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7小哥
-
2 # 林音林語
記憶裡印象最深的美食。
在我們北方的這座城市,記憶中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一種美食一直對映在我的腦海裡揮灑不去,那就是槐花餡油角。
作為北方小城市,在90年代物質還比較匱乏,家裡條件較差,沒有零食的我們只能在樹林裡尋覓,而當春夏交接之際槐樹開花之時,也是大自然給予我們最慷慨的饋贈,我們三五成群爬樹摘槐花,毫不畏懼樹上的細刺,迫不及待直接生吃幾串槐花,那特殊的花香和潔白的花朵便是我的認知中最美妙的零食了。
摘完後拿到家裡,媽媽先把槐花清洗乾淨,在鍋裡焯下水,切點粉絲和豆腐,加鹽和調料攪拌,然後熱水燙麵,用擀麵杖擀成薄餅,加餡料包成油角形狀,再在油角邊緣捏上好看的裙邊,油鍋炸至金黃,簡直饞呆了我們,小小年紀的我竟能吃三四個,燙麵的麵皮香甜糯口,餡料裡槐花清香流汁,那種味道一直伴隨我長大,並回味在每個春夏交接之際。
直到今天我終於決定,要尋找那種味道,當藉助現代工具輕鬆摘下槐花,並自己動手做了這個記憶中的美食之後才發現,味道依然熟悉,口感因豐富的調味品而更加濃郁,但我卻仍找不到小時候的那種特別的味道,我想是因為我已缺失了那時的飢餓感和童真,歲月的痕跡不僅僅只是媽媽臉上的皺紋,更是我們童真質樸和平淡清苦的童年。
-
3 # 二姐的美味生活
在我印象裡記性最深刻的一道菜是罈子醃酸魚,第一次吃到是外婆做的,後來外婆去世了,媽媽就開始每年都會做這道菜,因為我喜歡吃,從小吃到大,這道菜是我們那裡特有的食物,其它地方是吃不到的,就算名字一樣,也許做法配料都不一樣。
現在離家遠了,每年只能回去1-2次,但是每次回家媽媽都會把提前醃製好的酸魚做給我吃,每次臨走的時候我還會帶在路上吃,因為那是家的味道。
下面說一說這道罈子醃酸魚的做法。
我們一般會選擇鯽魚,把鯽魚從背部刨開清理乾淨內臟,再用鹽醃製半小時,鹽可以多放一些,太淡不好吃,也存放不久。
準備適量大米,起鍋燒熱後(不放油),關中小火放大米入鍋炒香,這時需要不停的翻炒,讓大米均勻受熱,炒幹水分,當大米微微變黃就放入花椒、橘子皮、幹辣椒繼續翻炒,等它們炒幹並完全釋放出香味就起鍋撈出備用。
準備粉碎機,將炒好的大米放入粉碎機打成粉末,可以重複打幾遍讓粉末更細膩,打出來的粉非常香,這個既可以用來醃魚又可以用來做粉蒸肉。
然後將粉均勻裹在醃好的魚上面,將魚平鋪好靜置20分鐘。
準備一個陶瓷壇,將裹好粉的魚平鋪在罈子裡,蓋上壇蓋,壇口放一些水阻止空氣,這樣醃製三天以上就可以拿出來吃了,其實時間越久酸味越濃越好吃。
醃製好的魚可以用蒸鍋蒸熟,也可以放油鍋裡炸,炸至兩面金黃就可以了,我個人比較喜歡吃炸的,炸得兩面金黃,熱的時候香香脆脆的,放涼了的時候肉質更美味。
-
4 # 小艾哥113
我記憶裡印象最深的一道菜是鍋包肉。那時候。中學剛畢業就參加了工作。跟著我的舅舅來到了廚房,在廚房裡面學習做廚師。那時候剛畢業嘛,也算是一個人愣頭青什麼都不懂。有一次客人點了這麼一個菜。當時我配的菜我舅舅做的。可能做好以後呢,就是剩了那麼一點兒,然後留了一半給我。當時吃了一口感覺特別香,特別好吃,特別合自己的胃口,就一股腦的全都吃了,當時感覺沒有什麼菜能比他在好吃的了。味道呢,特別難忘。只記得操作步驟。當時以為把這個菜學會了。後來呢,陰差陽錯再也沒有人點這個菜了。這個菜在我的記憶當中存了大概五六年的樣子。後來正式進入到大酒店上班工作以後,因為見得也多了,吃的也多了什麼好吃的他也都嘗過了。有一次就想起這個菜來了。隨手就拿起來操作了一下,把這個菜炒出來了,雖然樣子。