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常心趙明輝
-
2 # 門前那棵櫻桃樹
我在一個縣級開發公司做總工,目前四線城市還沒感覺到建築市場低迷。每開一個盤,預售的時候就被人搶了,主要是農村的。
-
3 # 滄浪之歌22
以後都是裝配式建築,不需要太多的人員,並且往後建築體量會越來越小,房地產已經趨於飽和。而目前建築行業從業人員巨大,營改增搞得建築業基本沒什麼利潤。所以,在未來的五到10年,大量的建築人員失業,大量的中小型建築企業倒閉,這是趨勢,還沒有進入的年輕人就不要進入這行了,正在從事這行的人應該考慮轉行。
-
4 # 區域市場研究左某人
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超過90萬億元,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比上年增加了近8萬億元,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這個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2018年全國建築業總產值23.51萬億元,同比增長9.9%,處於較高增速區間。2019年政府預期會通過高階製造業、消費升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等方面持續擴大內需,將為建築行業帶來持續利好。
1.房地產方面:2018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0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5%,持續保持平穩執行;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16億平方米,增長 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2%。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4.99萬億元,增長12.2%,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4.7%。住宅建設在中國建築行業依舊佔最大份額,國家新型城鎮化政策的持續推進、多地取消限售、國家發改委支援優質房地產企業及其它優質企業直接融資進一步增強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的措施出臺,房地產業仍將保持一定年限的“峰值時代”,房建業務依然保持平穩態勢,帶來龐大的市場規模。
2.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佔行業總產值的14.6%,是中國建築行業的第二大市場,2018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政府對國家交通基礎設施仍將大力支援,東部沿海進入基礎設施補短板,西部將加大投資基礎設施,行業還會保持上揚態勢,在2019年佔到總行業份額的16.1%,並且“一帶一路”戰略為建築企業開拓了新的市場和發展空間,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巨大,隨著戰略的順利開展,建築企業將獲得巨大市場機遇。 3.工業建築方面:工業建築市場過剩產能清理結束,技術升級轉化,新投資加速擴充套件,為工建業務市場帶來了新活力。2018年全國製造業投資增長9.5%,加快4.7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投資比上年分別增長16.1%和11.1%。集團公司可以把握機遇,發揮工建和冶建業務優勢,大有作為。
4.PPP業務方面:PPP進入規範發展時代,由粗獷擴張階段向規範發展階段邁進,在人口和城市化驅動下,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尤其是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方面將使得PPP專案更加規範化,將有利於PPP專案持續健康發展。
5.礦業方面:礦業處於戰略機遇期,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綠色礦山、結構升級、原材料價格上揚、“一帶一路”、礦山開發建設等,為礦業持續發展帶來了戰略機遇。
6.裝配式建築方面:住建部發布的《“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建築產業新趨勢的出現將改變房建行業傳統生產模式,為房建業務帶來新的市場發展機遇。
7.市場形勢方面:建築市場愈發健康,根據《國務院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建築業啟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建立完善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制。在全國、省、市建立健全信用資訊歸集共享和應用機制,既“四庫一平臺”。全面實現全國建築市場“資料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的資訊化監管目標。
-
5 # c6g13
其實當今社會估計有70%的人群間接或者直接的與建築行業有著關係。
現在的一線城市的發展已逐漸趨於飽和,大的建設專案尤其是政府出資的專案已經逐步消失,房地產的專案為了自身的生存不停的在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建築品質把很多的施工企業逼的舉步維艱。就如標題所說的建築行業的未來將會在何方。
我是一名80後,地道的施工專案管理人員。從我的經歷來看我認為我們不應該迷茫,中國5000年的文化沒有哪一段歷史與建築行業分開過。國家在發展,歷史在前行,建築行業永遠不會停歇下來。只是這個轉變又被我們這些80後的弄潮兒趕上了。
我覺得建築行業現在的處境不應該是盲目的創新而是精益求精,現在國家已經在推廣勞務專業化,這就是個非常好的苗頭。建築行業有太多太多的淺規矩,使得我們這些想自己做出成就的80後也都被逼的無奈、妥協。現在新的建築市場來了,從規劃到開發,從設計到施工都會重新調整自己的方向。有需求就有市場,按照市場需要來調整自己的資源、自己的管理方式、自己的組織方法,才能在今後的建築市場站穩腳跟。
我們的國家國土遼闊只要我們在一個地方做專做精我相信以後的路之後越走越寬。我的一點愚見希望各位能夠採納,不足之處請多多包含!
