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 0騎蝸牛狂飆0
-
42 # 畫蝦仁
書中沒有說是買的,說的是典租。按照正史中的宋朝情況,武大郎是不可能買二層閣樓的。
但小說嗎?等同於故事,故事中的事沒法去叫真,作者寫的怎樣就是怎樣。《水滸許》中這類的硬傷有很多的,例如宋江只是一個沒有品階的小吏,卻能整天大魚大肉到處散財,還能買樓養名妓,不也很扯。
真瞭解宋史的人,就會知道,號稱最富有的兩宋那房價之高,比現今社會還要恐怖。就要人人都知曉的蘇軾來說,雖說是升升貶貶跑了太半個中國,但怎麼說也是半輩子官宦之人,可就是這樣一個人,也是在近六十歲,女兒出嫁時才買了套房做了陪嫁。蘇轍曾寫詩抱怨:“我生髮斑白,四海無尺椽”,“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意思是說我來了這麼多年都還沒在東京買到房,孩子們也抱怨。後來好不容易買了一套房子,結果嫁女兒的時候沒錢辦嫁妝又給賣了,蘇軾兒子在東京結婚也是借的朋友家房子。
蘇軾的弟弟蘇轍,官至宰相,70歲了還在租房住,直到晚年才在二線城市許州蓋了三間新房,只住了3年就去世了。
歐陽修、朱熹等人更是不止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中感慨買不起房。
史書記載,北宋中晚期的東京人口最高達到150萬。結合這一資料,歷史學者程民生估算東京的人口密度達到了12000—13000人/平方公里。
這是什麼概念呢?對比一下,2020年深圳人口密度不過8791;日本東京的人口密度約為15000、紐約為11000、首爾為16000。
人口密度越高,就說明這個城市的住房供給呈無限飽和狀態,住房需求自然也會增加。宋人有一句話,叫做“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說的就是土地房屋買賣頻繁。
“甲第星羅,比屋鱗次,坊無寬巷,市不通騎”,形容的便是宋朝京城的人口密集程度。
北宋御史中丞翁彥國曾在奏摺中說:“京師戶口日滋,棟宇密接,略無容隙。縱得價錢,何處買地?”
王禹偁《李氏園亭記》中寫道:“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
到了北宋末期,京師豪宅的價格更是狂漲至數十萬貫(有學者以購買力折算,認為此豪宅價格合人民幣5000萬以上,各地方像樣子一點房價普遍在200萬以上。)
所以小說中的東西就不要去較真了,那裡的世界觀價值觀全憑作者的一支筆。
-
43 # 奇幻白雲v5
問問老年人,以前賣東西的商鋪叫什麼?一一典部。就連五六十年代的供銷社門市部還叫"典部"呢。
典,和當差不多,有物者急需用錢,無物者急需用物,二者找個中人,無物者給有物者部分金錢,把物拿來用,有物者拿到錢後把物暫時給人用。到期(用完)後錢物各歸原主,一個白用物,一個白用錢,各取所需。古時候不光車房等物可以典,連妻子兒女都可以典的。
武大郎的房子,水滸中雖然沒有明寫,但估計是典的。房主的房子空置無用而又正缺現錢,武大郎正無房住,於是在中人的撮合下,拿出少量錢財"典"到了這座兩層小樓。
-
44 # 織愛滾滾2
矮子心裡疙瘩多,矮子經商有頭腦
-
45 # 燒餅油條胡辣湯
因為賣燒餅掙錢,小說裡武大郎燒餅屬於縣裡有名的品牌,擱現在縣裡賣燒餅賣得好也有幾套房,武大郎弄個小樓怎麼了?
在當時99%的人都務農的年代,武大郎是市民層,類比到現在,屬於前1%的社會精英,這種問題是瞧不起誰呢?
-
46 # 天高雲淡55805
一個大戶人家送美女丫鬟,又送了一幢樓房!
-
47 # 妄寫
炊餅,不是燒餅。燒餅在古代又叫胡餅,因為做法是從西域傳進來的,炊餅也叫蒸餅,是類似現在饅頭的東西。
-
48 # 花映碧水我獨憐
其實歷史記載武大郎的真名叫武值,就是姓武排行老大叫武大郎,歷史記載標載著武大郎也是英俊小夥,只不過是武松習武,身材是五大三粗,武大郎習文顯得瘦小罷了,再說了,武大郎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朝廷命官,不然武大怎麼會住閣樓呢!在古代不是人人都可以住閣樓的,更何況武松是習武的人呢!只不過武大郎的父母死的早沒有了依靠,武大郎才學會打賣燒餅
-
49 # 自由小羊123
一,《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根據生活中的原型塑造,或者是想象,虛構杜撰出來一個武大郎,二層閣樓是為了情節需要,隨意設定和描寫的。
二,武大郎是賣燒餅的,做生意的人頭腦肯定靈活,燒餅原料成本輕,靠的是勤勞一雙手,利潤豐厚,來錢快,只要每天出門,就有活錢到賬,日積月累,買個二層閣樓也不是難事,因為那時還沒人炒房,價格不貴。
三,武大郎買的二層閣樓,現在看來是一個臨街商鋪,是賺大發了,在當時是一個燒餅製作場所,是一個家庭小作坊,又是自己居住生活的地方。
四,在溫飽沒有解決的時期,人們置業首選田地,田地能生產糧食和蔬菜,是可持續發展的盈利,二層閣樓在當時很少有人買的,它是固定資產,價格肯定便宜。
-
50 # 壟上草
雖然武大郎沒有錢,但他的妻子潘金蓮有錢。
潘金蓮原在清河縣一個大豪紳家當丫環。因她人長得十分貌美,從而招來禍端。潘金蓮不僅漂亮,而且聰明伶俐,心靈手巧。因而被那位老爺看上了,企圖霸佔潘金蓮。一次,這位老爺正對潘金蓮欲行不軌時,正巧被看家護院的武都頭(武松武二朗)撞上。為救潘金蓮,武松將惡男打昏,誤以為已死。為了躲避人命官司,潘金蓮極力催促武松趕快逃走。無奈之下,武松只好被迫遠走他鄉。
英雄救美人,美人戀英雄。從此,潘金蓮對武松便產生了深深的愛慕之情。
惡男醒來後,不見了武松,很是惱恨,潘金蓮又誓死不從。為了洩私憤,懲罰潘金蓮,便強行將其嫁給了又醜又矮的武大郎。因為武大郎是武松的哥哥,潘金蓮懷著對武松的情份和奢望,竟欣然答應嫁給武大郎。其實,潘金蓮並不真心想作武大郎的妻子,她心中等著的人是武松。沒想到後來,落了個竹籃子打水——一場空,還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了進去。
武大郎娶了潘金蓮以後,由於武松的出走,二人常常被當地的惡人們刁難。為了避免終日受人欺辱,武大郎只得攜妻離開了清河縣,來到陽穀安了家。這才發生了以後的令人惋惜的悲劇。
他們在陽穀城中所居住的二層閣樓,大都是用潘金蓮的私房錢購買的。要不是後來遇上了該死的西門慶,憑著兩口子的辛勤能幹,日子一定會過得不錯。
-
51 # 曾經的少年還是那個我
這只不過是影視效果而已,武大郎的原型應該是一個縣令吧?你的問題是站在影視作品的角度去問的,所以回答這樣的問題完全靠想象
回覆列表
我們現在找銀行按揭買房不也是這個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