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蜀國多次出岐山,魏國只是防守,後來報復性的進攻一次還因為下雨沒有進展,是因為地形?還是魏國要休養生息?為什麼魏國到最後才進攻蜀國。

77
回覆列表
  • 1 # 君山話史

    魏國當然是有主動進攻蜀國,不然蜀國是怎麼被滅掉的呢?難不成是用意念麼?不過,與蜀國北伐魏國相比,魏國進攻蜀國的次數要少得多。這又是為什麼呢?

    第一,由於蜀國據有山川之險,魏國伐蜀難度很大

    蜀國能得以長期生存,關鍵在於劉備奪取漢中,地形險峻的漢中便成為蜀國防禦魏國入侵的天然屏障。

    漢中究竟有險要呢?漢中多險關要隘,其中又以陽平關最為凶險。當初曹操討伐張魯時,便受險於陽平關。當時張魯的弟弟張衛沿著山嶺修築堡壘,綿延十餘里,曹軍仰攻,山勢太陡難以攀爬,每前進一步都困難重重。張衛居高臨下,箭矢如雨,擂木巨石從山頂砸下,曹軍傷亡慘重。一代兵神曹操也要望山而興嘆了,前進不得,後勤運輸也跟不上,感嘆陽平關實為“天獄”。就要曹操打算退兵時,一個偶然事件卻改寫了戰局。一支曹軍迷了路,誤打誤撞竟然無意中闖入張魯的一處兵營,無意中撕開了敵人防禦的一個缺口,才得以扭轉敗局。

    後來,漢中為劉備所奪,便成了抵擋魏軍的天然屏障。名將羊祜在給晉武帝獻上平吳之策時,指出東吳長江之險,不如蜀國漢中之險。這是魏國不敢貿然伐蜀的一個原因。

    孫資還分析說:討伐蜀國將引起國家動盪。如果要發動對漢中的進攻,必須把鎮守南方四州(荊州、徐州、揚州、豫州)的十幾萬精銳部隊西調,這樣還不夠,還得動用其他部隊,不僅會引起國家動盪,軍費開支也是無底洞。由於蜀軍佔據險關要隘,如果要進攻,軍隊至少要是蜀軍人數的三倍。

    因此,與其伐蜀,不如以守代攻。只使用現有的部隊,把守重要戰略據點,憑險而守,雖不足以反擊,防禦綽綽有餘。以不變應萬變,把蜀國軍隊拖垮,魏國就能日益強盛,形成絕對的優勢。

    第一次是公元229年的曹真伐蜀。諸葛亮發動北伐後,魏國大司馬曹真為首的鷹派人物認為應該大舉報復。於是魏明帝下詔伐蜀。曹真率主力兵力走子午谷,奔襲蜀國。不過魏軍在子午谷被大雨所困,達三十日久,棧道大量被破壞。曹真軍隊走了一個多月,竟然子午谷還沒走一半。另一路伐蜀大軍在司馬懿指揮下,水陸並進,攻克新豐縣,駐軍于丹口。不過,他也遭遇到了大雨,雖然不致於像曹真那麼狼狽,卻也嚴重影響軍事行動。在這種情況下,魏帝曹睿終於下詔,要求曹真、司馬懿等班師,這次伐蜀之戰最終流產,半途而廢。

    第二次是公元244年曹爽伐蜀。由於大將軍曹爽急於立功,下令集結一支十萬人的精兵,大舉南下,直取漢中。蜀漢中太守王平臨危不亂,他派兵據守地形極險要的興勢(地名),為了迷惑敵人,把旗幟插得滿山遍野,足足有一百里長。與此同時,蜀大將軍費禕率軍救援漢中。當曹爽推進到興勢一線,發現蜀軍早據險而守,魏軍無法前進,望山興嘆。無奈之下,曹爽最後選擇了退師。

    第三次就是滅蜀之戰。鍾會、鄧艾以十餘萬大軍進攻蜀國,其佈署是這樣:由徵西將軍鄧艾率三萬人馬由狄道出擊,攻甘鬆、沓中,牽制姜維主力兵團;由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人馬從祁山出擊,攻武街橋頭,截斷姜維退路;伐蜀主力部隊由鍾會指揮,共計十餘萬人馬,分別走斜谷、駱谷、子午谷,分進合擊,目標直指漢中。由於鄧艾採取冒險激進的計謀,橫穿七百里無人區,閃電般殺到成都下,蜀國君臣被迫投降,蜀國也因此滅亡。

  • 2 # 風雲雷火電

    不能比國家 ,要比時期。論 武將蜀國 前 中時期很強 ,強論謀士諸葛亮無 無人可敵,那 時蜀國厲害。

    但後期蜀國(劉禪重用貪官)加上武沒有大將(五虎上將那一等級)謀士/大將姜維 文鬥不過鄧艾 武和鄧艾戰平 加之不安撫軍士於是被滅了。

    最住要的是劉備伐吳前後死了三個五虎上將。所以中後期諸葛亮六出祁山也都失敗而回。雖然失敗了,但大挫魏國銳氣。

    明顯是魏國厲害,曹操是難得的奇才,統一了北方。而鼎盛時期的蜀國也只能偏居川渝一帶。中後期諸葛亮六出祁山也都失敗而回,可見魏國還是略勝一籌。

    1、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所以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了五次戰爭。

    2、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佔據蜀地。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天下將要一統,必須要主動出擊,削弱曹魏的軍事實力。

    3、蜀國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東州集團,蜀地集團建立的,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三大集團的矛盾才會大大縮減。而且諸葛亮北伐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返回漢中。

    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蜀軍糧盡退軍。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成功得到二郡。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蜀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蜀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

    因為諸葛亮要秉承劉備的遺志,那就是匡復漢室,如果他不主動出擊的話,他是不可能打敗曹魏的,只能等到曹魏越來越強大,然後回過頭來把蜀漢一口給吞噬掉。但如果他主動進攻的話,他還有那麼一點勝算的可能,而且曹魏那個時候士族為了爭奪權力,導致內部動盪不安。

