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子攸寧呀
-
2 # 還得是你龍兄
大學生向家長要生活費得從兩個方面來看。
1.要多少?2怎麼花?
1.看似孩子上了大學可以獨立自主,但是如果他還在學習那麼整體上看,他依舊需要一定家裡的經濟幫助。做個假設比如他的學費是兩萬,而他打工的時薪是20元。那麼他需要1000小時,如果一天打工4小時他需要250天。還有一定的吃喝應酬衣服的必須開銷一年下來也得1萬,這就已經是一年無休天天除了上學還得打四小時工了。
的確從實際出發大學生可以做到,但是這也是一種很大的努力,如果家庭條件的確不允許,這也可以。但是畢竟人生的18到23算這個時間青春正濃啊!能有條件用這段時間去感受感受世界走走看看,能有段轟轟烈烈愛情或者為了自己喜歡的事去做“傻事”也是挺好的啊!
孩子十年寒窗高考一路走來錢都沒少花,也不差這四年的一哆嗦了,如果在條件範圍內,補充個生活費一月800交個學費我覺得這個錢就別糾結了,但是他想幹別的,那就讓他自己努力吧,自己的青春自己去奮鬥
2.大學生如果正常好好學習的話,甚至奔著考研繼續深造,其實學習任務並不比高中輕鬆多少,當然自己可支配的自由時間的確很多。所以可以兼職打工,但一般很也難自給自足。所以應該鼓勵大學生去兼職創業融入社會,但不能以偏概全,得具體問題具體來看。看孩子在大學幹了什麼,要的錢幹什麼花。成天泡吧喝酒打遊戲搞社交一毛都不應該給,要是積極進取廢寢忘食多給點錢買點吃的補補腦子怎麼了?不應該嗎?(當然這樣的我上學的時候是沒見過,但是應該也有)
-
3 # 智慧同同
當你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向父母要生活費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啊。作為學生,你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是要花在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上面,這樣才能保證畢業之後你能比別人更優秀,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對於大學的你來說,學生的時候是你最好的積累,找父母要生活費也很正常。如果大學時候就天天想著掙錢,出去兼職的,把學習都荒廢了,那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呢。大學期間,你出去也僅僅是做一些兼職的,也掙不到什麼大錢,而你把大學的學業荒廢了,甚至因為掛科連畢業證都弄丟了,那才是你真正的悲哀呢。
在學校的你,努力的學習都是為將來做更好的準備,因為畢業之後才是你實現人生價值的時候,這時候你沒有比別人過硬的知識和能力,遲早被別人淘汰的,未來的幾十年,你損失的不僅僅是大學這麼一點點的生活費,而是你所有的人生的。作為學生,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努力完成學業,這才是你應該做的事情,不是糾結找父母拿生活費的,更多的應該糾結你能不能拿到一等獎學金,讀書還是可以掙錢的。我大學的一個舍友,年年一等獎學金,四年的生活費沒找家裡要過一分錢,這才是你應該學習的。
-
4 # 一個守鋪的超市小老闆
對於在校就讀的大學生,在本科階段,我的建議是,儘量以家庭提供的資金來進行學習和生活。不太建議自主創業,以免影響學習。
在以學業為主的前提下,由家裡提供生活費,是大多數學生和家庭的選擇,這個不需要用什麼特別的方式來看待,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個都屬正常。
其實在學生的求學期間,用課餘時間打一點零工,或者在校區以內做一些有償性質的服務,只要不佔用太多的時間,不影響到學習,我是支援的。但是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初衷是什麼?一定不要做出那種一心為了賺錢,而放棄了學習這種本末倒置的事情。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有一些比較困難的原生家庭,孩子們為了求學,而不得不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賺取一些生活費用,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們表示肯定,並且鼓勵和支援。但無論怎樣,還是應以學習為主。在校期間,賺錢只是一種謀生的行為,是一種過渡,是一種為了完成學業而進行的輔助行為,無論樣,都要堅定的完成自己的學業,這樣在未來的人生當中才有可能走出困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因此說呢,對於正在求學的孩子們來說,無論你的生活費是由家裡提供的,還是自己賺取的,我們都應當鼓勵和支援,而不是橫加指責和說三道四,應以平常心對之。
