴的是左宗棠對軍事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同時,左宗棠對陶澍也充滿敬佩,對其思想以及行政手段格外讚賞。
陶澍與左宗棠一見如故,兩人一直從天亮聊到月明星稀,不知不覺間天色已經亮了,為了能夠與左宗棠長談,陶澍在醴陵又留住七天之久。
陶澍去世後,左宗棠留下幫助管理家事,並且教育陶澍的兒子,在此期間,左宗棠也沒有閒著,由於陶澍生前收藏了巨量的書籍,這段時間成為左宗棠充電時期,對左宗棠以後的仕途人生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後來左宗棠成為清朝經略西北地區的核心人物,當時左宗棠面臨著百姓缺水、沙漠中打仗缺水的問題,正是陶澍家中藏書中的一句話“駱駝能識水脈”,幫了左宗棠大忙。
左宗棠一生都稱自己是陶澍的繼承者,可見對陶澍的尊敬之情。
陶澍識人能力特別強,左宗棠只是其中之一,而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禁菸人物林則徐也是受到陶澍的賞識和提拔。
陶澍和林則徐的相識相知是從詩開始的,從最初的詩詞朋友變成仕途上的戰友。
公元1830年,當時陶澍是兩江總督,而江蘇連續幾年發生洪水災害,陶澍知道林則徐在治理水患上的能力,於是向清廷推薦林則徐擔任江寧布政使。
林則徐一心為民的風格讓陶澍深受觸動,兩人關係雖然是上下級,但是愈加密不可分。大家都知道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中的功績,但是清朝開啟禁菸運動的是卻是陶澍,當時在江蘇查獲大量非法商人囤積的鴉片。
陶澍多次向朝廷上書推薦林則徐,當陶澍因病辭去職務時,直接上書朝廷表示林則徐可以接任自己,他誇讚林則徐“才長心細,識才十倍於臣。”
在陶澍去世後,林則徐則成為禁菸派的首領代表。
陶澍在清朝中期有典型的思想特點,被後世稱為經世派,大力倡導推行改革措施,而陶澍的這些思想對左宗棠、林則徐等人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歷史學家蕭一山曾說“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都標榜自己是經世派,實際上是受陶澍、賀長齡的影響。
從陶澍的故事中可以品質性情,從一名窮酸書生之子逐步成為封疆大吏,可以被稱為傳奇;面對妻子曾是丫鬟身份不怒不罵,堪稱大丈夫;主動與落榜失意的左宗棠結為兒女親家,幫助林則徐在仕途上快速成長,不得不感嘆陶澍的慧眼和胸懷。
-
43 # 歷史可嘆
窮書生原本要娶白富美,沒想到卻娶了一個丫鬟,而這名丫鬟卻幫助其平步青雲、步步高昇,做到了兩江總督,窮書生實現了人生逆襲,多年後,窮書生知道實情後不但沒有責怪她,反而更加尊重她,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這段故事又是如何被後人所知的呢?
晚清名臣、封疆大吏陶澍陶澍是湖南安化走出來的第一個進士,從他開始起,湖南官員開始不斷崛起,張佩綸曾說“道光以來人才當以陶文毅為第一”,陶文毅便是陶澍的諡號。陶澍有個稱號是“晚清四大名臣的精神導師”。他是清朝末年的國家重臣,嘉慶時在官場上嶄露頭角,在山西,四川,福建等地擔任過巡撫。
嘉慶駕崩後,留給道光帝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國庫空虛,各地災禍不斷,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加上前期對人才不夠重視,能夠使用的重臣屈指可數,道光帝即位後,任命陶澍為江蘇、安徽巡撫,負責轄區內的賑災和吏治工作,陶澍在任期間注重民風教化,改善民生,新修水利,發展航運,賑濟災民,整肅吏治,發展文教,經濟得到大幅增長,成績卓著。道光於是任命他成為了兩江總督。
陶澍深深影響了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麒等湖南籍官員,形成了湖南一帶人才井噴的盛況,曾國藩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就是《陶文毅公全集》,陶澍的理學經世的思想成為曾國藩救世濟民的重要思想支撐。
陶澍還是左宗棠的兒女親家,兩人雖然年齡相差很大,但是陶澍晚年得子,他將自己的兒子嫁給了左宗棠女兒,在左宗棠年輕時的仕途並不順利,曾在陶家寄居8年,期間遍讀了陶澍的著作和藏書,正是這段時間的充電,成為左宗棠崛起的重要思想基礎。
胡林翼也是陶澍的女婿,在胡林翼8歲時,陶澍第一次見他便驚呼“我得了一個女婿了”。當即就把賀夫人所生的女兒與胡林翼定下婚約。後來胡林翼的一個兒子娶了陶澍的一個孫女。
陶澍還把自己的一個孫女嫁給了彭玉麟,彭玉麟是湘軍水師的建立者,也是中國早期海軍的奠基人,官至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
于成龍、曾國藩、林則徐、李鴻章、左宗棠這些人都曾做過兩江總督,可當陶澍提為兩江總督,卻讓他的妻子黃德芳坐不住了,她並不高興眉頭不展,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陶澍娶妻被騙的經過故事還要從陶澍的一位知己,陶澍同年進士梁章鉅的夫人鄭氏說起,陶澍和梁章鉅一同進京,關係十分好,兩家走動很頻繁,兩位官太太好得跟一家人一樣。
有一天,陶澍的夫人黃德芳來到梁家做客,拉著鄭氏的手聊天兒,鄭氏無意之間發現梁德芬右手背部有一個毒瘡,當時正是十分關心地問,“這是怎麼回事?”黃德芬回覆到“我出生卑賤,小時候經常操作,此手為磨柄所傷耳”,這一句話把鄭氏驚呆了,“什麼?出身卑賤?誰不知道你是大家閨秀,名門之後怎麼可能從小幹粗活?”