色香味俱全,非常好看。非常的漂亮。但是吃起來的口感跟印象當中的味道不一樣了,當時你心裡面也特別感慨。最近的那道菜特別好吃,再後來怎麼也複製不出來了。這時候呢,我就想起了一個朱元璋的故事,他要飯的時候吃過一一碗最好吃的飯,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湯。也就是因為他當時餓的餓急了,沒有什麼吃的了,這時候有人給他送來這個可以讓他充飢損他感覺這個東西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東西。當他當上皇帝以後,吃遍了山珍海味。想起他要飯的時候的這道菜。再讓廚師是給他做的時候,他一嘗味道就不一樣了。其實他當時吃的那個菜就是豬肝水呀!所以呢,有些美好的東西只能存在記憶裡吧。
-
5 # 樑昕宸美食
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是酸甜咕咾肉。它帶給了你什麼樣的回憶?第一次吃到酸甜咕咾肉,是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奶奶生日,姑父是一位大廚師,專門受聘於鄉村城鎮各大喜宴酒席,但在家下廚倒是十分罕見。那一次他做了多少道菜,有什麼菜都忘記了,但唯獨記得拿酸甜咕咾肉的味道,從此也開啟了我對酸甜肉的執著,對酸甜肉毫無抗拒。吃過那次後,無論是在外面用餐或購買熟食,只要看到酸甜肉,基本上都會吃,儘管始終都吃不到記憶中那個味道,但只要看到,也還是想吃。再後來,結了婚有了孩子,面對熊孩子的各種挑食,我就想,或許我可以把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道菜做出來,也許會喜歡。
於是乎,開啟自學模式。在自己的努力下,酸甜肉到現在基本上都成為了拿手菜,雖然沒有大廚級別,但真心比外面購買的好吃,重要的是家人們也跟我一樣愛吃。
下面就分享一個做法簡單的家常版酸甜肉教程給大家,有需要的可以看看。食材:裡脊肉400克,菠蘿半個酸甜醬:番茄醬半瓶200克,白砂糖50克,白醋兩勺首先把肉清洗乾淨,用刀背拍打散,越散吃起來越不粘牙,但注意不要拍打斷就可以。拍打好後再切小塊,拇指般大小即可。然後用鹽少許,蛋清一個,胡椒粉,料酒適量攪拌均勻醃製15分鐘以上。菠蘿切滾刀塊,用鹽和水浸泡著備用。取一個大碗,把所有酸甜醬所需材料到一起,攪拌至糖融化備用。取一大盤子,倒入200克左右的玉米澱粉,然後把醃製好的肉夾到澱粉中,每塊均勻裹上澱粉。
(注,記得肉塊裹上澱粉,然後拍去多餘的粉質再炸)熱鍋,倒入400克左右植物油,油燒至七八分熱時(放入幹筷子周邊冒小泡泡)倒入裹好粉的肉,小火慢炸,炸熟撈出。(上圖為第一次炸好的樣子,定型,炸熟。)重新把油再燒開,倒入剛剛炸過的肉,大火炸脆,炸至金黃即可撈出備用,這個過程大概也就是一分鐘左右即可。(下圖為第二次炸好的樣子,裡嫩外酥)重新熱鍋下少許油,倒入調製好的酸甜醬,小火慢熬炒,炒至醬汁變黏稠,把浸泡好的菠蘿清洗一遍瀝乾水分後倒入大火快速翻炒。加菠蘿炒半分鐘左右倒入炸好的肉塊,大火繼續翻炒均勻,等酸甜醬全掛肉上即可出鍋裝盤。
(炒肉時加點橙汁可以使顏色更光澤鮮豔。)提前看:1.瘦肉最好選用裡脊肉,因為裡脊肉無筋,做出來的口感更好。2.炸東西最好是食用調和油,而且實惠;而花生油不但貴炸東西有時還會起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建議還是食用調和油比較好。3.肉下油鍋炸前記得拍去多餘的澱粉,不然容易炸焦。這道菜結合的香、酥、酸、甜幾個特點,好吃又不膩,不僅僅只是小孩愛吃,咱大人吃過偶爾也會情不自禁想起這味道,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試試哦。
