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當代金聖嘆
-
22 # 真巧03
新能源汽車發展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階段性的現象不能完全代表它的整個發展歷程!
任何事物發展都會出現短暫爆發,然後接受市場考驗,經受不住考驗,就是會有一批廠商退出競爭,這個時候,它就是會出現所謂的“滿地狼籍”“一地雞毛”的現象,菜市場如此,房地產難道不是如此?
但即便是這樣,菜市場該存在,還是要存在,該發展的,還是要發展!房地產也是同樣的道理。
至於新能源車,目前只能說暫時以電能取代化石能源是人類較為“實際”務實的選擇,但並沒有說國家就停止了其他相關新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利用。
作為草民,往往是井底之蛙,只看見巴掌大個天,就哇哇亂叫是不對的。這跟當年大清那群用馬拉火車跑的愚夫有什麼區別?
一句話,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會經歷一段曲折的成長過程,在它成長成熟之前,說什麼的都用,燃油車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但符合人類基本利益,和新生事物發展規律的東西,你就再嚷嚷,它還發展還得發展,畢竟這玩意背後是國家和N多資本家成千億百億的真金白銀往裡砸,那麼巨量的資金,就再是塊難啃的骨頭,也能裝上輪子讓它自己跑。畢竟著個世界要找一種真正的魔法,大概也只有“錢”了,錢往哪裡走,哪裡就必然發生改變,連鬼都能砸聽話的玩意,更何況一個車了
-
23 # 時間還有些
很有可能,資本把錢賺的盆滿缽滿以後就要跑路了,各種優惠一旦取消誰買誰韭菜,現在歐美國家的充電費用已經直追油價了,不信可百度
-
24 # PSP123456www
會達成一種新的平衡,油電車共存的狀態。但是,很多中小電車廠會倒閉,就像當年網際網路經濟興起,最後能存活的就幾個巨頭一樣!
-
25 # 星靈行者
什麼情況下算一地雞毛,有沒有標準?
新能源汽車肯定是未來發展方向,肯定會取代傳統燃油車,這個大趨勢不需要質疑。
只不過傳統汽車產業鏈實在是太龐大,利益人群也太龐大,所以罵新能源車的人也很多,導致大家以為新能源車不行。
其實看看美國和歐洲最近推出的幾個法案,美國拿出4000億美元補貼新能源,歐洲準備拿5000億歐元補貼新能源,中國更是很多年前就在補貼新能源,就可以看出,新能源是未來兵家必爭之地。
新能源汽車不會是電動車一統江湖,但電動車會是主流,插電混動、燃料電池、合成燃料汽車也會有一定市場空間,甚至燃油車也會有一部分作為復古高檔玩具保留。
電能在中國確實是以煤炭發電為主,很多人攻擊電動車不環保就是以此為理由,但中國已經全面限制新建燃煤發電廠了,光伏、風電、核電等新能源發展非常快,已經有個別省份新能源發電量超過了化石能源發電量,用不了幾年新能源發電就會佔比超過煤電。而且就算是煤電發電,也因為是集中式、大功率,有專業處理裝置,環保效能遠高於分散的汽油機。
再就是有說鋰卡脖子的,中國其實鋰儲量還可以,過去鹽湖提鋰技術還沒成熟,隨著技術成熟、產能釋放,鋰的問題不大,甚至不用鋰的電池也有很多,不用太擔心。
總之,新能源汽車已經勢不可擋了,那些唱衰的要麼沒好好研究,要麼就是舊利益鏈條上的人。
-
26 # 智者水滴VT
從嚴格定義上來說,以電能為動力的車不叫汽車,也不叫新能源汽車,應該叫電動車。傳統意義的汽車,指的是以汽油或柴油為能源的內燃機汽車,在這個基礎上,以其它清潔環保能源取代汽油和柴油為動力的汽車,才稱之為新能源汽車,比如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相比汽油和柴油車,新能源汽車尾氣排放汙染小,對環境汙染和空氣汙染較小。其實電動車最大的優勢就是環保,因為沒有尾氣排放,城市空氣(特別是大城市)的空氣質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如果現在的電瓶車在技術上有所突破,那麼取代燃油汽車還是很有希望的。只是在目前來看,電動車的發展還是任重道遠!
