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解說小G
-
2 # 鴿巢教育
國外教育和大陸教育的區別,這個問題比較寬泛,我們應試,國外素質這樣的回答,我就不做詳細的解答,我從其他方面來簡單回答一下。
1、美國,孩子在6歲左右就做職業生涯規劃,也就是依據孩子的性格,個性化的成長和發展。國內今年才提出了高中開始7選3,給孩子依據自己特長來選擇高考的科目,雖然這談不上個性化高考,但可以看作是個性化教育的一種覺醒,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進步。
2、那天和阿里雲的前Quattroporte聊一個關於個性化教育的專案,他提到到國內的教育,家長總過度重視補短板,數學差就使勁補數學,語文差就使勁補語文。而國外的課外輔導是拔長項,你對美術感興趣就去上美術課,你對機械感興趣就去上機械。這也不怪家長,因為一般家庭的孩子都必須參加高考這個激烈的競爭遊戲。但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是否可以讓孩子在他的長項上有跟多的營養更好的發揮,而不是把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短板的填補上,因為非常費力地補上短板,他也只是個普通的孩子,而發揮長項,孩子在非常愉悅的過程中,也成為了不一般的孩子。
3、見過一些人走了一條和自己性格完全不匹配的人生路,沒有邏輯能力的孩子因為父母的壓力,學了財務,但在崗位上表現很普通自己也很痛苦。情感很細膩孩子考了醫科,一做人體解剖,就嚇得暈倒,所以什麼適合自己的孩子,什麼不適合,我們作為家長應該認真的向內省視,去了解孩子的人格全貌。
4、現在的家長都是80後,90後,大家的知識結構和教育背景都讓他們認識到孩子的個性化發展是越來越重要,所有的技能性的學習,對孩子的一生影響不會超過12%,而孩子的自我認知、社會角色、動力這些方面的內容,才決定著孩子的人生之路。所以所謂好的教育,就是應該最大化的發揮孩子的天賦潛能,走一條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
3 # 行呀呀呀呀呀呀
剛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很有感觸,因為,身為華人,聽到了太多關於大陸教育不好的言論,相反,關於國外教育的部分,幾乎全是清一色的讚揚,而從出國留學的增長比率或許也能看出一些什麼。
那麼,這樣簡單分析開來,豈不就是說明國外的教育更好?但是,再仔細一想,又不對。我們對國外教育瞭解嗎?如果不瞭解,那麼,完全就是人云亦云,只是簡單的“這山望著那山高”“吃著碗裡的想著鍋裡”的心理在作祟。
是的,關於國外教育的讚揚點,更多的是多樣化、綜合、全面發展、自由、創新……我們總是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好奇。包括國外的教育機制和學習方式,我們想嘗試各種新奇的東西,想做任何可能和不可能,想挑戰各項技能,想,讓自己成為一個聚光燈下的超人。
可是,國外的教育,你真的瞭解嗎?當你知道所有的新奇和技能,並不是你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能學的時候,當你知道所有的技能是你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時候,當你知道你每天要為了畢業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時候,當你知道你要為了學分花費大量金錢的時候,當你知道所有人的起點和奮鬥點是完全不一樣的時候,你還樂意並滿心歡喜的去崇拜嗎?
是的,這就是關乎國外教育的事實,它沒有那麼好玩兒,做起來也沒有那麼容易盒隨心所欲,這些事情所有的前提都是【學分】,這是他們追求的目標,正如同我們去追求【成績】一樣。
所以,雖然我們是應試教育,但事情,最起碼,我們可以專心致志的去幹一件事,最起碼,我們能有一個公平競爭的舞臺。
當然,國外教育的前瞻性以及創新性,仍舊,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併為之好好奮鬥。
-
4 # 百加老師
最大的差異來自於理念。
大陸的教育是短視的,國外的教育是長期的。
為了成績,考試分數,排名,放棄了自我的發現,自己擅長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對成績以外的事物絕不關心,在國外的大學,中國學生有很多學霸,但在其他方面,例如體育、運動會,學校學生會,很少會看到中國學生的身影,導致中國學生一直都是自己小圈子在交流,無法融入學校的主流活動。在國外也有考試,也有考試成績,但成績不是一切。在英國,報考大學需要寫一份自我介紹(personal statement),這份材料更多的是表達自我的認知,理想,價值觀等,如果一個學生目標只是分數,眼裡只有成績,想必這份自我介紹也乏善可陳,無法打動大學的考官,同時有的優秀大學還要求面試,如果不具備足夠的心理素質,與人交流溝通的技巧,一定的情緒管理能力,如何透過面試給大學留下好的印象呢?