-
6 # 焙趣十足
我,一個接觸餐飲多年,在家又喜歡自己動手做菜,喜歡吃辣。在家做過的菜也不少,卻有一道菜讓我時常憶起,滿滿的回憶——香菇燒雞。記得那時也是第一次做這道菜,卻帶給我莫大的驚喜,自那以後老婆見人就誇我做菜好吃真是幸福滿滿……時隔多年,如今記得怎麼做的,卻吃不出當年的味道,只留在了腦海裡。應了一句話,時過境遷卻早已物是人非。今天看到這個標題,就分享給大家。
一材料:草雞一隻,五花肉半斤,幹香菇十個,紅棗六個,八角桂皮各一,幹辣椒六個,生薑五片,蒜五瓣,料酒,鹽,油,味極鮮醬油
二準備:草雞洗淨去頭去尾切成塊,五花肉切成厚片,幹香菇用水泡開一切二
三製作:
1鍋裡放少許油燒熱,放入五花肉炒至出油
2放入雞塊,生薑八角桂皮,爆炒至雞塊表面略焦
3倒入料酒燒幾分鐘,加少許醬油翻炒
4加水(剛好沒過食材就好),放入香菇,紅棗,蒜,大火燒開
5加鹽進行調味,這裡為了讓雞塊更軟嫩入口,倒入電燉鍋進行燉煮,中火40分鐘(根據口感可適當增加時間)即可
四說明:這道菜鮮香(雞塊+豬肉)嫩,入口即化,因香菇有些澀澀的味道所以加上幾顆紅棗,幹辣椒使口感有些許辣感而不覺著油膩
怎樣,有沒有想試一試,味道肯定不錯哦。希望大家喜歡
-
7 # 鄭州高手哥
水煮肉片
這道菜也是讓我接觸川菜的第一道菜,我到處跟著我們村的一個人學做飯,他比我大幾歲,當時都是師傅了,他教我的時候特別有耐心,我當時做菜的時候很緊張,他在旁邊一點點的指導我,每一步都說的很仔細。結果做完之後所有的步驟我都沒記住,然後他又教了我一遍。結果還是沒記住,就這樣一直三遍,四遍之後我才學會。真應該感謝他當時的耐心,讓我到現在做的水煮肉片都很好吃呢。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都經歷了很多,他去學了開挖掘機,因為出了點事故還坐了兩年牢,因為這個原因老婆也跑了,人生無常啊!
我給大家講講水煮肉片的簡單做法。大家在家就可以做著吃。麻辣鮮香回味無窮!
準備純瘦肉或裡脊肉切片,賣肉的地方都可以切好的,就不用回家自己切了。
配菜:小青菜,千張,黃豆芽,木耳。這個沒啥固定的喜歡吃什麼菜都可以準備點。
配料:一個雞蛋,鹽,味精,雞精,醬油,豆瓣醬,玉米澱粉,十三香,蔥,姜,蒜蓉,幹辣椒段,麻椒
把肉放倒碗里加一點水,醬油,鹽用手抓一下,然後加一個雞蛋進去抓一下,然後加一點澱粉抓一下,放一邊備用
燒鍋加入食用油,放蔥薑蒜幹辣椒段麻椒炒一下,然後加入豆瓣醬炒香,添入清水,不要太多,半碗就行。然後加入準備的配菜煮熟撈出放入盆中,接著把淹好的肉片一片片放入鍋中,加入味精,雞精十三香,醬油。鹽就不要放了,因為豆瓣醬是鹹的,淹肉的時候也放過鹽了。把肉煮一分鐘左右撈出,煮太久就老了不好吃。放入裝有配菜的盆中,然後把湯汁也慢慢倒入盆中,如果太多了剩下的就不要了。上邊放上辣椒段,白芝麻,蒜蓉,香蔥。鍋里加油燒熱,冒青煙為止,然後快速澆到上邊,最後撒上香菜就好了。最後的澆油是特別重要的,一定不能省略。
-
8 # 小怪軟體管家
大家好,這裡是小青春。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道菜當然是第一道自己親手做的菜了,雖然不是很好吃,但是屬於自己的勞動成果,吃著還是很開心的!
我家是開小飯店的,所以身為一名廚師的兒子,不會幾道菜怎麼能行呢?當然了,我老爸做飯好吃也是關鍵,不好吃的話,誰會學呢,哈哈哈!
