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蒼穹展翅

    一句話,是市場經濟掛帥,金錢至上造成的民心不安與社會價值混亂。為了錢,只能捨近求遠,背井離鄉。在加上農產品價格沒保障,而農業生產資料狂漲造成今天的農村農業尷尬局面。

  • 2 # 秋實80587892566

    我看到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業欣欣向榮,到處是莊稼,一片豐收的景象。農民外出務工賺鈔票是好事,不能叫“人員外流”。

  • 3 # 金秋實悅

    請問作者你從哪裡看出來現在的農業停滯不前了?我們國家現在僅剩下十八億畝耕地,卻能養活十四億人口這個事實你沒看到嗎?除了少量的進口一些特殊品種的口糧,我們口糧是不需要進口的!中國每年進口很多大豆,玉米,那是因為華人吃肉的需求增加了,中國的土地少只能生產人用的口糧!而養殖用的玉米大豆只能進口。否則拿什麼去養殖?因為產不出那麼多的大豆和玉米就不讓老百姓吃肉了?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不生產糧食,但人家卻是肉類出口國,為什麼?因為進口的比自己種的還划算!一個國家不是靠生產糧食能達到強盛的,只有加強技術研發,用科技為國家換取需要的一切,日本在這一方面做的就比較好!

    土地拋荒?請說出地址!我就是農民,每年為了多種地想盡辦法租地都費勁,因為想搞規模化種植的太多了!

    人口外流在今後還會繼續,東北雖然土地多,但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種地,都是農民出身,有的人卻幹不好農業,而有的人輕車熟路。而現在城市裡的工作機會和生活方面,都比農村要好一點,尤其是教育資源,有認識的農民早就離開農村去城裡定居,一為有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二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好學校去讀書。而跟去的老人還能有一個好的養老環境。有能力肯上進的年輕人都去了城裡。這是必然現象。

    而這種情況又促進了農民規模化,使想規模化種植的農民可以有足夠的土地,來發展農業生產,兩全其美!

  • 4 # 青山綠水17696

    一,分田到戶單幹,農民可自由選擇比較利益好的去做;二,農產品價格低,化肥農藥等價格上漲幅度大,靠農業難以維持生存所需;三,城市大發展,大量需要農民工,農民有爭錢過日子的去處了;四,農村教育、醫療等條件相當地方沒有改善,有退化之現象;五,指導思想城鄉發展嚴重失衡等多種因素造成。振興鄉村戰略提出,有望好轉,改變面貌。

  • 5 # AB向陽開

    為什麼不問問是走小崗村的道路好,還是走南銜村的道路好?小崗村的道路就是土地拋荒,背井離鄉。而南街村的道路就是安居樂業,共同富裕。兩者早已定論,無可厚非。

  • 6 # 棋魂43

    分田單幹造成的,因為一家一戶分到幾畝地,造成勞動力閒散,農機具浪費。老幾畝地養活不了一家人,只能外出打工。如果在集體化時只有一部分人種田,有一部分人在村辦工廠,還有一部分人到城裡搞建築,收入歸集體年底分紅。現在集體化的的工廠,副業什麼都沒有了,沒有集體分紅了。只能自己出去打工。

  • 7 # 夏冷

    農業停滯不前,這種提法我不贊同。現在農業使用機器多了,基本上耕田不用牛,撒農藥大的有無人機,小的有噴霧器,收割大的有收割機,小的用小型收割器。插秧有用插秧機,一些地方早就實現拋秧,只在山區地方遺留插秧。農藥化肥已普遍使用,糧食產量提高了一倍以上,畝產達到了兩千多斤。雜交水稻,海水稻,水稻上山,一插多季收穫,沙漠種糧,各種水果品種的改良,如醜桔,葡萄柚等,各種蔬菜品種的改造,太空農業新品種,南水北調,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說農業停滯不前,這樣的人或許從來不是農村人,或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更或許是配合1450唱衰中國農業,抹黑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

    土地拋荒,有個別地方有,因為糧食產量提高,種好基本良田就能滿足農民溫飽,加之年輕人去城市打工,家中吃飯的人少了,那些邊角田,山旮旯就有意拋荒了,這不是什麼壞事。難道要把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種上莊稼,才叫中國農業發展了吧!如果真要做到這一步,那該是多麼悲涼!