在國外教育很注重團隊合作,學生自由組team,完成一個 group project是經常會有的事,這是培養個人素質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組織分配,團隊榮譽感的培育。但在國內這一塊非常缺失,強調是獨立思考,獨自完成作業。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可以說是不符合現代企業的要求,現代企業注重的是團隊協作,組織配合能力,分享成果的能力尤為重要,但在國內,這些與分數無關,就顯得不重要。短期來說,應試教育可以有好分數,好成績,上好大學,但長期來說,一個考試做題機器是否能適應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
5 # 小貓成長路
首先姑且認為你指的國外是美國為代表的歐美教育。國外教育在於寬進嚴出,不會刻意給孩子打上成績不好的標籤,由於技術工人的待遇很不錯,所以國外家庭也不會強迫孩子讀書特別厲害。但是分水嶺從大學開始,常青藤是隻有最優秀的孩子才能進,所以,國外教育定位很早,面向就職和麵向深造的孩子過得校園生活是有很大差別的。
大陸教育在學習國外教育時,切勿把面向就職的教育就當作國外的素質教育。
-
6 # 雨萱871
只能說各有利弊吧。國內的更加註重理論化的學習,應試教育。因為現在高考依然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多少人為此寒窗苦讀十幾年,就是想透過高考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改善現在的生活。而且國內的家長,七大姑八大姨的特別喜歡拿孩子的學習成績來對比,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又考了多少分了,你看看你咋樣咋樣的。為了高考,為了考試成績,國內教育都是以最終考試為基礎去學習的。而國外的教育,更加註重的是實踐性,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大膽說大膽做。像國外很多課外實踐課,國內幾乎除了體育課,其他都是在教室裡待著的。要是試卷考試國外的學生考不過國內的學生,但是要實際應用,國內的學生比不過國外的。就像現在的大學生,英語四六級專四專八都過了,也不見得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
7 # 春風137932541
現在國內的孩子真是太累了!有事實說話,請看一名高三孩子的一天,早晨6點起床,匆匆忙忙洗涑10分鐘,吃飯5分鐘,然後整理書包,穿好衣服,6點半上學了。因為有的孩子家遠,中午在學校附近就餐,回到學校接著上下午課,因為還要上晚課,晚餐也在外邊湊合了,知道10點回到家,還有剩餘作業沒完成,有時就得常常12點。掰著手指頭算一算,高達18個小甚至還多。現在什麼人苦,我敢說孩子最苦啊!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是吃不好,睡不好,哪有健康而言那。孩子美好的時光就這樣度過了,哪個家長不心疼,可是無奈呀!看看國外孩子的過得多快樂,人家到了大學才開始真正去學習,這時身體都發育好了,吃點苦也沒關係啦!在這裡迫切呼籲中國教育體制的改革,還孩子們一個美好的童年,少年和青春年華!
-
8 # 三聯愛樂
其實國內教育與國外教育的差異,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德華人的育兒方式。以一個從小生活在英國的德國女孩為例,她雖然生活在德國,但父母仍以德式育兒方法撫養她。基本上是自由、開放、鬆散的。諷刺的是,過去這個著名的專制主義國家卻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讓我們看到還可以這樣養孩子。 她在德國結識的朋友基本上對孩子是放開不管。德國父母相信,獨立對孩子有好處。他們把孩子當作值得信任的有能力的人。德華人非常注重自立的價值,認為它能帶來更加成功的個體。把四歲的孩子送去上學,這種觀念讓德國朋友感到震驚。而對比中國,早早就為孩子要進入的幼兒園排隊,德國的父母會覺得穿著灰色的校服的孩子很可憐,就好像是被送進了監獄之類的地方。例子中的德國女孩,小時候斷然拒絕學習閱讀,雖然學校命令要學。她的媽媽堅持說,我的女兒做好準備時會學的,強迫她去學會將是一場失敗的戰鬥,而一個多月後她開始學。
在世界上,中國都以虎媽為主,父母大多數時候是嚴格、專橫的規則制定者,當然現在中國也有很多比較民主開放的父母,能夠對孩子給予足夠的理解尊重,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更有助於孩子的發展,拿德國教育來說,父母放手不管,孩子可以自主挑選中學,可以拒絕父母提出的各種學習要求(學鋼琴、學畫畫、學舞蹈等等)。而這樣充分的自由並沒有讓孩子步入歧途,原因很簡單,只要孩子安全,長大後孩子自己會丟棄那些壞習慣。禁止會導致反叛,而如果一個孩子沒什麼可反叛的,他所做出的選擇,其實更靠譜。
-
9 # 蟻哥小課堂
有個坊間傳聞,說國外修的最好的建築往往都是學府建築,而大陸最有排場的建築都是政府辦公樓或者銀行,可能略有誇張,但傳遞出一個資訊,大陸外在教育方面,肯定是有差異的。
教育是和社會文明密切聯絡的,社會越發達,教育也越發達。這裡的發達,不僅指物質發達,還包括精神,法制等體系的發達。教育絕不可能獨立發展,它受到所在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和制約。這裡面有深刻的歷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導致國內外教育有差異是必然的。而且,想要透過單純的模仿去解決差異,無異於痴人說夢。
-
10 # 如葉沐晨曦
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大陸與國外的教育存在如下差異:
2.國外注重因材施教,大陸“一視同仁”。國外會根據學生的長處揚長避短,因材施教,說來慚愧,這是我們孔聖人最早提倡的,可是我們後人沒有發揚光大,大陸教育比較重學習一樣的知識,考同樣的大學。
3.課堂氛圍啊不一樣。國外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師生互動比較頻繁,在大陸,除了小學還好點,你上任何學校看看,大部分是要麼老師問是吧?要麼死氣沉沉。
4.能力素質培養不同。國外比較重人的全面發展,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大陸重智育,只知道知識的傳授,不注重能力的培養。
5.課程設計不同。國外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課,活動課到處是,大陸重知識的學習,而不會如何運用,所謂高分低能就是如此。
大陸外的差異還有很多,我只說了幾個,不過隨著社會進步,相信我們的教育會變的越來越好!