-
5 # 請只螞蟻當靠山I
首先,大學期間經濟獨立的學生,確實很有魅力,也很有能力,不再需要父母提供經濟上的幫助,足以證明學生確實足夠優秀。你說的不向父母要生活費,一種情況是家庭較貧困學校有補助外加勤工儉學,且大學期間成績較好有獎學金的學生,平時花銷不大,勉強足夠在校園生活。另一種情況是大學期間自尋門路實現經濟自由探索創業之路的學生。後者能實現經濟自由足以見得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要以學業為重,要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實現,如果打算本科畢業即步入社會,在保證畢業的情況下,那麼在大學期間賺足了第一桶金,確實是你人生履歷上光輝燦爛的一筆,證明你確實足夠優秀。如果打算在學業上考研讀博繼續深造,家庭條件並不算困難,不建議大學期間花費寶貴時間去實現經濟自由,因為比別人學到的更多的知識是無價的,不如將時間花費在更有價值的學習上。這現在不缺大學學歷的求職者,缺的是有專業能力且專業能力過硬的人才,大學期間創業的履歷也許並不如一個精通專業知識的人才更有含金量。
-
6 # 貝拉生活
並不是所有專業都是經濟相關的專業,所以大學生不一定需要在讀大學期間自己掙學費和生活費,大學期間,跟父母要生活費是很正常的。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他們應該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學習上,把課程學好學精,把課堂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工作中。把課程學好,才是一個合格的大學生。至於掙錢,是大學畢業,參與工作後的任務,讀書期間不必過多參與掙錢的事情。如果你有多餘的精力,是可以參與的。但學生參與掙錢相關的工作,多數是兼職為主,因為他們平時要上課,無法全職掙錢,兼職的話,一般掙的錢也不多,對於完全自己長期支付生活費,是很勉強的。不充足的生活費,會影響學生的生活,導致吃得不好,穿得不暖,反而會影響學習。父母還是可以幫助孩子支付生活費,一般大學生的生活費並不是很多,不難滿足。即使家裡經濟困難,申請助學貸款也是可以的。學生是不需要著急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學生讀完書,找份好工作,勤勤快快地工作,那個時候再回報父母,也不遲,也合適。錢不是衡量孝順的金標準,孩子認真努力工作、常回家陪伴父母,這才是孝順,金錢只是一小部分內容。
-
7 # 點評人影視
10年上的大學,就在本城市沒有出去,一個月600。說實話真的不多,算下來只夠平時的生活。
有一次回家,隔壁的鄰居來家裡玩,他說他女兒一個月300。其他全靠做兼職以及家教,有時候還能剩一點錢下來。
我覺得很扯,因為我自己也做過兼職,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做兼職無非就是去飯店裡,電信移動那裡,或者去肯德基麥當勞。
我從不覺得能用兼職為自己賺取生活費的人有多了不起。因為上大學很多人覺得時間多,但是不是,大學期間的課是很多的。而且做兼職能賺多少錢其實大家都明白的,賺的不夠自己花的。
現在工作了,經常能碰見一些學生,問了一下,基本家裡給的生活費都在1000以上,想一想也就幾年時間,比我那時候給的要多的多了,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做兼職呢?因為家裡給的錢花完了,就是買東西,出去玩花完了。
做兼職能賺生活費,甚至能賺學費,這壓根就是扯淡。起碼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做不到的。