-
6 # 棟科文化
作為一名從業者,我只給你列幾個場景吧,你看還要不要繼續下去:
場景一:你從事建築行業(打工)十餘年了,公司招了一批大學生,年輕,有活力,幹勁足,能加班,而你已經30多歲了。
場景二:又要趕工期了,不管是下雨,高溫,大風,節假日,都要一身臭汗的盯在現場,伴隨著轟隆隆的機器嘈雜聲。
場景三:公司又有新專案了,離家幾百公里,一個月才回家兩天,孩子的作業沒時間輔導,更不能經常帶他去遊樂場玩。
場景四:不管作為甲方還是乙方,諸多的應酬,菸酒過度,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硬是把白領的職業幹成了跟農民工一樣。
場景五:。。。。。。
場景六:。。。。。。
你說,還有繼續在這個行業做下去的必要嗎?
-
7 # 峰哥聊工程
一、建築市場低迷樓主是從何處得來的結論?
“2019年,建築行業增速和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均明顯上升,2019年建築行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度達到7.95%,比重自2009年突破6%以來再次出現明顯上升勢頭。”這是國內信用評級機構——聯合資信釋出的具體資料,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所以現在說建築市場低迷,這句話有點不太恰當。
二、建築行業升職慢,前期工資低,而且沒有個七八年經驗都不容易出頭?
這句話其實放到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說得通啊!在任何一個行業不下辛苦學習,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幹,都是不行的。就是現在最火的網路直播帶貨,每個主播的背後都是別人不知道的辛苦,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還要想策劃文案,等等,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隨隨便便成功。(建議樓主聽聽真心英雄這首歌)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建築行業到底有沒有值得我們奮鬥下去的理由?
1、建築行業的基本性確定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一個專案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流水的營盤流水的兵,尤其遠離家鄉,常年在外,忍受不了孤獨與寂寞的人確實不太適合。但這就是我們工程人,為祖國為世界建設了一個又一個建築物,才有了我們熟知的長城、故宮、鳥巢、水立方、港珠澳大橋。。。!
2、建築行業升職慢。這個其實也是因人而異,要是每天抱著混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別說七、八年,就算幹個十年、二十年還是一樣。最基礎、最基本的知識我們一定要去學習,然後開啟考證之路。幹建築的都知道,有證不代表一切,但要是一個證都沒有,那麼現在的企業你也很難走下去。(二建、一建、造價、監理、安全、諮詢)這些就是提升我們的臺階。當你擁有了其中的兩個以上的證書後,你會發現自己可以選擇的範圍突然變廣了!(要是有個什麼岩土、結構、建築的,迎娶白富美也不完全是美夢)
3、至於說工資低的問題。其實也是一個道理,要學會讓自己慢慢變得值錢,到一定時候就算你自己不提,老闆也會主動給你加薪的!(而且在職期間要擴充套件自己的人脈,興許哪個上市公司的甲方會看中你呢,當個區域經理也是啥都有了)
4、在現場乾和在總部幹承擔的責任不同。總部離家近,專案部離家遠,但各有利弊,客觀地說就是有舍有得,這個就是具體人具體分析!
-
8 # 兩兒孩兒媽
個人感覺,現在建築行業慢慢要走過輝煌期了,會逐步的進入平穩期,不會突然之間有大的變化,但是以後對員工的要求會越加嚴格,入職門檻會越來越高!
-
9 # xing歲月靜好
這個還是看個人職業規劃和家庭規劃吧,建築行業不是市場低迷,只是同其他行業一樣都有自己的發展過程,建築行業已經過了野蠻發展期,現在的建築行業正向著高質量方向發展,對安全文明質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建築行業依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穩定就業的重要盤,國家今年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支援各地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建築行業依然大有可為!值不值得繼續奮鬥還是看個人情況,畢竟建築行業是一個需要肯吃苦耐得住寂寞的行業,條件艱苦,常年在外,休息時間少,很難照顧家庭等,還是看個人取捨,孰輕孰重,自己把握。
-
10 # 平淡從容的生活
無論什麼行業都有賺錢的和不賺錢都,跟人一樣,同事一樣的行業,有的年薪百萬,有的月薪三千,這就是差距。