這時黃德芬笑了,她知道自己說漏了嘴,於是和閨蜜說了一個驚天秘密:原來她是狸貓換太子的冒牌貨。
陶澍的父親陶必銓從小喜歡讀書,家裡很窮但始終堅持讀書,家裡有一堆的藏書,但卻因為時運不濟,在科舉考試中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後來實在考不上,他也就不再參加科舉考試,而是在大戶人家以教書為生。
童年時的陶澍跟隨在父親身邊讀書,耳濡目染,雖然家境貧寒,但卻始終沒有忘記讀書,此外陶澍也參加農業勞動,17歲那年陶澍參加了科舉考試,有了鄉試資格,於是他更加努力讀書,希望在事業上超過父親。
當時,陶必銓最關心的是陶澍的婚事,他尋遍四里八鄉,終於找到一個大戶人家願意與陶家結為兒女親家,這戶人家姓黃,兩家約定等陶澍參加完鄉試,兒女便可成婚。
其實黃家留了一個心眼兒,如果陶澍真的是一個潛力股,那麼鄉試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但是如果他真不是讀書的料,那麼黃家也可以另尋人家。
誰知陶澍考試卻意外落榜了。
這時,另一位大戶人家吳家老爺去了黃家提親,原來吳家公子的未婚妻因為疾病不幸離世,於是他爹需要給孩子另找妻子,看中了黃家大小姐。
吳家有權有勢,送的聘禮十分驚人,黃家一看頓時動心,黃父對這門親事十分贊同,畢竟誰的女兒都希望嫁一個好人家,尤其是落魄的陶家和富裕的吳家形成鮮明對比,誰高誰低,不言自明。
但是古代退婚卻並不簡單,尤其是讀書匠陶必銓古板得很,黃家知道他肯定不會同意退婚,正在黃家煩惱之際,黃家的一個丫鬟站了出來,自告奮勇說到“我願意替小姐嫁到陶家為妻”。
黃家人立馬開心起來,陶家人並沒有見過黃家小姐,也並不知道她長什麼樣,這樣冒名頂替豈不是神不知鬼不覺,於是黃家決定讓小姐嫁給吳家,而讓丫鬟嫁給陶澍。
實際上黃家丫鬟長得花容月貌,而且隨機應變能力很強,在小姐身邊耳濡目染,學習到了很多待人接物的方法,更厲害的是黃家丫鬟有旺夫命,從陶澍的官運亨通可見一斑。
自從黃家丫鬟嫁到陶家後,她對陶澍特別關照,無微不至地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幫助他考取功名,建功立業,而陶澍也從未懷疑過黃家丫鬟的真實身份,他打心眼裡喜歡這個善解人意的妻子,尤其是她不嫌棄自己家境貧寒,還始終如一地對待自己,陪自己日夜苦讀,關愛有加。
陶澍胸懷廣闊,待人友善陶澍與黃家丫鬟結婚的第4年(1802年的春天),陶澍考中進士,為第63名,4月參加殿試,為二甲第15名,殿試時嘉靖帝親自召見,定為55名,從此陶澍名揚安化。
陶澍取得功名利祿的訊息傳回家鄉,黃家人聽到之後十分意外,沒想到當年這個並不起眼的小夥子,竟然出人頭地了。
黃家小姐嫁給吳家之後,欺行霸市的吳家仗著自己家產萬貫,竟然與別人發生了一次土地糾紛,在糾紛中吳家少爺不幸被對方打死,而吳家少爺之死也讓他家父母遭受沉重打擊,很快便一命嗚呼,自此之後黃家小姐成為孤家寡人,這可能是黃家小姐做夢也沒有料到的。
另一邊,黃家丫鬟卻憑藉著丈夫的出人頭地,成為一品誥命夫人。但是各朝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地方官員的控制,會對其家庭成員進行定期登記,職務越高越為嚴格,詳細的家庭資訊(祖籍、父母、出身)都會被記錄在冊,而黃家丫鬟最怕的就是這樣,因為她的家世悽慘,一經記錄便可查明真相。
於是黃家丫鬟便找了一天晚上向陶澍坦白身世。令她十分意外的是,陶澍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更加敬重她,畢竟現在陶澍身份地位早已不同往日,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年,胸懷也遠非常人能比,更重要的是他還有六位小妾,因此他並沒有追究妻子的責任,兩人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夫妻關係。
另一邊,黃德芬嫁給吳家沒有生育,古代把這種無恥的家庭叫做“絕戶”,下場一般十分悽慘,夫家會直接出面接管她的家業,而唯一的辦法就是給她過繼一個兒子,繼續支撐家業,但是黃德芬並沒有選擇過繼孩子,他被吳家掃地出門,孤苦伶仃,一個人獨守寒窯。
後來陶澍父親去世,陶澍一家回鄉守喪,這時黃家丫鬟得知黃家小姐孤苦一人,請求去看小姐一眼。
當黃家丫鬟去看望小姐時,陶澍給了她50兩黃金,讓其資助黃德芬,當黃德芬拿到這50兩黃金後,她嚎啕大哭,百感交集,她痛恨自己,有眼無珠,沒有享清福的命。但不幸的是,等黃家丫鬟走後,這些錢財又很快被吳家人席捲一空,精神崩潰的黃德芬在精神恍惚中用一根繩子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鄭氏聽完黃德芬的介紹,將這個故事講給了丈夫和兒子聽,他兒子梁恭辰就是清末著名的文學家,他把這段傳奇故事寫進了他的小說《北東園筆錄》中,讓世人知道了這段傳奇的經歷。
結語:
陶澍一生娶了七房妻妾兒女眾多,大多與湖南籍人士結親,影響了一大批文人志士,他以一人之力影響了一個時代,締造了一個全新的局面,無愧為晚清最重要的精神導師,而他的夫人則是他最得力的賢內助,直到1844年去世。
有時候一個決定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黃家丫鬟的決定讓她一生無比幸福,而黃家小姐卻悽悽慘慘,自縊而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命運的安排啊。
-
44 # 史曉生
窮書生要娶富家女,結果在洞房之夜掀開蓋頭後,卻發現新娘子被人掉了包...
這就是清朝名臣陶澍在新婚之夜,所發生的尷尬事情。
說到陶澍,可能很多人會比較陌生,這麼說吧,他是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引路人和兒女親家,由此就可以知道,陶澍也是一個十分厲害的人物。
不過,新婚之夜的尷尬事,發生在他年輕的時候,原本定好的婚事,到了洞房後才發現,蓋頭下面已經換了人。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陶澍在知道真相後,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陶澍的“訂婚風波”陶澍是湖南安化人,生於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9年),據說他的祖上,是陶淵明的後代,不過年代久遠,已經無從考證。
到了陶澍這一代,家裡已經是非常一般了,父親陶必銓是一個普通的教書先生,微薄的收入,讓一家人日子過得十分緊張。
偏偏這個陶必銓,還是個“逢考必不過”的主,先後多次參加科舉,每一次都名落孫山,以至於到了最後乾脆放棄,安心當了一個教書匠。
不過陶必銓對兒子陶澍,倒是抱了很大期望,陶澍本身也比較聰明,學東西很快,再加上有父親陶必銓手把手的教育,那肚子裡的墨水,一點都比他爹少。
就這樣,小陶澍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之下,一天天的長大,隨著兒子逐漸成人,終身大事也就提上了議程。
在陶澍的家鄉,有一家姓黃的富戶,家中雖不是萬貫家財,倒也頗為殷實,至少在當地來講,算得上一個有頭有臉的人家。
這家有個閨女,正值妙齡,黃老爺的意思是,給閨女找一個讀書人,一來呢,可以薰陶下自己的家庭,二來以後若是科舉高中,說不定還能飛黃騰達。
帶著這樣的想法,黃老爺就託人物色,一來二去,就打聽到了陶家,詳細瞭解之後,黃老爺大喜過望,這不就是他想給女兒找的人家嗎?
雖說陶家現在窮,但是那個叫陶澍的小子,一肚子墨水,若自己加以資助,日後必定能考上個一官半職,那自己就是官老爺的岳父了。
黃老爺這就是典型的“投資”啊!
不管怎麼樣,黃老爺認定了陶澍,差人前去陶家提親,陶必銓對這個從天而降的好姻緣也是十分高興,畢竟自傢什麼情況,他也十分清楚,因此,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不過對於陶澍來說,倒也無所謂,黃家姑娘長什麼樣子他也沒見過,再說現在正是他考取功名的時候,既然父親沒有異議,自己遵從也就是了。
陶黃兩家,就這樣給兩個從未謀面的年輕人,定下了婚約。
定下婚約後,陶澍繼續攻讀,黃家千金也等待著他高中的那一天,結果,這個陶澍可能遺傳了他父親陶必銓的“好運氣”,再一次上演逢考必不中。
這下,黃家就開始犯嘀咕了,莫非這個陶澍的運勢,和他父親一樣,沒有做官的命?如果這樣,把閨女嫁給他,豈不是吃了大虧?
黃老爺是越琢磨越不對味,越不對味越後悔,思來想去,就想到了不如退婚吧。
不過,退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沒那麼簡單,因為依照大清律,如果沒有緣由,且單方面悔婚的話,不僅要退回禮金,並且還要賠償對方損失。
這點錢對於黃老爺倒沒什麼,但是大清律還規定,即使是退錢,這人還是要嫁過去,也就是說,如果鬧到公堂之上,黃老爺不僅得掏銀子,還得親手把女兒送到陶家。
正在黃老爺躊躇猶豫的時候,鄉里的一個姓錢的富紳,前來登門拜訪,兩人相互客套一番後,黃老爺才知道,這錢財主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原來,錢財主的夫人剛過世,他尋思著續絃,聽聞黃家千金美貌,於是就親自登門,想談談這門親事。
錢家在當地是大戶,財力雄厚,黃老爺早有素聞,他倒是有心答應,但中間還夾雜著與陶家的婚約,這就讓他十分為難,最後,乾脆把事情原委和女兒說個明白,讓她自己定奪。
這黃家千金只不過是一個姑娘家,她哪裡有什麼主意?還不是聽父母之言,說來說去,還是應了那句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黃家乾脆就決定,不能把女兒往陶家這個火坑裡推。
但怎麼交代呢?畢竟人家陶家也沒什麼錯,如此毀約,以後這名聲還要不要?