-
8 # 在下李殘風
拿我的真實經歷來說吧:學費可以自己出,但生活費有時候還得依靠父母。
那個暑假差不多賺了九千多塊錢,學費一交還能餘下一些作為生活費。畢竟家裡也不是多麼的富裕,人脈也沒有,幾乎接下來的暑假我也是這樣做的,都能把學費給賺回來。
上大學後,在食堂兼過職,管一頓飯;也發過傳單,一天50、80的都幹過,其它的就不一一細說了。但我想說的是:這些遠遠不夠自己的開銷。
一般家裡每月會給一千塊錢作為生活費,經常還沒到月底就花完了,永遠也不知道錢是怎麼花完的。
有時候,朋友過生日、宿舍聚餐、班級聚餐,偶爾和朋友一起出去玩,都要花很多錢。而我又屬於臉皮薄的那種,幾乎都會一起去。在這裡,我給你幾點建議:
1、如果真的不想拿父母的錢出去揮霍,那就減少出去聚餐的次數,這真的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也沒必要感到不好意思,我們當時也有很多同學沒有去,之後照樣一起玩。
3、可以多待在圖書館,前提是你喜歡看書,否則呆在裡面是浪費時間了。為什麼呢,一個宿舍總會有一個學霸,只要你愛學習把時間都投入到學習中去,其他的舍友就不會過多的打擾你,這樣你就可以減少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了。當然了一個月至少和舍友出去玩一次增加感情。
在法律上,父母的義務也只是撫養我們到十八歲而已。所以他們繼續撫養我們也只是情分,更多的想要我們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所以才會繼續提供生活費。如果在你還沒有賺錢的能力的時候,那就用成績來回報父母和自己吧。
-
9 # 對弈紅塵
前言
如何看待大二學生還向父母要生活費?
一般來說,大二學生向父母拿生活費是很正常的事。題主會提出這個問題,想必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也希望孩子長大了,可以自食其力,為家庭減輕負擔。
家長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現在錢難掙,有些孩子沒能體諒父母的辛苦,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隨意揮霍父母的血汗錢,讓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讓辛苦培育的父母心寒。
大二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重,如果學習能力較強,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打點零工,做點副業。一來,可以鍛鍊一下自己的能力,二來,提前步入社會,感受一下父母的不易。
要想孩子自立,父母平時不要太過溺愛,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大多數的孩子在這個年紀,還是依靠父母的給予度日。少數能力出眾,有想法有主見,生活所迫懂事的孩子,會在大學期間邊工邊讀。
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建議還是以學業為主,不管是學習還是打零工都要時間和精力,別到最後學習跟不上,錢也沒掙多少,得不償失。
孩子已經大二了,作為父母再堅持幾年,依孩子的具體情況再決定,畢竟學生最重要的是學習,不是掙錢。祝您幸福!
-
10 # 白熊話題
我認為「要錢可以」,但你拿去買化妝品,狂墜名牌,吃香喝辣每週下館子,吃的比你老爹還好,憑什麼?
憑你給人當兒子?你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少事,就花多少錢。
別成天啥也不行,花錢入流水。
你把自己捯飭好看有什麼用?社會吃這一套麼?除了聽點虛頭巴腦的吹捧以外,還能得到什麼?
把錢花在讀書上。
爸媽再苦再累都可以忍耐。
你要是孝順,找點不耽誤學習的兼職做一做,掙點吃飯錢還是沒問題的。前兩年讀書,我同學的一個月生活費是1000塊。不要太過分了。
食堂其實很好,別沒事吐槽。
零花錢很多,別想幾大百去追個低品牌。
你愛品牌什麼?設計還是質感?你研究過多少設計背後到理念和美學原理,你不就是圖個“好看”?
好看是自己掙來的。
別人的錢不是給你“玩”的。
小話題有大世界!