    至於說到人員外流,哪個年輕人不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哪個年輕人不想拓寬眼界,哪個年輕人不想走萬里路,過去由於交通不便,或受其他限制,想出去門都沒有,只好死守田園,終老一方。現在到了外面,有錢賺,有工作,不要在家死守那一畝三分地。還有很多年輕人,花很少的錢,就從外面帶回一個如花似玉的美人兒做自己的老婆。這樣的好事,誰不想躍躍欲試,趨之若鶩!這難道是壞事嗎?不知看問題是站在什麼立場來看的?中國歷史上有哪一個朝代有象現在的華人這麼自由流動,有哪一個歷史時期讓農民起了那麼多漂亮的房子,又有哪一個時期有那麼發達的交通,飛機,高鐵,高速公路,輪船四通八達,通到了農村的山卡卡,又有哪一代的農民象現在的農村人見過這麼寬的世面,到過這麼多的地方?

    之所以有這種種的出現,都是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 8 # 為改革開放唱讚歌

    整天有人喊大量土地拋荒,其實到農村走一走看一看就知道了,真正農民的土地沒有拋荒的,就是自己不種也轉包出去了,一畝地轉包幾百元甚至上千元,有那個農民不稀罕錢的把地荒了不包給別人。地拋荒的大部分是公司倒閉或開發商徵收的土地,或個別零星小片不易耕種的土地栽上了樹。真正的農村農民的土地沒有一塊拋荒的。

  • 9 # 綠水青山2205

    國家公報的糧食產量年年是大豐收,好像是於土地拋荒,人員外流,沒有任何關係。作為一個城裡人,我不知道該相信誰。

  • 10 # 吳果忱

    主要是分田單幹造成的!人民公社解體後,分的口糧田和責任田收入有限,靠這點地無法養家;另外,糧食價格偏低,靠種地無法養家。所以,造成青壯勞動力都去城裡打工,土地荒蕪。

  • 11 # 淮北日月升

    農業停滯不前、土地拋荒,人員外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現在分田到戶,農民可以說是自由職業者,種或是不種,農民有自主權,這是原因之一。

    第二、近幾年農副產品價格波動較大,自然災害又比較頻繁,種田的比較效益有限。例如北方地區,每畝地種一季夏糧、一季秋糧,大體上收入兩千元左右,扣去成本費用,每畝盈利也就是千元左右,一個家庭也就是五六畝地,一年收入幾千元,這點收入想解決一家幾口的花銷是不現實的。這是原因之二。

    農村

    第三、城裡的工廠和其他區域需要大量的農村勞力,收入逐年增高,吸引大量農民進城務工,例如在建築工地勞動,一天收入三百元左右,比較起來要明顯高於種田收入,這是原因之三。

    第四、農村無論在教育、醫療、購物等各方面發展有限,甚至有不少農村學校被撤併,醫院規模在萎縮,為了獲得較好的生活質量,有不少農民逐步搬遷到城裡。這是原因之四。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相信今後黨和政府會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扶助農村的發展,這樣的話,會有更多的農民紮根農村謀求發展。

  • 12 # 淡定海風Kf

    農村土地撂荒的原因,我是農民,農村的困在那裡?

    一般四口人之下的家庭,確實沒有時間種地,夫妻倆都比較年青,需要打工,也能打岀去,要養育兩個孩子,或買房,或買車,家底空空,必須打工。

    五口以上家庭,家裡基本上都有一個,六十歲以上的老頭,或者老太太,岀不去了,在家裡種地,或親戚或鄰居的地,代管一下,種點糧食,賠與不賠冒來,就是找點事做,不至於整天沒亊做,買著吃,沒有錢,掙一點算一點,總比一無所有要好一點。

    實際情況是,這個賬誰都會算,出去一個打工的,每月按三千元計算,三千元可買一千斤麵粉,二百斤大米,合計一千二百斤淨糧,基本能夠四口之家一年的口糧,剩餘十一個月的錢,基本能夠一家人,一年的開銷。

    如果是五口,六口之家,一個人打工就遠遠的不行了,就需最少兩人打工,否則一家人就會著荒了。

    有人說啦,是糧價太低而造成土地撂荒,這就大錯特錯了,試想一下,大米如果漲到一百元一斤,是不是大部分農民,就算全部出去打工,也是吃不起的呀,糧食漲與不漲,這與國家幹部,以及城市人毫無關係,你糧價漲一分,他工資漲一百,這就和用自已的嘴去咬自已的鼻子一樣,你嘴張的再大,腳下邊墊的再高,自已的嘴,永遠咬不著自已的鼻子。

