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強牛牛

    1950年6月25日,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蘇聯代表缺席和中國合法權益被剝奪的情況下,通過了安理會武裝干涉北韓的決議。

    所以,當時的美國出兵北韓,是有聯合國授權的,否則,也不會有稱之為聯合國軍的說法。那麼,蘇聯本質上應該不願意美國出兵北韓,為什麼不行使無常的一票否決權,卻還搞了個代表缺席的理由呢?

    其關鍵點在於,蘇聯很重視自己的不凍港問題。對蘇聯來說,在太平洋方向,自己本來是不該有不凍港的。它本國的海軍艦隊,當時擁有的不凍港主要是中國的旅順大連,但是,也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簽訂了截止到1955年歸還中國的條約。否則,也只能駐紮在海參崴,這屬於是個半凍港,天氣真冷了,他自己的海軍也就不能出港了。

    假如北韓戰敗了,那麼,在中國旅順和大連的海軍也不用撤了,可以藉口保護新中國。對當時的我們來說,十有八九也只能妥協。這兩個結果,對蘇聯來說都能實現擁有不凍港的夙願。所以就有了藉口不參加聯合國安理會的理由。

    這一戰真正的戰勝國其實並不是北韓,從整體大局意義上來說,我們損失最大,卻也正因為這一戰站起來了。

  • 22 # 文以載道MZS

    北韓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稱謂有點詭異,似有名不正言不順的意思,為什麼呢?

    一、所謂的聯合國授權,只是美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噱頭和一張虎皮罷了。

    1950年6月25日北韓戰爭爆發。美國一方面聯絡聯合國安理會召集會議,另一方面就迅速出兵臺灣海峽和北韓半島。大家注意:這時的聯合國安理會還沒有召開會議呢,美國大兵就已經登陸了北韓半島參戰,這不是侵略嗎?這也非常符合美國一貫的強盜邏輯。

    二、聯合國真授權了嗎?還是美國狐假虎威唱的一出大戲?

    大家看一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的第83號決議是怎樣說的,其中所謂“授權”部分的第2條是這樣說的:“建議聯合國會員國對大韓民國提供擊退此攻擊,使該地區迴歸安全與和平的過程中必要的支援”。這裡的授權也僅僅是一種支援,並不是授權出兵北韓半島。上面已經說了,北韓半島暴發衝突時,美軍就已經登陸了北韓半島,為了自圓其說,就炮製了一個聯合國授權出兵說,這是美國早就策劃了的步驟,安理會成員國只是舉舉手而已。

    三、蘇聯為什麼缺席會議,不能行駛一票否決權。

    筆者倒是贊同當時的蘇聯大使對缺席會議的分析意見:因為他們缺席會議就是要明確美國在北韓所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他們的理由是:一是表明蘇聯和新中國團結一致;二是強調美國政策的野蠻無理;三是不認同蔣介石非法政府代表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認為兩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缺席的情況下作出的決定是非法的;四是讓美國為所欲為,從而在公共輿論面前讓美國的真是面目暴露無遺。

    結果就是美國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在所謂的83號決議通過後,美國真的是火急火燎的搭起了沒有經過真正授權的“聯合國軍”草臺班子,以美國為核心,浩浩蕩蕩的開進了北韓戰場,成了一群四不像的“烏合之眾”,所以失敗也是註定了的。

  • 23 # 巴人下里白雪陽春

    有聯合國授權。名義上屬於聯合國維和部隊。

    蘇聯故意缺席投票,致使授權通過。

    無論金日成大舉入侵南韓會有什麼結果,斯大林都認為能達到他的戰略意圖。

    金日成勝利,美國不再回南韓 — 整個北韓半島親蘇。

    金日成敗 — 如果南韓統一半島,則中國需要蘇聯“保護”,很可能會答應讓蘇聯駐軍旅順港,控制中國和周邊國家。如果北韓半島仍然南北分治,戰略格局不變。

    中國不參戰 — 結局如上。

    中國參戰 — 對於北韓半島本身,結局如上。對於中國,和西方結怨,並且臺灣問題栓住中共,不得不保持依賴蘇聯。

    實際結果是,中國和美軍打了平手。在之後的二十年中國的確和西方不交往,但也沒有依賴蘇聯,反而和蘇聯鬧僵了。

    靠陰謀去拴盟友,是靠不住的。

  • 24 # 期權工程師

    蘇聯缺席安理會的原因是它前幾天提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的議案被否了,坐家裡生氣呢。美國獲得聯合國授權限於恢復戰前狀態。中國出兵是因為聯合國軍違背聯合國決議,過了三八線。如果沒有北韓戰爭,沒有志願軍打出國威軍威,現在美中國人嚇唬一下,你還不得打抖嗦?