-
11 # 暖南傾城
今天,中國的教育正處於這樣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滿足基本需求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所謂的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可是,究竟什麼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什麼樣的學校是好學校,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很清晰的答案。
中國教育需要高瞻遠矚,在科學發展觀的新視野中,重新認識、審視現代教育的功能和價值,超越政治本位和教育的經濟主義模式,構建面向未來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學。為此,需要思想解放,需要撥亂反正,需要理論創新。
中國學校的教育,離現代教育還有多遠
今天我們看到這樣一個難堪的現象:全世界的學校跟中國的學校面貌是很不一樣的。我們仍然深陷於分數至上、考試至上、知識中心、學科中心這種早已過時的陳舊模式,而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已經超越了這一階段。
舉個例子,中國和日本的高中生有一個專案,互派高二的學生到對方國家的普通高中學習3個月。我參與過這個專案的評價。
中國的高中學生到了日本感到非常驚訝,它的普通高中只有半天開課,下午全部是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棋道、劍道、花道、跆拳道等各種各樣的“道”;而且不分男女生,全部都要上家庭課。在日本高中家政課的課堂上,這幾個中國男生每人為自己做了一件小棉襖,這是他們終身難忘的經歷。
這涉及高中教育的培養目標,它不僅僅是為大學輸送人才,歸根結底,是為這個社會培養健全的公民。這不僅僅是政治意義上的,既要做一個好的社會公民,成為一個好的職業人,也要為未來的家庭培養好的丈夫和妻子,這都是學校教育的目標。這麼比較一下就不難認識到,在教育現代化的座標上,我們離現代教育還有多遠。
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就是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和終身幸福奠基,而不是一時的分數和考試成績。
真正對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和幸福有關的,是什麼?是健康的人格、準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行為習慣、自我學習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實的精神生活,等等。
如果我們的基礎教育將這些考試之外的有關人生和幸福的更重要的概念傳遞給學生,我們社會中的“宅男”和“剩女”是否會減少一些,教育與幸福的關係是否會更緊密一些?
忽視了人格的教育,學生能有什麼樣的未來?
古今中外,全世界的教育無不是以人格養成作為最重要的價值和教育的第一要務。
作為文明古國,中國教育的傳統是以人倫教化為核心的,培養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人君子。可是,我們今天的教育怎麼樣?德育優先、育人為本的口號也喊得很響,實際上卻已經把“人”扔到九霄雲外了,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只關注考試、考試、考試,分數、分數、分數。
因為所謂“應試教育”,就是這個意思——為考試而進行的教育。與考試、分數無關的就不教。很少有人關心你道德有沒有進步,是否誠實、正直,對人生社會有什麼思考,甚至連身體健康都不重要了。
以人為本的教育必然是人文主義的。人是教育的出發點和目的,學生不是為了其他目的、為了實現他人目標而接受教育;同樣,兒童也不是成人的工具。他本身就是目的!
蒙臺梭利就說過:“每個人都只考慮兒童的將來,沒有人關心兒童的現在。”我們經常打著為兒童未來著想的旗號,犧牲他們的現在。現在我們已經很清楚,兒童如果沒有現在,也就沒有未來。你把他的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都摧殘了,甚至連健康都損害了,他還能有怎麼樣的未來?
有一個大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對新生代的大學畢業生的特點做了一個概括:“有理想沒方向,有個性沒主見,有學歷沒學問,有知識沒文化,成年人未成人。”當然,這有點以偏概全,但是對特徵的把握還是很準確的。
我們培養的只是考試機器,內心是空洞的,許多青年人基本的處事能力、生存能力很差。高中畢業了,對社會人生感覺一片茫然;大學畢業了,還是感覺一片茫然,缺乏自立的精神和能力,出現了許多“啃老族”。
關於這一點,如果與國外以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的學生有過交流,就深有體會。
一個16歲的學生,在大陸大家都把他視為孩子,什麼都不會是應該的,什麼都由別人照料。但國外的學生不同,16 歲可以走天下了,所有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能獨立地處理、應付各種問題。他們的自信自立、行動能力和成熟程度,是中國孩子難以比擬的。
因此,人格完善、自強自立、遵紀守法等,這些與青少年成長密切相關的內容,其實是比學科知識、考試分數更重要的。
深圳有所實驗中學,它的目標很明確,學校的特色文化就是“人格教育”。這所學校的校長說,中學的目標不是培養拔尖人才,培養精英,那不是高中的目標;而是培養知識面寬、綜合素質好,有一定方向、特長、愛好的人。
我覺得這話說得很準確,因為中學只不過是人生當中的三年、六年這麼一個很有限的階段,是為今後漫長的人生做一些鋪墊,做一些準備。誰也不能預料他能走多遠,最後他能夠成就什麼樣的事業。
學校的目標是:“人格健全、學業進步、特長明顯、和諧發展。”這個口號提得非常好,也可以操作。首先,是做一個好人,做一個誠實、正直、善良、勤勞的人。事實上,一個好人才可能走得更遠。“和諧發展”其實也是一種人格狀態,手腦並用,身心健康,心智健全。
這所實驗學校每年有很多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也有參加香港、澳門的選美然後進入影視娛樂界的,也是一種成才的途徑;也培養了一些優秀的大廚。他們不是認為只有上大學才是最優秀的,在高中階段他們就傳播這種價值觀念,讓每個學生各盡其能,人盡其才,就是我們說的做最好的自己。
今天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缺了什麼?
今天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缺了什麼?缺了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缺乏公民素質、公民責任、公民能力的養成。
在低層次上,為什麼中國遊客在國外不受待見,被批評很多?是因為我們基礎文明的養成不行,有些人隨地扔東西,不排隊,大聲喧譁,在地鐵吃東西,甚至隨地便溺。在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中,現在的憤青特別多,不會用腦子思考,極易被煽動,到大街上打砸華人的財產,還號稱是在“抗日”。
這幾年經常傳來美國的頂尖大學拒絕中國高考狀元的訊息,為什麼?人家說得很清楚,我們培養的是未來社會的領袖人才,不要考試機器。如果你在高中從沒有參加過任何社會服務,沒有領導與組織能力,沒有服務社會的公益精神,這種人我們不需要。
不僅如此,當前教育的變質和異化還出現一種新的特徵,就是錢理群老師說的:我們的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他們所作所為基本都是對個人的投資,都是出於一種功利的目標。
清華大學的少年作家蔣方舟,當時是被清華破格錄取的,今年讀大三。她在去年清華百年校慶的時候發表了一篇博文,這裡是一些片段:
清華,憤青少,領導多,表現出來的都是高屋建瓴虛頭八腦的老幹部模樣。北大清華的學子一路都是教育和體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著同一軌跡,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鏈的底端。於是,大學成了掠奪政治資本的地方。有時,我看著他們滔滔不絕地在課堂、在會場說些“主流價值觀”的話,心想:“他們真相信這些,真可怕。”過了一會兒,又打了個寒戰:“他們其實並不相信這些,那就更可怕了。”
在這種功利主義的環境中,正在產生越來越多的只關心個人利益、口是心非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所以,在今天開展公民教育是一個很現實很有意義的目標。
為什麼許多中國孩子不太成功?
