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空鶴嗥
-
2 # 語之助
大部分網友的看法都是對的,都比教科書上說的更正確。語言學家都說先秦兩漢老百姓說的也是文言,其實都是臆測,根本就沒有什麼根據。從古到今,老百姓說的都是白話,文人平時當然也說大白話,但寫文章則是文言。文言與白話的區別是,在口語基礎上又加進了“之乎者也”這類文言虛詞,用來表達語氣與邏輯關係。所以清代文人李漁說:“千古好文章總是說話,只多者也之乎數字耳。”
-
3 # 也讓我說說吧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言,是寫文章時用的。古人平常說話也不是白話文。白話文是現代的書面語言,也就是我們今天寫文章,寫報告,寫總結時用的。一個民族的書面語言和口語沒有根本區別,只是由於表達目的不同,物件不同,語言環境不同,在用詞造句方面有些不同,口語表達要隨意一些。只是我們今天沒有辦法聽到古人說話的情況。不過讀《論語》《孟子》《史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這些著作,還是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一些。總之,千萬不要把古人說的話錯誤理解為白話文。白話文和文言文都是漢民族的書面語言,只是一個在古代,一個在今天。
-
4 # 夕陽無限好126669730
要按提的問題回答,先說現代語言,分兩種,一種是大眾語言,而另一種是文學語言。何謂文學語言,是規範了的,語法正確,修辭合理。報紙上印的,電臺上說的,網路上寫的,都是文學語言。它是精煉的,規範劃了的。
文學語言是從大眾語言而來,什麼是大眾語言,――大眾語言是豐富的,不是規範的,不是精煉的,各地方語言特徵不同。各帶各的色彩。
那麼古代也是一樣,那古文是印在書上的,信紙上的等,平常說話也屬大眾口語,不直接寫在紙上,書上。它也是極其豐富的。
-
5 # 千萬悅讀
古人交流也是分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如果一見面就按客套開始作詩寫賦,那得酸成什麼樣?
古人平常說話用的就是家鄉話,或者是當時的流行方言,也有“官話”,就是通用的魚眼,比如唐朝首都在長安(今西安),所以陝西話的味道會重點,後來遷都洛陽,可能就會帶點河南話的味。宋朝時定都開封,官方流行的普通話就是河南話,明清時候就到了首都北平(北京),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普通話前身,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今天十幾億人說的普通話。
-
6 # 第三隻眼看世間百態6
都說是"文言文“,不是"文言話",古代的人說話當然不是用文言文,也不會用文言話。只不過古代人寫文章時習慣用文言文這種形式。文言文的字詞句都非常精煉,沒有深厚的文化文學底蘊是寫不出來或說不上來的。可以肯定中國古代時期,教育是非常落後的,整個社會的文化層次肯定比現在低得多,絕大多都人還是文盲,斗大的字識不了幾籮,又怎能用文言文說話和別人交流呢?古代人說話交流,應該是各個地方用各個地方不同的方言口語為主,沒有統一共用的語言。
-
7 # 使用者昨日啟蒙
你的提問太廣泛了,從三皇五帝有文字記載的都可以稱古人,常說的文言文,多數為之乎也者倒是與官方的八股文相契合,多為文人墨客而言,作為普通百姓,各種各樣方言,怎麼痛快怎麼說。倒是進入現代,魯迅作為文化的旗手,將文言文向白話文轉換,這就普及了中國文化,現在仍有時用之乎者也,也是一種文字的傳承,說好聽點,或者說是文人墨客的顯擺。如果沒有記錯,就這樣,記錯了就見諒,甚謝!
-
8 # 兆豐26468595
看紅樓夢水滸 分析就能知道了。
-
9 # 莪就不懂了
應該說商周始祖是這麼說的,有語言學考證。有周以後隨“周禮”傳播“雅言”,就形成了官話與方言的區別。其中方言就是白話始祖。官話一直保持著文言文特色直至秦朝興起
-
10 # 晚風徐徐90756
怎麼可能。文言文只是在書寫時節約資源。
-
11 # 荊山一狼2
語言分為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顧名思義,書面語言是用來寫的,口頭語言是說的。即便是現在也有不少書面語言不適合口頭表達,比如經常使用祝頌詞“此致敬禮”,就不能口頭說。古時的書面語言叫做文言文,口頭語言叫做白話文。這個不是推測出來的,我們可以透過流傳下來的經典作品做出判斷。文言文很多,就無需舉證了。白話文也不是五四後才有,能看到的記錄流傳下來的白話文,最早的有元代的雜劇,比如《杜娥冤》《桃花扇》《西廂記》等著名劇本,都是元代人寫的,因為要說唱,就接近白話文。明代有了說書人,說書的內容叫話本,比較著名的是“三言二拍”,也是比較接近白話的。從此看,即便是古人口頭說話,也不是之乎者也。當然也與我們當下的口頭語言有很大區別。比如,關中土語說昨天就是古時流傳下來的,叫“夜隔”,罵人“滾”,叫“避(pi)”。
-
12 # 趙磊191529945
古人的語言體系分書面語和口語,之乎者也是書面語體系,現在人是書面語和口語合二為一了
-
13 # 古草秋心
文言並不文,也,音在咿和呀之間,者,音在楂和啊之間,這樣讀起就不文言了。陳勝者(楂啊)陽城人也(咿呀)。
-
14 # 水泊雨軒
古代人們之間的交流語言肯定不是文言文,文言文的形成歷史久遠,越是久遠的文體就越是難懂,一句話包涵的意思也很深,很全,一個字在文中表達的意思也很豐富。以愚人之見,未曾考證,胡說八道一番,文言文中之所以簡潔,是因為古代發明的漢字數量的限制所致,用有限的漢字,表達完整的意思,形成一種特定的格式做為官樣文體,隨著歷史的發展,漢字發明就越來越豐富,已經完全表達人們日常口語,甚至方言都能表達,四大名著已經趨近於白話文,它們比聊齋更容易看懂,當最後一代皇帝被推翻,自新文化運動開始,文言文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我們去欣賞文言文的書籍也是一種學習和享受。
-
15 # 敏昌594
肯定不是言文言,就像我們家鄉話一樣
-
16 # 明越清泉
好象有文化的是之乎,我就聽過濟北人講話,不對,講,差矣,挺好玩的。
-
17 # 歸璞道人
古人寫文章用文言文,只有少數讀過書的人才能掌握;日常生活中使用白話,寫文章與口語是脫節分離的關係,為統治階級所壟斷,是統治大眾的工具,文盲就是這麼來的。
-
18 # 使用者2483247508977
文言文只是書柬語言多出於官吏速記文人墨客之手類似今電報文三言兩語反映人言狀態。
-
19 # 風清雲淡666214862351
不如直接告訴真相——文言文,就是為了節約用紙
-
20 # 蜀至
首先題目就不對,文言文是書面交流語言而不是口頭交流的口語。
回覆列表
看情況、物件、環境。在古代有段時期,比如春秋戰國有種相對官方語言叫雅言,但只存在於上層和有知階層。
很難想像,在教育欠發達的古代,隨便幾個人用文言文交流,需要明白的一件事——在全民教育發達的今天,仍然存在不少不識字和不會普通話的。其次,在很多情況下,比如兩個有同樣方言的人,就會選擇第一語言——方言,具有更強的地緣親近和粘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