正當幾個人商議的時候,一旁伺候的大丫鬟,站了出來說到,不如由她代替黃家姑娘嫁到陶家,反正那個陶澍也沒見過新娘子什麼樣子。
黃老爺一聽,這還真是個好主意,馬上就開始著手準備,先是將這個丫鬟認做乾女兒,對外宣稱是二千金,然後與陶家商定大喜之日,準備嫁妝,很快,就將這個充當黃家千金的丫鬟,送到了陶家。
陶家這邊呢,不明就裡。敲鑼打鼓的就將這個丫鬟迎進了門,老陶看著兒子成家也十分高興,同時也對黃家千恩萬謝,感謝他們瞧得起黃家,將千金嫁了過來。
也就是說,陶家上下,都不知道新娘子已經被換了人。
不過,這個丫鬟卻是個實誠人,在新婚之夜時,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都告訴了陶澍,得知自己的新婚妻子,已經被掉包換人,陶澍陷入了沉思。
那麼,陶澍知道真相後,是如何處理的呢?要說這陶澍,倒也大氣,在知道事情原委後,並沒有去找那黃家理論,而是最終決定,和這個叫做黃德芬的大丫鬟,安心地過日子。
於是,一場“姊妹易嫁”的風波,就這樣被消弭在無形之中,陶澍不僅沒有嫌棄自己這個妻子,反而對她十分尊重。
以德報德,黃德芬在婚後,看到丈夫對自己很好,心中也是十分感動,也就對這個家越發額貼己起來,每天忙裡忙外,將家裡上下打理的順順當當,就為了丈夫能夠安心讀書。
而這陶澍,自從有了一個賢內助,如同開了掛一般,先是在嘉慶七年的鄉試中,成為安化的唯一一個進士,之後又在殿試中過關斬件,得到了嘉慶帝的召見,定為當年榜上第55名。
這下陶家算是熬出來了,終於有人高中皇榜,而陶澍踏入官場後,更是有如神助,從一個翰林編修開始做起,一路歷經監察御史、戶部給事中等官職,到了嘉慶帝駕崩的那一年,陶澍已經是川東兵備道。
等到道光皇帝登基後,由於陶澍能力頗強,並且風評極好,直接提升他為山西按察使,而這還不是陶澍的終點,在道光三年,陶澍又被提升為安徽巡撫,成為了地方上的大員。
最終,由於政績突出,陶澍在51歲那年,坐上了兩江總督的位置,真正成為了封疆大吏。
而當年不嫌棄他窮,選擇嫁給他的妻子黃德芬,也因夫而榮,被道光皇帝封為了一品誥命夫人,這可是當年的她,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丫鬟出身的人,當年也是想著嫁人後過小日子,哪怕陶澍只是一個教書先生,她也覺得很滿足,怎麼就稀裡糊塗的,當上了一品誥命夫人呢?
這正應了那句話,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黃德芬當年的一個小選擇,給自己帶來了如此豐厚的回報。
並且,在陶澍這些年官位不斷升遷時,對自己的結髮妻子依然的十分尊重,從沒有怠慢過她,更沒有因為自己高官得坐,去嫌棄這個丫鬟出身的妻子。
哪怕是黃德芬只給自己生了三個閨女,沒有生兒子,陶澍依舊對她是禮遇有加。
曾經嫌棄陶澍的黃家,後來又是什麼光景呢?要說這世事真是奇妙,在陶澍一路官運亨通的同時,那黃家千金的日子,卻每況愈下。
最開始,在她嫁給錢財主後,日子還算可以,這錢家有錢,什麼吃的喝的用的,可勁的揮霍,但這錢財主本人,卻是個喜歡耍橫的主兒。
仗著家財萬貫,在地方上橫行無理,而在一次與他人爭搶地盤的時候,蠻橫的錢財主被對方一頓毆打,回來沒多久,就一命嗚呼。
那個年頭,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這男人沒了,基本上和天塌差不多,而黃家千金只是一個婦道人家,除了哭天抹淚之位,什麼也做不了。
於是,沒過多久,錢家的財產,就被親戚們瓜分一空,分到最後,就連宅子都被賣掉。
這下黃家千金連住的地方都沒了,不得已之下,只能回到孃家,而黃老爺看到女兒的悲慘遭遇,又聽聞那個叫陶澍的小子官是越做越大,又後悔又生氣,急火攻心下,也撒手人寰。
就這樣,黃家千金成了一個孤苦伶仃的人,日子過的是悽悽慘慘,此時的陶澍,已經是按察使,因此,當地的官員看在他的情面上,偶爾還能接濟一下。
最終,黃家千金的悲慘遭遇,被陶澍的夫人,也就是當年那個大丫鬟得知,徵得丈夫的同意後,將她接到了陶澍的老宅裡,就這麼供養了起來。
不過最終,這個黃家千金的結局成了迷,一說是在陶澍當上兩江總督那年,他回老家省親,得知訊息的黃家大小姐就受了刺激,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尋了短見。
另一種說法則是,在被大丫鬟黃德芬接回來之後,黃家大小姐心中羞愧,就沒在陶澍的老宅生活幾年,找了個地方,削髮出家去了。
結語:
發生在陶澍身上的這個“姊妹易嫁”的故事,記錄在清朝文學家梁恭辰的《北東堂筆錄》中,故事真假有待考證,不過陶澍有才能則是真的,他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憑藉著自身的能力,一路做到了兩江總督的位置,並且,在左宗棠還落魄時,是陶澍一眼看中了他,並主動和他結為兒女親家,也就是有了陶澍的引路,才有了後來名震天下的左宗棠。
-
45 # 金縷寒
考察了一下,覺得對方不錯,就留下了,相伴一生。男人和女人結婚,眼光很重要,要會看人,才會贏得幸福的婚姻。
-
46 # 漂流者859
在我們那裡,老一輩人都知道陶澍的故事,因為陶澍的外婆家就在我們那裡!有些流傳的故事書本上都沒有看到過呢
-
47 # 小沉思小協議
那時候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婢女經常運動,比小姐精神氣好多了。
-
48 # 藍風破曉
1798年的某一天,19歲的陶澍和一位女子入了洞房,在揭開紅蓋頭的一剎那,陶澍生出了幾絲疑慮。
疑慮什麼呢?新娘子不像是自己要明媒正娶的黃家小姐。
很快,新娘坦白了,果然不是小姐,而是“李代桃僵”的丫鬟,是“狸貓換了太子”。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陶澍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我們從頭說起。
那一門親事陶澍自然是很有名的,是湖南人中的翹楚,不過,有名是在成年後。
陶澍出生在1779年,家境中等,是湖南安化縣小淹鎮陶家灣人。
父親陶必銓一生想要走上仕途,但生活無情地嘲笑了他,終其一生就是個秀才。
當一個人實現目標不容易的時候,希望就會寄託在下一輩身上了。
陶必銓在陶澍7歲的時候,就帶著一起在外求學了。
不得不說,陶澍是個機靈鬼,悟性好,學得快,年紀輕輕就成了秀才,前途不可限量。
1797年,父子二人一起參加鄉試,此時,父親42歲,兒子18歲。
有意思的是,安化當地一個姓黃的財主,打起了陶澍的主意,如果,這孩子中了舉人,那麼說媒的人會把門檻踩斷,不如早作“投資”,將女兒許配於他,這樣,一旦陶澍成功了,自家女兒的前程就保證了。
對於這麼親事,老陶是高興的,小陶是懵逼的,畢竟,女子一面未見,長得不好怎麼辦?
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能當兒戲?
1797年,陶家父子二人參加鄉試,結果,雙雙落榜,這打擊太大了,一窩給端了!