  • 25 # 大志遠思想空間

    北韓戰爭期間的聯合國有沒有授權組成聯合國軍出兵北韓半島呢?真有。1950年10月25日,我們的志願軍進入北韓戰場,10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就授權所謂的聯合國軍出兵北韓半島。

    當然那時候的聯合國的席位是由國民黨政權非法竊取的,而當時投票的時候,蘇聯沒有在場,所以決議順利通過。至於蘇聯當時為什麼沒有在場?據說蘇聯很生氣,有國家提出這樣的議案,至於具體情況應該還在保密中,有多種說法,反正是順利通過了,過後也沒有反對。

    北韓戰場上就是由以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主的中朝聯軍可以美國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打在了一起。開始,中美兩國都對對方軍隊不太瞭解。志願軍認為,三年時間把400萬反對派國軍打得落花流水,作為國軍的老師,能強到哪去呢?美國也認為,國軍戰鬥力那麼差勁,打敗國軍的解放軍本事又能大到哪兒去?一打仗雙方都認識到,美軍認為對方軍隊太能打了,志願軍也認為美軍裝備真厲害太先進了。結果,志願軍就把美軍打回了三八線。

    經過5次戰役和上甘嶺戰役之後,志願軍和美軍都認識到,完全戰勝對方都不容易,還是停戰吧,可以說雙方都達到了戰略目的。於是美軍的最高軍事長官克拉克將軍說,他是美國曆史上第1個在沒有勝利協議上簽字的將軍。而彭大將軍說,在海邊架幾門大炮就能奴役一個國家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26 # 劉紅喜875

    答:朝戰期間,聯合國軍,肯定有聯合國授權的。絕不是美國帶領盟國私自開戰的。

    是經聯合國大會同意,並經常任國一致同意的。(奇怪的是,當時斯大林不知怎麼想的,來了個三沒,一缺。沒贊成,沒反對,沒棄權。來個缺席)。歷史有案可查。

  • 27 # 文史一家人

    在北韓戰爭期間與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廝殺近3年的所謂“聯合國軍”,並不是由該機構祕書長控制的、維持和平的國際部隊。而這條訊息來自於新浪微博認證的“聯合國官方微博”,此時正值抗美援朝勝利六十週年,可以說從官方上確認了聯合國軍的非法性

    “聯合國軍“並非聯合國實體,也不在聯合國命令和控制範圍內。它不是安理會附屬機構也不通過聯合國預算資助。“聯合國軍”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名不符實,不具合法性,充斥著軍事對抗色彩。

    所以既然如此,那麼就不存在蘇聯是不是否決了。因為蘇聯根本沒有表決的機會!

    關於聯合國軍

    其實所謂的聯合國軍,其實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兵。美國操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借聯合國名義組建的用於干涉北韓內戰的多國部隊。其中,美軍兵力佔總數的90%以上。

    其他15個國家,即英國、澳洲、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臘、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衣索比亞提供了數量不等的戰鬥部隊。

    北韓戰爭期間,“聯合國軍”援韓部隊最多時達到93.26萬人,其中包含受“聯合國軍”指揮的南韓部隊達59萬多人。其中美國出兵居第一位,兵力達30多萬人;英國居第二位,兵力達1.40萬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達6100多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達5400多人;除去這三個國家,基本上別的國家的可以忽略不計!

    聯合國軍出師之名

    中國有句古話叫師出無名,而聯合國軍的出師之名,以聯合國名義顯然是個幌子,真正在於蘇聯和美國在北韓半島的地緣政治中的利益衝突。

    美中國人貝文.亞歷山大所著的《北韓,我們第一次戰敗》中對戰爭的起因和經過描述的比較詳細,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可以說是積怨很深,尤其是當時的世界大國和美國!

    這種積怨不僅僅是在二戰以來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上,還有在意識形態上,所以當北韓半島的南北部戰爭爆發後,最終就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導火索!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 28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北韓戰爭期間的聯合國軍,是有聯合國授權的。

    按照當時以及現在通行的聯合國憲章,聯合國軍干涉北韓戰爭,是符合法定程式的,因為其立足點是要制止並懲罰北北韓主動發起的、破壞了地區和平現狀的戰爭。可是問題就出在這裡,蘇聯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他擁有一票否決權,面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對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猖狂進攻,蘇聯為什麼不動用一票否決權呢?而且,如果我們深入瞭解彼時的國際政治,還會產生另一個疑問,美國對待新中國的態度為什麼會在一年的時間內,就從積極接觸的友好姿態,突然轉變為悍然出兵北韓,干涉中國內政的敵對態度?