    農民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掙錢,用自已的錢,去買別人的糧食,買回耒了糧食,就賺回了時間,然後再用賺回來的時間,去掙錢,掙到了錢,什麼事情都好辦了,有房子了,有車了,還要繼續掙錢防老了,土地就撂荒了。

  • 13 # 走自己的路182757971

    這問題問的,農業停滯不前?難道農業需要和太空艙一樣必須得高精尖技術?還是把土地搬到月球火星上去?即使是現在科技發達也沒聽說過有哪個國家研究出畝產一萬斤的良種來。當然事無絕對據我所知地瓜,姜芋頭等畝產能過萬斤,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至於土地拋荒人員外流這是必然現象,人人都向往美好生活,都想要透過自己的奮鬥過上美好的生活,但憑那二畝地是不可能的。若是這事放在你身上你怎麼辦?都什麼年代了還抱著老思想不放,看看身份證上寫的是居民,不是農民。別去再去分什麼農民,工人啦。你也許說國家分給你的地你就必須種,那麼請問你,分給我了是不是就屬於我的?我把地賣掉行不行?答案肯定是不行!對不對?那就不要說分這個字了,換個別的字吧。這也許是農業的瓶徑之一。

    想信任何人都不願意拋家舍業的外出打工。但有什麼辦法?有地,但沒有處置權,地是國家的。自主經營嗎?前些日子農民種點青儲都被上綱上線,那說好的自主經營權呢?即然工人農民都是國家居民,為什麼還有工農之分?為什麼工人可以領工資有社保而農民沒有?是因為農民有地嗎?那地的主權是農民的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要分出高低來,誰都不願意在低處的。

  • 14 # 故事裡的人7525

    主要原因還是一切向錢看造成的,沒錢的事沒有人願意做,種田種地的事是沒錢可撈的,糧食價錢幾十年原地不動,而農資產品年年漲,國家種糧補貼也是有限的,農民一家一戶種幾畝地一年到頭連生活都維持不了,被逼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種地的只有老人,老人們種不完的地只能荒廢了,而一些沒有老人的家庭外岀打工後,土地就全部荒廢了。

  • 15 # 土壤施肥與育種科學

    改革開放最成功之處就是解放了生產力,農民可以出去打工,也不誤耕作種田,極大提高了農民經濟收入水平,同時調動了農民種地積極性和科學種田水平,中國糧食產量實現了穩步十幾連增,因此,農業穩步向前發展,打工同時種地成了新常態。

  • 16 # 山澗小溪113A

    (原創)謝邀!先說農業停滯不前。這一問題,這一情況,在我這裡(邯鄲西南部一帶農村)是基本不存在的。不僅不存在,而且還有農業科技不斷髮展,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的現實存在。如今的村民種地,徹底告別了過去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手工作業時代。

    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化水平,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帶來的糧食產量的不斷提高,小麥、玉米平均畝產量較上世紀八十年代,整整翻了一番還多。

    農業停滯不前,不存在。

    再說土地拋荒。從我村說起,上世紀六十年代時,小村2400畝耕地,近八十戶人家,300口人,人均耕地達3畝。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上升到200多戶人家,人口發展為近1000口,加上修路、修渠、修小水庫佔地,耕地減少為大約2000畝,人均實有耕地1.9畝上下(1988年第二次調整責任田畝數)。

    人口的增長和發展,使得村民人均佔有土地畝數明顯減少,讓村民更加珍惜、珍愛土地,每家每戶的耕地無不種的盡邊盡堰,以求糧食產量。

    為了增加村裡的耕地面積和畝數,今年春天,村委響應號召,在老村原址上拓荒開墾,增加集體土地近70畝。由此可見,土地拋荒,在這裡也不存在。

    三說人員外流。進入2000年,特別是2010年之後,伴隨著城鎮化建設、工業化水平的快速發展和提高,小村人員外出務工,進城市搞建設,進工廠忙創業,成為不爭的事實,成為新一代小村年輕一代勤勞致富,追夢小康的一大亮點和新的風景線。

    其間小村也有考上大學,畢業之後選擇在城市擇業的不少優秀青年男女。2000年至2021年,小村先後考上985本科大學1名,211本科大學3名,碩士研究生1名,專科大學20多名。畢業之後都選擇在城市或企業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盡力展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國家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還有3名參軍入伍,把青春獻給軍隊建設的優秀青年。

    不少年輕一代,外出工作了,家裡耕地依然有人種,多是依法依規流轉給在村裡種田的親友。

    綜上所述:前兩個問題,在我生活的小村一帶,不存在,也看不到。人員外流現象和問題,那是時代發展中的一種必然現象。追夢小康,實現理想,展現新一代青年自身價值,是人員外流的一個主因。新一代青年,英俊帥哥,妙齡女郎,誰不願追夢遠大理想?