    並且這種情況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堅定了諸葛亮要北伐的決心。並且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可以說已經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由於馬謖大意失街亭導致整個北伐前功盡棄。等到大軍安全撤回來以後,諸葛亮也是毅然決然的把馬謖給處死了,一點情面都沒有留。

    並且第三北伐是取得了一些大勝的,攻佔了曹魏的兩個郡,但是勝利也只能止於此了,根本不可能打到曹魏的都城。往後的第四次,第五次北伐,根本沒有取得什麼實質上的勝利,這個時候蜀國的國力也被耗的差不多了,再加上諸葛亮累死在了戰場上,也沒有人去把他手中的棒給接過來,所以就沒有所謂的後續了。

  • 3 # 扎心君

    別人說過的,我不提。我談談別人沒有說過的。

    1司馬懿家(司馬炎,司馬昭))要留著諸葛亮,(姜維)做藉口,長期掌控兵權。逐漸做大!

    敵國破,功臣亡,飛鳥盡, 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養寇自重!

    明末,左良玉追張獻忠很緊,張獻忠託人說,我今日亡,你明日亡!左良玉想想也對,自己軍紀敗壞,做了不少撈錢的事,手腳不乾淨,義軍未滅,朝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義軍滅,朝廷就會秋後算賬,所以,就留了一手!

    2從戰略上,魏國,國土面積佔天下三分之二,人口多,經濟恢復快,時間在魏國的手上。時間越長,魏國實力越來越強。蜀國吳中國人才越來越少,實力越來越弱。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3蜀國是山地,本身易守難攻。所以,魏國幾次進攻,均無攻而返。

    而出了四川,蜀軍在一馬平川的平原,能與魏國騎兵見高低,諸葛亮,野戰無敵,確實牛逼得很,真心不容易。

    但是蜀國的短板,山地綿延,糧草不繼,所以,司馬懿,深溝高壘,以逸待勞。完全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 4 # 浮沉的歷史

    三國時代開始於公元220年,魏國直至正始五年(244年)才由大將軍曹爽提議發動了一次伐蜀之戰。這次伐蜀主要是為了讓大將軍曹爽建立軍功而草率發動的軍事行動,戰爭的結果是以魏軍慘敗而告終。將近二十年後的景元四年(263年),魏國才又一次發動了伐蜀之戰,此戰意圖一舉滅亡蜀國,因此準備也十分充分,二十萬魏軍在鍾會率領下於次年滅亡了蜀國。

    上面介紹的兩次伐蜀之戰,前面的那次伐蜀之戰,魏國上下根本沒有做好一舉滅亡蜀國的打算,而是隻為了曹爽的一己私利,失敗也是在情理之中。後面的伐蜀之戰,由於準備充分,部署也得當,最終取到了成功。

    與魏國不同的是,蜀國對於魏國的攻擊反而持續不斷,從諸葛亮的北伐到姜維的北伐,前前後後蜀國一共組織了至少十次以上攻擊魏國的軍事行動。

    其中魏國方面主要是因為其國策以滅吳為先,魏國的第一位皇帝——魏文帝曹丕執政期間,對於伐吳的戰爭始終堅持如一,先後三伐吳國,每一次伐吳的規模都非常大。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魏國總體處於防禦態勢,其防禦的重點在比蜀國更加強大的吳國方向。在之後,魏國內部鬥爭越來越激化,伐蜀伐吳的作戰也就告一段落了。

    蜀國的立國之本就是以恢復漢室天下為根本,魏國作為滅亡東漢的罪魁禍首,蜀國的對魏戰爭就不能夠停下來。從諸葛亮到姜維,蜀國屢次三番興兵北伐,即便兩國國力差距非常巨大,也還要打魏國。

  • 5 # 悠然過客

    在三國時期,因曹丕稱帝引起三國鼎立之後,三國之間互相征戰幾十年,確實多是蜀漢伐魏,東吳北上居多,曹魏主動進攻少,但從曹魏角度講,並非不願而是不能進攻,其具體原因如下;

    其次曹魏政權連年戰爭不斷,國力民力都損失慘重!從諸葛亮首次北伐開始,魏蜀之間經歷了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以及曹真曹爽兩次伐蜀的大戰!

    曹魏和東吳之間也經歷了,石亭之戰,諸葛恪伐魏等一系列戰爭!

    而曹魏內部同樣經歷了,司馬懿平孟達,平遼東,以及反對司馬懿家族的淮南三叛之戰!

    連年大戰,曹魏的國力再雄厚也無力繼續對外擴張,更何況吳蜀兩國一有山川之險,一有江河之固,國力軍力都有相當水準!

    第三曹魏可以依靠的人才凋零嚴重,無力攻打吳蜀兩國!

    曹魏自曹操起兵開始,單獨領軍對外作戰的不是曹操本人,就是曹氏和夏侯氏的親族!真正的外人能單獨出征的屈指可數,無非張遼,于禁,徐晃司馬懿等少數人!

    到曹丕和曹睿時代,曹氏親族雖然仍然有曹真,曹休等人可以委以重任,但實際上對司馬懿的倚重已經逐步的展現出來!自司馬懿奪權以後,司馬父子無法出戰,原有的將領如郭淮等人雖然仍然有足夠的能力抵擋蜀吳的進攻,但伐蜀和伐吳已經無力做飯了!