    蘇聯、美國這些外交動作的背後,實際上是新中國在建國初期因國力貧弱,被作為蘇聯和美國之間冷戰過程中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被當做棋子的悲慘歷史。北韓戰爭對新中國來說,本來是一個“死局”,卻被新中國第一代領導集體成功解局,擺脫了淪為棋子的命運,為新中國爭取到了棋手的資格。那些年月吃的苦,做出的犧牲,所獲得的戰爭紅利,一直延續到現在。因為,那場戰爭,一直以來,都被世人看作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1950年6月25日,北北韓軍隊突然大規模南下,越過38線,向南韓腹地快速推進。南韓軍隊猝不及防,接連被擊敗,快速喪失大面積領土,漢城也很快失陷。北北韓軍隊勢如破竹,並在新佔領區開始進行肅反運動,建立政權。雖然北北韓和南韓打的熱火朝天,然而北韓並不是當時美國的核心利益所在。在二戰之後,美國和蘇聯無一例外地,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歐洲。

    對於有可能到來的世界範圍的意識形態的對立,蘇聯和美國都是有著心理準備的。甚至在二戰還沒有完全結束,盟國之間就已經貌合神離了,隨著丘吉爾的鐵幕理論的出臺,冷戰成為了蘇、美兩國爭霸的鬥爭形勢。

    很多人認為斯大林是熱衷於戰鬥的好戰分子,然而在二戰結束後的那幾年,斯大林卻是一個十足的和平主義者。雖然蘇聯在歐洲、亞洲等地都表現出了咄咄逼人的氣勢,但是斯大林卻明白蘇聯已經流乾了血,已經沒有與資本主義世界一戰的實力了。因此,力求避戰的斯大林的如意算盤是,使蘇聯周邊所有國家都成為蘇聯盟友或緩衝國,從而將美國陣營與蘇聯本土完全隔離開,從而確保蘇聯的安全。而且,這個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斯大林也做到了:東歐全部成為蘇聯盟友,其他鄰國,芬蘭、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全部成為緩衝國。這樣,在斯大林看來蘇聯的安全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在東亞,斯大林扶持金日成政權的目的也是為了戰略緩衝,在中國局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通過北北韓的存在將美國控制的南北韓同蘇聯隔離開。對於中國剛剛開始的解放戰爭,斯大林是有著預案的。方案一,最好的結果自然是國共和談成功,建立聯合政府,那麼整個中國都將成為緩衝國。方案二,如果毛澤東失敗,而蔣介石奉行雙邊外交,那麼中國也能夠成為緩衝國。方案三,毛澤東在關內失敗,而蔣介石奉行親美外交(這是極有可能出現的情況),那麼斯大林的後手就是策動東北和新疆獨立,那麼新成立的滿洲國和東突厥斯坦會成為隔離美國陣營的緩衝國。

    斯大林可不是隻有預案這麼簡單,他有著足夠的能力來實現蘇聯利益的最大化。在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的前一天,在美、蘇的共同逼迫下,國民政府被迫和蘇聯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這份條約規定中國同意外蒙古公投獨立,同意蘇聯擁有旅順和大連的駐軍權和使用權,同意蘇聯擁有中長鐵路經營管理權。也即是說,蘇聯已經通過條約,可以保證他有足夠的手段來實現在東亞建立更多的緩衝國的能力,如果他真的有意願這麼做的話。

    當然國民黨政府不願意籤這個條約,可是在斯大林的軟硬兼施之下,尤其是威脅拒不交出東北地區的情況下,國民黨政權被迫簽署了這個條約,以此來換回在解放戰爭初期在東北地區的優勢地位。

    (蘇聯出兵東北奠定先手優勢)

    蘇聯有了這個條約在手,他們就轉而支援國民黨,希望國共雙方握手言和,以長城或者黃河為界,分別建國。即使到了1949年初,國民黨明顯要完,共產黨即將統一全國的時候,蘇聯依然出面調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即是《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因為彼時的共產黨政府,已經旗幟鮮明地向世界各國表達了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建立新中國的態度。蘇聯與國民黨簽訂的那個《互助條約》,自然也屬於廢除之列。

    所以,解放南京之後,美國、英國的大使館都留在了南京等待共產黨,只有蘇聯追著國民黨政權撤往了廣州。這時,美國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還處於積極接觸的階段,藉由在抗戰時期的友誼,中國共產黨並不排斥與美中國人建立聯絡。可是在1949年8月,人民日報就刊發了毛主席的文章《別了,司徒雷登》,給這一時期的中美關係定下了基調。因為司徒雷登提出,美國承認新中國沒問題,和新中國建交也沒問題,只要共產黨承認美國和舊中國簽訂的協議。這是美國的要求,也是談判的底線。只要同意,國民黨就立刻會成為歷史名詞,美國全力支援共產黨統一天下。這個底線,共產黨無法接受,雙方談不攏。