    2022年12月18日

  • 17 # 風趣張峰

    不整虛頭巴腦的噱頭直接上乾貨。

    1,農業停滯不前,國家給農業農村每年投入和補貼上萬億元的資金,使大量資金看好農村湧入農村,大面積承包農村土地,資本是逐利的那裡有利那裡就會湧入資本,如果是農業停滯不前,中國糧食8年連續穩定增產,中國華人的飯碗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這不都是農業作出的貢獻嗎?

    說農業停滯不前這種觀點我不認同。

    2,士地拋荒這塊,我種了大半輩子地,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從村隊集體到包產到戶,村隊之間、村民之間經常為地邊地角爭的大打出手,甚至吃官司弄出人命來了,農民把地看的比自己的命還金貴,巴掌大點地方都要開出來種上,那有讓閒著拋荒的地。

    我走過大半個中國農村土地拋荒這事我也不讓同。

    3,人員外流,這是華人多地少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華人均耕地大概1,4畝,我們新疆地廣人稀,人均耕能達到5-7畝不等,一家也就是個30-50畝地,根據現在的農業機械化水準,一個村的地一個人就能種下來,地少勞動力多造成了農業消化不掉這麼多的勞動力,剩餘的勞動力閒著沒事幹,只能外出打工,掙點現錢補貼家用。

    這就是農村人員大量外流,創造了中國奇蹟春運潮的原因。

  • 18 # 波行

    這是社會發展中很焦點的問題,原因,也許在土地公有制,財產私有制造成,土地使用固定不變,財產私有在市場動態環境下,跟隨利益流動,那裡容易掙錢走向那裡,這是市場經濟的取向,而土地所有權公有,最終決定權不在使用人手中,其本質是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離,套用生產關係,也許叫主與僱的關係,這個關係過去沒產生,就是私有制,地主和農民,收穫一定上繳所得,這是硬性,而公有制,一切收穫歸公,再行分配,不勞不得,權利和義務也是硬性。

    而當下,這種硬性的變動態,所有與使用分離,這就是矛盾了,這個矛盾在理論上也許叫生產力同生產關係的矛盾,而如何解決,就是如何改革的社會發展方向性的問題。

  • 19 # 藍玉瑩

    主要原因是種田成本太大而農產品的價格又太低,形成了絕對反差所致。現在稻種50~60元一斤,化肥、農藥的價錢年年在攀升,農村又不準養牲畜,沒有了農家肥全靠化肥種田,時間一長,土質變壞都板結了,按一畝田計算,種子、耕耙的機耕費、插田人工費、農藥、化肥、收割機費用等要花千餘元,而一畝田收1200斤左右,兩抵後淨收入不足200元,這可是一年的收入,農民怎麼養家餬口?於是紛紛外出打工,導致大量田土荒蕪。

  • 20 # 好學沉思

    混淆是非。

    國家在發展,在進步,農業同其他行業一樣,在同步發展進步。怎麼會是停滯不前?

    土地不會拋荒,不允許拋荒,拋荒的土地村集體可以收回,國家制定了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現有拋荒的是少量山區零星小塊地,缺水缺Sunny的薄田瘦土,沒有面積較大的土地被拋荒,農作物種植具有季節性,土地也有休耕期,並不是365天土地裡都生長著植物。

    外行人不懂就不要亂說話。

    人源外流,外出打工掙錢,是農民致富的一條門路,華人多地少,5.3億農村勞力只有19億畝多耕地,農民一年365天只能耕種兩三畝地,效率太低,浪費勞力資源。

    難道就守著人均一畝三分地嗎?

    人員外流是把農民從土地裡轉移出來,從事第二、三產業。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方式。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2022世界盃C羅小組賽只打進一個點球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