話回正題,在我印象中,我學的第一道菜,是一道我很喜歡的菜~肉絲拉皮。當時我記得媽媽跟我說,身為一名男人,不會做飯的話,以後怎麼哄媳婦啊,以後都是男人做飯的。我感到很有道理,於是就開始了我的學習做菜的旅程。
1,裡脊肉切細絲,加生抽2小勺,老抽1小勺,再來點澱粉,然後抓勻,醃製它20分鐘;
說實話,切肉絲真的很難,沒有經驗的話,往往會切的很難看,大小不一。因為是第一次,所以當我切肉絲的時候,手都有點發抖,而且很容易切偏,看老爸切的時候,簡直簡單的不要不要的。總之一句話,當時我切的肉絲很難看就對了。
2.在鍋裡熱油,加蔥薑絲爆炒,再倒入醃好的肉,翻炒變色至熟。
沒有經驗就掌握不了火候,難免火大嘛,於是,咳咳咳,肉絲就有點糊。
這最後一步還是很簡單的,不過要掌握放的鹽的量,稍微多一點,就有點鹹了。我做的就稍微鹹了一點,不過在接受的範圍之內。
做完之後,看著自己做的肉絲拉皮,心裡還是蠻驕傲的,最好和老爸做的差遠了,甚至有點小鹹,但是畢竟自己的第一次嘛,這點心理安慰還是有的。
如果男生女生的,想學學做菜的話,真的可以上手試試,真的很有趣的。
-
9 # 文字評評
影響我最深的一道菜是我們四川的回鍋肉。這道菜我最喜歡吃,在家上廚房一般都會做這道菜。現將做法告訴大家,希望你喜歡。
原料:五花肉(或豬臀部肉)50O克;菜油100克;蒜苗150克,青尖椒2一3個;紅椒一個(紅甜椒也可);啤縣豆瓣30克;老薑5克;乾花椒3克;老抽10克;食鹽5克;白糖5克;味精、雞精共3克。
做法:(1)將蒜苗理好洗淨,切好(白頭部份用斜刀切,尾部用直刀切,前後均為一寸長);青椒切成細條狀;紅椒切成拇指大的方塊或稜形狀;老薑切成沫備用。
(2)將肉洗淨在鍋內煮至七分熟撈起,涼冷(可在冰箱速冷幾分鐘)後,切成長約2寸,寬1寸,厚1毫米的塊。
(3)將菜油在鍋內燒至冒煙,再將切好的肉倒入鍋中翻炒至起卷時撈出。
(4)將豆瓣倒入炒過肉的餘油中炒出香味,隨即放入姜沫、花椒翻炒至香,再倒入蒜苗白色部份、青椒、紅椒翻炒至斷生;接著將炒過的肉再次倒入鍋內混炒1分鐘,再倒入蒜苗後部炒1分鐘;最後將老抽、食鹽、白糖、雞精、味精放入鍋中,翻炒均勻,即起鍋裝盤,一道美味又開胃的四川回鍋肉就做成了。
-
10 # 海納百川233699882
糖醋黃花魚對我的影響最深。因為這道菜是我們家逢年過節必上的一道菜,這道菜是我父親最拿手的招牌菜。我是大連人,五六十年代,大連的黃花魚非常多,價格便宜,記得是三角多錢一斤。每年五一前後大量上市。我父親跟山東福山一位老廚師學做糖醋黃花魚。黃花魚大小有要求,重量在一斤半左右,新鮮無異味,製作是去鱗,用兩根筷子在魚嘴裡伸進去,然後攪把魚鰓攪出來。魚肚子不許破。在魚身上改刀,刀花要均勻深度不觸及魚骨,用面欠將魚身糊住,然後下油鍋炸,炸的火候要掌握色澤金黃,魚嘴要張開,把炸好的黃花魚放在魚池裡。
糖醋黃花魚的汁最有講究,甜酸合適,色澤鮮豔,將調製好的汁望魚池裡澆,只聽汁和熱魚接觸發出吱吱聲音特別好聽。
這道糖醋黃花魚是年節家宴最後一道菜,我們在桌上就等著這道菜了,父親一句話:你們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我們兄弟姐妹便開吃了,這道菜一會兒就風捲殘雲一掃而光。
最後的魚湯就是我的了,我端起盤子舔的一點不剩。
-
11 # 惠民141473888
在我印象裡最深的一道菜就是炒悶子!在那物質極度缺乏的三年困難時期,人們很難吃到一點肉!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將白薯澱粉加水加些調味品煮熟涼後切成小塊,再用油炒一下就可裝盤開吃了!這在當時也叫假肉!即炒悶子了!