看得見的打擊,是落榜,看不見的打擊,來自黃家。
陶澍父子落榜,老黃再看老陶一生求學路,突然有一絲悔意,或許,陶家人壓根就沒有中舉的命。
於是,老黃說了,退婚吧!陶澍的老爹一萬個不同意,哪有此理?老黃的老婆也認為不妥當。
但是,黃家的姑娘,也不想下嫁了。
恰在此時,有人看中了黃家姑娘,想給兒子討了黃家女。此人有錢,姓吳,是個地主富戶,怎麼辦?嫁了。
那陶家怎麼辦?
老黃一家人一思量,閨女的前程不能毀了,那就嫁一個丫鬟過去吧!而當時,確實有一個貌美的丫鬟願意嫁人。
好計策啊!這狸貓換太子玩得溜,還是有錢人會玩。
陶澍和黃家“小姐”的婚禮如期進行,在1798年的某一天,蒼天作證,大地作證,百姓作證,一對新人,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對拜,禮成!
陶澍如何處理“妻子被掉包”?切換到開頭那一幕,挑開紅蓋頭,陶澍發現了姑娘眼中的羞澀,還有眼中的擔心。
姑娘擔心是正常的,畢竟,“代替小姐嫁人”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這是婚姻中的作弊現象,萬一被發現,陶家人該如何大發雷霆?直接休妻出門,那該如何是好?
除了看到了小姑娘的恐懼,陶澍也發現了姑娘的手大腳大。
一個丫鬟,粗活幹了不少,沒法和養尊處優的大小姐相比。
陶澍帶著疑問,沒有說話,靜靜地看著姑娘。
終於,姑娘心態崩了,開始和盤托出,黃家人是如何想悔婚的,黃家小姐是多麼想嫁吳家公子,自己是如何“代小姐嫁人”的,這一幕一幕,毫無遮掩地全部說了出來。
丫鬟說完輕鬆了,她再也不用為一個謊言找各種藉口來掩飾了,畢竟,那太難了。與其這樣,把決定權交給陶澍,讓他自己決定未來。
陶澍當年僅僅19歲,但是,想到黃家的醜惡嘴臉,看到姑娘的真誠,陶澍反倒被感動了。
陶澍告訴丫鬟:其實,我已看見了你身上的種種疑問,對你的身份有所懷疑,但我就想等你親自告訴我原因,如此我夫妻之間不會再有種種假象和矛盾了。你是我明媒正娶的,我願意和你度過一生。
一席話說完,丫鬟已經哭得泣不成聲了,她被感動了,心中充滿了溫暖,這陶澍就像是上天賜給她的最完美的禮物。
一夜無話,春宵一刻值千金,兩個年輕人感受著激情帶來的甜蜜,品嚐著初嘗雲雨帶來的喜悅。
從此,兩人要攜手走那人生路,快樂一起欣賞,困難一起承擔!
至於黃家那個便宜老丈人,陶澍是不想理會了,畢竟,黃家人不善良,多少還是欺騙了陶澍年輕的心。
忘了說了,丫鬟名叫黃德芬。
陶澍發達了,曾經的丫鬟成了一品誥命夫人,曾經的小姐並不如意1800年,陶澍參加了鄉試,這次,陶澍中了舉人。這生生打了黃家人的臉。
1801年,陶澍進京趕考,落榜了。
舉人是可以當官,但是,那得等機會,而且比起進士,無論從聲望來說,還是從收入來說,或是從仕途前景來說,都差一大截。
對於陶澍中了舉人,黃家人自然還沒有太難受,也沒有太大的悔意。
但是,1802年,嘉慶開了恩科,這意味著,1801年落榜的,又可以進行會試了。這一次,陶澍沒有讓機會溜走,考中了進士,會試、殿試後,陶澍定為55名。
這是安化第一個進士,整個安化都轟動了。老陶高興得老淚縱橫,而黃家的臉色實在太過難看,畢竟,那姓吳的,從社會地位、人脈關係、未來前程,都是無法與陶澍相提並論的。
嘉慶九年(1804年)二月,陶澍赴任翰林院。
兒子開始出人頭地了,但老陶卻在1805年病逝了,當了半輩子的秀才,他還是欣慰的,畢竟,把兒子培養出來了。
丁憂三年後,陶澍繼續上了京城。
到了1820年的時候,陶澍被新皇道光任命為山西按察使。三年之後,44歲的陶澍成了安徽巡撫。
1830年,51歲的陶澍擔任了兩江總督,成為了真正的封疆大吏。
而後來的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無一不受到陶澍的影響,而且,左宗棠成為了陶澍的親家,胡林翼成為了陶澍的女婿。至此,湖南人在大清政壇開始完全活躍了起來。
那麼,嫁給他的那個小丫鬟怎麼樣了呢?
黃德芬隨著丈夫的官位一路高升,地位也是越來越顯赫,並且成為了一品誥命夫人。雖說,這陶澍在以後的日子裡,還娶了多位妾室,但黃德芬的地位不可動搖。
陶澍在1839年去世,年62歲,而黃德芬在1844年去世,年66歲。
那個曾經的黃小姐,在嫁吳家後,期初過了一段美好的享受生活,幾年後,因丈夫囂張跋扈,被人打死,公公也因此氣死,田地也被人霸佔,黃小姐就此流落街頭。
陶澍給父親丁憂時,知道了黃家小姐的悲慘處境,於是給予了金錢上的支援和幫助。
後來,據說黃小姐自殺身亡了,還有人說是出家為尼了。總之,過得不咋好!
有一句話說得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因為黃家人隔著門縫看人,導致看低了陶家,看高了自己,如此的胸襟和眼光,有不堪的結果,也在清理之中。
記住:不要小看任何人!
-
49 # 獨傲無立
安化人聊安化人。首先淘澍的未婚妻是他表妹,後來在漵浦縣何家溪的一個叫xianying庵的庵堂為尼。在我家隔壁村子距離個五六里山路。庵堂遺址觀現在還在。箇中曲直聽我外婆聊過忘得差不多了。且欲打聽打聽再來奉告。
-
50 # 靜心匠道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晚清名臣陶澍本是一介寒酸書生,可沒想到成親後妻子會那麼旺他,結婚第二年就中舉,後來還高中進士。可連道光都沒想到,當初陶澍妻子被人掉了包,由千金小姐換成了一個丫鬟嫁給他。那麼到底這是啥隱情呢?
說這事還的先知道陶澍是誰?
這陶澍可不簡單,是清朝道光年間的一位重臣,特別是對於湖南來說,陶澍的可以說是一代宗師,他的橫空出世,打破了當地人才的“荒原”格局,從他開始晚清的湖南人才輩出,先後出現了曾國藩,左宗棠等晚清重臣,而左宗棠是和他有親家關係,胡林翼是他的(女婿),曾國藩成功更是受到他很大的影響,
他是湖南學說中經世致用的倡導者,正是他的經世致用和獨具慧眼,讓他發掘了提拔了不少人才,而他的妻子比她更獨具慧眼,在他屢試不中寒酸落魄時,卻毅然頂替了自家千金小姐,嫁給了當時在外人看來毫無前途的陶澍。
對於這樁婚姻雖然正史沒有記載,但是道光聽到老陶說過這段離奇的姻緣,更是被記載於清代的筆記小說《北東園筆錄》,那麼陶澍具體是怎麼被被人偷樑換柱的。
這就由陶澍的老爸說起了。
其實陶澍家裡並不寒酸,他的父親陶必銓是當地有名的私塾教師,由於出生於詩書世家,他年少時就才華出眾,並且在父親的支援下,還去了嶽麓書院、安化學宮遊學。很快他的學識已經超越了同齡人,並且在鄉里也是小有名聲。
看過范進中舉都知道,當時的讀書人只要考中了舉人,其在社會的地位就不能同日而語,而陶澍年少有才華,很可能未來就是一位舉人或者就是進士,所以當時有一家姓黃的地主,就相中了陶澍。
因為黃家的老爺,看好陶澍的潛力,加上自己的女兒也年齡相仿,就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其他人都沒上門提親的時候,自己就提出了先和陶家結為親家。兩家經過了三姑六婆的禮儀後,覺得兩人和的確合的來,就約定,只要陶澍過了鄉試,兩家就把婚事結了。
本來啊,黃家老爺是有自己小九九,他琢磨這陶澍文采飛揚,拿下鄉試不是小菜一碟嗎;確實他當時沒想過自己會看走眼。
但是,黃家老爺後來得到的驚人的訊息,陶澍竟然名落孫山!不過陶家人卻因為要努力再來一把,所以也沒提親事,陶澍想就想努力,保證自己下次肯定鄉試能入榜,可是沒想到還是落榜了!
