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邪賤仙
-
2 # 空間站一號
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這些理論都是對應的人的思想意識。唯物主義,只強調客觀,唯心主義只強調主觀,辨證唯物主義是主觀和客觀的結合。明顯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但是,現實中,相當多的人就是相信唯心主義,比如,有的宗教,相信上帝,相信神。上帝是什麼?神是什麼?根本就是為了控制人的思想,想象出來的,可是偏偏就有大量的信徒。有沒有文化的,還有有文化的。也許是因為,人生太難太難,人生的成功不易,而且都是少數人,於是,人們都歸於偶然因素而相信天命,相信上帝和神。當今世界上,各種宗教都存在了很久久,而且,現在還存在著,相信未來還將存在未來很久很久。在現實社會中,有很多很多的德高望重的聰明者,還有很多聰明的哲學家,憑著自己一生的經歷,和說不清道不明的無法證實的自身現實,統統歸一到命運和神與上帝當中,統統都倒向了唯心主義的陣營,這是個人的自由和信仰,是現階段科學還無法開啟的一團迷霧,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終將戰勝錯誤。
-
3 # 奇文高叟
首先,必須明確唯心主義的由來。唯心主義是由於社會生產力落後,人們認識水平低下和科學技術落後而造成的。在原始社會,人們對颳風、下雨、打雷等一類自然現象根本無法解釋,認為這是由一種超越人類的神的力量來控制的,大家認為,日、月、星辰也都是圍繞著我們的大地轉的,整個世界也是地方天圓的,於是也出現了一些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等一類的神話故事。而一旦出現了一些重大的自然災害,人們也只得祈求神的力量來保護,這大概就是唯心主義的起源吧。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唯心主義也越來被唯物主義所代替。但是,雖然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在人們的頭腦中總還是有不少的問題無法用現有的科學知識來解釋,所以,唯心主義仍然會在社會生活中存著。同時在平常的人民生活中,也還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現象,對這些不合理現象,人們又找不到一種合理的解釋,所以許多人也只能用命中註定的唯心主義來加以解釋了。事實上,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者也是對立統一的,它們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相對立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沒有唯心主義何來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和唯心主義,一個過於側重精神力量的作用,一個過於側重物質力量的,而要如何來把控好這個度還真難說,所以唯心主義也不可能被徹底排除,只要唯物主義在這個世界存在一天,唯心主義也必然會繼續存在一天,所以說要唯心主義永遠消失幾乎也是不可能的。人類的認識水平永遠不可能達到絕對正確的水平,所以唯心主義也將永遠佔據著一部分人的頭腦。
-
4 # 老頭156934080
答:世界是個矛盾對的立統一體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變化中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唯心主義能夠長期的存,也是因為有唯物主義的長期存在而存在,我認為,這就是正常人的世界觀。
哲學理論都是上層建築領域中的抽象概念,我們通常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基礎雄厚,他們都是唯心主義者,所以,有些人認為唯心主義是正確的。
而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是錯誤的,所以,有些人就不在堅持唯物主義了,都跑到唯心主義那一邊去了,這也是正常現象,我認為這些人根本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他們是機會主義者,共產黨歷史上這種人也很多。
假如說中國現在國民經濟超過了美國,是世界老大,這些假馬克思主義者,可能又會倒向共產黨領導的國家這邊來,他們還會說唯物主義是正確的。
實際上唯心主義也好,唯物主義也罷,它們本身沒有對與錯,都是對世界觀的一種認識方法,是政治家們把它們分成對與錯了,比喻說川普是信仰上帝的,是唯心主義者,就大力反對信仰馬克思主義,共產黨領導的國家,這是很片面的。
因此,我認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個信仰問題,它就是人世間常說的陰陽之分,公母之分,缺一不可,是在爭鬥中統一推動社會向前發展。你覺得我說的是否有道理呢?