-
12 # 蓉城小君的添天每食坊
記憶裡我印象最深的一道菜是《韭菜炒雞蛋》。韭菜洗淨切成小段,4個雞蛋磕入碗中,放入少許的鹽攪拌均勻備用。鍋中八成熱時,放入2勺菜油,再放入雞蛋液煎至兩面金黃,用鍋鏟把雞蛋剁成小塊,再放入韭菜炒至斷生,最後放入適量的鹽翻炒均勻就可以裝盤起鍋了!!
-
13 # 凌兒響鈴鐺
印象最深的菜是在攀枝花一個小縣城吃到過的鹽邊牛肉,又叫幹拌牛肉。肉味濃郁,鮮辣可口,夏日吃非常爽口。是一道非常有風土人情味道的菜,現在成都街頭也出現了專門做這道菜的小店,風味濃郁,不管是佐酒還是配飯或者夾鍋盔都非常贊。
材料
牛腱肉 大蔥 小蔥 香菜 生薑 小米辣 幹辣椒 花椒 香葉八角
1.牛腱肉洗淨,焯水後,冷水下鍋,放入幹辣椒,八角香葉,大蔥,生薑,十三香,冰糖,生抽,鹽,煮熟
2.小蔥和香菜切斷,小米辣生薑大蒜剁細備用
3.將牛腱肉撈出,放涼後切成薄片
4.剁細的小米辣生薑大蒜放入調料碗中,加入糖,藤椒油,味精,雞精,花椒麵拌勻
5.將切好的薄片和香菜香蔥,還有調料汁拌勻,既可
-
14 # 忙中偷樂666
我印象最深的一道菜,是自己去樹林採的蘑菇,然後媽媽殺了自己家的一隻母雞,燒大鍋燉的一道老母雞燉蘑菇這樣一道菜。下面大家來聽聽這個三十多年前的一道菜吧!
-
15 # 向日葵弟弟的媽媽
思緒飄到了20多年前,那時的我還在上中學,是個可愛聽話的小女孩。那個時候父母的工作很忙,每天早上8點上班,中午12點下班,13:30上班,下午18點下班,而且媽媽都是中午不回來吃飯,在廠里加班,在中午短暫的時間裡,只有我和爸爸在家吃飯,爸爸是個急性子,又要抓緊時間又要考慮我的營養,所以每天中午都是土豆、香腸和雞蛋,而且老爸特別有創意,就這三種食物也可以做成一道混合美味!我叫它肉香土豆蛋!
老爸把土豆切絲,雞蛋用豬油煎熟,香腸(是市場裡面買的甜香腸),三者混合翻炒,加入適量鹽和味精就可以起鍋開吃了![舔屏][舔屏]
雖然每天中午都差不多是這樣子解決中午飯,但是我很開心,因為那是屬於我和爸爸難忘的開心美味時刻[心][心][心][心]
-
16 # 小胡好喰
小時候家裡窮,雞下的蛋都會攢著賣,有一回生病了怎麼都不好,爸媽就用血藤水煮荷包蛋給我吃,這算是一道是菜的藥吧
-
17 # 粵語教煮
不如說是一頓飯吧。那是一次去島國,一個出名的海產市場。一家出名的壽司店。早上6點排隊,排到早上11點半。進去小店,每次招代13位客人,十件壽司包括一件拖羅藍鰭金槍魚壽司。用餐時間半,一同用餐的有4個國家的人,中中國人佔了5位,這5位來自4個地方,上海,香港,臺灣,我是廣州的。出品非常好,服務好,排幾個小時的隊,一點亂都沒有。[贊]
-
18 # 藝幪影視
我記憶最深的一道菜是紅燒魚,其實也談不上是紅燒,就是用鹽和醬油燉的,那是我特別小的時候,因為爸爸是廚師,所以那個年代會經常出去做那些結婚的宴席,當時也不會給錢,因為基本都是朋友介紹或者親戚幫忙,但是每次做完宴席後,主家都會給爸爸帶幾包煙和一些好吃的,所以那時候就特別盼著老爸出去給別人做飯,這第一次吃魚就是這種情況,記得那條魚個頭很大,比家裡的鍋都大,因為第一次吃魚,害怕被刺卡住,所以吃的特別慢,感覺也特別香,一條魚感覺吃了一星期,因為是冬天,也壞不了,就這樣,估計這條魚每天燉一次,更入味了,越吃越香,直到現在都沒有哪個美食能把他超越,一眨眼,爸爸都那麼老了,我的孩子也那麼大了,希望一切安好,平平淡淡!