  • 6 # 潮白評論

    三國期間,魏國不只主動進攻了蜀漢,而且還進攻了三次。

    230年,魏國大司馬曹真兵分三路伐蜀,曹真本人親帥大軍進子午谷,命司馬懿兵出漢水,郭淮進攻斜谷,因為蜀道艱難,又遇上連日大雨,在以陳群為首大臣的反對下,曹真無奈撤兵。

    244年,曹真的兒子大將軍曹爽和徵西將軍夏侯玄再一次伐蜀,他們急於求成,在後勤無法保障的情況下進兵,被蜀漢大將軍費禕、漢中太守王平困在駱谷,曹爽慘敗逃回洛陽。

    263年,魏國又組織三路大軍伐蜀,鍾會為主將,分別從斜谷、駱谷進兵,鄧艾帶兵牽制姜維,諸葛緒進兵橋頭斷姜維的退路。鄧艾偷渡陰平,大勝綿竹,直指成都,逼劉禪出城投降,蜀漢滅亡。

    雖然魏國主動進攻了三次蜀漢,甚至還在第三次滅亡了蜀漢。但魏國對蜀漢的主動進攻存在感較低。為什麼感覺魏國總是不主動進攻蜀漢呢?諸葛亮在世的時候組織多次北伐,228年到234年,一直是蜀漢在主動進攻魏國,“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對稍微瞭解一點歷史的人影響太大了,看起來好像蜀漢很強大似的,反而真正強大的魏國一直在被動挨打。

    在魏國的心目中,蜀漢是“疥癬之疾”,東吳才是“腹心之患”所以魏國對吳作戰的次數要多於對蜀作戰的次數。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三國以前,就有多人在蜀地割據稱帝,在三國之後,還有不少人在蜀地割據稱帝,巴蜀地區只能成為一個小小的割據政權,然而江南地區卻不只割據那麼簡單。

    人們的認知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在名著擁劉反曹的影響下,弱化了魏國強化了蜀漢,把蜀漢的主動描寫的繪聲繪色,而曹魏的進攻則可忽略不計。總之,魏國進攻蜀漢的次數雖然少,但它也主動進攻了,而且最後一戰定乾坤。

  • 7 # 箭與橄欖枝

    在官渡之戰後曹操幾乎攻佔了袁紹所有的地盤,像青州,幽州等,那麼佔了這麼多的地盤,就勢必要派部隊去守,這樣曹操的機動部隊就越來越少。然而赤壁之戰一把大火,讓曹操的機動部隊,最能打的部隊幾乎損失殆盡。大戰之後,蜀國借荊州,取益州實力日漸強盛,而曹魏的實力卻減弱,這一場大戰沒有10年曹魏根本就恢復不過來。

    最重要的是曹操在這場大戰之後痛定思痛,他意識到要想完成統一,五年十年是根本不夠的,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去堅持努力。只有自己完全強盛,才能更輕鬆的去完成一統,所以他認為自己是沒有這個時間了,所以著重去培養自己的兒子,讓司馬懿去培養自己的孩子。

    在三國逐漸形成鼎立之勢之後,其實蜀國一直都有去打魏國,魏國也只能忙著應付。蜀國的地勢是易守難攻的,而且又有諸葛亮做坐鎮,魏國還是有所顧忌的。我們在來看看曹操死後,曹丕忙著要稱帝,根本無暇顧及去到打蜀國,曹操之後的魏國二位君主曹丕,曹睿文韜武略,雄心壯志根本不及曹操分毫,只想著自己能夠偏安一隅就很好,最主要是他們二位命都比較短暫。

    所以綜上在赤壁之戰之後的十年曹魏需要修養生息,不想也沒有這個實力去滅掉蜀國,再加上蜀國可以拒險以守,攻打難度很大,曹丕和曹睿都沒有太大志向,所以曹魏沒有去攻打蜀國。

  • 8 # 六等三侯說歷史

    三國時期,魏國不主動進攻蜀國,我個人認為有兩方面原因。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來形容入蜀之路,所以魏國才不願意進攻蜀國。

  • 9 # 畫籃球的人

    “三國鼎立”就是解答的一方面,基於博弈論的基礎。

    蜀漢和東吳經常聯手對付曹魏,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三國之中曹魏最強,其餘兩家必需聯手才能生存,這才是真正“三國鼎立”的原因,不然的話,我認為曹魏可能早就實現了一統天下的願望。

    所以說,魏國如果貿然出手進攻蜀國,那是有翻船的可能性的,誰知道東吳會不會支援,東吳會不會趁機出兵許昌呢?而且攻一國之根基,不同於防守,那肯定得傾全國之力,一旦魏國出兵進攻蜀國,大軍山高地遠,很可能會遭遇腹背受敵的情況。

    而且東吳必然不會坐看蜀被魏滅,畢竟三國就像是三角形的金字塔,有一個點崩塌,鼎立便不會存在,蜀國一旦被滅掉,東吳也失掉了自保的資本。

    所以魏國不主動攻蜀,是因為吳的存在。

    當然,很多朋友可能會以《三國演義》的角度出發,因為有諸葛亮在,魏國不敢隨意進攻,但縱觀世界史數千年,哪有這樣的神人啊,特別在冷兵器時代,更難,這可能是個原因,但肯定不會是主因,主要還是在於三國之間的博弈。

    後續東吳害死了關羽、張飛,蜀吳反目成仇,諸葛亮去世,司馬昭和鄧艾才破掉了蜀國的城門,阿斗劉禪率百官投降,蜀國滅亡。

  • 10 # 宇宙流

    赤壁之戰後,曹操大敗。從此以後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此後劉備佔據荊州從而攻佔成都,並且與曹操為爭奪漢中之地,發動了漢中之戰。結果劉備勝利,曹操戰敗。從此劉備被封為“漢中王”。曹操敗退之後,便制定了一個策略,那就是“先定吳,後滅蜀,吳國滅,蜀國自滅”。

    曹操死後,曹丕、曹叡繼續遵循這一方針戰略。因此在各類史書與文學作品中我們都可能看到,魏國一直採取防守。但是到了司馬氏把持朝政之後,這一方針就被摒棄了。

    後三國時期,蜀漢經過連年征戰,使本來就不強大的蜀漢更加脆弱了。再加上諸葛亮這個時候已經去世了。司馬昭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於是才把目標對準了蜀漢。除此之外,蜀漢的地形易守難攻,如若不盡早剷除,將會留下更大的隱患。於是,公元263年,在司馬昭的指揮下,鄧艾與鍾會率軍與姜維開始了拉鋸戰。最終,劉禪不戰而降,蜀漢滅亡。