而這時陶澍也老大不小了,為了不錯過大好年華,並且為陶家儘快開枝散葉,所以陶家去找黃家提親,本來陶澍屢試不中,黃家老爺心裡就想“悔婚”。恰好這時,有個另外的一個財主兒看中了黃家的千金小姐,
並且送來了一批的彩禮,這批的禮物讓黃家的老爺都不好意思不收,特別是黃家的千金小姐,看到了兩家的對比後,就嚷嚷的父親,要嫁進財主家,不想嫁給陶澍這個窮書生。
可是黃家老爺擔心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陶家那裡怎麼辦?
因為在那個時代還是很講究名聲的,第一對和陶家有約在想,如果是悔婚確實不大好聽,當初還是自己找上門談的親事。特別是對,自己的女兒的名聲,會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女兒不依不饒,怎麼都不肯嫁給陶澍,想想女兒的未來,此時他還真想去陶家悔婚,在左右為難的時候,忽然服侍女兒的那位丫鬟,卻忽然站出來提出了一個意見,就是自己代替小姐嫁給陶澍。
黃家老爺一聽,當下拍案叫絕,這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因為這樣一來,算是兩全其美了,而且陶澍作為一個窮書生,能夠結婚娶妻子已經算不錯了,還妄想癩蛤蟆吃天鵝肉嗎?
為何他敢這樣想,因為他的女兒可是鄉里出名的大家閨秀,許多人都知道她的美名,所以陶澍人又不算很帥,家裡條件一般,門不當戶不對的,給個丫鬟他也算還是成全了。
而更重要還是丫鬟自己自願提出的,這樣一來他也沒啥心理負擔,更重要當時是新婚夫妻沒見過面,即便是換了,陶澍也不知道。
就這幾點理由,他還真的把丫鬟送上了大花轎,就這樣丫鬟和千金小姐,就上演了一出姐妹易嫁,
可新婚當晚,陶澍打算親近一下新娘子。不料,他看到妻子的粗胳膊和大腳時,心裡頓時五味雜陳,知道被掉包了。他呆呆的站著不動,尷尬了一會兒,妻子卻自己揭開了蓋頭,對著陶澍坦白整件事的前因後果,
她說出了一切後,看著陶澍的反應,沒想到陶澍卻是哈哈大笑起來。對著妻子說,我看到你的大腳時,我就知道你不是黃家的千金,
其實陶澍出名就是經世致用,對於自己妻子這問題上,他也沒有那麼迂腐,他曾經是找人打聽過自己的妻子容貌和一些生活習慣的,對妻子的底細還是瞭解一二,所以他能一眼發現問題。
可是為何他卻不拆穿,要妻子自己說呢,其實這裡能看到他考慮問題比較周全,顧忌到事情的方方面面,特別是他很在尊重這位女子,因為日後兩人要長期生活在一起,所以若果自己拆穿了,對於雙方就有個心結,他在等妻子自己會不會坦白說出來,這樣能看到她是怎麼樣一個人。
當妻子全盤托出後,他特別的高興,並且能為找到這樣一個丫鬟做妻子,反而覺得是最適合的,因為當時自己的條件,說真娶了個貌美如花,啥也不會幹的妻子,自己能養的起嗎?就算養的起,也怕留不住。
可這個姑娘卻不同,雖然沒有纏腳,但是家裡的前前後後都打理的井井有條,特別是在大戶人家出身,多少知書達理,對陶澍非常尊重,也傾慕他的才華出眾,兩人反而日子過得很甜蜜,雖然日子過的緊張一點,但是非常的快樂,時間如飛的過去一年。
幸運的娶了位旺夫的賢妻後,陶澍還真是時來運轉,結婚第二年中舉,讀過儒林外史范進中舉的都知道,范進中了舉人,整個人的身份和氣勢就不同了,而陶澍比范進中舉還年輕,考中舉人的第二年他就辭別了父母和妻子,上京考恩科會試。
可沒想到這次依然是名落孫山,不過當時他就想打道回府,當個舉人其實也不錯了,畢竟和妻子才成親沒幾年,當然不想在異地他鄉待太久,可是他的父親比他更有眼光,讓他不要回家,在當地繼續努力一年,公元1802年壬戌科會試。陶澍一舉奪魁考中進士,而他也破天荒的打破湖南的記錄,成為了清朝湖南安化第一位進士。
中了進士以後,他就魚躍龍門,仕途可謂一帆風順,也沒啥大磕磕碰碰的,就官至巡撫和總督,可是他和當時許多大臣不同,他能培養提攜出湖南那麼多人才,其中是他個人品德和魅力很有關係,因為他能力強,到過許多地方任職,但是每到一個地方,就救災利民,興修水利,發展農業,整飭吏治,安定社會秩序。並且他非常重視當地民風的教化。
所以他受到了道光的重用,而他的夫人,也被誥封一品夫人,這位丫鬟自己也沒想到,當年帶自己家小姐出嫁,後來竟然自己成了一位誥封一品夫人,陶澍更是成了清朝的重臣,受封的時候,其實她自己都感嘆造化弄人。
為何她會有如此感嘆呢?
原來自從陶澍在父親病逝丁憂三年後,就舉家離開了故鄉,所以其實和黃家是失去了聯絡,並且根據當時他們掌握的情況,黃家小姐當初嫁的人也不錯,畢竟是一位財主的公子,怎麼也是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可是在許多年過去以後,陶澍回到了鄉里祭祖,夫妻兩人在聊天的時候,忽然想到了當年這樁姻緣,就好奇這位黃家的千金不知現在過的如何,不過一想是為富家的媳婦,應該也不會太差,就讓人去詢問一下,
可沒想到回覆是找不到人,再仔細一問才知道當年這戶大戶人家,因為兒子不懂經營,加上生出了事端,很快就家道中落,而這位黃家千金小姐,沒享受幾年,就變成了一個落魄的女子,家徒四壁不說,連日常的生計都很苦難,當年如花似玉的小姐,變成了一位蓬頭垢臉,依靠別人施捨的大媽,
陶澍和妻子知道此事以後,非常的大度,也沒對她落井下石的奚落,反而是遠遠的看到這位已經榮華不再,有點彎腰駝背的女人,讓人給她送去了一些生活所需,當時這位小姐不知為何有人對自己那麼好。
後來一問才知道緣由,心裡可是真的很懊惱,如果當年肯聽父親的意見,或者自己不欺少年窮,眼光長遠一點,當年嫁給了他,現在一品夫人應該是自己才對,就不會落的現在如此的下場,一下子想不開就自尋了短見。
陶澍夫妻後來聽說此事,也搖頭嘆息,不過還是出資幫她好好的安葬,畢竟當年這段姻緣也是由她而起。
陶澍妻子生下三女,因為沒有兒子,所以陶澍還娶了六個偏房,但是最痛愛的還是黃氏,而她確實是一位賢妻,在陶澍過世後,一些的商賈拿了幾萬的白銀贈給黃氏,以讓陶家和她晚年過點好日子。可她卻一口回絕了他們,為的就是不汙染陶澍的清名。不久黃氏病逝,葬在陶澍墓旁。
兩人陰差陽錯的結識,而有相互扶持的相守了一輩子,最後還能寧願晚年過點樸素生活,也不汙染陶澍的清名,能夠娶到這樣的妻子,陶澍的確是三生有幸。畢竟一個成功的男人,如果有了妻子的鼎力支援,在夫妻同心其力斷金,成功是早晚的事。
-
51 # 小島知風
陶澍是清朝嘉慶、道光時期名臣,他是湖南安化縣人,他也是清朝湘潭地區經世理學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影響了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湘系派名臣。但是陶澍年輕的時候家境落魄,更是遭遇了勢利眼老丈人將未婚妻調包,那麼陶澍後來飛黃騰達又是如何處理這件被老丈人調包未婚妻的事呢?