-
11 # 晶晶個人分享
這個不好判斷好還是不好,個人想法比較重要,我的大學生活基本上沒怎麼好好學習,在某些時候該幹啥事很重要,但對於現在來說,也也不後悔,自己選擇的嘛,之後努力也是可以的
-
12 # 大大小小姑娘
我認為大二還向父母問生活費很正常,因為還在學校上學,還沒有能力去掙錢,現在的任務還是學習,生活費只能向父母要,只是說,要是學有餘力,可以出去做些兼職,放假可以打暑假工,減輕一點父母的經濟負擔。
-
13 # 理性正能量的胖大叔
18歲自立是西方的教育觀念,非常有助於孩子獨立成長,但在我們國家很難做到,這是落後,是需要反思,而不是找一堆理由辯解。我們總是習慣性思考問題,認為大家都這樣,說明這樣做就是對的,就有道理,從而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都變成了很無趣的那一類人
-
14 # 葫蘆兄帥爆啦
大學生在校期間問父母要生活費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至少我身邊是這樣的)。我認為這也是正當的,畢竟大學期間,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有助於長遠的發展。
大學生多是通過兼職賺錢,如家教、發傳單、微商、校園代理等等。如果不是經濟壓力大等原因造成的生活所迫,兼職多多少少是比較浪費時間的,投入大,收益較少。
-
15 # BLUEQing
大二的學生,說到底還是個在校學生,沒有工作哪裡有收入?向父母索要生活費是很正常的,以後畢業了工作了掙錢了,好好的回報父母即可!
-
16 # 可愛的小仙女本尊
我認為大二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是很正常的。大一,大二是學習的基礎階段。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做兼職。但也要勤儉節約吧,不能大手大腳,畢竟父母賺的錢也不容易。
-
17 # 喜羊羊愛侃劇
大二學生完全可以週末做家教賺點生活費的,其實有好多大三大四的還要向家裡要生活費。錢如果像流水一樣不加節制地花,什麼時候都不夠花,但是如果知道父母賺錢不容易,而且自己已經大二了,完全成人了,可以週末找一些銷售之類的兼職,減輕父母的負擔。學習好的話,學校也會有獎勵,獎學金完全可以靠自己學習能力獲得。學習機會要珍惜,生活費可以自己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如果不想父母太辛苦。就自己想辦法賺一點,看看身邊同學都是怎麼賺錢的,學習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方法總比困難多。相信只要有心改變,生活的結果不會辜負有心人。
-
18 # Love牢記初心Love
大二和家裡要生活費不是很正常嗎?
作為曾經的大學生,我確實有兼職賺錢,也有獎學金。但我真的和家裡要生活費。雖然會不好意思,但我仍然是要的。
作為現在的母親,我認為我孩子大二時,我給她生活費,理所應當。我生了她,就有義務更有責任養育她,培養她,給予她需要的幫助,他在學習期間,我不反對她社會實踐,但我更會給她相應的經濟支援,畢竟沒有後顧之憂才能安心學習。而且我認為大學並不是輕鬆的,可以任意玩耍消耗的,恰恰相反,它是最辛苦的,最累的,它是你為今後一生奮鬥的起點,懂得生活需要生存的始端,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很辛苦,揹負了思想負擔,我不會讓她們在有經歷負擔,我會全力以赴的支援他們完成自己的學業,實現自己的報復,完成理想。
-
19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就中國現行教育制度與現狀,大二學生(甚至是大學本科生)90%以上的生活費都由家長提供,當然也包括學費(現在大學學費不低)。
原因很簡單:1、大學本科學生,學習任務緊,表現在學習時間上。2、大學本科生沒有專業技能,勤工儉學只能做些力工,掙錢有限。3、子女讀大學時,父母正是工作的黃金時期,收入是可保證孩子的要求。4、中國的學而優則仕的觀念,讓家長更看重:孩子讀好書,今後有更好的發展。5、中國的大學招生、學習、畢業等,還沒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學生停課打工,再學習等,顯然不這麼容易⋯
一直主張:1、讀本科,用父母的錢沒毛病。2、心裡要有數,自己已是成年人,化父母錢要節制,想想父母是如何的生活水準。3、記住父母的恩情,認真學習,今後孝敬父母!