    公元280年,魏國解決了蜀漢這個麻煩之後,調轉槍頭對準吳國。吳國戰敗。司馬炎取代魏國建立晉朝。正式結束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 11 # 80還是90呢

    三國時期,魏蜀之間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時期是蜀攻魏守,主要體現在劉備與曹操的漢中會戰、關羽北上進攻樊城等戰役以及劉備死後諸葛亮的六次北伐。這一時期蜀國以復興漢室為號召,積極進取,主動進攻,企圖恢復中原,還於舊都。第二階段是魏攻蜀守,諸葛亮死後蜀國實力越來越弱,並且內部政治昏暗。相反,魏國勢力越來越強,逐漸拉開了與蜀國的實力差距,開始逐步開始統一的程序。直到司馬昭時期,鍾會、鄧艾聯軍伐蜀,蜀國滅亡。

  • 12 # 彈指千年

    三國的歷史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詳了,蜀、魏、吳三分天下,魏國領地最大,吳國次之、蜀國最末。人口數量、經濟、軍力魏國都數倍於蜀,吳兩國,可在歷史上蜀國長期處於進攻魏國的勢態,魏國常常居於守勢,魏國甚至很少去主動進攻,這是為什麼呢?

    諸葛亮還沒病故的時候,蜀國六出祁山,屢屢侵犯魏國。而到了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國依舊沒有主動進攻,而是與蜀國繼續保持相持的態勢。到十多年後,蜀漢大將軍費禕遇刺身亡,姜維獨攬大權,蜀國又開始重操舊業,繼續北伐。應該說蜀國一直都在挑釁魏國,而魏國一直以來都在隱忍,一直到263年,諸葛亮去世三十年後,才派軍隊進攻蜀國。

    從蜀國一方來看,第一,蜀漢伐魏是出於政治的需要。魏國是篡漢自立,逼迫漢獻帝退位,禪讓給了曹丕,而蜀國的劉備之所以稱帝就是為了繼承漢朝的基業,實際上的國號就是漢。蜀漢伐魏就是出師有名,出師有名就容易得到天下人的認可,否則會士氣低落。

    其二,蜀漢是為了軍事上的攻勢。天下三分,蜀漢有其一,這只是在名義上。如果從實力還有人口土地上來看,蜀漢和孫吳加起來都不一定能夠比的上魏國,所謂落後就要捱打。以其等著別人打你,不如主動出擊,蜀國地理位置極差,後勤補給容易被切斷,因此迫不及待的需要開啟局面。

    我們再從魏國的角度來看,首先,魏國邊境地理環境優越,他們主要派少量人馬守住邊關要塞,就可以憑藉天險,很輕鬆的抵抗蜀軍。其次魏國內部重重,明爭暗鬥很嚴重。對於魏國而言,內部的動亂,比外界的威脅更大。因此在沒有穩住內部之前,魏國基本就沒有主動出擊的意願。

  • 13 # 歷史挺好玩

    第一,文化認同和平演變,不比武力解決省時省力?

    劉禪投降,很大程度上並不是武力上被碾壓,而是益州士族甚至都已經信任曹魏的文化,開城投降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事實上,每次諸葛亮出兵,東吳方面也會佯攻一下曹魏。曹魏雖大,但要同時兼顧兩條戰線,不可能主動出擊,大規模作戰。那樣很有可能一邊滅了蜀漢(東吳)另一邊被人偷了家。

    既然蜀漢偏安一隅,那就放任他窮兵黷武。來的人多了就派部隊迎擊一下。其他時候把老百姓遷回來內地就好了。

    為什麼要和一個頂著投降倒計時偏安一隅的勢力剛正面?是吧

  • 14 # Shuai為愛停留

    當時魏國的曹丕置力於穩定自己的政權,而東吳和蜀漢之間還有聯盟,蜀漢更是有地理優勢,不易攻打,所以那個時候的魏國不主動出兵蜀漢,是時機未到,是想先穩定自身再圖時機。

    諸葛亮出山之時就與劉備說過,先拿荊州,再入西川 ,以此為資本,以荊州、漢中為箭頭,逐鹿中原。川地,有天然險阻,憑藉這個為屏障,適合安身,像劉備這樣白手起家的人,正需要一個這樣的地方,而諸葛亮和劉備也確實把它納入囊中,而且成為他們的立身之本。失去荊州之後,蜀川,更可稱為他們的偏安之地。

    雖然關羽之死導致了後來的夷陵之戰,蜀漢損失慘重,但是因曹魏的強大,東吳也不能乘勝追擊,諸葛亮更是極力促成孫劉聯盟的修復,所以如果魏國主支出兵蜀漢,不僅因著蜀國難以攻克的地勢原因耗時耗力,面臨的還是兩個弱弱相聯的國家反撲,畢竟三國之間存在著互相牽制的關係。

    在曹操死後,世子曹丕掌權,並登基稱帝,初上帝位,曹丕打壓宗室權力,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一段時間之內都在消滅自己的兄弟,騰不出手來對付蜀漢也是真的。而且當時朝中很臣子認為,以魏國之強大,本身若是個休養圖強,之後再來對付蜀、吳兩國也是容易的事。

  • 15 # 世紀新人lm

    感謝三國迷的好問題。其實魏國主動進攻過蜀國,包括鍾會伐蜀在內有三次。不過,與蜀漢頻繁的北伐相比,魏國確實顯得很“低調”,而這主要是由的內部因素所決定的,因為曹魏在三國中是最需要休養生息的

    魏國先後三次伐蜀

    第一次進攻:魏太和四年、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曹真伐蜀。結果就是“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如《三國志-諸夏侯曹傳》所載:

    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治道工夫,詔真還軍。

    這一次,蜀道的難和險,曹魏君臣是有切身體會了。也印證了《隆中對》中諸葛亮對益州易守難攻的地勢的判斷:

    益州險塞

    第二次進攻:魏正始五年、蜀漢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爽伐蜀。結果興勢之戰,曹魏大敗虧輸。