陶澍出身於書香門第,他老爹陶必銓是清代著名的詩人、學者,陶必銓性格慷慨豪邁頗有文俠之風,但是很可惜陶必銓雖然研究理學很有心得,寫詩也很不錯,就是考科舉是屢屢不中,後來陶必銓年齡越來越大,也就逐漸放棄了科舉考試,他此後在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教書。
這裡多說一句長沙嶽麓書院可是當時南方讀書人心目中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晚清時期很多名臣如曾國藩、左宗棠等人均曾在嶽麓書院讀書,而陶澍年輕時也曾在嶽麓書院教過書,陶必銓和陶澍父子對嶽麓書院影響很大,也因此曾國藩和左宗棠在此都曾受陶澍的思想影響很深。
陶必銓雖然科舉屢次不第,但他把希望寄託在了兒子陶澍身上,於是他傾盡畢生心血教育陶澍,希望他將來能完成自己的心願考中科舉。
陶必銓此後又回到老家安化縣,由於陶必銓在文壇頗有名聲,因此他又被聘請到安化學宮教學,此後陶澍一直與父親陶必銓在老家安化讀書學習。
當地有一名叫黃崇榜的大財主,他家族世代經商,是當地的土財主,但是家族從來沒在官場上出現過達官貴人,因此黃崇榜就想與官宦人家結親,可是當時講究門當戶對,官宦世家的人看不上經商的商人家族,所以沒有官宦世家願意與黃崇榜結親。
這個黃崇榜於是就想搞一把政治投資,他知道陶必銓在文壇頗有名聲,雖然科舉不第但他的學問才能還是家鄉中人所皆知,那麼陶必銓的兒子陶澍將來必定能金榜題名,所以黃崇榜就主動與陶必銓聯絡,想將自己的女兒許給陶澍,只等陶澍金榜題名之後就給二人舉行婚禮。
陶必銓看到黃崇榜登門求親,他也很爽快地應了這門婚事,因此黃家與陶家就算是結成了兒女親家,只等陶澍成年後赴京科舉回來即舉行婚禮。
陶澍雖然很順利的通過了鄉試,但當他赴京城參加會試時卻名落孫山。陶澍第一次參加完科舉已經20多歲了,在當時也該結婚成家了,雖然名落孫山,可是還有機會繼續考科舉,所以陶家就希望陶澍儘快先與黃家小姐完婚再繼續考科舉。
陶澍科舉名落孫山的事很快就被黃崇榜知道,黃崇榜擔心陶澍會像他老爹陶必銓那樣一直考到人到中年都不考不中,那豈不就和陶必銓一樣一輩子當個窮教書先生,女兒跟了他豈不是要受苦。
於是黃崇榜就有了悔婚的想法,可是陶黃兩家已經定親,自己如果悔婚那對信譽肯定是大受影響,對黃崇榜的家族生意都會受到影響,一時之間黃崇榜有些猶豫彷徨。恰好這時又有當地一位錢姓地主上門提親,黃崇榜就更加想悔婚把女兒嫁給錢地主。
因此黃崇榜就把這件事和女兒說了,黃崇榜的女兒也是沒有主見的人,她全聽憑父親安排。這時候黃小姐身邊的丫環看到老爺和小姐都為了這門婚事這麼焦灼無奈,她就心想這陶澍再不濟也是個讀書人,有舉人身份,自己一個丫環將來總得找條出路,不如就自己替代黃小姐出嫁,這樣黃崇榜也就不需要悔婚了。
就這樣這位丫環就主動和黃崇榜說了自己的想法,表示自己願意替小姐嫁給陶澍,黃崇榜一聽非常高興。當即黃崇榜就認了這名丫環為義女,並給她起名為黃德芬,這樣一來黃崇榜想著也不算悔婚了,自己當初和陶必銓訂婚約是嫁女兒過去,也沒說嫁哪個女兒到他們家,更何況義女也是女兒啊。
就這樣陶澍就把丫環黃德芬當成是黃家大小姐娶了進門。結婚之後黃德芬也很賢惠,在內幫助公婆操持家務,對外也積極支援丈夫陶澍繼續科舉。
正所謂先成家再立業,陶澍婚後生活和美也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加上父親陶必銓更是傾盡全力支援陶澍繼續北上京城參加科舉,於是陶澍第二年帶著全家的期望再度來到京城參加科舉。
嘉慶七年(1802年)春,陶澍在京參加壬戌科會試,此次科舉陶澍不負家人期望,會試考中進士第63名,之後殿試又考中了二甲第15名,最後在御前面試時,陶澍被嘉慶皇帝召見後欽點為第55名,陶澍也成為安化縣歷史上第一名進士。
陶澍考中進士後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這個官職是個從六品官,官級不高,但屬於皇帝的秘書這個級別,很容易獲得升遷,而且按照清朝的官場規矩,六品官以上官員的妻子和母親都能受到朝廷誥封,六品官員的妻子可獲封安人封號,母親則獲封太安人封號。
因此陶澍考中進士之後,他的妻子黃德芬就可以受到朝廷誥封的安人封號,這時候朝廷要誥封了,黃德芬只得和陶澍交代了實情,她告訴陶澍自己本是黃家的丫環,因為黃崇榜看陶澍科舉名落孫山,所以想悔婚,自己是主動替代黃小姐出嫁,現在朝廷要誥封陶澍的夫人了,自己出身卑微怎能接受朝廷誥封。
陶澍聽後哈哈一笑,他以為妻子找自己鄭重其事的說什麼,原來就是這件事,陶澍告訴黃德芬,既然她已經嫁了過來,那她就是自己的原配結髮妻子,自己絕不嫌棄她出身低微,既然是結髮妻子那就理應接受朝廷誥封。
於是黃家的丫環黃德芬就被朝廷誥封為安人。而陶澍此後也並未追究黃崇榜悔婚換女的事情,陶澍對待黃家還是以子胥之禮相待。
此後陶澍在嘉慶時期都是勤勉任事,由於陶澍的勤勉,到了嘉慶後期,他被嘉慶提拔為從五品的江南道監察御史,陶澍在江南道監察御史任上非常認真負責,他敢於替百姓說話辦事,敢於糾正清朝中期官場的不正之風,嘉慶在晚年曾經評價陶澍為敢於說真話辦實事的御史。
嘉慶去世之後,兒子道光繼位,道光就曾聽父親嘉慶說過江南道監察御史陶澍認真負責敢於辦實事,因此道光決定親自召見陶澍看看他是否對得起父親嘉慶的評價。
此後陶澍從江南道御史一路升為山西按察使,很快又晉升為安徽布政使,之後又從安徽布政使升任安徽巡撫,最後更是官至兩江總督加太子少保銜,可以說是成為了清朝的封疆大吏,官居一品,真正的朝廷高官。
隨著陶澍的官職不斷高升,黃德芬的封號也越來越高,在陶澍成為兩江總督之後,黃德芬也終於達到了古代夫人的最高封號誥封一品夫人。
一個丫環最終搖身一變成了一品誥命夫人,這是她當初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更是黃崇榜當初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
陶澍這邊一路高升,黃崇榜可是看在眼裡悔在心裡,雖然陶澍當官之後沒有追究黃崇榜騙婚換女的事情,而且安化縣的地方官看在陶澍面上,對黃崇榜也都是敬讓三分,但是那位接受朝廷誥封的夫人終究不是自己的親女兒,黃崇榜如何能不後悔。
而黃崇榜的親女兒黃小姐嫁給錢姓地主之後,日子更是悽慘,錢姓地主為富不仁,經常依仗財富橫行鄉里,後來在搶佔別人土地時引發了械鬥,錢地主在械鬥中被打死,錢家也因此落魄煙消雲散。
黃小姐在死了丈夫之後只得回到孃家依靠父親黃崇榜生活,這邊自己的親女婿被人打死了,女兒守寡回孃家,那邊陶澍的官職還是一路飆升,隨著陶澍的官職越做越大,黃崇榜是越想越生氣,不久也就在悔恨中抑鬱而亡。