古希臘德爾菲神廟上刻著一句話,叫作“認識你自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自古以來的教育智慧,就是人的自我發現、自我實現。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非常清楚,教育的功能就是幫助人的自我發現和自我實現,做最好的自己。
世界各國無不把個性發展列為最重要的教育目標。
1989年《法國教育指導法》第一條規定,每個人所享有的接受教育的權利要得到保證,使個性得到發展,有利於個人進入社會和職業生活以及行使公民的權利。
2003年3月,日本政府以“培養開拓21世紀具有寬闊胸懷和堅定信念的日本國民”為宗旨,提出今後教育將致力於五個目標的實現,居於首位的就是“培養以自我實現為目標的自立人才”。
強調個性發展,是源於教育學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人的個體差異。人的個體差異是一個客觀存在,表現在性格、興趣、學科性向、智力等很多方面。
全面發展的目標是建立在一種假說上的,就是認為兒童是一張白紙,可以任人塑造,任人改變。但是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推崇的是相反的理論:每一個兒童當他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是一個獨立的自我。教育的目標就是要發現這個特殊的、特定的自我。
如同我們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教育的目標不是要把黃瓜、茄子都改造成為向日葵,而是使黃瓜成為好黃瓜,茄子成為好茄子。
這也是中西教育的一個重要區別。中國的家長、老師總是說,提防你的短板。可是,教育不是灌水。美國老師說,最重要的是發現並強化孩子最粗的“神經”,努力使之發展得更好,做最好的自己。他們關注的不是短板,是長板。
其實,古今中外優秀的人才都是個性突出的,在某一方面有強烈的興趣和專長,而且往往都是“偏科”的。在我們的教育中,總是求全責備,要求學生樣樣優秀,各門功課全優,這本身就違反了教育的邏輯。
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渴望成功,追求成功;但是,通往成功的通道究竟是什麼?
喬布斯的回答:“成就一番事業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做自己想做的事。”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為什麼許多中國孩子不太成功了,就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沒有聲音,沒有屬於自己特別的愛好,沒有自己特別想做的事。
很多高中生考大學時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學什麼;大學畢業了,還是不知道自己該幹嗎,接著讀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了,還是感覺一片茫然。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也是對人生和青春的莫大浪費。
學校透過“掐尖”讓學生都上名牌大學,算什麼本事?
必須明確,基礎教育的目的不是選拔少數尖子生,或者只面向能夠升學的學生,不是為了造就少數精英,不是以“狀元”為本,以優秀學生為本,也不是為了培養“人上人”,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義務教育更是一種面向全體兒童的國民素質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是非選拔性、非競爭性、非淘汰性的。如同一些學校提出的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國外的公辦學校,保證學生的種族和文化多樣性,是一個重要理念,不允許某一階層的學生“扎堆”,必須有富人有窮人,有白人有少數民族。因為學校教育就是促進族群融合、促進社會平等的一個過程。
當然,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組織教學的難度就大了。這是對學校和老師的考驗。你能夠轉化、改變學習後進的學生,幫助他提高,這才是好的教育。
古今中外真正優秀的教育家,都是致力於轉化問題學生、弱勢學生。你透過“掐尖”把最優秀的學生放在一起,都上名牌大學,算什麼本事?那是學生的本事。
當然,教育要適應每一個學生,面向每一個人,是有些操作性的層面。
我們現在教育模式是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就是大規模的集體教學,很難兼顧每一個人的獨特發展。
現在,我們的一些義務教育階段的優質學校,實行就近入學政策,要面對學生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這樣就出現新問題了。過去招收的都是高分學生,都是一個水平的,現在不行了,優秀學生吃不飽,困難學生跟不上,你怎麼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就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了。因材施教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很難的。需要在學校制度,培養模式等方面有所改變,提供靈活的學制和多樣化的課程,採取分層教學,實行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等,而不是統一模式、統一規格。
素質教育,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理論
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是改變嚴重的應試教育的弊端,開展素質教育。但是,為什麼那麼多年了,仍然是“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紮紮實實”的局面?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兩張皮”,素質教育成為唱歌跳舞、裝點應試教育的“美麗的花邊”?素質教育為什麼難以實行,我們的理論是不是出了問題?
的確,素質教育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理論,它是20世紀90年代一線教師為抵禦應試教育提出的一個工作性的口號,本身缺乏理論內涵和構建;時至今日,很多人都說不清素質教育究竟是什麼。
1999 年國務院的將素質教育定義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樣兩個能力,但還是沒有解決問題,素質教育怎麼能沒有人格養成、培養公民這樣的內涵呢?