-
20 # 秋秋私語教育
我家孩子一直到大四都是家裡給生活費,看到這個問題,一下子慌了,難道自己一直做錯了?
大二的學生一般還不具備自己賺錢的能力。我個人的主張是讀大學的主要任務還是讀書為主。能跟著學長學姐導師一起做專案的,挺不錯,和學業相關,還有點生活費,這種情況還是支援。父母如果有條件的話,儘量支援孩子讀書學本領為主,除非家庭經濟條件特差,沒辦法只得自己去賺錢學費生活費,這類孩子也值得點贊。
剛看了別人寫的一個故事,一個不錯的本科學生,剛畢業沒有工作,而是選擇創業,結果失敗,繼續找工作,不想被很多地方拒了。為什麼,就是因為創業和自己專業不搭,純粹是為了想賺大錢,顧此失彼,簡歷上一年的空白,無形中給還算優秀的他抹了黑。
所以,大學期間儘量以學業為主,打工為輔。
回覆列表
好吧,以大二學生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目前就讀大二。說實話,看到有人能經濟獨立還能反給家裡人錢的十分羨慕。
可我知道我自己做不到。
大二的課程本就比大一要多。
我也只是才從高中出來一年。大一還因為疫情只在大學待了三個月。我到現在連學校周邊都不熟悉。
我真的沒法去找工作。也真的無法自己經濟獨立。
很多家長可能都會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可不知道有沒有想過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那塊料。
但我也是大學生了,是個成年人。平常我們都不捨得開口問家裡要錢。只希望父母能夠想著我們,記得還有個孩子需要生活費。
………………………………………………
於是他每天花錢要算計著到每一毛錢。
早餐只吃一碗粥摻點鹹菜,加上兩個大包子。兩塊錢。(我們這裡粥免費)
中餐吃一份五毛錢的米飯,和一個三塊錢的素菜。中午只花三塊五。
晚餐只吃三毛錢的米飯加一份素菜。也就兩三塊錢。
一整天下來只花八塊錢。
就因為換個屏600塊錢。
換成其他的比較開明的父母,600塊錢的手機屏費用完全可以跟家裡說一下,讓家裡報銷。可他沒有。家裡人好像也不曾過問。…………………………………………………
我在大一的時候因為需要買個電腦。因為作為班長,我需要用到電腦的地方太多了。我看中的那臺電腦等了好久才到雙十一。因為那時候會便宜五百塊錢。就算便宜之後也要四千八。我把這個跟我媽說了一次。我媽問我,你那邊的錢夠不夠。我說我渾身上下加起來就兩千多。還不夠。你再發給我三千吧。這樣我這邊湊湊就能買了。
那時候的我早就已經做好了花光自己所有生活費的打算了。甚至已經做好計劃每天十塊錢的花費。
雙十一之前的幾天,我的確是這樣過得。每天也是十塊錢。為了少花點錢。我很清楚的能理解到一個人在外面,沒有生活費,但是自己又沒有能力本事去掙錢。是多麼無助。
讓我很高興的是,我媽後來給我發了五千六。比預算多出來近三千塊錢。那一刻我感覺真的有些不現實。或者說是一種羞愧感。明明知道自己家庭條件並不是多好。卻平白無故給家裡添加了這麼多負擔。當時的我並沒有立即接收,而是過了好久我點了確認收款。
…………………………………………………
在外上學的大學生啊。也只是剛出了高中校門幾年而已。還沒有見識到自己想要見識的大學生活,城市繁華。或許就因為家庭條件而低頭在某個餐廳當端菜員,洗碗工,在某個角落獨自看著手機螢幕上的餘額不足而默默難過。因為他知道,不能張口問家裡要。出來在外,要學會靠自己。
大二了,家長要不要給孩子生活費?前一步是大學天堂,後一步是社會地獄。要還是不要?決定權還家長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