    父親沒成功,兒子繼續上。曹爽繼續伐蜀。但原因卻並不單純。如《三國志-諸夏侯曹傳》所載:

    颺等欲令爽立威名於天下,勸使伐蜀,爽從其言。

    這從側面反映了蜀漢在曹魏集團心目中的份量。想法很豐滿,但結果很骨感:

    牛馬騾驢多死,民夷號泣道路。入谷行數百里,賊因山為固,兵不得進。

    興勢之戰,曹魏的第二次伐蜀慘敗而歸,而且為日後的司馬氏奪權埋下了伏筆。

    依習鑿齒的《漢晉春秋》曹爽敗得非常狼狽:

    費禕進兵據三嶺以截爽,爽爭峻苦戰,僅乃得過。所發牛馬運轉者,死失略盡,羌、胡怨嘆,而關右悉虛耗矣。

    第三次進攻:魏景元四年、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開始的滅蜀之戰。結果蜀漢滅亡。

    此次進攻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不過,這種結果除了劉禪後期“親小人,遠賢人”造成巨大內耗而司馬昭抓住了這個機會此必然性以外,其他都是一個個偶然性的疊加。其他不說,單是司馬昭滅蜀的動議,只有鍾會一個人贊同。如《晉書-文帝紀》所載:

    眾臣皆以為不可,獨司隸校尉鍾會認為蜀大可伐,勸之。

    這也正是司馬昭以鍾會作為伐蜀統帥的根源,如《三國志-鍾會傳》所載:

    眾人皆言蜀不可伐,唯會與吾意同。夫人心怯則智勇並竭,智勇並竭而強使之,適足為敵擒耳。劉禪昏暗,宦官為害,此良機也;倘蜀有賢主出,良機轉瞬一失難再得之矣。今遣會伐蜀,是其能滅蜀必矣。

    就連鄧艾都曾上表表示反對,所以司馬昭才派師篡為鄧艾的司馬,實則做監軍。而且在大軍集結完畢即將開拔的時候,將軍鄧敦仍出面勸阻。結果司馬昭大怒,斬之。

    與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和姜維的十一次北伐相比,魏國確實一直是處於防守的態勢。而根源更多的來自魏國的內部,是“懼蜀情節”、緩和內部矛盾和休養生息等多種因素的作用。

    魏國採取守勢的根源: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首先不得不承認魏國內部存在一定的“懼蜀情節”。先前曹操討伐張魯,由於對方利用秦嶺山地的頑強阻擊本來是要退兵的,結果夜晚鹿群踏進了張魯軍營,導致防線崩潰。之後持續三個年頭的漢中大戰,曹操是損兵折將、士兵產生了逃亡。因此,對於蜀漢的”險塞”,魏軍有深刻記憶。可以說“懼蜀情節”在一定範圍是存在的,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當司馬昭提議伐蜀的時候,包括在隴右接連取勝的鄧艾在內的群臣一致反對,只有鍾會一個人堅定支援。

    其次魏國的內部矛盾需要梳理和緩解。曹操父子在逐步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在內外部積累了重重矛盾,導致了很大的不穩定性。這一點,早前就已經被法正所識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認為曹操降伏張魯後卻未繼續進攻益州,反而留下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一定是內部動亂,眼下正是奪取漢中的最佳時機。關羽北伐之所以產生“華夏震動”的效果,也在於此。

    我們可以看到,曹丕執政的路線和政策與曹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對比,根源就在於曹丕要通過改革的方式緩和內部矛盾。既然如此,就需要相對安定的外部環境,因此對於蜀漢就採取了守勢。

    東漢末年的主要戰場基本都在魏國境內,魏國是最需要和平的!

    再次魏國格外需要修養生息。三國之中,魏國國土最廣、人口最多,但卻是最需要修養生息的。回顧東漢末年的戰亂,主要戰事基本都發生在魏國境內,受戰爭影響最大的是魏國。因此,曹丕執政時曾經頒佈過合併郡縣的詔令,原因就在於此。與另外兩國相比,魏國是最需要和平環境的。

    曹丕執政時且不說,到了魏明帝時,修養生息依然是主導思想。這一點通過習鑿齒《漢晉春秋》記述的一件事就能體現出來。當蜀漢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諸葛亮駐節漢中的時候,魏明帝曹叡就想發兵征討。這時散騎常侍孫資就出面勸諫了。如《漢晉春秋》所載他的原話是:

    “不若但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亦足以鎮靜疆場,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必自敝矣。”乃至。

    魏國上層休養生息的主導思想可見一斑。

    同時,由於諸葛亮和蔣琬等人對蜀漢的有效治理,使得蜀漢長時間處於“國以富饒”的局面。同時,實兵諸圍,蜀漢對魏國進行了有效而嚴密的防禦。以上兩點使得魏國不敢輕易言戰。

    綜上,魏國紛繁的內政決定了魏國面對蜀漢更長時間處於防守的狀態

  • 16 # 樑子詡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依次而立,最精彩的時期是曹操在位的時期,各大諸侯各顯神通,相互爭霸,天下局勢一天一個樣,今天這位諸侯反叛,明天又不知哪裡的農民起義,各諸侯們皆是東征西戰,隨時作著吞併別人或者被別人吞併的準備;曹操初始征戰失利,損兵折將,不得不投靠勢力強盛於自己的袁紹,後反叛,當時的袁紹不是不想打曹操,是當時的局勢不允許,若貿然發兵攻打曹操,大本營難保;劉備身為一介小官,屢次易主,從自身才能、威望、兵力等等方面來看,劉備必須等待,一生做的最多的事便是韜光養晦,靜候時機;兩人的特點正好相反,一個鋒芒畢露,一個靜候佳機。待各發展為一國之主時曹操先行離去,曹丕的繼位並非一帆風順,幾個弟弟裡得罪的得罪,反目的反目,原先跟隨的的大臣仍有不少是迫於曹操的淫威,心下早有不滿,就是在伴隨著如此種種的隱患中,曹丕走上了王位,在內部的治理尚未穩固之前,對外的討伐自然暫做推遲,就像曹操當初反叛袁紹,袁紹起初也並無暇顧及,是一個道理,諸葛亮深知其中隱情,如果要擴大勢力這個時間段絕對是最佳時機,所以兩國在這個期間的戰略方針會有明顯的差異。