因此,矯治應試教育弊病,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學,我的回答是:應當從素質教育走向生活教育,建立“為生活做準備的教育”。
目前,不少學校的校園文化經常出現“生活教育”這個概念,包括雲南提出的“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但是,有些學校將生活教育理解為生活常識、生活能力的教育。這跟陶行知所說的“生活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剛才講到,陶行知根據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哲學,在20 世紀20 年代創造的“生活教育”理論,是一個民族的、現代的、科學的、大眾的教育哲學,它是涵蓋教育基本問題的頂層理論,不是叫兒童生活自理,自己穿衣服、繫鞋帶,當然也包含這個。
應試教育的哲學基礎是知識本位、學科中心的,教育方法是死讀書、讀死書,教育與生活脫離、學校與社會脫離、書本與實際相脫離,兩耳不聞窗外事,考試至上、分數至上。
以人為本、兒童中心的教育必然是生活本位的。生活教育的哲學,就是要改變這一切,要重新建立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的聯絡。
生活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為生活做準備的教育,有的地方叫“為18歲做準備”。
18歲以後,學生走上社會以後,有多種多樣發展的可能性。他有可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夠走多遠,誰也不知道。教育就是要為他的人生奠基。
生活教育的核心就是這麼一個概念,操作方式就是圍繞青少年生長的實際需要進行教育。這當然不只是為了升學和考試,而是重視教育的實用性、適切性,是一種民主的教育、活的教育和有用的教育。
陶行知說,來自生活的教育,依據生活而教育,為生活的向好向上而教育,就是這個意思,不是死讀書、考試至上、分數至上。
我想講幾個例子來說明什麼是好的教育、有用的教育、生活教育。
河南省信陽市的光山縣是革命老區,國家級貧困縣。我們瞭解了它的農村職業教育,令人十分意外,他們開闢了新的方向,發展了外向型的職業教育,為南韓、日本、俄羅斯輸送青壯年勞動力。
原來他們也是做專業培訓,電工、瓦工什麼的,後來發現人家不在乎這些,因為到了俄羅斯,到了南韓,他不一定到那個行業、那個崗位,是沒法事先一一對應培養的。到了那個行業、那個崗位,人家會進行技能培訓,不需要你培訓。所以他們不要什麼專業,只要身體健康、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勤勞苦幹,符合這幾項就行了。
也就是說,你只要是一個健康、文明的人,勤勞肯幹,就能走出去了,外向型收入也比在大陸打工高很多。我覺得它這個職業教育很成功,各方都很滿意。
廈門大學畢業的張芳,她創辦的“五齊職業教育學校”在廈門市島內外擁有20個教學點,她的目標就是幫助流水線上的女工改變人生,幫助她們成為“文員”,就是辦公室的文職人員。收費也不低,3000塊錢一期。她提供一些職業教育的內容,學會打字和使用辦公軟體等。
但是,後來她意識到用人單位最看重的不是這些,是什麼?是乾淨整潔,善解人意,勤快認真,做事有條理,辦公桌、抽屜都整理得乾乾淨淨,等等。辦公室文員最需要是這些基本素質,至於其他的技能可以在工作中慢慢培養。
她的這個哲學改變了很多女工的命運,培養她們閱讀、學習的習慣,開闊視野,提升氣質。這與我們所講的職業教育不太一樣,但它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來的。
吉林省的撫松縣是一個貧困的農業縣,沒有好的教育資源,難以在高考上與別人競爭。他們在尋找這麼一個農村學校,怎麼為學生提供能夠走向未來的人生。
他們實踐生活教育的理念,教育目標是“為18 歲做準備”,“當提供適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讓孩子來適應我們的教育”。
具體的做法是以閱讀促進教育改善,透過鄉土化的有根的教育,培養農村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習能力、生活能力、公民意識。將那些缺乏良好習慣、行為粗野的農村孩子培養成“語言文雅、行為儒雅、情趣高雅、心靈美雅之人”,培養他們閱讀的習慣、人際交往的能力、表達能力、自信心等。這些才是農村孩子走向社會、安身立命的“通行證”。
這是對教育的一種非常到位、非常深刻的理解。面對未來,最重要的還是人自身的發展。你是具有學習能力的人,具有適應能力的人,具有創造能力的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
12 # 方立在加州
作為一個在大陸讀到博士的大學教授,美國教過週末中文學校的小學生、中學生,英國和美國教過大學生的講師,女兒曾經在中美之間穿梭讀書的母親,做過中外教育對比之類課題的學者,我見到這個問題就有點“興奮“。
這個問題很大,國外也很大,一個國家就可以寫一本書,我只想說個小點,以女兒為例,說說女兒在中美學習的一些小點。
相比大陸,美國的小學教育給孩子很大的空間和自由,啟發孩子,尊重孩子的個性,保護孩子的創造性。
美國老師尊重孩子,在那兒,她Sunny自信。記得在北卡學前班(K)時,學校有活動,結束後她給老師請假了一會兒,帶著我從學校的校長見到美術老師、圖書館員,一一介紹給我,只是想讓我認識這些她喜歡的人,也想讓他們認識她可愛的媽媽。跟在她的後面,我感慨萬千,自信的她,像個小小外交官,那個上海幼兒園中膽小、愛哭的孩子哪兒去了?在我們的斥責文化下,以謙虛使人進步、驕傲讓人落後為左右銘,女兒在上海很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在美國,在老師的不斷鼓勵下,她認為自己是最好的(I am the best ),儘管這些鼓勵有時太誇張了。
女兒在國內時,上的是上海的公立小學,作業經常做到晚上十點,幾乎每天有試題,手慢的她常常做到晚上十點。有時我恨不得幫她做,於是我成了以前我鄙視過幫孩子做作業的家長。語文、英語老師要求把字寫好,數學老師要求用尺子劃線,她做不好,一次次返工,其實我覺得已經很好了,她說沒有達到老師要求,好強的她經常做到很晚,有時壓力大得直哭,罵自己笨,有一次甚至說:媽媽,天天做作業,沒時間玩,這樣活著有什麼意思?七歲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我心痛不已。
現在她在美國剛上六年級,在當地一所幾乎最好的公立小學,前幾天開學,我去開家長會,老師講及作業,一天的作業工作量是一個小時,其中半個小時是閱讀,週一到週四有,週五交,週末沒有作業。她說好喜歡做作業,停不下來地讀書,寫研究報告和專案。
上海更多的是題海戰術、寫多少遍生詞,美國的寫作、研究、專案比較多,或許個體差異性,但對我女兒,她更喜歡後者。
在上海,可能因為獨生子女的緣故,老師們擔心孩子安全,課間活動時間,要求教室在樓上的高年級學生不要下樓,甚至有小班長盯著,這不符合孩子天性。美國則是怕孩子成為書蟲,女兒特別喜歡讀書,結果多次被老師趕去操場。
六歲時女兒回國讀一年級,二年級回美國後,有了中美對比心得的她,寫了一首詩(中英文的):
我是一隻小鳥
我是一隻小鳥。
在美國,我是一隻自由的小鳥,一隻 可以飛上天的小鳥。
在中國,我是一隻籠子裡的小鳥。
把我從籠子放了出來。
正準備海歸的爸爸,看到女兒的這首小詩,頃刻淚奔,最終決心留在美國。
美國教育的弱點也很明顯,數學基礎太差等,就不說了。
當了幾十年校長的父親看了我女兒在美國的學習生活後說:在學校的時間這麼短,作業又這麼少,這樣能學到什麼呢?我不信,難道美國的老師有多會講課,這麼短的時間能讓學生學到足夠的知識?