-
5 # 我思故我在我在我必思
但凡研究哲學深入到一定程度總是免不了遇到並對下面這個問題產生追問:為什麼對同一問題有人這樣認識,有人卻是另一種認識,有的觀點完全對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思維到這個時候才開始自覺不自覺地步入哲學領域,涉及什麼是主體、客體、如何認識、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認識而不是別的認識、以及表象和關於表象的真偽問題,然後就是怎樣認識才能逼近真理問題。哲學思維的路徑就是探索、比較、抽象、統一、概括然後產生結論。
哲學必用的方法一個是邏輯學,一個是數學(時空幾何學),還有一個是是否存在著因果聯絡。是否應用和如何運用方法論取決於認識的主體,即發起認識的那個人,自此便進入哲學的中心。
什麼是主體?為什麼先認識主體顯得那麼重要?著名哲學家叔本華對此進行了闡述:“那認識一切而不為任何事物所認識的,就是主體。主體就是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現象、一切客體一貫的、經常作為前提的條件;原來凡是存在著的,就只是對於主體的存在。一切被認識的都是客體,它的形式是空間和時間,雜多性就是通過這些而來的。主體,卻不在空間和時間中,因為主體在任何一個進行表象的生物中都是完整的、未分裂的。我們所有一切先天明確的“認識”實際上都通過普遍的那些形式,亦即時間、空間和因果性這一根據(定)律來實行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版p.28)很顯然,認識世界和對世界的認識都是心靈的活動,一切聯絡、關係、本質、現象、原因、結果這些屬於心靈的判斷,都是心理所生髮的。就連存在物也是心理產生的印象,否則一切都不存在,存在也毫無意義。
說到這裡,我想除非不懂或不想改變曾經被灌輸的教條,所有人都應該承認,真正研究哲學的人終究會倒向唯心主義。
-
6 # 沒頭腦還她媽不高興
從認識問題的出發點來說,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物質在精神層面的反應,同一個物質在不同的意識主體之間存在普遍的一般性的規律,意識只能認識物質,單純通過意識無法對物質施加影響。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是你頭腦中的世界,並不是世界本身,如果意識不存在世界就不存在。
單從人群普遍的認知規律來說,唯物主義似乎更容易理解,也更符合感官接受的資訊。但是我們在支援某一觀點前要確定這兩個對立觀點的矛盾點,也就是物質本身是什麼,意識本身又是什麼?官方解釋:物質是構成一切的實物和場,桌子,椅子,無線電波,光都是物質。意識是一種精神形態,是通過人體和動物本身的化學物理變化、外部影響和本身dna資訊綜合反應產生的訊號,也就是說腦電波和能量是意識存在的形態。那麼意識和物質之間就是可相互轉化的,只是轉化公式和方式沒有被發現。所以意識和物質可以說是統一的一體,只是通過某種公式和媒介分化成了種不同的形態。而唯心和唯物的本質爭論點是誰先誰後,我個人認為能量是先於物質本身,就像電腦先走系統才能下載遊戲一樣,而在裝系統之前程式就是無的狀態,只是後來被某些不知名的東西施加了影響從而產生規則,而後分為意識和物質,為什麼愛因斯坦牛頓都信奉上帝,因為所有的規則和能量都有一個初始力量的施加者,而這個施加者是什麼誰也不知道,也就定義為了上帝。
-
7 # 馬振廷1
哲學唯心主義,就是不確定的因,為了達到確定的果,人們就想找到想要的結果因地規律,想掌握這規律做出想要結果擬定成方案,也就是有把握的計劃方案。說明白點就是找出有把握的規律,作出有十分把握只贏不輸的決定計劃方案。戰略戰術如此,凡事都得有預算計劃,然後才實施也是如此。就是聰明有大智慧人乾的事。愚人笨蛋哪有這本事呢?
-
8 # 手機使用者lisiyao求真
"哲學"在人們的意識中,分為兩種,一是"唯物主義″,一是"唯心主義",兩種認識都是現實中存在的兩種現象。堅持"唯物主義″的人,一般都是否定"唯心主義”的,而″唯心主義”有時也有"唯物主義″無法解釋清楚的地方,雖然兩種觀點立場不同,但也是人們一直爭論的問題,按中國傳統文化《周易》和《道德經》的哲學思想來"一分為二"的分析,看待這個問題,也許更合理。″唯心″和"唯物″是一種事物的兩個方面,象《周易》中所說的"陰陽,太陽,月亮,白天,黑夜,男,女……″等,都是自然界存在的相對的"兩極",它們就象"太極圖″黑白陰陽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對立″又"同一",既"排斥"又互容,沒有"絕對",只有"此起彼伏",這也是"自然規律″所決定的。人們常說的"思想″是"唯心"的,它是人類先用"心和腦″形成"思維模式″,選擇了認為可行的方案,再用行動實施,最終產生物質實體,才形成"唯物論″。至從有"哲學″這個名詞以來,"唯心論″和"唯物論″就出現了,人們一直在不斷研究探索,只到今天,還是誰也說服不了誰,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最完美的,因為只有"相容,相輔相成”,才能完美。就象″男人與女人",想要有結果,離開任何一方都不行吧。雖然"哲學"這個問題,每個人理解都不一樣,就象″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令人不解,但有一個共同目的,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更好,更科學,更進步,使人們生活更幸福快樂″。還是偉人毛主席說的好:″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偉人"鄧小平"也說過:″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因為"唯物”和"唯心"都是哲學的兩個方面,全在人們怎樣利用了。(一家之言,難免偏面,望大家批評指正)[求真原創首發]2020/10/12/於北京