-
19 # 阿偉理想國
蓋澆飯
在我人生低谷的時候,最便宜的能吃飽還營養相對比較全面的一道菜。伴我度過了那些不容易的時光。
-
20 # 小逗兒姑娘
記憶力印象最深的一道菜,是一道地道的魯菜,琉璃肉,那是我小時候七八歲的記憶,我們的家在泰安腳下的一個小山村,,大哥結婚,家裡請來村裡上了年紀的廚子,專門在村裡做飯的,那時候晚上新媳婦過門,廚房頭兩天就開始熱鬧起來,整個家族的人,打火支灶,洗碗摘菜,要多熱鬧有多熱鬧,因為大哥比我們幾個小的大二十多歲,那時候還在說以後等最小的結婚,人都老了,誰來幫忙幹活呢,那個時候我們就喜歡在爐子跟前等著,等著拔絲地瓜跟琉璃肉出鍋,那晶瑩剔透的琉璃裹著一塊肥肉,咬一口又糯又脆甜,到現在都忘不了,深深地印在心裡。
後來家裡搬家到了山東的省會,就吃不到那樣的特色菜,過節回家也會專門到這種特色民宿飯店吃飯,可再也吃不到那種小時候滿足的味道。二十年的變化,家裡人結婚不在晚上迎接新娘進門,不在從家裡做飯,全部去酒店舉行,那時候婚禮司儀是叼著一顆煙的大隊書記,現在是專業婚慶婚禮人,如今可能更加多樣,更加熱鬧,當年情懷已經感受不到了。
回覆列表
感謝提問:
一、印象最深菜之 —— “失敗”
這個問題讓我心中湧起一陣陣的“回憶殺”要說印象最深的菜我有兩道菜,第一道菜是兒時自己動手做的‘素炒胡蘿蔔絲’,記得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那天家中無人,見廚房有胡蘿蔔兩根,我便想做上一頓飯菜可以讓爸媽回家有個驚喜,我便毫不猶豫地拿起胡蘿蔔,刨皮,切絲,《當然那個胡蘿蔔絲切地跟手機線差不多粗》不過在當時來說一個小學四年級的我應該算是很有天賦了吧..哈哈,好了言歸正傳,之後就是起鍋燒油的一波操作,我當時在想,我喜歡吃甜的,是不是炒胡蘿蔔裡面多放些糖才會好吃,我就放了一大勺的糖,炒炒翻翻就出鍋裝盤了,滿懷欣喜地夾起菜,嘗上那麼一口,我滴個親孃嘞,簡直難吃得要死啊,這件事在我記憶中估計是要跟著我一輩子了,不過讓我做夢也想不到,現在的我居然是個做菜高手,居然還是做‘美食領域的博主‘,這個可能還是我兒時“基礎”打的好有關吧...哈哈《大言不慚》這是我第一道印象最深的菜,它的菜名叫做“失敗”二、印象最深菜之 —— “幹鍋茶樹菇”
一、食材:
新鮮茶樹菇《適量,以2人分量,用手撕開成細條狀,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後面製作更容易入味》二荊條青紅各一根《切圈》小米辣椒《根據個人食辣口味適量,切圈》五花肉一小塊《煮至斷生,切片》精肉火腿一小塊《切薄片》去皮生薑一小塊《切薑片》小蔥適量《蔥白切蔥段,蔥綠切蔥花》二、調味料
東古一品鮮醬油《適量》薄鹽生抽《少許》蠔油《一小勺》食鹽《調味勺小半勺》白糖《調味勺一小勺》雞精《調味勺小半勺》辣鮮露《調味勺一小勺》三、製作
熱鍋燒空氣,空降一勺油,油溫五成熱,放入薑片跟蔥白段熗鍋,再放入五花肉煸炒出油。倒入二荊條跟小米辣略微煸炒,再放入茶樹菇大火翻炒至變軟,加一小勺清水準備調味。調入食鹽小半勺,白糖一勺,雞精一丟丟,生抽少許,一片鮮醬油適量,蠔油一小勺,大火翻炒均勻。出鍋前加一小勺豬油,淋入一點點辣鮮露增香提味,出鍋裝盤,放入幹鍋準備開吃。一道香鮮味美的幹鍋茶樹菇製作完成,這道菜菇體脆滑爽口,味道鮮美醇厚,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下酒好菜,吃起來絕對的好吃。