-
27 # EDA江田精機
大機率事件,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就像當年的光伏和風電。來勢洶洶,去時
-
28 # 海納百川chenhui
燃油車是必將被淘汰的。目前新能源跟很多其他能源一樣,比如電能、核能都還沒有發展到頂尖的程度,這導致效率太低,汙染嚴重,電能跟核能現在處於瓶頸期,一旦突破能源車充電5分鐘,核能可以無限執行,那麼真正的能源時代就將開啟,大家也就不用糾結電動車還是燃油車哪個更好,但是這個過程是痛苦的,環境汙染已經讓地球不堪重負,科技發展帶來的陣痛可能會讓我們萬劫不復。
-
29 # 椹澗的農民
新能源汽車不會一地雞毛,而且會發展的很好。許多國家已經出臺了停止銷售油車的最後時間表,歐洲許多國家停售油車的時間都在2030左右,中國海南省也明確2030停售油車;因此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各國政府的共識。當然新能源車完全取代燃油車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雖然新能源汽車會有一個好的未來,但是一部分製造新能源汽車的公司有可能最後會一地雞毛;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特斯拉2021年銷售了近100萬臺新能源車,淨利潤350億人民幣;但有許多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汽車銷量一直很少,一直在賠錢,而且只會搞營銷,在技術上的研發少的可憐,只會抄襲。有些朋友也許會說特斯拉開始也是賠錢的,對,特斯拉一開始是賠錢,但特斯拉在技術上一直在創新和拓展,許多新能源車的專利都是由特斯拉發明的;技術創新和好的產品才是根本,才是最好的營銷。希望中國新能源汽車公司都有好的前景,不要最後落得一地雞毛。
-
30 # 勇敢的香瓜GA
記得四五十年前就有電動車當時大街上公交車頂上有兩個大辮子搭在兩跟電線上時不時的還掉線,隨著石油發展這種電車基本都取消了,如果遇到天災人禍停電這種電動車就是個鐵疙瘩屁用沒有。
-
31 # 金中7005
現在的新能源就一電瓶車
無論用18650、21700還是4680的圓筒電池從本質沒有太大變化。
-
32 # 產業經濟研究
新能源汽車到底會不會一地雞毛,這個問題頗具爭議,從哪個角度看都有無數理由,都能說服對方。
最近看到幾年前很多人都預測到了俄烏戰爭,原因竟然是歐洲有幾萬億元無處投資,所以資金要尋找能夠盈利的機會,沒有機會可以創造機會。
雖然這個解釋頗具爭議,但理論上確實說的通,在歐洲已經完成建設,無處投資時,打碎一箇舊世界,再去建立一個新世界也是一種現實。
世界經濟發展絕不是簡單的上下,而是不斷的波動,在低谷期,預期減弱,大家開始使用新技術,新能源,新的創造也開始出現。在繁榮期,預期加強,很少有人願意放棄豐厚的利潤,去改變自己。
新能源汽車也是一個新生事物,他的誕生絕對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只要是他能夠做出來,哪怕有再多的缺點都不怕,因為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對新事物感興趣的消費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能源汽車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汽車行業遇到瓶頸的一種選擇,新人不走老路,新能源汽車被所有人認可之時也是她成熟之日。
-
33 # 小強隨手記
只會越來越好。
第一因為石油要存起來備用,別因為大陸很安全就以為不會有戰爭,看看外面,再看看我們周圍,臺海,南海,黃海,印度,誰知道對面哪天腦袋抽抽就幹起來了。
第二因為經濟需要,外面打得亂七八糟,出口受影響,中歐成長還要時間。房產經濟暫時到瓶頸不太好推了,需要換個產業來繼續。剛剛好電車成熟了,油車方面法系,韓系,美系已經邊緣化成功,日產已經掉了一小半,就剩兩田,大眾還在撐,把他們市場份額再打掉一半下來,整個產業鏈發展的光景想想都很美。
第三就是國家要做帶頭人做大哥,碳中和的目標不能丟,電能的品類就會越來越多,要提前找好地方消化形成產業鏈,越大越好。
所以你會看到各種政策補貼,倒逼著新能源車最新迭代,技術發展會越來越快 ,越來越好。
-
34 # 老了的劉602
最後是什麼時候?時間足夠長的話,所有東西都是一地雞毛,連雞毛都沒有。但題目所說的最後顯然不是那個最後的最後,而是可預見的最後,是看到了一地雞毛才稱為最後的那個最後嗎?那我告訴你,不會有一地雞毛。
-
35 # 泰聰明
我覺得會,除非解決電池衰減問題,通常一臺電車只能開5~6年,在電池保養特別好的情況下,也就8年。就像iPhone,衰減到80%以下都出現跳電問題。剩餘個30%直接關機了。手機電池也是鋰電池。電池原材料做不到不衰減的。
-
36 # 通翰齋
氫能源車來了!氫能源車來了!你不用等,豐田氫能源車進入中國了,不用一千萬!也不用五百萬!只要79萬!只要79萬!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絕大多數地方500公里內能找到加氫站,不是在加氫就是在加氫的路上!對你沒猜錯,每公里不是一百塊!不是50塊!只要接近兩塊費用!千萬別錯過,豐田不是賣十萬輛!也不是賣一萬輛!全國限量50輛!你沒看錯是限量50輛!千萬別錯過!不用等馬上就可以擁有!
-
37 # 駭客無芯隨百鷗
以前也有人覺得馬車不可能被汽車替代。
問這個問題的人應該就是知識匱乏,對國家戰略四個字理解不清晰。對於電網潮汐、水電站、風電的棄電、光伏的棄電、儲能、鋰電、鈉離子電池等基本都沒了解過。
不懂是正常的。
不懂在這個資訊年代都不知道去關注和了解,基本註定這個人這輩子就那樣了——趴著,持續趴著。
-
38 # 長期禍害澳洲人民
一地雞毛是必然的過程,而不是終點。
目前這麼多品牌,死掉一半,算不算一地雞毛?更遑論還會有更多的新品牌加入進來。
但是,只有經歷過大浪淘沙,生存下來的才是強者。
-
39 # 11讓自己更快樂11
可以很明確的說,新能源汽車會死一多半,留下幾個頭部企業,應該絕大部分還是傳統車企
-
40 # xlp7766
何止雞毛啊,鴨毛、鵝毛都得上,坐地就毛鴨子了。
回覆列表
新能源車不會,因為新能源車還沒有發明出來,或者說還沒生產化。比方氫能源車,太陽能車。還有用水分解,能反覆利用的車。你可能說的是電動車。那一地雞毛是必須的。因為有補貼。或者說,不是完全市場化的行為。所以都在騙補而不是想方設法去攻技術。所以,一定會一地雞毛。我最擔心的是電池報廢汙染環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