  • 17 # 當代曹植

    魏國地處北方,深居中原腹地,但在漢末的亂世,中原地區長期飽經戰火,早已是破碎不堪,生產力遭到空前的打擊,曹操詩云“百里無雞鳴”是當時的生動寫照,漢朝原來的東都洛陽都成了瓦礫堆,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外作戰並不是當務之急,恢復生產力和人口才是魏國統治者的頭等大事。

    以曹丕稱帝作為魏國的開端,那麼曹魏政權的對外政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立國之初,以鞏固內政為主,坐觀吳、蜀相爭。二,曹睿即位之初,以防禦為主,多線作戰,逐漸拖垮吳、蜀。

    當時的蜀國只跟魏國和吳國接壤,而魏國周邊卻有蜀國、吳國、西域、北韓半島、北方草原等諸多勢力,需要防守的區域非常多,所以前期的蜀國不具備主動進攻的能力。

    三,司馬氏執政時期,全線進攻,各個擊破。

    司馬氏執政時期,曹魏的內政改革基本完成,國力空前強大。

    在徹底平定遼東之後,曹魏兩次大破高句麗,將勢力延伸到了北韓半島。

    綜上,曹魏前期面臨穩固內政的壓力,而吳、蜀相爭,正好給了曹魏喘息之機;曹魏中期面臨多線作戰的壓力,疲於防守,無力進攻;另外,蜀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也是曹魏不輕易進攻蜀國的客觀原因。

  • 18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最核心的因素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在曹操失去漢中之後,就已經失去了經略川蜀的戰略主動權,此後曹魏政權費了很大心思,也沒有破得了蜀漢以漢中為前進基地,川蜀為後方腹地的鐵桶陣。

    公元215年3月,曹操集團的西部軍區司令員徵西將軍夏侯淵接連打敗馬超、韓遂軍,剿滅隴右的割據勢力之後,西北情勢大好。曹操欲藉此良機,底定西北、西南,於是率領10萬大軍從陳倉故道出發,攻打漢中張魯。先是消滅了河池的氐王竇茂,隨後到了陽平關。曹操用劉曄計謀,拿下了陽平關。當年11月,張魯向曹操投降,曹操得到了漢中地區以及巴東、巴西、巴郡。

    在拿下漢中後,范曄、司馬懿都力勸曹操順勢南下,攻打還未在益州站穩根基的劉備,不然劉備日後必將成為心腹大患。結果曹操悠悠的說:“人啊,要學會知足,不能得隴望蜀一樣貪婪”。於是在公元215年12月,讓夏侯淵、張郃、郭淮留守漢中,他自己率軍撤回了鄴城。

    曹操難道不知道劉備打下了益州,如今不取,久必為禍嗎?可是曹操心裡是有一本賬的。一是川蜀地區多雄關,關隘真不好打。二是八百里秦川運糧真的很難。

    曹操攻打陽平關,打了很久,一直沒打下來,曹軍士氣蹉跎,幾乎就要放棄了。可是在下達撤退命令的時候出了岔子,曹操的一支部隊稀裡糊塗地打進了陽平關,起到了神兵天降的效果,驚退了張魯的守軍,曹操這才有驚無險地拿下了陽平關。

    雖然拿下漢中,但是當時是冬天,城中沒有可供10萬大軍食用的糧草,而從關中籌措糧草以及運輸糧草到漢中是需要時間的。當時,古漢水因為地震中斷,不能像韓信那樣通過水路運糧,只能通過陸運走崎嶇山路,運輸的效率奇低。

    沒有充分的糧草供應,便不具備持續作戰的基礎,如果曹操以漢中為前進基地,以關中為腹地,繼續南征,勢必要與剛剛奪下川蜀的劉備集團打長久戰。劉備聽說曹操打下了漢中,驚得劉備也顧不上跟孫權開撕,“湘水劃界”,暫時修好,帶領5萬人馬火速從公安返回益州。

    劉備已經可以把集中力放在漢中上了,當時益州有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魏延為將,法正、黃權為謀士,手上兵士不下5萬,可謂兵多將廣。如果蜀漢軍隊據關自守,曹操10萬大軍想打進來可以說太難了。

    這次,劉備打的同樣也很艱難,曹操為了支援夏侯淵,都已經親自到長安壓陣了。可是,在西線戰場一直戰績彪炳的夏侯淵竟然在戰鬥中被黃忠給劈死了。曹操立刻帶著15萬大軍進入漢中,與劉備軍隊對峙,要為夏侯淵報仇。

    兩軍對壘,實力相當,可用於發揮的戰術不多,拼的只是誰先犯錯。這樣耗下去,曹操先是抗不住了,原因跟4年前一樣,漢中這點地方的物產,根本不能支撐大軍長期作戰。曹軍從關中平原千里運糧,無法滿足軍需。雖然劉備軍隊的後勤補給同樣艱難,但是從川蜀運往漢中的道路,畢竟還是要比從關中到漢中的道路好走的多。

    曹操最後下了那道著名的“雞肋”軍令,殺了名士楊修,隨後覺得在漢中繼續待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就把漢中的民眾都遷走了,留了一個漢中的白地給劉備。

    可見,以曹老闆之優秀,精兵良將之多,而且是先手奪了漢中,卻還是沒有辦法繼續進攻川蜀,不得不退兵避戰,曹魏後來的將軍們,自然也就知道川蜀地區不好打了。

    可是,要說曹魏政權對川蜀一帶沒有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在三國之中,只有蜀漢是正兒八經地要跟曹魏爭奪漢室正統的,孫權那個皇帝是自立的,算是過家家,不入當時主流士族的法眼,倒是蜀漢政權頻頻北伐,還自命正統。不把蜀漢給滅了,曹魏的正統就一直存疑。

