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朱蕭俊說健康
-
22 # 李愛琴營養師
肝不好主要為肝血虛表現得一些徵候比如:雙目乾澀、視物不清、頭暈眼花、迎風流淚、失眠多夢、煩躁等,以及肝臟功能,比如代謝、合成、分解、轉化、儲存等會出現下降或減退,或者已經 出現病毒侵襲肝細胞或是損害到肝細胞出現炎症等,肝臟不好的人除了不能熬夜和飲酒之外,以下這些行為與飲食也要注意:
除了飲酒與熬夜外,這些日常行為和飲食習慣也要注意:第一、發怒、愛生氣
快樂的心情可以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細胞,而怒氣傷肝,會引起肝火上炎,肝氣旺盛,會誘發高血壓,所以,一定注意保持情緒穩定,遇事不激。保持良好的情緒,心情舒暢有助於疏肝養肝
第二、吃得太飽
吃得太飽,暴飲暴食、能量攝入超標,不僅會加重肝臟負擔,也易發生脂肪肝、增加胰島素的大量分泌,引起肥胖。所以飲食要做到七八分飽。
第三、喜歡吃甜食和油膩的食物
糖攝入的過多,尤其是單糖、遊離糖攝入的過多,過多脂肪的攝入。可引起脂肪肝、肥胖和高血脂。
第四、偏食
偏食、營養不均衡,會導致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可直接引起肝細胞的損傷,同時,營養不良也易使肝細胞遭受外來病毒的侵襲。
那肝不好的人不能吃哪些食物呢?要說絕對不能吃的就是一些發黴有毒的食物,比如:穀類中發黴的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其他的食物可少吃或不吃,例如:醃製品、油膩刺激的食物,包括蔥、姜、蒜、辣椒也要少吃,富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動物內臟、魚籽、腦髓以及煎炸食物都要少吃。
-
23 # 金雨春暉636358121
肝臟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吃那些含脂肪較高的食物,還有醃製品食物,如罐頭、香腸,油炸食品,含糖分較多的食品,死魚爛蝦、隔夜食品,最後就是酒,千萬不要喝!否則對肝腎損害有大影響!
-
24 # 檢驗科易醫生
肝不好的人通常會有以下幾種症狀:乏力、納差、黃染、腹脹等。
肝是人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中醫認為:肝與膽互為表裡,肝主藏血,膽主疏洩,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
那麼肝不好時,又有哪些食物是不能吃的呢?
一、發黴變質的食物
1.發黴食物當中是含有黴菌的,食用後黴菌會擾亂呼吸系統,甚者,會造成休克、出血及器官壞死。而最重要的是發黴的玉米、花生中含有黃麴黴素,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一類致癌物。黃麴黴素是誘發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
2.變質食物當中是含有細菌的,如果食用後細菌感染可能引起細菌性肝膿腫、膽囊炎、膽管炎等;變質食物中又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食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醃製肉製品、泡菜及變質的蔬菜可引起中毒。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3克導致死亡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在導致內源性亞硝化條件下攝入的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在2A類致癌物清單中。
二、高脂食物
1.前面講了“肝膽互為表裡”,肝有問題時必然會影響到膽。膽主要分泌膽汁參與我們的消化系統,肝不好膽汁分泌受影響,消化功能就變差,所以就會出現“納差”。
2.高脂食物是指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油炸食品、肥肉、奶油製品等。高脂肪食物中又含有大量膽固醇,當人體膽固醇的消耗低於攝入量時,膽固醇就會堆積在肝細胞內,從而形成脂肪肝。
3.這類食物在膽汁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進食過多、過量將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出現。營養吸收受影響同時加重肝的負擔,長期以往肝不好的病情將進一步加重。
三、高糖、高鹽食物
1.糖不僅易轉化為脂肪,脂肪過多就易形成”脂肪肝“;且高糖食物還會使胃腸道的消化酶分泌過多,加重胃腸脹氣。高糖食物有蜂蜜、白糖、紅糖、甘蔗、地瓜、大棗、甜菜及部分含糖量高的水果等。
2.高鹽可導致肝損傷和肝纖維化發生。常見的高鹽食品有:醃菜、醬菜等,火腿,培根,煙燻或臘肉製品,餅乾,披薩,麵包,腐乳、拌醬等調味料等等。
引起肝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病毒性肝病:甲、乙、丙、丁、戊、庚肝,以乙肝、丙肝常見。
2.脂肪性肝病:又分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3.藥物性肝病:某些藥物對肝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引起的疾病。
4.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類病因尚不明確,具有自身免疫基礎的非化膿性炎症性肝病。
5.細菌、寄生蟲性肝病:阿米巴肝膿腫、肝包蟲病、肝華支睪吸蟲病等。
查清病因才能更好的對症治療,所以在有”肝不好“的一些症狀出現時,請及時到醫院查明病因,做到不延誤治療、不加重病情。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們常說五臟六腑,其中肝臟就是五臟之一,它在我們身體內主要起代謝功能,同時還具有合成並儲存糖原,合成與分泌蛋白質,製造膽汁以及脂肪代謝等功能。
所以,肝臟的以上功能正常執行,對我們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但是,由於肝臟的功能太多,負擔太重,即使是“能者多勞”,往往也承受不了;加上,我們又常常不太重視呵護、保養它,因而肝不好,肝功能異常,有肝病的人,並不在少數。
那麼,肝不好的人不能吃什麼食物呢?
