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41 # 拙夫

    農民種地過去是為集體,並按照人七勞三的政策進行分配,既體現了多勞多得又照顧了人口成份。現在農村實行的大包乾,農民幹多幹少直接跟收入多少掛鉤,常年勞動在土地裡。勞動的時間和強度與農業的季節春夏秋冬緊密相聯。工廠的工人堅持的是八小時工作制,報酬是工資制,根據工種,技術含量等因素劃分工資標準,強調的也是按老分配,工廠的工人與農民一個根本區別是工人是退休制,而農民在中國目前只有少量的養老補貼,沒有退休。國家正在實行的養老保險制度在農村還沒有完全實現!

  • 42 # 人在旅途15160

    農民種地是給自己幹,工人幹活是給企業幹。

  • 43 # 米米19650

    這個問題很簡單工人在這個問題很簡單,工人在上班,農民也在起早貪黑的工作,種地一樣是工作就是人的身份不一樣,大了一個是農民,一個是工人,所以農民他就得不到退休,他永遠是農民,辛苦辛苦,這就是不平等

  • 44 # 桃王

    農民種地和工人在工廠上班都是出賣勞動力,但農民靠天吃飯,必須用糧食作物換錢。工人是拿月薪。農民勞心勞力,工人只是出點力。農民成天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四十多歲就像五六十歲,工人在室內幹活,不風吹日曬,四十多歲看上去也就像三十多歲的樣子。農民如果不交養老保險,老了是沒有保障的,而工人是有退休金的,沒有後顧之憂。農民沒有退休這一說,六七十歲仍然在辛苦勞作,工人到了五六十歲就可以安享晚年了,你說,這之間的差別大不大啊。

  • 45 # 塞北的雪tO8p

    區別太大,六七十年代一個單身農民沒有任何負擔在地裡幹一年的活年終能得一百多元錢,而一個工人一年能得四千多元錢,這不是區別嗎?所以那時候工人農民沒法比,而且現在農民老了每個月一百多元錢,一年一千來元錢,而工人老了一年四到五萬元錢,有天淵之別更無法比了。也許這就叫區別吧。

  • 46 # 冷熱不均

    現在沒什麼區別,新時代的農民,既是種莊稼的也是工作的。農忙在地裡,農閒在工廠裡。改革開放以前,農民就是農民,工人就是工人。區別不只是身份,而是差別!

  • 47 # 湘江評議

    工人農民都是普通勞動者,靠雙手幹活養家餬口,但由於社會分工不同,就有了以下幾個區別

    1,農民種地在農村,工人上班在城市。

    2,農民光腳種地,工人穿鞋上班。

    3,種地起早貪黑隨意,上班打卡早晚要準時。

    4,過去的年代,工人在食堂吃飯3兩米定量,農民在家吃三四碗沒誰敢說閒話。

    5,工人每月領工資,農民賣糧後才有錢。

    6,工人交社保有退休工資,農民沒交社保每月只有百多元養老金。

    7,在計劃生育年代,工人超生開除去流浪,農民超生罰款去逃亡。

    8,工人下崗沒土地靈活就業,農民永遠不會下崗有一分三畝地。

    9,工人上班說普通話,農民種地講家鄉話。

    10,工人子女接班要經過批准辦手續,農家子弟″子承父業″想上就上。

  • 48 # 藍天9096012808553農

    想當年的農民與工人的區別是:

    想當年的農民:也就是貧下中農,農民階級,公社社員,俗稱農民伯伯。鋤禾日當午,汗珠和下土,血淚往下流,以農耕為主,日夜辛勤勞動,日夜操勞盼著多生產多打糧食,能吃飽飯,少忍飢挨餓。

    想當年的農民:稻穀小麥,大米白麵,精糧細糧,要按質按量交公糧,供應城裡人的鐵飯碗,及城市裡的工人階級兄弟們的食糧!

    想當年很多農民:除了按質按量交完公糧外,也所剩無幾的,只能分點五穀雜糧渡飢餓。

    想當年的農民:假如想當年的農民,如果不地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糧食三分之一交公糧的話,也許辛勤勞動的農民不會忍飢挨餓,甚至出現餓死人的事情發生。

    想當年的農民:種瓜不得瓜,種糧缺糧吃。每家每戶都是以五穀雜糧,不能交公糧的發芽麥稻等黴糧為食,就這還經常斷噸,吃了上噸沒下噸,忍飢唉餓常有的事。每到青黃不接時就得忍飢挨餓,挖野菜摘野果剝榆樹皮,打飛禽走獸充飢。

    工人:城市戶口,鐵飯碗,吃商品糧,俗稱工人階級。吃飯有農民交的公糧,國家每月按時按量供應的大米白麵,油,肉票等。吃穿住有國家免費供給的衣服住房,基本上吃穿不愁,病有國家的免費醫療。這麼說吧:只要是公務員,國家幹部,工人等商品糧戶口,吃商品糧端鐵飯碗的人等:生國家養死國家葬,生是國家人,死是國家鬼。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國家全權負責的。

    以上就是:改革開放前的想當年:農民伯伯與工人老大哥的區別之處!