    所以,在劉備東征失敗之後,曹丕曾經派人在漢中一帶做了一系列試探性的進攻。但是劉備豈會不知道漢中的重要性?哪怕是舉國東征,劉備都在漢中地區留下了名將魏延鎮守,為了以防萬一,還讓熟識羌人的馬超在隴右協防。不管劉備方向的軍力損失多麼慘重,他一直都沒有調動駐守漢中的軍隊。所以,曹魏的幾次試探性進攻都被魏延給阻擊了。

    後來,曹魏覺得蜀漢就那麼點實力,境內還到處都是叛亂,折騰不出來什麼花樣,倒是東吳不顯山漏水的,結果卻越發實力強勁,不得不削之。所以,在曹丕時代,曹魏政權所有的軍事行動,都集中在東南地區,連歲興兵,征討東吳。曹丕還是有一些本事的,把孫權唬的只能到處防守。雖然頗為狼狽,到底也沒有讓曹丕佔多少便宜。

    曹魏政權重點防範東南,戰略上是沒錯,可是卻有意無意疏忽了對諸葛亮的關注。諸葛亮治國真是一把好手,在5年的時間裡,他竟然硬生生憑藉一州之力,再次訓練出10萬軍隊,已經超過劉備時期的頂峰狀態了。在曹魏政權無暇西顧的時候,諸葛亮接連發動了兩次北伐,雖然沒有成功拿下涼州一帶,可是也給曹魏政權嚇的不輕。

    曹休在石亭之戰後又羞又惱,最後抑鬱而終,曹真成了曹魏帝國的宗室大臣,軍事頂樑柱。諸葛亮頻繁襲擾西北邊防,讓這位暴躁的漢子難以忍受,他在公元230年7月給皇帝曹睿上了一道奏摺,計劃以攻為守。陳群說:“太祖昔到陽平攻張魯,多收豆麥以益軍糧,魯未下而食猶乏。今既無所因,且斜谷阻險,難以進退,轉運必見鈔截,多留兵守要,則損戰士,不可不熟慮也”。

    陳群的意思就是說,打仗費錢又費糧啊,要不然算了吧。

    曹真不願意啊,就說我從子午谷走,方便快捷,肯定不浪費物資。陳群也就沒話說了,最後曹睿老闆一錘定音,他也煩諸葛亮總是出其不意地偷雞。所以,曹真發兵西討,曹睿還親自送他出徵。這一次進攻不但調集了曹魏在雍涼的郭淮部,曹真還親率關中主力兵團,甚至還抽調了原防備東吳的荊州司馬懿軍。

    司馬懿溯漢水,會南鄭。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來勢洶洶,恨不能一口吞了蜀漢。但是,天不盡人意,諸葛亮聞訊立刻進駐漢中親自指揮,並調李嚴從巴中帶萬兵支援漢中。恰逢夏季雨天連綿不斷,棧道多被毀,在華歆和楊阜等人上書下,曹睿不得已令曹真退兵。

    這是曹睿時期對蜀漢發動的大規模會戰,結果卻是徒勞一場。此後,曹睿就不再支援主動進攻蜀漢了,只要在關中、隴右地區做好屯田工作,時間是站在曹魏一邊的。等到積累到足夠的錢糧,再來一決高下。

    曹睿身體不好,公元239年就撒手人寰了。

    由於繼承人曹芳年紀太小,司馬懿和曹爽獲得了輔政大臣的職位。司馬懿是文武雙全,曹爽卻沒有什麼像樣的功績,難以服眾。於是,曹爽在公元244年,不顧大臣反對,貿然率軍攻蜀。到了這年4月,魏軍被阻於興勢,供給困難,牛、馬、騾、驢多死,兵疲意懈。時任蜀漢大司馬、益州刺史的蔣琬率領的涪軍及時趕至漢中增援,大將軍費禕隨後又自成都督軍趕到。

    魏參軍楊偉認為形勢不利,勸曹爽急退。司馬懿亦急致書夏侯玄,指出有全軍覆沒之險。到了5月,費禕知魏軍將退,率軍繞道佔據三嶺,斷其歸路。曹爽遭截擊,督軍爭險苦戰,死傷慘重,逃回關中。曹爽此一戰,不僅沒有能夠樹立威信,反而損兵折將。自此,正始年間,再也沒有人再提主動伐蜀之事。

    曹芳在公元254年被司馬師廢黜,改立曹髦為皇帝。通過廢立皇帝,司馬家已經掌控了朝政,還接連擊敗了幾起心繫曹魏的老臣的反叛,勢力越發穩固下來。曹髦是一個熱血青年,他看不慣司馬昭道貌岸然的樣子,憤慨地說了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公元260年,年輕氣盛的皇帝很英勇地帶著100多個親兵侍衛去攻打大將軍府,結果被司馬昭殺死在大將軍府上。

    司馬昭弒殺皇帝,天下悠悠眾口,司馬昭極力辯解,只顯得蒼白無力。司馬昭想來想去,只有建立不世功勳,才能讓這些趁機發難的政敵閉嘴。他分析了一下東南和西南的局勢,最終蜀漢傳來的將相失和的訊息,讓他下定了決心,攻打蜀漢。

    原來,姜維第十一次北伐中原,試圖從上游威脅關中,但在侯和(今甘肅臨潭縣東南)被鄧艾擊敗。兵敗之後的姜維沒有敢回成都,到隴右去屯田了。司馬昭通過細作得知,原來蜀漢集團內部黃皓和諸葛瞻等人不滿姜維專權,意圖制裁,而姜維此舉是擁兵在外,以做保全之計。而且,此次漢中防禦態勢,與以往不同,姜維竟然撤去了沿途守衛,只堅守漢、樂二城,漢中盆地幾乎成了不設防地帶。