可是,正因為父親擔心的作業少,女兒讀了不少書,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去年以來她迷上希望神話,借閱了厚厚的多部,問我問題,讓我這個大學修過西方文學的中文系博士汗顏。她記得住很多細節,自已還動手做了每個神的武器。自此,在博物館看雕塑、油畫時,她自然成了家裡的專家、講解員,我們只能洗耳恭聽。
-
13 # 文藝推書坊
我覺得大陸教育和國外教育各有千秋,各有優缺點,這世界很多東西都是各有千秋的,比如聯通和移動。反正我覺得這些差異性,是不可能沒有的,也只能各自吸取優點來彌補不足。
大陸教育雖然屢造垢病,但它也有可取之處,比如提高了我們的整體素質水平,外國教育雖然聽起來極好,也有很多優點,但你總不想你以後的孩子連個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出吧。
-
14 # 大雷教育雜談
要談國外教育和大陸教育的區別問題,這個“國外”更應該稍微具體一些,傳統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中國教育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教育的對比。
首先應該是文化差異,千百年的文化積澱或者說形成的傳統和模式是不一樣的,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積澱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底蘊,多年的封建統治一方面發揚廣大了這種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技術革新方面的發展;而西方國家歷史較短,遷徙、戰爭的持續,更讓他們注重發展適應社會,改造自然的能力。
其次是中國教育崇尚禮法,先教孩子做人的道理,教學方面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廣泛性,極力拓展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空間;西方教育崇尚自由和個性發展,更加尊重人的發展規律,學愛學的,幹愛乾的,教學方面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學以致用。
再次中國教育受到傳統和條件的限制,教學方式上多是灌輸式教育,靠學校安排課程,老師安排教學內容,學生多是被動的去接受;而西方教育多是探知性教育,給你提供探索問題的充分條件,讓學生去研究和發現問題,更注重孩子求知意識和探索能力的培養。
再次不得不談篩選方式的影響,中國學生為了考入一所好大學,高中階段往往成了最重視的學習經歷,學生為了取得好成績,不得不培養自己的應試能力;而西方因為入學門檻低,學生更把精力放在了學習專業和培養工作能力上。
最後想談的是有對比就有差異,存在就是合理。不是說互相學習就可以彌補的,也不是說中國學生去了國外就能適應國外的學習,這個變化受到傳統和國情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
15 # 李先森旅行筆記
首先,必須強調“差異”並不等於“差距”。
先來講一個故事,也是我曾經看到的觸動比較大的故事吧。
大人:那不是我的孩子,我只是初次見到他而已。
大人:在德國,任何一個成年人都有義務讓每個下一代變得更好。
上面的這個故事可能是個例,但是確有其事發生。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在教育的觀念上,我們現在可能還更加註重對自己孩子的教育,而一些發達國家會有一部分人願意為了更加長遠的發展而重視整個民族的興盛。
這是差異性其一,是在教育的理念上,但是要強調的是,“差異”並不等於“差距”,不管是關注他人還是關注自己的孩子,都有相應的優劣。
其二,再次強調“差異”並不等於“差距”。
前面也有播放過記錄中國的中學老師去英國的中學當中任教的紀錄片。剛開始學生都很難接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最後的結果表明,兩種教育方式形式不同,但是最後的差距並不大。
所以有差異是必然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差異,才使得我們在進行教育體制完善的時候有更多的優秀案例可以參考,何樂而不為?