  • 49 # 孤方自賞375

    農民種地自投腰包,日曬雨淋,一年的收穫看天吃飯。

    工人在工廠上班,受人管理,每月按時收到工錢。

  • 50 # 一生不忘種田苦

    農民與工人最大的區別是退休金,農民無論付出多少,60歲以後也就一百多塊錢,而工人少者二千,多者上萬。

  • 51 # 聰明的撲克N4

    先說第一條:工人上班是有時間的。

    再說第二條:工人是有福利的。

    後說第三條:工人上班工資是有保障的。

    以上三條農民百姓一樣都不佔,最不容易的就是廣大農民。

  • 52 # 念友情

    農民種地,“地”是有限的,每人只有一二畝,二三畝,而且糧食價格一直特別低。記得低標準時代,市場交易的玉米3元左右一市斤,如今一市斤玉米1.5元左右。低標準年代工人工資,一天只有一元多一點,如今打一天另工,不低於100元。農民的收入與工人相差太多,所以,年輕人無奈,只有選擇離開親人進城務工來提高生活質量。

  • 53 # 高雅青竹UuUj

    農民種地累死累活,整天滿身都是臭汗味,一年到頭都沒有所謂的休息日,醫保一年還要繳三百多元到老了鋤頭拿不動了,就剩下一個月一百多塊錢的新農保,工廠工人就不一樣,上班廠房內不受風吹雨淋,星期六,星期天有休息,生病有醫保,退休最少有社保,每月大約有2千左右元,所以現在青年人都沒人想當農民了。

  • 54 # 鄧老農民2021

    工人在工廠把鋼鐵變成商品賣錢,農民是讓泥巴長出各種食品養人,二者的不同就好比是勞斯來萊斯比破單車,

  • 55 # 不欺善不怕惡

    農民種地跟工人在工廠幹活區別大了去了,農民種地都是露天作業,正所謂臉朝黃土背朝天,晴天頂太陽,雨天淋著雨,一身汗一身泥,早出晚歸出大力,颳風天也忙碌在地裡。

    而工人做工大多是在高大寬敞的廠房裡,晴不曬太陽雨不被淋,空調開著好宜人,一天八小時,幹滿就休息,一月休息七八天,節日禮品多整齊。

    在工資待遇方面:

    工人上班三十天,幾千塊錢卡邊,加班能拿加班費,年終又有年終獎,你說爽不爽?

    農民幹活在地頭,一年上班三百六。

    又吃苦來又受累,累死累活像條牛。名

    中途沒人發工資,只有投資往外流 風調雨順有點効,如遇天災只剩愁。

    到老了的時候:

    工人上班沒有憂,六十歲後享退休。退休金錢月月拿,最少也有二千八。

    儘管用來花不盡,到處旅遊還有剩。

    生病住院不哆嗦,國家報銷九十多。

    農民老了就很難,不能退休沒有錢。八十歲了還種地,養老只能在田園。為了生活幹到死,鼻子無氣才算完。工農差別真的大,這是實際無假話。要是何時縮小了,全民歡呼齊叫好。

  • 56 # 好學河流Ud

    農民忙一陣子,工人整年地忙。

  • 57 # 高冷雲朵Np

    都是革命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四零後受黨的多年教育,堅信。

  • 58 # 豫始三水

    調查才發言,感受才語重。

    一、農民是幾千年來耕種者的稱號,農業是海納百川的海之洋,接納人、牲、畜、蟲等等所有生物,土地對生物沒有挑剔,農民會勞作土地就給產。相比於工廠工人勞作,工廠顯得苛刻了。

    二、待遇對於農民與工人來說更不能同語,農民從種什麼,怎麼收,怎麼賣,怎麼加工,怎麼看行情,怎麼養牲畜,怎麼建家園,怎麼生產附加品,怎麼結婚生子等等的怎麼幹,都是傳幫帶,都是需要具備的條件,換言之農民可以當工人,工人幹不了農民。工人就簡單了,沒有地邊之爭,沒有看天吃飯,按時上下班,退休就不用幹了。

    三、區別就是矛盾,當前主要矛盾是人民收入與分配不均,資訊流通是快速發展,十八般兵器都會的農民到幹不動的那一天才不幹,退休的工人載歌載舞后半生。

    你提問的問題根本是矛盾的形成,國家看到了,人民看到了,把矛盾擺出來,縮短城鄉距離,建成小康社會一體化,是下個百年奮鬥目標。

  • 59 # 高馬

    農民種地和工人在工廠幹活都是靠勞動獲得收入。農民的報酬是種地得糧食。工人獲得是工資。區別在於農民有地,而工人出賣的是體力。

  • 60 # 都市家庭的鄉村樂園

    農民種地時間相對自由,朝九晚五,996全憑自己掌握。工廠幹活必須遵守時間紀律要求。農民種地一時見不了錢,工廠幹活一般都能領到月工資。農民種地一年的收入有時頂不上工人幹活一個月收入。農民種地辛苦,年復一年收入難增長。工人幹活工齡長了工資也會增長。農民種地退不了休也沒退休工資,工人幹到退休會有退休工資。所以工農差距一直還在,所以現在的年青人寧可流水線幹工人,也不下地當農民。當然這是大多數人農民和工人的現狀,條件好的地方除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曼昱全錦賽3:4負於王藝迪,輸球是因為“鰻魚”有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