    蘇聯此時也看到了美國爭取新中國外交傾向的努力,以及新中國若倒向美國帶給蘇聯是威脅,因此不失時機地提出,新中國與蘇聯的舊合約可以廢除,一切都可以重新談,而且蘇聯支援新中國加入聯合國。這樣一來,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一邊倒”外交路線就已經定下來了。直到如今,很多美國學者和專家都對美國政府在那個關鍵時期的不理智行為表達了痛惜之情。

    儘管新中國已經採取了“一邊倒”的外交路線,可是實力闕如,自然也是不入蘇聯黨政高層的法眼的。當時斯大林、米高揚等人曾對毛主席有過評價,斯大林問:你們以為毛是什麼樣的人物?米高揚等人回答說:普加喬夫一樣的人。其他人笑了起來,因為普加喬夫是俄羅斯歷史上的失敗的農民主義領袖。於此可知,國力弱小的新中國,在蘇聯的眼中,其地位比起金日成的北韓、胡志明的越南高不了多少。

    這一點在毛主席訪問蘇聯時就表現了出來。

    1949年11月,新中國剛剛成立,為了兌現蘇聯的承諾,毛主席向蘇聯表示,想在12月訪問蘇聯,以便在12月21日斯大林70壽誕時親自祝賀他生日。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出訪蘇聯,16日抵達。不過,這次談判,很不愉快。斯大林根本不願意交還給中國旅順及大連,雙方互不相讓,會談現場一度陷入尷尬的長時間沉默。斯大林沒有任何讓步的意思,對中方的合理要求不予理睬,想重籤一份和舊條約一樣的或者說差不多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毛主席一度被氣得閉門不出,堅持要等周恩來過來才會繼續談。

    毛主席此時在等待國際政治的變化。1949年12月底,英國政府已經傾向於承認中國,這一資訊由負責外交的周恩來,在國務院會議上宣佈。到1950年1月,英國政府宣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大使級建交)。這一個訊息,給斯大林施加了很大的壓力。美國也察覺到了機會,趁勢來給蘇聯搗點亂。1950年1月5日,杜魯門總統發表宣告稱,臺灣應歸還於中國,美國不準備武力干涉中國內政。

    這樣一來,就把蘇聯架起來了。斯大林要堅持霸權主義,繼續殖民侵佔中國的領土,而美國卻要把臺灣還給中國。說好的“一邊倒”盟友難道是塑料花友誼嗎?

    國際政治一直髮酵,到了1950年1月20日,周恩來帶領的外交團“姍姍來遲”,雙方開始正式談判。1月22日,毛澤東和斯大林舉行第三次正式會談。1月26日,中國代表團正式向蘇聯提交中國方面的方案,要求收回旅順、大連和中長鐵路的主權。1月28日,蘇聯方面回覆中國代表團,基本同意了中國的方案。但加了一條,要求蘇聯有權自由利用中長鐵路運兵和軍用物資,為了中蘇兩國的安全。中方表示同意,但要求對等利用蘇聯的西伯利亞鐵路,從東北至新疆一線,自由運兵和軍用物資。如果蘇聯同意,那就等於中國把剛獨立的外蒙古給包圍了,同時擁有了武力干涉蘇聯的能力。

    根據解密的一些檔案資料顯示,斯大林在中方提交的談判書上用了紅色的筆記畫了很多個問號和感嘆號。站在蘇聯的立場上,好像除了英國和美國,還沒有哪個國家會這樣給他們提條件。於是這一條也給去掉了。

    1950年2月17日,中蘇談判結束,雙方簽訂新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協議部分摘錄如下: 蘇方不遲於1952年末將中長路的一切權利及該路的全部財產無償地移交中國政府;蘇方不遲於1952年末從旅順口撤回其駐軍,並將該地區設施移交中國政府,中方償付旅順港的恢復與建設的費用;蘇方保證將大連的行政管理權完全交予中國政府……

    為了拉攏新中國,斯大林放棄了蘇聯在東北的生命線中長鐵路,放棄了在旅順港和大連港的駐軍權和使用權。只有外蒙古,蘇聯強行保留了下來,作為代價,蘇聯承諾給中國援建50個工業專案,並貸款3億美元給中國,利率1%。