建築行業做為中國傳統支柱產業,帶動了大量的上游、下游企業,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問題,在中國GDP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份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縱然有時候因國家巨集觀調控發展不那麼迅速了,但是也不至於低迷啊?大量的建築企業每年都要招收新鮮血液,補充壯大自己的力量。
無論幹任何行業,你不都得努力提升自己能力?你的能力不提升,別說幹7-8年,幹一輩子也是基層職工。 很多幹2~3年就做到 專案經理的,因為他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所以說:越努力越幸運。
不想努力,異想天開的思想不要有,不然到最後終究會害了自己,到頭來發現還是一事無成一場空。那時再後悔就晚了。
-
11 # 機電自習室
個人感覺,建築業雖然過了瘋狂時期的黃金時代,但仍然是一個有利可圖的行業。也就是在這個行業裡,無論是施工單位還是業主,甚至自己做點小工程,只要不怕辛苦,還是很容易做出點事情的。
至於辦公環境,這幾年施工現場辦公環境可以說已經很好了,大的施工企業在現場文明施工這一塊做的非常好,辦公和居住環境可以說不用太放心上。但不容忽視的就是,如果一旦做外地工程,可能就不能很好的照顧家庭和孩子,這是好多施工人員的痛處。
-
12 # China洋洋
很明顯這是個偽命題,建築市場再低迷,建設從未停止,只會反映出本身的能力是不是能夠一路綠燈,哪怕是一個技術員,也分高低
-
13 # 一吻而已
說實話吧,建築行業總體來說不算低迷,而且全國建築行業的人那麼多,只能說以後的建築行業越來越專業化,由於現在民工的數量在減少,國家為了發展,都在推裝配式建築。只要不斷跟上步伐,不斷學習新技術,建築行業總體來說是比較好的,雖然沒有科技行業賺錢快,賺錢多,但這才是實業~
-
14 # 冰點黯然
每個行業都會有優勝劣汰,低不低迷這個是由市場經濟決定,我覺得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提升自己,不管是證書還是個人經驗能力,這樣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
-
15 # YongMAN
建築行業門檻低,需要經驗的積累。哪個行業都不好做,但是哪個行業都有人在做,行業不景氣甩下車的一定是那些殘次品[害羞]
-
16 # MaiZai
如有機會或年輕,建議不要進,1現在人員過剩,工程少,大企業控制大多數工程2各種考證3沒十年八年,進不了高層次位置,容易給後人(年輕)的頂替
-
17 # 曾鼎雄
對大陸來說,有什麼影響?因為我在海南,對這個問題,不是很清楚!但對海南來說,前景是光明的!現在中央把海南定為自貿港,是海南千年不遇的好機會!海南的發展還沒有正式開始!海南大建設需要大批專業人才!去年,海南搞了一次建築行業的職稱評定工作!初級升中級,中級升高級!以前每年會有職稱評審工作!但這次大規模評審!說明,未來海南大搞建設,需要大批人才!所以說,前景光明!
-
18 # 使用者所有名都是違規
本人從事建築工程十年左右,目前已跳坑,這行業肯定有發展前途(但跟你無關),待遇也相較於其他多數行業要高一些(現在看差距也沒那麼大),但最主要的是,你能否接受與親人分開,一兩月一見,如果能接受,熬資歷總會有出頭之日,如果不能接受,早跳早解脫!
-
19 # 鑫州福哥
建築市場低迷,有一部分人肯定會分流,分流的這一部分人要麼吃不了工地的苦,要麼技術能力不過硬。當大浪淘沙後,最終留下的那部分人,就是行業內的精英。
-
20 # 太陽碗
做為一名建築行業從業者,我想告訴你的是中國現階段發展還離不開基建,基建是中國的支柱產業。建築市場從未低迷,而且越是經濟不景氣國家越加大基建類投資,拉動內需,基建大有可為。我從一下幾個原因來告訴你。
1.中國拉動內需靠基建投資。每次國家放水幾萬億的時候,絕大部分的資金都進入了基建,包括道路,橋樑,隧道,鐵路,地鐵,房地產等。正是基建類的建設,保障了相關產業人員的生活。基建是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
2.現階段中國基建建設遠未飽和,還有大量的道路,橋樑,隧道等需要投資,原有老舊建築也需要更新換代。
3.建築類行業是從業資格最多的行業,你的每一個分項基本上都有執業資格考試,如設計類,施工類,監理類等等。當你取得了相關執業資格後,你的收入報酬會大大增加,前途大有希望。
所以,你的前途是光明的,努力吧,騷年!
回覆列表
我最近平生第一次做了建築工程的甲方(業主方),幾乎每天都與乙方(施工方)在一起,由於建築市場的飽和、競爭激烈以及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建築行業的日子與前幾年相比的確更加困難了!我是從事日用百貨批發、零售行業的,已經做了四十多年了,我們目前不論是批發業還是零售業在近幾年以來一年比一年艱難,許多老闆已經放棄歇業,關門大吉,我們堅持做下去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吃老本,本期經營無法保本,不知道何時才能走出困境。相對而言,目前,建築行業由於門坎高,競爭性稍弱一些,如果管理到位,精打細算,是有利可圖的,從上遠來看,大家改善居住的願望是長期存在的,建築行業的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