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21 # 點不點點

    有啊,蘇聯的大縱深防禦戰略就是很好的例子,也正是憑藉這一戰略,蘇聯扭轉了前期的頹勢,為後續的戰略反攻和勝利奠定了基礎。

    二戰德軍的閃擊戰,主要是依賴裝甲力量的強大機動能力和打擊能力對敵軍實現分割包圍,尤其是當敵軍只有單一防線的時候,任何一點的突破都會造成整個戰線的全面崩潰,導致戰役的失敗。而機械化部隊的最大日作戰半徑,不會超過500公里, 尤其是二戰時候的裝甲叢集,每日300公里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面對敵軍的裝甲閃擊,除非己方擁有可以依託的完整的要塞或者體系健全的縱深防禦,在起初的24小時或12小時內堅守住陣地,抵擋住敵軍的進攻,或者讓敵軍的閃擊部隊無法一次性隔斷我軍防線,可以為我軍調整部署贏的時間,進而可以調集兵力,合圍突進的裝進叢集,進而反攻。

    另外一種有效應對閃擊戰的方式就是奪取完全的制空權,那麼敵方的任何閃擊作戰都將成為泡影,具體可以看西線的以美軍為首的盟軍,在美英盟軍遮天蔽日的戰機掩護下,德軍的任何部隊和裝甲車輛都無法有效積集結,即使是阿登反擊戰,天氣一轉晴,德軍的反擊就在美軍的飛機攻擊下迅速失敗,無力再戰。

  • 22 # 高山之泉d

    所謂閃電戰也就是乘對方無防備和防備不嚴的情況下采取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襲擊,也就突然襲擊的戰爭。其實,在中外戰史上早就有這種戰法,只是戰爭的規模大小而已。

    破解的方法當然有,解放戰爭初期,我軍處於劣勢,蔣軍佔絕對優勢,面對蔣軍對延安的進攻,<老蔣、胡宗南稱為閃擊>毛主席的作仗方針是讓開大路,佔據兩廂,不爭一城一地的得失,主動撒離延安,誘敵深入,集中區域性絕對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以大量殲滅敵之有生力量為主。古代兵家對這種戰法稱之為,避其鋒芒,擊其情惰。就是分散敵軍兵力,以逸待勞,各個殲滅敵人。當然,這需大的、廣闊的戰略縱深,要有旋迴的餘地。戰爭,只有大量殲滅敵人,才能最後取勝。當時,西北野戰軍僅兩萬多人應對胡宗南二十多萬人馬。這仗怎麼打?決不能硬拼。我軍釆取的戰法是隱避主力,用一小部份兵力牽著敵人在黃土高原的峽谷中打轉轉,拖垮敵人。集中優勢兵力,利用有利地形殲滅孤軍冒進之敵。胡宗南部整旅、整師、、整軍

    的被我軍殲滅。經過幾個月的作戰,敵我雙方態勢發生了量和質的變化,西北戰場由戰略退卻、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仗怎麼打?那就要看菜吃飯,量身裁衣。

    希特勒閃擊蘇聯成功,是因為當時蘇軍乃至最高統帥部對希特勒對蘇聯發動全面戰爭缺乏正確的認識和判斷,過於自信。希特勒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為煙霧彈,利用蘇軍麻痺大意毫無警惕、準備的情況下,成功閃擊了蘇聯。

    當時,只要蘇軍和最高統帥部對希特勒的戰爭野心有所認識和警惕,釆取縱深防禦,<也就是戰略上的積極防禦>加強地面對空打擊,加上出動戰機作戰,加強第聶泊河、頓河上的的重兵防守,利用河流障礙,在德軍半渡時擊之,那麼德軍的這次閃擊戰就會被打破,再多的裝甲洪流也只能葬身河底,起碼會讓德軍付出慘重的損失或失敗。

    當然,戰略縱深小且又弱小的國家,在強大的海陸空突然襲擊下,是根本無法正面抵禦的,只能是戰略退卻,打持久戰了。當時希特勒就閃擊了北歐小國波蘭。

    在巴爾幹半島,前南斯拉夫的鐵托元帥就率領南斯拉夫人民軍、游擊隊,以持久戰打敗了義大利法西斯。

    持久戰是弱國打敗強國的最好方法和有效戰策。

    圖盟軍蹬陸諾曼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雷公有後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