黃崇榜死後黃家也很快衰落,黃小姐也淪為無依無靠之人,黃德芬得知找個訊息之後第一時間派人回老家找到了黃小姐,將她妥善安置在了陶家在安化的老宅之中,黃小姐才由此有了依靠。
但黃小姐的結局也比較悽慘,據傳後來陶澍回老家省親,黃小姐愧於面對陶澍,懸樑自盡了。還有說法是黃小姐對陶澍有愧,在得知陶澍要回老家省親之後,就離開陶家老宅跑到深山裡出家為尼,此後常伴青燈古佛。總之黃小姐的結局並不好。
這件事情記載出自於清朝晚期文學家梁恭辰所編撰的《北東園筆錄》,雖然不是正史中所記載,但可信度應該比較高。
梁恭辰曾經出任溫州知府,常年在江南官場,熟知江南官場舊聞,還有就是梁恭辰的父親梁章鉅在道光五年(1825年)曾出任江蘇布政使,一直到道光十二年(1822年)才調任,而陶澍在道光五年調任江蘇巡撫,正是梁章鉅的頂頭上司。梁章鉅為官也是心繫百姓,曾和陶澍共同治理洪澤湖水患,兩人為官風格相近因此關係也頗為深厚,所以梁陶兩家關係頗有淵源,梁恭辰所寫的關於長輩陶澍的事情應該不假。
陶澍為人為官確實風評都很好,為官心繫百姓,為人品行端正,頗有氣量。這件事很可能就是真實的事情。
陶澍身居高位而平易近人,當初左宗棠落魄之時,陶澍以兩江總督的身份接見他,與他交談之下更是直言左宗棠將來成就必在自己之上,因此陶澍在晚年與左宗棠結為忘年之交。
陶澍在晚年曾生了一個老來子陶桄,陶澍主動要與左宗棠結為親家,為幼子陶桄聘娶了左宗棠的長女左孝瑜。此後陶澍的風格和思想也一直深深地影響著左宗棠。
晚清湘軍三傑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中除了左宗棠深受陶澍影響,曾國藩和胡林翼也是深受陶澍影響。
胡林翼更是從小被陶澍賞識,陶澍將女兒陶琇姿與胡林翼訂下了娃娃親,後來胡林翼成年後就與陶琇姿完婚。胡林翼曾經在陶澍的兩江總督府居住一年有餘,親眼目睹了岳父陶澍處理政務,心繫百姓的工作表現,這對胡林翼影響很大,此後胡林翼在官場也以岳父陶澍為榜樣。
曾國藩曾在嶽麓書院讀書,雖然陶澍從未教過他,但曾國藩一直受陶澍的思想影響,在曾國藩心目中陶澍就相當於他的老師。
所以陶澍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騙婚換女之事在陶澍眼裡根本不值一提,其實在陶澍眼裡最重要的是娶來的妻子是否賢惠,很明顯黃德芬雖然出身低微,卻是一位合格的賢惠妻子,她在家中對陶澍幫助很大,也讓陶澍可以專心於事業。
因此陶澍對妻子即是感恩也是愛護,他要把自己的榮譽分給妻子一半。其實黃崇榜騙婚換女反而給陶澍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也因此陶澍在得知實情後並沒有怨恨和怪罪過岳父待之如初。這些也說明了是陶澍心胸寬廣之人,也難怪他的個人魅力和思想可以深深地影響著像曾國藩、胡林翼和左宗棠這些晚清名臣。
-
52 # 坦坦蕩蕩的拽少爺
人生之遇,如白駒過隙。遇則上千裡,錯過哭百秋。
-
53 # 青木07
拿了一隻潛力股,跌了,賣了去追一隻績優股,後來潛力股天天漲停,績優股破產退市,股市如是,人生亦如是
回覆列表
窮小子陶澍結婚慘被易妻,等他飛黃騰達之後才得知真相,他是如何處理的?
很多人對陶澍可能不熟悉,但他十分厲害,不但在政壇上混得風生水起,在文壇也堪稱是扛把子,絕對是個引領風騷之人。
陶澍生活在乾隆直道光年間,嘉慶年間考上進士,道光時期達到人生巔峰,官至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加太子太保。
陶澍不但自己混得好,他培養的人也個個鼎鼎大名,比如說左宗棠,胡林翼,魏源和林則徐等人,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特別是左宗棠和胡林翼,跟陶澍關係匪淺,甚至姻親關係。
陶澍一生可以說是傳奇,備受清朝皇帝恩寵,可謂是名利雙收,但不知為何他的名氣卻很小,可能是被他的幾個學生搶了風頭吧。
而陶澍一生傳奇的開始,要從他年輕時被騙婚說起。
據說,陶澍祖上是個大財主,田地房產眾多,家族十分龐大,但到了陶澍的父親陶必銓這一代,就很快敗落了。
為何敗落?
因為陶必銓是個慷慨任俠之人,不喜歡管理家產,只喜歡關起門來讀書,拿家中的錢財施捨別人,再加上他屢次參加科舉考試而不中,結果家族就敗落了,只能在老家湖南安化當了個窮酸的教書先生,自此碌碌無為。
一直到陶澍飛黃騰達之後,陶必銓才沾了光,被授予一品官銜。
陶必銓一共有三個孩子,陶澍是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因為家裡實在是太窮了,所以陶必銓的女兒很早就給別人當了童養媳,二兒子也很早就輟學,變成了一個給人種田的長工。
對於天資聰穎的老大陶澍,陶必銓對他期望很高,一直在支援他讀書,只是偶爾讓他出去打點散工賺點銀子養家餬口,所以陶澍小時候是在半耕半讀中度過的。
有人可能要問,陶必銓好歹是個教書先生,收入應該還可以,怎麼就混得這麼差?
因為陶必銓仕途不得意,所以就透過喝酒和賭博來麻痺自己,賺的幾個錢基本上都被他揮霍了,只有很少一部分錢交給妻子補貼家用。
家極貧,課徒自給,而公性頗豪,嗜飲善博。
所以說,陶必銓並不是個有家庭責任感的人,家裡吃喝拉撒都靠不上他,這個從他早年的經歷中已經可以看得出來了。
而陶必銓之所以重視對陶澍的教育,只不過是希望陶澍替他實現走向仕途的願望罷了。
不過陶必銓雖然窮,但是他收藏的各類書籍可不少,這讓陶澍從小就涉獵廣泛,為他後來出人頭地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除此了滿肚子墨水和藏書之外,陶必銓就別無所有了,這樣的人放到現在,可以說是混得很失敗了,根本就沒人願意嫁給他的兒子。
但是,陶澍是幸運的,因為他父親陶必銓在她母親還懷著他的時候,就已經給他指腹為婚了!
所謂指腹為婚,就是兩家人在娃娃還在肚子裡沒生出來的時候,就約定,如果生的孩子是一男一女就結為婚約,這是一種比娃娃親還“不負責任”的包辦婚姻。
不過大家也不要驚奇,古代指腹為婚的現象十分普遍,之所以出現,多半發生在關係很好的兩家人之間,也有可能是因為政治婚姻,亦或是一些對未來兒女沒有把握的人才會這麼做。
具體到陶澍身上,卻不屬於以上三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因為他父親陶必銓是在極其草率的情況下做出的這個決定!
話說陶澍他媽在懷他的時候,陶必銓出去跟自己一個姓黃的哥們喝酒,結果喝大了又聊嗨了,於是拍著肩膀說要指腹為婚。
就這麼的,陶必銓為還沒出生的兒子陶澍找了個媳婦。
只不過,那時候陶必銓並不知道自己的老婆會給他生個兒子,而姓黃的老婆壓根就沒懷孕!