    不管姜維是設計也好,使詐也罷,急於建立功勳的司馬昭管不了那麼多,他命令有“魏之子房”之稱的鐘會帶領10多萬人馬分四路入漢中,又命令隴右一帶防禦姜維的鄧艾,帶領所部人馬牽制姜維回援。在司馬昭看來,只要姜維救援不及,輕取漢中是最起碼的戰果,足以建功立業了。

    公元263年8月,鍾會帶領10餘萬大軍分別從褒斜道、㑽駱道和子午道進逼漢中,同時,為牽制漢中軍的防守,司馬昭又命魏興(即今安康市)太守劉欽率軍1萬由魏興西進以控制子午道和㑽駱道南端出口。為誘敵深入,守漢中的蜀軍按照之前的戰略,放棄了外圍據點的防守,大軍集中向樂城,漢城和陽安關。由於蜀軍的收縮,至9月間,魏軍得以安全通過各處穀道順利進入漢中平原,隨後便對三座城池展開了圍攻。

    陽安關,前稱陽平關,位於漢中平原西端出口,在今天勉縣以西,扼守金牛道東口,是溝通巴蜀與漢中的咽喉之地,有“益州禍福之門”的稱謂。駐守陽安關的蜀軍大約20000餘,由將軍傅僉與蔣舒主持防務,而二人宿有舊怨。

    鍾會在留下部分軍隊圍攻漢樂二城同時,親率主力西進到陽安關展開攻擊。陽安關在三城中最為險要難攻,傅僉是主張堅守待援的,蔣舒則堅持出關迎戰,二將一番爭執後,傅僉不得已讓步,蔣舒在出城時便將陽安關獻給了魏軍。

    城門一失便是激烈巷戰,傅僉戰死,陽安關瞬間失守。陽安關的易手使魏軍在漢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鍾會軍不僅得到了關城內儲藏大量糧草物資的補充,還控制了漢中與蜀國大後方的交通要道,漢樂二城也陷入了絕地,不管姜維是否前來支援,漢中都不可避免要失去了。

    被鄧艾咬住的姜維主力軍團在擺脫鄧艾追兵之後,聽聞了漢中戰場的噩耗,不得已姜維只好帶領軍隊繼續南撤,到達劍閣守禦。劍閣位於今天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東西有大小劍山遮護,山嶺險絕,穀道難行,為川北重要門戶,有詩曰“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萬般無奈之下,姜維會同廖化與張翼三軍合一,大約7萬人退守劍閣,展開防禦。

    鍾會攻佔了陽安關之後,也擺出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姿態,出漢中,入金牛道,直奔巴蜀腹心而來。可是,劍閣險峻,鍾會盡管佔據上風,主攻,也切實難下,且耗時日久,哪怕是漢中繳獲的軍糧也很快見底。如果戰事這麼一直膠著下去,鍾會也會面臨著曹爽一樣的困局:糧盡而退。鍾會在最困難的時候,確實給司馬昭打過報告,建議整軍撤退,司馬昭有其他底牌,就命令鍾會堅守待變。

    被姜維成功甩掉的鄧艾,這時,成了關鍵性力量。在公元263年10月,鄧艾向司馬昭建言:“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在得到大將軍司馬昭的首肯後,親率10000精銳前頭開道,20000主力督糧於後,先沿白河河谷東行,隨後翻越摩天嶺,進入陰平古道,“行軍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運糧將匱,頻於危殆”。鄧艾此時已是67歲高齡了,也同普通士卒一般披荊斬棘,攀山越崖。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行軍,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鄧艾軍終於走出陰道古道,11月鄧艾抵達蜀國的江由關。

    鄧艾軍的奇襲對蜀國上下產生了巨大震動,後面的事情便很簡單了,江由關守將馬邈獻關投降,經過簡單補給,鄧艾率軍南下,途中擊敗諸葛瞻父子,劉後主獻書投降,姜維走投無路無奈奉旨投降,蜀國滅亡。

    從曹操時代一直到司馬昭時代,魏國在長達半個世紀中,雖然沒有像蜀漢諸葛亮、姜維那樣頻繁征討川蜀,可是不多的幾次動作,規模都很大,一旦成功都將是滅國之戰。從曹操攻張魯漢中之戰,到曹丕試探性進攻,再到曹真伐蜀、曹爽伐蜀,一直到司馬昭伐蜀,規模也是越來越大。蜀漢則在攻勢作戰中,消耗了太多的資源,到後期已經無法維持攻勢作戰,而採取了堅壁清野的積極防禦作戰,結果被魏國找準機會,一擊斃命。

  • 19 # 醉美木瀆

    簡單來說有三點原因:忙得很,打不贏,不划算。

    稱帝之後,曹丕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內政的治理上,與民休養生息,進一步消化吸收父親打下來的地盤,真正在北方建立曹氏的天下。這些不像戰爭能吸引眼球,但都是水磨工夫,需要耗費大量的物力,人力來完成。

    曹丕登基後,由於正朔有所更改,所以合理的權力二次分配就顯得尤為重要。曹操在位時已經逐漸對官職有所改革,在此基礎上,曹丕稱帝后對官職和人事安排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整。根據記載,曹丕將相國變為司徒,御史大夫為司空,奉常為太常,郎中令為光祿勳,大理為廷尉,大農為大司農。在這其中有的是魏官平行轉移職能,有的是將職能分割整合,從此全面控制朝廷中的官職設定,並便於管理。

    因此,曹魏高層對吞併蜀漢興趣不大。為了建立個人功業,曹爽興兵伐蜀,結果大敗而歸,想露臉結果漏了屁股,曹魏高層更是有一段時間不願對蜀漢用兵。

  • 20 # 天下無雙165556386

    這不廢話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閒著沒事打蜀國幹什麼啊!更何況還有個東吳在那虎視眈眈呢!魏國地盤最大,實力最強,只要他安心發現,統一全國就是遲早的事,所以無論是對蜀國還是東吳,曹魏最好的選擇就是防守反擊,敵不動,我不動,安心發現生產,整兵備戰就是了,一旦軍事實力從量變到質變,則一擊可定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舊的99年版100元價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