    國民黨政權當初送給蘇聯的四大特權,毛主席經過艱苦的談判,拿回來三個。這份新條約的簽訂,使蘇聯在遠東失去了他們數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不凍港,也失去了此後武力干涉中國內政的能力。斯大林會心甘情願的吃這個虧嗎?斯大林早就已經預備了後手,他之所以答應籤這些條件,是因為他已經算準了,新中國在幾個月後就會求著他駐軍東北,進駐旅順和大連港。斯大林走的這一步棋,即是北韓戰爭。

    原來,在1950年1月30日,也就是中方提出要用中長鐵路的運兵權對等置換西伯利亞鐵路的運兵權的2天之後,斯大林祕電金日成,“想對南北韓採取如此大的行動,是需要充分準備的。此舉必須組織得不冒太大風險。如果他想同我會談此事,那麼,我隨時準備接見他並同他談。請把此事轉告金日成並且告訴他,在這件事上我準備幫助他”。金日成聽到這個訊息後十分滿意和激動,斯大林又向什特科夫發出了一個補充指示:“請向金日成同志解釋,在目前情況下,他想和我討論的這個問題應該始終是機密的。不能把這件事告訴其他任何北北韓領導人和中國同志,更不能讓我們的對手知道。”在2月4日,斯大林又同意金日成提前使用1951年的蘇聯貸款,金額為7000萬盧布,把兵力擴編至10個師。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不宣而戰,突襲南北韓,北韓戰爭爆發。隨後,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域性勢急劇惡化,相關各方,都在密切注意這局勢的發展。

    我們現在說回到美國。

    二戰之後,美國順利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領袖。對美國來說,北韓半島本來是處於美國在遠東的環形防禦線之外的,美國軍方几次制定的關於北韓一旦發生戰事的應急方案也是迅速撤離北韓半島,退守日本。就是說,從北韓脫身是美國的既定國策。

    北北韓的這次軍事冒險起初,美國並沒有弄清北北韓發起進攻的意圖究竟是什麼,除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這次進攻得到了蘇聯的認可和支援這一點外,美國政府的各機構研究部門和情報部門看法各異。這次進攻的目標到底只是想佔領南北韓,還是想以南北韓為跳板進攻日本?到底是侷限在遠東範圍,比如臺灣、越南、菲律賓,還是聲東擊西,利用美國在遠東集中兵力的時機使蘇聯得以向西歐進攻?到底是北北韓的單獨行動,還是蘇聯甚至加上中國蓄謀已久的總戰略的前哨戰?這些問題,甚至到仁川登陸時都沒取得完全一致的認識。這種對戰爭意圖的迷惘,造成了美國決策的盲目。

    即使考慮到戰爭爆發的可能性,美國軍方的立足點也建立在南北韓軍隊完全可以抵擋住任何進攻這一分析的基礎上。戰爭前夕,美國政府內部關於北韓問題的爭論僅僅集中在是否再給南北韓援助,究竟給多少援助這樣一個問題上,從來沒想過美國要親自出兵參戰。軍方普遍認為只要再給點軍火,南北韓軍隊便可以穩住戰線。進攻開始一天以後,麥克阿瑟還對杜勒斯及其助手打包票說南北韓軍隊完全可以應付。就是說,美國除了在政治上只有一旦戰事不利退守日本的預案之外,在軍事上也並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從整個戰爭過程看,美國的政治決策多少都有些被軍事形勢牽著鼻子走。

    由於冷戰的持續升溫,戰後美國的軍事戰略只是準備去對付一場蘇聯對美國或西歐突然發動的全面進攻,而沒有考慮過其他方向。李奇微後來說:“在北韓戰爭之前,我們的全部軍事計劃都是設想打一場席捲世界的戰爭,並且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對一個遙遠而又無法設防的半島進行防禦乃是愚蠢之舉。”結果,美國預料中的蘇聯按兵不動,美國卻由於判斷失誤而為太平洋彼岸的彈丸之地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捲入了一場災難性的戰爭。

    也有可能,美國作為新上任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盟主,如果對紅色政權意圖將“自由世界”趕下海去不置一詞,那麼其威望將會大受影響。因此,美中國人在缺少細緻縝密的軍事形勢評估的情況下,就貿然做出了參戰的決定。對此,新中國的第一代領導人有著清醒的認識,還曾告誡過金日成:美國不會容許在亞洲大陸上同時進行兩場統一戰爭。然而,期望建立豐功偉績而青史留名的金日成哪裡會顧得了那麼多?