-
16 # 每日看教育
一個是花朵,一個是種子。
一個講正規 一個講實用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區別就在於中國教育嚴謹,而美國教育自由。
但恰恰華人的犯罪率要比美國高得多。因為他們給了學生犯錯誤的權力,家長老師不應該剝奪學生犯錯誤的權力,否則會讓學生感到很壓抑 .中美兩國文化歷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異。很多人認為中國基礎教育紮實,美國一些教育學者也在呼籲向亞洲包括中國學習基礎教育。
“數學神童”與 “數學白痴” 先看華人怎樣教育小孩。很多人認為,小孩像個空瓶,吸收能力特別強,於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往裡灌輸知識。教其背唐詩、誦古訓,儘管他們不一定理解,但先讓其被動吸收,然後慢慢消化,最後將這些知識融匯貫通。
美華人儘量讓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透過讓其接觸大自然、認識真實世界,建立認知基礎。多讓幼童用五官感覺大小、形狀、顏色、質地,用心去體會數字的意義,而不是隻獲得正確答案。他們認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樣抽象地學習,只有用真實世界的印象建立邏輯思維。
中國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 3+4=7,將乘法表背得滾瓜爛熟,但那只是鸚鵡學舌。也許有人要問,小孩在玩中能學到什麼?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在觀察他10個月大的兒子時,發現孩子老是把麵包撕成碎片往地上扔,並且非常專注地觀察麵包的落點,小孩丟東西的行為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可很多父母在揀起這些東西時,會告訴小孩你不可 以再亂扔東西,卻很少去想小孩扔東西的動機。皮亞傑發現那可能是小孩在探索和學習萬有引力的過程。為什麼麵包會落下去?氣球會浮起來?牛奶會流出去?小孩都在認識、體會這個世界。
-
17 # 莉蒂亞
作為一名中學生的家長,我的孩子也會經常和我說起其他國家的教育之樂,言語中甚是期待。為了幫助孩子充分了解國內外的教育實況,利用孩子的暑假時間我專程帶她去了一趟澳洲,並且專程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陪她去了一趟悉尼大學,從其國家文化、學校的教育理念及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對孩子做了一個全方面的知識普及。同時我也透過這次的學習總結出我們國內教育和國外教育的基本特點存在的幾點差異性。
目前我們國家的教育制度的基本特點:
1、 學校教育制度
(1)義務教育。小學和中學的學制主要是“六三三”制,義務教育階段的學制主要是“九”制,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是中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主要包括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職業教育體系的重心是中等職業教育。
(3)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在層次上分為專科、本科和研究生。近年來,不僅高等學校擴大招生,部分高等院校還合併,並且透過“211工程”、“985”計劃等行動而加強重點高校的發展。中國高等教育正在向高等教育大眾化邁進。
國外教育的基本特點主要可以分為三類:
1、 學生對其所學的知識必須要有興趣和激情,這是國外教育的一個主要特點。學校為其提供發展的平臺和機會。
2、 教育不僅只是讀書,還包括經常的本校、異校之間的學術交流,甚至是出國留學。這也是其第二個重要的特點。
3、 國外的教育很重視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在學習專業知識之前通曉人類各種基本知識型別,為今後的專業學習指明方向;幫助學生髮展遠大理想和抱負。
-
18 # 那是怎樣的天堂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於人文思想而展開的,從小開始培養人的實踐和分析能力。鼓勵思想的自由,並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教師起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好像朋友一般和學生一起去探討問題,對於學生的疑問,經常一指圖書館,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資料,自己做出判斷,儘可能的不去影響學生的自主思考。歐美國家的小學生常做的家庭作業就是實驗報告,你研究了什麼,怎麼做的,觀察到什麼,有什麼結果和結論,參考了哪些文獻。.
.研究的物件和問題很小,常常只是一支鉛筆的滾動,糖和鹽的溶解等等什麼的。(重要的不是大和小,而是方式方法!)。它最大可能的保護了人類創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我認為,人類之所以在這個世界處於統治地位,就是因為人類的創造力!人類創造工具並使用它,已知的生物中,只有人和黑猩猩有創造工具的行為)這也就是為什麼近代和現代絕大多數發明和發現出現在西方的主要原因。同樣,它也有缺點,有侷限性。它注重分析,缺乏綜合思考能力的培養。分析就好像一條射線一樣,確定了方向,就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很少去反思出發點;它"喜新厭舊",重視個體的創新,常忽略個體對已有知識的累積。美國教育部長也說:"我們國家的教育是徹底失敗的,我們把人教成了肉機器",就是出於西方教育缺乏綜合思考能力和橫向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說的(橫向思維--人與電腦的根本區別,例:有十塊錢和一塊錢,拿哪個?答拿十塊或拿一塊的,即縱向思維;答都拿或都不拿的,即橫向思維)。
歷來中華教育的主體是透過儒家思想表現出來的。因為儒家有"忠孝"的思想,所以當權者就把教育工作主要交給儒家來負責,以便有利於統治,而國家行政是否也以儒家思想為標準,是另一碼事。(漢、唐、皆是"內用黃老,外尊儒術";宋朝尊敬文人,但不以儒家為唯一的行事準則,不然那些常開皇帝玩笑的大臣按儒家思想早就該被"咔嚓"了;元朝是外族入侵,血淚斑斑;明朝遵循的是程朱理學,只是儒家思想的分支;不在這裡討論最一無所知最令人痛恨的滿清,以免破壞好心情)這種教育注重綜合,講究內在,對已知的知識不斷累積,故有"溫故而知新",又善於多方位的進行思考,"功夫在詩外"就是這個意思了。它的不足之處就是對思想的自由有一定的禁錮,使人缺乏創造力和,條理性、系統性不強,不夠精確,學生往往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認為已經瞭解了事物的總綱,其他的也就那麼回事,不肯腳踏實地的研究分析事物的細節。這也是宋朝之後再沒有什麼大的發明、發現出現得一個原因。