-
9 # 踏遍青山人未老真好
唯心主義哲學,是思想的思想。簡言之,就是想什麼就有什麼,越想越神。
唯物主意哲學,是以客觀存在為依據的思想的思想。簡言之,就是有什麼就想什麼,越想越有用。
-
10 # 老王愛說大事
絕對的唯心,唯物都不對,因為沒有絕對的真理。一提哲學,就是西方的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我認為不管是唯心,唯物他們都偏面。其實中國才是哲學的老租。儒道其中的精隨才是哲學的本質。西方哲學強調鬥爭,馬克思更是這樣。而哲學的本質是和諧共生。也就是中國的中庸之道。歷史證明中庸是正確的。因為任何國家發展需要穩定與和諧。
-
11 # 瑞氣快清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認識自己本來面目的歷史侷限性的產物。
人類社會發展到目前階段,對於影響人類社會運動丶變化和發展的真正的客觀因素還沒有達成統一的共識。就是說還沒有認識到真正的影響人生與社會關係的客觀因素和條件。所以,產生了唯心與唯物兩種不同的相互對立的認識觀,並對此爭論不休,各說各的道理,誰也說服不了對方,誰也解釋不通人類社會生活中為什麼會產生矛盾和鬥爭行為的根本問題。
在人類社會生活發展到目前階段,雖然出現了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為代表的最正確的人生觀丶價值觀和世界觀,除此之外,再也沒有真正地懂得它的人了,否則,在蘇聯就不會出現赫魯曉夫這樣的修正主義分子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就不會分崩離析丶亡黨政息了。
那麼,為什麼馬列主義不容易被其他人所認識丶所理解丶所弄懂呢?是因為馬克思丶列寧主義也沒有認識到影響人類社會運動丶變化和發展的真正的客觀因素和條件。比如說,人類社會生活就象一棵大樹,唯心論者只看到了地面以上的部分,樹每年都在變化,它不斷地增粗丶增高的生長,不知啥原因,好象就是有神在操控。而到了馬列主義認識它的時侯,發現地面以下還有樹根,是樹根的支撐,以及Sunny和空氣的作用促進了樹的成長。但是還沒有完全瞭解到樹根吸取水丶肥的生理功能。表現在人類社會生活的實踐中,唯心主義認為人的能力有大小,有貧富、貴賤之分是由神操控的,是命中註定的。而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是人類的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達到一定水平的副作用造成的。因為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在社會生活中出現了剩餘產品丶勞動分工和產品交換的行為,使個人勞動和無償佔有他人勞動成果的行為變成可能,於是就造成了私有財丶階級丶國家和法律的出現。但是,對於社會生活中產生的問題還不能夠完全徹底地解釋清楚,就用玄之又玄律丶否定之否定律,作用與反作用的理論羅輯來彌補,讓人們很難認識和理解其中的道理。
我通過反覆閱讀《法學概論》中的關於國家起源的理論羅輯內容時發現,其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是相互矛盾的,或者有些問題是無緣無故地產生和存在著。甚至是與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不相吻合。例如,根本解釋不了黃帝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後,他為什麼沒有建立私有制國家和法律機構?啟建立私有制國家和法律機構前提因素和條件,與《法學概論》中的理論羅輯也根本不相同。因此說唯物主義也不是絕對真理。所以,現在有人懷疑黃帝,甚至是否定黃帝建立的部落聯盟式的公天下的社會實踐,說禪讓制是後人杜撰的社會制度。
在否定了《法學概論》中關於國家起源的理論羅輯思維的正確性之後,如果從人類第一受先天的自然因素的影響和第二受後天的勞動行為基本屬性的共同影響進行運動丶變化和發展的方面去考察丶分析和研究,就會解釋通《法學概論》中存在的一切問題。並且,什麼是唯心論,什麼是唯物論的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
12 # 神馳
所有所見都是“抽象”之物,比如,人的眼睛只能看到400奈米到800奈米波長的光線,我們看到的一切,本質上都是失真的,你憑什麼說自己知道“物”?
所有的記憶都是印象,印象來自於那些“抽象”之物。
所有的觀念,都來自印象。
瞭解了以上這三個階段,就知道。我們的觀察與理性從不曾達到“物自身”。康德對這一點認識得非常清楚,他說,物自身是不可知的。
誰能駁倒康德的這個論斷?