    (美軍仁川登陸)

    與美中國人在北韓戰爭爆發後的驚慌失措相比,慫恿金日成做出軍事冒險的斯大林至少有4種可選方案,而且如果不出意外,斯大林都是穩賺不賠。我們試著站在斯大林的角度來考慮北韓戰爭的走勢會與蘇聯有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美國不干涉。北北韓利用蘇聯支援的大量裝備和貸款,出其不意的突襲之下,是必然可以擊敗南北韓的,北韓統一後,在元山、仁川、釜山、濟州等地都有天然良港,作為蘇聯支援的回報,金日成已許諾統一後租借給蘇聯,這可以頂替失去蘇聯旅順和大連的損失。

    如果美國出兵干涉,而北北韓奇蹟般的頂住了美國的進攻,那蘇聯就等於用極少的物資,利用一個代理人纏住了美國,蘇聯可以趁機在歐洲大幅擴張勢力,至少也能為蘇聯積蓄實力與美國爭雄爭取發展的時間。前文說過,蘇聯的虛弱,斯大林是心知肚明的。

    如果美國出兵干涉,北北韓失敗,中國不出兵干涉。北北韓將被迫退入東北境內組建流亡政府,而美國將兵臨中國邊境。長期的軍事對峙將給中國造成極大的壓力,從而將被迫請求蘇聯的軍事協助。那時候,蘇聯軍隊將作為正義之師,名正言順的地被邀請留在旅順和大連,並繼續使用中長鐵路運兵。這是蘇聯不屑與中國同志做口舌之爭,以最後的實力來說話的傲慢。

    如果美國出兵干涉,北北韓失敗,而中國出兵干涉。在斯大林的概念中,中國是不可能單獨抗衡美國的,必然請求蘇聯的軍事援助。一旦蘇聯地面部隊進入東北,那等於重新獲得了駐軍權。通過保持蘇聯在東北地區的軍事存在,就能重新拿回新版《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失去的利益。

    (北韓幾乎完成統一)

    不管出現以上這些情形中的哪一個,都足以彌補蘇聯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失去的權益。而且,在這個局裡,無論美國、北韓還是中國,都是斯大林手中的棋子,將會同時被削弱,而蘇聯的利益將得到強化。所以,蘇聯在聯合國關於北韓問題的討論上,放棄了一票否決權,甚至在聯合國再三邀請參會的前提下,連會議都明確拒絕參加。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盤算,不過蘇聯放棄使用一票否決權的意見卻是冠冕堂皇的。

    斯大林解密檔案裡的一封信,是這麼說的。

    “我們對6月27日離開安理會和隨後事態的發展,看法與哥特瓦爾德不同。我們離開安理會有四個目的:第一,目的是示威性地表明蘇聯與新中國團結一致;第二,目的是強調美國政策的愚蠢性,它承認國民黨的稻草人在安理會作為中國的代表,而不允許(新)中國的真正代表權;第三,目的是使安理會通過的決議由於兩個大國代表的缺席而不合法;第四,目的是讓美國政府放開手腳,使他們能夠利用在安理會中的多數採取新的愚蠢的行動,使社會輿論能夠充分看清美國政府的嘴臉。 我想,我們達到了這些目的。 在我們離開安理會後,美國被牽連進了對北韓的軍事幹涉,敗壞了自己的軍事威信和道義威望。現在沒有哪個正直的人還會懷疑,美國在北韓扮演暴虐者和侵略者的角色,在軍事方面它並不像宣傳的那樣強大。此外,很清楚,美國現在被從歐洲引到了遠東。這從世界力量平衡的角度看是否對我們有利呢?當然是。 如果美國政府今後繼續陷在遠東,並把中國拖入到為北韓的自由和自身的獨立而進行的戰鬥。結果會怎樣呢?首先,美國像其他任何國家一樣,不可能戰勝擁有大量武裝力量的中國。也許美國會在這一斗爭中受些損傷。第二,在這件事情上受損傷的美國就沒有力量在最近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也許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無限期地拖延,這就為歐洲社會主義的鞏固爭取了時間。更不要說美國與中國的鬥爭將會使整個遠東革命化了。這從世界力量平衡的角度看是否對我們有利呢?當然有利。 正如您所看到的,蘇聯參加還是不參加安理會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首先應該這樣看問題。