肥甘厚膩的食物,讓肝臟不堪重負首當其衝的就是肥甘厚膩食物。
因為健康人的肝臟,具有分泌和排洩膽汁的功能,有資料,我們成人健康的肝臟,在1天24小時內,可以製造出的膽汁,約為1000毫升左右;然後,這些膽汁經我們的膽管,運送到我們的膽囊;膽囊再對膽汁進行二次濃縮,最後再排放到腸道中去,促進我們小腸內的脂肪進行消化與吸收。
但是,如果肝不好了,膽汁的生成和排泌都會受到影響,因而,這時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中的脂肪,在腸道內的消化吸收,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很多患者,尤其是乙肝患者,他們在進食肥甘厚膩的食物後,會有明顯反應,會出現厭油、腹脹,甚至噁心、嘔吐;甚至到後來,只要一看到油,或者聞到油,甚至有人一提到油,就會有明顯的噁心、反酸,甚至嘔吐、腹脹的症狀。
所以,肝不好的人,肥甘厚膩食物不要吃,否則,它們會讓你的肝臟不堪重負。
含有酒精的飲品,讓肝臟雪上加霜緊隨其後的就是酒精類飲料。
顧名思義,酒精類飲料的主要成分就是酒精,酒精的化學成分叫乙醇;乙醇進入我們身體後,主要是在我們的肝臟代謝,透過肝臟中的生物酶,具體來說,主要是2種酶,即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透過這2種酶的代謝作用,把乙醇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但是,如果肝不好,就會影響到這些生物酶的分泌,這樣不僅酒精的代謝就會受到影響,而且還加重了肝臟的代謝負擔,使得肝臟對脂肪代謝的能力也降低了,造成脂肪蓄積,形成酒精性脂肪肝。而酒精性脂肪肝,又反過來,對肝細胞進行進一步損害,嚴重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甚至最終併發肝癌。
不僅如此,酒精還可能直接損傷肝臟內的膽管,特別是膽管上皮細胞,引起膽汁在肝內蓄積,從而又加重肝硬化的程序。
所以,肝不好的人,需要禁酒,否則,會讓肝臟雪上加霜。
黃麴黴菌的食物,會置肝臟於死地最後壓軸的被黃麴黴素汙染的食物。
黃麴黴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致癌物質之一,它最大的風險就是誘發肝癌。
黃麴黴毒素主要汙染糧油及其製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及棉籽等等;同時,也經常光顧乾鮮果品、調味品、乳製品、肉類、魚蝦等食物。
即使是肝臟健康的人,如果經常誤食了被黃麴黴菌汙染的食物,也會損害肝臟,會誘發肝炎,肝硬化,嚴重的,甚至發展成為肝癌;何況,對於肝不好的人呢?
現實中,對於黃麴黴菌素汙染的預防,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食物或者食物原料,可以給黃麴黴菌素提供富含營養的生存環境,因從而使得黃麴黴菌素的汙染較為普遍。
所以,肝不好的人,如果經常誤食被黃麴黴菌素汙染的食物,那麼,就等於置肝臟於死地。
總結:肝不好的人,飲食一定要注意,尤其是3類食物不要吃,即肥甘厚膩食物、酒精類飲料、被黃麴黴菌素汙染的食物。你同意我的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