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憂遊悠優誘宥幽佑鼬

    所謂唯心主義,就是相信自己的心智,相信自己的理性。所謂唯物主義,就是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的經驗。哲學從來都是唯心的。即使是經驗主義哲學也不能叫做唯物主義哲學。唯物主義沒有哲學。經驗再多也需要理性將其昇華為理論。

    人說到底是一種精神的存在,所以物質第一性是極其荒謬的。人是由肉體和靈魂構成的。意識不是物質產生的。這可以用思想實驗來推翻所謂物質產生意識的謬論。

    特修斯之船

    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最為古老的思想實驗之一。最早出自普魯塔克的記載。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歸功於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

    人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新陳代謝,一個人在7年以後就完全更新了一遍所有的細胞組織,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和7年前的他,在物質上沒有任何關係。但是人絕對不會認為自己已經換了一個人。主要的原因就是靈魂沒有更換,或者說意識那是原來的意識。

  • 22 # RobotTeacher

    首先,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並非是完全對立的,哲學上有矛盾的思想也有普遍聯絡和對立統一的思想,並沒有什麼是徹底對立的。其次,唯心主義還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宗教是唯心主義,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信奉上帝、 伊斯蘭教信奉真主安拉,它們都是客觀唯心主義,信奉的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而佛教並沒有一個具像化的事物信奉,所謂相由心生、萬法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世上一切皆由內心化來,不去想象一切為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點類似於黑客帝國的母體世界,看到的東西只是電腦輸入的訊號。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一切都有一定的自然規律並按規律執行,人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些規律,並把這些規律稱之為科學,孜孜不倦的研究著。自從牛頓建立了經典物理學大廈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解決了很多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生產力極大提高,使人們普遍認識到了唯物主義的正確性,以致唯心主義勢力漸弱但不會消失,因為總有科學解決不了的時候,這時信仰的力量就起作用了。其實沒有必要糾結到底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一直相信上帝不擲骰子的愛因斯坦到了晚年也有看法的動搖,現代量子力學和絃理論越是深入研究越讓人脊背發涼,似乎看似兩種截然相反的理論有著某種千絲萬縷的聯絡。其實這並不奇怪,事物普遍聯絡的特點就是往往你按著你認為最正確的路線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卻剛好走到了敵人的陣營裡。唯心也好唯物也罷,過於相信某件事本身就是一種迷信。

  • 23 # 淡淡一掬水

    哲學唯心主義為何長期存在,以至於很多聰明的哲學家倒向了唯心主義?參加討論,重在參與。“哲學唯心主義”不是一個清晰的概念。是多加了一個定詞。如同問“米做的米飯為什麼是米飯”一樣。“很多聰明的哲學家為什麼倒向了唯心主義”?他們倒向了唯心主義,不在於他們聰明不聰明,而在於他們的認識論是建立在唯心主義之上。意識是生命體自有的屬性。因為有意識,所以稱它們是生命體。生命體是由無生命體物質,經過數十億年長期演化而來。所以它的基礎仍然是物質。然而生命體產生之後,在後期演化中發生了分化進化和演變。而這種分化進化演變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不是有某個“意識”,有意為之的結果。是生命體生存自然競爭的結果。千萬種生命體,首先是適應自己所處環境的結果。魚蝦、飛禽、走獸都是在自己環境中不斷演化、生存競爭中各自分化發展的結果。但千萬種生命體的意識,是有初級、高階、簡單、複雜的等級的區別的。最初級的生命體阿米巴蟲也有意識,但它的意識僅感知有物體刺激了它——針扎它它知道收縮;而烏鴉可以知道收緊線繩可以吃到吊在瓶中的蟲子。指猴知道敲擊可探明樹洞是不是有蟲子存在;貓狗知道討好主人可以收到寵愛。然而這些不同等級有意識的生命體只能感知到“所見即所是”,而不會“悟知”未在眼前的事物的。更不可能對看不見摸不著未在眼前事物的因果關係的。佛教說“凡有生命的動物都平等”、“因為靈魂都平等”,是抹殺了意識的高低、複雜簡單的區別。唯心主義者抹殺了生命體有意識和意識的作用的區別。因為只有人,才可以“意識到”、“感知到”、“唔見到”不在眼前的事物,並且能分析未在眼前的事物之間的關係、相互之間的聯絡和因果變化。並以這種能夠“悟見到”的能力改變自己的環境改造原有的物質世界。唯心主義把這個“意識的作用”全部歸功於“有意識”,而不去“悟見到”這是意識向更高的階段——思維、思想的進步過程。錯誤地認為都是“不可見的靈魂”的功能。

  • 24 # 春臺96245986

    唯心主義哲學為何能長期存在?以至聰明哲學家都導向唯心主義?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理論體系核心是“道生方向命運,(運有)陰陽反向運動,用新弱勝舊強,有生於有與新有生於無”等四序五行基本迴圈。其中,”道生方向命運”是長期歷史規律,屬於“唯心”主義即王陽明“心外無物”,除天道需要產生的人與萬物之外,就沒有任何人與萬物了;而且,長期規律還規定了“短期精神心理與實踐經濟”之間週期性提高發展運勢規矩,即王陽明“心即理”,是說:人與社會短期“心理”運勢,也都有”唯心陰陽五行辯證法理”規矩;而唯物主義哲學只是針對”物質資本的”有生於有延續和新有生於無提高”《道德經40章》辯證迴圈過程,也要受“道生方向命運”的長期方向主導與週期性短期運勢規矩的檢審控制,非天道規律需要的就不會產生,強生的也要被“優勝劣汰與適者生存”生存法則選擇所淘汰掉;違背陰陽運勢規矩就要出錯遭災,堅持不改也將走上消亡。正因為唯心與唯物主義哲學都要受長期(唯心理認知)”天道規律註定方向命運,運有陰陽辯證法理”的統領和心與物辯證運勢轉變主導,故完整唯心主義哲學才能長期存在,而聰明哲學家最後都要走上唯心主義要領主導上來。“道生方向命運,運有辯證法理”是客觀存在,故主觀認識早晚都要走向客觀存在,“知行合一”才能實現穩定和平發展。

  • 25 # 咯58434025

    唯物和唯心是相對的,如果你是唯物的,你只有站在唯心的立場,才能證明唯物主義,你是唯心的,你也只能站在唯物的立場上,才能證明唯心,如果你只能站在對立面,那不是升級,只有兩者統一,才是真正的升級。

  • 26 # 數學老Q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同一問題的兩種表現形式,二者沒有區別,因為,物,是心的具體表現,心,是物的抽象上升,所以,二者不分彼此,是同一問題!

  • 27 # 立行宇宙先知

    因為唯物主義也是一個殼!我們的真實世界是唯質主義,殼內還有一個生命力果仁的,守恆能量果殼實際還是唯心的。唯物為體,唯心為用!物真心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可能在7000-8000萬年前地球上存在過高度智慧的文明,後來因為環境改變而遷居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