    說完了美國、蘇聯在北韓戰爭中抱持的態度,我們現在來看看當時的中國是什麼樣的情況。

    1950年的中國,剛剛建國不到1年,百廢待興,西南山區還有100萬以上的國民黨殘匪尚未肅清,選擇這個時候和世界第一強國在戰場上硬碰硬,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勇氣。實際上,當時新中國的大多數領導人,是不願意出兵的。可是毛主席深思熟慮之後,卻力排眾議,壓上了自己一生打拼的政治榮譽和地位,通過了出兵決議。可能是因為毛主席在蘇聯談判的那一次,讓他老人家感受到了屈辱,要藉助於美國的勢力,才能跟蘇聯平等對話的情形,讓他做出了必須要改變中國在世界各國眼中可以隨意侵凌的固有印象。此外,彼時中國幾乎所有的工業都在東北,如果美國將戰火燒至國內,不管中國在腹地作戰,或者請蘇聯出兵,又或者常年在東北維持一支強大的邊防軍,都會對中國貧弱的國力和戰略地緣造成巨大的壓力。

    美國將槍口抵在中國的家門口,中國將永遠無法發展起來了。所以毛主席一錘定音: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1950年10月,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和18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進行了硬碰硬的較量。三年之後,中國將世界第一的美國結結實實地打回到了38線,實現了中國的預定戰略目標。儘管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這一戰卻讓新中國橫空出世,震驚了世界,也震驚了蘇聯。

    蘇聯也未必有這樣的勇氣、膽量以及戰爭能力與美國打成平手,而中國卻做到了,在世界範圍內,還有第二個這樣的國家嗎?斯大林強烈的不安全感,拼命地在周邊建立緩衝國,其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像樣的盟友。在這個時候,亞洲突然出現了一個4.5億人口的社會主義大國,而這個國家還敢於正面抗擊美國,並能戰而勝之。這就是蘇聯夢寐以求的盟友。

    蘇聯黨政高層立刻重新整理了對新中國的認知,開始拉攏中國,武裝中國,用以作為對抗美國的屏障,隨後,新中國的五年計劃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了,蘇聯援助的156工程也陸續上馬,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龐大的工業化程序啟動了。

    這一切,距離現在才不到70年的時間。世事如棋,一招換來千古業!

  • 29 # 坐了一車天

    的確有聯合國授權,但是有聯合國授權就合法嗎?有聯合國授權就正義嗎?有聯合國授權就名正言順嗎?不一定!所以不必糾結有沒有聯合國授權。

  • 30 # 普通一名

    那是聯合國軍隊,不過又能怎樣?它們想像八國聯軍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中國是一個以國家力量打的聯合國四分五裂的。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

  • 31 # 遼北老代

    北韓本來是一個統一個國家,有《3000裡江山》之說,由於清朝末期,日本侵佔了北韓,使北韓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

    北北韓和南北韓兩個國家的形成。

    1945年,抗日戰爭基本結束,但日本還佔領北韓。同盟國的蘇聯和美國商量,由蘇聯和美國,以北韓的三八線為界,美國往南打把日本打了出去,扶持了南北韓李承晚政權。蘇聯從三八線往北打,把日本趕了出去。扶持了北北韓金日成政權,就這樣形成了兩個國家。

    金日成在抗日期間,在中國的東北,參加了東北聯軍,任東北聯軍的一個師長,歸林彪指揮。抗日戰爭結束後,經黨中央和毛主席研究決定。讓金日成帶領他的一個師部隊,另加兩個北韓師,歸金日成統一指揮,回到北韓,為解放北韓做準備。

    但是首先要挑起戰爭的是南北韓的李承晚。李承晚,在1949年去了日本會見了美國在東亞的全權指揮官麥克阿瑟。李承晚提出要統一北韓的要求,而且要求美國提供武器裝備的支援,麥克阿瑟通電杜魯門,杜魯門答應了李承晚的要求。提供了大量的軍事裝備,並在三八線準備了許多大型火炮和軍事裝備。

    金日成又爭取了蘇聯斯大林的支援,斯大林表示,北韓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是兄弟黨,一定要堅定支援,不能讓美帝國主義和李承晚政權得逞

    金日成由於是軍人出身,而且年輕,統一北韓心切。他在1950年6月25日,發動了統一全北韓的戰爭。北北韓的部隊打的順風順水,勢如破竹。李承晚的部隊如喪家之犬,不堪一擊,很快就要解放了南北韓,打到南邊的海邊上。

    這16個國家部隊主要有,美國,英國,法國,土耳其,加拿大,澳洲,南非等國家。

    他們是在北韓的仁川登陸,把金日成的部隊堵截在南北韓一邊,金日成的部隊傷亡很大,進行了遣散突圍,有一大部分突圍到北北韓。

    聯合國部隊登陸以後,軍事進展?順,很快就打到北北韓的首都平壤,金日成黨政軍要人逃到山區,並派副首相來到北京,跪見了毛主席,痛哭流涕。說北韓危機,北韓危亡。

    毛主席連夜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會議。並有各大元帥參加,派飛機到西北局去接彭德懷,當時西北局第一書記是彭德懷,第二書記是習仲勳。