有人說黑格爾的辯證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讓我們看看黑格爾是怎麼解決的吧。
黑格爾辯證法這樣認為,當我們在說“不可知”的時候,我們必須知道“不可知”是由“可知”來限定的概念,也就是說“不可知”包含了“可知”的全部內容,二者是統一對立的關係,他們是同一的,又是對立的,所以不存在著不可知,在更高的境界上,須知他們既是二,也是一,是知與不知的統一。
在西方哲學界,有許多人認為黑格爾的辯證法是玄學,馬克思雖然非常欣賞黑格爾的辯證法,但也認為它虛而不實,把它進行了改裝,以唯物主義做了它的基礎。黑格爾曾經認為康德的不可知論是“沒有真理的空洞抽象”,在馬克思的眼中,黑格爾的可知論也是空洞的抽象。
綜上所述可知,如果我們沒有偏見,就要相信我們的世界只是觀察之世界,印象之世界,概念之世界,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有的知識都是來自於這些方面,而物自身如同幽靈一般隱藏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我成了一個唯心主義者,而且認為這個轉變是自然的,正常的。
如果你不是一個宗教徒,你成為唯心主義者之後,很容易成為懷疑主義者,休謨就是一個懷疑主義者,我也成了一個懷疑主義者,我懷疑一切。不過,我反思了一下,唯物主義者就不會成為懷疑主義者嗎?我以前也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啊!
-
13 # 鄒忠偉2
哲學唯心主義長期存在,是人類對宇宙的不斷認識過程中,對科學認識再識的必然規律,使更多聰明的哲學家倒向唯心主義這是認識過程的必然走向!
哲學唯心主義的這一走向,證明了對唯物主義的懷疑,唯物主義是否符合科學?這就得從物質是什麼?物質是不是存在有一個清楚的識!
事實上,現代科學原子理論就已經證實了物質是不存在!原子由電子原子核組成,組成的依據是能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早就提出了宇宙本質是能量。
物質不存在!這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道德經,佛祖釋迦牟尼就己有定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論點和現代量子力學不謀而合!這是現代量子力學驗證了道的定論!道的一生二,就是量子力學驗證一隻貓非死即活,非活即死同一個道理。
佛祖釋迦牟尼金剛經裡說的過去未來,清楚的證明了物質世界都是心念的感覺,所見的物質都是虛幻假象!佛祖說:過去的心念已經過去,現在的又過去了,未來的還未來,也不可得!看到的物質不可得,就是證明了物質不存在。
唯物主義有說:物質無限可分,但分到原子,電子,原子核…不能再分的時後也就不是物質無限可分!而是物質根本就不存在。
現在更多聰明的哲學家倒向唯心主義,這是科學認識再認識的必然走向。
-
14 # 乾坤正法
對於西方哲學而言,西方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唯物主義,所以唯心主義就是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就是唯心主義,不論他們自詡或者指責對方為哪個陣營,實際上他們本質上都是唯心主義。真正的唯物主義只有東方才有。
-
15 # 段食行者當智
因為一切唯心所現,您的所想所說所做哪一個能離開您的心?即便是這個言論又何時離開了心?舉止投足間哪個不是在心的作用下完成的?再看看諸位高談闊論者,哪個言論是從物中出來而脫離了心?聰明反被聰明誤,反對心就還在用心思辨!
-
16 # 陽光明媚13650
集大成者大多數是唯心主義者。
怎麼這麼說?因為唯物主義是哲學的低階階段,而唯心主義是哲學的高階階段。
-
17 # 實在是看不慣了
因為人類還一直沒有找到世界的根本和和諧一致的根源。無法完全排除神的存在之前,唯心主義就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
18 # 邯鄲老李99
隨著量子力學研究的深入,唯物主義必定會倒向唯心主義,因為唯物主義只是在研究世界的表象,而唯心主義在研究世界的本質。
-
19 # 上有天堂呆著看
人類是高階動物,與一般動物的區別是有思維。唯物與唯心都是一種思維的方式方法。人類人生世界有許多的侷限性,有限性。用現代科學也解釋不了和解決不了。只能用另一種方式認識這些現象,唯心主義。
-
20 # 假作真時真似假
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看得見或看不見的萬事萬物,相應的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哲學層面上的解讀,任何自認為完備的思想都是片面的。
所以,用自認為完備的“唯物主義”思想去抨擊唯心主義是一葉障目式的狹隘。
回覆列表
問題是好問題,回答的人不怎麼專業。
哲學的終極意義在於掌握一個可以解釋一切現象的絕對真理。
唯物主義肯定得說到不可知論和自然神論,不可知論的意思是人永遠不能超越自己的感官範圍,人只能認識和感知事物的現象,但接觸不到實體和本質。
當哲學家們意識到這一點時,他們就陷入絕望。轉頭奔向神祕主義,像發現運動三大定律的物理學之父艾薩克牛頓老年就信奉基督教。
當初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時候,很多科學家嘲諷達爾文的祖先是從猴子進化而來的。
但後來的證據都說明了達爾文的正確性。
這時候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是唯物主義者,然而他並不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而是不可知論者。
自然神論者就是把絕對真理比擬成一位毫無私慾的神,類似於道家的天道。它是一切自然法則的制定者,但不會干擾自然的運轉。
因為自然神論夾帶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所以恩格斯又稱之為“羞答答的唯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