但這並不要緊,指腹為婚其實是個寬泛的概念,是古人信用的一種體現,只要是一男一女就成,沒有說一定要懷上了才行。
後來,陶必銓的老婆生下兒子陶澍,而姓黃的老婆二年後剛好生下一個女兒,我們姑且叫她黃小姐。
既然是一男一女,那麼兩家人就將婚事正式給定了下來,只待兩人到了結婚年紀,就把婚事給舉辦了。
時光荏苒,黃小姐一天天長大,到她十幾歲的時候,竟然出落得亭亭玉立。
大家都聽說黃家有一位美若天仙且知書達理的女兒,便紛紛上門提親,但都被黃家給拒絕了。
由此可見,黃家還是十分遵信守諾的,這也是當時道德體系中所嚴格要求的。
但是,事情隨著吳家的介入而變得複雜起來。
原來,這吳家是當地的豪門大家,非常有錢有勢,吳家公子原本是有妻子的,但是後來死掉了,便想再找個漂亮小姐續絃。
吳公子聽說黃小姐才貌雙全,十分心動,便委託媒婆上門去說親。
當然了,吳公子自然是知道黃小姐已經許配人家的,但他可不管那麼多,他想強勢壓迫黃家,逼迫黃小姐嫁給他。
黃家開始犯難了,一邊是前途渺茫的窮小子,但家世清白,是書香門第;一邊是財大氣粗的闊少爺,但蠻橫無理,是紈絝子弟。
該怎麼選呢?
起初,黃小姐之父勸她嫁給陶澍,因為男人一諾千金,既然答應了就不許反悔;再者說了,莫欺少年窮,陶澍學習成績很好,未來貴不可言。但黃小姐之父這番話只是他自己想象的,說服力對於黃德芳之母來說不是很強。
黃小姐之母是這麼認為的,他害怕女兒跟著陶澍吃苦,還是嫁給有錢人好一點,於是開始撒潑打滾,試圖逼丈夫就範。
那麼黃小姐態度如何呢?
黃小姐因為早就聽說陶澍家境貧寒,其父又是個賭徒,所以早就不願意嫁給他。當媒婆上門說親的時候,黃小姐是很情願的,但是作為女兒的她是不能表態的,而且決定權在其父手中。
那吳家聽說黃小姐之母女態度較為緩和,於是上門以“以厚利啖黃翁”,最後終於用錢砸暈了黃小姐之父,終於鬆口說願意將 女兒嫁給吳公子了。
就這樣,整個黃家都打算違背諾言了,但唯一的問題是,怎麼跟陶家交代。要知道那時候道德破產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陶家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一定要那個妥善的辦法來處理這個事。
就在黃家人苦思冥想辦法的時候,黃家的一個侍女站了出來,她說,陶家人沒人知道小姐長什麼樣,不如把我嫁過去,我得了自由,黃家得了乘龍快婿,可好?
黃家人欣喜若狂,當即答應下來,不久之後就找到陶家,將侍女給嫁了過去;而黃小姐也得以嫁入吳家,過上了榮華富貴的生活。
黃家偷樑換柱,瞞天過海,做的是天衣無縫,但若干年之後,事情卻發生了大反轉。
侍女出身於窮苦人家,所以她嫁給陶澍之後,雖然儘量在舉止上表現出小姐的氣質,但碎玉窮苦的生活毫無怨言,還常常鼓勵陶澍努力讀書,將來一定要考取功名。
而陶澍也對侍女的知書達理非常感恩,所以夫妻感情一直也都不錯。
而侍女也似乎是陶澍的福星,她在嫁給陶澍僅僅半年後,陶澍就考上了舉人,四年後又考上了進士,雖然只是第55名,卻是安華歷史上的第一個進士。
而做官之後的陶澍,也是有如神助一般,在三十七年間就做到了兩江總督的高位,侍女也因此麻雀變鳳凰,成為了皇帝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
而在此之前,或許是陶夫人(也就是侍女)覺得心中愧疚,所以主動說出了當年黃家騙婚的內幕。但陶澍卻不以為然,還對夫人能如實相告十分感激,也越發寵愛她,因為他覺得夫人畢竟是跟自己一起吃過苦的患難夫妻。
而嫁給了吳家公子的黃小姐,算是吃了大虧了,就在她嫁過去不到一年,吳家公子就因為搶奪民田與農民發生衝突,結果被人失手打死。
丈夫死了,黃小姐又沒子女,自然難以在吳家待下去,很快她就被吳家以“不守婦道”為名給趕出了吳家大院。
黃小姐心裡那叫一個苦啊,因為名聲被夫家敗壞了,所以孃家她是不敢回去了,開始是流浪街頭數年,後來委身在一所破廟之中,然後在附近開墾了一些荒地,種點糧食蔬果維持生計。
1830年,51歲的陶澍被道光皇帝任命為兩江總督,成為封疆大吏。
古人講究衣錦還鄉,陶澍也是如此,自從他從政之後,也沒怎麼回過家,所以他想借此機會回老家去一趟,順便去父親的份上祭拜一下。
回到家鄉之後,陶澍無意間聽說了黃小姐的悲慘故事,他便將此事告知夫人。陶夫人覺得黃小姐畢竟曾是自己的主子,所以十分關切,就拉著陶澍去破廟中看望黃小姐,但陶澍堅決不去。
陶澍的態度其實也可以理解,誰願意去看望一個曾經拋棄自己的女子呢?
陶夫人見丈夫不去,也不強求,便要了些銀子獨自去了。
陶夫人走進破廟的時候,看見一個衣衫破爛的女子正在做飯,看起來是那麼憔悴,但陶夫人還是一眼認出了她,喊了她一聲小姐。
黃小姐回頭一看,是一個穿著打扮極為講究的貴婦,穿金戴銀的,像是富貴人家的貴婦人,她沒想到會是侍女,所以一時間竟沒認出來。
陶夫人告訴黃小姐自己是誰,黃小姐也早已聽說陶澍當了大官,心中五味雜陳,也十分羞愧,竟然嚎啕大哭起來,為自己當初愚蠢地選擇而深深後悔。
兩人寒暄一番之後,陶夫人留下五十兩銀子後離開。但黃小姐卻不願意花這些因子,而是將其放在破廟之中,但後來因子被一個小偷偷走了,她的心態完全崩了,於是用一條繩子上吊自殺了。
至於說陶夫人,她為陶澍生下三個女兒,雖然陶澍為了要兒子又娶了幾個小妾,但對她卻很好,最後高壽而終。
這個故事出自於梁恭辰的《北東園筆錄》,是一則逸聞趣事,可能跟正史中的記載有所出入,我們且當故事看看罷了。
但我覺得,這個故事有很好的現實借鑑意義,可以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選擇自己的另一半。
就拿陶澍本人來說吧,他或許是從自己的婚姻上得到了一些啟發,所以他看人的眼光就非常不一樣,並不以家庭背景來判斷一個人價值,而是看一個人本身是否有潛力。
就比如說陶澍左宗棠吧,他當時十分窮困落魄,但陶澍覺得他必有大成,於是屈尊將其奉為座上賓,還讓自己的兒子陶桄娶左宗棠長女為妻。
後來左宗棠果然顯貴,主動幫助陶澍料理家事,還親自撫養其子陶桄,並親自操辦了陶桄跟其長女左孝瑜的婚事。
還有胡林翼,他七歲的時候第一次見陶澍,陶澍覺得他必成大器,於是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後來胡林翼也成為國之重臣,可見陶澍的眼光是多麼老辣。
說到這裡,我倒覺得與其說陶澍是被騙婚了,不如說他當初是將錯就錯,因為以他的眼光來說,絕對看得出嫁過來的不是嬌貴的黃小姐。
但陶澍也很明白,既然黃家這麼做了,就說明黃家不守承諾,不願意嫁女,也就沒必要跟這樣的人家結親了,倒不如娶了侍女,圖個安生自在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