    彭德懷坐飛機來到北京後,馬上參加了會議,開會的氣分很緊張,有很多人不發言。林彪在發言中表示,我們剛剛建國,國家有很多需要建設的,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強國,經歷了二戰,軍事強大,如果硬碰硬可能要吃虧。

    最後,毛主席發表了講話,發表了看法,毛主席說,北韓是社會主義國家,是咱們的兄弟黨,是脣齒相依,脣亡齒寒。如果讓美國佔領全北韓,站在鴨綠江,邊虎視眈眈,咱們中國的建設也不好搞,我決定出兵,支援兄弟黨北韓,看大家有何意見?當時在場的周總理,朱德元帥,彭德懷元帥首先舉手表示贊成,其他人也接二連三表示贊成。

    當時志願軍的後勤已養是由東北第一局書記高崗負責。

    在中央開會時間,研究決定先過去四個軍,但彭德懷到瀋陽以後,怕過江以後大橋被炸。人員後續部隊過不去。又要求毛主席再派兩個軍。於是毛主席又從河南信陽和天津調來兩個軍,共六個軍。每個軍近6萬餘人,30多萬人。與1950年10月25號。在遼寧的安東,和吉林的集安祕密過江,過江以後,就遭遇了同美軍的遭遇戰,美軍很不好打,他們打不過就把坦克圍在外圍,你根本就打不進去。同蔣軍的戰鬥很不一樣。我志願軍協同北韓人民軍,通過五次大的戰役。徹底粉碎了美國想佔領全北韓的意圖。使中國真正屹立在世界東方。打出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打出了中國幾十年的和平環境。這是偉大的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勝利。也是全中中國人民的勝利。最重要的,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

    北韓是中國友好的鄰邦,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不遠的將來,北韓《3000裡江山》一定要連在一起,北韓的兄弟姐妹一定會團聚。

  • 32 # 最恨偽君子爛權貴

    有聯合國授權 社會主義蘇聯作為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同時作為常任理事國投的是棄權票而不是反對票。經此一見事就能看出來 這個“老大哥”當大哥是靠不住 只能靠我們中中國人自己才行

  • 33 # 4843775102663

    有的。一個是利用了蘇聯缺席。—蘇聯是常務理事國,有一票否決權—再就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還在臺灣的蔣介石政權手裡。所以聯合國在南北韓丟掉首都漢城之後,通過了決議案,由十七個國家(或十四)組成聯合國軍,支援南北韓。所以我們抗美援朝打得是南北韓軍隊加聯合國軍。八國聯軍就能打到北京的歷史從此終結。偉大的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

  • 34 # REDON銅豌豆

    絕對有聯合國授權,聯合國安理會五常舉行投票,美、英、法、中(國民黨)四常贊成,蘇聯棄權,責令組成聯合國軍,來驅逐侵略南韓的北韓軍隊。其實北韓戰爭的真正原因是蘇聯玩的詭計,指使北韓入侵南韓,企圖統一北韓半島。藉以把美國等西方國家和新中國拉下水,讓它們激烈交戰,打得你死我活,極大削弱各方的實力,蘇聯好坐收漁翁之利。其實一開始,中國是被蘇聯利用了,好在我們的毛主席等中央領導英明無比,反倒將了蘇聯一軍,利用北韓戰爭使中國軍隊走向了現代化建設,促使蘇聯加大對中國的軍援(蘇聯的軍工廠日夜不停地為我們製造武器),整體解放軍幾乎全部換成蘇式武器和裝備,這樣才能與聯軍抗衡。最終,我軍取得勝利,使北韓戰爭停戰。此戰打出我們的軍威、國威,可謂立國之戰,使我們的盟友和敵人對中國刮目相看。

  • 35 # 二手車老吳

    這個聯合國軍那,有沒有聯合國的授權都不是重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美國說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然後就侵略伊拉克,把伊拉克打敗了,但是伊拉克並沒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美國該打還是給打了!打了又能怎麼樣呢?伊拉克及伊拉克人民也不能把美國怎麼樣?

    在北韓戰場上,由於蘇聯不肯出兵,後來剛剛成立的新中國,派出了志願軍同北韓人民軍並肩作戰,並且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美國又能怎麼樣呢?因為他打不過我們,只能坐下來和我們談判!美中國人自己都承認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不應該打的仗。

    授不授權,都不是重要的,就看能不能打贏?能不能贏得最後戰爭的勝利!

    打不贏,有授權也是非法的!

    打贏了,沒授權也是合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老賴可以欠許多人錢卻沒人上門面對面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