近代中國的教育經受了西方教育方式的衝擊,出現了對立並存的情況,或者說,這是中西方思想的一次強烈碰撞,教育方式的不同只是其中差異的體現。故有"以夷制夷",有"拿來主義"。堅持自我,也是一條路,在臺灣、在東南亞,都有使用中華傳統教育而非常成功的例子,他們一貫堅持德育,同樣培養出很多優秀人才。(培養出大多優秀公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不是鳳毛麟角的出幾個名人或科學家,國家是否強大,取決於大多數國民本身的素質。)但是中國現行教育體制問題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大學階段,其素質教育的本質還是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學生更多的還是一種應試的形式。
-
19 # 使用者94033667828
大學畢也兩年了,回頭看現在的國內教育模式,確實改革很大。從小學到高中各門學科都有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的嚴密,更加的符合社會進步的需要。教科書中每篇文章,都經過了專家的討論;每一道數學題都經過了專家的論證;每一個物理知識都經過了生活的檢驗。有人說有些東西學了沒用,大肆批評中國的教育模式。可是,不去學怎麼知道沒用呢?我們的教育模式注重的是個人的素養,如果每個人都是大學畢業,那麼國家的整體文化素養也會有很大的提高。/storage/emulated/0/sogou/.expqutu/cache.png
國外開放式教育看似很輕鬆,實際上,畢業後,好的學生會發展更好,差的學生更差,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這或許也是導致國外貧富差距的原因吧。
究起根本,大陸教育和國外教育各有各的優缺點,也就是存在即合理。
-
20 # 瓦舟
首先歷史政治原因,國外特指西方發達國家,也就是我們體制認為的資本主義社會,唯心主義,注重個人意識,國內體制,社會主義,注重集體主義觀。這個歷史意識問題或多少一直影響著我們。所以中國教育存在個人服從集體,個人要保持與集體一致。西方強調個性差異,教師會根據孩子不同的個性與能力安排活動,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獨特的個體,這是人口數量的歷史問題決定了教育方式。
其次,隨著國內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獨生子女的政策,父母受苦的經歷,中國出現了“小皇帝”一說,家庭教育的寬鬆放任寵溺,出現了富二代官二代留守一代等等問題。但是現在80後90後一代的教育方式,更趨於理性化,讓孩子獨立自主。而西方歷來家庭教育是讓孩子獨立自主。
目前學校教育方面,國內學校教育是以表揚和批評為教育方法,教師大多采用橫向對比的方法激勵孩子,比如小紅旗、成績排名各種獎狀證書等方式;糾正不良行為時,採取榜樣的力量,批評對比有缺點的孩子。西方學校教師對孩子一般不當眾表揚也不批評,原因是,當眾批評或者表揚孩子會刺激其他孩子,西方教育注重孩子個體的縱向發展。
總之西方的教育是將一個孩子培養成能獨立生存、能獨立思考、崇尚自由、熱愛生活、具有某些技能的人;而大陸教育就只有考試、分數,證書獲獎,因為在中國當你成年後,存在就業壓力,生存壓力等等壓力,西方相對福利體制好些。。
大陸教育和國外教育有區別產生原因實在太多。內在是觀念,外在是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
回覆列表
大陸和國外在教育模式上是有差異的,是因為各自的國情不一樣,我們不能崇洋媚外的說國外就很好,我們就不好,應該是各有各自的優點和好處。
在華人口多,學生人數明顯比國外的多,每個班級的人數也多,特別是初高中的人數三十四人,國外的是小班化管理,能夠做到對每個學生都照顧到,個性化教學明顯。
國外的教育注重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實踐的求生能力,很多時候都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到了十二三歲就放孩子獨立,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孩子最終都是要靠自己生活,國外這方面做的確實很早。在國外,母親總是會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興趣愛好,雖然沒有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也能遠遠的感覺到孩子是安全的,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不會強加干涉孩子的自由。但是太過於“放養”的後果是孩子玩性大,就會很晚回來,泡吧,喝酒,早戀,這些問題嚴重,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還沒有那麼強的時候,父母也應該適當的約束。
另外國內外的教材不一樣,國外的老師上課都很少按照課本上,按部就班不是他們的風格,書的內容學生需要自學,上課老師注重的是演講,將枯燥的理論形象生活化,生動化,這就是為什麼競選美國總統之類的也要演講,他們注重的是口才和說服力,從小就鍛鍊孩子自我表達的願望。
近幾年,中國的教育借鑑了很多國外的教育模式,只希望今後的早教和大學教育能更上一層樓。
說實話咱們中國的教育真的是太壓抑人性了,中國的小孩子每天的任務就是學習。家長灌輸的思想就是如果不好好學習,那以後就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大學以後就找不到好工作。反正就是一連鎖的反應,所以中國的孩子就必須要努力的學習,尤其是高中的時候。即使學的和個傻子一樣,可能也考不上大學的。但是國外就不一樣,家長老師都是散養,即使你學不學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國外的人們就不太在乎學歷的,但是中國的就不行了,學歷就是敲門磚,沒有高學歷那真的是不行的。
而且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是告訴我們上了大學就怎麼怎麼樣了,反正就是沒有中學的時候辛苦。但是上了大學之後截然相反,我們現在的大學和高中並沒有什麼區別的。國外的教育就是小時候的盡情得玩,上了大學以後就才開始學習的,
國內教育也被很多人稱為應試教育,是一一個規定的標準去評判所有的學生。而國外的教育,在重視學生成績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自由發展,他們會尊重學生們興趣愛好的選擇和培養,對於不同的學生評判的標準也各有不同,只要能在自己的領域有所成就,都是好學生的表現。
這一點是中國和外國教育最大的不同。
這一點的不同也導致了大陸教育的嚴謹,這對學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很多學生年紀輕輕就開始揹著書包,在沉重的作業壓力下,天天晚上熬夜看書寫作業,父母還要陪著監督,批改,指導。這不僅讓孩子辛苦更讓父母辛苦。
而且,作為美好的童年,卻沒有應得的時間去玩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多的只是在被動的學習,沒有主動性。老師給你們灌輸知識,你就被動的接受,沒有互動的過程讓學習顯得極為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